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點動漫
-
2 # 朝文社
如果單論以少勝多,中國古代的經典戰例,三天三夜都說不完。這次不妨說說更經典的一款:中國曆代王朝抗擊異族侵略的戰爭裡,無比精彩的以少勝多的妙筆!
一:公元前121年,霍去病河西之戰(西漢)
在少年英雄霍去病的璀璨戰史上,“以少勝多”是高難度而又從來舉重若輕的拿手好戲。出道的第一仗,就以八百騎兵秒殺了匈奴營帳,活活剁了兩千匈奴首級回來。但那一場還屬於打悶棍的低難度係數。待到以十九歲的年紀,率領萬餘漢軍精騎呼嘯西征,一個更高難度的情況也擺在眼前:殲滅駐紮河西佔有絕對優勢的匈奴渾邪王休屠王精銳,拿下河西走廊!
這個碰硬釘子的仗,在自詡“腦袋就是兵書”的霍去病的馬鞭下,驟然成了快打旋風的神場面。險惡的祁連山脈,成了漢軍鐵騎狂飆突進的平臺,幾乎不和敵人做多少細枝末節的糾纏,就是發揮機動力打奇襲戰,抓住敵人駐軍分散的毛病,逮住就是一頓打。
就這樣,這支戰鬥力和作戰意志強到瘋狂的漢軍,沿著祁連山脈來來回回打了兩遍,以傷亡數千的代價,累計斬殺匈奴軍四萬多人,活捉了連帶休屠王子在內的大小高官貴族一百二十多人,最後把嚇得求投降的渾邪王和四萬匈奴俘虜打包帶回。連通亞歐大陸的河西走廊就此拿下,從此為中華源源不斷帶來財富的絲綢之路,更是霸氣開通。
雖然在好些史書裡,留下了關於這位少年將軍的諸多吐槽,比如他帶兵不近人情,他講究美食享樂的做派。但這場輝煌勝利後,他的一幕震撼時刻,卻足以神回覆類似指責:他將漢武帝御賜的美酒倒入泉中,與歷經生死廝殺的戰士們一道開懷暢飲。這男兒血脈噴張的一刻,足以驗證鐵板釘釘的真理:只有這樣一位將軍,才能帶出一支征服祁連山脈,無堅不摧的鋼鐵軍團!
二:公元663年,劉仁軌白江口之戰(唐朝)
公元663年,剛剛平定了北韓半島百濟政權的大唐王朝,卻是橫遭一記悶棍:自以為翅膀長硬的倭國,竟然橫插北韓半島一腳,以重兵送回了百濟王子扶余豐,煽動起北韓半島大叛亂。只有數千駐軍的大唐,驟然陷入到苦戰之中,以至於唐高宗都動了撤軍的心思。關鍵時刻,還是唐軍都督劉仁軌做出了決斷:不能走!
於是,在劉仁軌的堅持下,唐朝終於派出了水軍,開始了一場史無前例的跨海攻擊:以一萬水軍直撲白江口(今南韓扶安),攻打四萬兩千倭軍重兵保衛的百濟周留堅城。中日曆史上第一次驚天血戰,就以這看似懸殊的兵力對陣開始。
663年八月,唐朝與倭軍的水師,終於在白江口碰撞,本想以多欺少吃掉唐軍的倭寇水師,卻瞬間遭到了碾壓一般的打擊:唐軍巨型的戰船,外加強悍的弓弩投石機,甚至士兵們絕對優勢的戰甲,叫這場戰鬥瞬間進入了唐軍輕鬆吊打的模式。強弩發射的大唐火箭,呼嘯在白江水面上,四百多艘倭寇戰艦陷入一片火海,一萬多倭兵當場餵了魚。
這場戰鬥之後,強橫的百濟叛軍灰飛煙滅,數萬倭寇殘兵乖乖趴在白江口的泥淖裡,老老實實向大唐戰士投降。之後到元朝前夕的一千年裡,隋朝時還敢叫板隋文帝的倭人,一直對中華大地服服帖帖。正是應了一句老話:不打不服。
三:公元1098年,章楶平夏城之戰
北宋常被吐槽為“弱宋”,但很負責地說,北宋的軍隊並不弱。宋遼戰爭時,宋軍就打過一堆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王安石變法全面鋪開時,長期鎮守西北的北宋西軍,戰鬥力更是直線暴漲,公認北宋禁軍中的翹楚,長期摁著西北老對頭西夏胖揍。如果不是“元祐更化”時期,打著廢新法招牌的舊黨們倒行逆施,把宋軍流血犧牲收復的西北六寨割給西夏,北宋的國防戰略態勢,原本要好的多。
而在宋哲宗終於親征,重新樹起變法強國的大旗後,一位憋了多年的鐵血戰將,也終於以一場對西夏的逆天勝利,重新打出了大宋王朝的國威軍威——章楶。
作為北宋一代婉約派詞人,寫出纏綿詩詞的章楶,卻是戰場上公認的殺神。宋哲宗年間重新調任西北前線後,面對舊黨亂割地後的嚴重戰略困局,章楶淡定祭出“淺攻”戰術,用二十天修好堡壘平夏城,似釘子一般直入西夏境內,引來了西夏梁太后的四十萬大軍。沒想到,這才是章楶圈套的開始。
早在西夏大軍壓境之前,章楶就已經給平夏城的守將折可適做好部署,就要以平夏城為釣餌,釣西夏四十萬大軍。之後的十三天裡,面對西夏大軍近乎瘋狂的進攻,平夏城將士們以彈性的層層防禦決死抵抗,硬沒讓西夏前進一步。數萬宋軍合圍部隊到來後,期待已久的總攻終於開始,陷入宋軍層層追殺的西夏軍全線崩潰,小梁太后丟盔棄甲僥倖逃命。傾國之力的西夏大軍,歸建不到兩萬人。
這是北宋中後期,大宋對於西夏的一次空前毀滅打擊,戰後的夏崇宗毒死了小梁太后,派使者進汴京倉皇求和,賭咒發誓做大宋朝的好孩子。全面橫掃天都山的北宋,更打出了西北最好的戰略態勢。如果不是宋哲宗英年早逝,接下來的宋徽宗不作死,武力一度到達巔峰的北宋,原本可以踩著西夏傲然崛起。
只可惜了,那麼多忠勇的大宋西北軍將士們。
-
3 # 密探零零發
中國是一個充滿智慧與神奇的國度,自古講究策略,湧現了許多著名的軍事家與著作,更是有很多以少勝多的經典戰爭,下面就介紹幾個比較出名的戰役:
一、官渡之戰,東漢末年,曹操和袁紹為了爭渡中原的統治權,在官渡發生戰爭,最終以曹操以少勝多,從而也確立曹操成為三國最強實力。
二、赤壁之戰,官渡之戰曹操取得勝利,但在赤幸運女神沒有再次降臨在曹操頭上,這一次諸葛亮運籌帷幄,火燒赤壁,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操,從而確立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三、鉅鹿之戰,項羽破釜沉舟以5萬楚軍大敗章邯40萬大軍,項羽一戰成名,秦朝走向滅亡;
三、淝水之戰,東晉軍隊以5萬軍隊在淝水大敗前秦80萬大軍,可謂是一場因將領弱智,資訊傳遞不暢,以訛傳訛,造成自己把自己打敗的啼笑皆碑的戰爭。
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很多,處處顯示了古人的智慧與謀略。
-
4 # 無雙戰神
那也太多了,從古向近說,周滅商牧野之戰4萬周軍打敗70萬商軍。吳國孫子指揮的攻楚之戰3萬吳軍,打敗20萬楚軍,吳起指的河西之戰5萬魏武卒打敗50萬秦軍,楚羽滅秦鉅鹿之戰5萬楚軍擊敗40萬秦軍,項羽彭城回援之戰,3萬楚軍騎兵大破56萬漢軍,劉秀昆陽之戰,9幹義軍大破新朝46萬大軍,周瑜指揮赤壁之戰,5萬孫劉聯軍擊敗25萬曹軍,淝水之戰東晉8萬北府軍,擊敗前秦80萬軍隊,北魏參合坡3萬北魏鐵騎全殲15萬燕軍,劉裕2千步兵卻月陣大破4萬北魏鐵騎,薜仁貴遼東之戰3千唐軍破10萬高句麗之軍,李克用援唐之戰3萬鴉軍擊破40萬黃巢軍,女真遼人第二仗,2萬女真人大敗70萬遼軍,金軍滅北宋之戰,6萬金軍擊敗50萬宋軍,耶律大石西遼破西域聯軍定國之戰,5萬遼軍破40萬西域聯軍,蒙滅金野狐嶺之戰10萬蒙軍全殲40萬金軍,朱文正抵抗陳友諒的洪都保衛戰,5萬朱軍打敗60萬漢軍的進攻,明後金薩爾滸之戰,4萬後金軍擊敗13萬明軍,到清朝以後火器大量使用,大比例以少勝多基本沒出現過,到是清軍老被洋人以少勝多不提也罷,以上全憑記憶數字可能有差錯歡迎指正。
-
5 # 日慕鄉關
這個範圍太大,以中國為例,以弱勝強的戰役依然數不勝數
(1)鉅鹿之戰
公元前208年,項羽率西楚軍六萬渡過漳水,王離二十萬精銳部隊決戰,此役雙方兵力差距懸殊,且尚有章邯二十萬大軍在一邊虎視眈眈,項羽苦戰八個月,九戰九勝,殺秦將蘇角,活捉秦軍主帥王離,奠定了上將軍的地位!
(2)彭城之戰
三萬西楚軍在項羽帶領下奔襲彭城,拂曉總攻,中午的時候已經大破漢軍,最終殺的劉邦六十萬大軍片甲不留,老爹老婆都做了俘虜,要不是司機夏侯嬰車技了得,劉邦自己都的被俘虜
(3)官渡之戰
公元200年,袁紹精兵十萬進攻許昌,官渡之戰開啟,此時曹操在手兵力不過兩萬,數量質量都不能和袁紹相比,但是袁紹謀士許攸臨陣反水投奔曹操,曹操採納許攸建議,夜襲袁紹軍烏巢糧草大營,袁紹軍心打亂,麾下張郃高覽等人投敵,淳于瓊被殺,此戰過後,北方再無人可以與曹操抗衡.
(4)赤壁之戰
這一戰太過有名,就不細說了,對外號稱八十萬大軍,被人家孫劉五萬聯軍收拾了。
(5)淝水之戰
前秦符堅九十萬大軍,投鞭斷流,東晉謝安,八萬北府兵,採用連哄加騙的方法,誘導前秦軍後退決戰,加上臥底朱序的忽悠,前秦軍軍心大亂,被北府兵趁機沖垮,此戰風聲鶴唳,符堅在後來的內亂中被殺,前秦滅亡,北方短期再無力攻打東晉。
-
6 # 鴨仙智
以少勝多。就是以少量的精兵強將,戰勝強大的敵人。取勝的關鍵,一般都是後發制人,攻守相濟,把握戰機,出奇制勝。
中國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牧野之戰:姜尚、周武王,不足10萬--17萬(一說70萬) 。商全軍覆沒,帝辛自盡。
柏舉之戰:孫武、伍子胥、闔閭。3萬--20萬。千里破楚,五戰入郢。
陰晉之戰:吳起。5萬--50萬。大敗秦軍。
伊闕之戰:白起。12萬--24萬。全殲楚軍。
鄢郢之戰:白起。7萬餘-----楚國舉國之兵(一說35萬)。全殲楚軍。
即墨之戰:田單。不詳。將燕軍逐出齊國。
鄗代之戰:廉頗、樂乘。20萬--60萬。大敗燕軍。
鉅鹿之戰 項羽 2萬——40萬 殲滅
彭城之戰 項羽 3萬——56萬 殲20萬
昆陽之戰 劉秀 不足2萬——42萬 王邑僅率數千人逃回洛陽
官渡之戰 曹操 2萬——10餘萬 殲7萬餘人
赤壁戰 周瑜 5萬——20餘萬 為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夷陵之戰 陸遜 5萬——數10萬 蜀國從此衰落
淝水之戰 謝玄 8萬——97萬 苻堅至洛陽,僅剩10餘萬
睢陽之戰 張巡 6800——13萬 城邑保衛戰,殲12萬人
-
7 # 百年種樹人
沒有人提沙苑之戰嗎?西魏權臣宇文泰僅疲用7000疲弱之軍,大破東魏權臣的20萬大軍,俘虜8,獲鎧仗18萬件。
西魏宇文泰以殘破敝敗的狹小關中對峙繼承北魏衣缽的高歡,並且能接二連三的讓高歡為首的六鎮武人吃癟。
究其原因,宇文泰為首的關隴軍事集團以府兵制為基礎,將北鎮武人集團、關隴河東河南漢人豪族集團牢牢團結在一起,在尊奉魏帝,對抗高歡的一致利益下,實現了動員力最大化,北鎮武人與魏帝西狩的洛陽系放下敵視,胡漢族群團結一心。
而高歡出於安撫鮮卑族人的需求,不得不在實際上形成鄴城—晉陽兩個都城,高歡親自坐鎮晉陽統領六鎮勳貴軍事集團,由其子高澄高洋入主鄴城。高歡在位之時運用自身威望暫能安撫六鎮武人,潛移默化之間卻形成了晉陽北鎮武人集團與鄴城士族,河北塢堡,新編禁軍的敵視,各派系之間屢屢互相掣肘。
高歡在沙苑的大敗,直接導致了西魏宇文泰一方劣勢戰局的逆轉,東西魏互有攻防,自此中國北方局勢也開始悄悄轉變。
-
8 # 迷宮中的Joker
說個國外的吧。
碧蹄館戰役後,明軍沒有達成戰略目標。儘管日軍在戰報上吹得天花亂墜,然而他們也未必有勇氣再一次硬碰硬挑戰明軍。所謂柿子要挑軟的捏,日軍準備把目標放到距離漢城不遠的幸州。
幸州的守將是全羅道巡查使權慄。在早先,與兵敗如山倒的其他北韓軍不同,權慄在梨峙、禿城對日軍作戰均有不錯的戰績。這一次到了幸州,權慄面對的局勢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艱難。北韓在幸州的守軍僅有2300人,加上北韓僧兵的加入,勉強湊齊3300人。而日軍方面,不僅名將齊出,而且軍隊人數佔了很大優勢,其中不乏有像後期豐臣“五大老”的小早川隆景、作戰勇猛的小早川秀包等。而宇喜多秀家亦是猛將一員,也是豐臣秀吉養子,這次他擔任總指揮。
明軍因為碧蹄館之役失利,李如松的所帶的精銳家丁損失過大(此外還有糧草不濟,北韓方面非常不可靠等原因),所以不再跟進,與日軍進入僵持階段。這一仗不會有明軍來支援了。
因此這一次權慄需要面對人數十倍於己的日軍。幸運的是幸州的地勢對朝軍非常有利。三面都是丘陵,一面臨江,而臨江地帶均為沼澤,要攻取幸州,只有從西北側的的一條狹窄的道路行軍。這是塊易守難攻之地。然而雙刃劍是,朝軍已經沒有退路,這一仗,只有勝利,否則就是全軍覆沒。因此,將領要保持足夠計程車氣,這點非常關鍵。
權慄駐紮後,開始修復防禦工事。於此同時,日軍也開始大動員,先是大肆圍剿權慄的斥候部隊,接著數千前鋒在幸州城下駐紮。
面對如此多的敵人,權慄是肯定不會進行野戰的。而對於這個鐵桶陣,日軍也沒有太多辦法,只能讓各家大名或將領代本部一批一批進攻。
小西行長在碧蹄館被李如松教育了之後,很想在北韓人身上找回面子。此番他點了6000餘人,主動進攻。而迎接日軍的是無數弓箭、火器和滾木礌石。雖然壬辰以來,北韓將領表現稀爛,朝軍幾乎無戰鬥力,但是小西行長這種外行去和宿將權慄較量,也是討不到任何好處的。損失了一些人後,小西軍已經無鬥志,小西行長只能灰溜溜地帶著部隊撤下來。
接著,第二隊的石田三成也是一樣,沒有任何戰果,本人也掛了彩。黑田長政這種不是那幾個軍事外行能比的,他智勇兼備,此番調集數百鐵炮手與朝軍對射,然而還是吃了地勢的虧,黑田見形勢不利,也是早早地撤軍。
接連失利,總大將宇喜多秀家臉上掛不住了,他親率士兵,準備展現自己的勇武。本部計程車兵們也是兇悍而不畏死,跟著他向幸州城發起潮水般的猛攻。朝軍的火器威力堪憂,很快就無法抵擋,幸州城西北的子城被攻破大門,城破後的朝軍與僧兵士氣大亂、譁變、並且大批潰逃。然而權慄站了起來,身先士卒,手刃數名逃跑的僧兵,很快就將士氣穩定了下來,並率親衛與宇喜多秀家殊死一戰。宇喜多秀家擋不住,也敗了,本人身中兩箭。
一籌莫展的日軍只能祭出他們最後的王牌——小早川隆景。
(未找到合適的圖,上圖為日本光榮遊戲戰國無雙4小早川隆景)
小早川一出手就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日軍攻破了幾道防線,與朝軍展開肉搏。眼看下一道防線也將失手,城破岌岌可危,北韓忠清兵使丁傑從水路補給,帶來了大量箭矢。而幸州城的婦女也用圍裙作為工具,運載石頭支援守城,得到了補充的朝軍,迸發出強大的戰鬥意志,打退了最後一波日軍,守住了城池。
幸州大捷是朝軍在壬辰倭亂時期難得得一場勝利,與晉州大捷、閒三島大捷並稱為“北韓三大捷”。除了權慄指揮得當、佈置有方之外,易守難攻得地勢也幫了很大的忙。日軍鑑於此次沒有強力的水軍,無法從江面一側進攻開啟局勢,又兼各大名並不團結,有自身的小心思,戰事不利、無法攻克也是理所當然。
至於那些戰國被吹上天的名將黑田長政、小早川隆景之流,旁人們也可以於此戰窺探一二,與李如松、權慄這些中朝名將對比,只怕是言過其實了。
-
9 # 說說歷史那些事
1.牧野之戰:【時間】公元前1046年商末周初;【地點】牧野(今河南新鄉附近);【兵力】周武王聯軍4.5萬人,商紂王17萬人;【結果】商紂王自焚,商朝滅亡,西周建立;
2.長勺之戰:【時間】公元前684年春秋時期;【地點】長勺(今山東萊蕪);【兵力】魯莊公3萬人,齊國鮑叔牙30萬人;【結果】;魯國勝,齊國敗,曹劌論戰成名;
3.柏舉之戰:【時間】公元前506年春秋末期;【地點】柏舉(今湖北麻城);【兵力】吳王闔閭3萬人,楚昭王20萬人;【結果】楚昭王出逃,吳軍攻破楚國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東北),孫武成名;
4.陰晉之戰:【時間】公元前389年戰國初期;【地點】陰晉(今陝西華陰東);【兵力】吳起5萬新兵,秦惠公50萬人;【結果】秦軍敗,吳起成功保住魏國河西之地,“魏武卒”成名;
5.伊闕之戰:【時間】公元前293年戰國時期;【地點】伊闕〔今河南洛陽市龍門);【兵力】秦將白起10萬人左右,韓魏聯軍24萬人;【結果】韓魏敗,國勢一蹶不振,白起成名;
6.鉅鹿之戰:【時間】公元前207年秦末時期;【地點】鉅鹿(今河北平鄉縣西南);【兵力】項羽5萬楚軍,秦將章邯、王離40萬;【結果】項羽破釜沉舟全殲王離軍,章邯降,20萬秦軍被坑殺,項羽成名;
7.彭城之戰:【時間】公元前205年楚漢戰爭;【地點】彭城(今江蘇徐州);【兵力】項羽3萬鐵騎,劉邦聯軍56萬人;【結果】劉邦聯軍敗,劉邦的父親和老婆也被楚軍俘獲;
8.井陘之戰:【時間】公元前204年漢高帝三年;【地點】井陘口(今河北井陘東);【兵力】韓信3萬人,趙軍陳餘20萬人;【結果】韓信背水一戰,陳餘戰敗被殺,趙王歇被俘;
9.昆陽之戰:【時間】公元23年王莽新朝末年;【地點】昆陽一線(今河南葉縣);【兵力】劉秀綠林軍1.7萬人,王莽新軍43萬人;【結果】劉秀勝,為後來奪取天下奠定了基礎;
10.官渡之戰:【時間】公元200年東漢建安五年;【地點】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兵力】曹操8000人,袁紹10萬人;【結果】曹操火燒烏巢(今河南封丘西),袁紹敗退河北,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11.赤壁之戰:【時間】公元208年東漢建安十三年;【地點】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兵力】孫權劉備聯軍5萬人,曹操20餘萬人;【結果】火燒赤壁,曹操敗退,三足鼎立;
12.淝水之戰:【時間】公元383年東晉時期;【地點】淝水(今安徽壽縣東南);【兵力】謝安、謝玄8萬北府兵,前秦苻堅25萬人;【結果】苻堅敗,前秦分裂;
13.郾城之戰:【時間】公元1139年南宋紹興九年;【地點】郾城(今河南漯河);【兵力】岳飛岳家軍3000人,金兀朮騎兵1.5萬+ 步兵10萬;【結果】金軍大敗;
14.鄱陽湖之戰:【時間】公元1363年元朝末年;【地點】江西鄱陽湖;【兵力】朱元璋20萬人,陳友諒65萬人;【結果】朱元璋勝,為統一江南奠定了基礎;
15.靖難之役:【時間】公元1399年(明建文元年)—公元1402年(明建文四年)歷時四年;【地點】北平燕王府到南京城,真定、鄭村壩、白溝河、夾河、藳城、靈壁等地;【兵力】燕王朱棣約30萬人,明軍約100萬人;【結果】明軍戰敗,南京城破,建文失蹤,朱棣稱帝;
16.寧遠之戰:【時間】1626年明天啟六年;【地點】寧遠(今遼寧興城);【兵力】明袁崇煥1萬餘人,後金努爾哈赤6萬人;【結果】明軍勝利,後金失敗。
-
10 # 浩騫
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有很多,比如肥水之戰、昆陽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我首推劉秀的昆陽戰役,因為這是歷史上最逆天的一場戰役。
昆陽之戰是中國新朝時期著名的一場戰役,主要發生在新朝末年,是新漢兩軍在中原地區——昆陽(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葉縣)發生的一場戰役,所以,命名為“昆陽戰役”。
在雙方兵力對比上,民間有種說法:“三千破百萬”,也就是形容的以少勝多,但是對於昆陽之戰來說,這樣的形容稍微有點出入。在當時,劉秀指揮綠林軍確實不多,但是加上援軍呀什麼的,遠遠的高於“三千”,而是大約有一萬七千的兵力,在另一方面,王莽的新軍有將近四十三萬的兵力,號稱是“百萬”,雖然沒有“三千破百萬”的魄力,但是,就這樣的比例也是很嚇人的了,相當於一比二十以上,比“肥水之戰”的十比一、“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的一比五還要多得多。
戰役經過更是匪夷所思。劉秀萬餘人馬,主動出擊解昆陽之圍,對陣數十萬,看似毫無勝算,開始劉秀也只能在外圍打打游擊戰,抓住機會吃掉新軍千把人算是不小的勝利了,誰知道突然天降隕石,墜落到了王莽軍大營裡,官吏和士兵都嚇得趴伏到了地上,劉秀趁機攻擊王莽軍大營時,又恰逢天象大變,大風、雷霆、暴雨,對突襲形成絕佳掩護不說,甚至於脆就有河水暴漲淹沒了大營,幫著直接衝亂了王莽大軍。
這些說給誰聽不信,但這確實進了正史,史書曰: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云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厭伏……會大雷風,屋瓦皆飛,雨下如注,滍川盛溢,虎豹皆股戰,士卒爭赴,溺死者以萬數,水為不流……
無論信不信,對於一場戰役的勝利來說,不可缺少的便是將軍,領導人物,只有引領成功了,才能使自己的軍隊發揮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的成功,劉秀便是這樣。在昆陽之戰中,劉秀能夠冷靜的審時度勢,並且及時的根據當時的軍事形勢,確立正確的戰略戰術,最後,不僅使戰役獲得成功,更使自己成功的走向王位。
還有,劉秀在昆陽戰役中,在取得剛開始的勝利之後,劉秀便及時的分析形勢,實時的做好大戰的準備,於是,劉秀及時的抓住時機,趁著王莽的軍隊萎靡不振的時候,果斷的進行回擊,再加上敵人的輕敵與不善作戰,劉秀更是能夠輕易的取得成功。還有一點比較重要——民心。王莽領導的新軍是不得民心的,自古以來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這點就確定了昆陽之戰的最後結果。
-
11 # 農夫講野史
鉅鹿之戰 項羽 2萬——40萬 殲滅 彭城之戰 項羽 3萬——56萬 殲20萬 昆陽之戰 劉秀 不足2萬——42萬 王邑僅率數千人逃回洛陽 官渡之戰 曹操 2萬——10餘萬 殲7萬餘人 赤壁之戰 周瑜 5萬——20餘萬 為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夷陵之戰 陸遜 5萬——數10萬 蜀國從此衰落 淝水之戰 謝玄 8萬——97萬 苻堅至洛陽,僅剩10餘萬 睢陽之戰 張巡 6800——13萬 城邑保衛戰,殲12萬人 護步達岡之戰 完顏阿骨打 2萬——70萬 大敗遼軍主力
-
12 # 歡樂說歷史
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案例,不勝列舉。這裡,我主要選擇對歷史程序有重大影的案例分析一下。
1、牧野之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領八國聯軍兩萬人討伐商紂。在朝歌郊外叫做牧野的這個地方擊敗了商紂臨時拼湊起來的10萬軍隊,從而實現了改朝換代,建立了周王朝。
2、鉅鹿之戰。公元前207年,項羽率領3萬楚軍與圍困趙國的章邯、王離40萬大軍背水一戰,大獲全勝。自此秦亡不可避免。
3、昆陽之戰。公元23年,為解昆陽之圍,劉秀帶領兩萬人馬與王莽的四十萬軍隊在昆陽進行決戰。此戰劉秀大獲全勝,消滅了王莽的主力部隊,從此新朝覆滅不可避免。在昆陽之戰中,劉秀也積累了巨大的個人威望,為以後登基稱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赤壁之戰。公元208年,曹操的統一北方並佔領荊州之後,帶領大軍與劉備孫權的聯軍在赤壁展開決戰。結果曹操大敗,中國失去了統一的最好時機,三國鼎立之勢就此形成。
5、淝水之戰。公元383年,前秦君主符堅在統一北方後率領八十萬大軍與東晉八萬軍隊在淝水展開決戰。結果前秦軍隊大敗,苻堅統一中國的願望沒有實現,北方又重新進入分裂狀態。不久,中國進入南北朝時期。
6、虎牢之戰。公元620年,李世民軍攻打洛陽的王世充。河北的竇建德率領十萬大軍前來增援。李世民率領3500人,在虎牢關大敗竇建德並活捉了他。此後不久,王世充投降,唐朝統一天下大局初定。
7、三峰山之戰。公元1232年,拖雷率領30,000蒙古大軍,在河南三峰山殲滅金國150,000主力部隊。從此,蒙古滅金只是時間問題。
8、薩爾滸之戰。公元1619年,明朝遼東經略楊鎬率領11萬軍隊兵分四路,準備消滅努爾哈赤的女真。努爾哈赤率領4萬人與明軍在薩爾滸展開激戰,明軍在五天內慘敗。從此,明朝失去在遼東的主動權,直至25年之後滅亡。
-
13 # 皓月禪心2011
個人認為中國歷史上有四大經典以少勝多的戰役,且影響深遠。
一.鉅鹿之戰
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後期各諸侯義軍也參戰),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 秦軍主力在鉅鹿(今河北平鄉 )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項羽破釜沉舟,以大無畏精神在各諸侯軍畏縮不進時率先猛攻秦軍,帶動諸侯義軍一起最終全殲王離軍,並於八個月後迫使另二十萬章邯秦軍投降。從此項羽確立了在各路義軍中的領導地位。經此一戰,秦朝主力盡喪,名存實亡。此後項羽北上救趙、俘虜王離、迫降章邯的同時,劉邦趁秦軍主力被牽制在河北,也乘虛自率一軍向西進發,首先進入關中。於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八月突破武關,十月進入咸陽,秦王子嬰出降,秦朝滅亡。
二.淝水之戰
發生於公元383年,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方的統一政權前秦向南方東晉發起的侵略吞併的一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役,前秦出兵伐晉,於淝水(現今安徽省壽縣的東南方)交戰,最終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餘萬前秦軍。
淝水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擁有絕對優勢的前秦敗給了東晉,國家也因此衰敗滅亡,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了前秦的統治,分裂為後秦和後燕為主的幾個政權。而東晉則趁此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並且此後數十年間東晉再無外族侵略。
三. 赤壁之戰
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的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之一,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誌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孫劉聯軍最後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迴,孫、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四.官渡之戰
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於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
14 # 龍拳舞秀
鉅鹿之戰,項羽六七萬人破釜沉舟擊敗秦軍王離和章邯約40萬大軍,加速了秦朝滅亡。
彭城之戰,劉邦聯軍60萬攻佔項羽的大本營彭城,項羽率3萬輕騎火速殺回,擊潰劉邦60萬聯軍,打得劉邦逃命棄子。
背水之戰,韓信一萬兵背水列陣,擊敗趙國20萬大軍,隨後靠威懾降服趙國。
昆陽之戰,劉秀2萬人擊敗王莽軍40萬,加速了新莽王朝的滅亡。
官渡之戰,曹操3萬人擊敗袁紹10萬,此戰為曹操統一北方打下了基礎。
赤壁之戰,孫權劉備聯軍約5萬擊敗曹操20萬大軍,曹操失去統一南方的機會,促成了後來三足鼎立的形成。
淝水之戰,東晉軍8萬擊敗前秦軍80萬,此戰的勝利阻止了五胡亂華期間漢人的亡國滅種,保全了南方漢人的血脈,意義重大。
土木堡之戰,1449年,蒙古瓦剌也先部擊敗明軍50萬,俘虜明英宗,明朝國運正式轉入衰落防禦期。
薩爾滸之戰,1619年努爾哈赤約6萬人擊敗明軍11萬,此後明軍對女真人轉入了守勢。
-
15 # 清楚保
比較著名的以少勝多戰役為:
1. 劉秀領導反抗王莽政府軍的昆陽之戰,9000人VS50萬,此戰直接導致王莽垮臺。
2. 赤壁之戰,孫劉聯軍7萬VS曹軍30萬,此戰導致曹操無法統一中國,三國開始鼎立。
3. 淝水之戰,東晉北府兵7萬VS前秦70萬,此戰直接導致前秦政府崩盤。
4. 陳霸先抵抗北齊的健康保衛戰,數千人對抗北齊數萬人,此戰若敗,南朝結束。
-
16 # 三笠原
淝水之戰,前秦80萬VS8萬兵力。主要人物:謝安 謝玄 苻堅
夷陵之戰又稱猇亭之戰,蜀漢8萬VS孫吳5萬。主要人物:劉備 陸遜
官渡之戰,袁紹11萬VS曹操2萬。主要人物:袁紹 曹操
赤壁之戰,曹操20餘萬(號稱80萬)VS孫劉聯軍5萬。主要人物:曹操 周瑜
鉅鹿之戰,項羽楚軍數萬VS40萬秦軍。主要人物:項羽 章邯 王離
以上,等。排名不分先後。
-
17 # 青言論史
1、牧野之戰: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有記錄的大戰。這一戰,周聯軍僅有4.5萬人,而商朝則有17萬大軍(雖然不少都是奴隸),這一戰也奠定了周朝的八百年基業。
2、鉅鹿之戰:這是項羽人生第一場以少勝多的大戰,此戰,項羽破釜沉舟,以不到十萬楚軍擊破此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章邯四十萬秦軍,秦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也就此告破。
3、彭城之戰:這是項羽軍事生涯的巔峰之作——他以三萬騎兵擊破劉邦六十萬諸侯聯軍,把劉老三打的丟棄妻子,差點就沒了小命。
4、昆陽之戰:這是號稱“位面之子”的劉秀的成名作,這一仗他以萬餘人馬擊敗新朝43萬大軍!此戰過後,新朝便岌岌可危,最後成為一個笑話了。
5、官渡和赤壁:這是三國時期的兩次著名的以少勝多的大戰;前者,曹操以7萬戰勝袁紹號稱70萬大軍;後者,孫劉以五萬人戰勝曹操83萬大軍。
6、淝水之戰:這是北府軍的成名作了——八萬北府軍在謝家人的帶領下,於淝水之畔擊敗了雄赳赳要投鞭斷流的前秦九十餘萬部隊。此戰結束後,北方再次分崩離析,而南方又能苟延殘喘二百年。
7、陳慶之北伐:這是一次南北朝乃至中國歷史上都大名鼎鼎的北伐——陳慶之以七千白袍軍,在沒有任何兵員補給的情況下,連拔32城,橫掃五十萬北魏士兵!
8、臺城之戰:這是一次非常恥辱的戰爭——侯景以8000殘兵敗將,一路開到建康臺城,居然擊潰了南梁30萬大軍!這不是侯景太勇猛,而是梁軍太窩囊!
9、邙山大捷:這是美男子的勝利——蘭陵王高長恭破陣,以數百騎兵突破十萬北周部隊,最後取得了勝利。
10、雍丘-睢陽之戰:這是安史之亂中最偉大悲壯的一幕,唐將張巡前後共統兵不到一萬,卻坐困愁城兩年,擊潰叛軍近十萬!
11、和尚原、順昌、郾城大捷:這是兩宋之交最著名的三次大捷——吳玠、劉錡和岳飛,三位中興大將,以不滿萬人的兵力,各自擊潰了至少十萬金軍,成為南宋苟延殘喘的重要基礎。
12、鄱陽湖之戰:這是朱元璋定鼎中原前的一次大戰。朱元璋以20萬部隊,徹底打殘陳友諒的60萬軍隊並殺死陳友諒本人。
13、薩爾滸之戰:努爾哈赤以不到六萬八旗軍,擊潰明軍號稱四十七萬軍隊,其中不乏李如梅、劉綎這樣的百戰名將,為滿洲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14、寧遠大捷:這是明朝在東北最後一次餘暉——袁崇煥以一萬五千殘兵,在寧遠擊潰6萬金兵,並打傷努爾哈赤本人,成為一段佳話。
15、白江口之戰:唐軍以少勝多數不勝數,但是在北韓的這一戰卻極有意思。一個文弱書生劉仁軌,帶領一萬七千老弱病殘,居然在北韓擊敗了四萬倭奴,奠定了日後東北亞千年格局。
16、平壤光復戰:明軍總兵力不到四萬,卻在提督李如松的帶領下,僅僅三日就克復平壤,而城裡的日軍總數超過了十萬!
-
18 # 甲乙丙丁戊
最早記載有牧野之戰,周軍已區區5萬軍隊擊敗商軍幾十萬大軍,但這些商軍基本上就是商紂王徵淮夷俘獲的戰俘組成的,是商紂王臨時組建的軍隊,真正的商軍還在東征的路上,來不及回師救援,最後這些戰俘紛紛倒戈,會殺商軍,商軍大敗,商紂王被迫自焚而死,商朝滅亡,西周開始建立。
第二場就是昆陽之戰,劉秀已區區9000人馬打敗王莽40萬大軍,我都不知道王莽是怎麼打的,竟然敗的如此慘烈,此戰直接導致新莽政權的覆滅。
第三場官渡之戰,曹軍以不足三萬軍隊在官渡大敗袁紹二十多萬大軍,此戰奠定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
第四就是赤壁之戰,孫劉聯軍以區區七萬人馬大敗曹操二十多萬軍隊,曹操無力南下,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第四就是淝水之戰,前秦皇帝苻堅完成對北方的統一後就馬上對偏安一隅的東晉發動戰爭,力圖完成統一,結果由於苻堅軍心不穩,內部離心離德,根基不牢固,結果一戰而敗,苻堅只好撤退,然後軍隊四分五裂,不久苻堅被部下所殺,北方重新陷入一片混亂之中,直到北魏的統一。
-
19 # 網路回答
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曾經發生過無數次戰役,他們或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贏得皇位;或是為了救天下百姓於水火之中,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但無論出於什麼目的發起的戰爭,都在一定的程度上推進了中國文明的發展。今天就讓我為大家盤點一下,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幾個以少勝多的戰役。
第一個:鉅鹿之戰
這場戰役要從陳勝、吳廣起義說起。因為秦朝的殘暴統治早已使百姓苦不堪言,所以各地應聲而起。其中張耳和陳餘擁護趙歇為王,建立了趙國。而此時秦朝加大了對農民起義的打壓,消滅了諸多地方勢力。
公元前208年,秦國的將領章邯奉命圍剿趙國,趙國無法招架章邯的部隊,節節敗退,只好退到了鉅鹿。被圍困在鉅鹿的趙國軍隊危在旦夕,萬般無奈之下,只好派出使臣,向楚懷王求救。
楚懷王讓宋義為上將軍,而項羽作為副將,共同出兵營救趙國。可是宋義卻是一個貪生怕死之人,不敢與強大的秦軍交戰。項羽一氣之下,斬殺了宋義。楚懷王知道都並沒有責怪項羽,還讓他做上將軍,幫助趙國與秦國抗衡。
項羽僅僅只率領了兩萬士兵就出發了,為了表示他必勝的決心,項羽讓將士把船沉沒、將鍋砸碎,連營寨也統統燒燬,只留下了三天的糧食,勢必與秦軍決一死戰,這段故事也正是破釜沉舟的典故。
項羽果然英勇善戰,在實力相差懸殊的情況之下,打敗了秦軍主力三十萬人,嚴重影響了秦朝的統治。
第二個:昆陽之戰
昆陽之戰發生在西漢末年,當時天下混亂不堪,民不聊生。王莽趁太天下大亂之時,奪取了政權,建立了新朝。可是在位的王莽並沒有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導致各地農民起義軍紛紛而起。
諸多起義軍之中,尤其以綠林和赤眉最為強大,而原綠林軍還與劉縯、劉秀兄弟二人組成了漢軍,擁護劉玄為帝王。王莽擔心他們會威脅到自己的政權,所以心生不安,於是就命王尋、王邑為將軍,想要消滅掉漢軍。
漢軍見王尋、王邑聲勢浩大,竟然不敢迎戰,一路敗退到昆陽。劉秀見情況危急,及時站了出來。劉秀沉著冷靜,對戰爭形勢做了準確的分析,並且知人善任,他所指派的王鳳、王常在戰爭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為劉秀在接下來的戰勝中做足了鋪墊。
最終,一共才不足兩萬的兵力居然戰勝了王莽的四十餘萬人。這一戰役的勝利,對王莽的政權造成了眼中的創傷,影響了漢朝的命運,甚至還有中國歷史的走向,可見昆陽之戰的意義非凡。
第三個:官渡之戰
東漢末年,天下混亂,而曹操在刺殺董卓失敗之後,實力日漸壯大,與袁紹相持於官渡。好大喜功的袁紹不把曹操放在眼裡,聽信身邊謀士的建議,一心想要消滅曹操,進而繼續壯大自己的勢力。
戰爭之初,曹操因糧草不足已經心生退意,是他的謀士荀彧及時勸阻,為曹操分析了袁紹的諸多不利。而曹軍除糧草的問題之外,幾乎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曹操覺得荀彧言之有理,這才放棄了退兵的想法,繼續堅持與袁紹對壘。
沒想到一切正如荀彧所言,袁紹內部出現了問題,他的謀士許攸斷定袁紹成不了大事,一氣之下棄他而去,轉投曹操。並且將袁紹存糧的地方告訴了曹操。
曹操聽後,心中極為高興。認為這是戰勝袁紹的一個重要時機,於是曹操派人火燒烏巢,斷了袁紹的糧道,使得袁紹軍心大亂。曾經神氣十足的袁紹後來居然只剩下兵甲將士不足800人,落魄地向北逃去。最終因為造遇如此大的失敗,內心無法接受,從此一蹶不振,病死於床榻上。
官渡之戰中,袁紹擁軍11萬,而曹操憑藉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僅僅用2萬的兵力,便讓袁紹淡出了歷史的舞臺。也正是因為官渡之戰的勝利,曹操才徹底的奠定了自己在北方強大的軍事地位
-
20 # 從前6694
可以看看項羽生平,衡量一個人猛不猛,要看他的對手是誰。 章邯,秦朝最後一個名將。 當時陳勝已經稱王,手下大將周文帶著幾十萬軍隊緊逼咸陽。 章邯呢?帶著一批刑徒和奴家子。也就是說一批苦力工人和奴隸,組織起來。 正面把周文和幾十萬人幹挺了。 然後就是各種平叛,屢戰屢勝,定陶一戰,直接把項梁也幹挺了。(項梁是項羽之前的楚軍統帥,也是項羽的叔叔。而項梁死後,項羽一度被邊緣化,但是很快透過兵變奪權重新掌握了軍隊。) 可以做一個假想,假如沒有項羽的話,也許秦朝不會那麼快滅亡,章邯完全有可能將各地平叛,然後讓秦朝維持下去。這是很有可能的。 因為那個時候,章邯平叛將各路叛軍揍得不要不要的,連最強的楚國項梁都給他弄死了。 然後……項羽開始登場! 我彷彿聽見了歷史的畫外音:開始你牛逼閃閃的一生吧! 項羽一戰封神,是在鉅鹿! 鉅鹿一戰,項羽的對手是誰呢?就是章邯! 還有王離。 王離是誰呢? 他的爺爺是王翦,就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那個王翦,就是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候,帶兵滅掉楚國的那個王翦。 王翦在滅掉楚國的時候,弄死了當時楚國的大將項燕。 而項燕,是項羽的爺爺。 而鉅鹿之戰,王翦的孫子王離,對上了項燕的孫子,項羽。 有的時候啊,歷史真的很有意思…… 王離的軍隊是秦朝當時最後的精銳!駐守長城和匈奴打了多年的長城軍!距離蒙恬打敗匈奴才過去沒幾年。 這樣一支軍隊!可想而知絕不是軟柿子,是精銳! 再加上章邯的大破各路叛軍的刑徒軍。 有多少呢? 一共四十萬。 項羽呢?五萬人。其中的主力就是我們俗稱的八千江東子弟。 鉅鹿之戰,項羽做了一件名傳千古的事情,也就是成語裡的破釜沉舟。 他帶兵過河後,下令把船都鑿沉掉!意思是:老子既然來了,就沒打算回去!只有向前乾死敵人,沒有掉頭逃跑的打算! 項羽下令,把部隊裡士兵們吃飯用的鍋都砸掉。 部下表示:那我們怎麼吃啊? 項羽表示:乾死秦軍,用他們的鍋吃! 鉅鹿之戰,5萬對40萬。 項羽九戰九勝,生生把對方幹挺! 這一年,項羽25歲。 25歲。 打贏了之後,項羽騎馬路過其他諸侯的軍營,在轅門口,其他各國諸侯都是跪在營地大門口的地上行禮的! 就一個字:服! 諸侯對項羽的評價就四個字:天神下凡! 再說彭城之戰。 劉邦帶著五十六萬人,把項羽的大本營給掀了。 當時項羽在做什麼?項羽帶著軍隊在北邊,打齊國。 聽到老家被掀了,項羽的決定是告訴部下:你們繼續打齊國,我帶點人回去把丫乾死。 他帶回去了3萬人。 他的戰略就是,快打旋風,暴風驟雨! 先是在外圍,擊破了樊噲和灌嬰的偏師。 然後,在凌晨佛曉發動了向漢軍的總攻。 3萬 vs 56萬 項羽用了多久呢? 半天。 拂曉發動攻擊,中午的時候結束戰鬥。 真的就是半天! 劉邦潰敗,在彭城戰場上,死了十幾萬人。 而項羽一路猛烈追擊,從彭城追到靈璧。 也就是從今天的江蘇省徐州,一直追到安徽省宿州。 劉邦又死了十幾萬人。 幾乎全軍覆沒。 劉邦最後就帶著十幾個人跑出去,老婆,父親,全部被項羽俘虜。 最後劉邦跑到哪裡才站住的呢? 滎陽。嗯,河南滎陽。 自己看吧,3萬人,追著56萬人打,從江蘇徐州打到安徽宿州,最後到河南滎陽。 56萬大軍灰飛煙滅。 除了最後的垓下之戰,楚霸王一生,從無敗績!侵刪!!!
回覆列表
我也就是幫忙整理下,畢竟我不是歷史狂魔
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數不勝數(薛仁貴徵戰高句麗,李靖3000鐵騎過陰山,霍去病戰匈奴~~),而這樣的戰役在西方卻少得可憐。
在西方,能真正 意義上稱得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只有奧斯特里茨戰役、坎尼戰役和哈勒哈河,包括蘇沃洛夫在阿爾卑斯山的行軍也非常經典。
以下舉一些中國戰爭史上比較著名的以少勝多戰役做一下比較,因為資料有限, 所以難免會有出入,其中還有一些空缺,名稱 主要指揮者 雙方兵力 結果 先秦時期 牧野之戰 姜尚、周武王 不足10萬vs17萬,一說70萬 全軍覆沒 柏舉之戰 孫伍、伍員、磕閭 3萬vs20萬 千里破楚,五戰入郢 陰晉之戰 吳起 5萬--50萬 大敗秦軍 伊闕之戰 白起 12萬--24萬 全殲 即墨之戰 田單 不詳 將燕軍逐出齊國 鄗代之戰 廉頗、樂乘 20萬--60萬 大敗燕軍 秦漢時期 鉅鹿之戰 項羽 2萬--40萬 殲滅 彭城之戰 項羽 3萬--56萬 殲20萬 井陘之戰 韓信 3萬--20萬 滅趙,俘趙王歇 濰水之戰 韓信 數萬--20萬 滅齊, 昆陽之戰 劉秀 不足2萬--42萬 王邑僅率數千人逃回洛陽 祝阿、臨淄之戰 耿弇 數萬--20多萬 滅張步,平齊 赤亭之戰 虞詡 3千--數萬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兗州之戰 曹操 數萬--數10萬 迫降30萬 官渡之戰 曹操 2萬--10餘萬 殲7萬餘人 赤壁之戰 周瑜 5萬--20餘萬 為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合肥之戰 張遼 7千--10萬 大敗吳軍 夷陵之戰 陸遜 5萬--數10萬 蜀國從此衰落 涼州之戰 馬隆 3500--數萬 平定涼州 前秦滅前燕之戰 王猛 6萬--30萬 殲敵近20萬 淝水之戰 謝玄 8萬--97萬 苻堅至洛陽,僅剩10餘萬 沙苑之戰 宇文泰 數萬--20萬 伏擊戰,殲8萬餘人 玉壁之戰 韋孝寬 不詳--15萬左右 城邑保衛戰,殲7萬餘人 金鄉之戰 於仲文 8千--10萬 全殲敵軍 隋唐五代時期 淺水原之戰 李世民 不詳--10餘萬 消滅薛仁杲 虎牢之戰 李世民 3500--10餘萬 殲滅竇建德 唐平蕭銑之戰 李靖 不詳--40餘萬 平蕭銑 磧口 李靖 3千--不詳 殲數萬 蔡州之戰 李愬 9千--不詳 平淮西叛軍 奉天、靈臺之戰 郭子儀 不詳--30餘萬(一說數十萬) 殲敵近10萬 太原之戰 李光弼 不滿萬人--10萬 城邑保衛戰,殲敵7萬餘人 雍丘之戰 張巡 3千--數萬 城邑保衛戰,不詳 睢陽之戰 張巡 6800--13萬 城邑保衛戰,殲12萬人 嘉山之戰 郭子儀、李光弼 不詳--5萬餘 殲敵4萬 象牙潭之戰 周本 7千--數萬 俘5千 六合之戰 趙匡胤 2千--2萬 殲5千 宋遼金夏蒙元時期 西夏、吐蕃攻宋之戰 劉舜卿 不詳--20多萬 擊退夏蕃聯軍 達魯古城之戰 完顏阿骨打 不詳--27萬 大敗遼軍 護步達岡之戰 完顏阿骨打 2萬--70萬 大敗遼軍主力 和尚原之戰 吳玠、吳璘 數千--10餘萬 俘萬餘,大敗金軍 順昌之戰 劉錡 1.8萬--10餘萬 城邑保衛戰,大敗金軍 郾城之戰 岳飛 數千--1.5 大敗金軍精銳 陳家島海戰 李寶 3千--10萬 海戰,全殲金軍 采石之戰 虞允文 1.8萬--17萬 水戰,大敗金軍 海州之戰 魏勝 不詳--30萬 大敗金軍 六合之戰 畢再遇 不詳--10萬 城邑保衛戰,大敗金軍 廬州之戰 杜杲 不詳--號80萬 城邑保衛戰,大敗金軍 邊堡寨之戰 成吉思汗 不詳--30萬 大敗金軍 納忽山、不黑都兒麻之戰 成吉思汗 4萬--8萬 全殲 迦勒迦河之戰 哲別、速不臺 不足3萬--8萬 全殲 賽約河之戰 拔都、速不臺 不足5萬--10萬 全殲 鄂州之戰 伯顏 20萬--60萬 大敗宋軍 丁家洲之戰 伯顏 10萬--13萬 大敗宋軍精銳 厓山海戰 張弘範、李恆 數萬--20萬 海戰,全殲 虎嘯山之戰 張庭瑞、焦德裕 5千--數萬 大敗宋軍 鄱陽湖之戰 朱元璋 20萬--60萬 水戰,全殲 明清時期 白溝河之戰 朱棣 1O餘萬--60萬 死傷10多萬 上峰嶺之戰 戚繼光 1500--2千 殲敵倭寇300餘人 台州之戰 戚繼光 不詳 9戰9捷 渾河之戰 努爾哈赤 4人--800 奇蹟 薩爾滸之戰 努爾哈赤 4.5萬--約11萬 殲敵約5萬人 寧遠之戰 袁崇煥 不滿2萬-13萬(或五六萬,或10餘萬) 貴陽之戰 王三善 2萬--10萬 扭轉了平叛戰局 清徵達瓦齊之戰 阿五錫、巴圖濟爾噶勒 22--2千餘人 奇蹟 渾河之戰 長齡 4萬--10多萬 收復南疆西四城 近代、現代時期 南京之戰 徐紹楨 約萬人--約2萬人 攻堅戰 第一次反圍剿 毛澤東、朱德 約4萬--約10餘萬 殲1.2萬 第二次反圍剿 毛澤東、朱德 3萬--20萬 殲3萬 第三次反圍剿 毛澤東、朱德 3萬餘人--30萬 殲3萬 第四次反圍剿 朱德、周恩來 約7萬--近40萬 殲萬餘人 鄂豫皖蘇區第三次反圍剿 徐向前 近3萬--不詳 殲6萬餘人 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 徐向前 近8萬--20萬 殲8萬人 黃橋戰役 粟裕 7千--1.5萬餘人 殲敵1.1萬餘人 蘇中戰役 粟裕 3萬餘人--12萬 殲敵53700人 魯南戰役 粟裕 不詳 殲敵53530人 萊蕪戰役 粟裕 不詳 殲敵56800人 孟良崮戰役 粟裕 不詳--約45萬人 殲敵32680人 晉中戰役 徐向前 6萬餘人--約13萬人 殲敵100370人 豫東戰役 粟裕 不詳 殲敵93970人 淮海戰役 粟裕、劉伯承 60萬--80萬 殲敵555570人 九連山戰鬥 不詳 不詳 5戰5捷,殲6個連又1個排 以上這些戰役,還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像伊闕之戰、鉅鹿之戰、虎牢之戰、納忽 山和不黑都兒麻之戰、迦勒迦河之戰、賽約河之戰、黃橋戰役為全殲敵軍的殲滅 戰。用少數兵力去圍殲多數敵軍,指揮員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像白起、成吉思 汗、粟裕都是善於打殲滅的人(我個人認為他們三人是中國戰爭史上最善於打殲 滅戰的統帥),項羽則是以勇猛聞名的,李世民則是以疲敵取勝的。這種戰役以 蒙古時期最多,這也充分體現了其軍事思想。 像即墨之戰、赤亭之戰、玉壁之戰、太原之戰、雍丘之戰、睢陽之戰、順昌之 戰、六合之戰、廬州之戰、寧遠之戰為城邑防禦戰。這種戰役對指揮員的要求有 兩條:一是沉著,二是智謀超群。此外,軍民同仇敵愾也是非常重要的。像韋孝 寬守玉壁殲敵7萬、李光弼以不滿萬人守太原殲敵7萬、張巡以3千守雍丘屢敗叛 軍,以6800人守睢陽則殲敵12萬,雖然最後寡不敵眾,睢陽被攻佔,張巡被殺, 但這並不能否認張巡的軍事才能。這樣的戰役,看後會給人一種回味無窮的感 覺。 像台州之戰、薩爾滸之戰、第一--第四次反圍剿、鄂豫皖蘇區第三次反圍剿、 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蘇中戰役、晉中戰役、淮海戰役、九連山戰鬥為集中兵 力,各個擊破的戰役。這樣的戰役,也是解放軍最拿手的。值得一提的是九連山 戰鬥,此戰雖小,卻集中體現了毛澤東的軍事思想。 像鄗代之戰、魯南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豫東戰役為集中兵力,圍殲敵 軍一部的戰役。這種戰役也是解放軍的拿手本領。 此外,柏舉之戰、井陘之戰、濰水之戰、祝阿、臨淄之戰、唐平蕭銑之戰為連續 靈活用兵的戰役;夷陵之戰、淺水原之戰、嘉山之戰為後發制人,疲敵制勝的戰 役;赤壁之戰、陳家島海戰、采石之戰、厓山海戰、鄱陽湖之戰為海戰和水戰; 其他的戰役也各有各的特點,像彭城之戰、渾河之戰、清徵達瓦齊之戰都是靠勇 猛精神獲勝的,特別是後兩個戰役,只能用奇蹟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