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行於桑田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裡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 2 # 沅茵

    清明節是中國民俗24節氣之一。又叫掃墓節、踏青節、三月節,時間在農曆春分後的第15天,公曆約4月5日前後。據說,清明節來自於春秋時期一則悽美的故事。

    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晉獻公的愛妃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施計害死了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驪姬的謀害,帶了部分臣士逃出皇宮,流落四方,另取謀程,在途中,一些隨同經不起艱辛,相繼離去,只剩下幾個忠心的臣士,有一天,走到一處荒山野林,食斷糧盡,重耳連餓帶乏,昏倒在地,有一位叫介子推的的隨從,為了救重耳,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一塊,烤熟後讓重耳吃,救了重耳的性命。

    後經十九年的艱辛,重耳重返朝中,做了君王,即戰國時期有名的晉文公,晉文公繼位後,大加獎賞有功有恩之臣,唯獨把介子推給忘掉了,後來有人提醒,晉文公恍然大悟,立刻派人去傳喚介子推,卻找不到其影蹤,有人說其躲到了一處山林,可諾大山林,難以尋找,有的人建議放火燒林,或許子推就會自動出來,可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也未見子推出來,有人卻發現子推和其母親在一枯柳下已被燒死,背靠一個柳洞,洞中有一團衣襟,展開一看,是一封血書,血書曰: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看後,淚如雨下,感激萬分,把子推母子敬葬與柳旁,把綿山改名為介山,把復活的柳樹命名為清明柳。並在山上建立了祠堂,每年的這一天都要徒步到子推墓前掃墓祭典,以表衷情,這一天全國大忌菸火,只食寒食,大祭亡靈,用以紀念子推的忠魂,表彰清明,這個風俗一直流傳至今。這也便是清明節的來歷。

  • 3 # 植物貼畫

    清明最早只是一個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自2008年起,清明節被列為中國的法定節假日。

    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後來逐漸演變成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

    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曆書》)。這一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清和景明之象。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和“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裡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國自古就有的優良傳統。

    關於清明節的傳說

    相傳在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受迫害而逃亡曹國,在途中,到了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身體虛弱到極點,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們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時,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深受感動。

    十九年後重耳回國,介子推認為使命已盡,帶著老母歸隱山林,侍奉身前,已報哺育之恩。重耳之後便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晉文公。即位後,他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然而介子推根本沒有任何抱怨,他打好行裝同母親到綿山隱居去了。

    文公聽說此事後,頓時覺得虧欠了介子推,親自去尋這位忠臣。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裡又發現一封血書,上寫:“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在這一天,全國禁火,以懷念忠誠的介子推。

    當第二年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死而復活。便賜老柳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 4 # 天睛970

    又到一年清明時,清明,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相傳其俗起於西周時期。它最初只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一書中曾寫道:“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就是說,到了這時,天氣清和明朗,草木開始萌茂。因此,民間早就有“清明穀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的說法。

    清明體現的是春天到來,對於生氣到來的禮讚,同時對於過世的先靈,表示追思與紀念,以便喚醒人生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注意孝養父母、和睦家庭,乃至保護地球、樂生向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正是道出了我們此一時節的心靈感受。

    《曆書》記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正如文人墨客描寫的清明時節天地物候一樣“滿階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佳節清明桃李笑”。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

  • 5 # 國內ERP專題

    都說清明節=寒食節,其實這是兩個不同的節,只是時節挨在一起而已,當然,這兩個節日都與晉文公、介子推有密切的關係

    關於晉文公

    晉國的國君晉獻公有八個兒子,其中太子申生、公子重耳都很賢德,奚齊為驪姬所生,最受寵愛。

    晉獻公老了以後變得越來越糊塗。這時,奚齊的母親驪姬的野心卻越來越大,她想讓自己的兒子做太子。於是她就想方設法陷害太子申生,有一次,太子申生將祭祀後的肉獻給父親,驪姬偷偷讓人在肉裡面放了毒藥,然後陷害說是太子放的。說太子要毒死晉獻公。晉獻公竟然相信了,申生被迫自殺。

    重耳和他的弟弟夷吾見這情景,也怕自己被殺,分別逃到別的國家去了。夷吾先逃到了屈城,然後逃到了梁國,準備向秦國求救。

    晉獻公一看他倆跑了,懷疑他倆也要害自己,就派人去追殺。重耳被追上了,追殺他的人一把扯住了他的袖子。幸虧那時候人的袖子又長又肥,那人只扯下了袖子的一角,重耳趕緊翻牆跑了。重耳在晉國很有聲望,跟隨他一起流亡的有狐偃、趙衰、先軫、介子推等一批文武精英。

    重耳逃到他母親的國家翟國後住下了。因為他不但有才能,品德還非常好,所以晉國的一些大臣捨棄自己的官職一路追隨他。

    後來,晉獻公死了,奚齊做了國君。有些大臣不服,就殺了奚齊和驪姬,立獻公的小兒子卓子為國君。可另外一些大臣又不服了,把卓子也給殺了。

    於是晉國的大臣們又分成兩派,有的希望迎接夷吾回國,有的希望重耳能回國做國君。晉國的大臣先派人請重耳回國當國君,重耳拒絕了大臣的好意。他認為自己當年是違背父親的命令逃出晉國的,父親歸西后又自己不能按兒子的禮儀侍候喪事,所以自己沒資格繼承國君的位子。

    夷吾聽說後,卻沒有這方面的想法,立即請求秦穆公幫助自己回國,秦穆公答應了。夷吾一當上國君,怕國內還有人擁護重耳,趕忙派人去殺重耳。

    沒辦法,重耳和跟隨他的人只好又開始逃亡。因為逃得太急,幾乎什麼東西都沒帶,而管吃喝的隨從又帶著僅有的一點食物開小差跑了。

    大夥兒又累又渴,肚子餓得咕咕叫,決定休息一下。重耳看見附近有幾個農民,想過去討點吃的。誰知,那幫人不但不給,還戲弄嘲笑了一番,故意將土疙瘩當作饅頭遞給他們。

    重耳當時非常生氣,隨從狐偃卻勸他說:“老百姓送土,表示送土地給你,是一個吉祥的預兆。”

    因為逃命要緊,大家忍著沒有發作,繼續向前趕路。最後實在走不動了,只好停下來。重耳更是一點力氣也沒有了,坐在地上一動也不動。

    介子推割肉救主

    大家找了點野菜煮了湯端給他喝,重耳皺著眉頭喝了幾口就喝不下去了。他哪兒受過這樣的苦啊!大夥兒餓著肚子拼命趕路逃命,路上還要遭受風吹雨淋和別人的欺辱嘲笑。終於有一天,重耳支援不住餓暈了。介子推看重耳這麼虛弱,知道他一定要吃點有營養的東西才行。過了一會兒,介子推竟然端來了一小碗肉湯!他趕緊喂重耳喝了。為了讓重耳活命,介子推悄悄躲到山洞裡,割了一塊大腿上的肉,用自己的肉與採摘來的野菜同煮成湯給重耳喝。當重耳知道後非常感動,承諾等自己做了君王,一定要好好報答介子推。

    論功行賞,獨忘介子推

    歷經種種磨難,輾轉八個諸侯國,重耳在流亡過程中受到了各個諸侯國不同的對待,齊國、宋國、楚國、秦國這些大國的國君都給了他很高的待遇。反而是衛國、鄭國、曹國這些小國家的國君羞辱無視他。在外流亡19年後,62歲的重耳終於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即晉文公。重耳當了國君後,立刻對那些跟著他受盡苦難的大臣進行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

    多虧一位大臣提醒,晉文化才想起,於是馬上派人去請介子推出來接受賞賜。可是連續派了好幾波人,請了好幾次介子推都不來。

    介子推認為忠於和幫助自己的國君是大臣們應該做的,沒必要得到獎賞,甚至認為因此接受獎賞是一件很恥辱的事。

    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當他來到介子推家時,介子推卻離家出走,不見了。

    介了推躲進綿山,寒食節的由來

    有一天,有人告訴晉文公介子推揹著自己的老母親躲進了附近的綿山,晉文公就趕緊派人進綿山尋找。可是找遍了整座綿山,也沒有辦法找到介子推母子倆。

    如果有人出主意,說可以用放火燒山的辦法,把山的三面點著火,留下一面不點火,這樣等火燒起來,介子推就會從沒著火的那一面跑下來。

    晉文公認為是一個好辦法,於是放火燒山,可是,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也不見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出來。等到火熄滅後,大家上山,才發現介子推和他母親被澆死了,死後還緊緊地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

    晉文公後悔極了,他對著介子推母子兩又哭又拜了半天,最後下令把他們安葬在那棵大柳樹下。

    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把綿山改為“介山”,並且在山上建起介子推的祠堂,把介子推死去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規定全國的人在每年的這天禁止用任何煙火,只能吃冷的寒食。

    清明節就這麼產生了

    第二年,晉文公來到介山祭奠介子推,發現那棵燒焦的老柳樹,竟然又復活了,剛發牙的綠柳枝被風吹得飄來蕩去,好像介子推在和自己打招呼一樣。

    晉文公感動得流下了眼淚,隨之折了一柳枝,編成柳枝環兒,鄭重地戴在自己頭上。同時,晉文公給老柳樹賜名“清明柳”,於是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介之推對國家忠心耿耿,卻堅決不要求回報,老百姓很感動,非常懷念他。每到清明節,人們會用插柳、戴柳等各種辦法來紀念他。

    寒食節和清明節的主要活動有:禁火、掃墓、插柳、踏青、盪鞦韆、蹴鞠。為了防止冷食傷身,所以大家要多參加一些體育活動。

  • 6 # 艾娜茶文化

    其中清明節氣是屬於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的到來意味著萬物復甦,春天即將到了,這對於古代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來說是一個非常的訊息,這意味著溫暖多雨的時節到來,有利於古代農民的生產勞作,故而清明節氣十分重要。

    上巳節是中國古代的傳統節日之一,它形成於中國春秋時代的晚期,在魏晉時代改為農曆三月初三,也就是著名的“三月三”。上巳節的主要活動有三個:第一,在水邊舉行祭祀活動,隨後在水裡沐浴,以求洗去一年的晦氣。第二,古人會為自己的祖先招魂,使得自己的祖先甦醒迴歸。第三,男女會在野外踏青,嬉戲玩耍。

    寒食節也是春秋時期形成的節日之一,他是為了紀念當時的晉國名士介子推而形成的節日,在寒食節,人們會不生火,吃冷食以紀念這位忠貞的名士。但是在唐代時期,寒食節就已經和清明節有點相像了,也就是三項傳統:禁止用火,掃墓,春遊。

  • 7 # 談笑間3

    春秋戰國時,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最後被逼自殺。申生有個弟弟叫做重耳為了自保,只能流亡他國。在他流亡期間,身邊的臣子陸陸續續地離他而去,最後只剩下介子推等幾個忠心耿耿的僕人,一直追隨著他。

    流亡的日子肯定不好過,他們受盡了屈辱,吃盡了苦頭。有一次,重耳忙著逃亡,幾日沒吃飯,最後餓得暈死了過去。介子推等人大驚,如果再沒有食物充飢的話,重耳必將性命不保。可是這荒山野嶺的,上哪裡找東西吃呢。介子推沒有辦法,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煮成湯,讓其他人端給重耳喝,騙他說是麻雀湯。

    重耳幾天沒吃東西,一聽是麻雀湯,接過碗來,一股腦兒喝了下去。重耳喝完湯,舔了舔嘴巴,連說好喝,沒過多久,便慢慢恢復了力氣,於是繼續趕路。

    這時,重耳發現介之推走路一拐一瘸,納悶不解,幾經追問下,這才明白真相。重耳當時感動得熱淚盈眶,當即許諾有朝一日,自己如果能夠回國的話,定當重賞介之推。

    後來,重耳在秦國的幫助下,平定了叛亂,回國當上國君,這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春秋五霸中的晉文公。晉文公登基後,紛紛重賞當時跟隨他出逃的人,可是不知怎麼的,唯獨卻忘了介之推。

    介之推也不生氣,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功勞。當年即使自己不割肉,晉文公一樣會得到別人幫助而當上國君。於是,他默默地帶著母親回家,一直隱居在綿山上。雖然介子推不介意這件事情,但是卻有人為介之推鳴不平,還寫下了一首詩來諷刺晉文公的忘恩負義。

    這首詩是這樣的: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雲,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所。這首詩在街頭巷尾慢慢地流傳開了,最後竟也傳到了晉文公耳中。

    晉文公後悔不已,連忙命人前去召見介子推,結果卻說介子推一直隱居在綿山上。晉文公還不死心,親自帶著文武大臣前往綿山,恭迎介之推出山,可是介之推死活不肯出山。

    晉文公手下有兩個奸臣,叫做趙衰和狐偃,非常嫉妒介子推,於是設下了毒計,向晉文公建言道,“介之推是個大孝子,如果我們三面燒山的話,介子推為了母親活命,必定會下山。”

    晉文公不知是計,信以為真,便點頭答應了。

    趙衰、狐偃得令後,暗中命人四面燒山,大火足足燒了三天三夜。等到大火熄滅之時,晉文公率人上山,發現介之推與他母親抱著一棵大樹被燒死了。

    晉文公悲痛欲絕,抱著介子推的屍首痛哭不已。他為了紀念介子推,將三月五日定為火禁日,下令全國百姓在這一天禁止煙火,只能吃寒食。這便是寒食節的由來,由於寒食節和清明節臨近,慢慢地又被清明節取代,所以許多人便將晉文公紀念介子推的故事當作了清明節的由來。

    介子推在重耳危難之時,不離不棄,還割股讓他充飢,足見介子推的忠義;重耳重賞手下卻唯獨忘了介子推時,他卻沒有主動討要封賞,也沒有因此心生怨恨,而是帶著母親默默地歸隱山中,足見介子推是淡泊名利的真君子。古往今來,像他這樣品德高尚之人,試問又有幾人?

  • 8 # 小島知風

    清明節本名叫寒食節,是古人為了紀念介子推而來,清明二字也源於介子推的名言。

    在春秋時期清明節就已經起源,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未繼承王位之前流亡於外,在流亡途中重耳餓的實在難受,左右隨從也基本離他而去,唯獨介子推對重耳不離不棄,介子推為了給重耳充飢,割下自己大腿內側的肉,為重耳做了一碗人肉湯,重耳方才免於餓死。

    後來重耳知道介子推為了自己割肉做湯,感動的痛哭流涕,發誓將來掌權以後一定不忘介子推的恩德。

    後來重耳掌權,是為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晉文公,重耳大權在握,對當初跟隨自己逃亡的舊臣大加封賞,唯獨忘去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介子推去主動找晉文公討賞。

    但是介子推為人品行高尚最討厭那種邀功討賞的行為,既然重耳忘恩,介子推也就決定帶上老母歸隱山林。

    介子推帶老母離開後,晉文公才想起忘了當年對自己有割肉之恩的介子推,他羞愧萬分,於是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而此時介子推已經帶老母隱居綿山。

    其時綿山險峻,山高路險,樹高林密,要在綿山中尋找兩個人談何容易,這時有小人獻策,建議讓晉文公火燒綿山,逼介子推帶母親出來相見。

    結果大火燒了三天,始終也沒見介子推母子出山,三天後大火才熄滅,晉文公便再度帶人進山尋找介子推。

    後來晉文公在一株燒枯的柳樹下發現介子推母子靠樹而死,晉文公悲痛萬分,在裝殮介子推時,晉文公發現了介子推留給他的遺書,上面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同時還寫了一句話,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介子推死後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每年在介子推忌日之時詔令全國禁開煙火,吃殘羹冷飯,以紀念介子推,也是為了紀念逝者,所以寒食節由此而來,而介子推最後叮囑晉文公的勤政清明覆清明,說明了介子推希望晉文公作一代明君,讓國家清明而治,所以後人為了紀念介子推,也把寒食節稱為清明節。

    因此清明節的清明二字由介子推身上而來。但是根據現代學者考證介子推在《史記》裡有明確記載,但是並沒有明確記載介子推被燒山而死,所以清明節應該是後人為了迎合寒食節附會而來,極可能與介子推無關。

    但是清明節作為春祭大節應該起源於比春秋時期更早的周代,由於歷史悠久,先秦典籍和文獻已經很難考證,所以具體清明節源於何時已無可考證,但是清明節這一天祭祀先人懷念逝者,應該是源於唐代整合了各地民俗而形成的。

  • 9 # 3666464324551強強組h

    清明節是中國民間最重要的八個傳統之一,清明節一般在公曆的4月5日左右,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也紛紛效仿,定此日為祭祖掃墓,歷代沿襲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風俗。

    至於為什麼取清明二字,主要因為這個節日時間剛好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經過去,大地春意盎然,天朗氣清,春暖花開四野明淨,故取名清明二字當這個節日名稱……

  • 10 # 立身國學網

    “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故名“清明”。西漢時期《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歲時百問》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

    清明節氣有三候,曰:桐始華,田鼠化為鴽,虹始見。意思是,在清明節氣所統轄的十五天裡,第一個五日,桐樹開始開花,第二個五日,田鼠因烈陽之氣漸盛而躲回洞穴,鴽鳥開始出來活動,田鼠化為鴽說明陰氣潛藏而陽氣漸盛,非指物化;第三個五日,彩虹始出現,“天二氣則成虹。”虹為陰陽交會之氣,純陰純陽則無,“若雲薄漏日,日穿雨影,則虹始見。”

    三候之中,“桐始華”之桐樹在中國有獨特的文化意義,按《埤雅》,“桐木知日月閏年,每一枝生十二葉,閏則十三葉與天地合氣者也。”是吉祥的象徵。《詩經》曰:“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鳳凰樂棲之地惟梧桐。《莊子》裡說:“夫鵷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

    桐樹還是人格的象徵,潘臻詩:“亭亭獨自傲霜風,不與尋常桃李同。聖世工師求木久,嶧陽猶自有孤桐。”《新論·琴道》說:“昔神農氏繼宓義而王天下,亦上觀法於天,下取法於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削桐為琴,繩絲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孟郊有詩:“師曠聽群木,自然識孤桐。正聲逢知音,願出大樸中。知音不韻俗,獨立佔古風。”張仲景、蔡邕、譚嗣同等歷史名人都曾以梧桐殘幹制琴。

    清明節氣的三候是有意義的。據《逸周書·時訓解》曰:“桐不華,歲有大寒;田鼠不化鴽,國多貪殘;虹不見,婦人苞亂。”在古人看來,如果桐樹不開花,當年必有大寒;如果田鼠不入而鵪鶉不出,表明國家多有貪婪殘暴之人;彩虹不出現,說明社會女性淫亂。

    寒食節是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為計,一般在清明節前一兩天。又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是古人在春天改火之習俗。傳說春秋時代,晉文公流亡國外,介子推輔佐他,晉文公回國做了國君,給大家封賞,介子推卻到綿山隱居。為了逼他出來,晉文公採用了燒山的方式,子推母子隱跡焚身。為悼念他,晉文公下令將綿山改為介山,在介子推忌日(後為冬至後一百零五日)禁火寒食,而與民俗中固有的寒食習慣合一。可以說,寒食節習俗起源於禁火,紀念介子推的說法則是後期之事。

    至漢代,人們稱寒食節為禁菸節,寒食期間的生活習俗,除了禁火冷食,就是祭掃墳墓。《漢書》記載,大臣嚴延年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定期還鄉祭掃墓地。

    在唐代,不論士人平民,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為返本追宗、慎終追遠的節日,由於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常常將掃墓延至清明。朝廷順從民意,規定寒食節放假四天。“開元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到了大曆十二年,詔令衙門依例放假五天,曰:“自今以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到貞元六年,假日增加到七天。

    至宋代時期,寒食節則依據唐制,放假七天。北宋龐元英《文昌雜錄》載:“祠部休假歲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太學放假三日,武學放假一日。”此制延至明清。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滿清滅亡。隨著辛亥革命的爆發,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國傳統節日不在被重視,上巳節退出了節日系統,寒食節也已基本消亡。直到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才定每年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2008年,中國政府把清明節定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開始,調休三天。

    “天下將治,則人必尚行也,天下將亂,則人必尚言也。尚行則篤實之風行焉,尚言則詭譎之風行焉。”故在清明時節,人們都會趕回故土祭掃,用誠敬的實際行動表達對故人或先人的尊崇、感恩。和當代人們喜歡任性而為、為所欲為不一樣。古人祭祖掃墓並不是單純的求祖宗保佑發財升官,而是要把自己過去一年的道德行為、功業,向先人彙報,從而使自己達到“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的人格道德修養。故《孝經》言:“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雲:無念爾祖,聿修厥德。”所以,念祖修德才是祭祖的本意,同樣也是清明祭祖的真精神。

  • 11 # 礫詩微言

    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傳承至今。清明節由於是在一年二十四節氣之中的清明節氣,交節時間在公曆4月5日前後,故簡稱清明。

  • 12 # Beans366

    清明是個節氣,也是個節日

    作為節氣來說為什麼要叫“清明”

    是因為這個時候冬天過去了

    “春意盎然”,“天氣晴朗”

    “四野明淨”,大自然體現著勃勃生機

    所以有“清明”這一稱

    而《淮南子 天文訓》記載

    “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

    正是春耕春種的時候

    民間也有一句;“諺語”

    “清明前後,種瓜種豆”一說

    同時清明也是一個節日

    最開始因為古代帝王的

    “墓祭之禮” 

     後來民間開始效仿

    於此日祭祖掃墓

    經過了歷代的沿襲

    成為了中華民族一種固定風俗

    也有一說是因為

      沿襲了“寒食節”的傳統

  • 13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曆法24節氣當中第五個節氣,是一個處在生氣旺盛的時節,也是陰氣衰退的時節,正適合春耕春種,因此,也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的農諺。可見清明是和農業生產緊密相連的一個重要節日。

    關於清明節的來歷有一個古老的傳奇故事。

    相傳春秋時期,晉國的晉獻公去世後,諸子為了爭位上演了窩裡鬥。

    結果公子重耳被趕出了晉國,流亡他國達19年之久,其間有個叫介子推的大臣始一直對他不離不棄,在流亡途中,介子推為了救重耳的命,還做出了“割股啖君”這驚人舉。

    原來,一次重耳慌不擇路跑到一個沒有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之時,發現一直跟著重耳的介子推不見了,有人就說他也受不了了,趁亂跑了,重耳為此很是痛苦。然而,不久,介子推就出現了,他手裡端了一碗熱氣騰騰的肉湯。

    重耳餓極了,也沒有多問,一口氣就喝乾了這碗肉湯,這才發現介子推順著大腿根往底下流血,頓時明白了一切,感動之餘,他說:如果有一天我能夠繼位,當君主後一定重賞、加封你。

    這就是“割股啖君”的故事。

    19年後時來運轉,公子重耳回到晉國繼承了王位。他上任後,為國為民,勵精圖治,建立霸業,有名君晉文公的美稱,成就霸業。

    而晉文公感念介子推的忠心,要讓他入朝為官,但介子推卻背上老母親上了棉山隱居。後來,晉文公親自上山去請他入官為官,介子依然選擇了避而不見。為了逼介子推下山,有人給晉文公出了個餿主意——放火燒山。晉文公心想一放火,介子推肯定就下山來,於是命部眾放火。

    然而,當滿山大火燃起時,並不見介子推的身影。於是火一退,他馬上上山尋人,結果發現介子推和他的老母親燒死在一棵柳樹下。

    後悔不已的晉文公下令在介子推去世的這一天,不能生火吃熱食,以寄哀思。

    於是就誕生了古代一個節日,“寒食節”。

    到了先秦時期,“寒食節”除了寒食禁火外,還有了掃墓的習俗。而到了唐朝時寒食節正式改名清明節。

    之後,每逢清明節,滿大街都是去祭掃祖先墳地的人。

    明《帝京景物略》記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lei)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

    酹者就是拿酒灑在地上,哭的、除草的、添土的,包括焚楮錠,就是燒的紙錢,還有就是拿著一塊石頭把紙錢壓在墳頭上。

    當然,這是以前遺留的燒紙錢的習俗,現在提倡文明祭祖。此外,清明還有很多其他的習俗,比如插柳。這個習俗在江淮地區比較興盛,在《歲時雜記》裡面也有記載:"今人寒食節,家家折柳插門上,唯江淮之間尤勝,無一家不插者。"還有的更講究,柳枝很長,也很有韌性,就用麵食做成燕子的樣子,把它穿在柳條上插在門楣之上。這叫子推燕,以此來紀念介子推的事蹟。

    當然,現在除了掃墓,還有郊遊。一家老小在掃完墓之後,正好也可以郊外踏青。

  • 14 # 松月三叔

    看了很多回答,俱是網路上常見的言論,多半以訛傳訛。

    在這裡談一點個人的認知,相信關於清明兩個字的來歷是獨家。

    一、關於清明節清明二字的出處

    清明節最早是出現在漢武帝時的《太初曆》,至於清明二子的出處,我認為和《尚書》中“七正”“二十八舍”的歷法有關。有句話是這樣的,“清明風居東南維,主風吹萬物而西之。”清明風對應的正是三、四月。

    《淮南子.天文訓》有這樣的表述,“鬥指子,則冬至,音比黃鍾。加十五日指癸,則小寒,音比應鍾。加十五日指醜,則大寒,音比無射。加十五日指報德之維,則越陰在地,故曰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陽氣凍解,音比南呂。加十五日指寅,則雨水,音比夷則。加十五日指甲,則雷驚蟄,音比林鍾。加十五日指卯中繩,故曰春分則雷行,音比蕤賓。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音比仲呂。加十日指辰,則穀雨,音比姑洗。加十五日指常羊之維,則春分盡,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夏,大風濟,音比夾鍾。加十五日指巳,則小滿,音比太蔟。加十五日指丙,則芒種,音比大呂。加十五日指午,則陽氣極,故曰有四十六日而夏至,音比黃鍾。加十五指丁,則小暑,音比大呂。加十五日指未,則大暑,音比太蔟。加十五日指背陽之維,則夏分盡,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秋,涼風至,音比夾鍾。加十五日指申,則處暑,音比姑洗。加十五日指庚,則白露降,音比仲呂。加十五日指酉中繩,故曰秋分雷臧,蟄蟲北向,音比蕤賓。加十五日指辛,則寒露,音比林鍾。加十五日指戌,則霜降,音比夷則。加十五日指蹄通之維,則秋分盡,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冬,草木畢死,音比南呂。加十五日指亥,則小雪,音比無射。加十五日指壬,則大雪,音比應鍾。”

    在談到其他的節氣時,均只有節氣兩個字,唯獨清明節不同,出現了清明風三個字。

    二、關於介子推和寒食節。

    1.介子推怎麼死的?

    先看看劉向的《說苑》,裡面記載“使人召之則亡,遂求其所在,聞其入綿上山中。於是文公表綿上山中而封之,以為介推田,號曰介山。”這個說法和《史記》是一致的。

    再看劉向的《新序》,又是這樣記載的“文公待之不肯出,求之不能得,以謂焚其山宜出,及焚其山,遂不出而焚死。”

    《說苑》是單純的故事集,《新序》以政治諷刺為主。同一個人編的東西,目的不同,介子推死法就可以不同。

    當然之前也有個人也說介子推是燒死的,那就是莊子。“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後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但在道家典籍裡,介子推卻是失蹤了,羽化成仙。

    我以為應以《史記》為準。

    2.關於寒食節。

    有寒食節麼?在歷史記載中沒有見過寒食節,的稱法。

    在西漢以前沒有見過為紀念介子推設寒食節的記載。

    《後漢書.周舉傳》記載,“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鹹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老小不堪,歲多死者。舉既到州,乃作弔書以置子推之廟,言盛冬去火,殘損民命,非賢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還溫食。於是眾惑稍解,風俗頗革。”

    《荊楚歲時記》記載,“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鄴中記》記載“幷州俗,冬至後百五日,為介子推斷火,冷食三日,作乾粥,今之糗是也。”這兩本書都是晉朝的書籍,之前沒有見過寒食的記錄,非要說有,卻是關於防火的內容。既然被記錄筆記,可見在晉朝的時候,所謂“寒食節”也是不普遍的。

    華人素來喜歡節日,但尤喜歡歡快的節日,為了紀念一個人,一個月不生火,我覺得可能性較小,除非來自官方的要求。當然,太原與綿山不遠,太原人緬懷深重一些也是有可能的。

    我認為寒食不算一個節日,緣起於防火,後與介子推事融合,太原等地隆重點,其他地方或只是附會。我小時候從來就沒有停過什麼寒食節。

    3.寒食節祭祀麼?

    唐朝時,通典記載:開元二十年四月,制曰:“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廟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同拜掃。禮於塋南門外,奠祭饌訖,泣辭。食餘饌任於他處。不得作樂。仍編入五禮,永為恆式。”

    現在來說,寒食節是祭祀的,但唐朝以前顯然有這樣的慣例,卻沒有這個的習俗。

    西漢戴聖《禮記·王制》說:“春曰礿,夏曰褅,秋曰嘗,冬曰烝。”這是夏商兩朝的祭祀,在一年中有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個正時的祭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期失眠會加重抑鬱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