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行者檟肅霜

    對陰陽四時的臨界相變,用藥、用針、用指壓把控,那一點神機氣立的收放,就是中醫學的不傳之秘。在六經辨證裡,漢方用藥的劑量,何時用重大劑量、何時用微小劑量、輕煎、緩煎、濃煎,小火煎、久煎、連續不斷煎,這個火候,就是中醫學的不傳之秘。在十二經辯證裡,如何把脈診與五輸穴結合,下針用呼吸次數結合,這就是不傳之秘。在按摩小科,如何用輕手法、如何用重手法,如何用復位正骨時機,如何用鎮痛指壓,就是不傳之秘。穴位理療的手法操作,絕對不是插個電極,拿電動震顫抖個幾分鐘半小時就搞得定的。

  • 2 # 一首歌一個故事168

    中醫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先人們不斷的摸索總結中發展而來的。例如流血了偶然遇到一株草能止血,又發現這種草用多了不行要適量。於是這株草有了用法和用量於是就成了一味藥。為什麼這株草能止血?限於當時的科學技術不可能知道凝血機制。只能把它歸結到當時的認知理論體系中,也就是樸素唯物主義(金木水火土)。不過這種方法獲得藥物機率太低偶然性太大,於是先人利用金木水火土的理論尋找藥物,於是就有了各種稀奇古怪的藥方並且一直延續到今天。如今我們知道金木水火土的理論是站不住腳的,所以提出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何為精華,何為糟粕?如何確定?就得依賴現代科學技術。例如蝙蝠屎不能明目是因為蝙蝠靠聲波飛行。

    幾千年的經驗一定要大力發掘和繼承,但是經驗只能做出風箏卻做不出飛機,能做出二踢腳卻做不出火箭。

  • 3 # 使用者7538313284027

    中醫的不傳之秘是藥量,君臣佐使的靈活定量直接影響到治療的效果,藥方是公開的,用量的斟酌拿捏才是中醫高手的不傳之秘。

  • 4 # 民農歌者

    回答問題:小的時候經常看到祖輩人經常給人看病,祖輩三爺是個民間老中醫。在民間很大名旺,他家的藥房是不讓外人和孩子進去的。從窗戶看裡面半面屋的草藥箱子緊閉著,但是從那裡發出濃濃草藥的味道。半面牆上掛滿了錦旗,都是贊醫術高名的。那時候我真想學醫!

    有一年發現房子無人悄悄進房間,發現桌面上放著幾本發黃很厚的古書,裡面的字跡不是很認識。

    後來上學了,才知道那就是醫學珍貴的:傳家之寶:藥性賦,經絡學和秘方集。叔叔每天苦學手抄幫助抓藥,後來也成了遠近知名名醫。他在針灸學具有深造。

    到了我這一代,無人繼承。哥哥曾經學醫,也都是手抄本,書不能拿回。後來哥哥任教師半途而廢,以後無人再學了。所以說中醫博大精深,沒有傳幫帶,失傳的主要因素。

  • 5 # 探花233

    這個問題我不時也有所思考,挺有意思的,在此淺談一二。

    我是專精湯藥的師承型別中醫,不是科班出身,平時接觸的很多中醫知識都屬於秘傳範疇,日常圈子交際中,難免會觸碰到秘傳是否外傳的問題,漸漸的,我也略有些總結。

    在湯藥領域通常絕不輕傳的有:

    1、藥材的獨特效果認知。例如某些藥材治療腰頸椎間盤突出非常強效,增生的骨質都能迅速收縮回去,類似這種藥物的認知掌握經驗,是絕對不會輕易外傳的。

    2、藥物的安全使用劑量。同樣的藥材,不同的劑量,效果差異有時候是非常大的,例如大黃這味藥,用6g、30g、60g、500g分別是什麼效果?什麼情況下可以用什麼劑量?諸如此類,有些劑量的運用是用命換來的,所以這類經驗是有一個內在心理分量的,沒有第1條保密那麼嚴格,有時候圈子之間交流會告知他人,但基本也限於一個比較窄的圈子。

    3、配方。配方的保密層次實際上不算高,尤其是內科,患者就診時,中醫當場開方對方通常都能看到,這個時候自然是不保密的。不過其他時間場合,貿然問一箇中醫要方子,大部分時候人家是會拒絕的。曾經有個小夥伴根據武術中點穴解穴的資料,整理了一套藥引的運用技巧,我很眼饞但不好意思不勞而獲,一直不好開口討要。後來小夥伴在某次交流的時候分享給了我,當時我也是分享了一套自己的對等技巧經驗給他,算是投桃報李。在此不得不說一下市面上很令人憎惡的一種自以為是觀念,很多人表面關心著中醫發展發揚,指指點點的抨擊中醫不肯公開自己的秘方,不負責任的亂帶帽子說中醫狹隘落後。拜託,知識有價的基本道理懂不懂?對知識的基本尊重都沒有,還想站上道德的制高點?!無私分享中醫知識的人固然高尚,但不代表不願意分享的人就卑劣吧?哪怕我自身,想要別人的中醫知識也首先考慮的是如何等價交換,有些人感情分享的是別人的秘方所以就站著說話不腰疼,到底是誰狹隘卑劣?大家心裡應該都是看得清的吧。

    4、配方思路。配方思路通常有狹義和廣義兩個不同層級,狹義的通常保密程度偏低,廣義的保密程度極高,差不多兩個不同極端。例如感冒這個病症,主要病因就是肺氣失宣,治療思路即是宣肺清熱解表。這種就是狹義的配方思路,基本上不會有人刻意保密。而廣義性的配方思路則觸及到了一定程度的哲學,再以感冒為例,感冒可以分成五種型別,但實質上可以用一個方子通治,即風寒風熱感冒的治療方子也可以是一樣的,這種操作對普通中醫知識是具有顛覆性的,違背了一直以來的中醫常識。不過存在即是合理,這種配方簡化糅合涉及到很多高深的中醫思維認知,算是中醫傳承中最核心精髓的部分,是真正的不傳之秘。

    綜上,大致就是這些,最基礎(第1條)和最高階的知識點保密級別最高,中間的知識點開放性根據具體中醫個體的性情差別不一,但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公開的。

  • 6 # 手機使用者62364108981

    一個病徵,一個辨治。一個病徵,一付藥石。方為經驗之方,秘為養家之秘。我向住世佛祖討得一付藥方,為治肺部結節之用,不說洩露藥方,世上就沒有相同的病徵,這個人用藥,救命。換一個人用藥,有可能要命。所以秘方也不全是秘方。

  • 7 # 鄉村城市宜小而分散

    沒有什麼不傳之秘,不過是後人故弄玄虛而已。如果有不傳之秘的話,那就是很多經典醫著和個人私家醫著沒有流傳下來而散佚,具體的內容在今天看來就是個秘密了。比如馬王堆發現的醫學簡帛,如果沒有被發現,就是不傳之秘了。

  • 8 # 靈緣康身心靈

    中醫的不傳之秘總結起來就是:四診八綱,辯證論治,臟腑經絡,針砭石藥,心法祝由這二十個字,別小看這二十個字,很多人窮盡一生也只能窺其皮毛而已,更不要說成為大家了!

  • 9 # 書海無塵

    中醫

    理論著作有好多好多

    經方偏方也有好多好多

    中藥調配更是好多好多

    藥有上品中品下品

    病有重症中症微症

    一片葉也治

    一缸湯也可治

    命有定數

    道無邊際

    得一經則損一經

    生命不是玩具並不好玩

    不傳也無法傳的只一個悟字

    生白骨成血肉那是神仙法術

    非凡夫俗子而能為之

    吊吊命扯扯閻王爺的後腳就是神醫手段

    知道多一點就多出一點力

    一點力不大

    但閻王爺就會吹鬍子瞪眼

    凡是有個限

    勿妄為

    去悟吧

    那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天地

    活得精彩

    自然無憾

  • 10 # 老漁翁42322

    中醫不傳之秘在於人性,俗話說,教會徒弟殺師父,是民間一句俗語,傳子不傳女也是怕外性人學了去,和做生意一樣,做同行生意的會互相折檯,同行都具競爭力!

    就是幾個兒子的,他也只會選其中一個傳承,而不是全部兒子都教,教的都並非最拿手的,我外公幾代都會些民間藥方,我母親就只學得幾樣治小毛病的普藥,這就是老代人的思想!

  • 11 # 中醫153394072

    教的是理論,不傳的實踐與理論如何結合,藥物應用如何與理論統一。學只能說的書本上的醫案和方劑,不傳的是藥物的組合後的變化。一味藥的變化改變整個方劑的效能,這才不傳秘籍。我開方是公開的,誰也無法知道我換方的秘籍。中藥的核心是物極必反,用過頭就起反作用,必須變化方劑,化解物極必反效應,從而達到平衡。這些是長期治病總結出來,口傳深教傳承下來的,還要有天生的悟性。

  • 12 # 今古齊觀

    關於“中醫不傳之秘”,這個現象是不道義的。

    當初“黃帝內經”、“傷寒論”,“脈經”、“神農本草”的作者嘔心瀝血,傾畢生所積傳於後人,唯恐失傳,何曾有“不傳之秘”。

    所謂“不傳之謎”者,或許是不自信,或有私心,“醫生”變成了“生意”。

    試問當初先賢不傳承與你,你的知識從何而來。

  • 13 # 徽闌

    所未中醫不傳之秘,易醫一家,不任者不傳,不易者不傳,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如!易者有幾,醫者何為,取老,孔之用而為,無大也,理之之道,不是用科學去解釋的,取之與陰陽,用之用陰陽,

  • 14 # 蘭藺王入坑曲

    供針灸練習的小銅人失傳了,上面分佈著經絡穴位,用針的深淺,比如扎哪裡可以止血等等,小銅人可以直觀的反應出來。

    宋天聖四年(公元1023年),宋仁宗命宋代著名的醫學家王惟一編撰了《新鑄銅人胎穴針灸圖經》。而後,為了方便直觀地顯示這些穴位,宋仁宗再次下令,著全國的能工巧匠鑄成了兩具一模一樣的針灸銅人,即“宋天聖針灸銅人”由青銅鑄成,以青年男子為原型,身高1.75米,面部俊朗,體格健美。呈正立姿勢,兩手平伸,掌心向前。頭部有頭髮及發冠,上半身裸露,下身有短褲及腰帶。銅人被澆鑄為前後兩部分,利用特製的插頭來拆卸組合。銅人全身標有354個穴位名稱,所有穴位都幽穿小孔。體腔內有木雕的五臟六腑和骨骼。不僅可以應而“宋天聖針灸銅人”最為精妙的地方在於它的實用性。在其身上扎針,如果穴位準確的話,水銀就會從穴位中流出。醫學史書把這一奇特的現象稱之為“針入而出”。針灸銅人一具放在朝延醫官院,用於學醫者觀摩練習之用。另一具放置在京城大相國寺的仁濟殿,供百姓前來參觀。

  • 15 # 再回首678

    不傳之秘應該就是學生學不走的知識吧!

    老師把課文講的自認為已經很透徹了,但是學生還是學不好,老師就會覺得學生笨!

    學生也覺得自己很努力了,可是還是學不全,學生就會覺得老師藏拙!

    這個不傳之秘也可以叫做誤解吧!

  • 16 # 盧軼稱心

    所謂的中醫不傳之秘,個人理解就是其獨有的絕活。

    歸納總結了一下,有幾個方面:

    一,中醫不傳之秘在於量。這是公開的秘密,因為經典驗方如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的方子,針對同樣一位病人,張醫生用了,就效若桴鼓;李醫生用了,就效果不佳,原因就是藥量使然,如同做菜,如雞蛋炒西紅柿,雞蛋與西紅柿的比例不同,其味道差別很大。

    二,中醫的引經藥用之得當,往往會讓藥直達病所,提升療效。

    三,中醫有句名言:治病要給病邪以出路,有的疑難雜症用外治法來治,效果不同凡響。

    四,中醫還有一個不傳之秘,就是治療疑難雜症要擅用蟲類藥,因為蟲類在地球上起源早,與人同屬血肉之軀,所以嘛,用之得當,效果顯著。

    五,就是中醫一些整骨手法,看似疑難一些頸椎與胸腰椎疾病,只需要短則三五分鐘,就讓病人頓減痛苦了。

    總之,獨有的中醫絕活民間很多,一招鮮,吃遍天嘛!

  • 17 # 五洲風

    中醫不傳之秘在劑量,中醫診斷之謎在陰陽。藥物的組方和療效密切相關,所組方藥物的劑量增減又顯示特別的治療效果。至於診斷疾病方面,判斷你是真懂醫道,還是假懂,要看你是否能把握陰陽辯證這個綱,因為中醫治病講究求本,就是從根源上治,本是什麼,本就是陰陽之理。

  • 18 # 網路小說事務局

    中醫真沒有什麼不傳之秘,只有未悟之理,幾乎所有中醫,只要時間有,你有意願,都願意給你說說其中的道理。不說不代表不肯,只是限於你沒有基礎,說了聽不懂。

  • 19 # 無為一生2

    中醫的不傳之謎在於經驗應用,中藥方劑一層不變,變在通用於症,中藥的量的變化與方劑藥效的改變有多少影響?沒有資料能說清,不要把量神奇化……

    中醫的不傳之迷在於手法……經驗都記於古書之中,把文字變成技術。是一個很難的事情。……讓我回憶起白巖松先生的一句話。“知識的獲取是容易的,把知識變成技術是不容易的”這是中醫不傳的秘密。

  • 20 # 遊四方73

    中草藥同一個名字,同一種藥。它的藥性不同和作用也不相同。有春,夏,秋,冬。有天南地北,還有東,南,西,北,一日還有早,晚,中,它們都存藥性和功能作用不同,所以很難撐握的重大要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汪蘇瀧的有些歌為什麼突然沒音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