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史並蒂

    ▲瓦氏夫人浮雕像

    瓦氏夫人原名岑花,今廣西靖西縣人,乃是西縣土官(一個可以世襲的小官)岑璋之女,勉強算得上官宦人家。岑花雖為女兒身,但對武藝兵法之類頗為熱愛,自小就習得一身本領,一手雙刀更是耍的出神入化。有人專門為她寫了一首《雙刀歌》,其中一句曰:“女將親戰揮雙刀,成團雪片初園月。”

    十六歲之時,在父親的安排下,岑花嫁給當地另外一個官宦子弟岑猛為妻,自此便以瓦氏夫人自稱。她的夫君本是田州土官,但人品不好,經常仗勢欺人、危害鄉里。朝廷得聞以後,就命時任兩廣總督的張經前來緝拿,岑猛及其兒子在反抗中被殺。

    ▲瓦氏夫人戲劇劇照

    按照當時的規定,土官屬於世襲,岑猛的孫子岑芝便繼承了田州土官一職。由於岑芝年幼,田州大小事務均有瓦崗夫人代理,雖然是一介女流,但她處理政務非常嫻熟,辦學校、抓生產幾乎樣樣在行,在此期間,他還訓練了數千人的壯族士兵,除了傳授武藝,還負責訓練陣法。

    根據《岑家兵略》記載,“岑氏兵法,七人為伍,每伍自相為命。四人專主擊刺,三人專主割首,所獲首級,七人共之。”這個陣法後被戚繼光所得,經過改造成為後來著名的“鴛鴦陣”,在抗倭戰場上大放異彩。

    ▲戚繼光“鴛鴦陣”圖解

    嘉靖二十九年,瓦氏夫人的孫子被朝廷徵召,前往海南島鎮壓黎族起義,不幸戰死。無奈之下,瓦氏夫人再次扛起養育重孫以及田州事務的擔子。

    此時,由於日本陷入內亂,大批浪人到明朝東南沿海附近,幹起了殺人放火的勾當,明朝多次派兵圍剿,均沒有效果,倭寇呈愈演愈烈之勢。由於張經曾經在兩廣做過總督,對素有“狼兵”之稱的壯族士兵很是看中,於是向朝廷申請徵召壯族士兵。

    ▲張經歷史畫像

    嘉靖三十三年,張經正式奉命徵召壯族士兵參與抗倭,瓦氏夫人所管理的田州也在徵召範圍之內。

    此時的瓦氏夫人已經58歲高齡,而在這之前,自己的丈夫、兒子、孫子都死在了戰場上,為了保護自己的重孫,她請求親自上戰場,張經批准了她的請求並封其為“女官參將總兵”,歸抗倭名將俞大猷統領。

    領命出征的瓦氏夫人,率領從田州、南丹州等地,徵調的“狼兵”近7000人,於次年到達抗倭前線。很快就在金山衛與日寇展開了激戰,瓦氏夫人率領眾人成功打退了日寇的進犯。

    ▲瓦氏夫人影視劇照

    一個月後,日寇進犯嘉興,瓦氏夫人再次奉命出戰,在友鄰軍隊的配合下,成功將日寇圍困在王江涇一帶。在張經指揮下,盧堅、俞大猷、湯克寬、瓦氏夫人等人,率領各自軍隊水路同時發起進攻,一舉消滅倭寇近2000餘人,取得抗倭以來最大勝利。

    此役,瓦氏夫人帶領的“狼兵”第一個達到戰場,她本人更是身先士卒衝鋒在前,率領壯族士兵打出了“狼人”風采,也打怕了日寇,“花瓦家,能殺倭”的歌謠自此在浙江沿海廣為傳唱。

    ▲瓦氏夫人影視劇照

    朝廷為表彰瓦氏夫人及壯族士兵的貢獻,賜瓦氏夫人“誥命二品夫人”,且“以殺賊多,詔賞瓦氏及其孫男岑大壽、大祿銀幣,餘令軍門獎賞”。

    遺憾的是,此時朝中嘉靖皇帝只顧求仙問道,嚴嵩藉機專權擅政,張經不願攀附“嚴黨”,王江涇大捷後,嚴嵩義子趙文華編造了一個理由,將張經逮捕入獄,僅僅五個月就於鬧市斬首示眾。

    瓦氏夫人朝政黑暗也是心知肚明,隨即也以年老為由,辭去職務,第二年在家鄉去世。

    ▲瓦氏夫人影視劇照

    去世後,他的族人為他舉辦了盛大的葬禮,而且奇怪的是,為她打造了18副一模一樣的棺材,分散安置在城外,且埋葬過後立刻地面天平,不是近親之人根本不知道哪一個才是她真正的墓葬。

    上個世紀90年代,田陽縣博物館經過多方調查確定了瓦氏夫人的原葬地,但至今也沒有找到她的遺骨,至於她的遺骨具體在哪,已經無從查詢,算得上一個難解的歷史疑團了。後來,廣西靖西舊州為瓦氏夫人修建了衣冠冢,建立了紀念館,還會定期舉辦一些緬懷活動。

    ▲靖西舊州舉辦瓦氏夫人點將出徵500年紀念儀式

  • 2 # 小龍女5505

    瓦氏夫人明朝中期抗倭女將巾幗英雄,出身官宦之家,武藝高強、有勇有謀的奇女子,忠貞報國、抵禦日寇、護土為民的女英雄。她是廣西人,其父是廣西土官岑璋,她原名是岑花,後嫁給同族另一土官岑猛為妻,自建威猛厲害的廣西狼牙軍,其夫雖人品惡劣、品行不良,後與其子為明朝名將張經奉旨剿殺,但瓦氏夫人心懷報國大志,不計殺夫滅子之仇,依然忠於不明。後其孫在奉明朝之命征伐黎族起義時不幸戰死沙場,又逢日寇侵我國土殺我同胞,以五十歲高齡的女英雄毅然請命、率七千狼軍出征抵抗日寇,並獲大捷受封二品誥命夫人。後因痛恨明朝黑暗,而辭官還鄉在五十八歲時憂憤而死。

  • 3 # 蘇小衿

    瓦氏赴任被稱為明朝抗倭第一女將的原因,是因其在抗倭事蹟上的功績。

    瓦氏夫人原名岑花,生於明朝弘治九年,後來嫁給田州土官岑猛,被稱作“瓦氏”。

    明朝嘉靖六年,岑猛被指叛亂,岑猛和兒子戰敗被殺,其孫子岑芝繼承土官。因為其年齡較小,岑氏便代理知州事。

    嘉靖二十九年,岑芝被徵調到海南島鎮壓叛亂,不幸戰死後,瓦氏夫人便又撫養岑芝的兩個兒子,並且又繼續處理知州事務。

    倭寇叛亂,當時承襲土官的岑大祿年幼,花甲之年的瓦氏夫人便親自訓練了七千五百人。

    抗倭過程:1、代替曾孫領軍抗倭

    嘉靖三十三年,沿海倭寇猖獗,明朝兵部尚書張經出任總督東南國務大臣。張經徵調田州土官,當時岑芝的兩個兒子岑大祿和岑大壽領軍出征。

    而當時岑大祿和岑大壽年紀尚小,瓦氏夫人便請求督府讓自己代替兩個曾孫出戰。督府知道瓦氏的名望,便封瓦氏為“女官參將總兵”,讓其領軍出征。

    2、抗倭功績顯赫

    瓦氏率軍到達前線金山衛之後,隸屬於總兵俞大猷指揮。

    瓦氏率軍到漕涇鎮阻截倭寇,不過因敵人眾多被圍困,瓦氏夫人所率兵力損失慘重。瓦氏夫人怒而親自揮刀,騎馬來回突擊敵陣,最終得以突圍。

    時年四月二十八,瓦氏夫人率軍圍剿倭寇,擊殺倭寇三千餘人。五月初五,瓦氏又在金山衛重創倭寇。六月又率軍斬殺三百倭寇,燒燬倭寇船隻三十餘隻。

    3、因抗倭功績為獲封“二品夫人”

    因為瓦氏夫人在抗倭過程中的戰績,被朝廷封為“二品夫人”。

    但因為當時的抗倭總督張經,被嚴嵩、趙文華陷害,而被調離了抗倭總督。

    瓦氏之後便告老還鄉,不久之後便病逝,在今田陽縣田州鎮那豆屯附近有瓦氏夫人墓,瓦氏夫人作為抗倭影響,受到後人的敬仰。

  • 4 # 地產白名單

    明朝嘉靖年間,倭寇進犯東南沿海,1554年(嘉靖三十三年),明朝政府徵調田州土官婦瓦氏,這位瓦氏夫人奉命招募了一支由壯族子弟組成的6800人規模的狼兵部隊,千里馳援浙江。到達前線後,瓦氏以“我自備軍糧,不效尺寸(指建功立業),何以歸見鄉黨”來激勵部下奮勇殺敵,無論土官還是士兵,個個奮勇爭先。

    瓦氏曾率狼兵在金山衛從倭寇包圍圈中救出俞大猷,同時斃敵4000餘人,還有以50戰200,依然擊潰倭寇的驚人紀錄,在王江涇(今浙江嘉興北)戰役中,瓦氏聯合各路人馬再度大敗倭寇,獲得抗倭戰爭的重大勝利,被嘉靖帝冊封為二品夫人,“至是,瓦氏勇猛,始為敵人所畏服”。

    在戚家軍出現之前,廣西狼兵就是抗倭主力。由於本就出身於遊獵民族,狼兵作戰天然就講究協作,小組戰術運用熟練,善於將不同的兵種組合到一起,常以7人為一組,有“長槍在前,兩側刀盾,雙刀斷後”陣形,卻從無後退的步法,戚繼光的鴛鴦陣就大量參考了狼兵的戰鬥經驗。在明朝大廈將傾之時,遠赴遼東的狼兵依然能在冰天雪地中力挫鋒芒正盛的八旗軍,戰力之強可見一斑。

  • 5 # 昨夜夢迴

    楊家將裡,有個佘老太君,傳聞是百歲掛帥,令人欽佩。

    其實在明朝,也有一位“佘老太君”,她雖然沒有百歲高齡,人生事蹟也沒有寫成演義小說、拍成電視劇廣為流傳,但是,她的抗倭精神,永遠值得中國人民緬懷和紀念。

    這位老太君,名叫岑花,史稱瓦氏夫人。

    岑花的父親是廣西歸順直隸州的土司,理所當然,她的婚姻要講究門當戶對,所以嫁給了田州土司岑猛。

    土司是世襲的!

    因此在岑花的印象中,只需要相夫教子,這一輩子就能安安穩穩。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岑花的丈夫岑猛被朝廷指控犯上作亂,面對誣告,岑猛有口難言,戰敗逃亡的路上,連同他的兒子岑邦彥一同被誅殺。

    還好,岑猛的孫子岑芝年幼,逃過一劫,承襲了田州土司的職位。

    也正是年幼,岑花就從幕後走到了臺前,類似於“垂簾聽政”,主政代理田州的大小事宜。

    屋漏偏逢連夜雨,岑芝長大後,朝廷派他去海南鎮壓黎族叛亂,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留下幼子岑大祿,繼續接任田州土司一職。

    這個時候,沿海的倭寇愈演愈烈,嘉靖下旨,讓兵部尚書張經,總督東南國務大臣,抗擊倭寇,張經傳令徵調田州土司領兵出征。

    丈夫、兒子、孫子都死了。

    岑花再難忍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煎熬,遂決定代替曾孫,出戰東南!

    大戰在即,岑花火速召集流民,訓練士兵,帶著7500人,馳援沿海戰場,被授予“女官參將總兵”軍銜。

    抗擊倭寇的戰場,岑花親自披髮舞刀,浴血奮戰,巾幗不讓鬚眉。

    嘉靖三十三年,岑花帶兵參與對倭寇的圍剿,全線斬賊首和溺死者約三千多人,並燒燬海盜船隻三十餘艘。

    抗倭的功勞上達天聽,嘉靖皇帝冊封她為“二品夫人”。

    在明朝,只有丈夫是一、二品的官員,才能稱為“夫人”,而明朝土司的官職最高才是從三品,所以算是破格冊封。

    同時,岑花的功勞,也恩澤子孫,《明史》記載:以殺賊多,詔賞瓦氏及其孫男岑大壽、大祿銀幣,餘令軍門獎賞。

    有此殊榮的,還有一位女將,就是明末秦良玉。秦良玉的丈夫也是一位土司,丈夫死後,她代領夫職,先後參加抗擊清軍、奢崇明之亂、張獻忠之亂等戰役,被封為二品夫人。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岑花的墓碑意外被農民發現,碑文是:前明嘉靖特封淑人岑門瓦氏太君之墓。

    這讓人們又重新記起這位明朝抗倭女英雄。

    只是,遺憾的是,岑花並沒有看到自己把倭寇趕出中國的那一天。

    就在岑花被封“二品夫人”的第二年,她的頂頭上司張經,遭人陷害入獄,導致抗倭軍隊失去了得力統率。

    又是誣陷!

    這讓岑花生出了一種無力感,於是告老還鄉,不久病逝。

  • 6 # 咕嘟趣話

    “人生如此艱難,你要自己學會變強!”瓦氏夫人的一生深刻地詮釋了這個道理。

    瓦氏夫人出征時,家裡的男丁幾乎死絕,為了保護岑家的最後一絲血脈,年近花甲的瓦氏夫人毅然決定代替自己兩個年幼的曾孫出征,在戰場上親自披甲揮刀,然而不幸再次降臨……

    瓦氏夫人年輕時,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岑花,然而這個動人的名字並沒有給她帶來幸運。

    岑花是廣西歸順直隸州土司的女兒,後來嫁給了田州土司岑猛。明朝嘉靖六年,她的丈夫岑猛被朝廷指控犯上作亂,岑猛百口莫辯,連同他的兒子岑邦彥一同被誅殺,其孫岑芝因年幼倖免於難。

    年幼的岑芝繼承了土司的職位後,因為年幼所以瓦氏夫人便代理知州事。好不容易孫子長大成人,嘉靖二十九年,岑芝被徵調到海南島鎮壓叛亂,最終不幸戰死。瓦氏夫人只好撫養岑芝的兩個兒子,並且繼續代理知州事務。

    沒過多久,嘉靖三十三年,沿海倭寇猖獗,兵部尚書張經出任總督東南國務大臣,抗擊倭寇,張經傳令徵調田州土司領兵出征。繼任田州土司的岑大祿年紀尚小,瓦氏夫人便請求督府讓自己代替自己的曾孫出戰。督府知道瓦氏的名望,便封瓦氏為“女官參將總兵”,讓其領軍出征。

    瓦氏夫人訓練了七千五百名士兵,馳援沿海戰場,岑花親自披髮舞刀,全線斬賊首和溺死者約三千餘人,後又燒燬倭寇船隻三十餘艘,巾幗不讓鬚眉。因為瓦氏夫人在抗倭過程中的傑出戰績,被朝廷破格封為“二品夫人”。

    可惜的是,第二年,抗倭總督張經,被嚴嵩、趙文華陷害,導致抗倭軍隊失去了有效地統率。瓦氏夫人於是告老還鄉,不久之後便病逝。

    瓦氏夫人並不是自己想成為英雄,而是被迫成為英雄。在自己丈夫、兒子、孫子都死後,為了保護自子的曾孫,瓦氏夫人從後臺站到了前臺、從一個年邁的老太婆變成了一個女將軍,如果可以選擇,我想瓦氏夫人更想做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子,相夫教子,頤養天年。

  • 7 # 紫霄塵浮

    瓦氏夫人,原名岑花,生於明弘治九年(1496年),歸順直隸州(今廣西靖西縣舊州村)土官岑璋之

    瓦氏夫人馳騁沙場縱馬殺倭的英姿畫像女。 她自幼聰明好學,飽讀詩書,習練武藝,精通兵法;生性助人為樂。長大成人以後,按照壯族土司時代官族與官族通婚以及壯族婚姻不避同姓的習俗,嫁給田州(今廣西田陽縣)土官岑猛為妻,改稱為“瓦氏”。明嘉靖六年(1527年),田州土官岑猛被指控叛亂,遭朝廷討伐,與其子岑邦彥戰敗而亡。岑猛與其子死後由孫子岑芝承襲田州土官。因岑芝年紀尚幼,瓦氏夫人主政代理知州事。瓦氏夫人在職期間,克己礪志,善理州政,安定了社會秩序;同時積極發展農業生產,建義學,興教育,在各方面均有所成就,人民得以安居樂業,贏得了百姓的愛戴和擁護。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岑芝被朝廷徵調到海南島鎮壓黎族起義,戰死於海南。於是,瓦氏夫人又負擔起撫育岑芝之子岑大壽、岑大祿的責任,繼續掌管州內一切政務,政績依舊斐然。

    嘉靖時期曾任田州州事。在職時善理州政,建義學、興教育,召集流民,穩定秩序。田州土官岑大祿年幼,年近花甲的瓦氏夫人訓練壯族子弟7500人出戰,她的幾個兒子和孫子都在抗倭戰爭中犧牲。瓦氏率狼兵在金山衛大戰倭寇,斃敵4000餘人,因功被嘉靖帝封為二品夫人。

    主戰的總督張經被嚴嵩陷害入獄,瓦氏悲憤,告老還鄉。不久病逝,享年59歲。

  • 8 # 陌上花77178705

    瓦氏夫人又名岑花,1496年生於歸順直隸州,土官岑璋之女,明代抗倭巾幗英雄。為保國安民立下了戰功,被明嘉靖皇帝封為二品夫人。 1554年明朝廷委派兵部尚書張經為總督東南國務大臣。張經傳令徵調田州土官岑大祿、大壽領兵出征。曾祖母瓦氏以大祿等年幼不能擔任軍職,請示督府允許她親自帶兵前往江浙前線徵倭。督府知道瓦氏有膽略、有威望,便準其所請,並授予“女官參將總兵”軍銜。

    瓦氏領兵到達江浙前線金山衛後,按照督府張經的部署,以瓦氏所率領的田州兵隸屬總兵俞大猷指揮,其餘各州隊伍則分屬遊擊鄒繼芳和參將湯克寬等指揮。

    舊曆四月初五,瓦氏奉令到漕涇鎮截擊倭寇,因敵眾我寡,被敵重重圍困,戰鬥激烈,頭目鍾富、黃維等十四人陣亡,瓦氏極為憤怒,親自披髮舞刀,往來突陣中,所乘馬尾鬃為倭拔幾盡,浴血奮戰而出。

    四月二十八日,倭寇由平望奔王江涇(在嘉興縣北州里),瓦氏參加對倭寇進行追擊圍剿,全線斬賊首和溺死者約三千多人。五月初五,敵經金山衛,又被瓦氏擊潰。六月,在陸涇壩(今江蘇蘇州境)戰役中,瓦氏夫人率兵斬獲倭首三百餘級,燒燬海盜船隻三十餘艘。

    因瓦氏夫人抗倭有功,被朝廷封為“二品夫人”。戚繼光、俞大猷、瓦氏夫人為明朝抗擊倭寇的民族英雄,瓦氏夫人以其英雄業績也成了抗倭第一女英雄

  • 9 # 香茗史館

    我國古代歷史雖然長期以男性為主導,但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仍然誕生了大量巾幗不讓鬚眉的女中豪傑,而明朝時期廣西壯族的瓦氏夫人便是其中之一。她出身於廣西土官家庭,丈夫因叛亂被殺之後,她不僅擔負起了治理地方的責任,更是在抗倭戰爭中屢立戰功,被封為“二品夫人”,並享有“抗倭第一女將”的美譽。

    出身於土官之家,丈夫被殺之後主政地方

    瓦氏夫人本名岑花,生於明朝弘治九年(1496年),其父岑璋乃是歸順直隸州土官(明朝的少數民族官職)。與“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漢家女子不同,出身土家的岑花自幼聰明好學,不僅飽讀詩書,而且習練武藝、精通兵法。

    成年之後,岑花嫁給了田州(今廣西田陽縣)的土官岑猛為妻,改稱“瓦氏”。岑猛作為當地土官,本就有些飛揚跋扈、不服朝廷,弘治皇帝朱佑樘在位時,便曾一紙詔書將其降為平海衛千戶(今福建莆田),直到正德三年(1508年)這才透過賄賂劉瑾這才返回田州,擔任田州知州。

    正德七年(1512年),岑猛帶著鄉勇將參與鎮壓江西華林起義軍,因功被升任指揮同知,岑猛卻仍不滿足,意圖透過續保戰功而換取更大功績,結果被識破。此後,岑猛的心理開始發生變化,不僅不服從上級管制,甚至還帶著手下的兵勇胡作非為。

    嘉靖二年(1523年),岑猛竟然率領鄉勇公然攻打泗城(今廣西百色),這已經是形同謀反了,不過對於廣西少數民族,朝廷一項還是比較慎重的,因而並未立即對其作出懲處。直到嘉靖五年(1526年),朝廷才以其屢侵鄰部,不聽徵調為名,派兵對其進行圍剿,岑猛最終和其子岑邦彥於次年戰敗而亡。

    岑猛死後,其孫岑芝承襲其位,但因岑芝年紀尚幼,瓦氏夫人便代其主管知州事。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岑芝受朝廷徵調前往海南島鎮壓黎族叛亂,結果戰死於海南。於是,瓦氏夫人又擔負起了撫育岑芝之子岑大壽、岑大祿的責任,並繼續掌管州內政務。

    瓦氏夫人這一路走來,堪稱命運坎坷,然而其兩次主政田州期間,卻克己礪志,善理州政,“凡州之利害,躬為規劃,內外凜然”,不但安定了社會秩序,同時積極發展農業生產,建義學、興教育,使得百姓安居樂業,贏得了百姓的愛戴和擁護。

    替重孫率兵抵抗倭寇,因功被加封“二品夫人”

    明朝嘉靖年間倭患嚴重,而衛所官兵戰鬥力又極為有限,因此朝廷往往抽調“狼兵”參與作戰。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明朝委派兵部尚書張經為總督東南國務大臣,負責東南剿倭事宜,張經於是抽調各地狼兵趕赴前線參戰。

    彼時,田州土官岑大祿、岑大壽也在徵調之列,瓦氏為了避免兩個重孫重蹈孫子岑芝之覆轍,便以岑大祿兄弟年幼不能擔任軍職為由,請示督府允許她親自帶兵前往江浙前線徵倭。督府知道瓦氏有膽略、有威望,便準其所請,並授予“女官參將總兵”軍銜,隸屬於總兵俞大猷指揮。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四月初五,瓦氏奉令到漕涇鎮截擊倭寇,因敵眾我寡,被敵重重圍困,戰鬥激烈,頭目鍾富、黃維等十四人陣亡,瓦氏極為憤怒,親自披髮舞刀,往來突陣中,所乘馬尾鬃為倭拔幾盡,浴血奮戰而出。

    同年四月二十八日,倭寇由平望奔王江涇(在嘉興縣北州里),瓦氏參加對倭寇進行追擊圍剿,全線斬賊首和溺死者約三千多人。五月初五,敵經金山衛,又被瓦氏擊潰。六月,在陸涇壩(今江蘇蘇州境)戰役中,瓦氏夫人率兵斬獲倭首三百餘級,燒燬海盜船隻三十餘艘。

    不久之後,主戰的總督張經被嚴嵩陷害入獄,瓦氏悲憤之下告老還鄉,不久之後病逝,享年59歲。1989年,廣西百色市田州鎮(現田陽)附近的村民在隆平村那豆屯魚塘邊找到了一塊蓋水溝的墓碑,上書“前明嘉靖特封淑人岑門瓦氏太君之墓”,這才重新喚起了人們對這位女英雄的記憶。

  • 10 # 爾安說史

    瓦氏夫人(1498~1557),壯族,明朝歸順那籤(今廣西靖西縣)人,土知州岑璋之長女,原名芩花,乳名氏瓦。自幼喜愛武術,善用雙劍,年未及笄嫁給田州(今廣西田陽縣)指揮同知岑猛,因土俗諱娶同族,故以乳名為姓。

    明嘉靖六年(1526),她丈夫岑猛被朝廷指控犯上作亂,連同兒子岑邦彥一同被誅殺。孫兒岑芝繼承職位後,因年幼,瓦氏夫人便代理知州事。嘉靖二十九年,岑芝被徵調到海南島鎮壓叛亂,不幸戰死。曾孫大壽、大祿相繼襲職,都因年幼,州之事務皆賴瓦氏“躬為計劃,內外凜然”。

    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大舉進犯沿海,總督過兩廣軍務的張經負責御倭全責。指令徵調田州土官岑大祿領兵出征,瓦氏以大祿年幼,請求督府給其親領狼兵前往徵倭,督府準其所請,並授予“女官參將總兵”銜。

    當年年底,瓦氏以“誓不與賊俱生”的決心,統率各路兵馬6800多名將士起行。先集中梧州,後經水陸路轉折跋涉數千裡,先於各路客軍,於嘉靖三十四年二月下旬到達嘉興。

    由於歷代封建統治者對婦女的輕視,她先抵達江浙時,當時的官員就藐視她的軍隊,竟說:“今檄召四方兵,獨狼兵先至耳。此兵勇而易潰。”有官員甚至懷疑其先到來的目的動機,說:“狼兵輕慄嗜利,聞倭富有財貨,亟欲取之。”

    然而,瓦氏抵達嘉興後,立即參加盛墩之戰,與官軍打敗進犯倭寇,斬首100餘級,戰至楊家橋又斬首200餘級。三月十二日,瓦氏受命進駐金山,不久,倭寇8000餘人過金山衛,總兵俞大猷派瓦氏與遊擊白泫領兵出擊。陣中白泫被賊眾重重包圍、死戰不得脫身時,瓦氏親率子弟兵縱馬衝擊,奮身救援,殺賊一百五十有奇,從重圍中救出白泫。自此,明朝的文官武將方知瓦氏軍驍勇非凡,不敢等閒視之。而倭賊只要聽見“瓦氏軍”的名字,便“聞之懼,退保柘林,堅壁不敢出”。

    瓦氏四月再戰王江涇,全線斬首和焚溺水死倭寇4000餘人,是抗倭以來的第一次重大勝利,此戰瓦氏狼兵在友軍配合下,與倭寇激戰,斬首1900餘級,焚溺水死者甚眾。此後,瓦氏所率狼兵還參加了漕涇、雙溪、陸涇壩等多次戰役,戰功赫赫。

    《上海縣誌•兵燹志》中有一首《江南感事詩》,其中“閫外將軍寶髻斜”的詩句,正是瓦氏夫人當年的真實寫照。瓦氏軍在一次次血戰中的勇於犧牲精神,也感動了當地的父老鄉親。

    瓦氏治軍有方,紀律嚴明。她教育所部:一不許騷擾、欺壓民眾;二不許擄掠;三不許馬踏禾田;四不許違犯軍令。她作戰時,以“七人為伍,每伍自相為命。四人專主擊刺,三人專主割首,所獲首級,七人共之。”這個陣法後被戚繼光所得,經改造成著名的“鴛鴦陣”,在抗倭戰場上大放異彩。

    《倭變事略》載:“廣西田村瓦氏兵……以婦人將兵,頗有紀律,秋毫無犯。”又載:“調來客兵一支,吹牛角聲為號,沿海北來……始知為山東兵,官既入城,兵散處城外,掠奸索食,不減於賊,民恨無訴”。以上二段,前後映照,其軍紀軍容,形成鮮明對比。

    瓦氏於嘉靖三十四年七月三日率軍回師田州,嘉靖三十六年病歿,終年59歲,葬於今田陽縣那蘭村路橋。上世紀80年代末,她的墓碑意外被附近村民發現,碑文是:“前明嘉靖特封淑人岑門瓦氏太君之墓”。

    由於瓦氏抗倭有功,嘉靖皇帝詔封她為“二品夫人”,“以殺賊多,詔賞她及其曾孫岑大祿銀幣、綵緞、御物,餘令軍門獎賞”。瓦氏率軍抗倭半年多,不愧為歷史上一位少數民族的巾幗英雄;也可以說,在戚繼光參戰之前,瓦氏軍是抗倭戰爭中最有戰鬥力的勁旅。因此,稱瓦氏夫人為明朝抗倭第一女將,實至名歸。

    瓦氏廣西狼兵的聲威,久延未息。400多年後。當年侵華的日本老兵,在提到廣西兵時,依然會心驚膽戰,感慨萬千。

  • 11 # 張生全精彩歷史

    一提到明朝的抗倭英雄,大家就會想到戚繼光、俞大猷等人,其實有一位抗倭女將,比戚繼光出名還要早,那就是瓦氏夫人。

    (瓦氏夫人浮雕)

    瓦氏本名岑花,乳名氏瓦,歸順直隸(今廣西靖西)人。

    岑花的父親岑璋是歸順州的土知州,雖說只是一等士官,但好歹也是世襲的小官,因此岑花也算是官宦之女。

    受廣西好武的風氣影響,岑花自幼便喜愛武術,對刀槍兵法等無一不精。特別是一手雙劍,更是出神入化,讓人近不得身。

    15歲的時候,岑花遵父母之命,嫁給了田州知府同知岑猛。

    由於在當時娶同族是頗有忌諱的事情,因此岑花在嫁給岑猛後,便以乳名為姓,於是人人都尊她為瓦氏夫人。

    岑猛這個人人品低劣,經常以權欺人,引得鄉里民怨極大。

    明孝宗在位時,曾下過一道詔書,不光把他降為了千戶,還把他調到了平海衛(今福建莆田)當差。

    誰知到了明武宗在位的時候,岑猛卻透過賄賂劉瑾,重回田州,並升任田州知府同知。

    岑花嫁給岑猛的時候,正是這一時期。

    不久後,田州天旱,發生了饑民暴動。

    岑猛不僅不向朝廷報告,反而率領一幫遊勇對饑民進行了殘酷的鎮壓。隨後,他在給朝廷的奏章上,大肆吹噓自己的功績,以期騙得封賞。

    然而,朝廷裡的官員並不好糊弄,經過調查,他們很快就查明瞭真相。

    這樣一來,岑猛不僅沒有心想事成,反而又背了個處分。

    自此以後,岑猛就對朝廷陽奉陰違,私下招募兵馬。

    嘉靖二年,岑猛居然起兵反叛,攻打鄰州。

    由於兵力懸殊,岑猛的反叛很快遭到了朝廷鎮壓,其子岑邦也被明軍斬殺。

    岑猛戰敗,逃到了歸順州岑璋的家中躲避。

    岑璋早就聽聞岑猛的不義之事,更恨他對朝廷不忠,於是大義滅親,以鳩酒毒殺了他。

    (瓦氏夫人劇照)

    岑璋的行為,果然得到了朝廷的寬恕。朝廷不光保全了瓦氏夫人及孫子岑芝,還仍按世襲的規定,讓岑芝襲承田州知府同知的官職。

    只是,岑芝年幼,尚不能主事,便由瓦氏夫人代為主理田州事務。

    瓦氏夫人不僅精通武藝,她還是個見多識廣的女人。

    在她主理田州事務的時候,她興辦學校,促進生產,使田州一度呈現出了蓬勃之相。

    此外,瓦氏夫人透過傳授武藝,及排兵佈陣等,還培養出了一支訓練有素的狼兵。

    嘉靖二十九年,海南發生黎族暴動。

    已經長大成人的岑芝受朝廷徵召,前往平定暴動,不幸在作戰中重傷而死。

    朝廷感念岑芝死戰有功,於是讓他的兒子岑大壽和岑大祿相繼襲職。但是岑大壽和岑大祿都還年幼,瓦氏夫人只得繼續承擔起撫育曾孫的責任,及代理田州事務的職責。

    嘉靖三十三年,日本內亂四起,一些日本浪人垂涎明朝的財富,大批湧入明朝沿海一帶燒殺擄掠。

    然而,一方面倭寇數以千計,來勢兇猛,另一方面明軍將領位崇氣驕,結果數戰數敗,反而讓倭寇氣焰大增。

    明世宗勃然大怒,命令兵部尚書張經負責兩廣軍務,以平定倭寇進犯。

    張經上任後,知悉倭寇已有2萬餘人盤踞於浙江一帶。素有經驗的他,想到了廣西狼兵驍勇善戰,於是徵調岑大祿率狼兵出征。

    但岑大祿尚未成年。已經58歲的瓦氏夫人考慮到岑大祿未任軍職,於是向朝廷請命,準允她親自率軍徵倭。

    (明朝時期的倭寇)

    朝廷知道瓦氏武藝高強,又善於統兵作戰,於是便準允了她的請求,並授予她“女官參將總兵”的官職。

    瓦氏夫人將鄰州狼兵集結起來,約為6千餘人,她率領狼兵日夜行軍,跋山涉水,於次年二月抵達浙江嘉興,並立刻與明軍聯合起來,與倭寇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與明軍相比,狼兵體格更為健碩,且在戰中更擅長協同作戰,再加上他們個個異常勇猛,因此,很快就扭轉了戰局。不僅打了勝仗,而且還砍下了300餘倭寇首級。

    不肯善罷甘休的倭寇,很快就集結了4千餘人捲土重來。瓦氏夫人一馬當先,率狼兵衝鋒在前,很快就把倭寇打得哭爹喊娘,四散而逃。

    此戰,倭寇死亡3000餘人,損失極為慘重。

    而瓦氏夫人及狼兵因此名聲大振。

    此後,瓦氏夫人指揮狼兵,又參與了王江涇之役,再次斬殺4000餘倭寇,給倭寇造成了又一重創。

    三戰三勝,讓一度囂張強橫的倭寇,再也不敢對明軍小覷,特別是聽聞瓦氏夫人的名字時,更是聞風喪膽,幾欲再逃。

    瓦氏夫人率領的狼兵,不僅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平時也紀律嚴明,對當地百姓從無侵擾之舉,更不要說擄掠了。所以沿海一帶的百姓感激之餘,編了“花瓦家,能殺倭”的童謠,四處傳唱。

    明世宗收到捷報後,也對瓦氏夫人的英勇讚賞不已。不僅封賞有加,還賜封她為“二品夫人”。

    可惜,倭寇尚未平定,昏庸的明世宗聽信奸臣嚴嵩等人的讒言,冤殺了抗倭名相張經。

    一向俠肝義膽的瓦氏夫人為此義憤難填,一方面再也沒有得力的統帥,另一方面也是年事已高,身體每況愈下。於是瓦氏夫人在得到朝廷的準允後,告病還鄉。

    後人感念瓦氏夫人的民族精神和大義,在她去世後,為她修建了廟宇、陵園,以此憑弔她。

    (參考史料:《明史》《瓦氏夫人的抗倭鬥爭》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說說你是從薛之謙的哪首歌才開始喜歡上了薛?為什麼喜歡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