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什麼有人說“大手大腳的浪費能拯救世界經濟”,這就是節約悖論?
17
回覆列表
  • 1 # 吃土豆的馬鈴薯

    這個節約悖論其實本身是有一個分析的前提艦,簡單的說就是當經濟陷入了嚴重的一個蕭條狀態,但是市面上大量的產品積壓在倉庫中,是找不到銷路,叫無法帶動更多的生產,也就是越節約,然後又導致了產品不會新的生產,然後就會導致的另一個引發的一個行業是沒落,雖然這樣一個悖論其實看似是悖論,其實上是一套完整的傳導機制,

    舉個例子,當市面上我們節約對產品不再進行消費的話,那麼我們的相應的話就會這個產品在商家就會積累庫存,但這一類庫存積壓過多之後,商家不會新增加訂單。不會新增加訂單的一個反向機制,就是導致了這樣一整個產業行業的一個消失,也就是說一個行業的衰落,這樣一個行業衰落,會引發上下游相關企業的行業衰落,舉個例子,當我們食品不再大量購買,也就省去了一個商家的新下訂單,這樣的話相應的包裝紙企業也不會增加食品這樣一個外箱的生產,那麼這樣的話就會引發這個企業的收入減少,影響到整個行業傳遞,這是一個行業傳遞的道理,它本身的並不是悖論,

    所以它本身是基於一個當經濟極度蕭條情況下,市場積壓沒有銷路,從而導致的上游行業上游企業的一個衰退。舉個非常近的例子,中國在2000年前後市場上積壓了大量的彩電,儘管價格下降,但是市場卻沒有反應,因為,它的市場已經飽和,但也不會購買彩電,於是進一步影響到彩電廠商不會增加生產投資,導致了整個市場評論,所以這樣一個所謂的越節約越笨了,當然我這是節約指的是不再購買,那麼的話也就是說而是對於整個行業的一個疲軟。

  • 2 # 跟我冒險

    1936年凱恩斯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提出了著名的“節約悖論” ,根據凱恩斯主義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的變動會引起國民 收入同方向變動,儲蓄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但根據儲蓄變動引起國民 收入反方向變動的理論,增加儲蓄會減少國民收入,使經濟衰退,是惡的;而減少儲 蓄會增加國民收入,使經濟繁榮,是好的,這種矛盾被稱為“節約悖論”。簡單來說節約悖論就是,越節約,越不花錢,越沒錢。因為大家都不花錢,於是大家的東西都賣不出去,大家掙不到錢就越沒錢。

    “節約悖論”是凱恩斯從短期的、靜態的理論分析中得出的結論,這個理論重視短期消費的作用。事實上,和“節約”具有矛盾關係的是“浪費”;從經濟學角度講,和“消費”具有矛盾關係的是“儲蓄”或者“投資”。節約和消費並沒有必然的聯絡。透過厲行節約節省下來的財富,既可以增加消費,也可以增加儲蓄;而浪費是對社會財富絕對的、不合理的消耗,既可以浪費掉用於消費的財富,也可以浪費掉用於投資的財富。說一千道一萬,浪費都是極大的犯罪。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最終力量,浪費、自然災害等和消費一樣,對GDP增長都有正效用。但是不能借此斷言“浪費有功”“災害有益”,我想這也是當下我們都不再簡單以GDP增長率論英雄的原因之一。

  • 3 # 飛一言

    以節約為名做浪費的事。

    比如,吃飯時剩下一口,避免浪費勉強吃下去,就是這樣的事。本來剩下的一口飯,可以餵豬,說不上是什麼浪費。相反,每頓飯多吃一口,身體發胖,各種疾病的發病率上升,為此,個人和社會付出代價遠超過那一口飯的價值。

  • 4 # 寒衣丶

    凱恩斯學派認在短期,擴大消費有利於經濟增長。值得一提的是凱恩斯的分析是在美國大蕭條的背景下提出的,在極度蕭條的經濟形式下,社會需求不足是主要矛盾,多消費才能提高國民收入,走出困境。通俗說就是多花錢才好。

    新古典增長理論認為,在長期,提高儲蓄率有利於國民收入的提高。也就是說儲蓄好。

    這就引發了消費還是儲蓄的分歧(是花錢還是存錢),也就是節儉悖論,緣由就是兩個學派的分析方法和宏觀視角不同。再深一步解釋就要詳解兩個學派了,可以去看專業經濟學書籍,不在贅述了。

  • 5 # shawn25

    以前的人理解不了經濟的本質,不懂什麼才能讓大家過得更好,才會有這種杜絕浪費的說的,這是很無知的說的。

    用不著多麼高深的理論,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

    本來說第二年農民應該還能賣出一千斤糧食。但是,這十戶人家突然開始解約。比如嚴格計算量,覺對不剩飯,一碗飯不盛滿,只成80%,這樣這十戶人家發現一年吃不了一千斤,只吃了500斤。

    這樣的話,農民第二年種辛辛苦苦種的1千斤糧食就賣不出去了,只能拿到500斤的錢。剩下的要麼是賤賣做其他用途,要麼只能扔掉。

    你想想,這難道不是更大的浪費?農民不但收入減少了,你解約下來的糧食仍然會被浪費掉。

    因為你節約下來的糧食並不會自動變成黃金,仍然會在各個環節被浪費掉。如果全國人都這麼解決。那麼結果將是大量糧食囤積,會因為發黴,長蟲,老鼠等原因浪費掉。農民收入急劇減少,土地荒蕪,沒有人願意去種地了。這將是多麼可怕的浪費?

    實際上為了避免這種事的發生,國家每年都要有農業補貼。也就是說,國家要掏錢購買比每年中國人實際上消耗糧食更多的糧食。

    所以,只要糧食是你用錢買來的,不是非法所得,就不要擔心什麼浪費問題。相反,如果你是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反到應該多浪費一些,比如拿米去釀酒等等。我們真正應該節約的是不可再生資源,比如水資源,而不是商品,農產品這些人類生產的消費品。

  • 6 # 游魚遊天下

      節約悖論  

    經濟大蕭條時期的景象就是節約悖論的一個生動而可嘆的例子。由於人們對未來預期不抱任何希望,所以大家都儘量多儲蓄。但是,他們不願意消費的心理和行為又導致其收入繼續下降。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通常情況下,經濟繁榮時期,儲蓄的增加能有助於減輕社會通貨膨脹壓力,是有利的,而在經濟蕭條時期,根據乘數理論,消費的減少會使國民收入成倍減少,從而使經濟進一步惡化!所以在經濟蕭條時期,政府總會增加財政支出,鼓勵消費,來挽救經濟頹勢。

    “節儉悖論”也稱為“節約悖論”、“節約反論”、“節約的矛盾”。根據凱恩斯主義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同方向變動,儲蓄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但根據儲蓄變動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的理論,增加儲蓄會減少國民收入,使經濟衰退,是惡的;而減少儲蓄會增加國民收入,使經濟繁榮,是好的,這種矛盾被稱為“節約悖論”。簡單點來說,就是節儉導致需求不足,需求不足最終導致經濟發展減速,經濟發展減速又導致貧窮,最終結果就是節儉的手段與節儉的目的相悖。比如只知道省錢,而不花錢去交友,去拓展人脈關係,也不花錢去充實自己,開拓眼界增長見識,長此以往,自己只能是獲得非常有限的資金,無法快速實現財富的增長。只有在節儉的同時,還懂得如何花錢,如何投資理財,才能讓財富“更上一層樓”。既懂節儉又懂開源,才有利於財富的增長,畢竟只靠節儉還想致富是有一定難度的。

  • 7 # 依然亦好

    這個理論是很好理解的,但是不要過度解讀。

    節約悖論用官方的話說就是“消費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同方向變動,儲蓄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

    增加儲蓄會減少國民收入,使經濟衰退;而減少儲蓄會增加國民收入,使經濟繁榮,這種矛盾被稱為"節約悖論"。

    這裡主要指的是對國家整體經濟來說的:如果經濟蕭條時,人家會增加儲蓄而減少消費,但是減少消費意味著企業銷售額降低,東西賣不出去。企業效益不好,就減少僱員或者降低員工收益,員工的工資少了,更減少消費額,惡性迴圈。所以大手大腳花錢,促進企業銷售,效益好了,給員工獎勵的多了,或者提高工資,員工的收入多了,就越敢花錢了。

    所以當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國家反而會多發貨幣,鼓勵民眾去消費,去刺激經濟增長。

    當然對個人來說並不一定是這樣的。大手大腳把錢花完了,怎麼去支援下面的生活呢,一旦斷檔,就只是這個人的痛苦了。

    所以在這裡強調一個“度”字,太節儉對國家整體發展不好,太奢侈去個人生活不利,太浪費則是對整個環境的蔑視了。視自己能力而定,做力所能及的,其他管不了的就交給國家調控。

  • 8 # 交通達人57377909148

    毛澤東時代資源匱乏,提倡節約,我們也養成了節約的習慣,現在認真思考,並不反對浪費。一、可再生能源,還是浪費點好,能形成生產消費鏈,良性迴圈。二、不可再生能源,肯定是節約好,只會越來越稀缺成本越來越高,節約就能把鋼加在刀刃上,你能說不好?

  • 9 # 奈哥說房

    首先解釋一下什麼是“節約悖論”:節約悖論通俗就是如果人人都節約開支,大家都省著用。那麼就會導致經濟下滑,消費水平降低、社會經濟水平倒退的局面。

    原理解釋起來並不難

    如果要理解這個概念。我們首先要明白一點:你的收入等於別人的開支。一個餐館老闆他每天的收入完全取決於顧客消費多少錢。如果顧客消費的多,餐館就餐的人數增加。那麼餐館老闆的收入就會增加。餐館老闆收入的增加,又會導致給餐館送菜的人收入增加。以此類推,我們可以看到一條欣欣向榮的曲線。

    那麼,如果事情反過來。顧客開始節約,減少消費開支。那麼餐館的收入就會下降。餐館收入的下降會導致服務於餐館的服務於工資下降,也會導致菜商的收入下降。從而形成一些列的收入降低的連鎖反應。

    這個時候,經濟持續下滑,人們的收入持續降低。預期收入的降低,將會進一步加深人們減少支出,節衣縮食。經濟開始進入蕭條階段。這是一個惡性的迴圈。

    如何解決節約悖論?

    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

    投資、消費、淨出口

    當人們的收入減少的時候,增加社會投資,鼓勵消費,提高淨出口水平。也就是當人們普遍預期自己的收入即將減少的時候,政府透過投資,增加人們的收入,讓經濟重新回到向上增長的曲線狀態。

    在2008經濟危機發生的時候,我們國家就提出了4萬億的振興目標,就是這個道理。

  • 10 # 長升理財

    假設一個家庭一年生產1000公斤稻穀,要用10公斤做種子。

    如果該家庭每年吃掉990公斤稻穀做成的大米,留10公斤作為種子,下一年仍然生產1000公斤稻穀。

    如果該家庭某年多節約10公斤,就有20公斤作為種子,不考慮其他資源約束的情況下,第二年就能生產2000公斤稻穀。

    如果該家庭某年把10公斤種子也吃了,第二年就沒有種子了,產量為0。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節約不是壞事。雖然例子中講的只是一個家庭,但對於整個經濟體來說,道理是一樣的。如果整個經濟體每年都把產出消費掉了,就沒有資源用於在接下來的年份增加產出了。

    任何國家經濟快速增長的過程,都伴隨著高儲蓄率,因為只有高儲蓄率才能為經濟的增長提供足夠多的資源。中國、日本、韓國和曾經的美國都是如此。

    用經濟學的原理來講,儲蓄等於投資,高儲蓄率意味著高投資率。高投資率才能帶來經濟高增長,畢竟先有投入,才有回報。

    那麼,是不是儲蓄率越高越好呢?我們接著前面的例子講。

    假設某年的1000公斤稻穀中,只吃掉900公斤,剩下100公斤稻穀,那接下來一年就能生產出10000公斤稻穀。而這個家庭一年使勁吃也只能吃掉2000公斤,剩下的8000公斤怎麼辦?

    從短期來說,沒辦法。但從長期來說,是有辦法的。這8000公斤可以使勁吃4年了,這就意味著接下來4年不用種糧食了。這個家庭就可以把時間和精力放在蓋新房子、織新衣服上,這些也是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

    所以,理想狀況下,儲蓄率是越高越好的。但是有幾個約束條件:

    1)資源不是無限的。這個家庭節約的種子太多,可能沒有足夠的土地和人力來耕種,所以節約多了也沒用。荒山野地亂撒種子只會造成浪費。

    2)當時沒有蓋房子和織衣服的技術。這意味著這個家庭沒有其他手段提升生活水平,而種糧食的話每年只需要2000公斤就足夠了,多了會產能過剩,沒意義。

    第2)點說明技術進步對經濟發展非常重要。而且,技術水平的快速提升也需要較高的儲蓄率作支撐。

    3)蓋房子和織衣服的技術有了,但這個家庭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學會技術。在轉型完成之前,他們還是隻能種糧食。

    第3)點和凱恩斯增加消費促進經濟的建議相關聯。因為工廠和工人轉型起來並不容易,至少短期不容易,一個紡織工人很難馬上成為汽車工人。所以為了工廠不倒閉,工人不失業,要增加紡織品消費。紡織工人同時也是消費者,如果失業了,社會總需求會進一步減少,經濟會進一步惡化。

    但從長期來說,這個問題不存在,因為人力、資本等要素會自動配置到最適合的地方去,工人可以透過技能培訓來轉型。長期來說,促進經濟增長的主要方式是資源增加和技術進步,增加消費不會促進經濟增長。

  • 11 # 熊林

    這個咱們解釋能不能簡單點再簡單點。

    我想這幾年做生意的都能夠發現生意不好做,其實不光我國生意不好做,全球從09年開始都摳門了,消費能力下降了,也不消費啦。

    那他們不消費關我們什麼事呢?

    因為我國原來就是重外貿出口的國家,世界製造NO1啊,咱們生產的很多產品並不是本國人消費,而是出口到國外給別人消費。

    這下好了生意不好做外國人也沒錢,就不來買我們的產品了,也就是說我們這邊工廠開始沒有生產合同了,沒有生產合同就不能開工,開工也賣不出去,然後工廠停業,工人失業。。。這一切都是原來買東西的人(老外他麼的突然變得節約了)不買東西了。

    最後怎麼辦呢?

    沒辦法啊別人省咱們自己不能省啊,至少咱們國內也有13億消費者呢。

    所以就提出了“拉動內需”,因為國內的平均消費水平是很低,還有很多上升空間和想象空間,咱們就先促進國內需求,這樣可以使生產積極和經濟體現活力,讓生產的東西有地方賣,而且不能太省,人們一定要敞開錢包“買買買買買買”。

    這樣工廠才會開工,工人才有工作,人民才能安居樂業。

    所以就要不斷的刺激人們消費在消費。。。。

    結論:節約可恥,浪費光榮、、邪門歪理

  • 12 # 財經視覺I

    現在的群眾大多選擇把錢存入銀行或者理財產品,但是從宏觀角度儲蓄有不太合理,這就產生節約悖論。

    我們都知道,現在人為了買房買車要努力賺錢,之後便是存錢之路。但是把錢存入銀行,這樣對國家的整體經濟而言就遭殃了。你想想這個國家人民都不去消費,企業的銷售額就會驟降,存貨,那麼此時就會採取裁員,這樣被裁員之後就更加節省,那麼迴圈往復嗎越來越嚴重。

    這個時候就出現從個人而言是合理的,但是從整體經濟來看有不合理的節約悖論。

    現在大家都在指責別人生活鋪張浪費且奢侈,但是從整體經濟來看他們又是貢獻者,反而是在幫助經濟發展,為你們工資提高做了貢獻。

    現在國家提成吸引外國遊客,為什麼呢?就是為了增加投資與消費,為了讓經濟儘快發展而做的努力。

    所以我們應該感謝土豪們多去買奢侈品,多去消費,感謝外國遊客來中國消費,我們大家平時也不要因為房貸、車貸讓生活質量過得太差。

  • 13 # 無奈懶惰的園丁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全世界某商品每年生產10000件,但是因為提倡節約每年只消耗5000件,那麼剩下的5000件就浪費了,還意味著生產這些商品的工廠可能會有一半以上倒閉,生產這些產品的工人有一半會失業,如果一兩個行業這樣還好,如果全部行業都這樣那社會就會崩潰。

  • 14 # 白雲羊毛客

    “節約悖論”是凱恩斯推廣的而流行的一種理論。

    節約,就是節省,儉約的意思。現在世界資源的緊張,環境的惡化,為了追求社會整體效益、追求可持續發展,既不影響當代人利益又不影響子孫後代利益,我們要力避各種浪費,節約資源。

    節約從資源、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是合理正確的,節約不僅利於人類的發展,也能夠在生活中讓我們積累更多的財富。

    那為什麼還有人說節約有害呢?還說大手大腳的浪費能拯救世界經濟,這就要從經濟角度去看了,如果在經濟蕭條時期,我們節約去省錢而不去消費,商家就賣不出去貨物,工廠就會積壓更多的商品,商品積壓就會導致資金週轉不開,然後工廠就會停工,工人沒有收入,消費能力更低。從這裡看出如果經濟蕭條時期人人都節約,那麼經濟就會陷入死迴圈,所以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國家就會鼓勵消費,讓消費者帶動經濟的發展,這就是浪費帶動經濟。

  • 15 # 道之塵

    節約與浪費應該有個度,節約長期對經濟很好短期不好,浪費正相反,節約悖論是大部分人把東西用爛用很久才換,用這麼久那麼製造工人就沒事做對經濟不好,所以現在產品講究幾個月一年升級換代一個產品,能做生產用幾十年的產品效能的用低價做用幾年的產品,但是在這個產品用期短有利經濟活躍過程中,製造產品回收垃圾再製造都要用能源,汙染環境,如果有限能源在這過度使用過程中能撐到使用無限能源的用應那就無所謂了,大自然的自淨能力加上科技治汙如果能達到不影響人的生活也無所謂,但這些現在都還沒達到,

  • 16 # 開心爸爸的日記

    由於本人並不是學財經的,對於財經問題只是一知半解。所以在這裡就是簡單的說說自己的看法。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來看,節約悖論其實不難。字面上理解就是如果人人都節約的話到最後就達不到節約的目的了,這就叫悖論。

    往小了說,我們老一輩父母們所推崇的節約,就是什麼都不捨得買,家裡面有的就要想方設法千方百計的去用了採取在買新的。或者說就算是有了新的也是百般不捨得用,總是舊的用的不能再用了,新的都變成了舊的了才用。這樣的行為對於整體的經濟來說,自然是供過於求了,我不用買新衣服了商場的衣服量也少了,從而商店的僱員也少了。生產廠家也減小生產量了,生產工人也減少了,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後果。明顯可以看出來,這樣下去對經濟的發展是不利。

    往大了說,我們只有人人都消費起來,讓整個的社會財富在流動中增值,這樣的曲線才是一條健康的曲線。如果人人都節約,節約糧食就會導致種糧食的農民收入減少而節約下來的糧食也會被浪費掉;節約肉類就會導致養殖的人收入減少多出來的肉類也是會被浪費掉。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節約其實就是浪費。

    但是也並不是說大手大腳的浪費才是拯救經濟。浪費是相對而言的,只有浪費那些是消耗品的東西才會帶來經濟的流通,而浪費那些不可再生資源的話就真的是浪費了。

  • 17 # 龍一歐

    從經濟的角度講,節約會減少消費,而經濟的關鍵是生產與消費保持平衡,如果單方面減少消費,必會造成生產過剩,從而打破了生產供給與消費的平衡,由此引發經濟危機,這是一種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與之相對的就是長期供給不足的經濟,這樣的經濟特點是貧窮,節約悖論指的是節約減少消費造成的生產過剩經濟危機,危機的傷害大於節約獲得的利益,是一種得不償失的節約,所以是有害的,看經濟問題要從本質看,經濟的本質是,生產的目的是為滿足社會大眾生活更美好,貧窮的經濟(供給不足)一定是不好的經濟,好的經濟一定是能滿足大眾物質豐富需求的經濟,這樣一定是生產物質豐富,供給和消費平衡的經濟,這樣的經濟只能由生產能力強大的經濟調整而來,而不可能由貧窮的供給不足經濟獲得

  • 18 # 坤鵬論

    一、什麼是節約悖論

    節約悖論是凱恩斯推廣的而流行的一種理論,其大體意思就是,人們多消費,就會刺激消費,貨幣流通,使經濟繁榮起來;而節約,錢都在大家的手裡,誰都不花,於是人們也就掙不來錢,這樣就是減少人們的收入,導致經濟衰退,消費與儲蓄之間的矛盾被稱為"節約悖論"。

    二、節約有害嗎

  • 19 # 加盟評論

    這個問題從兩個層面來看,因為對節省有很大的不同的認知,節省之後的錢用來放在銀行那麼這種做法的確是社會倒退,因為資金利用效率太低了,銀行沒有貸款利率最終社會商業發展困難,商業發展困難意味著大家能夠存下來前也就越來越少,這樣的情況下其實月節省越貧窮。

    但是節省之後用於投資,並且不斷最佳化自己的投資結構,這種情況實際上就是透過節省錢來進行未來看好的市場或者專案的投資,這種投資方式非常有效,透過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來增加自己的財富和透過投資來幫助社會上好的企業擴大勢能與生產力,這樣能夠迅速使好的企業擴張,不好的企業慢慢隕落。

    前者的消費習慣確實不提倡,因為這樣會很大程度的阻礙社會進步,透過這樣的消費策略會讓大家更專注於低價產品,忽略一些好的設計和優質質量的產品,最終大家的產能變弱,設計、品質變低,導致低價競爭惡劣,社會財富使用效率變低,沒有辦法透過金融來使得一些優秀企業脫穎而出。

    當然消費也是要理智消費,為品質買單,貴一點好更多,這個樣的產品時值得購買的,但是一些比較虛的東西就不適合購買了,當你用錢來投票的時候這些產品就會很好地發展,這些公司也能夠比較好的研發出下一代產品,真的浪費錢只會助長一些營銷手段強的公司,不是很好。

    消費也是一門藝術,做好了會事半功倍,能夠享受到高品質並且價效比非常高,消費水平高低與消費多少錢無關,而是看這個人是否會買東西,有些便宜的東西不耐用,用幾次就壞了總是要換新的,這個時間成本和物品的利用率就不是很完善浪費了很多時間和金錢,不如買個好一點的。

  • 20 # 經濟好望角

    簡單的理解,可以這樣來認識這個問題。

    每個人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從長期來看,在一個經濟系統中,生產出來的商品最終都要轉化成消費。但對於經濟系統中的個體來說,生產出來的產品的價值多餘消費的產品的價值時,就會產生價值結餘,從而實現淨資產積累。當其生產出來的產品的價值大幅高於消費的產品的價值時,其淨資產就會快速增加,從而成了相對比較富裕的人。然而,這對於個體而言是成立的。一旦整個經濟系統中的個體都這樣做,生產出來的產品就沒有了消費市場,生產得越多,產品過剩越多,從而導致產品價格下跌,從而經濟系統中的每個個體就沒有了擴大生產的動力,甚至出現經濟萎縮。

    因此,崇尚節約本身沒有問題,畢竟不能浪費資源,從這個層面來說,節約是有利的。然而,如果每個人都節約,生產出來的產品就沒有消費市場,生產的產品多樂,反而成了一種相對浪費,使得經濟系統無法迴圈和擴大再生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那些長得像卻又不是同一個漢字的,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