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1
回覆列表
  • 1 # 水煮老牛慢火燉

    蘇聯為什麼第一個承認以色列建國?

    二戰之後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猶太人國家,蘇聯可是在聯合國率先承認以色列的合法建國,並非是第一個承認國家。俄羅斯之所以現在中東仍然能分得一杯羹,斯大林的先見之明可謂是功不可沒。在二戰之前蘇聯對於猶太復國主義還是有著敵對態度,但隨著二戰的結束,以色列佔領著巴勒斯坦的重要戰略位置開始建國,並且開始影響中東阿拉伯國家時,蘇聯從自身的利益考慮有必要對以色列進行足夠的支援。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初期,打擊英國在中東的勢力範圍,成為了蘇聯外交政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因為戰後初期的中東仍然是英國的勢力範圍,所以當時的蘇聯視中東的第一勁敵是英國而不是美國。不僅巴勒斯坦地區依然處於英國的統治下,而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建立起來的國家,如伊拉克、約旦、埃及等……阿拉伯國家都與英國有著密切聯絡。在這種情況下,蘇聯自然視英國為主要障礙,千方百計打擊英國在巴勒斯坦的勢力,力圖將英國趕出中東,特別是趕出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巴勒斯坦,那麼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區的建國就起到了舉足輕重作用。

    二戰之後,中東地區雖然還在名義上是英法帝國的殖民地。但這兩個老牌帝國,在二戰後國力嚴重下滑已根本無法掌控中東局面。當面對蘇聯和美國這世界兩大超級國家在中東地區的不斷擴張,英國曾經一度想透過"阿拉伯聯盟",來維持自己在中東地區搖搖欲墜的殖民統治,但遭到了猶太復國主義的武力反抗。歷經數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區立足根基,並且打遍周邊阿拉伯國家,發展成為目前中東地區最為強大國家。

    雖說後來的以色列成為了美國的鐵桿盟友國家,但之後的蘇聯和美國以兩大超級國家出現在世界上。中東的阿拉伯國家除了緊跟美國就是在拉攏蘇聯。這跟當時蘇聯支援以色列建國,並且向中東阿拉伯國家不斷滲透起到了關鍵作用。當時蘇聯支援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區建國,顯然這個決定是正確的……俄羅斯至今在中東地區的深遠影響力,之前的蘇聯可謂是功不可沒。

  • 2 # 雲海文史苑

    1、戰略佈局考慮

    蘇聯外交戰略的中心從戰前的單純保衛自己的安全轉向主動擴大勢力範圍。二戰後,中東再次成為英法的勢力範圍,巴勒斯坦直接被英國接管,中東其他國家也或多或少受到英法的影響。中東地區處於東西方交通要道,石油資源豐富,戰略地位重要。蘇聯正好成為藉助以色列建國的契機,將勢力和影響力擴大到中東,並從中牟利。

    2、猶太人在蘇聯的影響力

    蘇聯境內生活著幾百萬的猶太人,雖然只佔蘇聯總人口不到2%,但是他們卻在經濟領域佔有絕對的優勢,掌握著巨大的財富。當時蘇聯最高委員會將近一半都是猶太人,猶太人在蘇聯的政治和經濟這兩個重要領域地位都非常高,決策方面自然也會親近猶太人

    3、國際輿論導向和戰後復甦

    蘇聯之所以支援以色列建國,主要能得到兩大好處,一方面是二戰期間猶太人遭受德華人的迫害,在國際輿論上受到全世界的同情。如果蘇聯否決,那麼定會有失大國風範,被世界輿論指摘,而相反,直接支援的話,則能受到世界各國的支援。另一方面就是能獲得國內外猶太人的支援,戰後蘇聯經濟正處於復甦時期,而當時世界的大財團基本上都是猶太人,蘇聯支援以色列復國這個行為必定能討好他們,如果獲得他們的支援,對蘇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 3 # 國際工程貿易資訊

    (1)這個是有歷史原因造成的,當時中東是英法的天下,美國和蘇聯都想打進中東,都想在中東打入一個楔子,所以在這一點上,美國和蘇聯是有共同利益的,也就是雙方都打算排擠老牌殖民國家英法的地盤與利益,所以當以色列宣佈獨立的時候,蘇聯就予以承認了。

    (2)並且,美國與蘇聯也確實都達到了自己的戰略目的,美國最後控制了以色列,蘇聯也控制了一些阿拉伯國家,而英國與法國也就基本上在蘇伊士運河戰爭之後在中東的影響力基本上完全消失。特別是在第二次中東戰爭的時候,美國與蘇聯合作,排擠英法是最明顯的,連當時的英國首相艾登都哀嘆沒有想到。

    (3)所以國家之間沒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美國和蘇聯在那個時候就是合作排進英法的,所以都承認了以色列的獨立。

  • 4 # 木春山談天下

    美國第一個承認以色列的。

    蘇聯算是第二個吧。

    這個紀錄對蘇聯而言,也不錯了。

    不過以色列和蘇聯的歷史還是挺有意思的。如今以色列和俄羅斯的關係也很有意思。

    木叔可以多說幾句。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按照聯合國巴以分治決議獨立,幾個小時後,美國總統杜魯門就承認了。之後蘇聯也承認了。

    當年巴以分治決議,之所以透過,因為五常都沒否決。其中美蘇法是贊成的。

    可見蘇聯都猶太人建立國家也是支援的。這也就是為啥蘇聯能儘快成立以色列的原因。

    主要是因為以色列當年有大量從俄羅斯和東歐移民過去的猶太人。

    內塔尼亞胡的祖上也是從那邊來的。

    在蘇聯看來,這些人接受了蘇聯集體主義的思想,在巴勒斯坦建立了很多集體農莊,是是公有制和共同勞動集體防衛的措施,這是一種蘇聯生活方式。

    也就是說,未來蘇聯是考慮以色列作為自己陣營小夥伴一員而接觸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以色列獨立後遭到來自中東5個阿拉伯鄰居們的入侵後,蘇聯竟然沒有幫助阿拉伯人,而是幫助以色列提供武器的原因。

    當然提供武器不是蘇聯直接給的,是讓捷克斯洛伐克轉手給以色列的。

    要是沒有蘇聯和蘇東集團的幫助,同樣要是沒有美國猶太人5000萬美元的支援,以色列早就亡國了。

    所以此後以色列和蘇聯關係在50年代前期還不錯。

    (以色列當年的海報,很有蘇聯的感覺吧)

    但是50年代中後期,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此後印尼召開了萬隆會議,兩國關係就逐漸變了。

    這是排除美蘇等大國召開的第三世界的一個自己的大會。而印尼是全球最大的穆民國家,當然排斥了以色列。

    蘇聯看到了印尼和第三世界特別是阿拉伯人竟然有這麼大的號召力,於是更傾向於阿拉伯世界,外交出現了調整。以色列被蘇聯視為侵略者,於是關係越來越差。以色列也只能尋求美國一邊倒外交。

    蘇聯在90年代不存在,俄羅斯繼承後。以色列和俄羅斯關係長足發展。

    因為蘇聯時代的100萬猶太人移民到了以色列。

    這些人素質很高,都是高階知識分子和專業人士,他們的加入,讓以色列經濟二次騰飛。以色列政府當時又是幫他們找工作,又是幫他們安排房子,就是要讓他們的聰明才智得以發揮。

    最終以色列成為創業創新大國,一個誘因就是接收了這麼多蘇聯和東歐的猶太人同胞。

    這也是普京念念不忘地說,以色列的猶太人是俄羅斯同胞的原因,也是普京說,以色列安全對俄羅斯有特殊重要的原因。

    再有20天,普京就要到耶路撒冷,參加紀念納粹屠戮猶太人的活動,也是表達他對猶太人和以色列的熱愛。

  • 5 # 薩沙

    很簡單,就是因為地緣政治。

    中東是英國的勢力範圍,法國也有一些實力但不多,美蘇都很難擠進去。

    以伊朗為例,在二戰期間由於老巴列維國王親蘇,英美蘇三國才聯手佔領了伊朗,各自駐軍。

    由此,蘇聯在中東才有一個比較穩固的支點,但戰後蘇軍就只能從伊朗撤退。

    當時阿拉伯人基本都是英華人的小弟,不聽蘇聯人的話。

    從地緣政治考慮,英國雖然是最早允許猶太人進入以色列的國家,二戰後卻不支援猶太獨立建國。

    因為也猶太人一旦建國,就會大大削弱阿拉伯人在中東的影響力。

    猶太人雖沒有國家,但在歐美都有很強的勢力,尤其美國商界有大量猶太商人,富可敵國。

    而二戰中從軍的猶太人也眾多,蘇軍中就有不少猶太軍人。

    可見,猶太人一旦復國,就會建立一個強大國家,將英華人的小弟阿拉伯人壓制住。

    因為英國反對猶太人復國,被猶太人當做公敵,襲擊眾多。

    比如:1946年,猶太復國主義武裝分子在耶路撒冷大衛王酒店,即英國託管政府所在地,引爆炸彈,造成91人死亡。

    在猶太人復國這個態度上,美蘇基本都是一致的,試圖藉此清除英國在中東的勢力。

    所以,早在1947年斯大林就公開表示支援猶太人復國,願意同美華人聯手。

    隨後,在聯合國大會的投票決定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分別建國時,美蘇都是投贊成票。

    在美蘇支援下,以色列順利建國。

    不過,隨著以色列迅速投靠美國,而蘇聯的力量又滲透進入中東,政治上有出現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蘇聯開始支援阿拉伯人反以色列!

    當年幾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人的武器大部分是蘇聯貨。

  • 6 # 胡家成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猶太人之所以能夠在中東地區建國,與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支援密不可分,而蘇聯的支援更具有實質意義。以色列國成立於二戰結束後,在兩大軍事集團對抗的年代,雙方在許多國際問題上往往針鋒相對,然而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美蘇兩國同時選擇了支援猶太人建國的政策。

    1947年11月,聯合國透過第181號決議,英國軍隊於1948年8月1日之前撤出,在2.7萬平方公里的原主要是巴勒斯坦居住的領土上,分別建立巴勒斯坦國和以色列國。分治方案中,以色列獲得57%的領土,而人數佔多的巴勒斯坦僅獲得43%的領土,耶路撒冷由聯合國代管。由於方案過於偏袒以色列遭到阿拉伯國家的一致反對,巴勒斯坦拒絕建國。在決議中,美國與蘇聯取得了驚人的一致投了贊成票。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宣告成立。成立後,得到美國、蘇聯的火速承認。蘇聯為什麼從一個反對猶太復國主義者變成支援以色列獨立建國?

    一、與英國爭奪中東地區主導權

    巴勒斯坦地區處於歐、亞、非交界處,石油資源豐富,戰略位置極為重要。英國在幾個世紀前就搶先佔領了有利的位置。二戰後,主要國家的實力對比發生了明顯變化,英國雖然還控制了中東,但實力下行,顯得力不從心。蘇聯在二戰中迅速崛起,挾二戰的餘威,想在中東分一杯羹,就積極插足中東事務,全力排擠老牌帝國英國的位置。而英國在二戰中實力受損,害怕猶太復國後失去對這一地區的控制。蘇聯利用猶太復國主義思想,鼓勵猶太人乘勢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並取而代之,為滲透中東創造條件。

    二、打擊中東親西方國家,削弱美國勢力

    在中東的阿拉伯國家,大多是君主制國家,一向是採取親西方的反共政策,甚至有些國家談共色變,害怕威脅自己的統治和社會穩定,在其國內禁止宣傳共產主義。美國利用這一點,逐漸走上中東的前臺,扶植親美勢力。伊拉克、伊朗、沙特等大國都積極投靠美國,土耳其又是北約成員,中東各國都在美國這一邊,這樣蘇聯很難插手中東。蘇聯當時利用承認以色列,想把以色列拉入蘇聯陣營,以抗衡美國的勢力,確保自己在中東的利益。

    三、猶太人的勢力過於強大

    猶太民族在歷史上曾多次被迫害,多次被集體流放、遷徙,也造就了不屈不撓、勤奮吃苦、善於思考、凝聚力強等優秀品格。二戰後,大批猶太人從世界各地紛紛跑到故土上,就是為了一個目標,建立一個民族國家。在聯合國討論以巴分治前,許多猶太人到處遊說,爭取國際社會的同情,從而在分治時佔據了優勢。在蘇聯,猶太人雖然佔比不多,但在政界、經濟界、文藝界都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對蘇聯政府決策施加影響力。

    總之,蘇聯迅速承認以色列,是出於國內自身利益的考慮,從而在當時採取實用主義政策。而它當時所作出的決策,鞏固、發展與以色列的關係,對於今天俄羅斯中東戰略調整仍然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天的俄羅斯,仍然是以色列的座上賓。

  • 7 # 榮華之武器堂

    首先需要執說明的是,蘇聯是第二個承認以色列建國的國家,第一個是美國在以色列建國當天的 1948年5月14日,蘇聯則是在5月17日。蘇聯當時承認以色列出於冷戰的需要。實際上,如果沒有蘇聯對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國家的支援,以色列可能就不會建立。

    隨著冷戰的開始,1945-1947年,蘇聯與英美先後在希臘、伊朗和土耳其進行了較量,但都敗下陣來。就在此時,英國統治的巴勒斯坦由於猶太人和阿拉伯人衝突加劇而陷入危機,這給蘇聯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給予,希望可以改善一下高加索以南邊界態勢。

    早在1945年7月,蘇聯就想透過單獨託管或者美蘇聯合託管方式取代英國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不過為了阻止蘇聯染指這個地區,美英一直牢牢控制著主動權。1947年4月,由於英國拒絕接受美國提出的10萬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計劃,美英雙方聯合解決巴勒斯坦計劃失敗,英國不得不將問題提交聯合國解決。

    蘇聯於是抓住了這個機會,提出了巴勒斯坦分治決議,並在1947年11月29日決議獲得透過。蘇聯很清楚,中東地區是英國的勢力範圍,因此支援猶太人建國成為蘇聯將英國趕出中東、伺機進軍中東的唯一選擇。

    實際上,蘇聯很清楚,最終以色列會倒向西方,那麼她為什麼要支援以色列建國呢?這是因為從蘇聯整體戰略考慮,因為當時處於各自戰略考慮,英國為了維護在整個中東地區統治,竭力支援阿拉伯人,而美國由於國內和其他原因則支援猶太人。這樣如果猶太人建國後,衝突不會僅僅在阿拉伯人和猶太人之間,而是會將英美也捲進來,從而加劇他們的衝突和矛盾,這樣對於蘇聯整個戰略發展有利。即便以色列最終捨棄蘇聯投靠西方,蘇聯還是有所得。

    而蘇聯更深的考慮則是,如果英國為了維護英美戰略關係,選擇向美國靠攏,那它最後的選擇肯定是拋棄阿拉伯國家。這樣的話,阿拉伯國家別無選擇,只能尋找蘇聯獲得幫助。所以支援猶太人建國對於蘇聯來說,無論以色列最終倒向何方,蘇聯都是穩賺不虧。

    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宣佈建國第二天,埃及、外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軍隊軍隊就像向發動進攻,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戰爭期間,蘇聯授意捷克為以色列提供了大量軍事援助,為以色列獲得戰爭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按照目前公佈的檔案,捷克向以色列大概提供瞭如下軍事援助

    -步槍3.45萬餘支、機槍9580挺,子彈5900萬餘發,戰鬥機74架(59架噴火IX和15架Me.210)坦克22輛。要知道以色列建國時部隊裝備僅有步槍1萬支、衝鋒槍1900支、機槍630挺、子彈489萬餘發和700餘門迫擊炮

    -為以色列培訓了飛行員(50-75人)和傘兵

    -為以色列培訓志願軍,將東歐的猶太青年組成了捷克旅

    在這一點上,以色列首任總理本-古裡安(Ben-Gurion)說過“毫無疑問,與捷克的武器交易對我們幫助最大。它拯救了我們,沒有它我懷疑我們能否挺過第一個月”。

    這次戰爭勝利後,蘇以關係也逐漸冷淡,1953年基本沒有來往。而隨著阿拉伯國家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1955年埃及開始接受蘇聯援助,中東紛爭中又開始了蘇聯元素。

  • 8 # 麥田軍事觀察

    這個說法不準確,當時承認以色列的國家不止有蘇聯,蘇聯只能算最早承認以色列國的國家之一,無論從各方面來的角度來講,以色列建國對蘇聯有利,符合其戰略的發展要求。在當時二戰之後,有關土以色列建國的問題上,蘇聯出了相當大的力,尤其是在以色列建國的過程當中,蘇聯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如果沒有蘇聯的同意,以色列根本無法從歐洲弄到大量的軍火,在蘇聯的默契之下從捷克等國獲得的,當時許多的以色列原本為蘇軍,即便在今天,俄裔以色列人依然在以色列國內佔據了相當大的比重。後來雙方在戰略上的一些分歧,蘇聯選擇了支援阿拉伯國家,而不是繼續支援以色列,以色列在戰略上選擇投向西方,而不是投向蘇聯,這才造成雙方關係破裂。

  • 9 # 歷史哨聲

    美國是第一個事實上承認以色列的國家;蘇聯是第一個在法律上承認以色列的國家

    美國對以色列建國的支援很早就有,也預設1917年貝爾福宣言;1947年在美國支援下聯合國透過巴勒斯坦分治方案;1948年以色列建國,因為國務卿馬歇爾擔心承認以色列會導致美國和阿拉伯世界關係、美國會被中東國家限制石油,讓支援以色列的杜魯門沒有在法律上承認以色列。

    杜魯門政府的原話是:

    “美國承認(以色列)臨時政府是新的以色列國的事實上的權威。”

    1949年美國在法律上承認以色列。

    事實上承認以色列的國家除了美國外,還有:伊朗、瓜地馬拉、冰島、尼加拉瓜、羅馬尼亞、烏拉圭。

    在法律上承認以色列的國家除蘇聯外,還有:捷克斯洛伐克、塞爾維亞和波蘭。

    1948年5月14以色列宣佈建國,5月17日,蘇聯第一個在法律上承認以色列。

    美國承認以色列的檔案

    蘇聯為什麼第一個承認以色列

    蘇聯承認以色列主要原因有兩個:

    1、斯大林在1944年末就公開支援猶太復國主義,意圖在中東建立社會主義國家——以色列;

    2、承認以色列以拉攏以色列,以削弱英國在中東的影響力。

    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中,屬於蘇聯集團的捷克斯洛伐克為以色列提供武器,為以色列取勝提供了關鍵性作用。

    但蘇聯很快發現它想要讓以色列成為社會主義國家、削弱英國的意圖,很難實現後,就改變策略,在1951年就放棄了和以色列友好政策,改為支援阿拉伯國家。

    簡單的說,美國支援以色列,更多是因為彼此具有相同的價值觀,美國支援阿拉伯國家更多是因為石油和與蘇聯爭霸中東等現實利益;蘇聯不管是開始支援以色列,然後支援阿拉伯國家,都是處於和美英爭霸的顯示利益,不存在價值觀上共享。

    因此,美國和以色列雖然存在大小不等的糾紛——6日戰爭時以色列就誤炸了美國情報船,造成34死、171人傷的後果,但美國和以色列的關係並沒有變壞。而蘇聯雖然第一個承認以色列,但不能從以色列獲取預期利益後,立馬拋棄以色列,改為支援阿拉伯國家。

  • 10 # 小約翰

    第一個承認以色列的,不是蘇聯而是美國。

    1948年5月14日,在英國託管期結束的頭一天晚上,以色列國宣佈正式成立,美國政府在當天就宣佈與以色列建交。以色列宣佈建國十天之後的5月24日,蘇聯政府才跟以色列建交。

    但無論如何,蘇聯在當時以色列建國是堅決支援的。一、法理支援。

    早在1947年11月聯大表決《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的時候,蘇聯積極推動,不但自己投票贊成,還動員自己的東歐夥伴國投贊成票。

    二、軍事支援。

    蘇聯支援以色列建國還表現在行動上。

    以色列宣佈建國,但國防力量非常薄弱,沒有像樣的武器。在此刻,蘇聯政府伸出援助之手,對以色列雪中送炭。

    1948年4月初,蘇聯透過自己的小兄弟捷克斯洛伐克將一批軍火賣給以色列。其中包括1萬支步槍、4500挺機槍、300萬發子彈。一個多月後,蘇聯再次授意捷克賣給以色列5000萬發子彈、2.45萬支步槍、5100挺輕重機槍。

    蘇聯還透過捷克賣給以色列運10架戰鬥機,以色列正是用這些戰機成功擊退了已推進到特拉維夫城外的埃及裝甲部隊。

    此後,又有59架英制“噴火”戰機被捷方賣給了以色列,蘇聯政府還派出空軍小組幫以色列保衛機場、培訓飛行員和傘兵。

    三、人力支援。

    蘇聯境內生活大量猶太人,以色列建國前後,蘇聯政府為猶太人回國大開方便之門,先後有30萬猶太人回國參戰,佔到了當時以色列人口三分之一還多。(當時以色列全國總人口是80.6萬。)

    正是由於這些支援,以色列才能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從容對付阿拉伯國家的群毆。

    眾所周知,蘇聯跟美國,一個是社會主義國家,一個是資本主義國家。兩國屬於不同陣營,是水火不容的死敵。因此,蘇聯跟美國在國際事務中始終是常反調的。

    那麼,在以色列建國問題上,蘇聯的立場為什麼跟美國罕見的一致,積極幫助以色列建國呢?一、斯大林的錯覺。

    以色列建國前後,工黨佔據主導地位,而工黨帶有左的色彩,跟蘇聯的主張相近。而且以色列在沒有建國前就有不少集體農莊,以色列人把它叫做基布茲。

    這些集體農莊在1909年就開始建立,是猶太人從阿拉伯人那裡購買巴勒斯坦土地建立的。這些集體農莊到以色列建國的時候,已經有了177個。

    這些集體農莊跟蘇聯的農莊有點類似,在農莊裡大家一起工作、一起學習,一起教育孩子。斯大林一看,以色列搞的制度這不跟我們一樣嗎?我們跟以色列說不定以後還會成為同志,值得支援。

    二、想爭取中東話語權。

    蘇聯在戰後成為大國,一直想在國際事務中擴大自己的影響。

    英國在當時一直控制著巴勒斯坦,同時對整個中東地區,包括伊拉克、科威特、沙特、埃及甚至約旦都有很大的影響力,而敘利亞和黎巴嫩則是法國的勢力範圍。

    蘇聯想要在中東地區擴大影響,只能給英國對著幹,削弱英國的影響,支援以色列建國。(英國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是堅決支援阿拉伯國家的。)

    三、想在日後得到猶太人的回報。

    眾所周知,猶太人聰明、勤奮,猶太人中有很多科學家,實業家。猶太人創造了無盡的財富,在歐洲和美國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如果蘇聯支援猶太人建國,蘇聯就可以得到猶太人的回報,因為誰都在知道,猶太人是個知恩圖報的民族。

    而且蘇聯國內當時生活著300多萬猶太人,不少猶太人還是國家精英,支援猶太人建國可以得到這些人對政府的好感,有利於國家穩定和經濟建設。

    四、為日後控制阿拉伯做準備。

    斯大林也知道以色列跟美國的關係要遠遠好於跟蘇聯的關係,將來以色列極有可能倒向蘇聯,分治決議通過後蘇聯駐聯合國代表馬利克就明確指出“我們很清楚以色列遲早會倒向西方”,但斯大林高瞻遠矚指出,即使那樣,蘇聯也一樣可以從中獲利,並且能夠獲得長遠的戰略利益。

    蘇聯在當時倒是希望阿拉伯國家在戰爭中被打敗,因為美國是堅定支援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被打敗後,沒有靠山,只能抱緊蘇聯的大腿,蘇聯就可以從容控制阿拉伯國家。所以只有支援以色列才能讓阿拉伯國家一敗塗地,倒向蘇聯。

    俄羅斯學者帕維爾·蘇多普拉托夫就在自己的專著《情報機關與克里姆林宮》一書寫到,斯大林之所以堅定支援以色列建國,就是為了首先加劇英美之間乃至西方陣營內部的矛盾,接下來再利用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的矛盾,坐等阿拉伯國家投靠蘇聯。

    事實證明,斯大林做出的決定非常英明。

    以色列建國後,阿拉伯國家中斷了跟美國等國的貿易,跟蘇聯的貿易額猛增,阿拉伯國家的軍火則幾乎全部來自蘇聯,阿方在購買軍火的時候還不能挑肥揀瘦、討價還價,就是挨宰也有苦難言。

    即使蘇聯解體了,敘利亞、伊朗等中東國家,還只能死死抱著俄羅斯的大腿不放,拼命跟俄羅斯搞好關係,購買俄羅斯的武器。

    總的說來,支援猶太人建國對蘇聯來說是一筆無風險、高回報的買賣;所以,蘇聯政府毫不猶豫選擇了支援以色列建國。

  • 11 # 俚言雜談

    以色列建國初期的主體人群,是來自東歐的猶太人。所以,基於這個主要因素,繼美國之後,前蘇聯在國際上第二個承認了以色列。1948年當選以色列第一任總統的哈伊姆·魏茨曼,被譽為以色列之父,他就是於1874年出生於俄羅斯的。

    我去過以色列。我透過走訪瞭解到,歐洲猶太人移居以色列的風潮是自西向東逐步蔓延的。早期移居以色列的猶太人,以地處中歐的日耳曼地區的猶太人為主。海法古城最熱鬧的海濱公路兩側,就是原德裔猶太人的聚居區。至今,他們的家中,還瀰漫著濃郁的日耳曼風情。

    1898年,德皇威廉二世歷史性地訪問了聖城耶路撒冷。此行的目的何在?其實,就是新崛起的德意志帝國,向老牌殖民帝國英國發起的強有力的挑戰。名義上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治下,實際上已經屬於大英帝國勢力範圍的耶路撒冷,熱烈地擁抱了威廉二世。在此期間,大批中歐猶太人也紛至沓來。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之後,東歐包括俄羅斯的局勢陷入了動盪。此後,大批的東歐猶太人湧入耶路撒冷以及特拉維夫等城市。據統計,那時在以色列地中海沿岸各港口登陸的東歐猶太人,最多一日可以達到萬人以上。

    以色列第一任總理本古裡安的家族來自波蘭;前任總理貝京也是波蘭裔。現任總理內塔尼亞胡的家族也來自東歐。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東歐猶太人又掀起了一次移居以色列的風潮。

    原蘇聯秉持支援猶太復國主義者建國的政策的理由之一,就如同先前的德皇威廉二世一樣,是企圖削弱英國在中東的影響力,在處於英國實際控制的中東地區,打下一個至少不敵視紅色蘇聯的楔子。當然,在英美資本和強權的夾擊之下,前蘇聯此舉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那時,地緣政治統治著大國的思維。不但力挺以色列,前蘇聯還積極支援以色列的鄰國埃及和敘利亞。相比之下,這一戰略的效果不錯,至少,敘利亞現任總統阿薩德,至今,還是俄羅斯的堅強盟友。

    中東歷來不太平。近日,美國殺死伊朗將領蘇萊曼尼,又引發了局勢的劇烈動盪。貌似將來,小小的以色列也不能置身事外吧。

    可以說,從建國時起,以色列這個彈丸之地,就是大國博弈的最好的樣本之一。以色列將何去何從?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12 # 歷史總探長

    蘇聯並不是第一個承認以色列建國的國家,在以色列建國之後,第一個跟以色列建交的國家是美國。不過在以色列建國的過程中,蘇聯的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可以說沒有蘇聯的幫助,以色列早就在第一次中東戰爭的時候滅亡了。以色列能夠順利見過,得益於二十世紀初期的猶太復國運動,猶太復國運動最初的支持者是英國,後來英國為了繼續控制中東地區,放棄了支援猶太人復國,猶太復國運動的領導者又變成了美國。

    蘇聯一直都是反對猶太復國運動的國家,因為蘇聯國內有大量的猶太人,蘇聯擔心猶太復國運動會導致蘇聯分裂。然而在二戰結束之後,世界格局出現了新的變化,蘇聯從一個普通強國,成為了世界兩個超級大國之一。而英國和法國的勢力都開始衰落,美國成為了資本主義世界的新霸主。擴張慾望極強的蘇聯想要趁著英法兩國衰落,將領土擴張到中東地區,這一舉動遭到了英美兩國的反對。

    蘇聯向南擴張的目標失敗後,蘇聯便開始大力支援猶太人復國。蘇聯支援猶太人復國主要有三個目的,第一個目的是蘇聯透過支援猶太人復國,討好美國上流社會的猶太人。二戰結束之後,蘇聯急需要資金進行戰後重建,而當時的世界上只有美國有錢。蘇聯想要從美國獲得一些援助,但是美國卻擔心蘇聯勢力太大,遲遲不給蘇聯援助。因為猶太人在美國擁有巨大的影響力,蘇聯支援猶太人復國,很可能會換來猶太人的好感,獲得美國的經濟援助。

    第二個目的是透過支援以色列建國,引發中東地區的戰火,蘇聯就能夠趁虛而入。在以色列建國之後,中東都是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各個國家之間沒有太大的矛盾。而在以色列建國之後,中東地區開始變得混亂起來,一些國家為了能夠擊垮以色列,不得不像蘇聯求助。以色列建國之前,整個中東的猶太人只有65萬人,他們缺乏武器裝備,根本沒有打敗阿拉伯人的能力。

    這時候美國為了避免以色列建國引起中東大戰,制定了禁止向巴勒斯坦地區出售武器的法令。猶太人為了能夠獲得武器,只能去求助於蘇聯。蘇聯授意捷克為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輕重的武器,還幫助以色列訓練的軍隊,並且允許30萬猶太人回到中東,以色列依靠著這些軍隊打退了阿拉伯人的進攻。在中東戰爭爆發後,埃及、伊拉克等國都先後向蘇聯求助,原來在中東地區沒有影響力的蘇聯,藉助著中東戰爭順利插手了中東。

    第三個目的是轉移英美的注意力,以色列建國的時候,蘇聯還沒有研製出來原子彈,這時候的蘇聯非常害怕英美兩國在歐洲發動新的戰爭。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開戰,英美兩國為了自身的利益,不得不參與到中東地區的戰爭中。實際上在蘇聯爆炸原子彈之後,蘇聯也停止了對以色列的支援,以色列的主要支持者又變成了美國。從蘇聯支援以色列的結局來看,支援以色列是蘇聯非常成功的一次戰略部署,支援以色列不僅轉移了英美的視線,還讓蘇聯順利插足了中東,對於蘇聯來說可謂是一舉多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媒體稱特朗普罵默克爾,默克爾仍參加G7峰會,她這是在示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