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
14
回覆列表
  • 1 # 北京爺們的日常生活

    儘管有米飯,但唐朝的主食以麵食為主,更具體地說,是以餅為主,各種餅多達幾十種(其時各種饅頭也叫餅,餅的概念比現在大)。

    在唐代筆記小說《因話錄》裡就提到“世重餅啖”。各類史書、小說、詩歌裡也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餅,比如蒸餅、煎餅、胡餅、湯餅等等。

    當時的肉食,以羊肉為主(吃牛肉是犯法要被重判的,豬肉雖有但不太多),而羊肉有個問題就是羶味大,所以能去羶味的胡椒在當時地位極高,價格也非常貴。

    為什麼唐朝不吃雞鴨鵝肉?這是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因為在唐朝有的時候,雞鴨鵝等禽肉是不算肉的——這裡有個小故事:唐初一度禁止御史到地方時吃肉,但唐初名相馬周到地方特別喜歡吃雞肉,然後就被人告了,唐太宗說“我禁御史食肉,恐州縣廣費,食雞尚何與?”意思大約是我怕鋪張浪費所以禁止御史吃肉,但是吃雞怎麼能算肉呢?

     

    關於肉食,再補充點,當時唐朝漁獵風氣很盛,釣魚很常見,而且當時有道非常非常有名的菜——“切鱠”,其實就是當今的生魚片。

    打獵得來的獵物,諸如鹿、兔子、野豬、熊,也經常出現在唐人的選單裡。

    再說蔬菜,現在很常見的西紅柿、土豆、青椒、紅薯、洋蔥、辣椒、玉米,猜猜看有多少是唐朝能吃到的?

      

    答案是零,這些當時都沒有。

      

    即使現在常見的大白菜(當時叫“菘”)、菠菜(當時叫“波稜菜”)都不算是常見的蔬菜。白菜是因為品相不佳,菠菜則是剛剛引進價格太貴。

      

       那麼當時最常見的蔬菜是什麼?秋葵,叫“冬莧菜”,杜甫有詩云:“稻米炊能白,秋葵煮復新。誰雲滑易飽,老藉軟俱勻。”現在已經不大常見了,只在南方部分省市還有吃。

      

       另外還有一種很常見的蔬菜,叫做薤(xiè),杜甫同樣有詩云:“隱者柴門內,畦蔬繞舍秋。盈筐承露薤,不待致書求。”現在這菜也還有,名字叫“藠 ( jiào)頭”,但同樣也很不常見了,只在南方部分省市還有。

      

       再說做法,當時的做法比較單調,基本就是煮、蒸、烤三種,炒什麼的要到宋代才有。

      

       再來說說調料。

       當時辛香料還是蠻多的,常用的花椒、胡椒、豆蔻、桂皮、陳皮都有了;也有些比較複雜的調料,諸如豆豉、豆醬,蔥薑蒜也都有了;鹽肯定是有的啦。

       不過味精、雞精這些近代才有的當時肯定沒有,辣椒也沒有。

       很多古詩裡都提到了當時做飯用的調料,諸如“蒸豚搵蒜醬,炙鴨點椒鹽。去骨鮮魚膾,兼皮熟肉臉”(豬肉蒸了蘸蒜泥、烤鴨蘸椒鹽、生魚片、帶皮的羊或者豬頭肉);再如“魴鱗白如雪,蒸炙加桂姜”等等,都能看出來唐人對於調料使用跟現代已經很接近了,做法也很多樣。

    當時也有醋,用酒烹飪也屢見不鮮,另外,唐朝也有糖,不過當時更常見的叫法是“餳”,更具體來說應該是麥芽糖,也有把餳加入做成飲品的,這種飲品叫做“飴”。

    當時制餳的工藝很精湛,製作出來的餳品質很高,如李商隱所說“粥香餳白杏花天”;至於蔗糖則是剛剛興起,還是玄奘從天竺帶回來的製作工藝,自那之後,砂糖才漸漸普及。

      

    以唐朝時長安一代為例,說說他們一天都在吃什麼。

      

      唐朝早餐,最常見的“餺飥(餺飥)”。簡單地說,就是面片湯。

      賈思勰《齊民要術·餅法》對餺飥的做法有詳細描述:“餺飥,挼如大指許,二寸一斷,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極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愛,亦自滑美殊常。”

      簡單說就是面片扯成拇指大小,水煮加調料,是唐人比較常見的主食,屬於我前面提到的“湯餅”之一。

      

      另一個常見的早餐是“粥”,話說粥這種簡單又營養的東西,也是唐人最愛,比如白居易的“今朝春氣寒,自問何所欲。蘇暖薤白酒,乳和地黃粥。”再比如皮日休的“朝食有麥饘,晨起有布衣。”其中的饘,也是粥。

      彼時粥的做法之多樣,比起當代也不遑多讓,在唐朝的醫學著作《食醫心鑑》裡,專門有一部分就是講粥的,其中提到各種做法,原材料從米到白粱米、粟米、薏仁米、大麥、小麥、粳米,輔料從蔬菜到肉到水果到乾果,堪稱包羅永珍。

      

      隨便舉幾個出場率高的:

      

      胡麻粥(芝麻粥)。當時很喜歡在飯里加芝麻,諸如王維的“御羹和石髓,香飯進胡麻”,粥裡也少不了啦,於是就有了胡麻粥(芝麻粥)。

      

      寒食麥粥。寒食節的時候,據《唐六典》,公務員們的食譜裡有寒食麥粥。至於民間,寒食節的時候多吃冷粥。

      

      杏仁餳粥。冷粥味道不大好,所以吃杏仁餳粥就很普遍。做法是“寒食三曰,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麥為酪,搗杏仁煮作粥。按玉燭寶典,今人悉為大麥粥,研杏仁為酪,別以餳沃之”(《鄴中記》),簡單說就是大麥粥加上磨碎的杏仁,加上餳(麥芽糖)。

      

      當然,除了面片湯和粥,早餐肯定還是有其他可選的,比如:蒸餅。

      

      簡單說就是一切上籠蒸出來的麵食,都可以叫蒸餅。(其中當然包括了饅頭,但不限於饅頭,還有一些類似包子的),有直接蒸的、有加油蒸的,還有放入乾果、餡料蒸的。

      

      另有宋人吳處厚在《青箱雜記》中提到:“仁宗廟諱貞(應作‘禎’),語訛近蒸,今內廷上下皆呼蒸餅為炊餅。”——想到武大郎了吧。

      

      挑個有名的介紹吧:

      子推蒸餅:這也是寒食節的時令食物,今天也能吃到。

      

      另一個超級超級有名、出場率極高的主食,就是胡餅了。

      

      白居易有詩云“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講的就是白大詩人山寨了京城裡一家著名胡餅店,然後做出來送個友人的故事。

      

      胡餅的做法大約是白麵餅胚,抹油撒芝麻,放爐子裡烤熟——考慮到這玩意來自西域,做法跟饢也如出一轍,我覺得就是饢了。跟燒餅什麼的,也是同源。

      

      感覺胡餅應該和今天的囊差不多。

      

      在《唐語林》裡有豪華版胡餅做法:時豪家食次,起羊肉一斤,層佈於巨胡餅,隔中以椒豉,潤以酥,入爐迫之,候肉半熟食之,呼為“古樓子”。一斤羊肉裹到大胡餅裡,調料就是黑椒豆豉,抹上酥油,放爐子裡烤,叫做“古樓子”,聽起來就夠豪爽。

      

      再有就是煎餅。

      

      煎餅也是種時令美食,《唐六典》裡就提到百官在三月三的時候要吃煎餅,但迄今為止沒有比較詳細的描述唐時煎餅做法的文獻。倒是元代王楨《王禎農書·谷譜二》中,講到“(蕎麥)治去皮殼,磨而為面,攤作煎餅,配蒜而食。”

      

      所以,至少元代的正宗煎餅,是加蒜的。

      

      主食之外,唐朝正餐裡,肉食首推羊肉,彼時羊肉的做法還不太豐富,舉幾個有名的:

      

      生羊膾,這道菜是從隋朝傳下來的,簡單來說就是生羊肉切碎拌調料,味道什麼的自行想象吧。

      

      黃耆羊肉,算是道藥膳,就是黃芪和羊肉煮湯:

       

      還有一道,可以算作當時名菜中的名菜——“渾羊歿忽”,做法也很奇葩,《太平廣記》是這麼說的:“取鵝,燖去毛,及去五臟,釀以肉及糯米飯,五味調和。先取羊一口,亦燖剝,去腸胃。置鵝於羊中,縫合炙之。羊肉若熟,便堪去卻羊。取鵝渾食之。”

      簡單說,就是把羊和鵝殺了之後去內臟褪毛,然後在鵝的肚子裡放上調好料的糯米飯和肉,把鵝放到羊的肚子裡,然後烤羊,等羊肉烤好了,去吃鵝。不過居然還有地方在做。

         

      說完了羊肉,再說說牛肉。雖然名義上禁止吃,但自古以來中國人民就有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能力,不允許我殺牛,但是牛意外死了,我就可以吃了吧?所以牛肉做的菜還是有的,比如這道:

      

      煲牛頭,在《北戶錄》裡是這麼記載的“南人取嫩牛頭火上燂過,復以湯(燙)毛去根,再三洗了,加酒豉蔥姜煮之候熟,切如手掌片大,調以蘇膏椒橘之類,都內於瓶甕中以泥泥過,煻火重燒,其名曰褒”。做法很複雜,能牛頭先烤了,再加上各種酒、豆豉、蔥姜煮了,再拌上香料封在大甕裡用泥封口,埋起來點上火慢慢烤。味道怎麼樣?作者稱讚比熊掌還美味。

      

      還有一道名菜“鵝鴨炙”,據說是武則天的寵臣張易之的最愛,但是非常殘忍,把鵝鴨放到金屬籠子裡,生炭火烤,再放上調好的調料汁,鵝鴨一熱就開始澆調料汁,直到鵝鴨被烤死,味道也進去了,肉也剛好熟了。

      再說說存在感沒那麼強的豬肉,當時最常見的做法,就是蒸了就蒜泥吃了。

      

      此外還有需要重點提的是“魚鱠”,就是生魚片。沒錯,日本的生魚片是從唐朝傳過去的,只是今天又從日本傳了回來。

      

      生魚片這東西,海內外也差不多,取新鮮的魚,或切成片、或切成絲,蘸調料吃,這可是當時的頂級菜餚了,因為切魚片對刀功的要求很高。

      杜甫有首《閿鄉姜七少府設膾戲贈長歌》,詳細記載了吃的過程:“姜侯設膾當嚴冬,昨日今日皆天風。河東未漁不宜得,鑿冰恐侵河伯宮。饔人受魚鮫人手,洗魚磨刀魚眼紅。無聲細下飛碎雪,有骨已剁嘴春蔥。偏勸腹腴愧年少,軟炊香飯緣老翁。落砧何曾白紙溼,放箸未覺金盤空。”  

      

      說完了肉,咱說說菜。

      

      先說秋葵,這玩意當代也有,最常見的做法是燉湯。

      

      另有一道名菜“醋芹”,是唐初名臣魏徵的最愛。就是現在的醋漬芹菜:

      

      最後,唐朝人吃飯,還喜歡搭配“果品”,就是水果啦,橘子、荔枝、琵琶、龍眼、梨、桃、棗、杏、李子、櫻桃都是當時常見的果品。

      

      其實總體來說,大唐盛世的人們自然沒有今天的吃貨幸福,可以吃到更多好吃的。這從顧閻中著名的《韓熙載夜宴圖》和杜甫的《麗人行》中即可窺得一豹:“主人客人面前案上所列的食物不過八品,四個高足的淺碗,四個小碟子。有一碗是白色的圓球形的東西,有點像外面滾了米粒的蓑衣丸子。有一碗顏色是鮮紅的,很惹眼,用放大鏡細看,不過是幾個帶蒂的柿子。”

      而韓熙載夜宴圖描述的是一場在當時非常奢華的餐宴,平民吃什麼可想而知。

      杜甫《麗人行》倒是描述了許多山珍海味,但是都過於綺麗誇張,估計是杜甫的想象產物:“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犀筯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紫駝之峰:即駝峰,是一種珍貴的食品。唐貴族食品中有“駝峰炙”;素鱗:指白鱗魚;犀筯:犀牛角作的筷子。

      這種只寫更貴,不寫更美味的詩,一點都不寫實,估計杜詩人也不是個專業食客。

  • 2 # 武漢網視

    在唐朝,道教是一個很重要的宗派,也正因為如此呢,在唐朝的飲食上也受到了道教飲食規矩的一些影響,例如對吃魚吃肉的限制,尤其是吃魚,在道教看來,龍大部分都是由鯉魚化身變來的,十分神聖不可侵犯,並且,鯉魚的鯉字和李同音,所以在唐朝,吃魚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

    飲食中的茶文化就是在唐朝興起來的,《茶經》一書就是出自於唐朝的陸羽,那時的茶不僅僅是生津止渴的水,更是一種茶的思想和茶的哲學。想象一下唐朝的那些詩人,約上三五好友,坐個河邊的客棧樓上,一邊車水馬龍,一邊品茶吟詩,多愜意。

  • 3 # 談史論新

    主食類餅類食品在唐人的主食結構中,餅食佔據了很大的比例,唐朝麥類作物種植廣泛,為餅類主食的推及奠定了有利的基礎,當時人們以餅配菜,構成了日常主副食的基本模式。在北朝以前,餅是除麵糊以外的各種成型麵食的總稱,其範圍遠比現代餅類食品的範圍要廣,比如饅頭稱蒸餅,麵條稱湯餅,唐朝人雖保持了這種傳統稱謂,但對餅類的區分較前代更為詳細,史料記載唐朝餅名有蒸餅、煎餅、胡餅、曼頭餅、薄夜餅、喘餅、禾尞(前兩個作為一字,這個字實在打不出來)丸餅、渾沌餅、夾餅、水溲餅、截餅、燒餅、湯餅、煮餅、索餅、鳴牙餅、糖脆餅、二儀餅、石敖餅等等,多達幾十種,這在前代是不多見的。在餅類主食中,唐人食用最多的是蒸餅、煎餅、胡餅、湯餅。蒸餅唐代的蒸餅在廣義上包括各種上籠蒸熟的麵食,其中包括現代的饅頭,屬於發酵麵食。當時的蒸餅可以單純用麥面製作,也可以包含各種調料。唐人日常就餐,常以蒸餅作主食。就連皇家食品,其中也有蒸餅。蒸餅還廣泛流行於唐朝的飲食市場,成為麵食推銷者和購買者都百般垂青的食物。煎餅據史料記載,唐人多食煎餅,並且每家每戶都能製作。唐人把煎餅當作了節令美食。而煎餅也是兒童們喜愛的美食。唐朝市店中售賣主食,其中也有煎餅。但是迄今為止沒有比較詳細的描述唐時煎餅做法的文獻,所以有關加工方法,我們尚且不得而知。胡餅唐代流行胡餅,併成為一種飲食風尚(╮( ̄▽ ̄")╭唐朝流行的餅也太多了吧)自漢以來,胡餅傳播與中原各地,進入百姓家庭。在唐代,胡餅一般是在爐中或其他類似炊器中烤熟的餅。白居易雲: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寄與飢饞楊大使,嘗看得似輔興無。 白居易作此詩正在忠州,忠州胡餅按京師式樣製作,餅從爐內烤熟,含油,餅上有芝麻。這是唐代胡餅的典型模式。當然,胡餅亦能用蒸法制作。作為主食來講,胡餅在唐朝極受歡迎。市間食店,大多把胡餅當作必備的主食品種。遍及全國各地,胡餅隨處可見。湯餅唐朝湯餅,是指水煮麵條或面片一類的食物,與北朝的炊食模式大致相當。當時亦稱為索餅、水溲餅、餺飥。按北朝的時期的餺飥,一般做成薄片形狀。唐代博託與北朝形狀大體相似。在唐人的餅類主食中,湯餅一直採用水煮模式。有唐一代,湯餅花樣繁出,活躍在唐人飲食領域之中。唐人還有伏日、生日專門吃湯餅的習俗。唐人重食療,因而醫家又把湯餅視作食療保健的有效手段。唐人吃冷麵,當時稱之為‘冷淘"。《鑑誡錄》卷四記載前蜀時馮涓與王鍇行酒令,王鍇令曰:“樂樂樂,冷陶似餺飥”,這說明冷陶與餺飥大體一樣。而唐代的冷陶也有若多的花色品種。如《全唐詩》卷二二一杜甫《槐葉冷陶》雲:“青青高槐葉,採掇付中廚。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人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碧鮮俱照等,香飯兼苞蘆。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比珠。”這裡吟詠的是用槐葉為配菜的冷麵。唐以後,冷淘廣為流行,後來人們才稱其為冷麵、涼麵包餡麵食饅頭饅頭是中國古代特有的發酵麵食,它的形成還有一段傳說呢。相傳在三國時期,蜀國南邊的南蠻洞主孟獲總是不斷來襲擊騷擾,於是諸葛亮便親自帶兵去征伐孟獲。那時,瀘水一帶人煙極少,瘴氣特別重而且那裡的瀘水還有毒。諸葛亮的手下便提出了一個迷信的主意:按照當地人的做法,就是要殺死一些“南蠻”的俘虜,然後用他們的頭去祭祀瀘水的河神。諸葛亮當然不能答應殺“南蠻”俘虜了,可是他為了鼓舞士兵計程車氣,他想出了一個更好的辦法:就是用麵粉和成面泥捏成人頭的模樣兒蒸熟,代替“蠻”頭當作祭品去祭祀河神。後來,這種麵食就流傳了下來,並且傳到了我們北方。由於“蠻頭”太嚇人了,所以聰明的人們就用“饅”字換下了“蠻”字,稱為“饅頭”。唐朝的饅頭,在某種意義上屬於蒸餅的範圍。然而,唐代饅頭大多包餡,而且一般包肉餡,與單純的麵食蒸餅不一樣。因此在古代,屬於包餡麵食。餛鈍唐朝的包餡麵食,以餛飩最為常見。有關餛鈍的製作,唐人多有記敘。《食醫心鑑》記載了一種野雞肉餛鈍,作法是;以野雞一隻,治,如常作餡,溲麵皮做餛鈍,熟煮。當時,製作精良的餛飩,還可以成為一代名食。餃子餃子的名稱不見於唐朝史籍。據估計,唐代的餃子與餛鈍同時流行,即使在邊遠地區亦是如此。可能最初的餃子還沒有獨立的名稱,只作為餛鈍的一個附屬品種。宋朝以後,人們才用"角兒"一詞來專指餃子。餡不要以為我打欠字了啊,這種麵食的名字就叫餡,或者可以叫它全名,餕餡。是一包餡麵食,類似與今天的包子,宋初已廣為食用,唐朝時則初見蹤跡。宋朝的饅頭、餡、包子同為帶餡麵食。饅頭一般包肉餡,餡包素菜,包子則餡料隨意。所以唐五代的餡可能也是素餡。《清異錄》記載,四月八日專食“指天餕餡”此日乃佛門節日,寺僧食之,必然為素餡麵食。唐朝的時候,吐魯番人已經吃上香噴噴的餛飩了,這從考古發現得到了證實。1959年,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就出土了幾個餛飩,質地為小麥面,長約3釐米,寬1.9釐米,雖然已經不很“新鮮”了,但它們是中國乃至世界迄今最古老的餛飩實物了,一千多年來儲存至今實屬不易,其歷史、文化研究價值不言而喻。米類食品米類食品是指粒食食品。唐朝時,雖然麥類食品逐漸進入主食領域,但創痛的粒食仍然保持了較廣的食用範圍。唐人粒食穀物,多烹製成飯和粥,有時也做成粽。飯唐人將穀物烹熟,稱之為飯。在稻米產區,人們使用稻米飯。在慄米產區,人們食用慄米飯。米飯是唐朝人不可缺少的主食。稻米飯稻米飯的使用範圍最廣,唐人食用時,一般輔以菜餚。如果烹以魚類菜餚,那便是米飯的最佳配伍了,唐人為此垂意猶深。所以以菜配米飯,是唐人粒食時的主要方式。慄米飯除稻米外,其他穀物也可做飯,唐朝的小食店,通常為就餐者供應各種慄飯。飯就介紹這兩種主要的吧,其餘還有很多,有時間再補充。粥米類主食除了飯以外,還有粥為之輔助。這也是唐人粒食的常用烹調方法。一般來說,粥為輔助性的主食,花樣繁多。胡麻粥(芝麻粥)。當時很喜歡在飯里加芝麻,諸如王維的“御羹和石髓,香飯進胡麻”,粥裡也少不了啦,於是就有了胡麻粥(芝麻粥)。寒食麥粥。寒食節的時候,據《唐六典》,公務員們的食譜裡有寒食麥粥。至於民間,寒食節的時候多吃冷粥。杏仁餳粥  冷粥味道不大好,所以吃杏仁餳粥就很普遍。做法是“寒食三曰,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麥為酪,搗杏仁煮作粥。按玉燭寶典,今人悉為大麥粥,研杏仁為酪,別以餳沃之”(《鄴中記》),簡單說就是大麥粥加上磨碎的杏仁,加上餳(麥芽糖)。而且唐人食療,以粥食為最佳方式。唐人的食療粥品多達幾十種,都是以米為粥,配入物料,以達到健身治病的目的。所以粥在唐人的米類主食中,同樣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粽粽在唐朝原是一種節令食品,又稱角黍。唐朝時,人們製作粽,主要還是自己食用,不再像之前一樣投江祭賢。因此端午節食粽者甚多。在唐代,粽子的形狀已經很多,有角粽、菱粽、筒粽、秤砣粽、錐粽等。後來,粽子逐漸由節令食品向飲食市場擴散,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現在是不是覺得唐朝人的飲食很豐富呢,但別忘了,這只是主食部分而已,有時間再更新唐朝各種飲品以及肉魚果蔬和調味料。————————————我是分割線——————————————————————————副食部分蔬菜在唐代的飲食生活中,蔬菜佔有很大的比重。人們一日兩餐,都離不開蔬菜。所以穀物和蔬菜是唐代飲食中的兩大主體,也是當時人們最基本的食物來源。唐代蔬菜的供應主要來自園圃種植,人們利用各種條件,大量栽種蔬菜。凡有農田墾作之處,都會見到繁茂生長的菜園。唐代蔬菜的品種很多,普及食用的就達幾十種。葵葵,按收穫季節分的話有春葵、秋葵和冬葵(不清楚有無夏葵)。唐朝時,人們曾大面積種植,稱之為園葵。而且由於當時葵菜的數量多,價格低,產地廣,所以人們日常飲食中,葵佔了較大比例。雖然葵菜上市期極長,但唐朝人最喜歡秋季的葵菜,俗稱秋葵,亦稱露葵。在當時人們的飲食生活中,葵菜常與穀物相配合。白居易《烹葵》詩云:“綠英滑且肥。”葵葉形狀圓如豬耳,葉梗正綠,吃在嘴裡口感黏滑,烹葵配白米飯,是唐朝人最熟悉的家常味道。韭菜韭菜是先秦以來中國的傳統蔬菜,到唐朝時,韭菜的栽培進一步擴大,凡有園圃之處,都少不了韭菜的地盤。韭菜可以長年連作,故而唐人四季均以韭菜為蔬食。在當時,韭菜還常被當作調味用料,其功用與蔥蒜類似芹菜中國古代芹菜多指水芹,為中國原生。旱芹有外域傳入,俗稱胡芹。唐朝時,這兩種芹菜均供食用,但人們主要還是食用水芹。唐朝人非常喜歡吃芹菜,唐朝名相魏徵特愛芹菜。唐代筆記《龍城錄》裡有一則關於魏徵與醋芹的軼事:魏徵在朝堂上喜歡提意見,且常讓皇帝下不了臺。有一天,李世民笑著對大臣們說:“那個山羊鼻子整天板著臉,不知有什麼東西能夠讓他動心。”李世民身邊的侍臣回答:“魏徵喜歡吃醋芹。”第二天,李世民賜宴,食物中有三杯醋芹。魏徵見了,食指大動,宴會還沒結束,三大杯醋芹就吃完了。李世民說:“你看你看,你說自己沒什麼喜好,我現在終於見識到了。”被揭短的魏徵回答李世民說:“皇帝喜歡無為(而不是奢靡無度),臣子自然不敢有什麼偏好。我就好這一口(醋芹)罷了。”李世民因此感嘆好久。蔥蒜蔥蒜作為辛香型蔬菜,在唐代已廣為栽培。大蒜最初在漢朝時引進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已作為調料品使用。但論對大蒜的喜愛的話,是沒有那個朝代比得上唐朝的。在唐朝大蒜是被當作葷菜的,出家人是禁食的。但據《廣五行記》記載,唐咸亨年間,有個和尚因為沒有大蒜,連吃魚肉都沒胃口,這足以見唐朝人對大蒜的喜愛。唐朝人不僅吃菜離不開蒜,吃魚要拌蒜,吃肉也要有蒜。他們把蒜加工成蒜齏或蒜醬,吃肉的時候蘸著吃,全唐詩裡就有“蒸豚搵蒜醬,炙鴨點椒鹽”的說法。薤薤菜,先秦時已被中國馴育成蔬菜。《黃帝內經 素問》把薤列為五菜之一,排在蔥、韭之前。到唐代時,薤仍為中國居民的主要蔬菜,栽培極多。蘿蔔蔓菁在唐代蔬菜中,蘿蔔、蔓菁這樣的塊根作物,產地極廣,食用方法也很多。蔓菁蘿蔔芋頭在唐代,常見的芋頭品種有6種,其中,除野芋不可食用外,其他5種均可食用,只是青芋須在初煮時加灰汁以去毒,並換水熟煮。當時芋頭的吃法仍以煮食為主,也有將其與肉一起調湯作羹的。《本草綱目》引唐代醫學家蘇恭《唐本草》就說:“芋有六種:青芋、紫芋、真芋、白芋、連禪芋、野芋也。其類雖多,苗並相似。莖高尺餘,葉大如扇,似荷葉而長,根類薯蕷而圓。其青芋多子,細長而毒多,初煮須灰汁,更易水煮熟,乃堪食爾。白芋、真芋、連禪、紫芋,並毒少,正可煮啖之,兼肉作羹甚佳。蹲鴟之饒,蓋謂此也。野芋大毒,不可啖之。關陝諸芋遍有,山南、江左惟有青、白、紫三芋而已。”唐朝人對芋頭有多種烹食方式,人們將芋頭放置在火上烤熟,稱作煨芋。除了煨芋之外,唐朝人還多將芋頭做成蒸芋或做成羹。煨芋圖蓮藕唐朝人對蓮藕深有偏愛,南北各地都充分利用水塘資源,廣泛種植蓮藕,形成了可觀的產業。其中,蘇州出產的蓮藕品質最優,被朝廷指定為貢品。野菜唐人最常採食的野菜有蒼耳馬齒莧等品種。蓴菜,又名水葵,屬水生睡蓮科植物,其葉片浮於水面,中國長江以南多野生,春夏採其嫩葉可作蔬菜食用。蓴菜本身沒有味道,勝在口感的圓融、鮮美滑嫩,並且含有豐富的膠質蛋白、碳水化合物,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屬蕨類植物,鳳尾蕨科,多年生草本,南北荒山中均有生長。幼葉可食,稱蕨菜。春荒時期,新生的蕨菜作為天然食物,往往可以幫助人們度過艱難歲月。薇菜,俗叫微菜,是豆科植物中的大巢菜,多生於山地,味甘,微辛,其蛋白質含量高於同類野菜。《詩經》中“采薇”就是指採野豌豆。薺菜,屬十字花科植物,多生於田野及庭園,春季鮮嫩時可食。味道鮮美清香,營養非常豐富。肉類肉類是中國古代副食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唐朝時,中原及江南地區農業發達,因而穀物和蔬菜的供應都很充足。而唐代內地的牲畜多用於農作和運輸,是重要的勞動工具。一般情況下不準宰殺,所以,畜肉的供應受到限制。唐武宗有一詔令,其中有云“牛,稼穡之資,中國禁人屠宰,羊,中國所鮮,出於北方雜虜,國家未嘗科調”從這段資料可以看出,唐代政府對耕牛嚴加保護,而內地人又很少養羊,唐朝廷為了與邊疆各族保持良好關係,從來不向遊牧民族徵調肉食羊,因此唐朝牛羊肉的上市量都不是很充足。所以,在唐人心目中,只有豪門貴族才能日日食肉,一般的家庭很少吃肉。你是不是想說,唐朝人難道只能吃菜嗎?當然不是,唐朝人除了食用家畜家禽之外,還會吃各種野味,什麼馬驢鹿熊、各種飛禽走獸,盡是唐人的盤中之餐。牛肉在唐代的肉類食品中,牛肉被當作最佳品種,可有人會問,唐朝政府不是禁止在牛嗎?是,唐朝政府確實禁止宰牛,但自古以來中國人民就有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能力,不允許我殺牛,但是牛意外死了,我就可以吃了吧?再說了,那些王公貴族想吃牛肉,那誰敢攔著呀。所以唐人發明了許多烹飪牛肉的方法。比如《北戶錄》裡的記載“南人取嫩牛頭火上燂過,復以湯(燙)毛去根,再三洗了,加酒豉蔥姜煮之候熟,切如手掌片大,調以蘇膏椒橘之類,都內於瓶甕中以泥泥過,煻火重燒,其名曰褒”。做法很複雜,能牛頭先烤了,再加上各種酒、豆豉、蔥姜煮了,再拌上香料封在大甕裡用泥封口,埋起來點上火慢慢烤。我想味道肯定很不錯。羊肉由於唐代禁止屠牛,所以牛肉的供應量遠不如羊肉多,在唐人的肉食中,食用量比例最高的還是羊肉,唐人把羊肉當作肉食中的上佳美味(因為他們多數吃不到牛肉)所謂"肥羊美醞",是很多人的追求。唐人做羊肉,一般採用炙的方法,說白了,就是烤羊肉。除了烤羊肉外,再說兩道羊肉佳餚渾羊歿忽  渾羊歿忽可是唐朝名菜,不過太過奢侈,大富人才吃得上。《太平廣記》裡寫的做法“取鵝,燖去毛,及去五臟, 釀以肉及糯米飯,五味調和。先取羊一口,亦燖剝,去腸胃。置鵝於羊中,縫合炙之。羊肉若熟,便堪去卻羊。取鵝渾食之”。就是把鵝收拾好,肚子裡塞上肉和糯米飯和作料,放在整羊肚子裡烤,烤熟之後只吃進了羊肉滋味的鵝,不吃羊。|゚Д゚)))臥槽,這也太浪費了吧,放著上好的羊肉居然不吃,不愧是有錢人才吃得起啊!!!緋羊  《清異錄》裡說緋羊,是“以紅曲煮肉,緊卷石鎮,深入酒骨淹透,切如紙薄,乃進”。就是用酒糟燉肉,然後捲成卷,用石頭壓,一直壓到酒味兒入到骨頭裡,肉成完整的一塊,就可以吃了,吃的時候切成像紙一樣薄的薄片。聽這個做法,類似做糟火腿。豬肉豬肉,唐人又稱之為彘肉、豚肉,是經常食用的食品,但值得注意的是,隋朝以前,華人重羊輕豬,因為他們認為豬是骯髒的動物,所以有錢人都不屑去吃,所以相比牛羊肉,豬肉是更加平民化的食物。唐代烹飪豬肉多用蒸法,如《五代詩話》記載,公益奇之,饋以蒸豚頭,食之甚美。由此可知這是蒸豬頭。《詩三百三首》雲:蒸豚搵蒜醬,炙鴨點椒鹽。去骨鮮魚膾,兼皮熟肉臉。也提到了蒸豬肉。唐人烹食豬肉,總以“蒸”為主,這在當時是一種飲食習慣。除了蒸之外,《北戶錄》裡還寫過一種做豬肉的方法:“先以宿豬肥者,臘月殺之,以火燒之令黃,暖水梳洗,削刮令浄,刳去五臟,豬肪煼取脂臠,方五寸,令皮肉相兼。著水,令淹沒於釜中,炒之肉熟水盡,更以向所煼肪膏煮肉,脂一升酒二升鹽三升,令脂沒肉,暖火煮半日許,漉岀甕中餘膏,寫肉甕中,令相淹。食時,水煮令熟,切,調和,如常肉法。尤宜新其二歲豬。肉未堅、爛壊,不堪作”。大概其意思是把帶皮豬肉切成五寸見方,燉熟,再放一升豬油、二升酒、三升鹽小火煮半天,然後把它放甕裡,吃的時候還要再用水煮……驢肉驢肉屬於優質肉類,唐人也為之食用。《南部新書》記載:以灰水飲驢,蕩其腸胃,然後圍之以火,翻以酒調五味。狗肉唐人偶爾也吃狗肉,但供應量並不多。在隋唐一般人的觀念中,狗已不是可以用來食用的動物了,人們只有在迫不得已時才屠狗食肉,如唐代廬江人楊褒旅遊至一親戚家“其家貧無備,舍惟養一犬,欲烹而飼之。”

  • 4 # 愛笑的小姐姐呀

    講到唐朝的飲食,有一個小故事,唐初的時候,名相馬周,這個人啊非常十分清廉,但有一個特殊愛好,就是非常愛吃雞肉,所以他每到一個地方視察就會吃點雞肉,就因為這件事,有人就向唐太宗告了他一狀。為什麼呢?原來唐太宗為了不鋪張浪費,禁止官員到地方視察的時候吃肉。被告了之後,由於唐太宗對馬周愛護有加,出了非常有名的一個典故,為了維護馬周,唐太宗說了句“食雞尚何與?”意思是吃雞怎麼算是肉呢?

    唐朝的飲食還非常注重藝術觀賞功能,造型非常好看。唐朝時有一種叫九癴食,就是把水果按一定造型擺放在九個盤子中,而且是以觀賞為主,吃為輔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胡歌不招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