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朝花夕逝

    說幾個大家都不怎麼說的吧

    西班牙帝國(起訖時間1402-1975年)國土面積19,215,000平方公里(1790年)

    立陶宛大公國(歐洲領土最大王國)立國時間1253年,合併(波蘭)時間1569年7月1日,滅亡時間1795年10月24日。領土120多萬平方公里

    印加帝國(曾經美洲最大帝國)建立時間1438年,滅亡時間1572年。領土面積200萬平方公里

    墨西哥第一帝國(1821—1823)476.9萬平方公里

    馬裡帝國建立時間(1235——1611)領土大概500萬平方公里

    高棉帝國(400——1431)領土面積100萬平方公里

  • 2 # 舊時樓臺月

    從古至今,歷史上出現過無數個國家,它們有的還尚在,有的卻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不過這些國家其實沒有必要用“幾大”來排名,就說中國這塊土地上所出現的唐宋元明清等帝國,無一不算是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帝國。所以一下只挑十個認可度比較高且已經消失的帝國來介紹,排名不分前後。

    1、漢帝國

    漢帝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漢朝,它也算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超級帝國,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不可謂不深。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並繼承和發展了秦朝大多數制度體系,在之後數百年的發展史中不斷擴張版圖、發展政治經濟,還開闢了著名的絲綢之路,使得中西文化、經濟交流展開新篇章。不論是從漢朝的文化、科技、經濟還是政治來看,漢帝國都處於當時世界的頂尖水平,所以談及古代超級帝國,漢帝國完全有資格擁有姓名。

    2、唐帝國

    不論哪國人說起中國歷史,第一個想到的恐怕都是唐朝吧。唐朝自公元618年由李淵建立之後,不斷消滅各方勢力並向外擴張,版圖極其遼闊,曾有無數藩屬國,如今中國周邊許多國家都曾受過唐代文化的影響,最甚的便是日本了,他們的文字、服飾、習俗等方面都有很明顯的痕跡。

    3、蒙古帝國

    很多人認為蒙古帝國就是中國的元朝,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元朝只能算是蒙古帝國的一部分。蒙古帝國的這戰鬥力在歷史上絕對是非常罕見的。

    他們曾三次西征,佔領了大部分歐亞土地,還一度威脅到非洲,國土面積曾達三千多萬平方公里,僅次於大英帝國,而在中國一些資料記載中,蒙古似乎還曾達到過四千多萬平方公里,但是此資料並不被大部分學者使用。

    4、大英帝國

    大英帝國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殖民國家,版圖分佈在世界各地,號稱“日不落帝國”。不過隨著一二次世界大戰影響和新資本主義國家的興起,大英帝國逐漸瓦解,如今只能在歷史書上窺見其曾經的風光。

    5、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橫跨亞歐非三洲,在中國的許多史書上都被稱為“大食國”,它也是歷史上東西跨度最大的一個帝國,最後被上面說到的蒙古帝國所滅。

    6、羅馬帝國

    羅馬最開始只是義大利的一個小城邦,公元前31年,羅馬帝國正式建立,並在圖拉真時期國力走向鼎盛,其國土面積也是當時世界上排得上名的。不過到了公元193年的時候,羅馬分成了東西兩部分,且先後在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被滅。

    7、波斯帝國

    波斯帝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橫跨亞非歐洲的世界性帝國,歷經過多次破滅和重建,如今最直系的國家是伊朗。

    8、奧斯曼帝國

    於1299年建立的奧斯曼帝國曾是地中海地區的強國之一,不過在十七世紀之後日趨衰落,最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敗給協約國並走向破滅。

    9、沙皇俄國

    國土面積達到兩千多萬平方公里的超級帝國,始於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終於1917年二月革命之後。

    10、西班牙帝國

    曾經的海上霸主,第一個“日不落帝國”,16至17世紀一度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之一,直到後來17世紀中葉開始下滑。

  • 3 # 桃花石雜談

    而英帝國雖然主要是由英國在海外所開拓的殖民地組成,但鼎盛期的英帝國對這些領土擁有實實在在的實際控制權,即包括徵稅權、徵兵權、立法權和行政權在內的所有權力,而且當時所有這些區域都無權加入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所以將其視為英帝國的實控領土是沒有問題的。英帝國發端於公元16世紀,當時英國在英法戰爭中輸給法國,無法再深度介入歐陸事務之後,調轉方向,開始借大航海的東風,專心在海外開拓殖民地。在隨後的400多年時間內,英帝國先後力壓法國、荷蘭和西班牙等其它殖民強權,在差不多200年的時間內成為了全球最強國家,並籍此在全球所有大洲(包括南極洲)和所有時區建立起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但在進入20世紀之後,在殖民地民眾反抗和美蘇新型帝國崛起的雙重衝擊下,最終在二戰後迅速解體。

    蒙古帝國

    蒙古帝國的情況與英帝國類似,即現代世界上存在這個叫蒙古的國家並不能代表歷史上的蒙古帝國。蒙古帝國鼎盛期的領土面積和人口數都是現代蒙古國的15到20倍左右,人口和文化構成也極其多樣,所以其性質完全不同。而蒙古帝國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陸地帝國,其鼎盛期的實控面積有2400萬到3300萬平方公里左右(西伯利亞北部人口稀少地區是否算作其領土有爭議),約佔亞歐大陸總面積的44%到61%左右,可以說接近統一了亞歐大陸。

    蒙古帝國是在公元13世紀初由成吉思汗鐵木真家族所建立的國家,其中鐵木真本人在世時除統一了蒙古各部外,還通過蒙古第一次西征滅亡了西遼和花剌子模,並從金朝、羅斯諸國和高加索地區搶佔了大量領土,領土面積達到了1000萬平方公里左右。而在鐵木真的兒子察合臺在位期間,蒙古帝國在西線透過第二次西征滅亡了羅斯和高加索諸國,並一度滅亡了位於波蘭和匈牙利王國。而在東線,蒙古帝國則滅亡了西夏和金朝,領土面積達到了1700萬平方公里左右。而在鐵木真的孫子蒙哥在位期間,又透過第三次西征滅亡了位於兩伊和中東的阿拉伯帝國和阿尤布王朝,最終建立起了幾乎佔據亞歐大陸一半的超級帝國。但因為其擴張速度和範圍遠遠超過了當時人類能夠進行有效管制的範圍,不同地區的經濟和文化差異過大而且無法調和,因此在其內部很快出現了不同宗王各自為政的局面,最終在公元1259年蒙哥汗死後東西兩線先後爆發內戰,隨後蒙古帝國解體。

    西班牙帝國

    其實西班牙帝國可以說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全球帝國,其進入鼎盛期的時間要遠遠早於英帝國。西班牙是最早開啟歐洲大航海時代的國家,因此也是最早開始了殖民擴張的歐洲國家。而在大航海時代開啟之前的公元1402年,西班牙的前身卡斯蒂利亞王國就在北非的迦納利群島建立了其第一塊殖民地。而在公元1492年,受西班牙王室派遣出海探險的哥倫布抵達美洲,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建立。

    在此後的100多年內,西班牙幾乎佔據了整個美洲西部,並將亞洲的菲律賓等地也納入其疆域。在公元1494年,西班牙甚至和葡萄牙籤署了《託德西利亞斯條約》,兩國在全球尺度上以美洲古巴島和非洲維德角所在經度為界,各自劃定了自己的勢力範圍,等於兩國在當時甚至已經達成了瓜分世界的協議。西班牙帝國在公元17世紀中葉達到頂峰,其領土面積達到1300多萬平方公里(現代西班牙領土面積50萬平方公里)。而在此之後,西班牙在與其它殖民帝國的競爭中多次敗北,其海外殖民地也逐步被蠶食。公元1810年前後,西班牙美洲大陸殖民地爆發獨立戰爭,最終幾乎全部獨立。而在公元1898年,美國發動美西戰爭,將西班牙在美洲和亞洲最後兩個主要殖民地古巴和菲律賓全部奪走,西班牙帝國基本走向終結。

    法蘭西帝國

    公元1534年,法國開啟了殖民美洲的行動。在公元17世紀,法國在北美的魁北克和路易斯安娜等地先後建立殖民地。但從公元1744年開始,英法之間為爭奪海外殖民地爆發了一系列戰爭。在公元1756年到1763年的七年戰爭中,法國的魁北克殖民地被英國奪走。而在美國建國之後,法國感到難以維持在路易斯安娜的統治,將其賣給了美國,法國第一次建立海外殖民帝國的努力以失敗而告終。

    而在拿破崙戰爭之後,法國再次將擴張目標投向了海外。這次法國將主攻目標放在了非洲和亞洲,先後佔領了北非的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西非的茅利塔尼亞、塞內加爾等地以及東南亞的越南和柬埔寨等地區,建立了法蘭西第二殖民帝國。在1920年前後,法蘭西殖民帝國領土面積也達到了1250萬平方公里左右(當前法國領土64萬平方公里)。但法國在二戰中的速敗使帝國在二戰之後迅速走向瞭解體。

    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是以宗教立國的國家,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的同時也基本拉開了阿拉伯帝國建立和擴張的序幕。阿拉伯帝國擴張速度最快的時期是從公元630年到公元661年這段時間,在這31年的時間內,阿拉伯帝國以宗教為號召,迅速滅亡了千年古國波斯,並奪取了東羅馬最為富庶的埃及等北非行省,建立起了橫跨亞非的龐大帝國。

    此後阿拉伯帝國幾次改朝換代,一度將歐洲的西班牙也納入自己的領土。而在公元751年,阿拉伯阿拔斯王朝還在中亞擊敗了唐朝,將帕米爾高原以西廣大土地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阿拉伯帝國也在此時達到了極盛期,其領土面積達到了1100萬平方公里左右。不過阿拉伯帝國也無法彌合其國內各個族群的經濟與文化差異,因此其境內很快軍閥臨立,其中央勢力則不斷衰落,最終在公元1258年被西征的蒙古軍隊滅亡。

    金帳汗國

    金帳汗國是蒙古第二次西征之後在東歐建立的國家。公元1262年,信仰伊斯蘭教的金帳汗別兒哥以蒙古第三次西征軍將阿拉伯末代哈里發處死為由,對領導第三次西征的旭烈兀發動戰爭,金帳汗國正式脫離蒙古中央自立。在公元14世紀初,金帳汗國進入極盛期,當時他們將羅斯諸國完全臣服,並在東歐地區建立起了以自己為核心的朝貢體系,其鼎盛時疆域達到了600萬平方公里左右。但在公元14世紀中葉,金帳汗國受到黑死病的沉重打擊,之後陷入軍閥混戰,逐步走向解體。公元1501年,金帳汗國被克里米亞汗國滅亡。

    葡萄牙帝國

    葡萄牙也是歐洲最早進入大航海時期的國家之一,而在此之前,葡萄牙在公元1415年就在北非開闢了自己第一塊海外殖民地。在公元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抵達印度古裡,葡萄牙殖民時代正式開啟。在此後幾百年間,葡萄牙在美、非、亞多地建立起殖民統治,在公元1820年其領土面積達到了550萬平方公里(當前葡萄牙領土9萬平方公里)左右。但在公元1822年,其主要殖民地巴西宣告獨立,葡萄牙帝國由盛轉衰。不過葡萄牙帝國解體過程相對緩慢,在20世紀後半葉隨著葡萄牙在亞非的殖民地先後獨立或者回歸母國,葡萄牙帝國最終消亡。

    馬其頓帝國

    馬其頓帝國是本排名裡出現時間最早的一個帝國。雖然其歷史目前也存在一些爭議,但爭議主要集中在亞歷山大大帝這個人真實性如何上。而在公元前4世紀後一些希臘軍隊曾經大舉東征,最終造成了波斯帝國的滅亡,並一度進入印度其實還是爭議不大的。不過這裡要說明的是,歷史上的馬其頓人是希臘人的一支,而現代北馬其頓則是一個斯拉夫國家,因此其實彼此關聯不大。現代觀點認為,馬其頓帝國在公元前4世紀頂峰時的控制範圍大約在520萬平方公里左右。

    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由安納托利亞地區的突厥人所建立。這個帝國由早期的羅姆蘇丹國發展而來,對世界歷史最大的影響是在公元1453年滅亡了東羅馬帝國,佔領了君士坦丁堡。此後,奧斯曼又先後擊敗了波斯薩非王朝,滅亡了埃及馬穆路克王朝,並長期控制巴爾幹乃至中歐部分割槽域,還曾多次圍攻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在公元1683年其鼎盛時期,領土面積也達到了520萬平方公里左右。但隨著近代歐洲各國在工業化改革後迅速崛起,奧斯曼帝國的勢力範圍不斷收縮,最終在一戰後被完全肢解。

    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由今天義大利羅馬城附近的一個部落發展而來,在公元前509年建立了羅馬共和國。從公元前5世紀開始,羅馬先後征服了周邊的一些義大利和希臘城邦,開始具有了帝國的雛形。而在公元前4到3世紀,羅馬透過三次布匿戰爭擊敗了地中海強敵迦太基,幾乎完全掌控了地中海。之後羅馬又先後將馬其頓、希臘、小亞細亞和高盧地區吞併。在其鼎盛的公元2世紀,其領土面積達到了500萬平方公里左右,不但將不列顛部分領土納入疆域,還把地中海變成了自己的內湖。但在公元3世紀之後,羅馬因為各地發展不平衡,發生嚴重的經濟危機,之後又連續遭受蠻族入侵併走向分裂,最終西羅馬帝國在公元476年被日耳曼人滅亡。

  • 4 # 跪射俑

    1、漢帝國

      漢帝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漢朝,它也算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超級帝國,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不可謂不深。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並繼承和發展了秦朝大多數制度體系,在之後數百年的發展史中不斷擴張版圖、發展政治經濟,還開闢了著名的絲綢之路,使得中西文化、經濟交流展開新篇章。不論是從漢朝的文化、科技、經濟還是政治來看,漢帝國都處於當時世界的頂尖水平,所以談及古代超級帝國,漢帝國完全有資格擁有姓名。

     2、唐帝國

      不論哪國人說起中國歷史,第一個想到的恐怕都是唐朝吧。唐朝自公元618年由李淵建立之後,不斷消滅各方勢力並向外擴張,版圖極其遼闊,曾有無數藩屬國,如今中國周邊許多國家都曾受過唐代文化的影響,最甚的便是日本了,他們的文字、服飾、習俗等方面都有很明顯的痕跡。

     3、蒙古帝國

      很多人認為蒙古帝國就是中國的元朝,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元朝只能算是蒙古帝國的一部分。蒙古帝國的這戰鬥力在歷史上絕對是非常罕見的。

      他們曾三次西征,佔領了大部分歐亞土地,還一度威脅到非洲,國土面積曾達三千多萬平方公里,僅次於大英帝國,而在中國一些資料記載中,蒙古似乎還曾達到過四千多萬平方公里,但是此資料並不被大部分學者使用。

      4、大英帝國

      大英帝國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殖民國家,版圖分佈在世界各地,號稱“日不落帝國”。不過隨著一二次世界大戰影響和新資本主義國家的興起,大英帝國逐漸瓦解,如今只能在歷史書上窺見其曾經的風光。

      5、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橫跨亞歐非三洲,在中國的許多史書上都被稱為“大食國”,它也是歷史上東西跨度最大的一個帝國,最後被上面說到的蒙古帝國所滅。

      6、羅馬帝國

      羅馬最開始只是義大利的一個小城邦,公元前31年,羅馬帝國正式建立,並在圖拉真時期國力走向鼎盛,其國土面積也是當時世界上排得上名的。不過到了公元193年的時候,羅馬分成了東西兩部分,且先後在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被滅。

      7、波斯帝國

      波斯帝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橫跨亞非歐洲的世界性帝國,歷經過多次破滅和重建,如今最直系的國家是伊朗。

     8、奧斯曼帝國

      於1299年建立的奧斯曼帝國曾是地中海地區的強國之一,不過在十七世紀之後日趨衰落,最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敗給協約國並走向破滅。

      9、沙皇俄國

      國土面積達到兩千多萬平方公里的超級帝國,始於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終於1917年二月革命之後。

      10、西班牙帝國

      曾經的海上霸主,第一個“日不落帝國”,16至17世紀一度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之一,直到後來17世紀中葉開始下滑。

  • 5 # 老範聊史

    首先要說明的是: 不按時間,及所佔有的面積

    把自己國家的排在了前面。

    漢帝國 不論是文化,科技,經濟,政治漢帝國都處於當時的頂尖水平。

    唐帝國 有天可汗,萬國來朝盛況,至今在我們周邊許多國家,仍能看到大唐的影子。

    蒙古帝國 曾三次西征,面積達三千萬平方公里。

    大英帝國 版圖分佈世界各地,號稱“日不落國”。

    阿拉伯帝國 中國史書稱“大食國”,橫跨亞歐非三大洲。

    羅馬帝國 西起西班牙,高盧及大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達多瑙河。

    波斯帝國 是世界上第一個橫跨亞歐非的帝國。

    奧斯曼帝國 極盛時疆域達亞歐非三大洲。 佔有巴爾幹半島、中東及北非之大部分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裡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南及今蘇丹與葉門。

    沙皇帝國 國土面積達兩千多萬平方公里。

    西班牙帝國 第一個“日不落國”,曾經的海上霸主。

  • 6 # 奔跑的新疆人

    從人類出現到當今時代,人類的發展經歷了幾十萬年的時間,在這幾十萬年時間裡,有太多強大的帝國興起,也有太多的帝國沒落消失!在這消失的帝國之中有強有弱,如果非要在這需求帝國中選擇十大超級帝國的話,那我我就選擇十個超級帝國來簡單介紹下!(排名不分先後)

    1、大唐帝國:

    唐朝大家應該都再熟悉不過了,作為我國曆史上最強盛的朝代之一,唐朝立國後先後剿滅東突厥、薛延陀,大唐天子也被四夷尊稱為天可汗,而後帶兵征討突厥、回鶻、鐵勒、契丹、靺鞨、室韋等民族,而後令南詔、新羅、渤海國、日本等藩屬國學習自身的文化與政治制度。唐朝在當時強橫一時,被眾多番邦尊稱為天朝上國每年朝貢,可謂是風光一時!

    2、大英帝國

    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強橫一時的大英帝國殖民地遍佈全球各地,號稱只要有太陽的地方就會有英國的米字旗!但是大英帝國也僅僅是強橫一時,最終分崩離析歸於平淡!

    3、蒙古帝國

    蒙古帝國在我國也被稱為元朝,是我國領土面積最大的朝代!當時的成吉思汗先後攻破西遼、西夏、金朝等國,完成了一統華夏大地夢想!成吉思汗並未就此停下征戰的鐵蹄,最終元朝領土超過3500萬平方公里,東起朝鮮半島,西抵波蘭、匈牙利,北至西伯利亞俄羅斯諸公國,南達爪窪中南半島!

    4、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又被稱為“大食國”、“薩拉森帝國”等,阿拉伯帝國最強盛時期,曾和唐朝並稱世界兩大國!其領土是世界歷史上東西方跨度最大的國家!

    5、波斯帝國

    波斯帝國位於西亞伊朗高原附近,是世界上第一個橫跨亞歐大陸的國家!但是最終被阿拉伯帝國滅亡,而後又重新立國,形成現在的伊朗,可惜強盛不在!

    6、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是由土耳其建立的民族國家,以創立者奧斯曼一世命名!曾經雄霸地中海一時,領土面積橫跨亞歐非,而後滅亡於協約國,最終強橫的奧斯曼帝國分崩離析!

    7、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從羅馬城一個小部落,慢慢發展成一個強盛的帝國!甚至於將地中海完全納入帝國版圖,成為羅馬帝國的內陸湖,羅馬帝國巔峰時期面積可達500萬平方公里!最終因為經濟、外敵原因,走向滅亡!

    8、西班牙帝國

    西班牙帝國與大英帝國相似,都是殖民地遍佈全球,但是西班牙帝國早於大英帝國,是歷史上第一個全球性帝國!

    9、漢帝國

    漢帝國也就是我國的漢朝,在世界歷史上也是一個超級大國!漢朝的文化、商品、思想透過著名的絲綢之路到達西方國家!並且當時的漢朝在經濟、文化、科技方面都是在全球領先的!

    10、沙俄帝國

    沙俄帝國應該是歷史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領土最大面積2288平方公里,相當於現在2個多中國,佔亞歐大陸的42%,佔地球陸地面積的1/6!

  • 7 # 皓月千山

    山人不知道帝國或者超級帝國需要滿足哪些標準,是土地、人口、經濟、軍事、文化、還是歷史?有些帝國雖然軍力強大,也征服了大片的地方,但是缺少文化和科技上的創造,鼎盛期也轉瞬即逝,並沒有留下下多少政治和文明的遺產,這些國家都很難稱作超級帝國。

    下面山人說一下自己認為的超級帝國的排序,這個排行充分考慮了以上的因素,也就是說這些上榜的國家都是從綜合實力上來考慮的,並不是憑藉著某一項最強就能上榜。比如蒙古帝國創造了擴張領土最大的記錄,但在軍事上仍然不是最強,比如他就沒有徵服這歐洲西部和東北亞的日本,很快陷入分離的蒙古也已經不是一個國家,因此它的排行不可能太靠前。同樣,今天的俄羅斯雖然仍有廣闊的領土,但從實力上已經算不上一個帝國,只能算一個民族國家。因此連上榜的機會都沒有。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主要產生了三種帝國形態,農業帝國、遊牧帝國、還有工業帝國。被稱為帝國的,一定要有跨文化跨種族的影響力,要不然只能算民族國家或者地區性國家。好了,下面開始:

    山人推出的第一名:美國、按照片題目的要求,美國不應該上榜的,因為美國是一個還在歷史程序中的國家,但是,只要明白一切帝國最終都要滅亡,美國在某一天也會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之中,那麼美國上榜也是符合邏輯的。

    如果要給這些超級帝國劃一個等級,或者選一個真正的超級帝國,那麼毫無疑問美國都在榜首。美國在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兩個指標上算不上超級帝國,但它在技術和文化上的成就彌補了這兩項短板,使美國成為名符其實的超級帝國和大國。

    美國成為全球最強帝國有如下表現,一是有在全球發動任何規模戰爭的能力,二是有強大的盟國體系,三是有一支在戰鬥力第一的軍隊,這支軍隊的軍費開支是第二名的五倍以上,保證了在對付每個國家時美國都處於絕對的優勢地位!另外,美國文化雖然源於歐洲,但是有許多獨特的創新,使它在軍事之外,其科技實力也獨步全球,作為一個非歐亞大陸的國家,美國卻在這塊土地上扮演著領導者的角色,這種影響力堪稱絕無僅有。

    這種在全球的戰爭能力,英國也曾經擁有過,但是,英國只算是當時歐洲諸強國中的一個,其綜合實力就算曾經是世界最強,但並未對歐洲其它強國產生碾壓式的優勢,英國能和美國的匹敵或者勝過美國的地方,就是它對世界文明程序的影響,這一點英國可算是最強!

    至於第二名,山人覺得給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在最強盛時期達到了今天美國的高度,並且作為一個千年帝國延續了漫長的時間,羅馬帝國的輝煌,完全和東亞民族對秦漢帝國的懷念一樣,當前西方的國家,只要強盛一時,總忍不住要用羅馬帝國的成就作一番對比,當年的沙皇俄國以第三羅馬帝國自居,現在的美國也被人們認為是新的羅馬帝國,可見羅馬帝國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在人類歷史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對後世的影響如此深遠,雖然“歐洲中心論”遭到無數的人的質疑和批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是羅馬帝國的存在確立了西方作為人類文明中心的地位,這種影響至今還存在。

    羅馬帝國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點,議會政治,王在法下的法制傳統,有別於其它帝國的絕對君主制,也正是此一傳統確定了西方文明的基本特性,羅馬法律從奴隸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這段近兩千年的歷史中,雖然其內容和形式發生過改變,但羅馬法的精神,成為後世所有國家立法的參照。這一點在世界所有的國家中絕無僅有,假如不是在同時代的秦漢帝國分享了一部分羅馬帝國的光榮,山人甚至覺得羅馬帝國也有理由佔據榜首的位置。

    最後說下軍事,這可能是評價一個帝國實力的一個最重要的指標。網上的朋友們最引以為憾的是當時的漢帝國和羅馬帝國沒有面對面的較量過,很難分出個勝負高下,類似於網路上的虎吹和獅吹,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下面山人說一下山人的意見,不當之處,各位扔板磚的時候輕一點。

    這邊漢帝國擊敗了匈奴,而羅馬帝國在布匿戰爭中也擊敗了強敵伽太基,這可是延續了百年之上的大戰,也要有這種長時間存在的國家才有成為超級帝國的資本,像蒙古,蘇聯、亞歷山大帝國這些就洗洗睡吧!

    山人一直堅持一個觀點,華夏族的文化和戰鬥力最強大的時候是先秦時期,而大一統的帝國建立之後就開始了一種緩慢衰落的過程,這個趨勢一直到清王朝退位之後,民族的復興才算真的開始,雖然其中不乏反覆。

    如果讓兩國開戰,可能是一個分勝負的狀況,作為兩個存續時間最久的超級帝國雙方在兵制和兵器上都有不少的創新,這方面很難說哪一方更強一點,山人作一個判斷,羅馬帝國還是佔優,因為羅馬帝國的公民兵制,要優於漢帝國的徵兵制,公民兵能保證軍隊對國家有很高的忠誠度,這種軍制特點,在戰爭順利的時候看不出優勢,要在國家危難時人民才會顯示出和敵人死磕的精神,羅馬帝國在軍隊的忠誠度上是要高於漢帝國的,要不然當漢尼拔攻入亞平寧半島的時候羅馬帝國就該從歷史上消失了。

    至於人口數量,這是衡量冷兵器時代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一個最重要的指標,在這方面羅馬帝國優勢更加明顯,在公元一世紀時,羅馬帝國有超過一億的人口,而西漢人口最多時才六千萬。就憑這一點,羅馬帝國排第二似無不妥。

    第三名,唐帝國。如果考慮到當時具體的技術和思維的條件,唐代絕對有實力去競爭世界第一超級帝國的位置,或者換一種說法,唐帝國就是農業時代的美國,在人類還不知道地球是一個球體,同時不知道美洲存在的時代,唐帝國確實一度達到了美國今天的水平,所以唐太宗被稱之為天可汗,也就是說包括北方的遊戲牧部族也承認了唐帝國在當時世界的領導地位。

    如果我們換一個標準,把漢朝和唐朝像羅馬帝國一樣,統稱之為長安帝國,這種對比或者更公平一些,那麼我們可以說長安帝國發展到了唐朝時期成了一個世界性的帝國,唐帝國並不能等同於秦漢帝國,它是是融合了長城兩邊的遊牧部族和原來的華夏部族而形成的一個新帝國,是秦漢帝國的升級版。

    唐帝國開放包容的心態使它成為人類在農業時代最好的時期,沒有之一,唐帝國吸納和容忍了所有的宗教在帝國內部的傳播,除了各大宗教外,祆教、摩尼教等也在之列,玄奘,鑑真等出現在唐代是有原因的。

    唐朝比不上羅馬帝國的地方,就是法制這一點上,這是作為絕對君主制的帝國必然的弱點,如果再和榜首的美國相比,軍事上的弱點就更多,最差的就是節度使統兵,這些手握兵權的節度使最終成為一個個獨立王國,最終埋葬了唐帝國,而美國的文官統兵制使軍隊成為國家最穩定的部分,無數人人假設美國會因為什麼而衰落,但是沒有人認為美國會亡于軍人篡權。

    唐朝對外戰爭最大的勝利是滅了東突厥,這場勝利可以媲美於美國打贏了二戰,但是,在對外戰爭中唐朝吃的敗仗太多,怛羅斯之戰、進攻高句麗,等都歸於失敗,還有南詔和被吐蕃佔領長安的大敗,這和美國在古巴導彈危機中的處理方式不在一個層次,美國雖然也有越南戰爭和朝鮮戰爭的失敗,但是隻是政治層面的失敗,在軍事上從沒動搖過第一軍事強國的地位。

    還有資格上榜的國家,在山人看來,就只有一個了,這個帝國還有一些超級帝國的樣子,這個國家就是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帝國存在了六百多年,並且是在工業革命之前唯一擊敗過西方軍隊的帝國,這一點就要超過以武力著稱的蒙古帝國,奧斯曼帝國可以說是伊斯蘭教帝國的集大成者,作為人類文明的中心區域,奧斯曼帝國最終也成為了一個跨文明的大帝國,除了西歐地區,差不多把羅馬帝國征服的領土又重新統一了一遍,在蒙古帝國崩潰之後,在十三和十四世紀,奧斯曼帝國也算得上世界上最牛的國家,因此山人認為其可以上榜。

    在山人看來,真的能稱之為超級帝國的就算是這幾個了,再排下去就屬於濫竽充數了,近代的歐洲,像英法德俄等國,在其他大洲,都可以算是超級帝國,但是在西方內部,只能算是列強中的一個,並不能算超級帝國,還有像古代中國每個大一統的朝代,隱約都有成為超級帝國的實力,如此我們華夏文明就要包攬了這個十大超級帝國榜單的大半,這從邏輯上是很難服人的。所以,山人還是認為自己給出的這個榜單是最為公允的了,諸位以為如何呢?

  • 8 # 靜夜史

    這個問題有些牽強附會。

    就好像古代皇帝要辦某位權臣,都會絞盡腦汁羅列出“十大罪狀”、“二十款罪名”等。事實上,在人類歷史上被埋入故紙堆的超級帝國又何曾只有十個。中國從秦朝開始,但凡大一統時代,哪個不是超級帝國?

    這這裡的超級帝國指的不只是以皇帝為最高首腦的國家,而是專制集權的政權,即整個帝國只有一個統治核心,區分於聯邦制政權。

    超級帝國地位如同今天的美國一樣,影響力在帝國時代波及世界,而且對人類歷史能夠產生深遠影響。鑑於這樣的帝國不止10個,所以把享國時間不到100年的,以及影響力不夠大的帝國踢出,只保留以下十個超級帝國:

    1、漢帝國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超級帝國,也是對中華民族和世界歷史造成深遠影響的帝國。

    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並基本繼承了秦朝創立的各種封建專制制度,強化了漢朝的大一統。

    經過了長達70年的韜光養晦,從前133年開始,漢朝開始了對匈奴的猛烈反擊,昔日不可一世的匈奴政權從此走向下坡路。

    前138年,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漢朝的目光開始投向西域以及更遠的西亞地區。

    前60年,西漢設定西域都護府,將廣大西域地區納為漢朝領土。西域都護府的設定標誌著漢朝在西域經營的巨大成功,至此匈奴開始一蹶不振。

    東漢建立,對匈奴的打擊更加猛烈。一方面,班超經營西域,再次將西域納入東漢版圖,另一方面,91年,大將軍竇憲、耿秉深入瀚海沙漠,出擊鹿塞三千餘里,大破匈奴於阿爾泰山,徹底解決漢朝歷時三百年之久的匈奴之患。失敗的匈奴被迫西遷,後在歐洲掀起滔天巨浪,匈奴首領“阿提拉”被歐洲人稱為“上帝之鞭”!

    除了對遊牧民族的打擊,漢朝還大舉開疆拓土,將西南地區納入版圖。

    對外交流上,漢帝國將海路延伸到今天的斯里蘭卡,路上絲綢之路則一路通到歐洲,和古羅馬帝國建立聯絡。166年,羅馬帝國遣使來朝,中西交流拉開新的華章。

    作為中國第一個超級帝國,漢帝國給了中華民族永遠的符號,今天的漢族,我們的母語,都是以“漢”命名。

    2、唐帝國

    618年,李淵建立唐朝,隨後大舉消滅割據勢力統一中原。

    626年,李世民繼位,貞觀之治由此開始,唐朝的對外擴張也隨即拉開。630年,唐朝滅東突厥;635年,唐朝收服吐谷渾;657年,唐朝滅西突厥,重新將西域納入版圖;668年,唐朝消滅高句麗,半島西部盡歸唐朝;唐朝和吐蕃交戰200多年,866年,唐朝終於收復河西,吐蕃分裂;另外,唐朝和後突厥、契丹、勃律、大食、突騎施、南詔、回紇都發生過戰爭,唐朝版圖由此大為擴張。

    除了大規模對外擴張,唐朝的文治武功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繼承了隋朝的創新制度,唐朝國力達到巔峰,這也是中國封建歷史上的最高峰。

    此時,歸附唐朝的藩屬國多達100多個, 唐朝的影響力遍佈歐亞非,海上絲綢之路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地區。

    強盛的唐朝給了民族難以掩蓋的自信。今天的唐人街,民族服裝唐裝,都是唐朝留給中華民族的印記。

    3、蒙古汗國

    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源被推舉為成吉思汗,蒙古汗國由此建立。

    蒙古汗國建立後,開始了對周邊的猛烈擴張,周邊政權紛紛灰飛煙滅。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勢力開始延伸至中亞。隨後,蒙古汗國相繼進行了兩次西征,其中第二次西征打進東歐多瑙河地區,擊敗欽察羅斯和烏克蘭聯軍,震驚歐洲,恐懼的歐洲人將蒙古人稱為“上帝之鞭”。而第三次西征佔據了整個西亞,並一度威脅非洲,但是在埃及蒙古軍隊被擊敗,因此蒙古勢力沒有到達非洲。

    三次西征後,蒙古在西部建立四大汗國。而在中原地區,蒙古在1227消滅西夏,在1234年消滅金國,在1248年降服吐蕃,在1253年消滅大理,在1279年消滅南宋,最終統一全國。

    極盛時期的蒙古汗國疆域面積達4000萬平方公里,地跨歐亞兩洲,東歐、西伯利亞南部、西亞、中亞、東亞地區都是蒙古汗國的領土。

    4、清帝國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也是中國專制集權登峰造極的時代。

    1644年,清軍入關,隨後開始逐漸擊破各個農民起義政權,鞏固了清朝的統治。

    清朝時期,西方殖民者已經開始崛起,並逐漸進入工業文明。此時的清朝雖然還在閉關鎖國,但是在疆域的開拓上可謂成果豐碩。清朝時期,和沙俄在北方進行了長達百年的對峙,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恰克圖條約》等,穩定了北方邊界。在西南方向,一方面,完成改土歸流,取消土司制度,將雲貴地區徹底納入版圖,另一方面,驅逐準噶爾,設立駐藏大臣,牢牢控制西藏;在西北方面,消滅準噶爾汗國,將遊離1000多年的新疆地區重新納入版圖。清朝的版圖控制相較於前朝力度前所未有,為今日廣袤的疆域打下堅實基礎。

    清朝雖然閉關鎖國,但是在西方仍然有強大的影響力,歐洲王室皆以穿中式服裝,用中式器物為榮,路易十四就是中華文化的重視愛好者。

    清朝時期,人口大量增加,這是民族復興和重新崛起的重要基礎。

    5、古羅馬帝國

    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蓋烏斯·屋大維“奧古斯都”稱號,羅馬共和國由此進入帝國時代。

    全盛時期的古羅馬帝國是一個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西起西班牙、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游、南自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地中海成為其內湖。

    古羅馬帝國是西方出現的第一個超級帝國,疆域空前廣袤,達到500多萬平方公里,是歐洲及西亞北非很多國家的源起。古羅馬帝國享國時間最長,從前27年屋大維時代,一直到1453年拜占庭帝國滅亡,都屬於羅馬帝國時期。

    6、阿拉伯帝國

    即中國史書上的“大食”。

    公元七世紀初開始,默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並開始在阿拉伯半島傳播。默罕默德死後,阿拉伯半島的伊斯蘭教勢力走向統一,並形成了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形成之後,作為默罕默德繼承者的哈里發們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並滿足阿拉伯人對商路和土地的要求,掀起了長達一百多年的擴張運動。極盛時期阿拉伯帝國疆域東起印度河及蔥嶺,西抵大西洋沿岸,北達高加索山脈、裡海以及法國南部,南至阿拉伯海與撒哈拉沙漠,國土面積達1340萬平方公里。

    阿拉伯帝國的擴張伴隨著伊斯蘭教的傳播,在宗教的推動下,阿拉伯帝國不斷向外擴張,其中向東和唐朝發生了直接戰爭。751年,雙方爆發怛羅斯之戰,此戰後阿拉伯帝國無力東進,隨後開始衰落。

    7、奧斯曼帝國

    1299年,奧斯曼一世建立奧斯曼帝國,這是在阿拉伯帝國滅亡後,在亞歐非交界處出現的又一個強大帝國。

    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奧斯曼帝國侵入歐洲,隨後疆域達到極盛,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中東及北非之大部分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裡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葉門。

    奧斯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戰崛起的歐洲基督徒國家的伊斯蘭勢力,而且,由於奧斯曼帝國阻斷了絲綢之路,迫使西歐的國家不得不從海上尋找新的商路,促進了大航海時代的到來。

    8、西班牙帝國

    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援下,哥倫布航海到達美洲,成為發現美洲的歐洲第一人,隨後西班牙開始在美洲大舉擴張。

    西班牙帝國是世界上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帝國和殖民帝國之一,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之一,被認為是第一個日不落帝國。

    鼎盛時期,西班牙擁有除巴西之外的整個拉丁美洲地區,在亞洲,西班牙佔領菲律賓群島,直到20世紀初。憑著其經驗充足的海軍,西班牙帝國稱霸海洋;憑著其可怕、訓練有素的步兵方陣,它主宰歐洲戰場。

    9、大英帝國

    大英帝國是由其領土、自治領、殖民地、託管國及其他由英國管理統治的地區組成的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其統治面積達到約3400萬平方公里。

    1689年光榮革命後,英國確立了資產階級執政的君主立憲制,標誌著英國的崛起。1763年從法國手裡奪取整個加拿大,英國成為無可爭議的海洋霸主;1815年擊敗拿破崙領導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後,英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主導國際事務達一個世紀之久;1922年,領土面積達到最大,覆蓋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和四分之一的人口,成為了世界歷史上跨度最廣的國家。由於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四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所以成為繼西班牙帝國之後的第二個“日不落帝國”。

    10、沙皇俄國

    沙俄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後一個君主制國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共有1億6570萬人口,面積達到2280萬平方公里。

    東羅馬帝國亡國後,沙俄以東羅馬繼承者自居,並瘋狂地對外擴張。18世紀開始成為歐洲列強之一。沙俄與清朝多次衝突,先後割佔中國領土多大150萬平方公里。同時,沙俄對奧斯曼帝國發動一系列戰爭,奪得大片領土。沙皇尼古拉一世統治時,沙俄還曾干涉歐洲的1848年革命,一度自詡為歐洲憲兵。

    20世紀初,列強在中國掀起瓜分狂潮,此時的沙俄炮製“黃俄羅斯”計劃,欲將整個長城以北中國領土劃為沙俄領土,後由於十月革命而終止。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 9 # 沂藍書院趙月光

    世界歷史上的超級大帝國不止十個,眼見他起高城,眼見他宴四方,眼見他城塌了。

    按時間順序,勉強排十個大帝國: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漢帝國、羅馬帝國、唐帝國、阿拉伯帝國、蒙古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西班牙帝國、大英帝國。

    1,波斯帝國

    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大帝開創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330年,亞歷山大大帝滅亡波斯帝國。

    公元前485年,統治面積695萬平方千米, 是世界第一個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帝國。

    人口約2000萬。

    那時的中國還處於春秋戰國時期。

    2,亞歷山大帝國

    是十大帝國裡面最短命的,只持續了13年,伴隨征服者亞歷山大大帝的一生,他死後就煙消雲散了。

    公元前336年~前323年。

    面積約550萬(公元前323年)。

    人口2000萬。

    中國處於戰國時期。

    3,漢帝國

    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劉邦建立,漢武帝時達到鼎盛,最後王莽篡漢。

    面積609萬平方公里。(元始二年,公元2年)

    人口6300萬。

    羅馬正從共和制向君主制過渡。

    4,羅馬帝國

    公元前27~公元476年。

    屋大維建立,最後被日耳曼蠻族毀滅。圖拉真在位時(98年-117年),羅馬帝國達到鼎盛。

    面積500萬平方公里。

    人口約6500萬。

    中國正處於東漢、三國、兩晉時期的衰落期。

    5,唐帝國

    公元618年—907年。

    李世民開創貞觀之治,唐玄宗達到鼎盛,盛極而衰。

    面積1237萬平方公里。

    人口8000萬。

    歐洲處於日耳曼及羅曼各國家的建立期。

    6,阿拉伯帝國

    公元632年-1258年。

    一手拿劍一手拿經文的宗教武士開創的帝國,歷經四大哈里發時期(632年-661年)和倭馬亞王朝(661年-750年)、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

    面積1340萬平方公里(公元750年)。

    人口4000萬。

    中國經歷了唐朝、五代十國、宋朝。

    7,蒙古帝國

    成吉思汗建立於公元1206年,公元1259年分裂,1368年元朝滅亡。

    面積3300萬平方公里。

    人口1.1億。

    冷兵器時代最強大的帝國。歐洲正和阿拉伯進行十字軍戰爭。

    8,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公元1299-1922年。

    蘇萊曼大帝(1520年—1566年在位)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達到最鼎盛,橫跨三大洲。

    面積550萬平方公里(1683年)。

    人口約2000萬。

    明朝時期的人口超過奧斯曼土耳其,但明朝末年的面積大幅度縮水。

    只好把明帝國忍痛割愛了。

    9,西班牙帝國

    1492年-1850年。

    大航海時代以來第一個日不落帝國,主要奪取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地盤。

    最大面積3150萬平方公里。

    人口4726萬(1790年)。

    10,大英帝國

    英國一直自稱王國,大英帝國是人們通俗的說法,大約從1763年到二戰結束後的殖民地體系崩潰。

    1588年,英國打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但還沒完全佔據海上優勢。西班牙捲土重來,荷蘭人的船隊更龐大,法國出了太陽王路易十四。

    1763年英法七年戰爭結束,英國奪取法國的加拿大,標誌著英國成為真正的海洋霸主。

    面積3400萬平方公里。

    人口3.8億(1900年)。

    大英帝國在面積和人口、經濟各方面碾壓沙皇俄國。

  • 10 # 快樂源泉法則

    世界歷史上的超級大帝國不止十個,眼見他起高城,眼見他宴四方,眼見他城塌了。

    按時間順序,勉強排十個大帝國: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漢帝國、羅馬帝國、唐帝國、阿拉伯帝國、蒙古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西班牙帝國、大英帝國。

    1,波斯帝國

    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大帝開創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330年,亞歷山大大帝滅亡波斯帝國。

    公元前485年,統治面積695萬平方千米, 是世界第一個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帝國。

    人口約2000萬。

    那時的中國還處於春秋戰國時期。

    2,亞歷山大帝國

    是十大帝國裡面最短命的,只持續了13年,伴隨征服者亞歷山大大帝的一生,他死後就煙消雲散了。

    公元前336年~前323年。

    面積約550萬(公元前323年)。

    人口2000萬。

    中國處於戰國時期。

    3,漢帝國

    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劉邦建立,漢武帝時達到鼎盛,最後王莽篡漢。

    面積609萬平方公里。(元始二年,公元2年)

    人口6300萬。

    羅馬正從共和制向君主制過渡。

    4,羅馬帝國

    公元前27~公元476年。

    屋大維建立,最後被日耳曼蠻族毀滅。圖拉真在位時(98年-117年),羅馬帝國達到鼎盛。

    面積500萬平方公里。

    人口約6500萬。

    中國正處於東漢、三國、兩晉時期的衰落期。

    5,唐帝國

    公元618年—907年。

    李世民開創貞觀之治,唐玄宗達到鼎盛,盛極而衰。

    面積1237萬平方公里。

    人口8000萬。

    歐洲處於日耳曼及羅曼各國家的建立期。

    6,阿拉伯帝國

    公元632年-1258年。

    一手拿劍一手拿經文的宗教武士開創的帝國,歷經四大哈里發時期(632年-661年)和倭馬亞王朝(661年-750年)、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

    面積1340萬平方公里(公元750年)。

    人口4000萬。

    中國經歷了唐朝、五代十國、宋朝。

    7,蒙古帝國

    成吉思汗建立於公元1206年,公元1259年分裂,1368年元朝滅亡。

    面積3300萬平方公里。

    人口1.1億。

    冷兵器時代最強大的帝國。歐洲正和阿拉伯進行十字軍戰爭。

    8,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公元1299-1922年。

    蘇萊曼大帝(1520年—1566年在位)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達到最鼎盛,橫跨三大洲。

    面積550萬平方公里(1683年)。

    人口約2000萬。

    明朝時期的人口超過奧斯曼土耳其,但明朝末年的面積大幅度縮水。

    只好把明帝國忍痛割愛了。

    9,西班牙帝國

    1492年-1850年。

    大航海時代以來第一個日不落帝國,主要奪取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地盤。

    最大面積3150萬平方公里。

    人口4726萬(1790年)。

    10,大英帝國

    英國一直自稱王國,大英帝國是人們通俗的說法,大約從1763年到二戰結束後的殖民地體系崩潰。

    1588年,英國打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但還沒完全佔據海上優勢。西班牙捲土重來,荷蘭人的船隊更龐大,法國出了太陽王路易十四。

    1763年英法七年戰爭結束,英國奪取法國的加拿大,標誌著英國成為真正的海洋霸主。

    面積3400萬平方公里。

    人口3.8億(1900年)。

    大英帝國在面積和人口、經濟各方面碾壓沙皇俄國。

  • 11 # 鳶飛九天2018

    按照帝國的定義,由君主或皇帝統治的強大國家,一般稱之為帝國。按照這個標準,我認為,曾經在地球歷史上出現的十大超級帝國分別為:大秦帝國、大英帝國、蒙古帝國、漢帝國、唐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沙皇俄國、阿拉伯帝國。

    大秦帝國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橫掃六國,建立起中國乃至世界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的秦始皇,無愧於祖龍之名。秦始皇所打下的疆域,也基本上是中國最主要的領土範圍。對於大秦帝國和秦始皇而言,當時的已知世界幾乎都被納入了統治範圍。

    大秦帝國

    限制大秦疆域的,只有當時人們對世界有限的認知。用網路上的一句話來形容:如果當時秦始皇知道了歐洲的存在,也許現在歐洲人說普通話,比我們還利索。

    大英帝國

    大英帝國在巔峰時期還有另一個名字,即赫赫有名的日不落帝國。“日不落”,就是形容英國的領土和殖民地遍佈地球各處,地球上全天24小時始終有太陽照落的大英帝國領土上,大英帝國的領土上,太陽始終不墜落。從這個名字,也可以看出大英帝國的鼎盛時期的強大與霸道。

    極盛時期的大英帝國

    巔峰時期的大英帝國,也的確配得上日不落的名字。自17世紀確立資本主義制度,趕上西方大航海時代的英國,就開始了對外的侵略擴張,尤其是率先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英國的實力更達到巔峰。

    此時的英國領土遍佈七大洲、四大洋,其領土、自治領、殖民地、託管國家和其他英國管理統治的區域,面積高達3400多萬平方公里。英國成為當時世界毋庸置疑的第一強國。

    初期的大英帝國

    從擊敗拿破崙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長達100多年的時間裡,英國一直是以第一世界強國的身份主導國際事務。這段時間,也被人們稱為“不列顛治世”。

    不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美國的崛起和全球民族主義的興起,英國失去了絕大部分海外殖民地。日不落的大英帝國,徹底失去了往日的輝煌。

    英國蒙古帝國

    大英帝國和蒙古帝國究竟誰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到目前為止仍有爭論。自成吉思汗率領蒙古部落在蒙古草原崛起之後,倚仗蒙古騎兵無與倫比的戰鬥力和成吉思汗的卓越軍事才華,歷經三代,成吉思汗創立的黃金家族,打下了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面積最為廣闊的帝國。

    蒙古帝國

    當時的蒙古騎兵一度打到了歐洲的多瑙河流域,蒙古帝國的疆域幾乎佔據了人類已知世界的2/3。整個歐亞大陸,幾乎成為了蒙古人的牧場。不過,遊牧民族的特點就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蒙古帝國存在的時間很短,很快就分裂為四大汗國。

    大漢帝國

    秦漢之際,最先崛起於中國北方草原的匈奴,其實實力極為強大,尤其當其將西域納入統治範圍後,匈奴完全有可能像蒙古帝國一樣,建立一個龐大的遊牧帝國。但是匈奴的運氣實在是太糟糕了,它碰上了中原有史以來最強大的王朝之一,大漢帝國。

    漢朝

    在漢武帝的率領下,大漢騎兵正在崛起的匈奴生生打斷,隨後,大漢帝國將嶺南、東北、北韓半島、北方草原及西域地區納入了統治範圍。大漢帝國在大秦帝國疆域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達到極盛。

    大唐帝國

    大唐帝國時期,北方的遊牧民族為突厥人。突厥人和他的前輩——倒黴的匈奴人一樣,在其最強盛時期,不幸遇到了更為強盛的大唐帝國。因此,突厥人雖然也統一了整個北方草原,但依然在大唐的兵鋒之下迅速潰敗,被迫西遷。

    唐朝

    盛唐之盛在從當今華人在國外聚集地區的名字也可以看出,因為,這些華人聚居區被稱之為唐人街,“唐”,指的就是盛唐的唐。巔峰時期的盛唐,真正的做到了萬邦來朝,天可汗之名,絕非虛言。可惜的是,將盛唐帶著巔峰的唐玄宗,也一手葬送了它,安史之亂後,雖然唐朝並未滅亡,卻從此一蹶不振。

    亞歷山大帝國

    馬其頓在如今的東歐,只是一個人口只有200多萬的小國,幾乎在世界上沒有什麼存在感,但這絲毫不影響其祖先的輝煌榮耀。公元前335年,亞歷山大繼承馬其頓王國的王位,年僅20歲的亞歷山大迅速穩定國內政局,並開始將兵鋒指向了強大富饒廣闊的波斯。

    亞歷山大帝國

    亞歷山大迅速朝展現了超凡的軍事才華,他集結軍隊,以少勝多,最終覆滅了波斯。滅亡波斯之後,亞歷山大並沒有停下遠征的步伐,亞歷山大大軍一度打到了中亞錫爾河一帶,建立了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陸的龐大帝國。不過,亞歷山大帝國也是典型的因人成事,在亞歷山大死後,他的帝國迅速陷入分裂,並最終分崩離析。

    羅馬帝國

    在大漢帝國統治東亞之時,位於西方的羅馬也建立了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這個帝國就是著名的羅馬帝國。巔峰時期的羅馬帝國,將整個地中海化為了帝國的內海,控制的領土面積高達500多萬平方公里。

    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存在了400多年,並最終一分為二,成了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而西羅馬帝國又存在了1000年之久,直到公元1453年,方才被新崛起的奧斯曼帝國滅亡。

    奧斯曼帝國

    最終滅亡東羅馬帝國的,就是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奧斯曼帝國。公元1453年,奧斯曼帝國在攻破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並最終遷都於此。同時,奧斯曼帝國開始了進一步侵略擴張,並最終成為了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陸的強大帝國。在歐洲地區,巔峰時期的奧斯曼帝國,曾一度將勢力擴張至中歐匈牙利,並多次進攻維也納。

    奧斯曼帝國

    不過,隨著西方透過大航海逐步崛起和奧斯曼帝國統治者的腐敗墮落,很快,奧斯曼帝國開始受到了西方列強的挑戰。曾經打的整個歐洲抬不起頭來的奧斯曼帝國成為了西亞病夫,並最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被肢解,奧斯曼帝國從此不復存在。

    阿拉伯帝國

    在中國的史書中,被稱為“大食”的阿拉伯帝國自公元632年崛起,就開始了向外侵略擴張,先後經歷四大哈里發時期,倭馬亞王朝和阿巴斯王朝。極盛時期的阿拉伯帝國疆域,東部與唐朝接壤,西邊一直到大西洋,北至高加索山脈,向南則征服了撒哈拉沙漠,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之一。阿拉伯帝國存在了600多年,直到蒙古帝國崛起,旭烈兀西征之後,阿拉伯帝國才被蒙古騎兵滅亡。

    阿拉伯帝國沙皇俄國

    對我們北方的鄰居,沙俄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並不陌生,沙皇俄國自擺脫蒙古金帳汗國的統治之後,就開始了向外侵略擴張的步伐。可以說從成立的那一刻起,沙皇俄國就表現出了其對土地的極度貪婪。

    橫跨歐亞非三大陸的奧斯曼帝國,最終走向衰敗乃至滅亡,也與沙皇俄國有極大的關係。除了將西伯利亞地區吞併入腹之外,俄羅斯位於歐洲和西亞地區的領土,大部分來自奧斯曼帝國。

    沙俄

    從18世紀開始,沙俄先後對奧斯曼帝國發動了十次大規模戰爭,沙俄幾乎都取得了勝利,沙俄的國土越來越大,奧斯曼帝國逐漸衰落,此消彼長之下,俄羅斯帝國的實力也越來越強。從18世紀開始,俄羅斯帝國甚至被稱為歐洲憲兵,因為當時歐洲事務,如果沒有俄國的干涉,都無法徹底解決。

  • 12 # 馮D拽

    西漢

    東漢

    曹魏

    西晉

    東晉

  • 13 # 黎塞留的野望

    在回答消失在地球歷史上的十大超級帝國有哪些之前,我們先看看超級帝國是個什麼概念。

    首先這個超級帝國最低也是主導一個文明區域的大帝國,在他們所在的文明區域內(比如歐洲、中東、東亞)綜合實力相對於該文明區域擁有碾壓般的優勢更高些的則佔據主導地位。而超級帝國最高就是世界霸主級別。另外超級帝國中的帝國不一定只有皇帝才可叫帝國,廣義上的帝國可以指對外行使霸權在某個文明區域乃至整個世界都擁有主導能力也可以稱之為帝國。

    不過這樣一來超級帝國可就不止十個了。那麼我就簡單選十個按時間順序一一列出吧。(僅代表我個人看法)

    首先是公元前消逝的超級帝國。出現於前550-前330年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曾擁有695萬平方公里的勢力範圍和1800萬人口。而阿契美尼德王朝也是第一個幾乎主導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希臘地區的大國。為了有效控制這龐大的版圖,阿契美尼德王朝曾建立了一條全長2400公里的驛道。是當時綜合實力世界第一的超級帝國。

    而前336-前323年的亞歷山大主導下的馬其頓帝國,上榜理由與阿契美尼德王朝比較類似,在亞力山大一世的對外征服下,他的帝國成為自阿契美尼德王朝後又一個幾乎主導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與希臘地區的大國。

    接著是公元1年至1500年間消逝的超級帝國。出現於前202年至8年和25-220年漢帝國(主要指西漢),在歷代皇帝的努力下發展成為當時東方最強大的帝國。文帝、景帝共同打造的文景之治為漢朝的超級帝國奠定有利基礎。漢武帝時期漢朝軍事力量走向強盛,並在與匈奴和閩越、南越及衛氏北韓的戰爭中進一步擴大了版圖,並開通絲綢之路擴大了漢朝的對外影響力。漢宣帝時期漢朝國勢達到頂峰,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

    而前27年至476年的羅馬帝國,作為與漢朝並列的超級帝國,透過一系列征服控制了曾經的希臘文明區和埃及、敘利亞地區以及絕大部分的西歐、南歐使地中海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內湖,另外羅馬帝國也曾擁有中東霸權。在五賢帝時期,特別是圖拉真時代,羅馬帝國的國勢達到頂峰。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

    618至907年的唐帝國,在貞觀年間唐朝國勢日益強盛,百姓得到修養生機,對外唐朝攻滅了不少強鄰,在東亞建立起了絕對的霸權。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唐高宗時期,唐朝的版圖達到極盛(西起鹹海、東至北韓半島)。在唐玄宗時期,唐朝的綜合實力達到巔峰。其海外影響力也達到了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高峰。而唐朝也是自秦朝以來首個沒有修建長城抗拒胡人的統一王朝。

    632-1258年的阿拉伯帝國,這是中東地區出現的版圖最大的國家,651年阿拉伯帝國進到巔峰時代,使中東地區開啟伊斯蘭化程序。而巔峰時期的阿拉伯帝國控制著北非、幾乎整個伊比利亞半島、中東地區以及半個地中海。由於處在西方和東方文明的中間,阿拉伯帝國的影響力則在東西往來中向歐亞大陸擴散。而阿拉伯帝國也是與唐朝並列的當時世界上的兩大超級帝國。

    1271-1368年的元帝國,在元朝首個皇帝忽必烈的時代,元朝國勢在1280年代達到巔峰。在元成宗時期,元朝國勢重新得到提升,1303年元朝令四大汗國名義上臣服於自己。影響力上達到了一個巔峰。

    最後就是近代以來消逝的超級帝國。

    1492-1975年的西班牙帝國,在15世紀末開始崛起,查理五世時代西班牙建立起了歐洲天主教世界的霸權,在1503年貢薩洛改良後的陸軍縱橫Continental一個多世紀。16世紀中後期西班牙與葡萄牙一起控制著除北冰洋外的世界各大海域。1583年西班牙與葡萄牙徹底完成統合,成為人類歷史上首個日不落帝國,並擁有著海上霸權。其霸權持續到三十年戰爭。18世紀在波旁王朝的努力下中興的西班牙帝國仍是世界上重要的強國之一,與英國在18世紀的歷次海外殖民地戰爭中互有勝負。

    1497-1970年代的大英帝國,大英帝國早在亨利七世時代便開始悄悄醞釀。透過其後透過近兩個世紀間多個國王和其他主導者的努力下英國的國勢慢慢提升。1688年光榮革命後煥然一新的大英帝國正式走上了崛起道路。並在七年戰爭奠定其日不落帝國的基礎並正式確立了海上霸權和海外殖民地霸權。拿破崙戰爭後大英帝國的國勢進入巔峰,並正式開啟了日不落帝國。雖然在20世紀上半葉開始衰退,但其仍在世界範圍內擁有強大的話語權,在1945-1956年間與美國、USSR一起成為超級大國。

    1922-1991年的USSR,這個不多說,在斯大林時期,USSR的綜合實力日益強大。透過二戰USSR確立了其超級大國地位,在二戰後與美國一起主導世界秩序,並長期與美國進行爭霸。1970年代至1980年代初期,USSR進入一個巔峰。

  • 14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狹義上的帝國是指由皇帝統治的強大國家。在英文中皇帝寫作Emperor,這是一個和國王King不同的概念。在歐洲由於長期實行封建采邑制度,因此形成了一種國中有國的現象:英格蘭、法蘭西、德意志等國的領土上都曾湧現出大量的公爵、侯爵、伯爵等世襲貴族,而這些貴族的領地實際上就是一個個小的封國,至今歐洲仍存在摩納哥公國、安道爾公國、列支敦斯登公國、盧森堡大公國四個公國(公爵封國)。在長期的封建采邑制度下國王King就是最高一級領主,而皇帝Emperor則是更高一級別,而皇帝所統治的帝國也比國王所統治的王國更高一級別。在歐洲人的早期思維中只有羅馬帝國可以被稱之為帝國,而在漫長的中世紀如果某位國王想晉級成為皇帝只有在獲得羅馬教皇授予的”羅馬人皇帝“這一稱號之後才能實現。然而古代東亞地區具有和歐洲完全不同的國際格局:古代東亞是以中國為核心的王朝天下體系,理論上中國皇帝是全天下的主宰,中國不是王國,也不是帝國,而是王朝。在中國歷史上”朝“一般用於正統政權如周朝、秦朝,”國“用於區域性政權如周國、秦國。近代以後西方國家將自己的帝國—王國模式複製到東亞歷史上,由於古代東亞只有中國一家稱帝,而其他國家儘管也有關起門來自己稱帝者,但無一例外都要向中國皇帝稱臣進貢,所以如果非要說古代東亞有帝國的話,那就只有中國,儘管這是一種用西方模式生搬硬套造出來的帝國。

    當然各國的國情不同,所以各國君主的具體稱號也不完全一樣。簡單來說無論統治者的頭銜是皇帝、可汗、蘇丹或是沙皇,只要其統治的疆域幾乎是獨佔乃至跨越一個地理板塊(南歐、西歐、東歐、西亞、中亞、東亞等),同時在這一區域之內擁有絕對碾壓的主導支配性優勢並對區域外國家形成一定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輻射力的國家都可以被視為一個帝國。反之如果某個君主只是在某一文明區域內部割據自立或是受他人冊封則不能被視為一個帝國,這也就意味著中國歷史上只有大一統王朝可以稱之為是真正的帝國,而東吳、東晉、北魏等朝儘管也稱帝,但實際只能視為割據政權。隨著近代殖民主義擴張的開始就使帝國被賦予了一層新的色彩:維多利亞女王只是在擁有英屬印度之後才被冠以”印度女皇“的頭銜,而在英國國內她的正式頭銜一直是女王而非女皇,所以大英帝國其實只是人們對其巨大影響力的形容,而英國的正式國名在相當漫長的時間內一直是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直到愛爾蘭共和國獨立後又更名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除英國外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法國等殖民主義國家都曾被冠以帝國的頭銜,可實際上法國直到1804年11月6日才誕生了首位皇帝拿破崙,而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的君主更是從未正式稱帝。這就形成了一種全新的現象:儘管其君主並未稱帝,但該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已實際達到一個帝國的程度,這也被視為是廣義上的帝國。如果就廣義上的定義而言:人類歷史上遠遠不止誕生過十個超級帝國。既然題主嚴明是十個,那我只能按我個人的看法從中選取十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公元前6世紀之前波斯人居住在波斯灣東岸的伊朗高原上,分為10個部落並處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東部的米底王國統治之下。公元前559年波斯阿契美尼德家族的居魯士統一了波斯的10個部落。公元前553年居魯士起兵對抗波斯的宗主國——當時的西亞第一強國米底王國,3年後波斯人攻破米底國都,波斯由一個鬆散的原始部落組成的聯盟正式轉型為一個帝國。公元前547年位於小亞細亞半島的呂底亞王國趁波斯剛滅亡米底不久就入侵波斯領土,居魯士率兵反擊並征服了呂底亞,將其領土設定為兩個行省。公元前539年居魯士吞併了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巴比倫王國,在此之後的兩千餘年時間裡作為人類文明發源地之一的兩河流域先後被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帕提亞帝國、薩珊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再沒復興過本土文明。公元前525年居魯士之子岡比西斯征服埃及,古希臘人在北非建立的昔蘭尼加和利比亞兩塊殖民地自願稱臣,波斯擴張成為跨越亞、非兩洲的大帝國。然而當岡比西斯在埃及征戰時波斯國內爆發了政變,一時間巴比倫、埃蘭、亞述、埃及等地紛紛蠢蠢欲動,而岡比西斯自己則在回師平叛的路上意外身亡。公元前522年9月阿契美尼德家族成員大流士殺死政變首領高墨塔,開啟了他對波斯帝國長達37年的統治。大流士時期確立了“大一統、小自治”的統治模式,在這種模式之下大流士首創行省制:將全國分成20多個行省,由君主直接任命的總督取代之前各部族的首領成為各行省的最高長官,對國內的非波斯民族採取較為寬容的自治政策——允許他們在服從中央領導的前提下保持一定的自治性。在軍事方面大流士將全國分成五大軍區,軍區長官直接對皇帝負責,同時實行義務兵役制,這一時期軍隊內部的分工已日益明晰,由此形成了負責保護王室的近衛軍、負責全國防務的常備軍和負責各地駐防的地方部隊。波斯君主還組建了一支“萬人不死隊”——在人員出現空缺時迅速補足,從而始終保持一萬人的規模。行省長官和軍區長官互不統屬,從而實現軍政分權。大流士允許境內各部族保持本民族的習慣法:波斯人沿襲過去的部落習慣法,巴比倫人和猶太人則保留了他們的《漢謨拉比法典》和《摩西五經》,埃及也得以保留其原有的法律體系。各地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向中央交納何種稅賦:埃及一般交納糧食,亞美尼亞交納馬匹,米底交納羊,印度河地區交納象牙。大流士確立了可以在帝國境內合法流通的三種貨幣:只能由中央鑄造的金幣、各行省可自行鑄造的銀幣、各自治市可自行鑄造的銅幣,金幣可以在帝國全境合法流通,而銀幣和銅幣只能在其發行地流通。大流士還以兩河流域的度量衡為基礎統一了全國的度量衡制度。大流士確立行省制及統一貨幣、度量衡等一系列促進中央集權的措施比秦始皇嬴政早了有兩百餘年,由此在世界範圍內開始第一次構建一個大一統帝國的嘗試。波斯帝國還修築了四通八達的商道並建立了完備的驛站制度——從愛琴海東岸的以弗所到國都蘇撒之間建立了舉世聞名的波斯御道,每隔25公里設定驛站,全長2000多公里,大流失可以在國都吃到從愛琴海捕撈的鮮魚。後來這條大道成為了溝通東西方文明的絲綢之路的一部分,在海上大流士也推行積極進取的政策:他派艦隊探索印度洋,打通從印度河口到埃及的海上航線,還開通了從尼羅河到蘇伊士的運河,由此成為第一個將印度洋和大西洋兩大水系聯為一體的君主。大流士的歷史功績主要集中於從內部對波斯帝國進行改革、促進貿易,從而鞏固帝國的統一,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在帝國的對外擴張方面就毫無建樹:公元前517年大流士擴張到印度河流域,中亞部分地區也開始臣服於他。3年後大流士遠征黑海北岸的西徐亞人,被堅壁清野誘敵深入的西徐亞人打敗,然而在歸途之中大流士乘機佔領了愛琴海與黑海交界處的色雷斯部分地區,而後又向愛琴海進軍,控制了希臘文化範圍內的若干島嶼並迫使馬其頓王國進貢,至此波斯已擴張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超級帝國:帝國的版圖包括伊朗高原、中亞部分地區、印度西北部、兩河流域、埃及第一瀑布以北以及歐洲的色雷斯部分地區和愛琴海上的一些島嶼,國土面積高達695萬平方公里。

    亞歷山大帝國的版圖大體上是與波斯帝國重合的,只是相比之下多出了希臘及馬其頓地區。這一帝國的建立者是馬其頓君主亞歷山大:公元前336年亞歷山大的父親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在女兒的婚禮上遇刺身亡,年僅20歲的亞歷山大當即宣佈即位並鎮壓了刺客試圖發動政變的企圖。在腓力二世遇刺身亡的前一年他成功迫使希臘各城邦與馬其頓結成科林斯同盟,而在這一同盟體系之下馬其頓是佔絕對主導地位的,希臘諸城邦已成為馬其頓事實上的臣屬。然而當腓力二世遇刺身亡傳到南方的希臘各城邦之後還是很快引起了一波接一波的反馬其頓起義,亞歷山大綜合運用武力和計謀平息了希臘各城邦的起義。截至公元前335年亞歷山大已成功平息了希臘各地的反抗並組建起一支由3萬步兵、5000騎兵、160艘戰艦構成的東征軍,他的下一步目標是跨過赫勒斯滂海峽去征服對岸那個超級大帝國——波斯。次年這支大軍正式渡過海峽踏上波斯的亞洲領土。在格拉尼卡斯河畔亞歷山大遭遇了波斯人的第一次阻擊:約3萬人的波斯軍隊以騎兵為第一線,步兵為第二線憑岸固守。亞歷山大置步兵方陣於中央,置騎兵於兩翼。一場激戰下來馬其頓方陣的長槍在對陣沒馬鞍的波斯騎兵時發揮了巨大作用,最終波斯人在付出傷亡千餘人、2000餘人被俘的代價後潰敗,而亞歷山大的部隊僅陣亡百餘人。公元前333年秋季亞歷山大已在小亞細亞打下安卡拉等地,又往南推進到敘利亞北部,此時他已佔有比原來的國土更大面積的版圖。波斯君主大流士三世親率大軍從巴比倫直插位於馬其頓軍隊後方的伊蘇斯城,於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伊蘇斯戰役打響:馬其頓方面有3~4萬人馬,而波斯軍隊則有12~13萬人。然而波斯騎兵慣於高速衝擊,而不擅長在狹小空間內同步兵肉搏;馬其頓方面則充分發揮了步騎協同的威力,在戰鬥過程中亞歷山大身先士卒以鼓舞士氣。馬其頓方陣首先擊退了波斯人的左翼,而後與色薩利騎兵協同合圍並殲滅了處於大流士軍隊戰鬥隊形中央的希臘僱傭兵,最終迫使大流士三世潰逃。大流士三世潰逃後亞歷山大率兵狂追40公里,一舉攻破波斯國都巴比倫,在此馬其頓人繳獲了2900塔倫的黃金併成功俘虜了包括大流士三世的母親、妻子和兩個女兒在內的波斯皇族成員,但大流士三世成功逃脫。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切斷波斯陸軍與海上艦隊的聯絡後長驅直入埃及,在佔領埃及後亞歷山大親自勘查設計規劃了亞歷山大城的建造,這裡至今仍是埃及最大的海港和第二大城市。公元前331年春亞歷山大率軍插入兩河流域北部,10月同號稱百萬的波斯大軍決戰於高加美拉。在交戰中大流士三世棄陣逃跑,致使全線崩潰,波斯至此徹底喪失抵抗能力。公元前330年亞歷山大佔領波斯波里斯,在此獲得12萬塔蘭特巨資並焚燒在巴比倫、蘇薩、波斯波利斯和埃克巴坦等地的各波斯王宮以示報復,此時波斯帝國實際上已然滅亡。亞歷山大又沿裡海東進窮追大流士三世。在進入安息前亞歷山大獲悉大流士三世已被其部下所殺。然而他並未因此止步,而是於公元前329年穿越現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處的興都庫什山(與中國新疆的帕米爾高原相接),此後他一直進軍至中亞錫爾河一帶。公元前327年亞歷山大又挾東征波斯的餘威進入印度河流域,就這樣在短短十年的時間內亞歷山大就使自己的帝國猶如吹氣球一般膨脹了10多倍。儘管亞歷山大死後不久他的帝國就分崩離析了,然而由亞歷山大帝國解體形成的希臘馬其頓王國、敘利亞塞琉古王國、埃及托勒密王國都延續了興起於愛琴海的希臘文明,由此中西亞地區進入了長達三百多年的希臘化時代,原本斯基泰等遊牧民族聚居的地區迅速城市化,後來構成絲綢之路西端的地區已完全連成一片。在亞歷山大帝國治下東方的城市出現了希臘式雕塑和建築,東方的天文學和數學知識也傳入了西方。亞歷山大在東方建立的幾十座城市日後都逐漸發展成為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商業中心。

    開啟中華帝國時代的無疑是秦始皇嬴政,然而由於秦王朝的二世而亡使其在還沒來得及將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度鞏固完善就灰飛煙滅了,而在秦王朝之後長達四百餘年的兩漢時期是中華民族大一統帝國的定型時期——漢承秦制而有所損益更張,終於奠定了中華民族大一統的基礎。公元前202年在楚漢戰爭中勝出的劉邦定都長安,正式開創大漢王朝。在漢朝初期在歷經長期的秦末農民戰爭和楚漢相爭後經濟民生一片凋敝:高祖、惠帝、呂后、文帝、景帝五代統治者均沿襲“休養生息、無為而治”的基本國策,由此締造了中國在進入大一統帝國時代後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糧食和財貨的充盈為後來漢武帝劉徹的一系列軍事行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漢武帝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際上是實行明儒暗法的統治之策);以推恩令的形式削弱地方諸侯王勢力;設立中朝以削弱宰相的權力;打擊地方上的豪商、遊俠勢力;推行此後在中國延續兩千餘年的鹽鐵官營制度;首創負責地方監察的刺史制度。公元前138年在距離當時的漢帝國都城長安西北120公里處的甘泉宮內一個即將改變世界歷史程序的使團整裝待發——28歲的張騫從16歲的漢武帝劉徹手中接過象徵大漢帝國威嚴的漢使符節,隨即踏上了出使西域的漫漫征途,這是這次出使加強了中原與西域的聯絡,從而最終打通了東西方交通的主幹道絲綢之路。元光二年(前133年)漢武帝劉徹命李廣、公孫賀、王恢、李息、韓安國五將軍率30萬漢軍在馬邑設伏,儘管最終這一軍事行動被匈奴單于及時獲知而導致行動失敗,然而由此開啟了漢朝對匈奴大規模戰略反擊的歷史序幕。元朔二年(前127年)漢軍從匈奴手中收復秦末漢初被匈奴佔據的河套地區。元狩二年(前121年)漢武帝派霍去病出隴西,越過焉支山(甘肅山丹縣東南胭脂山)西進,入匈奴境千餘里,一舉拿下河西走廊,此後漢帝國在這裡設定了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打開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元狩四年(前119年)武帝派衛青、霍去病率10萬騎兵、數十萬步兵與匈奴單于決戰於漠北,此戰之後出現了“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的局面。元封二年(前109年)漢武帝派兵由水、陸兩路進攻,滅亡盤踞在北韓半島北部的衛氏北韓,在其故地設樂浪、玄菟、真番、臨屯四郡進行管轄,漢朝的疆土由此一直延伸到今天南韓首爾的漢江一帶。在西南地區漢朝積極開拓開拓西南夷,在南海地區首次在今海南島置儋耳郡、珠崖郡,將海南島及南海諸島納入中國版圖,在今天的越南境內也設有交趾、九真等郡。公元前60年西域都護府的設定標誌著新疆自此成為中華民族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在經歷王莽短暫的篡位時期後漢光武帝劉秀於公元25年復興漢朝,此後漢朝的統治一直延續到公元220年,在此期間漢軍曾在燕然山大破北匈奴,由此導致了開啟亞歐民族大遷徙的北匈奴西遷事件。兩漢極盛時期東並北韓、南包越南、西逾蔥嶺、北達戈壁,國土面積約達609萬平方公里。公元2年西漢全華人口達六千餘萬,佔當時世界的三分之一。公元220年魏王曹丕接受漢獻帝劉協的禪讓,儘管此時劉備還在大西南打著大漢的旗幟,不過還是有很多明白人清楚地知道那個曾發出“雖遠必誅”的時代強音,那個曾令四夷賓服,那個曾打通絲綢之路遠播國威的大漢王朝已成為歷史。接下來的三國時代被視為亂世,不過三國顯然都繼承了漢王朝的鐵血尚武精神——儘管忙於彼此間的撕逼大戰,但絕不容許四方蠻夷有犯境之舉:曹魏徵烏桓、蜀漢平南中、東吳通臺灣,可以說三國之間雖戰火不斷,但從未失去中華尺寸土壤於外夷。

    大約在公元前9~前8世紀今天的義大利羅馬城形成了一個城邦國家,據說這個城邦國家的開創者是戰神瑪爾斯和貞女祭司雷亞·西爾維亞的孩子羅慕路斯。早期的羅馬歷史大多近似於神話傳說,但從這些神話傳說中我們還是能大致瞭解當時羅馬城的狀況:早期的羅馬歷史被稱為王政時代。王政時代的羅馬統治者稱為勒克斯,其權力受到民眾大會和元老院的制約。羅馬建城後的第六位勒克斯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將能服兵役的公民按財產劃分為5個等級,每個等級提供數目不等的軍事百人隊,共計193個百人隊。由此創立的百人隊大會取代了之前民眾大會的宣戰、選舉、審判權力。193個百人隊每隊有一票表決權。同時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把氏族部落按地區劃分為4個,這標誌著古羅馬由氏族制向國家的過渡。在任何國家的任何時期改革都會引起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反對,最終塞爾維烏斯被塔克文二世謀殺。塔克文二世上臺後獨斷專行地凌駕於元老院之上,公元前509年元老院成員們發動政變推翻了塔克文二世的統治,此後羅馬歷史進入羅馬共和國時期。公元前447年羅馬邁出了征服義大利半島的第一步:透過此後的3次戰爭使羅馬得以在公元前396年攻佔伊特魯利亞人建立的維愛城邦,這使羅馬的領土翻了一倍,成為義大利中部的強國。公元前385年高盧人洗劫了羅馬城,這給羅馬人留下了一段永難磨滅的歷史記憶,在此之後的700多年間羅馬始終保持著不被外族攻克的紀錄。從公元前343年開始羅馬與薩莫奈人進行了先後3次戰爭,終於得以將義大利中部完全征服。公元前272年羅馬攻入義大利南部,至此除北方的波河流域外羅馬已統一義大利半島。當羅馬崛起成為義大利半島的霸主之際崛起於地中海南部的強國迦太基已征服了整個北非、伊比利亞半島南部以及亞平寧半島以西的撒丁、西西里、科西嘉等島嶼,迦太基城成為地中海貿易的中心。公元前264年羅馬和迦太基圍繞西西里島的歸屬問題爆發了第一次戰爭。此時的羅馬還沒有能參與海戰的戰艦,首批參戰的戰艦都是從義大利半島上作為羅馬盟友的各城邦借調而來。羅馬元老院有鑑於此決定新造100艘最新的五列槳座戰艦——這種戰艦的設計巧妙之處在於:在船首裝有吊橋,可以鉤取地方戰艦,從而讓己方士兵可以從容攀上敵方甲板,從而變海戰為陸戰,這對海戰經驗相對匱乏的羅馬人而言無疑大大降低了戰鬥的難度。公元前256年已擁有330艘這種戰艦的羅馬艦隊在西西里島南部的埃克諾穆斯角擊沉和俘獲了100艘迦太基戰艦。此戰後羅馬艦隊主力乘勝進攻迦太基本土,試圖一鼓作氣徹底消滅迦太基,然而這一行動被迦太基人挫敗。公元前424年羅馬放棄了一鼓作氣攻佔迦太基本土的念頭,轉而封鎖西西里島南部的迦太基要塞。這一戰術取得了成果:公元前241年3月200艘羅馬戰艦在埃加迪群島附近擊沉和俘獲了120艘迦太基戰艦,至此地中海西部的制海權落入羅馬之手,迦太基被迫求和,至此雙方之間長達23年的第一次戰爭結束。然而這僅僅只是羅馬與迦太基爭奪地中海霸權的百年戰爭的開始而已:在雙方的第二次戰爭中迦太基的漢尼拔攻入義大利半島並一度威脅到羅馬城的安全:在特拉西梅諾湖戰役中漢尼拔奇襲了執政官弗拉米尼烏斯指揮的3萬羅馬大軍並將其全殲;在坎尼戰役中六萬至七萬名羅馬士兵戰死或被俘,兩名統帥之一,執政官鮑魯斯,與八十名元老院成員一同陣亡。坎尼戰役後羅馬損失了可用兵役資源的1/7,義大利第二大城邦卡普託、馬其頓、西西里的敘拉古城邦在戰後同迦太基結盟。然而在這樣的危急關頭羅馬徵募不到最低服役年齡的青少年入伍,同時將囚犯和奴隸武裝起來,迅速組建了4個新軍團,同時籲請盟邦出兵援助。羅馬還進行了財稅改革以維持戰爭所需開支,同時在戰術上極力避免同漢尼拔正面交鋒,而是利用羅馬軍隊本土作戰的主場優勢緊緊尾隨漢尼拔的軍隊,不斷對其進行騷擾打擊,同時打擊漢尼拔的後勤補給線。儘管漢尼拔能征善戰,但畢竟是客場作戰,拼消耗永遠拼不過羅馬人。公元前211年羅馬出兵遠征伊比利亞半島,切斷了漢尼拔的財源和兵源補給。公元前204年羅馬進攻迦太基本土,這招“圍魏救趙”迫使迦太基政府匆忙召回漢尼拔。公元前202年10月19日羅馬軍團在普布利烏斯·科爾內利烏斯·西庇阿率領下同漢尼拔率領的迦太基軍隊在北非的扎馬平原展開決戰,最終西庇阿戰勝了漢尼拔。公元前149年羅馬包圍了迦太基城,在經過長達3年的圍困之後迫使迦太基徹底臣服,此後羅馬在其故地設定阿非利加行省,至此羅馬已掌握地中海南北兩岸的制海權。在東方經過四次馬其頓戰爭後羅馬征服了馬其頓並控制了整個希臘,又透過敘利亞戰爭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亞的部分地區。然而在向小亞細亞擴張的過程中羅馬遭遇到了來自本都王國的阻力——這是一個位於小亞細亞半島、黑海東南沿岸的國家,於公元前281年由米特拉達梯一世建立。公元前88年至公元前63年羅馬和本都為爭奪小亞細亞展開了持續25年的戰爭,佔有地利優勢的本都王國在公元前87年統一了整個小亞細亞並渡海佔領了希臘,羅馬在此前近百年擴張所得的東方屬地幾乎盡歸本都所有。直到公元前65年羅馬大將龐培才征服本都,此後小亞細亞進入羅馬統治時期。公元前59年尤利烏斯·愷撒率領羅馬軍團展開了征服高盧的軍事行動,6年後凱撒宣佈平定整個高盧,然而戰爭並未就此真正結束:公元前52年凱撒遭遇到了一個真正的強敵——阿維爾尼部落的酋長維欽託利。維欽託利趁凱撒返回羅馬與龐培爭權的時機發動了一場幾乎所有高盧部落都參與其中的起義,他們在戈高維亞(今法國克萊蒙費朗附近)擊敗了羅馬軍隊並乘勝拿下了切拿布姆城,屠殺了城中的所有羅馬人。這次起義成功將駐紮在高盧的羅馬軍團分割開來,使各部之間失去聯絡,從而陷入各自為戰的險境。返回高盧的凱撒立即策馬南下從敵佔區穿過,最終成功與南部的兩大軍團會合。凱撒此舉使起義軍攻擊高盧行省的計劃受挫,羅馬軍隊計程車氣開始逐漸高漲起來。雙方的決戰爆發在嚴冬:當時的高盧積雪已達2米之厚,雙方在這種險惡的環境下幾次交鋒。維欽託利的劣勢逐漸暴露了出來:他所統領的是由諸多部落組成的聯盟,而凱撒身後擁有一個統一國家的支援,凱撒充分利用這點對自己的對手進行分化瓦解。最終72個高盧部落宣佈效忠羅馬,這些歸順羅馬的高盧人組成了10個新的羅馬軍團,同時他們每年向羅馬進貢4000萬賽斯特斯,至此高盧完全被羅馬平定。公元前55年的晚夏時節愷撒率領的羅馬軍團發起了目前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上第一次外部勢力入侵不列顛的行動,由於凱撒這時的主要精力還是集中於高盧,因此並沒在不列顛建立起穩固的統治基礎,直到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才征服不列顛並將其作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由此開啟了不列顛歷史上長達366年的羅馬化時期。公元前31年9月2日31歲的屋大維和50歲的安東尼為爭奪羅馬的最高權力在希臘西面的阿克興海展開決戰,戰後作為勝利者的屋大維成為羅馬的最高統治者,正是在他手中羅馬完成了由共和國向帝國的過渡——公元前28年屋大維被元老院賜封為“奧古斯都”,這被視為羅馬進入帝國時代的標誌性事件。屋大維繼續進行對外擴張:向西完成對西班牙的征服,向北推進至多瑙河、萊茵河一線。屋大維晚年曾留下政治遺言:羅馬應當停止對外擴張,轉而致力於對已取得的領土的鞏固。事實上羅馬進入帝國時代後其擴張速度的確明顯放緩:除了公元43年克勞狄一世征服不列顛的行為之外幾乎沒再有大的擴張動作,直到公元98年圖拉真即位後一反羅馬進入帝國時代後延續百餘年的在對外擴張上的剋制狀態:公元101年圖拉真發動了征服生活在今天羅馬尼亞境內的達契亞人的戰爭;公元114年圖拉真又親率大軍一舉吞併美索不達米亞;公元116年他又攻陷帕提亞帝國的都城泰西封,兵鋒直抵波斯灣,敘利亞沙漠、亞美尼亞高原和美索不達米亞都被納入羅馬帝國的版圖。此時羅馬帝國的疆域達到極盛:西起西班牙、不列顛,東至幼發拉底河,南有埃及、迦太基,北達萊茵河、多瑙河,地中海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內海。

    隋大業十三年(617年)太原留守李淵與其子李世民等人趁隋末天下大亂之際殺副留守王威、高君雅,其子李建成、李世民等人隨即率兵3萬南下攻克霍邑,斬宋老生,又招降關中孫華起義軍。十一月李淵在攻取長安後立隋煬帝的孫子代王楊侑為帝,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改元義寧,自為大丞相,封唐王。次年五月隋煬帝楊廣在江都被宇文化及弒殺,李淵迫使楊侑讓位於己,改國號為唐,建元武德。李唐開國之初就經歷了玄武門之變——太宗李世民殺死兄長李建成、弟弟李元吉,逼迫父親李淵讓位於自己。然而就在他即位剛十二天的時候東突厥十萬大軍由頡利可汗親率一直進擊到大唐王朝的都城長安城下飲馬渭水。這時的李世民選擇了忍辱負重——拿出國庫所有積蓄賄賂頡利可汗,與此同時自己親赴突厥大營求和,然而即使在此時他也依然堅持絕不放棄長安城。儘管是前來求和,但當他單槍匹馬步入突厥營帳和頡利面對面談判時頡利被震懾住了,不久突厥退兵,但這件事被李世民和他的臣民視為國恥牢牢銘記。僅僅只過去了三年李唐王朝就聯合反對頡利可汗的各部族向其發起全面的戰略報復:唐軍深入突厥腹地俘虜頡利可汗滅東突厥。唐太宗李世民滅東突厥後儲存其部落風俗,此後大量突厥人開始自動內附,突厥血統從此逐漸融合到中華民族大家庭的血脈之中。盛唐時期五品以上的突厥籍武官多達一百多人,幾乎佔到五品以上武官的一半。公元630年東北和西域各部族紛紛要求內屬大唐王朝,各族首領齊聚長安,共同尊奉唐太宗為天可汗。事實上在唐朝獲得重用的外族名臣不只有突厥人,還有鐵勒人契必何力、靺鞨人李多祚、高句麗人高仙芝、百濟人黑齒常之、突騎施人哥舒翰、契丹人李光弼、沙陀人李克用、日本人阿倍仲麻呂、波斯人李元諒、天竺人瞿曇悉達等等。這一時期從西域傳來的胡旋舞、馬球等活動開始為李唐皇室和中原百姓所熱衷。公元630年孤懸海外的倭國向大唐帝國派遣了第一批遣唐使。十年後唐軍征服位於吐魯番盆地的高昌國,這次唐朝沒有將高昌故地設為羈縻州府,而是完全效仿中原內地設為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郡縣。漢代開拓西域雖標誌著西域納入中華版圖,但是以西域都護府的名義,李世民完成了中原王朝第一次在西域設定郡縣的壯舉。至此大唐王朝已先後取得針對東突厥、吐蕃、吐谷渾、高昌、焉耆、西突厥、薛延陀、龜茲等國的軍事勝利。唐太宗李世民晚年朝散大夫王玄策在出訪天竺時被天竺篡位之君阿爾裘那扣押,但他憑藉自己的智慧和勇氣逃了出來並以一人之力向吐蕃和尼泊爾借來七千兵力,最終身為大唐使節的王玄策利用這支借來的僱傭兵完成了一人滅一國的傳奇。永徽元年(公元650年)9月高侃擊擒突厥車鼻可汗,分置單于、瀚海二都護府。次年西突厥賀魯自立為沙缽羅可汗。7月沙缽羅可汗攻入庭州,遣梁建方討之。8月大食國始遣使來唐。閏9月詔義倉改令率戶出粟。永徽三年唐軍在牢山之戰中大敗賀魯軍,一時間吐谷渾、新羅、高句麗、百濟並遣使入貢。至顯慶二年(657年)唐高宗遣大將蘇定方等大破西突厥,西突厥可汗沙缽羅逃奔石國(今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一帶)後被唐軍擒拿,西突厥汗國至此滅亡。李治以西突厥故地分置昆陵、蒙池二都護府,次年徙安西都護府於龜茲(今新疆庫車),至此絲綢之路得以暢通無阻。唐朝疆域遼闊經濟繁榮,透過陸上和海上的絲綢之路唐朝將自己的影響力輻射到東亞、東南亞、中亞、西亞、南亞乃至歐洲和非洲。在東北方向唐朝開通了東北亞海上絲綢之路,溝通東北地區的渤海國、北韓半島的新羅、孤懸海外的日本以及位於今天俄國遠東地區的驅度寐國、流鬼國、夜叉國。東南方向的海上絲綢之路溝通了臺灣、越南、蘇門答臘等地並一直向西延伸到非洲東海岸,現代考古發現非洲東海岸出土過唐代錢幣,唐代典籍中也曾記載過面板黝黑的崑崙奴。從長安出發的陸上絲綢之路穿越中亞、南亞和西亞,詩仙李白就出生在中亞碎葉城,玄奘沿著這條路西行求法,造紙術透過這條路傳到阿拉伯帝國並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最後擴散到全世界。一代代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縱馬赴國難的邊塞詩人沿著這條路西出陽關,一代代使節商旅在這條路上留下陣陣駝鈴,一代代傳教士求法者在這條路上執著追尋信念。從玄奘大師起一代又一代高僧沿著絲綢之路西行求法。這一時期拜火教、伊斯蘭教、景教等宗教也沿著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和之前傳入的佛教以及中國本土文明日漸融合。公元725年12月21日唐玄宗李隆基封禪泰山,跪伏階下的人員囊括了大唐聲威所及之地的所有臣民:作為皇帝治理天下的得力助手的文武百官;各地州牧推舉的賢良方正;孔子的後人象徵著本朝道統所在;北周和隋朝兩個前朝皇室後代的獻禮叩首彰顯著大唐的寬容博愛惠及前朝孑遺。當然最令人大開眼界的還是來自異域殊方的各國使節:突厥、契丹、奚、大食、崑崙、日本、新羅、靺鞨、天竺......幾乎大唐聲威所至的各族各國皆派出使臣參與這場盛會。距離泰山900多公里外的長安城是大唐帝國的都城,同時也是當時全世界唯一擁有百萬以上人口的城市,城內格局整齊嚴密:內城將禁宮大內、政府機構和居民區分開,而居民區則依直線劃分為東西南北整齊排列的108個坊。這其中的平康坊是舉人書生、進京官吏還有駐京辦事人員的聚居地,熱鬧非凡。

    公元570年在麥加的古萊什部落雜湊姆家族誕生了一個嬰兒,當時誰也沒料到他將深刻影響後來的世界歷史——這個嬰兒名叫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穆塔利·本·雜湊姆(簡稱穆罕默德)。正是在他的領導下原本一盤散沙的阿拉伯人團結在了真主的旗幟下,於是他被穆斯林奉為先知。當632年先知歸真時阿拉伯半島已整合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接下來阿拉伯人將走出他們世代居住的阿拉伯半島。此時中東的兩大勢力拜占庭和波斯在長期的戰爭這兩敗俱傷,這時阿拉伯人猶如一股旋風般衝出了阿拉伯半島:633年有著“真主之劍”稱號的哈立德襲取波斯在伊拉克邊境的前哨重鎮希拉,這只是一次小戰鬥,但卻揭開了穆斯林規模擴張的序幕。緊接著穆斯林的兵鋒轉向拜占庭:敘利亞、埃及以及北非馬格里布地區相繼落入穆斯林之手,至此除了小亞細亞西部一小片領土外,拜占庭已失去在亞、非兩洲的全部領土。儘管丟掉了半壁江山,但拜占庭仍得以同阿拉伯以及東方的大唐帝國並稱當時世界三大帝國,相比之下波斯就沒這麼幸運了:637年5月31日~6月1日6000阿拉伯軍隊與12萬波斯軍隊在卡迪西亞相遇。由於兵力眾寡懸殊,阿拉伯方面只派小股力量從側翼騷擾敵軍,不進行正面交鋒。本來阿拉伯軍隊人數就遠遠少於波斯軍方面,波斯軍又動用了在當時可以說是最先進、最不易攻破的象軍參戰,他們在大象身上裝有堅木箱子,阿拉伯人如果射擊,敵軍就會躲入箱子,而大象的皮又無法射透。所以一開始阿拉伯軍方面傷亡損失相當慘重,戰鬥打得非常艱難。但後來阿拉伯方面及時改變戰術——只派小股力量從側翼騷擾敵軍,避開正面交鋒。是日沙漠颳起了狂風,遮天蔽日,波斯軍不習慣這種惡劣的天氣,阿拉伯軍趁機從正面發起猛攻,首相羅斯塔姆戰死。阿拉伯人乘勝追擊,選擇一個便利的淺灘,安全地渡過底格里斯河,勝利地進入薩珊王朝首都泰西封。波斯皇帝葉斯提澤德三世被逼無奈,只得棄城而逃,皇后自殺。阿拉伯軍隊佔領了整個伊拉克。在這裡阿拉伯軍隊受到了人民的歡迎——信仰基督教的閃族居民情願投向伊斯蘭教的懷抱也不願繼續服從波斯的襖教統治者。651年波斯末代皇帝被木鹿(今土庫曼境內)一個磨坊主殺死,至此薩珊波斯滅亡。當阿拉伯人將從波斯直到北非的遼闊土地盡收囊中時阿拉伯國家內部也正悄然發生著改變:661年阿拉伯歷史上第一個世襲王朝——倭馬亞王朝誕生,在此之前阿拉伯國家大體維持著類似於中國上古時代的禪讓制——代表阿拉伯各部利益的四大哈里發作為穆罕默德的繼承人交替上臺執政。711年倭馬亞王朝派駐北非的埃米爾穆薩渡過直布羅陀海峽,征服了西班牙,至此阿拉伯帝國成為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龐大帝國。此時從地中海直到中亞的整個絲綢之路西段已完全在阿拉伯帝國的掌控之中——波斯被征服,拜占庭被打殘,古老的埃及也日漸伊斯蘭化。747年一個獲釋的波斯奴隸阿布·穆斯林率眾在呼羅珊(今伊朗東北部與中亞南部)起義。749年在經過兩年的戰鬥後倭馬亞王朝崩潰,起義者佔領了庫法城並在庫法清真寺宣誓擁戴阿布·阿拔斯為哈里發,由此開創了阿拉伯帝國史上第二個世襲王朝——阿拔斯王朝。這個新王朝的旗幟尚黑,因此中國古籍中稱之為“黑衣大食”。750年1月倭馬亞王朝的最後一支殘軍在底格里斯河上游的支流扎布河畔覆滅,末代哈里發麥爾旺二世西逃埃及,當年8月阿拔斯王朝的軍隊追到埃及殺死了這位倭馬亞王朝的末代哈里發。阿拔斯王朝建國之初政局不穩,自稱“薩法赫”(據說這個詞同時兼具屠夫和仁慈之人的雙關含義,大概就類似於亂世用重典保護百姓而行仁慈的含義)的阿布·阿拔斯千方百計致力於徹底剷除前朝餘孽,為此他設計屠殺了倭馬亞家族80餘人;倭馬亞王朝歷代哈里發的陵墓也遭到破壞。改朝換代引發的國內動盪也波及到了8世紀初剛被阿拉伯人佔領的中亞河中地區(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地區):駐軍譁變,一直在大食和大唐之間朝秦暮楚的當地土著王國見狀也紛紛脫離大食。為應對河中地區的變亂,阿布·阿拔斯委派阿布·穆斯林出任呼羅珊總督。這位開國元勳駐節木鹿(今土庫曼馬雷州的一個綠洲城市)號令一方,手握重權。他命令手下大將齊雅德·薩里率領新王朝的統治支柱——精銳的呼羅珊軍隊進入河中地區,鎮壓了布哈拉等地的叛亂。751年7月-8月阿拉伯帝國在怛羅斯之戰中慘勝大唐安西駐軍。隨著阿拉伯帝國的建立與及其後續的席捲西亞、中亞、北非、南歐的大征服運動,絲綢之路重又變得暢通無阻。哈里發朝廷在商路上為客商設定宿舍和驛站,開掘水井,設立換馬站。在倭馬亞王朝(661~750年)時期商路上的驛站已達到1000個。一時間無數商隊分頭湧向東西方,絲綢之路上響徹駝鈴之聲。阿拉伯帝國最著名的驛道是橫貫中亞的呼羅珊大道(絲綢之路中段)——它向東經布哈拉、撒馬爾罕,直至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的奧什,再自奧什東南行,過特列克山隘至中國新疆的喀什,循絲綢之路至大唐帝國的京城長安。上個世紀60年代在今西安市西窯頭村一座晚唐墓葬中出土了三枚阿拉伯金幣,這是當時阿拉伯半島和中國透過陸上絲綢之路往來的實物證據。當時中國的絲綢、陶瓷、茶葉、工藝品已成為阿拉伯商人經商致富的財源象徵,事實上絲綢之路傳遞的不只是有形的商品,還有無形的技術和文化:公元751年的怛羅斯之戰對世界歷史的一個重大影響就是造紙術的西傳——在怛羅斯之戰中被阿拉伯人俘虜的杜環曾在自己的《經行記》裡記載自己親眼看見一些唐朝工匠在當地造紙、織綢。公元766年阿拔斯王朝第二任哈里發曼蘇爾正式遷都於底格里斯河西岸的新都巴格達,他為營建這座新都動用了10萬工匠,花費了四年時間和1800萬金幣。這座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在曼蘇爾的經營下迅速成為和中國長安齊名的世界兩大都市——這是一座擁有100萬人口的大城市,而與此同時的巴黎和羅馬加起來不到4萬人。曼蘇爾曾說出自己遷都的理由:”巴格達可以透過底格里斯河到達波斯灣,由此透過海上絲綢之路和東西方展開廣泛的貿易往來“。與此同時波斯灣附近的港口城市巴士拉也迎來了自己的輝煌。到了哈倫·拉希德時代巴格達成了國際貿易中心。商道輻輳四方,直抵遙遠的東方、西歐乃至北歐。沿途客棧、水池比比皆是。沙漠之舟——駱駝奔行在浩瀚無垠的沙漠中,一隊多達4,700餘隻。為加速東西方貿易的發展,哈倫曾有過在現今的蘇伊士地峽開鑿運河,溝通紅海和地中海的設想。當時阿拔斯王朝和中國唐朝間的貿易和文化往來十分頻繁。巴格達和長安有水、陸兩路交通相連,水路經波斯灣,穿過印度洋和馬六甲海峽,抵達廣州,即著名的香料之路。陸路取道波斯和中亞,即聞名於世的絲綢之路。在兩國都城均設有專賣對方商品的市場。793年阿拉伯人效仿中國的造紙術,在巴格達建立起第一座造紙作坊。兩國還互派使節出訪。經濟的繁榮為文學藝術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哈倫對待學術的寬容態度和他不帶成見、不加歧視地贊同、支援、鼓勵以至庇護各種學問和藝術的作法,使帝國各地的詩人、學者、文學家和藝術家能不受民族和宗教信仰的限制,享有極大的學術自由,過著優裕、舒適的生活。加之哈倫和伯爾麥克家族慷慨大方,把大量金錢賞賜給博得他們歡心的人,使各地的詩人、才子、樂師、歌手、舞女都雲集都城。放蕩詩人艾布·努瓦斯是哈倫的清客和夜間出遊的伴侶。著名歌手和樂師易卜拉欣·摩蘇爾及伊斯哈格父子都是朝廷的御用文人,為哈倫大唱讚歌。阿拉伯帝國不僅促進了絲綢之路貿易的發展,也成為東西方之間文化交流的橋樑:原本誕生於印度的0~9十個數字符號如今被稱為阿拉伯數字;來自中國的造紙術和火藥透過阿拉伯人流傳到歐洲;而阿拉伯百年翻譯運動更是將希臘、羅馬、埃及、波斯、印度、中華等古文明的經典融會貫通。813—833年在位的哈里發馬蒙在曼蘇爾和哈倫·拉希德時期所設的宮廷翻譯研究機構和皇家圖書館的基礎上建立智慧宮,成為當時中東和歐洲最成功的學術機構。除此之外伊斯蘭教的傳播本身也是一種文化傳播行為——阿拉伯帝國成功將自己的信仰傳播到北非、中亞、印度河、伊比利亞等地。阿拉伯帝國全盛時期的領土曾達到1260萬平方公里,此時巴格達的哈里發比歐洲任何國家的君主都擁有更大的權力。

    在人類歷史上曾有這樣一個帝國——這個帝國號稱要將從太陽昇起之地直到落下之地都變成自己的牧場,他們也幾乎做到了這點,這個帝國就是蒙古帝國,他們擁有一位立志於徵服全世界的領袖——成吉思汗。關於蒙古人的起源在唐代的典籍中曾有這樣的記載:在客魯連河下游以及興安嶺之北的室韋人中有一個叫做蒙兀的部落。840年黠戛斯人南下,迫使回鶻人西遷,室韋人乘機成批遷入原本突厥語遊牧部落聚居的漠北草原,使這一地區逐漸蒙古化,此後人們管這片草原叫蒙古草原。不過這時的蒙古和之前生活在這片草原的匈奴、突厥一樣是指的操同一語系的部族聯盟,而不是一個統一的民族,只不過後來草原上這些操同一語系的部族是由成吉思汗的蒙古部統一的,於是就用蒙古之名指代這片草原上所有遊牧部落,由此逐漸形成了今天的蒙古民族。11~12世紀在這片草原上蒙古、塔塔兒、蔑兒乞、克烈、乃蠻五雄並立,還有其他一些相對小些的部落分佈在這片草原。蒙古部即是唐代蒙兀室韋的後裔,他們分佈在今天的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三河上源和肯特山以東一帶。隨著子孫日益繁衍,蒙古部內部逐漸形成乞顏、札答蘭、泰赤烏、弘吉剌、兀良合等氏族,成吉思汗就出自其中的乞顏氏族。成吉思汗原名奇渥溫·孛兒只斤·鐵木真,幼年時鐵木真的父親也速該被塔塔爾部的人暗害,同屬蒙古部的泰赤烏氏族為霸佔蒙古部首領的地位而大力排擠也速該留下的孤兒寡母,鐵木真被迫和母親、兄弟一起四處流浪備嘗辛苦。在這一過程中他結識了自己的安答(蒙語:結義兄弟)同時也是日後最強有力的對手——札木合,後來又藉助父親的安答——克烈部的王罕的幫助召集父親死後失散的部眾。這時蔑兒乞部見鐵木真勢力日漸強盛,於是出兵襲擊了鐵木真的營帳並擄走了鐵木真的新婚妻子孛兒帖。在札木合和王罕的幫助下鐵木真救回了自己的妻子,然而隨後不久鐵木真和札木合就漸行漸遠——儘管札木合在鐵木真一家最落魄時和他結為兄弟,又幫他救回妻子,可他和鐵木真一樣夢想成為統一諸部的草原王者,這正是他們註定反目成仇的根源——天下雖大,不能同時容納兩位君王,而無論誰成為日後的王者他倆誰也不願意向對方稱臣。1190年札木合集合泰赤烏等十三部三萬人進攻鐵木真,鐵木真亦以諸部三萬人分作十三翼迎之於答闌巴勒主惕。此戰鐵木真戰敗(這是他一生唯一的戰敗經歷)。鐵木真並沒被這次戰敗所擊倒,相反他痛定思痛後認真總結經驗教訓;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札木合在戰勝鐵木真後暴露了殘暴的本性——將十三翼之戰中抓獲的俘虜全部用大鍋煮死,對站在自己一方作戰的各部首領也是頤指氣使,結果部眾紛紛歸附鐵木真。1206年春鐵木真經過多年的奮鬥終於統一蒙古草原諸部,蒙古貴族們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大會,在本次大會上蒙古貴族們共同尊奉鐵木真為成吉思汗,以此為標誌宣告統一的蒙古汗國正式建立。蒙古汗國的建立僅僅只是這個帝國擴張的開始,很快整個亞歐大陸都將感受到蒙古人帶來的恐懼。成吉思汗六年親率大軍伐金,開始了為時24年的蒙金戰爭。首戰烏沙堡(今河北張北西北)獲捷;再戰野狐嶺(今河北萬全西北)、會河堡(今懷安東南),殲滅金軍大量精銳;又戰懷來(今屬河北)、縉山(今北京延慶),大敗金軍十餘萬;重創金軍於東京(今遼寧遼陽)、西京(今山西大同)、居庸關等地。後不斷改變戰法,分兵三路攻掠中原腹地及遼西地區。成吉思汗九年(1214年)三月集兵大都(今北京)城下。料一時難以克城,遂遣使逼和,迫金朝奉獻岐國公主、金帛和馬匹,引兵退出居庸關。六月以金朝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而“違約”為藉口,乘金人心浮動及憋軍譁變降蒙之機遣部將三摸合拔都、石抹明安率軍,會合降蒙乣(jiǔ遼、金、元時代對被征服北方諸部族人泛稱)軍進攻中都,以圍城打援和招降之策,於次年五月克城。為適應攻城需要,成吉思汗採納部將建策逐步建立炮軍,攻城以炮石為先。後來攻城作戰,一次用炮即達數百座,迅即破城。同時,為吸取各民族的先進技術四處掠奪工匠藝人,一城即掠數萬。隨後建工匠軍,設廠冶鐵製造兵器。在通訊聯絡上建立“箭速傳騎”,日速數百里,軍令傳遞和軍隊調遣速度增快。善於發揮騎兵之長,有“蒙古旋風”之稱。成吉思汗十二年(1217年)成吉思汗封木華黎為太師、國王,指揮攻金戰爭,自率主力返回蒙古準備西征。成吉思汗十三年蒙古人在追擊乃蠻王子屈出律的過程中趁勢西征滅掉西遼,打開了通往西方的道路。由於此時蒙古的主要精力還用在對付東方的金國,一時無力對西方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儘管如此成吉思汗還是派出商隊前往西方貿易以擴大蒙古的對西方的影響力。成吉思汗十四年花剌子模訛答剌城的海兒汗殺死了蒙古汗國的499名和平商人,其國王摩訶末又武斷地殺死了成吉思汗派去交涉的正使。花剌子模的魯莽行為終於引發兩國之間的戰爭,最終蒙古成功滅掉花剌子模,一直向南推進到印度河流域,順利佔領今中亞到歐洲東部以及伊朗北部的廣大區域。成吉思汗二十年(1225年)秋經過7年西征的成吉思汗回到了蒙古草原。因西夏背盟,主將木華黎含恨而死,成吉思汗不顧64歲高齡,堅持親征西夏。途中圍獵受傷,高燒不起,但他仍不退兵。西夏王被迫派使者求降。成吉思汗病危,在六盤山休養,留下了三條著名的遺囑: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聯宋滅金。成吉思汗二十二年七月十二日(1227年8月25日)成吉思汗在六盤山下清水縣(今屬甘肅)病逝,年66歲。其子窩闊臺和拖雷遵守成吉思汗遺策,於窩闊臺汗六年(1234)滅金。公元1236~1242年成吉思汗長孫拔都率軍西征,飲馬伏爾加河,征服羅斯諸公國(今俄羅斯歐洲部分),日耳曼諸王公、波蘭、匈牙利組成的聯軍也被蒙古旋風席捲。此次西征後拔都在伏爾加河下游構築薩來城(今阿斯特拉罕),正式建立欽察汗國。就在此時遠在東方的蒙古本部傳來窩闊臺大汗去世的訊息,拔都匆匆返回參加選舉新大汗的忽裡勒臺大會,這次西征因此結束。1253~1259年蒙古發起第三次西征:這次西征由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指揮,蒙古軍團從首都和林(今蒙古國哈拉和林)出發,征服了阿拉伯帝國。蒙古兵鋒一直挺進到敘利亞,眼看蒙古軍團就可以乘勝攻打埃及進入北非,構建跨越亞、歐、非三大洲的龐大帝國時東方的蒙古本部再次傳來一個訊息:當時的蒙古大汗蒙哥在攻打南宋重鎮——四川合州釣魚城時逝世。旭烈兀匆忙率軍東返,埃及馬穆魯克王朝趁機殺入敘利亞,成功阻擊了蒙古西進的兵鋒。蒙哥死後他的兩個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奪汗位,最終忽必烈勝出,旭烈兀遂重返中東波斯地區建立伊爾汗國並表示效忠忽必烈,忽必烈將伊爾汗國設為西部屏藩。忽必烈成為大汗時蒙古已征服了亞歐大陸上的金、西夏、西遼、花剌子模、俄羅斯、阿拉伯等國,與此同時西征的拔都、旭烈兀以及察合臺、窩闊臺等人的後裔相繼建立了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欽察汗國、伊爾汗國四大汗國。儘管四大汗國是蒙古大汗的臣屬,然而實際上這種君臣關係只是理論上的,實際上後來四大汗國和忽必烈治下的蒙古本部走上了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1271年忽必烈遵照歷代中原漢族王朝的傳統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建國號為大元,由此元朝和四大汗國衍生出完全不同的歷史——元朝成為了一箇中國化的王朝,而四大汗國逐漸走上了獨立發展之路。仿照中原漢制建立的大元王朝自然也繼承了中原王朝傳統的大一統觀念,於是忽必烈就將征服南宋作為元朝必須完成的 任務,因為只有如此元朝才有可能成為繼往開來的正統王朝。然而蒙古軍團一直受制於小小的釣魚城——蒙古數十萬大軍圍攻此城二十二年始終不能拿下,還在城下付出了大汗蒙哥的生命。為此忽必烈開始著手先掃清滅宋的外圍通道:他遣使招降吐蕃,又南下征服大理,兵鋒甚至一度進入越南、佔婆等地,完成了對宋朝西南方向的戰略包圍態勢。1276年南宋都城臨安府被攻佔。1279年南宋水師在崖山海戰中戰敗,陸秀夫揹著宋末帝趙昺跳海而亡,至此南宋最後一支抵抗力量被消滅。蒙古帝國全盛時期的國土面積高達3300萬平方公里,是人類歷史上面積僅次於大英帝國的超級帝國,也是陸權帝國中疆域最為遼闊者。蒙古人在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將東方和西方聯絡起來,促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貿易和文化的全球化交流——他們嘗試國家發行紙幣、發明青花瓷、傳播了中國的四大發明。他們迫使歐洲人開始探索海洋,由此開啟了地理大發現時代。然而與此同時蒙古人的殺戮和對文明的破壞也是有史以來極其罕見的:歷史學家估計匈牙利王國(1241年—1242年)當時200萬人口中的一半在拔都進攻下都死於蒙古入侵。基輔羅斯幾乎所有的城市均被摧毀,投降者作為奴隸,大部分因繁重的勞役很快死去,戰俘則加入蒙古軍隊繼續西征。大約一半的俄華人死於蒙古入侵。但《世界人口史地圖集》(1978)估計俄國歐洲部分的人口從入侵前的750萬下降到700萬。華人口在蒙古入侵的七十年間因戰爭和包括因戰爭造成的各種原因銳減過半,在蒙古入侵以前中國地區(包括金、南宋、西遼、西夏、大理等國)人口約有一億四千多萬,甚至更多,而到1279年(1279年完全佔領)僅剩七千餘萬人。

    位於歐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在歷史上曾被迦太基人、羅馬人、阿拉伯人先後統治。公元718至1492年間信仰基督教的伊比利亞西哥特人的後裔掀起了旨在推翻阿拉伯人對伊比利亞的佔領的收復失地運動。在收復失地運動中伊比利亞半島上形成了一個較大的基督教王國卡斯提,1093年卡斯提王國的特里薩公主下嫁波爾多凱爾伯爵,生下一子阿方索·亨裡克斯。1128年16歲的阿方索放逐其母特里薩,隨後又擊敗卡斯提王國的軍隊,在自家封地上建立了獨立的葡萄牙王國。葡萄牙王國獨立後伊比利亞半島逐漸形成了卡斯提、阿拉岡、那瓦爾和葡萄牙四雄並立的格局,與此同時已被基督教王國擠壓到半島南端的阿拉伯人仍維持著自己最後的據點格拉納達。1469年卡斯提公主伊莎貝拉和阿拉岡王子斐迪南結婚,兩人又分別於1474年和1479年繼承王位,兩國隨即於1479年正式合併成為西班牙。1492年西班牙征服格拉納達,1512年又合併那瓦爾,至此西班牙統一了除葡萄牙之外的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就在西班牙征服格拉納達之後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接見了來自義大利熱那亞的Nautilus哥倫布,當年8月哥倫布就率領3艘船從巴羅斯港出發去開闢新航線,9月初哥倫布一行抵達了位於非洲西北海域的加那利群島,這裡迄今仍是西班牙的領地。之後又經歷了34個晝夜的航行他們於10月12日抵達了巴哈馬群島東南方的薩馬納島,由此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的“地理大發現”——美洲新大陸因此進入了歐洲人的視野範圍之內。1519年9月20日又一支西班牙船隊在麥哲倫的率領下開始進行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在這次航行中麥哲倫發現了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麥哲倫海峽,他從這裡進入了太平洋並於1521年3月抵達菲律賓群島。儘管麥哲倫本人因介入菲律賓土著部落的衝突之中而喪命,但船隊還是於1522年9月6日返回了西班牙的聖盧卡港。在麥哲倫船隊到達菲律賓群島的一個月前西班牙殖民者埃爾南·科爾特斯利用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內部各部族的矛盾,從而得以率領歸順於西班牙的印第安部族攻入阿茲特克帝國的都城特諾奇提特蘭(今墨西哥城),在此建立了“新西班牙”殖民地,在此之後的3年間西班牙的殖民地覆蓋到今天的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尼加拉瓜、薩爾瓦多以及包括波多黎各、古巴、牙買加在內的整個西印度群島。1533年11月15日另一位西班牙殖民者弗朗西斯科·皮薩羅率領180名士兵,攜帶大炮、戰馬攻入印加帝國都城庫斯科,在印加帝國的故地建立起秘魯殖民地。1565年西班牙正式在菲律賓建立起殖民統治。在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後的50年間西班牙就完全佔領了南起合恩角,北至今日美國和加拿大邊界的除巴西以外的幾乎整個南北美洲。與此同時西班牙也在歐洲、亞洲、非洲等地擴大自己的領土:1502-1504年西班牙佔領了義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國,1516年又取得了西西里、撒丁等地中海島嶼以及今天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地。1580年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以自己有一半葡萄牙血統為由宣佈兼任葡萄牙國王,隨即派兵入侵葡萄牙。在16世紀西班牙被當時的人們稱之為日不落帝國,這時西班牙本土及其在全球各地的屬地加起來高達19215000平方公里,統治著約47266243人口,西班牙從美洲殖民地獲得的黃金、白銀等貴金屬佔當時全世界總開採量的83%。西班牙為保障自己的海上交通線及海外利益而建立了一支擁有100多艘戰艦、3000餘門大炮、數以萬計計程車兵的海軍,時人謂之“無敵艦隊”。

    當今世界國土面積最大的俄羅斯的歷史起源於東斯拉夫人的基輔羅斯國家,12世紀中葉基輔羅斯國家解體成一系列小型公國。1236年成吉思汗之孫拔都西征歐洲,羅斯諸公國全被其席捲。1240年拔都在南俄草原建立了金帳汗國。在基輔羅斯分化出來的諸公國中莫斯科大公國逐漸脫穎而出——莫斯科大公國透過為蒙古可汗徵收貢賦和征討不聽號令的公國而取悅於蒙古金帳汗廷,而莫斯科大公國則利用蒙古人的威勢趁機削平群雄,逐漸完成了羅斯諸公國的統一。1480年日漸強大起來的莫斯科大公國擺脫了蒙古的統治,到16世紀初莫斯科大公國已兼併了特維爾、普斯科夫和里亞贊等羅斯公國,又從立陶宛人手中收復了斯摩稜斯克,至此一個北起白海、南至奧卡河、東臨烏拉爾山、西達第聶伯河的統一的俄羅斯國家宣告誕生,然而這僅僅只是俄羅斯民族擴張史的開始。148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兼併諾夫哥羅德共和國;1552年第一位正式使用“俄羅斯沙皇”這一頭銜的伊凡四世親率15萬大軍,攜帶150門大炮征服了由蒙古金帳汗國分化出來的喀山汗國;1556年伊凡四世又吞併了蒙古後裔建立的阿斯特拉罕汗國;1557年沙俄在北高加索的中心要地松孟河與捷列克河的匯合處設立哥薩克軍屯以窺視喬治亞;1595年3月沙皇自行頒佈詔書聲稱哈薩克歸屬於俄羅斯。1581年哥薩克人葉爾馬克奉沙皇伊凡四世之命糾集了840名俄軍侵入失必兒汗國,1584年失必兒人一度打敗俄軍,甚至葉爾馬克本人也在逃跑途中落水淹死,然而沙皇俄國還是在1598年征服了這裡。至此整個伏爾加河流域的韃靼人、瑪里人、楚瓦什人、烏德摩爾特人、巴什基人、摩爾多瓦人全部臣服於俄國,俄羅斯逐漸成為一個多民族國家。隨著1598年失必兒汗國的被征服,俄華人已越過作為亞歐分界線的烏拉爾山,而此時東面遼闊的西伯利亞地區由於惡劣的自然環境沒能形成統一的政治實體,而始終是以分散的原始部族的形象存在,這大大刺激了沙俄向這一地區擴張的野心:1601年康德拉特、庫羅奇金沿著葉尼塞河下游駛往大海,佔領了皮亞辛河一帶;1633年伊凡·勒布羅夫和伊里亞·彼爾菲列夫沿勒拿河順流而下到達北冰洋,完成了對西伯利亞北部沿海一帶的擴張;1632年沙俄在雅庫茨克建立進一步向東擴張的根據地。截至1637年俄華人已推進到鄂霍次克海一帶。在不斷向東殖民探險的同時俄華人在西部也沒閒著:1648年春烏克蘭爆發了波格丹·赫米爾尼茨基領導的反波蘭起義,1653年沙俄應赫米爾尼茨基之邀以保護和支援烏克蘭為名向波蘭宣戰。1686年沙俄在驅逐波蘭人後宣佈合併烏克蘭。這時的俄國儘管疆域遼闊,但基本屬於一個內陸國(漫長的北方海岸線常年封凍,利用價值不高),俄羅斯看著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國透過遠洋貿易和殖民擴張而崛起成為世界性大國的成功經驗也開始萌生了攫取出海口的念頭:事實上早在1558年1月伊凡四世就以立窩尼亞騎士團同立陶宛聯合反俄為由出兵波羅的海,此舉引起了波羅的海沿岸的波蘭、立陶宛、瑞典、丹麥等國的群起而攻之,最終俄國無功而返。1695年春彼得大帝親率3萬大軍遠征土耳其,由於缺乏艦隊而失敗。1696年效法西歐建立新式海軍後彼得大帝再次出征土耳其併成功征服了亞速夫地區。1700年彼得大帝迫使土耳其以簽訂和約的形式承認俄國對亞速夫的佔領,然而黑海海峽的制海權仍掌握在土耳其人手中。儘管對土耳其的戰爭未能實現彼得大帝打通黑海出海口的目標,然而在1700~1721年的大北方戰爭中彼得大帝拉攏波蘭、丹麥等國成功戰勝了瑞典,佔領了芬蘭灣、里加灣、卡累利阿、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彼得大帝在新佔領的波羅的海出海口建立了俄國的新都城聖彼得堡,這裡日後成為了俄國通往歐洲乃至走向世界的門戶。1768~1774年和1787~1791年繼彼得大帝后俄羅斯歷史上又一位傑出大帝葉卡捷琳娜兩度發動對土耳其的戰爭,迫使土耳其簽訂了《庫楚克·開納吉條約》和《雅西條約》。沙俄透過這兩個條約得以佔據黑海北岸從布格河到第涅斯特河之間的土地並取得了在黑海海峽自由航行的權利。對土耳其戰爭的勝利還帶來一個副產品——就是最後一個源自蒙古金帳汗國的韃靼人國家被併入俄國版圖:1430年在金帳汗國分裂解體的浪潮中成吉思汗十一世孫哈吉·格來脫離金帳汗國,建立了獨立的克里米亞汗國。自1478年起克里米亞汗國成為奧斯曼帝國的藩屬並試圖在奧斯曼帝國的支援下重新統一蒙古韃靼諸汗國。1774年俄羅斯帝國迫使奧斯曼帝國締結《楚庫克-凱那爾吉和約》:克里米亞汗國脫離奧斯曼帝國而獨立——當然這只是名義上的獨立,實際上只不過是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藩屬變成了俄羅斯帝國的藩屬。1783年沙俄正式吞併克里米亞。俄華人在這裡建立了自己進出黑海的重要軍港塞瓦斯托波爾。在對土耳其作戰的同時葉卡捷琳娜大帝還在著手吞併波蘭:1772年8月5日俄羅斯帝國、普魯士王國、奧地利帝國三國在彼得堡達成第一次瓜分波蘭的條約:波蘭成為俄、普、奧的保護國並喪失了約35%的領土和33%的人口。1793年1月23日俄、普在彼得堡簽訂第二次瓜分波蘭的協定:波蘭成為僅剩領土20萬平方公里、人口400萬的小國,同時波蘭國王在未經俄國沙皇批准前不得與外國宣戰或媾和,至此波蘭已淪為一個有名無實的傀儡國家。1795年1月3日俄、奧簽訂第三次瓜分波蘭的協定,10月24日普魯士也在該協定上簽字,由此俄、普、奧三國第三次達成瓜分波蘭的協議:俄羅斯吞併了立陶宛、庫爾蘭、西白俄羅斯和沃倫西部,把邊界推進到涅曼河—布格河一線,共12萬平方公里,人口120萬;奧地利佔領了包括克拉科夫、盧布林在內的全部小波蘭和一部分瑪佐夫舍地區,共4.75萬平方公里、人口150萬;普魯士奪得其餘的西部地區、華沙、部分瑪佐夫舍地區,共5.5萬平方公里、人口100萬。這次波蘭被三國徹底瓜分,至此存在了800多年的波蘭國家從歐洲地圖上消失了。至此沙俄已把三個同自己構成競爭關係的鄰國:瑞典、土耳其和波蘭全部打敗,打開了通往歐洲的南、北兩扇大門。俄羅斯經過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女皇兩代雄主的奮發努力打通了在西部進出歐洲的北方波羅的海和南方黑海兩大出海口,與此同時俄羅斯在東方也沒閒著:他們在征服西伯利亞的廣袤土地後又將目光瞄準了南方黑龍江流域的肥沃黑土:1643到1644年間哥薩克人瓦西里·波雅爾科夫沿黑龍江而下進行探險考察並建立了雅克薩城等要塞。直到1685年清軍對俄軍發起雅克薩自衛反擊戰,儘管清軍戰勝了俄軍,然而這一時期蒙古準噶爾汗國崛起成為同清帝國和俄羅斯在北亞並立的三大地緣勢力之一。1689年8月27日簽訂的《尼布楚條約》為避免沙俄和準噶爾結盟還是在貝加爾湖等地對沙俄進行了讓步,根據《尼布楚條約》的規定:中俄東段邊界線以外興安嶺為界——嶺北屬俄國,嶺南屬中國。南下黑龍江受挫的俄華人繼續向東推進,終於到達了亞洲最東段的勘察加和楚科奇兩大半島。1728年和1740年沙俄和丹麥混血的海軍軍官維圖斯·白令奉彼得大帝之命渡過楚科奇半島東部的海峽兩次前往美洲探險考察,後來這一海峽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維圖斯·白令考察了太平洋上的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的海岸線。此後俄國的毛皮商人大規模前往美洲獵殺海獺,他們還成立了各種各樣的皮毛貿易公司。1799年俄國各種經營美洲貿易的公司聯合組成俄美公司並開始在美洲進行殖民活動:1811年11月俄華人在聖弗朗西斯科以北的俄羅斯河旁建立了羅斯堡,截至1819年他們已在美洲海岸建立了19塊殖民地。隨著美國的興起,俄國逐漸放棄了自己在美洲的絕大多數殖民地,僅僅只保留了距離自己的遠東領土較近的阿拉斯加,然而到了1867年俄國最終還是以720萬美元的價格把阿拉斯加賣給了美國,結束了自己短暫的地跨歐、亞、美三大洲帝國的歷史。事實上這一時期沙俄之所以放緩在東方的殖民擴張主要是因為自己的腹心地帶東歐平原受到了威脅,實在無力經營那些遙遠的國土:1812年法蘭西皇帝拿破崙一度佔領了俄國古都莫斯科;1855年沙俄又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敗於英法聯軍。儘管如此沙俄也並沒停下自己對外擴張的步伐——放棄了遙遠的美洲殖民地的沙俄得以騰出手來在其他地區進行擴張:1809年俄羅斯帝國擊敗瑞典,芬蘭成為沙皇統治下的一個大公國;1806——1812年俄土戰爭後沙俄以幫助羅馬尼亞從土耳其的統治下解放出來為由要求羅馬尼亞將德涅斯特河西岸的比薩拉比亞割讓給自己;1828年2月沙俄迫使波斯簽訂《土庫曼恰依和約》:割讓高加索地區(今天的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1855年俄國同日本簽訂《日俄和親通好條約》:以得撫島為界瓜分了千島群島——以南歸日本,以北歸俄國。《日俄和親通好條約》簽訂時只劃分了兩國在千島群島的邊界,而對樺太島的主權歸屬問題並未明確。於是雙方又在1875年5月7日雙方又在聖彼得堡簽訂《樺太千島交換條約》:日本獲得堪察加半島以南的整個千島群島,而作為交換俄國獲得整個樺太島(庫頁島);1858年5月28日沙俄透過《璦琿條約》割讓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同時把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劃為中俄共管;1859年沙俄在高加索戰爭中將車臣併入版圖;1860年11月14日透過《中俄北京條約》割讓了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1864年10月7日《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讓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和齋桑淖爾(今齋桑泊)南北44萬平方公里領土;1865年5月米哈伊爾·切爾尼亞耶夫少將率領1900名俄軍攜帶12門大炮侵入中亞浩罕汗國並佔領塔什干,將浩罕和布哈拉兩個汗國隔絕開來;1868年5月2日3500名俄軍攻克布哈拉重鎮撒馬爾罕並在幾個月後將浩罕和布哈拉兩個汗國併入俄國版圖;1869年冬一支俄軍小分隊登上裡海東岸的克拉斯諾沃茨克(今土庫曼巴希),在這裡俄軍建立了窺視希瓦汗國的前哨基地,1873年春俄軍集結起1.3萬人馬分別從塔什干、奧倫堡和克拉斯諾沃茨克三個方向攻入希瓦汗國,當年5月28日俄軍攻陷希瓦全境;1871年俄國侵佔中國新疆伊犁,1881年2月12日簽訂《中俄伊犁條約》——歸還伊犁,但割讓塔城東北和伊犁、喀什噶爾以西約7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1884年沙俄又越過本身就是由不平等條約劃定的邊界線,非法侵佔帕米爾地區。截至1914年一戰爆發時俄羅斯帝國的疆域已擴張到2280萬平方公里。

    1497年-1498年期間在當時的英國國王亨利七世的支援下約翰·卡伯特兩度前往北美沿岸進行探險,這是英國曆史上第一次海外探險,為之後大英帝國大規模的海外擴張奠定了最初的基礎。1548年一部分倫敦商人組成商人探險協會,隨即探尋一條從歐洲穿過北冰洋繞過亞洲北海岸一直相對航行到中國的航線被他們提上議事日程。這一時期英國的國力相比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早期殖民主義國家還不算強大,於是英國利用海盜劫掠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商船以積攢實力:伊麗莎白女王上臺後向海盜頒發私掠許可證,這意味著海盜對別國船隻的搶劫行為獲得了英國官方的保護。1562年英國海盜約翰·豪金斯從幾內亞購買了400個奴隸,然後將這些奴隸連同英國的製造品一起運到海地出售,返航時又運回海地出產的食糖、金銀等,由此開闢了歐洲、非洲、美洲之間的三角貿易。1572年3月24日英國海盜德雷克率領3艘小船搶劫了西班牙的運銀船,這次打劫行為獲得了30噸白銀,德雷克也因此受到女王的嘉獎。1576年英國掀起了探索新航路的熱潮,就在這一年英國成立了中國公司,這一公司的成立旨在尋找從北美通往中國的航路。1577年11月5日德雷克開始進行繼麥哲倫之後人類歷史上第二次環球航行,位於南美洲南端與南設得蘭群島之間的德雷克海峽就是在這次環球航行中發現的。1578年英華人漢弗萊·吉爾伯特率領7艘船組成的探險隊進行美洲探險,儘管這次探險以失敗告終,但吉爾伯特在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後於1583年8月到達了紐芬蘭,建立了英國在北美的第一處殖民地。1581年一群倫敦富商在地中海東岸成立了利凡特股份貿易公司,兩年後該公司派人從陸路到達印度、緬甸和馬來亞等地。1584年沃爾特·雷利爵士從紐芬蘭出發向南行駛到切薩比克灣南部,在這裡建立了弗吉尼亞殖民地。1587年英華人取道麥哲倫海峽和菲律賓群島到達中國。1588年8月8日英國海軍與西班牙無敵艦隊在加萊東北方面的海面上交鋒,此戰之後老牌海上霸主西班牙的海洋霸權開始鬆動。160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後開始同荷蘭在東南亞地區展開激烈的競爭。1606年英國有成立進行北美殖民活動的倫敦公司和普利茅斯公司。1620年102名英國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帆船到達北美洲的馬薩諸塞灣海岸,此後英國移民陸續抵達馬薩諸塞灣,在這裡建立起新英格蘭殖民地。截至1733年英國以弗吉尼亞和新英格蘭兩個殖民地為基地沿著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起特拉華、賓夕法尼亞、紐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殖民地。鄰近北美大陸的加勒比海地區也是英國海外殖民擴張的重點:早在1905年和1909年英國兩次試圖在加勒比海上的西印度群島建立殖民統治,然而直到1624年英國才成功在西印度群島建立第一個殖民地——聖基茨。同年英華人約翰·鮑威爾在巴貝多島登陸並宣佈佔領此地。1628年至1633年期間英國相繼在尼維斯島、安提瓜島、蒙特塞拉特島建立了幾處殖民地。隨著英國在加勒比海地區的統治日益穩固之後從當地獲得了大量黑奴、菸草、蔗糖,三角貿易日益常態化,這大大刺激了英國國內工商業的發展,以棉紡織業為中心的曼徹斯特和以制鐵為中心的伯明翰逐漸發展成為工業化的大城市。這時葡萄牙、西班牙皆已衰落,能威脅到英國霸權的只有號稱”海上馬車伕“的荷蘭。1652~1784年期間英國同荷蘭斷斷續續爆發了三次戰爭,戰後荷蘭被迫接受英國頒佈的《航海條例》,這使英國的海外貿易在此之後得到了迅速的發展。1600年東印度公司成立後印度也逐漸成為英國海外殖民擴張的重點地區。東印度公司並非單純的商業貿易公司,儘管它的確承擔著一部分商業貿易職能,但與此同時它也被賦予了招募軍隊、構築攻勢、設立商站、宣戰媾和以及組織殖民政府的權力。1612年東印度公司的船隊擊敗了一支葡萄牙艦隊,隨後在印度西海岸的蘇拉特登陸,在這裡英華人建立了他們在印度次大陸第一個永久性商站。1614年英華人再次在海戰中擊敗葡萄牙人,就此確定了自己在印度洋上的優勢地位,此後英國相繼在馬德拉斯和加爾各答建立起自己的殖民統治。17世紀80年代英國國王查理二世與葡萄牙公主聯姻之後孟買作為嫁妝的一部分被轉讓給英國。就在英國在印度次大陸大力擴張勢力範圍時法華人的擴張觸角也伸到了印度次大陸:1668年法華人在蘇拉特建立了海外商站,英、法兩國隨即在印度次大陸展開爭奪,與此同時英、法兩國在北美加拿大也展開了爭奪。法國在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上都大於英國,因此在一開始的競爭中佔據上風,然而英國利用自己掌握的海權優勢和製造業優勢逐漸扭轉了局勢——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後英國從法國手中奪取了加拿大並在印度確立了優勢地位。然而僅僅12年後就爆發了美國獨立戰爭,1783年9月3日英、美簽訂《巴黎和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美國的獨立固然是對英國殖民體系的一次沉重打擊,但並未就此使大英帝國一蹶不振:1768年-1779年期間詹姆斯·庫克船長先後進行了三次太平洋探險,在這三次探險中他發現了今天的澳洲、紐西蘭、夏威夷等地。1788年澳洲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在進行海外殖民擴張的同時英國國內發生了以蒸汽機的應用為標誌的第一次產業革命,英國成為世上最早邁入工業化門檻的國家:1796年隨著瓦特改良蒸汽機使英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出現了質的飛越。1814年史蒂芬孫發明了蒸汽機車,1824年英國開始修築第一條鐵路。工業革命期間英國建成了紡織、鋼鐵、煤炭、機器製造和交通運輸五大工業部門,到19世紀50年代英國已取得世界工業和貿易的壟斷地位,以致於英國一國的經濟規模就佔據了全球經濟總量的40%左右,被譽為“世界工廠”,而在此之前的1816年隨著金本位的確立就已開啟了長達百年的英鎊世紀。1816年英國組織的反法同盟終於徹底擊敗拿破崙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在1792年反法戰爭開始時英國在全世界一共有26處殖民地,到1816年反法戰爭結束時英國的殖民地已擴張到43個:加拿大、西印度群島、澳洲、印度、錫蘭、開普等地都已被納入到英國殖民體系之中。1840年英國發動針對中國清朝的鴉片戰爭,戰後英國迫使清政府割讓香港島並開放通商口岸。同一年英國同紐西蘭的土著居民毛利人簽訂條約,紐西蘭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1860年10月24日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又迫使清政府簽訂《中英北京條約》:九龍因此被割讓給英國。至此英國的殖民擴張已達到巔峰,此後英國的殖民擴張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不再以直接的領土佔領為主,而是以開拓貿易市場為主。1854年日本在美國佩裡艦隊的威懾下被迫開放國門,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國趁機效仿美國威懾了日本一下,從而迫使日本對其開放市場。此後英國憑藉自己強大的工業優勢、金融霸權和海軍實力在世界範圍內展開了新一輪殖民擴張的高潮,不過這一時期英國的殖民擴張以不再以直接的武力侵佔領土作為首要目標,而是將爭奪原料產地、勞動力資源、產品銷售市場作為擴張的第一目標,為此英國開始大力在全球範圍內推行自由貿易。1884年柏林會議后帝國主義列強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在這一過程中英國在埃及、蘇丹、烏干達、肯亞、奈及利亞、迦納、南非等地建立起殖民統治:1882年對埃及的軍事佔領使英國得以控制尼羅河地區和蘇伊士運河,從而保證自己通往印度的航線暢通無阻;1896至1898年英國的擴張觸角由埃及伸向了埃及以南的蘇丹;早在1795年英國就吞併了開普地區,在經歷與南非的荷蘭後裔建立的德蘭士瓦以及鄰近的奧蘭治自由邦的戰鬥後於1899年全面佔領南非,此後負責南非事務的不列顛南非公司進一步向北深入並以開普富商賽西爾·羅得斯爵士的名字將其所佔領的地區稱作羅德西亞(如今的辛巴維(威))。截至1914年英國不僅成為最大的海外帝國,更是掠奪非洲的最大受益人:1885年至1914年之間英國將大約30%的非洲人口置於其統治之下,而同一時期法國只統治15%的非洲人、德國統治著9%的非洲人、比利時統治著7%非洲人、義大利統治著1%的非洲人。相比之下英國的奈及利亞一個殖民地就擁有1500萬人,是整個法屬西非和所有德國殖民地人口的總和。1837年至1901年期間的大英帝國在位的是維多利亞女王,因此這一時代又被譽為維多利亞時代。這一時期的英國牢牢控制著全球海權,主宰了世界貿易,其廣闊的殖民地遍佈各大洲,“日不落帝國”儼然“可以與世界抗衡”。這一時期英國湧現出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麥克斯韋,莎士比亞以來最傑出的文學家狄更斯,自由主義政策的先鋒格萊斯頓和大名鼎鼎的外交家帕默斯頓,可謂人才濟濟。英國首相帕默斯頓在1865年留下的遺言:“北美和俄羅斯的平原是我們的穀倉;芝加哥和敖德薩是我們的礦區;加拿大和北歐半島為我們種樹;澳洲為我們牧羊;還有阿根廷為我們養牛;秘魯送來白銀,南非進貢黃金;印度人和華人為我們種茶,地中海是我們的果園;至於我們的棉花種植園正在從美國南部向地球一切溫暖的地方擴充套件。維多利亞女王在位的1851年舉辦的萬國工業博覽會向全世界昭示了英國在工業時代的絕對主導地位。

  • 15 # 孫來山青流

    1:大唐帝國,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建立者李淵,國土面積多達上千萬平方米(可能一千六七,有唐時期地圖,但不完整,當時邊域線不畫),人口八九千萬,國都:長安,城市之大,空前絕後,影響中國上下幾千年,影響世界歷史深遠,是當時世界的超級帝國!

    2:大元朝帝國,也稱蒙古帝國,公元1206年至1635年,建立者鐵木真,也叫成吉斯漢,人口幾千萬,國土面積3300多萬,一掃中原分列局面,打到中歐等,是當時的國土大國,強國!

    3:埃及帝國,公元前3100年到公元前332年前後,統治都經過100多年戰爭,讓埃及國土面積大增,人口數量近億,是當時唯一強大的奴隸制國家,生產力最發達,數學,天文,曆法,建築等發展驚人,為後來的很多學科做出了巨大貢獻!是世界上第一個文明大園,影響深遠。

    4:波斯帝國,大約公元前550年到公元1935年,經歷波折,數次敗國,數次重建,時間最長,可惜最終被阿拉伯文化同化,是個了不起的帝國!

    5:阿披斯帝國,時間不洋,只記載是阿拉伯帝國一個王朝,也是阿拉伯第二個世襲王朝,同時也是伊斯蘭教最頂峰的時區,生產力發達,民族融合,人口多達3千萬左右!舊唐書稱阿披斯帝國為黑衣大食!

    6:沙皇帝國,1453年到1917年,建立者:彼得一世,首都:聖彼得堡,積極擴張,不斷侵略,中回西水,東北,外蒙也在那個時期離開中國版圖的,沙皇帝國後改名俄羅斯帝國,國土面積曾達到2300萬左右,人口1,7億左右,軍事科技發達,能源豐富!

    7: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至公元395年,陸海面積可能600萬左後,人口多一邊6千多萬,建立者:尤里烏斯凱撒,曾屠殺過基督教,暴發過擾太戰爭,生產力發達,建築等風格迥異!

    8:大英帝國,1066年到1783年,建立者:威廉一世,國都:倫敦,工業革命后帝國得到迅速發展,於是不斷擴張,殖民,頂峰時國土面積3400萬左右,當時印度,奧大利亞等等就是它的殖民地,中國香港也被侵佔,世界各地都有領土和殖民,號稱日不落帝國,人口多達7千萬左右,工業發達,科技領先,水陸交通便捷,物理,文學,天文,數學等發展迅速。

    9:西班牙帝國,1521年至1713年,也是工業革命後迅速崛起,走向強勝國家,建立者卡洛斯一世,首都:托萊多,同時也是世界各地都有殖民,入侵葡萄牙,開創大航海時代,頂峰時國土面積1800多萬,人口5千萬左右,工業發一邊,航海技先進,海域遼闊,文學等發展迅速!

    10:法蘭西帝國,又稱法蘭西共和國,1919年到1939年,建立者:拿破倫(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創者,參與人)。首都,巴黎。國土面積約1300萬左右,人口1.1億左右,不斷向外擴張,健立殖民立,還到過南極,生產力發達,區位優勢明顯,工業體系完善,科技,文學,航海技術發展迅速!

  • 16 # 小約翰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在人類煙波浩渺的歷史長河中,被淘去的豈止是那些叱吒風雲的英雄們,就是曾經輝煌一時,不可一世的帝國也成過往雲煙,消失得無影無蹤。

    有一些曾經在地球上縱橫一時的超級帝國,也在歷史的車輪下變成了瓦礫,被後人所唏噓嚮往。今天我給大家梳理幾個超級帝國,不一定有十個,但每個都是當時的世界上響噹噹的大帝國。

    最長壽的帝國古羅馬。

    羅馬現在是義大利首都,也是古羅馬誕生的地方。

    古羅馬是西方文明發源地,羅馬教廷所在地,也可以算是現代世界的文明發源地。

    西方的哲學家曾經說:“光榮屬於希臘,輝煌屬於羅馬!”。羅馬帝國先進到什麼程度?兩千多年前的時候,古羅馬城的人口就有一百多萬了,城市裡已經有了相對完善的供水和排水系統,有四通八達的市內交通網,還有成立了負責滅火的消防組織,組建有維持公共秩序的警察隊伍。

    落後就要捱打,先進就要擴張。古羅馬打了幾百年的仗,領土橫跨歐亞非三大洲;古希臘,古埃及都曾被它征服。

    由於地盤過於龐大,以至於羅馬帝國無法管理遼闊的疆域,不得不分為東西羅馬兩個國家。羅馬帝國在公元前27年建立,當時的中國大概在兩漢相交時期。而東羅馬在公元1453年才被奧斯曼帝國滅掉,此時已經是中國明朝。整個羅馬帝國曆史接近一千五百年,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超級帝國。

    最短命的蒙古帝國

    與最長壽的羅馬帝國相對應的是最短命的超級帝國——蒙古。

    蒙古帝國雖然在最短的時間裡,征服了五大洲許多國家,也把國土面積擴大到3000多萬平方公里,但蒙古人除了殘暴還是殘暴,對治理國家一竅不通。

    這個靠屠城打天下的帝國,命中註定不會長久。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話用在蒙古帝國身上再恰當不過。它從1206年建國,到1259因內亂衰敗,只延續了53年。 不過,蒙古帝國雖然亡國,但蒙古人的統治並沒有結束,而是分裂為四大漢國,在中國建立的元朝直到公元1368年才被明朝滅掉。

    中東霸主阿拉伯帝國

    雖然伊斯蘭教國家在今天沒有強國,但是在歷史上,伊斯蘭教曾經創造過燦爛的文明——阿拉伯帝國。

    公元632至1258年,阿拉伯曾稱雄全球,我們祖先叫它“大食”。其國土橫跨亞非歐,面積1300多萬平方公里。

    阿拉伯帝國在東方,與唐朝在帕米爾高原交戰,史稱“怛羅斯之戰”。怛羅斯之戰後阿拉伯帝國雖然停止了東征的腳步,但也讓當時處於極盛的唐朝停止了向西擴張的想法,阿拉伯帝國的強大。

    而且,阿拉伯帝國對文明交流的貢獻非常大,他將中國的火藥、造紙術等技術帶到了歐洲。更重要的是,它將1234567890這些印度人發明的數字帶到了歐洲,所以這些數字直到今天還被稱為“阿拉伯數字”。

    崛起在東方的大唐帝國

    大唐帝國曾是世界的政治、經濟中心。人口8000多萬,疆土1200多萬平方公里,是當之無愧的超級帝國。

    很多朋友對唐朝有多強大沒有概念。我們就不說人口超過百萬的長安城,也不說中國幾十萬的外國商人和留學生。就說一個事情,唐玄宗時,唐朝最西方的地方政權叫做“波斯都護府”,這個波斯都護府在哪裡呢?

    在今天伊朗和伊拉克的邊境上!

    當時伊朗政權的一個王子被人家滅了國,居然求到了唐玄宗,希望唐朝出兵幫他復國。於是就有了波斯都護府。李白有首詩叫做“度盡條支海上波”,“條支海”說的就是波斯灣,可見唐朝的勢力強盛到什麼程度。

    地表最大沙皇俄國

    俄羅斯帝國在歷史上有三個王朝,最後一個叫做羅曼諾夫王朝。由於其國王以羅馬傳人自詡,所以國王自稱“凱撒”,音譯過來叫“沙皇”。所以,羅曼諾夫王朝,也叫沙皇俄國。

    這個強悍無比的的帝國曾幾次打敗大清,並從中得到16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可以說所有侵略者中對領土最執著的國家。

    由於不斷吞併周邊國家的領土,沙俄擁有了人類歷史上空前的疆域——面積超過了兩千兩百萬平方公里。沙俄的龐大疆域直接給後世的蘇聯打下了基礎,讓蘇聯也擁有了大的驚人的疆域。

    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

    從17世紀開始,英國確立了資產階級掌權的政治體制,隨後就開始了瘋狂的海外擴張的腳步。

    1763年,英國在七年戰爭中擊敗了法國,奪取了整個加拿大,確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今天的世界,加拿大、澳洲、南非、印度等國都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總面積達3400萬平方公里的英國,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最大殖民帝國。

    因為殖民地遍佈全球,所以英華人發現,無論地球怎麼轉,總有殖民地處於白天,因此自稱為“日不落帝國”。

    人類歷史證明,靠武力興起的國家,必然被武力消滅。那些靠侵略擴張的帝國,無論曾多麼不可一世,最終難免走向末路,成為過往雲煙,只有文明的力量是永恆的。

  • 17 # 歷史的餘光

    誠邀,如題。能稱之為帝國的,一般都是國力強盛,幅員遼闊,在世界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強大君主國家,中國曆代大一統王朝都可以稱為帝國,然而凡事有始就有終,縱然強大無匹的帝國在歷史的長河中也就是曇花一現,那麼消失在地球歷史上的十大超級帝國有哪些呢?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幅員遼闊,邊境東達不列顛南部,整個歐洲大陸,撒哈拉以北的非洲,地中海變成內陸湖,包括兩河流域的西亞,羅馬本是共和國,後來變成了帝國。羅馬帝國是歐洲最早的一個帝國,國力強盛,與當時的安息帝國,貴霜帝國以及大漢帝國並稱世界四大帝國,雖然他們四個可能都互相不認識

    大唐帝國,

    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朝代,幅員超過1300萬平方公里,邊境最大南至交趾,北至今俄羅斯貝加爾湖(北海),西至鹹海波斯,東至北韓半島。經濟文化發達,有唐一朝,中國的經濟一直處於世界巔峰。

    亞歷山大帝國

    亞歷山大帝國出於希臘的馬其頓王國,在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期間疆域最大,邊境橫跨歐亞非,包括北非的埃及,歐洲的整個巴爾幹半島,包括現在伊拉克,伊朗,敘利亞,巴勒斯坦,印度,阿富汗,中亞五國,沙特的中西亞,亞歷山大死後,國家被手下將領支離破碎,雖是曇花一現的一個王朝

    蒙古帝國

    選用分封制度,以中國元朝為宗主國,鐵木真長子朮赤的欽察汗國(俄羅斯),次子窩闊臺帝國(包括新疆的西域地區),三子察合臺帝國(中亞南部,印度北部),伊爾汗國(兩河流域的西亞,兵鋒至埃及被馬木留克馬隊打敗所止)。後來元朝被朱元璋推翻撤退至蒙古樹立北元,又發作內戰,乃至統治者都不是鐵木真的黃金家族,最終一個蒙古黃金家族的汗被後金所殺。

    阿拉伯帝國

    邊境包括西班牙葡萄牙的伊比利亞半島,整個北非,除了西伯利亞,中國,印度外的整個亞洲大陸,政教合一,實力強大,與中國的大唐下西亞打了一戰,略有勝績,後來局勢衰弱,被倭瑪雅王朝和法蒂瑪王朝代替。

    奧斯曼帝國,

    伊斯蘭化的突厥人建立的王朝,翻版的阿拉伯帝國,包括希臘的巴爾幹半島,北非東部(埃及和突尼西亞,利比亞一部分),包括兩河流域的西亞。和帖木兒帝國接壤。

  • 18 # 海條子

    也不知道你這樣的題目有什麼目的。所謂的十大帝國有,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大漢、羅馬、大唐、大食阿拉伯、蒙古、奧斯曼、西班牙帝國、日不落。實際上嘛,不管是古代或是現代,不管是十大,還是二十大,所謂的帝國因時間關係都已經統統消失了,哪有還存在的帝國。如果硬說有,那就是美帝國。

  • 19 # 顆雨

    一是蒙古帝國;二是阿拉伯帝國;三是亞歷山大(馬其頓)帝國;四是大唐帝國;五是羅馬帝國;六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七是大漢帝國;八是俄羅斯帝國;九是大英帝國;十是德意志帝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電影《緊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