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易知新趣

    北斗七星分別名為樞、璇、璣、權、衡、開陽、搖光。其形似舀酒的鬥,由七星組成,常出現於北方天空中。北斗七星分為鬥身和斗柄,斗柄指向不同方位,對應相應的季節,北斗七星圍繞北極星旋轉,北極星又為天心星,寓意天的中心,而稱北斗七星為“帝車”,其中的每一顆星,代表不同的含義,如第四顆星天權星,又名文曲星,代表與文化有關的事情。古人用對應每顆星的表現狀態來判斷對應的發展狀況,雖然有一些玄幻的成分,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形成了一個判斷系統。這還要我們瞭解其中的真正原理。

  • 2 # 八尾牛

    北斗共分七星,其名分別為,樞,璇,璣,權,玉衝,開陽,搖光。

    滿天星辰皆隨北斗運轉而移動,斗柄指寅,天下皆春,正此謂也。

    北斗乃天星之司命,天府之中樞,掌生之權,(北斗主生,南鬥主死)有運四時之功。可謂滿天之主宰也……

    詳論太繁,僅寫於此,有請各位大師點評[祈禱]

  • 3 # 袁聰

    繁星滿天的夜空,舉首仰望,在北方的天空中,你會很容易地發現一組比較特別的星辰,它們的排列不是雜亂無章,而是象一柄勺子一樣規則地分佈著,人們通常稱它們為北斗七星,又名北斗。約為鬥口兩顆星五倍遠的地方,就是北極星的所在。

    從什麼時候開始,它們被稱為北斗七星的呢?中國開展天文學研究較早,有關天象的記載比比皆是。關於北斗七星,《春秋運鬥樞》中便有較詳細的記載,北斗七星分別名為:樞、璇、璣、權、衡、開陽、搖光。其形似舀酒的鬥,由七星組成,常出現在北方天空中。其中勺鬥部分名為魁,勺柄部分名為杓。

    其文化內涵是:透過北斗七星,我們不僅可以找到北極星的位置所在,還能夠透過它來尋找其它的星座,這為北斗星地位的重要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古人除了透過北斗七星辨別方向外,還透過它來判斷季節。根據北極星勺柄指向的不同,人們總結出:柄東為春、柄南為夏、柄西為秋、柄北為冬。在《尚書緯》中還記載了根據北斗七星建時政的說法。

    自道教形成以後,北斗七星便被神化為七元解厄星君:貪狼陰明星君、巨門陰精星君、真人祿存星君、廉貞丹元星君、文曲玄冥星君、武曲北極星君、天關破軍星君。道書中還對各星宿進行了職責劃分,他們各司其職,掌管人間生死婚喪命運,因此,北斗七星也成了人們用來占卜的基礎。由此出發,北斗七星被賦予了更多的文化內涵。

    知識連結————北斗七星的形狀是否一成不變:科學研究表明,北斗七星最初勺柄部分比較長,勺子部分並不是很深,雖然北斗七星以相差無幾的速度執行著,但是天樞和搖光二星卻是背道而馳的。因而,現在的北斗七星是柄三鬥四的形狀,是經過幾十萬年的運動形成的,隨著北斗七星的不停運轉,它的形狀還在發生著變化。

  • 4 # 福自福地來wjf

    北斗七星,總在乾方,勺頭任意旋轉執行而斗柄總指北極。

    坐乾宮。

    鬥者:泰也。為至高無尚之帝君星。滿天繁星而仰望北斗。它是萬星力量的象徵。有了北斗而萬星方顯生活的次序,才有了規律可循。才形成了萬千宇宙而不散。北斗的才智與吸引力是眾天而仰望的。

    暫且不論每一星之理。單說北斗七星在人間形容是什麼。它的文化內含是什麼?北斗在人間可代表帝王,權力或統帥。文化內函則為方向,服從與泰安。北斗是指路的燈塔。代表帝王的政策與推行的正確路線。代表引領與推動作用。因為路線與政策符合民心,符合自然,符合強國富民生存的道路,所以萬民敬仰他,崇拜他,願意聽他的話,服從他的領導與指揮,擁護他並願意為他賣命而堅定不移的踉著他走。因為他的正確領導,萬民得利而有次序,衛國而受祿榮,富民而天下安泰。

    萬民仰望北斗,祈願七星常兆,鴻運當頭。有畏有敬當永祥也。

  • 5 # 水晶之戀G

    “北斗七星”文化內涵,要從幾個方面闡述;

    “北斗七星”的文化歷史要從遠古時期,人類對其的認知來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告訴我們,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在遠古部落的衝突中,為了部落生存下去,必須迎接其他部落的侵犯,並且要把侵犯著擊退的過程中,防止雨雪大霧天氣的影響,以“北斗七星”為導向理念,製作“七香車”能夠與“北斗七星”和地球磁場的相互聯絡,為自由生存生活而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北斗七星”,其實,應該叫作“北斗十星”才對;因為,他在宇宙中像一把勺子的形狀,並且亮度很高;而他的第一顆星的上方一直有一顆更閃亮的行星,他就是“北極星”。在第六顆星的兩旁不遠的地方有左,右各一顆稍微暗一點的行星,他們就是“左輔,右弼星”。經過若干萬年後,中國傳統文化之“道教”的玄學文化,應用“天皇伏羲”所創的“先天八卦”和西周文王姬昌再創的“後天八卦”下,把曆法和天體執行與農牧業和科技生產相結合的知識彙總,運營於人類文明生存生活的發展程序的情況下,便有了“天理”這一觀點的學說。

    參考道教的典籍《鬥姆真經》,我認為,北斗星座的主要組成為:

    第一顆星,天樞,貪狼星。

    第二顆星,天璇,巨門星。

    第三顆星,天璣,祿存星。

    第四顆星,天權,文曲星。

    第五顆星,玉衡,廉貞星。

    第六顆星,開陽,武曲星。

    第七顆星,瑤光,破軍星。

    第八顆星,洞明,左輔星。

    第九顆星,隱元,右弼星。

    第十顆星,中天,北極星。

    從當今時代來說,資訊化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的進步,很大程度上,都以“量化”來針對當前國際空間的現實。很簡單的道理,你的領空(土,海)要自己去耕耘和建設,哪能讓它人幫你經營生活呢!

    目前,咱們國家建設“北斗導航”系統,已有20多年了,用於航空航天事業,並且還是世界上第三大空間網路通訊安全的國家;不僅用於領空,軍事,還用於農、牧、魚、林和日常生活通訊等各方面。

  • 6 # 夢中晴雨

    各位老師講得深奧又具體,當然沒有必要再說什麼。我我好奇喜歡這個話題,在我小的時候,若是晴天的夜晚,總要跟著父親看星空。那是北斗星,那是南鬥星,那是金星,那是水平星,那是紫微星等等。我特別好奇,我會一連串提出好多問題,比如星星他們分別是幹什麼的,對我們有什好處等等問題。有一次父親自言自語地說,天要旱了!我說您為什知道?父親說:你看天河邊的那兩個星,叫水平星,如果是小壓大就旱,如果大壓小就會下雨。後來經過觀察還真靈,很準確。他有一次還說,北斗七星是給人們指方向的,注生;南鬥星注死,常握萬物的生死大權,這兩鬥星加起來是十三,地球的人類還是很困苦,於是福祿壽三星來了,組成十六星。地球上的萬物就富足起來了。人們根據這個星際組合制定了十六兩為一市斤的杆稱。有一次,夜間跟著父親去給社裡的牲口去添夜草,他指著東方升起的一顆0等星也就是最亮的那一顆,說他叫啟明星,表明天快亮了。真的,那時村裡幾乎家家養雞有公雞,馬上傳來了各處報燒的公雞啼"明"聲了。沒過多久,東方天空慢慢變成魚肚色了。故事講完了,這些故事又有什麼意義呢?瞭解星空,對人們的生活有預見性,瞭解天文知識會更順應自然,相信自然,也會敬畏自然。其實人們在追尋明星,原本每個人都是茫茫星際中的一顆,看您能不能找到她![祈禱][祈禱][祈禱][祈禱]

  • 7 # 稻草人4931

    繁星滿天的夜空,舉首仰望,在北方的天空中,你會很容易的發現一

    組比較特別的星星,它們的排列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像一柄勺子一樣規

    則地分佈著。人們通常稱它們為北斗七星,又名北斗。約為鬥口兩顆星五

    倍遠的地方,就是北極星的所在。那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它們被稱為北

    鬥七星的呢?

    中國開展天文學研究較早,有關天象的記載比比皆是。

      關於北斗七

    星,《春秋運鬥樞》中便有較詳細的記載:北斗七星分別名為樞、璇、璣、

    權、衡、開陽、搖光。其形似舀酒的鬥,由七星組成,常出現於北方天空

    中。其中勺鬥部分名為魁,勺柄部分名為杓。

    透過北斗七星,我們不僅可以找到北極星的所在,還能夠透過它來尋

    找其他的星座,這為北斗M地位的重要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古代人除了

    透過北斗七星辨別方向外,還透過它們判斷季節。根據北極星勺柄指向的

    不同,人們總結出:柄東為春,柄南為夏,柄西為秋,柄北人冬。在《尚

    書緯》中還記載了根據北斗七星建時政的說法。

    自道教形成以後,北斗七星便被神化為七元解厄星君:貪狼陰明星

    君、巨門陰精星君、真人祿存星君、廉貞丹元星君、文曲玄冥星君、武曲

    北極星君、天關破軍星君。

      道書中還對各星宿進行了職責劃分,他們各司

    其職,掌管人間生死婚喪命運,因此,北斗七星也成了人們用來占卜的基

    礎。由此出發,北斗七星被賦予了更多的爻化內涵。

  • 8 # 程林4721

    對於北斗七星的文化來說,可不是一句兩句就能夠說得清楚的,得需要一個長篇的大論。首先說所謂的文化它有兩種。一種叫俗文,一種叫做雅文。俗文化也就是農耕文化,也就是民間文化。這是人類社會最需要的文化也是最實用的文化。但是他代表的是民間也就是大多數的人民這類的文化在文獻中是很少見的。所謂的文化多數都是雅文化,這些文化在文獻的記載中是隨處可見的。他代表的是文人墨客階級和才華。所謂的文化也就是用文字書寫出來的話語。所以在文獻記載中的文化都是亞文化,因為這些都是文人墨客他們寫出來的,民間的文化並沒有多少,幾乎就不見。但是正宗的實用文化還是民間的俗話。雖然他少有文獻的記載,但是他是實用的,也是正宗的,也是真實性的。這就說到了真正北斗七星文化,它在文獻中是沒有記載的。為什麼沒有文獻記載?就是因為文人墨客階級,他與民間的人民不是一個階級,是兩個階級。要真正的正實北斗七星的作用,就得用毛主席的語錄,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行動。北斗7星的作用,它是中華民族5000年人類社會文明的開始的標記。首先是伏羲發現了北極圈,發現了北斗星。他發現了北斗星是每天夜晚永遠不落的星星。只是在北極圈不停的轉。北極圈外的星星並不是每天晚上都會出現,有時候他一夜也不會出現。於是他想到了這不是星星和太陽在走,而是地球在轉,而且還是要著太陽轉的。北斗星不斷的變換位置,並不是北斗星在變換位置,而是地球在變化的位置。於是他把他的發現向世人講解。他畫出了一張講解圖,就是現在所謂的八卦圖。圖內裡邊是個圓圈,代表的是地球。裡面有黑白兩個魚。魚代表是不閉眼睛,不停的在走,也就是地球不停的在轉。黑魚代表的是黑天,白魚代表的是白天逆時針而轉,這樣太陽東出西落就順理成章了。圓圈的外圍有8個不同的符號代表是天上的星星。8個不同的符號是兩兩相對的列入,乾三聯對照的是坤6段。意思是說,在春季裡邊你看到的天上的星星,到了秋季它就不會出現了。但是北斗7星它每天晚上都會出現。在春天,北斗星是在北極星的上面,秋季是在北極星的下面,夏季是在北極星的西面,冬季是在北極星的東面。根據北斗7星的定位,神農氏又推算出了一年是365天,也就是地球要日一週。又把一年365天分成了24個節氣為農耕提供了重要的農時。這就是農耕文化,也是民間的文化。又有軒轅皇帝制出了兩部羅盤來證實了這一理論。這兩部羅盤也劃定了一天一夜12個時辰。這就是盤古開天地的俗話。意思是說,有了羅盤證實了古人的發現。所以簡稱為盤古。這就是民間的俗話,盤古開天地的由來。可是民間的俗話代表的是人民階級。後來有了封建統治者階級才出現了文人墨客。他們用他們的思想理論篡改了三皇治世的事蹟。他們的思想理論是否定了地球繞著太陽轉的,他們的邏輯是地球如果是轉的話,轉到下面去,一切的東西都會掉下去的。但是三皇治世的事蹟他是抹殺不了的,只能夠篡改,所以才出現了玄學。最為代表之作就是周易。因為文化文獻都是有文人墨客階級所寫的,所以就不會有三皇治世的真實的事蹟民間農耕文化。北斗7星的作用也就不會出現在文獻之中。

  • 9 # 拾月文化

    北斗七星是我們用肉眼可觀測到的具有顯著特徵的星體集合。這七顆星因外形似鬥勺,被稱為北斗七星。夜空觀賞北斗七星時,我們總會沿鬥口朝向的蹤跡,去尋找對應的那顆耀眼的北極星。作為天體星球,觀賞價值及天文學研究意義,無可厚非。這群距離地球78-124光年的遙遠星體,雖然現代科技還遠不能目睹他們的真實面目,但其觀察研究早有史可循。在漢代緯書中,已有完整的七星之名記載。北斗七星從鬥身上端開始,到斗柄的末尾,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按順序將其以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之名相稱。

    而中國自古就有以星體、星象來判斷預知人事的傳統。而北斗七星作為一個獨具特色的集合星體,理所必然地被賦予了濃厚的文化寓意。

    1.辨方向,定季節

    北斗七星依據不同的時間,而發生相應的位移變化。在不同的季節及夜晚的不同時間,而出現於夜空的相對應方位中。古人很早就根據初昏時斗柄所指向的方向來判斷季節,又可以北斗星的正北方位或不同季節的斗柄方向來斷定四方。其原則便是: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這是古人在長期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天象經驗,類同諺語,在長期的農耕社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星象預測與星斗崇拜

    北斗星象是中國民間信仰與天文學相結合的產物,象徵北斗七星的七位星君,在道教、易學、星象命理學中皆承載了相應的文化意義。

    天樞——貪狼星君、小天罡星。權利與財富的象徵。在易學被認作智星、吉星。 天璇——巨門星君。北斗第二星,主是非。象徵善言好問,長於公共關係處理的良好外交人才。天璣——祿存星君。北斗第三星,主理天上人間的財富,喻為財富之星。天權——文曲星君。位於斗柄與鬥勺的連線處,是北斗七星中最黯淡的一顆,主管文運。古代民間相傳文章出眾,拔得頭籌,又被封官為相者,皆是文曲星下凡,如范仲淹、包拯、文天祥,以及民間傳說《白蛇傳》中的許仙之子許仕林等。玉衡——廉貞星君。是官祿主,代表從政、公職,第二大桃花星,象徵有勇有謀。開陽——武曲星君。位於斗柄,玉衡與瑤光之間,實為七顆星組成的聚星。為財帛宮主星,即財星。更象徵不畏挫折及開創精神。搖光(瑤光)——破軍星君。位於斗柄的最末端,北斗第七星。祥瑞之星。猶如軍隊中的衝鋒陷陣,象徵爭鋒破壞,先破後立。

    仰韶文化遺址中出土的以蚌殼精心擺置的北斗,說明遠在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就有了對北斗的崇拜。至今來說,我們依舊將北斗七星與北極星作為一個星象的整體來觀測認知,形同我國四大發明指南針的前身司南在盤中旋轉,北斗七星也以北極星為中心而不斷移轉,而對應天地磁場方位的自然規則,又似乎決定了季節的輪迴更替和萬物生長原理。在人們心中,已然成為一個主宰天地秩序的存在。

    3.道教之神的信仰

    北斗星的神化,始於漢朝文化融合時期,延至唐宋,歷經千年。南北斗自古被看作關切人生死存亡的重要星象,不容小覷。道教誕生後,以北斗為天神崇拜,並對其作以各種神學解釋。《北斗經》中稱:

    “北斗七星君乃造化之樞機,人神之主宰,有回生注死之功,消災度厄之力。凡人性命五體,悉屬本命星官主掌。”

    而在上古至先秦時期,先人們認為北斗星可能為九顆星,只是有兩星難以觀測,而有北斗七星之說。宋代提及北斗星中還有輔星、弼星的存在,時稱北斗九星。而北斗九星的說法,正與道教中的九皇大帝相對應。此後大家對北斗星的這種神學崇拜,逐漸演變為拜斗的文化習俗,俗稱“九皇會”,成為中國南方盛行的信仰,並在東南亞得以流傳。只要在舊曆九月初一至初九禮拜九皇大帝,即可保四鄰無難、一家平安。儀式隆重,拜禮虔誠。

    蒼穹夜空,天象星宿,凝集著中華文明的精髓。北斗七星,這指引方向之星群,將天文原理與民間信仰相連,飽含文化意義與哲學思想,折射著中國人民不朽的智慧。

  • 10 # 讀書是福

    北斗七星,是指大熊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古人把這七星聯絡起來想象成為古代舀酒的鬥形,故名北斗。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於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據初昏時斗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鬥身,古曰魁;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為斗柄,古曰杓。區別:小熊座中的七顆恆星稱小北斗;帝星在小熊座,北斗在大熊座,所謂鬥為帝車。

    北斗七星從鬥身上端開始,到斗柄的末尾,按順序依次命名為α、β、γ、δ、ε、ζ、η,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分別把它們稱作: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從"天璇"透過"天樞"向外延伸一條直線,大約延長5倍多些,就可見到一顆和北斗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這就是北極星。

  • 11 # 歐比旺羅克

    “北斗七星”是銀河系的七顆恆星,也是就像太陽那樣的大火球子,包括:

    α星——距地球123.6光年。

    β星——距離地球79.4光年。

    γ星——距離地球83.7光年。

    δ星——距離地球81.4光年。

    ε星——距離地球80.9光年。

    ζ星——距離地球81.2光年。

    η星——距離地球100.7光年。

    七個天體之間離得很遠,只是在地球人的視角上處於同一方向,並在天球的投影上呈現了勺子的形狀。

    七個天體是否有行星,行星上是否有生命,生命是否演化出文明目前還不得而知,因此“北斗七星”的文化內涵並不清楚。但距離並不能阻擋人們的想像力,除太陽以外,銀河系中無論多麼巨大的恆星看上去都是一個點,點可以連線成線,連成線就可以組成圖案,給一個圖案賦予內涵是十分方便的事情。道家就給這個圖案賦予了一些神秘文化內涵,比如七星劍,新派武打小說給這種這種神秘賦予了武力值,比如七星北斗陣,劉歡在《好漢歌》裡又加入了江湖義氣文化——大河向東流啊,天上的星星參北斗啊!

  • 12 # 然空45

    天罡地魁之變化 陰陽消長之總樞 金丹虧盈之幽冥 虛實生死之明暗 天一生水陰中陽 火裡生蓮在裡藏 訊息變化一點愚 意在拋磚志在玉

  • 13 # 雲靈尋道

    兩個正反北斗七星就是太極圖!太極圖的文化意義深奧無比!

    北斗七星是S形式,中國傳統國畫的佈局都是S形,你們說可有國學文化含量?

    北斗七星形狀是一種螺旋旋轉形志,啟發了太極圖,更有螺旋纏絲的太極拳問世,有文化意境嗎?螺旋密碼更是萬事萬物根本!看看你的指紋、看看你的髮旋,看看植物的葉序、看看銀河星系形狀,都是螺旋!

    北斗七星組成一個勺子狀態,又俗語勺子星。勺子,空才能容物、盛物,道家思想又在其中。

    北斗七星在古代又有指示方向作用,旅行、打仗、尋道不迷向,軍事文化作用明顯。

    所以北斗七星奧妙無量!不多講了!天機洩露太多了!

  • 14 # 天山來客

    北斗七星,是中國古代最先將星象與統治者聯絡起來的。《星經》雲:“北斗七星,主天子壽命,也主宰相爵祿之位。”後民間流行“北斗主死,南鬥主生”的說法。道教吸收後將北斗七星神格化,成為司命主壽的七位星君。《上清經》雲:北斗七星,第一天樞宮,為司命星君;第二天璇宮,為司祿星君;第三天璣宮,為祿存星君;第四天權宮,為延壽星君;第五玉衡宮,為益算星君;第六開陽宮,為度厄星君;第七搖光宮,為慈母星君,總稱七司星君。專門奉祀北斗星君的廟宇稱北斗星君廟。因北斗專掌生存,故民間又稱為“延壽司”。

    道教稱北斗七星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宮,即:天樞宮貪狼星君、天璇宮巨門星君、天璣宮祿存星君、天權宮文曲星君、玉衡宮廉貞星君、開陽宮武曲星君、瑤光宮破軍星君。

    北斗七星,自古就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由紫微垣中的天樞(貪狼)、天璇(巨門)、天璣(祿存)、天權(文曲)、玉衡(廉貞)、開陽(武曲)、搖光(破軍)等七星組成。

    中國古人把這七星聯絡起來想象成為古代舀酒的鬥形,故名北斗。它是上古時代人們用作定方向、定季節、定時辰的標尺。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於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據初昏時斗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北斗七星從鬥身上端開始,到斗柄的末尾,現代天文學按順序依次命名為α、β、γ、δ、ε、ζ、η,中國古代星象家則分別把它們稱作: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從“天璇”透過“天樞”向外延伸一條直線,大約延長5倍多些,就可見到一顆和北斗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這就是北極星。

  • 15 # 一老沈一

    北斗七星的“文化內涵”太深邃了。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中華文明的起航,與北斗七星的指引密不可分。

    漢字的“文”,本義是“圖畫”“圖象”。天上的“圖畫”“圖象”,就是“天文”。

    《易.賁.彖》雲:“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大有.彖》亦云:“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

    “天文”對映於人世,“人文”才得以“明亮”。

    “觀天察時”,應其而行,才得以順利通達。

    這是上古先民的哲學概括,也是代代輩輩的實踐總結。

    出於生產和生活的必須,中國遠古先民就開始觀測天象。上面說到的“觀天察時”,有更準確的表達,叫“觀象授時”。

    “觀象”,無非分為白天和夜間。

    白天,陽光刺眼,人們採用了“立杆側影”的方法。這個“杆”,稱“髀”,本義是人的腿骨。可知,最早的側影,靠的是觀察人影。

    夜間,居於北半球的古代先民,很自然地抬頭望向北方夜空。於是,在夜空的北端中央位置,發現了“北斗七星”。

    第一,北斗七星十分明亮,易於看到。第二,星象穩定,現代天文學證明,近萬年來,其所在視覺位置幾乎沒有變化。

    (河洛古國北斗九星)

    何時的古人觀察到了“北斗”?

    距今6500年的河南濮陽西水坡M45號墓發現了蚌殼雕成的“北斗”圖形,就是說,真正發現並引起注意,肯定還要早得多。

    距今5000多年的“河洛古國”遺址,不僅發現了“北斗七星”圖形,還發現了兩顆“伴星”,成了“北斗九星”。

    神奇的是,智慧的先民,把“七星”想象成“鬥”的“圖形”“圖象”。

    《詩.大雅.大東》雲:“雖北有鬥,不可以挹酒漿。”

    (東漢北斗帝車石刻圖)

    僅憑“北斗”之變化,古人已可區分“四時”。

    北斗七星,四星如鬥,三星如杓。

    南梁昭明太子蕭統《謝敕賁看講啟》雲:“均斗杓以命四時”。

    “斗杓”亦稱“斗柄”。

    《鶡冠子.環流》:“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不但憑藉“北斗”可以區分四季,還可以精確到月,即所謂斗柄所指具體之辰,稱“鬥建”。

    如,正月斗柄指寅,稱“建寅之月”;二月斗柄指卯,稱“建卯之月”。

    《漢書.律曆志》曰:“鬥建下為十二辰,視其建而知其次。”

    以“北斗”作為基準座標,上古先人建立了完全的星象體系。

    第一步,古人重點觀測了“北斗”的兩側,發現了東方的“角宿”和西方的“參宿”,而且總結出了“北斗”執行與此二宿的關係。

    《史記.天官書》說,“杓攜龍角”,“魁枕參首”。

    古人以這二宿為主,劃分了天上的東西二“宮”——“東宮蒼龍”和“西宮白虎”——“角”即龍角;“參”為虎首。

    向南觀測,古人又發現了“南鬥”。

    《史記.天官書》講了“北斗”與“南鬥”之關係——“衡殷南鬥”。

    司馬遷說,“北斗”三星之勺的延長線,指向“東宮蒼龍”的角宿;“北斗”四星之魁指向“西宮白虎”參宿首星;“北斗”第五星“玉衡”引出的直線,指向“南鬥”。

    (漢瓦當四象)

    距今6500年前的西水坡遺址中,北側“北斗”蚌殼圖形的東側和西側,分別是蚌殼組成的龍虎圖形。

    接著,古人又劃分出了“南宮朱雀”和“北宮玄武”。

    這樣,古人將整個星空,劃分成了“四宮”,也想象成了“四象”。

    這“四象”,分佈於從地面觀測太陽的週年視執行軌道的東西兩端和南北兩側。每“象”,包含七個恆星群,稱“七宿”,合共“二十八宿”。

    (漢代北斗石刻圖)

    古代先人對上述恆星的觀測,是異常堅韌和持久的,每個星宿,都有幾個甚至幾十個被觀測“星”,古稱“據星”。

    正是這樣持續數千年的觀測,古先民們,建立起了龐大精確的“時空體系”。

    《史記.天官書》記載了長期被觀測的“星官”91個,恆星500餘顆。東漢,張衡所記錄的“常明星”,即恆星,達到2500多顆。

    而這一切,都是從最早對“北斗七星”觀測開始,並以此為基準進一步延續而逐漸完善的。

    (新石器時代北斗神像)

    古人在觀測“北斗”的同時,逐漸形成了“分野”,即“天地合一”理論。

    《史記.天官書》雲:“北斗七星,所謂‘璇、璣、玉衡以齊七政’。……用昏建者杓;杓,自華以西南。夜半建者衡;衡,殷中州河、汾之間。平旦建者魁;魁,海岱以東北也。”

    這講的,大約是公元前兩千年以前的原始“分野觀”,考古證明,新石器時代的山東至浙江一帶古代文化,普遍流行“斗魁”圖形。

    西周牆盤銘文載:“清幽高祖,在微靈處。”這是說,殷王帝乙死後昇天,居住在自己的“微靈”分星。

    《左傳.昭公元年》說,天帝遷高辛氏長子於商丘,遷次子於大夏,分別主祀“大火”和“參星”。

    這是以“二十八宿”為依據的“分野”理論。

    根據“分野”理論,形成了“星占學”。

    《漢志》錄天文書二十一家,四百四十五卷,皆有星佔內容。班固雲:“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行日月,以紀吉凶之象,聖王所以參政也。”

    先秦至漢,諸侯到皇帝,大多迷信星佔,漢武帝是典型之一。

    前面說到《史記.天官書》中那句“所謂‘璇、璣、玉衡以齊七政’”,是司馬遷引用《書.堯典》中的原話。

    這是說,帝舜不能推辭帝堯的“禪讓”,於是正月吉日,舉行了攝行天子之政的大殿。然後依天象以勤人事,觀察“璇、璣、玉衡”北斗七星之星象,視其斗柄方向分別四時、節令、物候,處理“春、夏、秋、冬、天文、地理、人造”這七個方面與民生有關的要政。

    可見,很早以前,“北斗七星”的星象,既是君王行權的依據,又關乎生產和民生。

    總體來說,觀測包括“北斗”在內的星象,在農業社會,對農業生產具有首要的意義。

    但同時,“觀象”又對中國古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的形成,具有深刻影響。

    具體來說,從觀測“北斗”開始的“天文觀象”,不僅是古人賴以建立時空體系的重要手段,而且,成為古代哲學觀、宗教觀、政治觀、與科學觀,以及包括祭祀在內的禮儀制度的淵源。

    中國的上古先民,正是在天文觀測同時,逐漸形成了上述觀念,從而也構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古代宇宙觀,形成了古人對於天、地、人相互關係的深刻思考。

    #行業人士招募計劃#

  • 16 # 小哲筆記

    如果天空明朗的夜晚,舉手仰望,你會發現一組像勺子一樣規則分佈的星星。

    我們通常稱它們為北斗七星。

    這把勺子的最前端的兩顆,向前延伸的直線,最亮的一顆就是北極星。

    北斗七星從鬥身上端開始,到斗柄末尾按順序命名為: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

    還有兩顆星辰,在古籍中被記載為北斗九星,分別是左輔和右弼。

    其實還有個小北斗,小北斗是小熊座中七顆較亮的星的總稱,遠不及北斗七星醒目。

    小北斗七星由帝星,太子星,勾陳增九,勾陳四,勾陳三,勾陳二,勾陳一(北極星)七顆恆星組成

    《史記天官書》“鬥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系北斗。“

    最神秘的星——帝星,什麼帝星隕落,帝星暗淡都是說的它。

    它們的所在的位置不同,大家別弄混了。小北斗在小熊座,北斗在大熊座。

    在中國的“河洛古國“考古中,發現了北斗九星的造型,最高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

    那為什麼現在叫北斗七星呢?以前的左輔、右弼還很明亮,後來逐漸暗淡,不好辨認,變成為北斗七星。

    而與他相關的文化分為農耕文化和星象文化。

    農耕文化

    北斗七星在農耕文化中最主要的就是,辨方向,定季節。

    古人根據不同時間的北斗星的變化,以斗柄所指來判斷季節。

    斗柄向東則為春,斗柄向南則為夏,斗柄向西則為秋,斗柄向北,則為冬。

    在長期的生活中總結而來,在農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星象文化

    道家稱北斗七星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宮,即:

    天樞宮貪狼星君、天璇宮巨門星君、天璣宮祿存星君、天權宮文曲星君、玉衡宮廉貞星君、開陽宮武曲星君、搖光宮破軍星君。

    前四顆為“斗魁”,“璇璣”,後三顆叫“斗柄”。

    北斗星象是中國民間信仰與天文學相結合的產物,在道教、易學、星象命理學中皆承載了相應的文化意義。

    如道書中對各星宿進行職責劃分,掌管人間生死命運,或者根據自己的生辰八字可算出自己是屬於哪個星命。

    隨著生活的發展,北斗七星的內涵也在不斷地豐富。

  • 17 # 土鱉君說

    簡單地說,北斗信仰是我們先祖自然崇拜中規格最高的信仰,也是中華文化體系中的根文化。祖先們,將北斗看作是方向、季節、時間的標尺,並透過對北斗執行規律的觀測,慢慢地參悟出一套中國特色的時空觀和價值觀,並抽象成應用在風水、占卜、數術、兵法等方面的理論體系。可以說如果掌握了北斗背後的奧秘,就好比拿到了開啟中華傳統文化寶庫的金鑰匙。

    下面,土鱉君就給大家粗略的盤一盤“北斗”,這個掛在北天之上的“天道顯示器”。

    壹丨北斗,自然執行法則的“顯示器”

    有道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實,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知道,如果按照自然的法則去生活、勞作,就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宇宙是那麼的博大,蒼天是那麼地遙遠,大地是那麼的廣袤,怎麼才能去摸準他們的執行法則呢?

    祖先們透過實踐慢慢地發現,寒來暑往、晝夜交替這種帶有明顯週期性的運動規律似乎可以幫助他們解開“天道”帷幔的一角。

    為了發現更多的週期律,古人們把視線放到了蒼穹之上,他們發現永遠懸掛在正北方夜空中的那顆璀璨的北極星就好像一個燈塔,而它身邊那群勺子形狀的星座,似乎與各種週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

    透過大量的觀測,祖先們發現,那把勺子似乎就是天道的顯示器,透過它運動規律的觀測,可以推匯出各種奧秘。

    貳丨北斗,掛在北天之上的“時鐘”

    在沒掌握各種複雜的理論之前,北斗七星給祖先們最直觀的印象就是,它們永遠在繞著北極星做逆時針旋轉。

    透過觀察,祖先們發現,北斗的旋轉週期正好是“一個寒暑”。

    當大地上颳起東風時,北斗的斗柄會指向東方,這意味著春天即將來臨;當大地上颳起南風時,北斗的斗柄會指向南方,這意味著夏天即將來臨;當大地上颳起西風時,北斗的斗柄會指向西方,這意味著秋天即將來臨;當大地上颳起北風時,北斗的斗柄會指向北方,這意味著冬天即將來臨;

    祖先們發現,如果將斗柄的旋轉面等分為12份,那麼每一份正好與 “月亮朔望”的週期相吻合,如果將這個旋轉面平分為360份,那麼每一份正好與“日月交替”的週期相吻合。

    也就是說,北斗的斗柄每旋轉1°正好是一天,每旋轉30°正好是一月。

    如果把這個旋轉面上畫上清晰的刻度的話那麼就可以準確地知道自己身處哪一月哪一天。

    月份的刻度叫做“周天十二辰”,這個名字看官們是不是有點陌生?

    如果土鱉君寫成“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不是會變成熟悉的好朋友。

    沒錯,“周天十二辰”就是“十二地支”。

    古人把“子”位放到北斗的斗柄指向正北的月份,此時正好是白天最短,寒夜最長的冬至時刻,也就是天地之間陽氣最少,陰氣最盛的時候。

    祖先們又把北斗的旋轉與陰陽的消長聯絡在一起。

    我們知道,在古人的眼中,陰陽是普適於世間萬物的一般規律。那麼一月之中,一天之中都會有陰陽的此消彼長。

    於是祖先們把天上的“十二辰”投射到大地上,將大地的東南西北也等分為12個區域,同歸對太陽影子在十二個區域的落位(當然,太陽下山之後,日影的落位是古人想象出來的。)。

    如果將北斗斗柄指向、月亮的望朔以及日影的落位三者結合起來,祖先們就掌握了時間的奧秘。

    叄丨北斗,掛在北天之上的“神明”

    占星術,是人類最古老,最傳統,最長命的占卜之術。放眼全球來看,無論哪個種族,哪個文明,哪個時期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占星文化。

    中國最古老的占星術就是在“觀北斗”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理論體系。

    曹魏時期著名的術士管恪就說;“凡人祈求,皆向北鬥

    所以,中國古代負責授時的國家機構—欽天監,還有一個重要的職能就是觀北斗。

    為了方便占星,祖先們給北斗七星分別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從勺子尖到勺子把依次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

    術士們,給這七顆星星分別帶上了官帽子,讓他們有所職權。

    天樞為貪狼星君,主慾望。

    天璇為巨門星君,主權威。

    天璣為祿存星君,主財富。

    天權為文曲星君,主文采。

    玉衡為廉貞星君,主是非。

    開陽為武曲星君,主秩序。

    搖光為破軍星君,主勇猛。

    北斗七星再加上斗柄延長線上的隱藏著的“玄戈和招搖”二星,便組成了“北斗九星”。

    北斗九星主要應用於“奇門遁甲”和“風水堪輿”之中。在奇門遁甲中,他們分別叫做“天蓬、天任、天衝、天輔、天禽、天英、天芮、天柱、天心。”在玄天風水學中,他們搖身一變,成為了“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左輔、右弼”九宮飛星。

    中國的傳統醫學主張的是“天人合一”,也就是天上有什麼,人體內就有什麼。祖先們認為,北斗九星如果把北斗九星投射到人的身體上面,就是“九竅”。能看到的“七星”就是臉上的“眼耳口鼻”,看不見的“兩星”代表著下半身隱藏在內褲中的“尿道和肛門”。

    傳統醫學認為,人死之後,魂魄會從九竅離開人體,所以就有了“北斗注死”的說法。

    看過《三國演義》的看官們應該都知道,諸葛亮在五丈原上以“七燈”續命的橋段。

    諸葛亮說 “若七日內主燈不滅,吾壽可增一紀”,但主燈被魏延碰翻,結果臥龍身死五丈原。

    那問題來了?

    為什麼這裡“七盞燈”,而不是九盞燈?

    因為在傳統醫學中“北斗七星”還代表著“百會、天目、膻中、夾脊、命門、關元、海底”七穴,這七個穴位是人體陰陽交匯的關鍵區域。

    另外,“北斗七星”還代表著“天衝、靈慧、為氣、力、中樞、精,英”七魄。他們的歸宿都在“斗府”。

    所以道家才會有,“七燈續命”的說法。

    將“北斗崇拜”發揚光大的是中國本土的道教,道士們認為“北斗”是天上重要的神祇,是載著“天帝”四處巡視的“天車”。《甘石星經》中說,“”北斗星謂之七政,天之諸侯,亦為帝車。如果能借助“北斗”的力量去做某些事情,就好比開了外掛。

    所以道家開發了很多,向“北斗”借能量的方法。

    比如在做驅魔降妖法事時,要按照北斗的排布“踏天罡北斗步”;如果遇到強敵,全真七子會組成“天罡北斗陣”;在道袍、符紙、拂塵、桃木劍上畫上“北斗”等等。

    除此之外,“朝真拜斗”還是道教中為人消災解厄、祈福延壽的重要科儀;《北斗經》也是道教消除罪業,福壽臻身,遠離諸禍的重要經書。

    我是土鱉君,一位愛極了中國的書生。

    點關注,不迷路。

    用文字帶您領略中華之美。

  • 18 # 言者青青

    “北斗七星”文化內涵是十分豐富而獨特的。可以說,沒有“北斗七星”,就沒有天文,沒有天文就沒有人文,沒有人文哪來的文化?因此,“北斗七星”是形成天文文化最重要組成部分。

    “北斗七星”舀酒鬥形

    “北斗七星”是由天空中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七顆星星組成的,呈舀酒鬥形。“鬥身”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四顆星組成,古人謂之“魁”,而“斗柄”由玉衡、開陽、瑤光三顆星組成,古人謂之“杓”。

    “北斗七星”又被我們現在的人稱之為:北斗星。它們會在“春夏秋冬”的夜空中,在不同的方位上排列出現。人們可以根據“北斗星”的執行,確認季節,同時,用作指認方向,識別星座的標誌。

    “北斗星”中最亮的星是“玉衡”星,最暗的星是“天權”星。在“開陽”附近有一顆很小的美麗清晰的伴星是“輔”,是人們用來驗視測力的“試驗星”。

    “北斗星”在天空中不停地運轉。有五顆星的速度大致相同,朝著一個方向運動,而有兩顆“天樞”和“搖光”星,緩慢地朝著相反的方向在相對運動。

    “北斗星”在天空中的執行,直接對世人產生了敏銳的反應。這一天象對人的感悟,《易學》中有記載:“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從此,“天文”和“人文”這兩個詞彙出現了,並使人們知道了我們古人已經開始“觀天文”,“察時變”,“觀人文”以化天下了。

    “北斗星”

    《易學》的這一記載,使人們領悟到了,“北斗星”之天文的出現,已經對映到了人世,使人文的文化內容又增添了新的知識,得以明亮的認知,這是“觀天察時”應運而生的必然趨勢。

    《易學》的問世,從某種意義上,還是從天象之中意會而來的,其中就有“北斗星”。古人就是在觀測“北斗星”時,才悟到了“天地合一”的理論。《易學》中“星占學”就是在這種背景之下產生而形成的。

    “星占學”為歷代統治者和民間所採用。從先秦各諸侯至秦漢以後各朝代封建帝王,再到民間,基本是迷信“星占學”的。例如司馬遷在引用《書.堯典》中說,帝堯“禪讓”時,其中就是依據天象中的“北斗星”星象,觀察其“北斗星”斗柄方向,辨別出四時、節令、氣候等等,相應對春、夏、秋、冬、天文、地理、人造”這七個方面與民生有關的要政中給予虞舜觀察,得出結論:以勤人事。認為虞舜不能推辭帝堯的禪讓。

    堯舜禪讓的典故,說明“星占學”在很早以前就已經使用了,是君王行使權力的憑據,同時又關係到民生和生產等方面。

    綜上所述,“北斗星”是天空中所有星象中最重要的星象之一。是上古先民,在觀測“北斗星”等天象而形成的理論基礎,它構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古代宇宙觀,對天地人相互間關係有著深刻的思考。尤其是在奴隸和封建社會里,對農業生產有著首要的指導作用和意義。同時,對古代文明和傳統文化的產生與形成,有著直接的影響。進而說明,“北斗星”的發現、形成與研究,不僅是建立“天文觀象”時空體系的重要依據與手段,而且是各類哲學、宗教、政治等科學觀理論的來源,是各種禮儀制度,包括祭祀在內的發端。這就是“北斗七星”文化內涵,指的是天文觀象和人文文化。
  • 19 # 單純柳葉Jp

    北極星代表伏羲黃帝,北斗七星代表黃帝的七個女人,七個女人三個黃帝從西南代來,四個是中原女人,中原當時是母系社會,四個女人是四個首領,三個女人即是三正即三相,后王朝的相即原於此,相原是象,母系時代的女王,王朝時代居第二位。因為是父系時代了。伏羲即黃帝,黃帝的國號明黃,後世尊黃。

  • 20 # 王多餘解周易

    北斗七星是傳統文化的根。

    從乾坤兩卦的爻辭天象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十二句爻辭與鬥建十二辰的實際天象有一一對應關係,但是分成了兩個相反的順序:

    《建》卦的六爻是由下至上,依次對應鬥建指向的醜、寅、卯、辰、巳、午六個方位。

    《巛》卦的六爻是由上至下,依次對應鬥建指向的子、亥、戌、酉、申、未六個方位。

    而十二辰的正常順序,是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來排列的,一年十二月間的鬥建方向,也是按這個順序排列。那麼,為什麼《建》卦的六爻是按正常的地支順序排列,而《巛》卦的六爻則是反的呢?

    待我們從頭細細說來。

    一、陰從午,陽從子

    對於乾坤二卦各爻這種順序排列上的相反情況,京房和《易緯乾鑿度》都給出了同樣的答案:“陽左陰右、陽順陰逆”。

    《京氏易傳》說:“陰從午,陽從子,子午分行,子左行,午右行……建子陽生,建午陰生,二氣相沖,吉凶明矣”。《淮南子.天文》亦云“陽生於子,陰生於午”,可知子和午是陰陽轉換的極點。巧的是,我們從之前爻辭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巛》卦的初爻描繪的正是“鬥建子”之月的天象,而《乾》卦的上九爻對應的正是“鬥建午”之月的天象。一子一午,正是陰陽交換的兩個極點,分別對應兩卦的最下爻和最上爻。

    “子”是陰極陽生之時。純陰的《巛》卦初爻對應鬥建子之月,代表陰氣發展的極點;上爻鬥建申之月,是陰氣發展的初步階段,按陰氣發展的時間順序來看,《巛》的六爻順序是從上爻至初爻,由季夏的建未之月到仲冬冬至的建子之月,是為“子右行”。

    “午”為陽極陰生之時。純陽的《建》卦上爻對應鬥建午之月,代表陽氣發展的極點;初爻鬥建醜之月,是陽氣發展的初步階段。按陽氣發展的時間順序來看,《建》的六爻順序是從初爻至上爻,由季冬的建醜之月到仲夏夏至的建午之月,是為“午左行”。

    《易緯乾鑿度》對於乾左行和坤右行的看法與京房完全一致:“天道左旋,地道右遷,二卦十二爻而期一歲。《乾》,陽也;《坤》,陰也,並治而交錯行。《乾》貞於十一月子,左行,陽時六;《坤》貞於六月未,右行,陰時六,以奉順成歲。

    也就是說,不論是京房還是《易緯乾鑿度》,都認為《周易》乾坤二卦爻辭的十二爻,是按照“天道左旋,地道右遷”的原則排列:

    乾為天,天道左旋,所以乾卦的初爻到上爻,從鬥建醜到鬥建午,是陽氣逐漸累積達到頂點的過程。

    坤為地,地道右遷,所以坤卦的初爻到上爻,從鬥建未到鬥建子,是陰氣逐漸累積達到頂點的過程。

    二、易以道陰陽,北斗有雌雄

    從《周易》作者對乾坤兩卦爻辭的排列方式來看,明顯遵循著“陽順陰逆”的原則。說到陰陽,古人一向認為是易的主旨。

    《周易乾鑿度》載“孔子曰:‘易本陰陽,以譬於物也’”。

    《莊子》也說,“易以道陰陽”。

    陰陽如何劃分?根據《史記·天官書》的說法:“鬥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鬥。”

    北斗的第一個作用,就是“分陰陽”。

    北斗如何分陰陽呢?按照古人的說法,北斗七星,本身就是分雌雄的。

    《淮南子.天文訓》雲:“北斗之神有雌雄,十一月始建於子,月從一辰,雄左行,雌右行,五月合午謀刑,十一月合子謀德。”

    北斗的雄神,其實就是斗柄三星,又稱陽建。因其指向東宮青龍(“杓攜龍角”),所以又有龍德之稱。

    北斗的雌神,其實就是斗魁四星,又稱陰建。因其指向西宮白虎(“魁枕參首”),所以又有虎刑之稱。

    《京房易傳》亦載:“孔子易雲:龍德十一月在子,在坎卦,左行;虎刑五月午,在離卦,右行。

    由此可見,龍德和虎刑的執行方向和時間,與北斗雌雄之神完全相同。

    三、《周易》的總體構思

    接下來我們可以梳理總結一下《周易》作者的思路,或者說寫作大綱:

    北斗七星是一切天文術數的源頭。所以開篇兩要以北斗起興,可以作一篇大文章。

    北斗七顆星又可以分成斗柄三星和斗魁四星。斗柄(陽建)和斗魁(陰建)的執行順序是恰好相反的,陽建左行如天道,陰建右行如地道。陽順而陰逆。

    所以作者在編寫乾坤十二句爻辭的時候,是先以北斗陰陽二建分別對應乾坤二卦,再據此對應來描繪十二月天象的。

    乾卦,卦名為“建”,為斗柄(陽建)之意,所以乾卦各爻是按照陽建的順序與地支對應,由醜至午順排。陽極生陰,陰生於午,所以乾卦的終點是建午之月。

    坤卦,坤的卦象為輿,北斗之車輿即為斗魁(陰建),所以坤卦各爻是按照陰建的順序與地支對應,由未至子逆排。陰極生陽,陽生於子,所以坤卦的終點是建子之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校內老師會對培訓機構老師存在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