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巴山土雞仔

    種植白朮選擇肥沃、排水性好、通風的微酸性沙壤土,透過育苗或是移栽進行繁殖,生長期做好中耕除草、施肥、灌水摘蕾、蓋草及病蟲害防治等工作,白朮每畝產量能達300到400公斤,利潤達5500到8500元左右。

  • 2 # 硯子在鄉村

    栽培技術

    1.育苗

    (1)整理苗床

    白朮在播種前一個月翻土,覆蓋30釐米厚的雜草,燒土消毒,防止病蟲害發生,燒完立後將草灰翻入土內。如不經燒土,可在頭年冬天進行翻上,使土壤經過冰凍充分風化。土地經過處理後,做成100-130釐米寬,高約對釐米的畦,畦面呈弧形,中間高,四周低,每公頃施用人糞尿150~225擔作為基肥。

    (2)播種

    播種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乾旱地區宜先在溫水中浸泡種子24小時,撈起與沙土混合播入田間,如果有灌水條件的地方,可不浸種。播法分撒播和條播兩種。撒播每公頃150~112.5千克種子,每公頃種子可栽術300~450千克,一般術栽每0.5千克約有140-150個。條播每公頃60~75千克,行距16釐米,播幅6~10釐米開淺溝。深約3~5釐米,溝底要平,使出苗一致。覆土可燻上覆蓋3釐米,1公頃育苗田可供150公頃地,在出苗前土壤應保持足夠溫度,或上面蓋蒿草或廄肥,避免土壤板結(北京一般澆2~3次水出苗)。後一種方法常用,容易管理。

    (3)苗期管理

    幼苗出土後,間去密生苗和病弱苗,及時鋤草,苗高3~6釐米時淺鋤,鋤草的目的在於可使在天氣乾旱時澆水或在行間插枝條或覆蓋草以達到遮蔭的目的。苗高5~6釐米時,可按株距6~10釐米定苗,看2苗的情況,苗期追肥1~2次,每公頃施人糞尿2250千克加水3倍,以稀糞或尿素為好。

    用量不宜過多,7月下旬至9月下旬此時是根形成期,所以多追肥。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霜降後立冬前)術苗葉色變黃時,開始挖取種栽,選擇晴天去除莖葉和鬚根,在離頂端1釐米處剪去枝葉,切勿傷主芽和根狀莖表皮,陰乾2-3天待表皮發白水分子後進行貯存。

    (4)種栽貯存方法

    選擇乾燥蔭涼地方,避免日光直曬,用磚砌成方框,先鋪3~5釐米厚的沙,再鋪一層9~12釐米厚的種栽,再放一層沙,堆至30釐米高,堆放的中央插幾束稻草以利通風。上面蓋層沙或土,開始不宜太厚,防止發熱燒爛。冬子嚴寒時,再蓋層稻草,沙土要乾溼適中,沙太乾會吸收術栽水分,沙太溼會使術栽早期發芽。術栽貯存期間,每隔15~30天檢查一次,發現病栽應及時排出,以免引起腐爛。如果術栽萌動,要進行翻動,以防芽的增長。小量貯藏裝入缸罐,缸口覆沙或用青松葉遮蓋,青松葉乾燥後宜隨時更換,並應經常檢查,發現腐爛立即剝除。挖坑貯藏:選背陰處挖100釐米深的坑,長度視種栽多少而定,把栽放坑內15釐米厚,覆土5釐米,氣溫下降加厚,最冷蓋30~50釐米,10-20天檢查一次。另一種是露天貯存,即術裁不刨出來,留在地裡越冬。

    (5)選擇術栽

    收穫後與下種前均可進行,但以收穫後一面整理術栽,一面按品質好壞分大中小,有病都除掉。選擇標準:形狀整齊、無病蟲害、芽飽滿、根莖上部細長、下部圓形,而且大如青蛙形,且密生柔軟細根,主根細短或沒有主根,以在高山生地種的品質為優良。凡術栽畸形,頂部為木質化的莖稈,細根粗硬稀少,主根粗長和在低山熟地種的,則品質低劣,種植後生長不良,容易感染病害,不宜選擇。

    2.整地下種

    12月下旬至第二年3月下旬(冬至至次年春分)均可下種。一般可根據土壤、氣候條件而提早或推遲。早下種的多先長根,後發芽,根系長得深,發育健壯,抗旱及吸肥力均強。土層淺薄的地區保溫差,可推遲在2、3月間下種。下種約以5~6釐米深度,淺播易滋生側芽,術形不美,寒冷地方易受凍害,深植過度,則抽芽困難,術形細長,降低品質。

    栽種方法可分為條栽、穴栽兩種。前者畦寬200釐米,後者畦寬130釐米,行株距26釐米*13釐米,20釐米*13釐米等,下種密度每公頃15000~180000株,種栽量每公頃750千克左右。

    3.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

    淺鬆土,原則上做到田間無雜草,苗未出士前淺鬆土,苗高3~6釐米時除草,土不板結,雨後露水未乾時不能除草,否則容易感染鐵葉病。7月下旬至9月下旬正是長根的時候,拔草一月1~2次。

    (2)追肥

    施足基肥以腐熟廄肥或堆肥等為主。基肥每公頃用人糞尿11250千克,過磷酸鈣375~525千克。5月上旬,苗基本出齊,施稀薄人糞尿一次,每公頃7500千克。結果期前後是白朮整個生育期吸肥力最強,生長髮育最快,地下根狀莖膨大最迅速的時候,一般在盛花期每公頃施人糞尿15000千克,過磷酸鈣450千克。

    方法:在株距間開小穴施後覆土,在早晨露水於後進行。

    (3)灌溉排水

    白朮忌高溫多溼,須注意做好排水工作。如排水不暢,將有礙術株生長,易得病害。田間積水易死苗,要注意挖溝、理溝、雨後及時排水。8月下旬根狀莖膨大明顯,需要一定水分,如久旱需適當澆水,保持田間溼潤,否則影響產量。

    (4)特殊管理

    ①摘除花蕾

    為了促使養分集中供應根狀莖促其增長,除留種株每株5~6個花蕾外,其餘都要適時搞蕾,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即在20~25天內分2~3次摘完。摘花在小花散開、花苞外面包著鱗片略呈黃色時進行,不宜過早或過遲,摘蕾過早,術株幼嫩,會生長不良,過遲則消耗養分過多。以花蕾莖稈較脆,容易摘落為標準。一手捏住莖稈,一手摘花,須儘量保留小葉,防止搖動植株根部,亦可用剪刀剪除。搞蕾在晴天,早晨露水平後進行,免去雨水浸入傷口,引起病害或腐爛。

    ②蓋草防旱

    白朮種植于山地,因山地土壤結構較差,保水力弱,灌溉不便,在穀雨後和大暑前,術地可蓋鮮草一層,防止土壤水分過分蒸發,在平原地區,辦進行蓋草工作,另外,可用地膜法,即防旱又防雜草生長和病害發生。

    (5)選留良種

    在白朮摘除花蕾前,選擇術株高大,上部分枝較多,健壯整齊,無病蟲害的術株為留種用,每株花蕾早而大的花蕾作種,剪去結蕾遲而小的花蕾,促使種產飽滿。立冬後,待術株下部葉枯老時,連莖割回,掛於Sunny充足的地方,10-15天后脫粒,去掉有病蟲害瘦弱的種子,裝在布袋或紙袋內貯存於陰涼通風處。如果留種數較多,不便將莖稈割回,可只將果實搞回放於通風陰涼處,幹後將種子打出貯存,備播種用。

    (五)採收加工

    採收期在定植當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霜降至冬至),莖稈由綠色轉枯黃,上部葉已硬化,葉片容易折斷時採收。過早採收術株還未成熟,塊根鮮嫩,拆下率不高,過遲新芽萌發,塊根養分被消耗。要防止凍傷,選擇晴天,土質乾燥時挖出。曬乾或烘乾,曬乾15~20天。日曬過程中經常翻動的白朮稱為生曬術,烘乾的白朮稱為烘術。烘乾時,烘烤火力不宜過強,溫度以不燙手為宜,經過火烘4~6小時,上下翻轉一遍,細根脫落,再烘至8成干時,取出堆積5~6天,使內部水分外滲,表皮轉軟,再行烘乾即可。以個大、體重、無空心、斷面白色的白朮為質量好,一般每公頃可收2250~3000千克。

    (六)注意事項

    科學育苗 白朮在播種前翻土,覆蓋雜草,燒土消毒,防止病蟲害發生,將種子與沙土混合並加入新高脂膜播入田間,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幼苗出土後用新高脂膜噴施在植物表面,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效能,保護禾苗茁壯成長。

    合理管理 移栽時選擇形狀整齊、無病蟲害、芽飽滿的幼苗。並及時灌溉排水、合理施肥、中耕除草、摘除花蕾、蓋草防旱,並適時噴施藥材根大靈,促使葉面光合作用產物(營養)向根系輸送,提高營養轉換率和鬆土能力,使根莖快速膨大,藥用含量大大提高,促使塊莖生長肥大,提高產量。同時加強對病蟲害的綜合防治,並噴施新高脂膜增強防治效果。在秋末要做好越冬防寒保溫工作,確保安全越冬,以保來年的豐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殖跑山雞幾個月可以出欄?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