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環球時間
-
2 # 教育知人
正常而言,父母的以身作則對孩子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父母的自我管理能力強可以很大程度上影響子女儘快養成好的習慣,比如現在很多家長天天喊孩子不要玩手機,但家長們更是機不離手,這就是自我約束不夠。
不過子女的教育包含諸多方面的內容,性格塑造、興趣培養、學習成績、人際交往等等。所以在強調子女自我管理的同時,我們不能過於束縛孩子的創造思維。有規矩成方圓,不過有時規矩多了會禁錮孩子畫圓的尺寸。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個人覺得教育孩子應多用啟發的方式讓他們自己去領悟和掌握,而且涉及的領域可以儘量放大,只要他們有興趣即可。
-
3 # 尋找Ms一Li的蹤跡
你好!
針對這個問題個人認為:
自我管理能力強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上有一定的影響。但這不是一個絕對值!自古以來,父母都是孩子的榜樣,是孩子的人生成長中第一位老師。在管理孩子方面肯定是以身作則,孩子也會跟著你自律。自律是跟隨人們一生的習慣,自律的人不會差,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會更成功!
同樣的道理,環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後天的培養以及後天的環境與努力也會影響孩子的健康發展。古就有孟母三移住所,是為了給孩子一個優質的學習環境。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個綜合性的過程。自我管理能力只是這個過程的一個方面,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全面的發展,無論自制力,還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都要有自己的正確的方向。
綜上,個人認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亦或社會環境都是孩子的良師益友,加強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適應能力,讓孩子成為一個多方面發展的人才!
-
4 # 良師雅集唐山
這個答案是肯定的,言傳身教這4個字可不是說來聽聽的,它是真實存在的,我身邊有太多太多的案例,就是父母只會講大道理,但是自己做的很差很差,他的孩子就沒好到哪兒去,有些父母他該陪伴孩子還是去陪伴,但是也沒給孩子講太多的大道理,只是偶爾適當的引導,更多的是父母自己做到說話算話,講誠信,有更好的情緒管理,不卑不亢,遇事不暴躁,這些孩子都是看在眼裡的,他也會學,因為只有你日常表現的非常有自我鍛鍊能力,孩子他的世界觀才會覺得原來遇到了糟糕的事情,不吵不鬧也是可以解決的,但如果父母自己沒做到,遇到了不好的事情,就暴跳如雷,砸東西,罵人打人,然後回過頭來教育孩子,說你要做一個溫和的人……如果孩子沒因此變成神經病,那麼他大概就是把你當成神經病了,這不就是人格分裂嗎?
同樣的父母自己時間管理很差,明明很早就可以把工作完成,然後可以很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可就是要拖拖拉拉玩會兒手機,刷會兒短影片,再看會兒電視,再打會兒遊戲,然後呢,自己的工作做不完還要堆到晚上熬夜去做,再然後早上起來要上班兒還起不來,程式很不好的離開了家門,因為上班要遲到了,最後你要教育孩子說:你要守時……要有時間觀念……;這樣孩子不現場崩潰給你看已經很堅強了。
還有就是父母自我學習的能力,你總教育孩子學習有這種好處有那種好處,可是你一回家就打遊戲,一回家就抱著手機刷短影片,一回家就在群裡來聊亂七八糟的什麼東西,那孩子怎麼能相信呢?你這不是騙子嗎?如果你想讓孩子變成一個非常愛學習的孩子,至少每天讓他看到了你鹹食,一定是在學習,而不是在玩遊戲,學習可以不用看書,因為一般人看書確實還是有一定的閱讀壓力的,你可以聽聽課,看看影片課程很輕鬆的。
最後就算是玩遊戲也要遵守時間,在現代社會孩子完全不玩遊戲,或者大人完全不玩遊戲的並不是很多,如果真的想玩,你可以自己規定一個大概的時間,在這個時間範圍之內玩完了就不玩兒了,這個時間一定是不能很長,因為那就沒有意義了,最多肯定不能超過兩個小時,那已經夠長了,如果做得到,就還是孩子的好榜樣,如果自己做不到,就不要勉強孩子了,因為你沒資格。
-
5 # 鹿鳴老師S
我的觀點是:肯定的。
自我管理能力強的父母教育子女成功的比例更大!理由如下: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的教育最早都是父母在教,而且身教勝過言傳。自我管理能力強的父母能吃苦,能堅持,能克服晚睡,能克服睡懶覺,能咬牙逼迫自己看書,能戒掉電視,能有剋制的看手機,能堅持鍛鍊身體。一對每天看書學習,不斷追求上進,堅持健身鍛鍊的父母,在孩子眼裡就是榜樣,孩子也會去學著父母的樣子去翻書,去寫去畫,每天去跟著父母去鍛鍊身體。這樣的教育肯定比自己經常玩手機不管孩子好上太多!
二、性格成就人的一生。自我管理能力強的父母,一定會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生活上按時起床、每天刷牙、文明就餐、主動擺放物品、自己整理內務、幫父母幹活。學習上堅持每日晨讀、預習功課、及時複習功課、按時完成作業、堅持練字、學會制定目標、按計劃做事、事後總結、追求卓越。有能以身作則的父母,這些習慣的養成都不在話下,習慣久了就成了一個人的性格,性格決定人一生如何處事,決定一個人的人生高度。
任何事都不是絕對的,也許這樣的父母會過於嚴格,壓抑了孩子的天性,泯滅孩子的創造力。但從機率上講,自我管理能力強的父母能帶給孩子的肯定是好處大於壞處,事實上也是如此,優秀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大多比較優秀!
-
6 # 咪咕教育頻道
要先學會自我管理,然後教育必定成功!
先來談談怎麼學會自我管理!
現代社會到處充滿著競爭,每個人都是參與競爭的獨立個體,既要與他人展開競爭,也是他人競爭的物件。因此,自我經營、自負盈虧、自主擇業、自我發展都與“自我”分不開,自尊、自立、自強、自律、自我教育、自我完善都與“自我”相聯絡。這就要求每個人在人格品質的形成與發展中樹立一個強烈的自我意識,學會對自我的經營,即培養自我管理能力。
一、什麼是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就是給自己確立目標,制訂行動計劃,並保證計劃的實施。自我管理,還包括對自我行動的約束、監督、審視、調整,等等。自我管理能力是指人們對自己進行規劃設計,保證行為行之有效,創造生命最佳價值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強,就能保證對自身資源和潛能進行有效的開發和利用,並藉助外因條件進行自我壯大和完善。
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有著極強的依賴性,缺少恆心和毅力,缺少獨立性和創造性,自我意識模糊,無論對自己還是對他人,都缺少應有的責任感。這些表面現象折射出的深層次問題,就是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1.自我管理能力決定效率。自我管理能力是隨著人的意志品質、行為習慣等素質的養成一起逐漸形成的。誰的自我管理能力形成早、強,誰就會處處抓住先機,掌握主動.否則,就會步步落後,被動挨打,失去競爭力。凡是具有良好自我管理能力的人,他們的思維一般都比較清晰,給自己確立的奮鬥目標切實可行,為實現目標制訂出比較科學的計劃,使自己有限的精力集中有效地投入到為實現目標的行動中來。有自我管理能力的人,他們知道自己在每一階段、每一天應該做什麼,必須做什麼,什麼不能做,什麼不該做。也就是說:他的言行是有目的的,是有效勞動。有自我管理能力的人,會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經常檢視自己的行為,及時發現錯誤和不足,並加以糾正和改進,避免“小洞不補,大洞吃苦”的遺憾。
2.自我管理能力決定人生價值取向。自我管理能力“立”則興,不“立”則廢,縱觀凡成大器者,無不在青少年時期就顯示出超常的自我管理能力。周恩來中學讀書時就確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偉志向。毛澤東為培養自己的毅力和定性,在北大圖書館工作期間,專門到鬧市讀書。現代科學家錢學森、錢偉長等,為了實現報效祖國宏願,毅然放棄國外的優越條件,衝破重重困難,回到百廢待興的祖國。
凡人生失意者,無不敗在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或自我管理能力低下。他們沒有明確的、堅定的人生目標,或者是雖有目標卻沒有實現目標的具體規劃,缺乏自尊、自信、自律。這些人往往生性懶散,學習和工作效率低下,意志不堅強,抵擋不住誘惑。
在人的頭腦中,始終有正義和邪惡在較量,它們的勝負就在瞬間,而決定它們勝負的就是自我管理能力。
3.自我管理能力影響其它素質形成的質量。中小學是人的意志品質、行為習慣等素質的養成階段,自我管理能力是各類素質中最重要的素質。信念、意志、毅力、自律、自控、自強等都體現自我管理能力,認知能力、接受能力、自育能力也反映出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也決定著道德情操、行為習慣養成的質量。如果沒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一切都靠別人監督管理。要提高其它方面的綜合素質幾乎是不可能的。
三、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
許多中學生,甚至學生家長、老師,對“自我管哩”這一概念的意識是模糊的,不能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當我們把“自我管理能力”作為一個重要教育理念提出來,那就有必要談一淡如何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1.給孩子提供足夠的空間。家長由於對孩子的溺愛或低估孩子的能力,往往會越俎代庖,把孩子該做的事做了,把孩子能做的事也做了,使孩子失去動手的機會,也失去了思考的機會,養成了孩子的依賴心理。比如孩子穿衣、洗漱、吃飯、作息、打掃衛生、洗衣服、上學等,都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孩子的興趣愛好、理想志向,家長都應給予充分尊重,潛移默化地養成孩子自我管理意識。
有些老師由於要求“標準”太高,往往把學生該完成的事情全安排好了,這樣,既剝奪了學生的實踐過程,也剝奪了學生的創新過程。比如班級管理,宿舍、生活管理,團隊活動,興趣小組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節日慶祝、紀念,手抄報,升旗儀式等,都應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規劃、組織落實,積極匯入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
2.充分信任孩子。充分信任孩子是對孩子人格的尊重,也是對孩子行為的鼓勵。處於今天知識爆炸的時代,孩子從各種渠道獲取的資訊相當豐富,孩子的獨立意識強,選擇餘地大。孩子的人生之路讓孩子自己走,家長的義務是看著孩子走,而不是攙著孩子走,不要讓孩子生活在自己的影子裡。老師是學生的引路者、擺渡者,而不是乘車的駕駛員,老師對學生應多“授之以漁”而少“授之以魚”。時代的迅猛發展,孩子將來面對的是家長和老師都不曾經歷過的嚴峻挑戰,將來複雜的社會要由今天的孩子去管理。如果我們今天能夠培養出孩子較強的自我管理能力,那麼將來,孩子長大後就會有較強的社會管理能力。
我們不必擔心孩子在自我管理中犯錯誤,他們往往會在錯誤和挫折中變得更堅強、更成熟。俗話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紙上得來總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放開手,讓孩子在自我管理中摔打,在自我管理中成長1
3.實行全面監控。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孩子實施自我管理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偏差、缺漏和錯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家長和老師不能放手不管。
在孩子的目標一計劃一實踐一總結的全程中,家長和老師要給予極大的關注;積極引導、分析細節、提供服務、幫助反思,以彌補孩子思維的不成熟和經驗的不足。我們要把自己擺在朋友的位置上,對孩子出現的問題進行有益的探討,對孩子的成績給予肯定和鼓勵,以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自信心。
對自我管理能力弱的孩子,家長和老師還要採取一點強制措施,先行介入,幫助孩子管理,有意識地向其灌輸、匯入自我管理意識,最終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
7 # 小牛頓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有怎樣的父母就會有怎樣的孩子,孩子是父母的複製品。
當然,父母自我管理能力強對孩子影響非常大。 ”對於孩子來說,自我管理是其他一切能力的基礎,如果孩子連自己也“管”不好,其他如幫助他人的能力、領導他人的能力、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將無從談起。
自我管理在管理界非常受重視,一位管理學博士說:“除非你能管理‘自我’,否則你不能管理任何人或任何東西。
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增強,孩子越來越傾向於要求獨立、要求自我管理。但對於那些容易叛逆的孩子來說,自我力的培養應從小開始。因為一旦孩子對自我管理的理解產生偏差,自我管理便成了他按自己的想法去玩耍、去闖禍的理由。
那麼,做家長的到底應該怎樣去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呢?
第一種方法: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把玩完的玩具放進櫃裡,作業做完後自己收拾書包等。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學會約束、控制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
第二種方法:教你的小學會保護自己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的安全意識會有所增強,但他面臨的誘惑也會隨之增加。一些網站、報紙、雜誌、電影、錄影、圖書等中都有不健康的內容,如垃圾廣告、黃色資訊等都會腐蝕孩子的心靈。這時,父母就要經常跟他討論什麼內容是健康的,什麼內容是有毒害作用的,以提高孩子的鑑別能力,讓孩子自覺抵制不健康的東西。
第三種方法:教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學習
除了生活,孩子 面臨最多的問題就是管理自己的學習。然而,男孩不像女孩那樣講究,通常情況下,他的書包亂得像紙簍”,書本等學習用品讓他用一會兒就會變得破破爛爛。因此,很多家長只好每天幫他整理書包、把書本等訂上厚厚的封皮......
事實上,孩子形成這種毛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家長包辦一切,未能培養起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在上學前的這段時間裡,家長就要讓孩子自己整理圖書、玩具,收拾書包和生活用品,以培養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
8 # 韓老師家庭教育
不一定。
自我管理能力強,對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有幫助,但並不是唯一決定性因素。溝通能力、自省能力、協作能力等均對父母的家庭教育結果有影響,所以自我管理能力強的父母,如果其他方面弱,也可能會做不成一個好父母。
比如:事業成功的高管,自我管理能力必定是很強的。但疫情期間,我收到不少“強”人的求助資訊,感慨在疫情期間,跟孩子的關係很緊張。希望依靠外力,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
9 # 丁老師心理工作室
大機率是確定的:
一、孩子的三觀形成期主要靠父母引導—班杜拉社會學習論;
二、自律的父母大機率不會放縱子女、疏於管教。
-
10 # 林宏周357
不一定,管理有管理方法,教育子女,有教育方法。管理是用制度管人。教育子女主要是,讓子女心理品德健康成長。教育子女要多引導,以理開通。有時也要適當的獎賞。
-
11 # 渺星人
自我管理能力強的父母在教育子女上是否會更成功,我想這個問答的答案是未必會更成功。因為這裡涉及幾個問題。一是父母自我管理能力強不代表子女能力強。父母和子女是不同的個體,家長總是希望子女像自己一樣努力或像自己希望的目標發展,現實總會事與願違,甚至走向了反面,家長能力強,代勞代辦多,孩子恰恰能力弱。二是父母自我管理能力強不代表懂教子方法。教育孩子無小事,時時處處是教育,不是單純地父母自我管理上去了,那麼對孩子的教育就抓好了,這裡更主要的是會不會管理教育孩子。三是父母自我管理能力強不代表可當好榜樣。父母是子女的鏡子,子女是父母的影子。父母自我管理能力強,最易出現居高臨下看孩子,對孩子要求過於苛刻,以及不結合實際等問題,易導致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當然,談以上觀點只是想說明不可把問題絕對化,對於自我管理能力強,把子女教育好則更是更為普遍,也是人們十分樂見的事情。圖片來源網路
-
12 # 愛我所愛小娜娜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能打洞。自我管理能力強的父母在教育子女上不能說一定會成功,但肯定會更成功。因為父母就是子女最好的老師和榜樣。
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中受到最重要的教育。古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而孩子3歲之前完全都是在接受父母的家庭教育,這個時候跟父母每天相處,耳聞目濡,父母的很多習慣和個性都會直接影響孩子性格和個性的形成。哪怕是到了7歲,差不多也是上一年級,也都是在父母的影響下。孩子7歲基本上個性和性格已經形成了,而性格又決定命運。所以父母在7歲以前都影響孩子的一生。
究竟是什麼樣的父母會影響孩子更成功呢?我先問一下已經是家長和將來會是家長的朋友一個問題:你們期望自己的孩子在什麼樣的學校上學?一般的學校還是好的學校?上大學是上普通大學還是名校?普通學校就不行麼?普通學校就培養不出優秀的學生麼?我想在我們心中已經有了答案。包括我們這樣辛辛苦苦在外打拼,僅僅是為了自己嗎?難道不也是為了以後讓我們的孩子能在一個好的城市生活立足,讓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上好的學校,有好的老師。為什麼我們那麼拼,自己再苦再累也無所謂,可是我們卻那麼渴望讓孩子接受好的氛圍和環境,是什麼原因呢?
我想可伶天下天下父母心,我們知道孩子不一定在上海這個大城市,在上海的名校上學就一定能成功。但是在這種大城市好的環境下,好的教育資源下孩子更容易贏在起跑線,更容易獲得成功。哪怕不成功,大城市給孩子的眼界和閱歷也是不一樣的。這就像我們家庭中,好的父母就是好的教育資源,好的教育環境。而我們自我管理能力強的父母就是我們好的學校裡面好的老師。
自古名師出高徒。儘管普通家庭的家長也能在培養子女上獲得成功,但我認為自我管理能力強的父母在教育子女上更容易成功。
-
13 # 最系列TopSeries
我認為自我管理能力強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上會更成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導師,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起到很大的作用,父母的自律行為也會對孩子的未來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現在,越來越多父母開始懂得我管理自己,對孩子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更好的教育下一代,為下一代做榜樣。
拿家長會來舉例,很多優秀又有禮貌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大都有時間觀念,絕不會在家長會上遲到,他們衣著得體,言行舉止也讓人舒服。 家長會,一個小小的家長圈,生活中一個小小的縮影,折射出的卻是父母對自身的自我管理態度。
《傅雷家書》中收錄的都是父親給兒子寫的信,其中有很多提到父親自己的經歷。這是他的父親留給他的一筆無價的精神財富。他的父親的生活原則是:先做人,再做藝術,之後再做藝術家,最後成鋼琴家。傅聰在父親的影響下,刻苦鑽研音樂,成為著名的鋼琴家。
傅聰讀書的時候,他的父親經常寫信鼓勵他,教會他做人,經營婚姻等成長中所面臨的問題。其實,他的父親在給他寫信的時候,正在遭受文化大革命的摧殘,但他的父親隻字不提。 他的父親傅雷從事法語翻譯工作,並且取得很大的成就。傅聰為他的父親感到驕傲,他回憶印象中的父親,既是嚴師,也是益友。父親的一言一行無形當中影響著傅聰。
可見,自我管理能力強的父母,如果努力做到最好,定然會深深地影響著孩子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很多時候孩子並不是聽你說教了什麼,而是看你做了什麼。
自我管理能力,就是在該做的時候,不管喜不喜歡,都去做你應該做的事情。
奮進的征程總是孤獨而又艱辛,NBA是個職業聯盟,球星們看似光鮮奢華,殊不知背後付出了多麼艱苦的努力。要想在這個殘酷中競爭中勝出,自我管理的因素必不可少。
其實,關於“自我管理”,也許你聽過不少誤區。 有人會問,自我管理,就要壓制自己內心的慾望嗎? 其實不然。 以下兩點有關自律的誤區,也許曾經困擾過你。誤區一:自我管理清單上只有枯燥的任務,沒有娛樂 很多人,從決定自律的第一天起,就很有“儀式感”地、密密麻麻地制定了很多工。他們內心覺得娛樂肯定是自律的大敵,離得越遠越好。 可是試想,每天睜眼看到那被填滿的任務表,是不是恨不得轉身再睡過去,連起床都需要動用如此之大的意志力,那些需要你真正自我管理、嚴格執行的任務,你又真的能堅持多久呢?
其實,自我管理如村上春樹,每天四點起床,堅持寫作、跑步三十年,也把下午兩點以後的時光,定義為娛樂時光,隨身所欲地睡午覺,聽音樂,讀書。 真正自我管理的人,懂得把娛樂的時光像任務一樣堅持地執行,因為,充足的娛樂時光,是保持自我管理的調味料。
泰戈爾曾經說過:自我管理本身需要進行嚴厲地自我剋制,因為剋制本身就可以作為一種精神寄託。
誤區二:模仿和攀比別人的“自我管理清單” @妍 決定自律的那一刻起,我便每天5點半起床、每天堅持跑五公里,每天讀一本書…… 這些我們在自律清單上常常看到的專案,通通被她列入自己的自我管理計劃。 可是,自由職業的她,明明喜歡睡懶覺,不到十點不起床,而且,晚上工作效率更高。 明明是“喜靜惡動”的人,從讀書的時候,就討厭跑步,討厭體育課。 “自我管理清單”上幾乎填滿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所以,結果可想而知,興沖沖地堅持了一個禮拜,便因起不來、跑不動、讀不完等各種理由,將寫好的自律清單束之高閣。
其實,自我管理是私人定製的事情,因人而異。 從自身需求出發,擬定屬於自己的自我管理清單。自我管理只是手段,完成必要的任務才是目的。 如果,你依然覺得自己的自我管理很苦,可能只是沒有找到自己鍾愛、能夠產生成就感的事情,那麼試試換個方向去努力。
那麼,如何才能變得自我管理呢?想要自我管理,首先要學會接納自己。 接納自己的開始就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每個人身上都有不願碰觸的一面,但恰恰是這些不完美才讓我們成了獨一無二的自己。潛意識裡給自己鼓勵,適當地肯定自我,自愛者方能為人所愛。如果你不能接受自己的平庸,那麼請從自我管理開始,自我改變。極致自我管理的體驗一開始會很痛苦,可是,再痛也痛不過辜負自己的心痛,再苦也苦不過失去希望的煎熬。
當一個人被過於嘈雜的外部世界攪得不復安寧時,是很難好好生活的。讀書,寫字,畫畫,無論透過哪種方式去獨處,都能更清楚地聽到內心的聲音,更瞭解自己。
自我管理,其實就是要從敢於承擔責任開始,承擔你要做的事情。 很多人未曾品嚐過自律帶來的喜悅滋味,就以一句“我做不到”,草草收場,無功而返,便感慨一句“自我管理太難”,便退回了原點。自我管理不一定能給你帶來成功,但是自律的過程中能夠讓你感受快樂,一個擁有生活目標的體驗過程,一個蛻變自己的過程。 很多小事,短時間的堅持不見得有多好的效果,但只要去做,你付出的每一分努力,時光都會在未來的日子裡以另一種美好的形式饋贈給你。 父母給予孩子充足的愛;行為上有適當約束,或許能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自由和自我管理,就如同天枰兩端的兩個砝碼,不管向哪邊過度傾斜,都會失去平衡。
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自我管理影響著孩子的自我管理,父母刻苦努力,孩子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就如孔子所說:其身正,雖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而不從。願每個父母都能夠保持成長和自我管理,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 作為父母,你需要做的,只是每一天向前一小步,僅此而已。
-
14 # 法圖曼
家庭教育作為生活的教育,由父母作為主體所經營的家庭生活就是孩子成長的“課堂”,父母的生活狀態就是孩子的生存狀態,父母的身心狀態與孩子的心理感受休慼相關。
因此,家庭教育中最難的,也是最重要的是父母的自我管理,管理自己的健康,管理自己的情緒,管理自己的角色,管理自己的私生活。教育者的自我管理對孩子而言就是好的教育,也是管理孩子的前提,沒有父母的自我管理,妄談家庭的平安和孩子的成長。父母要能預見到自己某方面的失控,要有意識和能力讓時空的生活調整回常態。
父母的自我管理,塑造了一個自律的成人形象,這是孩子成長的榜樣。如生活中的自我管理,從自己的揹包到家庭物品,再到時間管理與情緒控制,這些生活中時時刻刻圍繞著孩子的示範給孩子自我管理物品,控制情緒的榜樣,其效果可比父母千萬句的教導要管用,也更沒有教育的痕跡。
父母的自我管理創造了一個有序的環境,因為父母的自我管理讓自己的情緒與行為在孩子可以理解和可以把握的範圍內,這滿足了孩子對秩序感和安全感的需要,孩子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中內心得到安寧,並能獲得各種交往技能,也就不需要採取緊張的察言觀色,不需要時刻提心吊膽地面對父母風雲變幻的情緒。
能自我管理的父母,他的孩子是幸福的;能自我管理的父母自身也是幸福的,因為有序的生活讓一切看起來清爽有規律;自我管理讓他們能夠有信心把握自己,把握教育的規律。透過自我的控制能夠讓自己積極行動,讓好的教育理念體現在生活實踐中,不容易產生知與行的脫節,極少會因為拖延症或不自控而懊惱與後悔。
父母間教育能力的差別在於他們自我管理能力的差別,管理自己就是管理好教育過程。
-
15 # 海螺姑娘母嬰育兒
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跟父母的育兒方式有關。
一般自我管理能力強的父母如果不學習科學的育兒方式,繼續沿用老一輩人的育兒方式,或者用自己的經驗的教訓來教育孩子的話,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自我管理能力強的父母通常對孩子的要求也很高,如果在管教孩子的時候不用科學的育兒方式,很容易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
有一項針對自殺學生父母職業的調查研究表明:
其中父母職業是教師的最多,佔接近40%。
前四分別是教師、醫護人員、公務員、管理人員。共佔約65%
從這些資料可以看出這些職業的工作人員可以說使我們心目中的自我管理能力強的人。
由此可見,很多的父母會為了找一份像樣的工作,讀十幾二十年的書,工作後還要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
可是,為人父母,讀了幾本育兒書籍呢?
家長絕大多數人,包括高階知識分子,育兒知識匱乏這還真是個普遍現象。大多數家長沿用的依然是老一輩人的育兒觀念。
我們的科技在進步、時代在發展,我們的育兒觀念也要發展。
在這裡給大家推薦幾本讓我受益頗深的育兒書籍吧:《捕捉兒童敏感期》《養育男孩》《養育女孩》《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不管教的勇氣》《正面管教》
自從升級做了媽媽,倍感“書到用時方恨少”
這些書籍裡的方法很多都顛覆了我們傳統的認知,所以必須常讀常試。慢慢的,就會發現自己付出的這些讀書時光真的是太值了。
我們來看看幾個常見的育兒誤區案例吧:
1、:很多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獨立,從出生就讓孩子一個人睡小床。
殊不知,孩子只有在童年時期從父母那裡獲得充足的安全感,他內心才有能量獨立,所以在孩子3歲前一定要給予孩子充分地關注和情感滿足。
2、很多家長在孩子摔倒的時候跟孩子說:“沒事沒事,不疼不疼,勇敢點,爬起來。”
殊不知,這麼做,竟然會培養出忽視別人情感的孩子,因為他小時候的情感就這樣被父母忽視了。(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生完孩子或者受傷了,傷口疼痛難忍的時候,另一半告訴你:不疼,沒事兒。你會不會像罵他一頓?)
3、很多家長喜歡說:“如果你期末考好了,就帶你去旅遊。”“如果你好好寫作業,就獎勵一朵小紅花”“如果你做家務,就獎勵你5元錢”。
你可知道,就在你看著自己的招數如此見效暗暗竊喜的時候,你的孩子已經失去了對學習、對勞動本身的樂趣。從此,他學會了跟你講條件:“你給我個什麼,我就照你說的做”
是不是你經常這麼做?
趕緊讀書吧!
我已經學會了如何給孩子無條件的愛,溫柔而有邊界。寶貝也越來越自立、自律。
希望你的寶貝也越來越獨立、自律。
回覆列表
總體來說,孩子教育問題,不是以哪一類父母就可以帶出什麼樣的孩子來。孩子的教育問題,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摸索,找到適應自己孩子的方法才可行,一般說,要能夠真正成為孩子的朋友,這樣的方式或許最可行。
只能說一般可能性更高一些,但不代表絕對。多數孩子會比較成功,因為父母管理能力強,一般會給孩子以榜樣,同時 孩子的安排各方面也會更全面。
但一旦失敗,往往又比一般家長帶大的孩子更失敗,或者走向犯罪。因為父母的管理能力太強,一般都比較自我,比較強勢,這樣又往往不給孩子以自由思考,不給孩子自己幹自己喜歡的事情,有可能導致部分孩子出現極端反感,或者在父母面前是一個樣,在離開父母又是一個樣。最終,部分孩子出現了較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