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步,在土壤施肥方面。醜柑採用環狀溝施、條溝施、放射狀溝施、穴施和土面撒施等方法。在樹冠滴水線挖溝(穴),溝(穴)寬度30cm-40cm,深度春季15cm-20cm、夏季20cm-30cm、秋季30cm-40cm。東西、南北對稱輪換位置施肥。土面撒施的肥料應選用緩釋肥為主。速效化肥應淺溝(穴)施,有微噴和滴灌設施的園,可實行肥水一體化管理。
第二步,葉面追肥方面,在新梢展葉後至老熟前各噴2次-3次,以補充樹體對營養的需求。成年結果樹主要在春、秋梢生長期酌情進行葉面追肥,每株噴1.5%濃度的複合肥1公斤。葉面追肥可結合病蟲害防治進行。葉面追肥在高溫乾旱期應按使用範圍的下限施用。
第三步,幼樹施肥方面。勤施、薄施,以氮肥為主,配合施用磷、鉀肥。1年-3年生幼樹單株年施純氮0.1公斤-0.3公斤,氮、磷、鉀,比例約1:0.3-0.5:0.5。隨樹齡增大,施肥量逐漸增加。投產前一年,年施肥4次,分別在2月、5月、7月、11月施用,控施氮肥,增施磷鉀肥。結合防治病蟲害,在各次梢頂芽自剪至新梢老熟前增施根外追肥1次-2次。
第四步,成年結果樹施肥方面,一般中等肥力不知火果園,按產果100kg計,施純氮1.2公斤-1.5公斤。全年氮、磷、鉀比例約1:0.6-0.8:0.8-0.9。春梢肥在採果後的3月下旬進行,以氮、磷為主,氮施用量佔全年的50%,磷施用量佔全年的40%,鉀施用量佔全年的20%,每株施用複合肥0.5公斤-1公斤。7月中下旬施穩(壯)果肥,以氮、鉀為主,配合施用磷肥,氮施用量佔全年的30%,磷施用量佔全年的30%,鉀施用量佔全年的50%,每株施用複合肥1-1.5公斤,分兩次進行。10月下旬-11月上旬越冬肥(基肥),重施有機肥,氮施用量佔全年的20%,磷施用量佔全年的30%,鉀施用量佔全年的30%,每株施用有機肥2公斤-3公斤。
值得注意的是,春、秋梢生長期酌情進行葉面追肥。鐵、鋅、錳等微量元素肥料,主要在7月中下旬施穩(壯)果肥時一併施入。施用後,不僅防止缺鈣性生理裂果,還能提高甜度和耐貯藏性。
第五步,灌溉管理方面。春芽萌動前至3月中旬期間,視土壤乾旱程度適當補充水分。採果後至開花初期,結合施春梢肥,需進行2次灌水。在生理落果期、果實膨大期,根據土壤水分狀況適時適量灌溉。灌溉方式可採取滴灌、樹盤灌溉、溝灌、噴灌等。乾旱地區及丘陵區可採用穴貯肥水灌溉。排水設定排水系統並及時清淤,多雨季節或果園積水時及時排水。
答:要看你的柑橘樹是1到3的幼樹,還是4年以上的掛果樹,幼樹以高氮肥料為主,掛果樹以平衡型跟高鉀肥料為主。
你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步,在土壤施肥方面。醜柑採用環狀溝施、條溝施、放射狀溝施、穴施和土面撒施等方法。在樹冠滴水線挖溝(穴),溝(穴)寬度30cm-40cm,深度春季15cm-20cm、夏季20cm-30cm、秋季30cm-40cm。東西、南北對稱輪換位置施肥。土面撒施的肥料應選用緩釋肥為主。速效化肥應淺溝(穴)施,有微噴和滴灌設施的園,可實行肥水一體化管理。
第二步,葉面追肥方面,在新梢展葉後至老熟前各噴2次-3次,以補充樹體對營養的需求。成年結果樹主要在春、秋梢生長期酌情進行葉面追肥,每株噴1.5%濃度的複合肥1公斤。葉面追肥可結合病蟲害防治進行。葉面追肥在高溫乾旱期應按使用範圍的下限施用。
第三步,幼樹施肥方面。勤施、薄施,以氮肥為主,配合施用磷、鉀肥。1年-3年生幼樹單株年施純氮0.1公斤-0.3公斤,氮、磷、鉀,比例約1:0.3-0.5:0.5。隨樹齡增大,施肥量逐漸增加。投產前一年,年施肥4次,分別在2月、5月、7月、11月施用,控施氮肥,增施磷鉀肥。結合防治病蟲害,在各次梢頂芽自剪至新梢老熟前增施根外追肥1次-2次。
第四步,成年結果樹施肥方面,一般中等肥力不知火果園,按產果100kg計,施純氮1.2公斤-1.5公斤。全年氮、磷、鉀比例約1:0.6-0.8:0.8-0.9。春梢肥在採果後的3月下旬進行,以氮、磷為主,氮施用量佔全年的50%,磷施用量佔全年的40%,鉀施用量佔全年的20%,每株施用複合肥0.5公斤-1公斤。7月中下旬施穩(壯)果肥,以氮、鉀為主,配合施用磷肥,氮施用量佔全年的30%,磷施用量佔全年的30%,鉀施用量佔全年的50%,每株施用複合肥1-1.5公斤,分兩次進行。10月下旬-11月上旬越冬肥(基肥),重施有機肥,氮施用量佔全年的20%,磷施用量佔全年的30%,鉀施用量佔全年的30%,每株施用有機肥2公斤-3公斤。
值得注意的是,春、秋梢生長期酌情進行葉面追肥。鐵、鋅、錳等微量元素肥料,主要在7月中下旬施穩(壯)果肥時一併施入。施用後,不僅防止缺鈣性生理裂果,還能提高甜度和耐貯藏性。
第五步,灌溉管理方面。春芽萌動前至3月中旬期間,視土壤乾旱程度適當補充水分。採果後至開花初期,結合施春梢肥,需進行2次灌水。在生理落果期、果實膨大期,根據土壤水分狀況適時適量灌溉。灌溉方式可採取滴灌、樹盤灌溉、溝灌、噴灌等。乾旱地區及丘陵區可採用穴貯肥水灌溉。排水設定排水系統並及時清淤,多雨季節或果園積水時及時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