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華絡健康
-
2 # 小小1344
不太好說,總體環境氛圍影響會非常大,因為從小受到影響,但也不一定,有許多成功人士都家境貧寒,肯定談不上環境和氛圍了,所以這個問題真沒法回答,情況千差萬別。
-
3 # 創柯美家
答案是肯定的:非常大!孩子是張白紙,如何成長怎麼成長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獲得資訊後形成的,雖說人有天性、有遺傳基因等潛在的東西,但在環境的影響下可以把這些都“管理”起來,孩子最起初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最重要的就是家庭環境,這是以後各種行為準則的基礎,你說影響大不大!
-
4 # 喵子
父母是孩子最信賴的人,父母對孩子起著“言傳身教”的榜樣作用。榜樣的力量也分正面、反面。網上有句話說“父母皆禍害”,說的就是父母對孩子反面榜樣。
無論怎樣,父母對孩子的性格、行為的影響,是深遠的。
在我小的時候,父親幾乎沒有上過什麼學,僅有的一點文化,也是在部隊學的。父親作為一廠之長,工作特別忙,我記得幾乎每天放學回家,家裡都充斥著一屋子談事情的人,面對他們提出的“醫、食、住、求學”等各種工作、生活方面的訴求,父親都會不顧身體勞累,儘可能接待。
因此,父親的這種任勞任怨、敬業、對人和善、幽默的性格,令我深受影響。使我在對待自己的工作時,也特別的用心。
父親雖然文化不高,但特別喜歡看書、報紙,遇到好的文章、有價值的資訊、好的詞語,還要剪下來,抄在本子上。因此,家裡面充斥著父親的各種“小紙片”的凌亂。
父親的這種隨時、隨地學習的習慣,讓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在我成年後,也總是利用點滴時間、借縫插針地看書學習。
父親用他的親身行為,教育、影響了我。而我也真的是盡力做到”生命不息,追求不止”。因此,您說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性格、人際交往,影響大嗎?
-
5 # 曉風向暖
在我看來,家庭環境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雖然說一個人的成長也與後天的外在因素相關,但先天的家庭環境可以說對於一個孩子的性格、人際交往等各方面的發展還是非常重要的。
什麼樣的家庭氛圍下出來的孩子,在言談舉止間都透漏著一個家庭的印記,尤其是書香門第下培養出來的孩子,往往在性格上是偏向於靜,而不是表現的過於多動,在文墨書香的薰陶下,注重性格的培養,從而形成一種人淡如水的性格,而不是過焦過躁。
好的家庭環境對於一個孩子的性格養成,人際交往等各個方面都是有利的,並且父母在這一環境中的教育方法也至關重要,如果一個家庭中的人整體上是善於交往,待人接物也很好,那就會對孩子起到一個好的引導作用。
古有孟母三遷,可見當時的孟母就意識到了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所以說,父母一定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其在這一環境下健康成長。
-
6 # 慧媽媽家庭教育
孩子就是家庭的一面鏡子,直接反應出家庭的環境,所以父母們不要一味拿別家孩子和自己比,先審查一下自己的家庭環境是否為孩子提供了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環境。
-
7 # 心理諮詢師馬景芬
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對其有很深的影響。
原生家庭是指自己0-18歲出生和成長的家庭,家庭的氣氛,傳統習慣,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學效物件,家人互動的關係等,都影響子女日後在自己新家庭中的表現。
父母的關係決定了孩子的性格
與父母的親密度決定了安全感
家庭中,越煩誰,越像誰
原生家庭的互動模式會被複制到你的新生家庭中
但是原生家庭絕對不是一個人不成長不改變的理由,同樣原生家庭中有然你活下來的資源。原生家庭是你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你自己說了算,只要調整你就會擁有不一樣的人生。
-
8 # igoods愛分享
其實人和社會的關係是人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同時人也會反作用於社會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當然如果您要推動社會的發展就和自己的能力與能驅動的資源有關了,
而孩子呢?是一個個體是社會的一份子,我們不斷地成長是資源的積累、也是自己能力的積累。
我們所積累到的能力和資源當然和我們說接觸的環境有關,環境給予我們什麼我們才能收到什麼。這就是說,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社會的資源也是自己所處的環境給予我們的財富。身在不同的環境我們會有不同的收穫,當然這不僅僅是有形的財富還有無形的財富。我們的智慧、修養,是的這一切都是來源於我們的環境。從小方面來說是你付出什麼就會收穫什麼,從大的方面來說你所在的環境會制約您的發展。
-
9 # 半壺小調
大,這就是龍生龍,鳳生鳳,孩子的家庭環境對他的影響是一生的,這是後天學不來的,別人學不來的,所以現在的努力,就是給子女營造一個好的家庭環境,
-
10 # 山葉葉
一個人的性格有天生的成份也有後天的成份,其中後天成份來自於家庭環境的影響。家庭中父母以及爺奶兄姐(指成人)的一言一行都會直接薰陶和感染孩子。特別是父母更是孩子所崇拜的人物。一個幼小的孩子都認為自己的父母很有本事,是無所不能的聖人,因為當他(她)遇到問題時報告父母后都能解決,所不能解決的都是父母不想解決的。因些,平時父母的一舉手一投足和所談所言都會在孩子的心中潛移默化。心理學家們認為:如果一個孩子在和睦的家庭中長大,他(她)成人後,在社會中生活時,對人就會善良和藹,對弱者就會施以仁慈。如果一個孩子在長期的家庭吵鬧中長大,那麼,將來他(她)在生活中對人就會小事糾纏,得理就會不饒人,甚至會冷視同學,冷視同事等。如果一個孩子在受虐待中長大,那麼他(她)不順心時就會對人殘暴。如果一個孩子的父母有進取心,那麼,孩子在學習上就會努力,遇事就會勇敢面對,如遇一個孩子的父母長期說髒話說流話,那麼,孩子無論是現在或將來也很難有健康的談話。綜上所述,為了孩子心身健康成長和為了孩子將來在生活中是個強者,是個有正能量的人。因此,做父母的應努力為孩子創造一個有益身心健康的環境。
-
11 # 蔣啟春
這個是肯定的。一個家庭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成長的未來。好的家庭氛圍,能改變孩子一生;反之,能毀掉孩子一輩子。舉個例子:電影《少年犯》中,由於父母離異,孩子缺少教育,與社會上小混混同流合汙,最後鋃鐺入獄。現實生活也是這樣,一個能登峰造極的孩子,離不家庭父母的支援鼓勵,而一個整日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吊兒郎當的父母不可能培養一個合格的孩子。
-
12 # 鵪鶉蛋小小說
都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一個家庭的氛圍對孩子的性格影響起著決定性作用。
孩子在家庭中每天耳濡目染,說毫無影響是不可能的。家庭氛圍如何幾乎可以決定孩子的性格。一個每天爭吵的家庭,孩子也許會脾氣暴躁,或者內向畏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啟蒙老師,家長和孩子每天相處,給他灌輸什麼樣的思想和行為,也許他就會學著做。即使他努力想改變,每天待在某個環境下,依然難以改變。
我有個朋友父母離異,她從小就跟著媽媽。直到現在長大了,她依然不相信婚姻,每次她男朋友催她,她只會揭過去,不再提起。一個家庭的氛圍可以影響孩子的性格,所以,就算為了孩子,也要讓家庭充滿溫馨的氛圍。
-
13 # 生涯小姨媽
有一本書叫做《家庭氛圍影響孩子一生》,確實,家庭氛圍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怎麼說都不為過。而性格決定命運,孩子的性格除了很少一部分來自先天(遺傳),更多的來自於最早的教養環境——家庭氛圍的耳濡目染,父母的言傳身教。
我很小的時候記得看過一本小書的封底有個連環畫叫《木碗》,畫的是一家人吃飯,奶奶卻在離飯桌很遠的角落裡用很破舊的木碗吃剩飯。小孫子看在眼裡,有一天跟媽媽說,媽媽,這個木碗我們要留著,以後等你老了,我也用這個木碗裝剩飯給你吃。
對於孩子來說,重要的不在於父母對他說了什麼,買了什麼,影響最大的就是父母是什麼樣的人,以及透過父母的相處方式學會與人建立關係。
如果家裡永遠是髒亂的環境,父母焦慮、抱怨,彼此爭吵、吼叫,動不動對孩子發脾氣,甚至動用暴力,這種氛圍當然培養不出樂觀自信的孩子。在這種家庭氛圍下,通常孩子容易形成躁狂和抑鬱的性格特質,遇到問題情緒化,遇到問題建立不了自信心,或者自卑懦弱,或者冷漠暴力。
如果家裡是快樂民主、相互尊重、溫馨充滿愛的氛圍,孩子也便會受到父母的影響養成健康良好的性格。當孩子小的時候,就像個種子培育在家庭這個容器裡,可以說,有什麼樣的家庭氛圍便會種出什麼樣的果實,所以,對孩子來說,好的家庭氛圍,比什麼都重要。
-
14 # 玉簪夏至支教團
對於這個問題我深有感觸
我出生在農村,所以深知家庭氛圍對孩子性格的影響有多大。就比如在農村,老一輩的人受的教育一般都不高,有的老人甚至從沒上過學,所以他們就認為上學不重要,不讓自己的孩子上學,也就導致了孩子從小就很厭學。還有一種就是一些家庭由於自己家裡貧困,認為自己在大家面前抬不起頭,所以就很自卑,也就導致了孩子從小就自卑,而且還很內向,從不和其他的人交流。
在城市也是如此,有一些父母整天就待在麻將桌前,完全不去照顧看管自己的孩子,最終也就導致了自家的孩子也愛上了賭博,走上犯罪的道路。也有好的方面,就是有一些家庭,全家人都是一些知識分子,從小就管教自己的孩子,孩子整天待在充滿書香氣息的家庭裡,也就造就了孩子從小就很愛學習。但是也有例外的,就是因為孩子承受不了家人給的壓力,自己產生了叛逆的心理,導致孩子做出不好的事來。
家庭的氛圍對孩子來說影響真的特別大,它能決定一個孩子的未來,要是孩子一出生就生活在一個不良的環境裡,那麼這個孩子肯定不能很好的成長。所以說維持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至關重要,這不僅僅為了孩子的未來著想,更是為了我們整個家庭著想。
-
15 # 濟南德歌液壓
影響太大啦,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地方,沒上學之前24小時處於家庭中,家人的言行都看在眼裡,不要以為孩子小不懂,其實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家庭關係和睦,孩子的性情及為人處事的能力就強,反之孩子就會沒有安全感。為了孩子健康成長,請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
16 # 向日葵124510776
說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影響非常大這個話題比較大,我認為,家庭環境包括幾方面,比如包括家人的思想品德和文化修養,也包括家庭的物質條件等等等等。物質條件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家人思想品德對孩子的一生會有直接影響,當孩子出生後,只要有認知能力,就會有一些行為表現,這些表現就開始有大人的行為痕跡,孩子的任性都是慣出來的,慢慢的任性不加以糾正,就會發展成自私心理。物質條件的好壞,決定不了孩子的思想品質。
-
17 # 超媽育兒大全
盤點中國最常見的3種不合格父母,家庭氛圍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很多年前有人說過這樣的一句話:
一直覺得家庭氛圍很好的小孩很幸運,他見過好的感情是什麼樣的。
擁有對健康的愛的敏銳嗅覺,很暖容易就往正確的方向跑。
而在湊合的夫妻關係下長大的孩子,不知道什麼是好的。
就要花很多力氣去踢開那些糟糕的要碰壁很多年,才知道哪條路,是對的。
我們都不會知道說這句話的人究竟經歷了些什麼?
而我們很多人根本意識不到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會對人的一生產生多大的影響。
我們也不知道,很多時候你總是在說的一句話卻成為了孩子以後揮之不去的噩夢。
1總是在抱怨一切的父母知乎上某位網友說:
我媽總是抱怨,抱怨一切,抱怨水池太小不方便她洗衣服。
抱怨陽臺太小不便於她掛衣服,抱怨電器太不經用她一用就壞,抱怨我沒出息,不能讓她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還有很多事都讓她可以抱怨,比如為啥家裡沒有落地鏡可以讓她試衣服。
為啥鞋子的設計不合理讓她穿著不舒服,路邊的一些植物都能引起她的牢騷。
我媽總是重複的說一句話:“我腦子被氣壞了”。
而我爸總是重複的說一句話:“我沒有辦法,我能力就那麼多”。
他從不想辦法解決問題,遇到問題就開始煩惱鬱悶,說壓力好大。
結果這這兩個人影響了他的一生。
他也開始抱怨學校不好,坐以待斃的發現各種問題不去解決。
不用盡全力想解決方法,慢慢地這些大毛病開始病入骨髓。
而他當下的狀態就是對家庭失望,對未來提不起希望,生活迴圈在一個負能量無窮的地方。
他說:太累了。
2凡事給我忍著的奶奶曾經看到有人講述了這樣的故事:
大概小學之前,都是奶奶帶她。
奶奶經常說的就是:
“被小朋友欺負了,嚴禁還手。
罵仗也不行,總之一句話,別人打你罵你了,你就忍著,不能還手。”
於是作者很乖,從不主動惹事,但還是經常被欺負,甚至比她小的孩子都敢打她。
有次,作者跟同齡的小女孩玩,那個小女孩非要比賽跑步。
然後她倆就約了一個大概一百米的一段路比誰跑得快。
那個妹子剛跑十幾米就摔了,跟作者沒有任何關係。
摔疼那妹子就哭了,奶奶聞訊趕來,二話不說給了作者一耳光。
在她就這樣被同齡人欺負了一段時間後,她的爸爸發現了一切,開始糾正這個錯誤的認知。
“以後要是還有人欺負你們,你們就給我欺負回去,不許忍氣吞聲的!打壞了爸爸去陪,沒關係!”
很多年後,作者想起來,真心覺得,這個事情,奶奶錯了。
即使不是“打回去”,至少也要學會保護自己,實在不行回家告訴爸媽替自己出頭,也絕不能逆來順受!
3總是拿孩子去攀比的父母有一對父母自尊心極強,好勝,什麼都想跟別人比。
例如孩子上幼兒園要上本地最好的,導致學費也是最高的。
當時幼兒園有一個略帶歧視性的SB舉措就是在幼兒園大門口掛一塊黑板。
交了費的出勤的小朋友打綠標,生病缺席的打紅標,欠費沒交的打白標。
這對父母工資見了底,交不上,孩子名字下面那一格就留著刺眼的白標。
小朋友們老問:“XXX你看你又打白條了”。
一開始的揠苗助長讓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前三年都很自卑,學習跟不上去。
每次兒童節選拔小女生去跳舞輪不到,跑接力賽全班人罵拖後腿,成績單出來考不上雙百分,班級前20都排不進去。
結果在家得到的不是安慰反而是一頓好打:
“你看人家誰誰誰如何如何,你不知道體諒爸媽為你付出了多少,你怎麼那麼慫?”
這對父母還總是拿初中同學的女兒和孩子做對比。
人家的女兒體育特別好,上課專心,學習是全班第一,唱歌跳舞樣樣精通。
父母氣不過,回家罵孩子永遠都是:
“你看人家如何優秀,學習如何努力,你看看你!”
後來上初中,上高中,孩子在和別人家優秀的小A小B小C小D的比較中跌跌撞撞地成長。
不可否認的是,小時候這個攀比式教育,對孩子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心理影響。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其實就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古代的書香門第,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經歷了很多代,代代地教育傳承。
經過每一代的教育才成為了大家眼裡的書香門第。
家庭、父母對於孩子的成長、人格的形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作為父母的你,你合格了嗎?
-
18 # 珍紐倍羊奶粉
家庭關係可以分成夫妻關係、父子/女關係和母子/女關係,只有當這三個關係達到平衡時,才能使整個家庭關係和諧、健康地發展,對孩子在人際交往方面的發展起促進作用。
反之,當三者的平衡被打破時,無論對整個家庭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甚至是破壞性的。良好的家庭關係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礎和保障,在一個充滿愛、溫暖、積極的家庭裡,利於青少年的人格、情緒、自我意識等方面的發展。
父母的價值觀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孩子是一個未知的領域,他所有的觀點、感受全部從父母那裡獲得。家庭教育對孩子整個的人生永遠是第一要素。家庭環境的創造,對孩子的正向人格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家長和孩子的關係一定要建立在平等、自由和尊重的基礎上,因為這種關係會讓到孩子更加有動力。所以當你還用父母那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去管理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掉到情緒裡面去,所以我覺得關係大於管理。
-
19 # 戴老師聊學習
對孩子影響最大的階段可能就是0-3歲,3-6歲了,這個階段是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的一個過程,也是性格塑造的一個過程。
所以在此階段,父母親各自要樹立起對應的榜樣,一個和諧有愛的氛圍,對應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
所以說的再多,不如以身作則。
父慈子孝,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
20 # 紀誠
這個問題,我有極為深刻的體會。
早在1988年我剛參加工作時,可巧在一個小飯館裡碰到了學校的一個同事,男同事,跟我年齡一樣大,愛說愛笑,在人與人相處的這個方面,可謂是八面玲瓏。當時跟他一起吃飯的,還有他的姐姐妹妹。他這個人熱情,會來事兒,就也招呼著我一塊兒來吃。我過去了,但我仍像一個傻子,窘迫得不得了。
對於這個體會,我至今難忘
。
拋開個人脾氣秉性的原因,我極為相信我和那個同事身處於不同的兩個家庭,在為人處世這個方面,肯定不一樣。
他家是什麼情況呢?他的爸爸,是當地一個工商所的所長,在人情往來方面,比一般的家庭要多一些,特別是求人辦事。相應的,這樣的情形多了,家裡的孩子也會受到薰陶和影響,模仿和學習是潛移默化的。因此,我也相信,我那位同事的一些表現,跟他所處的家庭環境密不可分。
而我呢,我的爸爸在我考上師範學校以後的第三年就離開了人世,並且我的一家也搬離了原來所在的村子,就在當時我和那位同事在小飯館裡相遇時,我的內心裡還在糾結著一些人世裡的東西,悶悶不樂,難以開懷,特別是在面對倍感陌生的繼父時,就更是五味雜陳。對此,我曾經跟自己的老師說過,也給自己喜愛的青年雜誌社的某個欄目寫過信,他們給我的反饋幾乎完全一致,都建議我不要走進去,而要獨立,自立自強。可我那麼做了的話,就也把我的媽媽放在一邊了,這在我的心裡是難以接受的,也是難以割捨的。
所以,我就認為,他們反饋給我的建議也不是多麼完美的建議。
在這裡,我清楚的看到了自己,因為內心深處還有解不開的謎團,很自然的反映到現實層面,就顯得很傻氣,不玲瓏,差點兒勁兒。好像內心裡只有自己似的。當然,到了現在,我已經走過來了,對於曾經的什麼也不太在意,我只是覺得這一過程太過漫長,人生幾何啊!
現在的情況是,我不敢說已經放飛了自我,但我可以跟任何人相處融洽。
而我的那位同事呢,也因為一次學校裡的事故,從而告別了教育行業,走進了工商系統,由一般的小職員,做到了領導崗位,直至局長書記這樣的職位。對此,我毫不懷疑,他應該向那方面發展。對於他來說,應是如魚得水一般。可要是我呢,我就極為不屑了。同時,我也不適應頻繁的跟人打交道,有時有會兒還是可以的。
從我和那位同事兩個人的家庭就可以看出,對人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甚至可以決定未來要走下去的人生之路。
當然了,不管在從事什麼職業,處於什麼崗位,又具有什麼樣的家庭背景,也不管一個人的性格心地是什麼樣子的,最終是要找到自己的樂趣所在,並且樂此不疲,甚至就這麼走一輩子,直到永遠告別這個世界。
回覆列表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性格和人際交往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孩子的性格主要是取決於後天的生活環境,而與孩子生活密切相關的就是家庭環境。良好的家庭環境除了提供孩子發展的物質基礎外,更重要的是給予孩子一種良好的氛圍。
兒童性格特徵分5個時期
1、信賴——不信賴(嬰兒期):此期嬰兒的生理需要完全依賴成人及時給予滿足。如果嬰兒與親人之間沒有建立依賴關係。就可產生不安全的心理狀態,可能出現情緒問題;
2、自主感——羞愧及懷疑(幼兒期):此年齡期飲食、大小便均有一定的依賴性,故此時出現違拗性行為及語言,以及依賴性行為,二者交替出現;
3、主動——內疚(學齡前期):此期生活自理能力進一步提高,主動性加強,但當主動行動遭到失敗時可產生失望與內疚的心情;
4、勤奮——自卑(學齡前):此期小兒發現自己有某些方面突出成熟的能力,而且這些成熟,得到社會的認可。如果小兒不能發現自己勤奮的潛力,則將產生自卑;
5、身份感——身份混淆(青春期):當一個人對自己體格、智慧、情緒等品質感到滿意,有明確的意志與目標,並預知這些品質能得到親人的認可時,認為已達到了個人身份的建立。青春期兒童的體格,認知能力的發展和社會的要求都在變化,如果在感情問題、夥伴關係、職業選擇、道德價值等問題處理不當,即可產生身份紊亂。
家庭環境在兒童性格形成中有特別重要的作用,俗稱“家庭是製造人類性格的工廠”。在家庭因素中主要有教養方式、家庭結構、家庭氣氛、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等。
1、教養方式:
(1)父母教養比較民主,則孩子獨立、大膽、機靈、善於與別人交往協作,有分析思考能力。
(2)父母過於嚴厲,經常打罵,孩子則頑固、冷酷無情、倔犟或缺乏自信心及自尊心。
(3)父母過於溺愛,孩子就任性、缺乏獨立性,情緒不穩定、驕傲。
(4)父母過於保護孩子,則孩子被動、依賴、沉默、缺乏社交能力。
(5)父母教養意見有分歧,孩子就警惕性高,兩面討好,易說謊,投機取巧。
(6)父母支配型教養孩子,孩子就順從、依賴、缺乏獨立性。
2、家庭結構:有研究表明,來自兩代人家庭的兒童在好奇心、堅持性、夥伴威望、與人關係及對勞動態度上均優於來自三代人家庭的兒童。這主要與三代人家庭中祖(外祖)父母對孩子的溺愛等因素有關。
3、家庭氣氛:一般和睦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在事業和生活上互相支援的家庭氣氛,對孩子的性格有積極的影響。相反,父母間的爭吵、隔閡、猜疑甚至關係破裂(父母離異或父母病故)青少年犯罪率高。
4、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在目前我國獨生子女普遍的社會,如果不注重對獨生子女進行有意識的培養、教育,很容易使他們形成任性、不關心別人、自私等不良行為。如果對獨生子女進行正確教育,亦可形成如尊敬師長、關心同伴、不挑食、愛勞動等良好性格。此外,父母文化、職業、家庭經濟狀況等對孩子性格亦有一定影響。
家庭關係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
孩子在人際關係上表現出的諸多問題,都源於安全感的缺失。而良好的家庭環境,以及父母對孩子採取接納、信任、鼓勵的態度並且做出榜樣示範,是建立孩子安全感、培養孩子自信心的必要條件。
和睦的家庭環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也影響著孩子的人際交往。家裡一團和氣,大家相親相愛,孩子心裡面就踏實,有一種歸屬感和安全感,同時也容易形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能力——— 愛的能力;如果家庭不和睦,父母經常吵架,孩子得不到應有的關愛,就會缺少安全感,身體行為也會發生異變。他們要麼攻擊性強,以自我為中心,為人處世粗暴、不理智;要麼在遇到不同的意見時,會消極反抗,採取不合作態度,不與別人交談溝通,用沉默作為反抗。
父母相處的方式、父母之間的關係好壞直接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父母關係惡劣的一種表現是言語行為上的暴力,說髒話,甚至動手打人;還有一種表現是冷暴力,彼此冷漠。這兩種方式都會傳染給孩子。孩子習慣了父母這樣,就可能形成和父母一樣的為人處世的方式,所以孩子在人際交往中就有了上述兩種表現。孩子長大後,除了處理家庭關係、同伴關係、同事關係、與上司的關係,還要處理各種各樣的社會關係、各種各樣複雜情況下的複雜關係,他肯定是無法做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是競爭力中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處理不好就會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父母的不良情緒情感必然會破壞孩子的情緒情感。父母關係不和給孩子造成了傷害,於是,孩子便開始了消極反抗,父子、母子關係也隨之出現裂痕。要改變這種惡性迴圈,父母首先就要改變彼此之間的關係。當父母出現意見分歧的情況時,一定要注意諒解和合作。這樣孩子不但學會了諒解人,也學會了與人合作。如果父母處事自私、爭吵不休甚至形同陌路,教育出來的孩子心理往往不健康甚至會畸形、冷漠、偏執、自閉、蠻橫。
可見,在平衡有序的家庭關係中長大的孩子,他們的各種和情緒相關的能力都能得到正常發展,將來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上也會更加理智,不會走極端。
泰戈爾說:“不是錘的打擊,而是水的載歌載舞讓鵝卵石臻於完美。”真正對孩子有價值的教育從來都是“潤物細無聲”的。孩子總是在父母構建的關係網路中,因此關係大於教育,關係先於教育。沒有無條件的接納,缺乏基本尊重、信任的親子關係、師生關係,教育無從談起。
營造和睦的家庭氛圍,其實是一種家庭美德,它是孩子形成良好心理素質的前提,所以家庭成員尤其是父母之間理應和諧融洽。父母說話辦事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相互諒解包容,而不能以勢壓人,這樣才能讓孩子的心安定下來,才能讓他快樂地生活,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