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熙熙光明
-
2 # 我是福哥農村生活
《舊唐書· 地理志》記載,唐玄宗時,“安西都護府鎮戍兵二萬四千人”。但這並不代表唐在西域的全部軍事實力,除都護府外,安西四鎮還戍守一定的兵力,根據“兩唐書”《高仙芝傳》記載,每鎮守使轄兵力三千到五千人。唐朝還在西域普遍設定了軍、鎮、守捉、烽、戍等各級軍事單位,其餘駐防單位均擁有數十到數百等的兵力,受安西都護府管轄調遣,對安西都護府負責。不僅如此,大唐作為西域屬國的宗主國,西域屬國的軍隊也要聽從都護府的派遣。所以這樣來看,安西都護府能夠調動的兵力總數遠不止駐紮在安西都護府的兩萬人,而是最少有四萬人以上。雖然現在來看對於三百萬平方公里的管轄範圍來說,這個駐軍人數確實不大。但在當時來講,這已經是相當規模的軍隊了。而且西域地廣人稀,只要牢牢駐軍控制住幾大城池和交通要道,就能牽制管轄住整個三百萬平方公里的版圖。
安西都護府駐紮西域的軍事目的是防禦來自西突厥殘餘勢力的侵犯,而軍事制度實施的是與唐大部分地區一樣的府兵制度,比起西域遊牧民族零散的編制制度來說,府兵制更加穩定便於管理。同時由於西域地區交通不便,為了保證軍糧供應,唐朝在當地實施屯田,至今依舊能看到在龜茲地區的屯田遺址,屯田制度不僅保證了軍糧的穩定供應,也極大程度地開發了西域,促進了當地的生產力發展。再加上西域地區各種防禦設施的配合,如烽燧、烽館、城池、戍堡等,大大增強了唐軍的綜合實力和協同作戰能力。唐太宗李世民曾說過:“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所以,雖然唐在西域的中央直屬軍不多,但確實是一支可以震懾西域周邊地區的強大軍隊。
其次,西域對唐王朝的向心力增強
唐政權建立以來,早在唐在設立安西都護府之前,除西突厥,西域諸侯國就一直保持著與唐王朝的聯絡,並多次派使節前往長安。雖然西域諸國也有文字,但是在與唐朝交往的過程中,使用的都是漢字。這就使得漢字在西域官方得到了普及。從民間生活來看,“絲綢之路”不僅促進著唐朝和西域的經貿發展,也促進了二者間的文化交流和生活方式融合。這就為安西都護府管理西域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同時唐朝在西域設官學,並鼓勵西域人士學習儒家經典,參加科舉。吐魯番地區發現了《千字文》《開蒙要訓》《論語》《孝經》《尚書》 等漢文儒學典籍,可見漢文化在西域的影響。大唐文化的傳播加之唐朝開放的民族政策,大大增強了西域地區對唐的文化認同感,岑參有一句詩歌“花門將軍善胡歌,葉河蕃王能漢語”,西域與漢文化的融合可見一斑。
自貞觀十四年(640)起到元和三年(808)止,安西都護府共存在約170年左右時間,期間西域歸屬大唐版圖,直至安史之亂,唐朝衰弱,西域再次出現新的政權。
-
3 # 常棣tandy一、唐在西域建立強大的軍事影響力
七世紀初,唐朝建立後不久,突厥草原帝國東、西二部也都相繼由盛而衰。唐朝初期經營西域,就是從消滅突厥的霸權開始的。而且最終在東、西兩面都取代了突厥的霸主地位。
唐朝在建立其西域統治的過程中,主要有以下活動與成就:
貞觀四年(630),平北突厥,置西伊州"。貞觀六年(632),去“西”字,稱伊州(今新疆哈密)。
貞觀十四年(640),平高昌,置西州(今新疆吐魯番)、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 ;同年九月,“置安西都護府於交河城.留兵鎮之”。
貞觀十八年(644),討焉耆(今新疆焉耆)。
貞觀 二十二年(648),平龜茲(今新疆庫車)。
永徽二年(651)十一月,因西突厥阿史那賀魯之亂,將安西都護府由交河遷高昌故都,命高昌王后裔麴智湛前往鎮撫。
顯慶二年(657),平賀魯”;同年,誅龜茲大將羯獵顛及其部黨,置龜茲都督府。次年五月,遷安西都護府於龜茲,以故安西為西州都督府。
在平定賀魯的過程中,唐朝已開始在被征服地區設定羈縻都督府、州,如永徽五年(654)閏五月以處月部落置金滿州,隸輪臺縣,顯慶二年(657)春正月分葛邏祿謀落部置陰山都督府,熾俟部置大漠都督府 。
顯慶二年平賀魯,十二月乙丑下詔分西突厥地置昆陵、濛池二都護府,遣光祿卿盧承慶持節冊命阿史那彌射為興昔亡可汗、驃騎大將軍行左衛大將軍、昆陵都護,押五咄陸部落;阿史那步真為繼往絕可汗,驃騎大將軍行右衛大將軍、濛池都護。並令彌射、步真與盧承慶一道將投降的西突厥諸姓按其部落大小、位望高下,節級授都督、刺史以下官。實際上,這道詔令的實施主要是顯慶三年(658)的事,即是年五月安西都護府徙於龜茲以後的事。
此後,唐朝又四次在西突厥故統轄地設定羈縻都督府、州等:
第一次在顯慶三年(658)。據這年十一月將賀魯俘到京師時所知的情況,已將賀魯種落(即西突厥十姓部落)各置都督府,分屬昆陵、濛池二都護府。同時在其所役屬諸國也分置州府,並隸安西都護府。史料中講到這裡往往都說:西盡于波斯,並隸安西都護府。
其實這隻能是就唐平賀魯從而征服了西突厥這種大勢來說的。因為,顯慶三年乙毗咄陸可汗的兒子真珠葉護仍然據有吐火羅(Tukharistan,今烏茲別克和塔吉克南部以及阿富汗東北部的阿姆河上游流域),該地區大部分還沒置州縣;有的地方雖在顯慶三年設了都督府,到龍朔初才授其王都督”。
總之,昆陵、濛池這兩個羈縻都護府是專為分統西突厥十姓部落左,右廂而設定的。雖然彌射、步真均為西突厥始祖室點密可汗五世孫 ,但所謂“興昔亡可汗”“繼往絕可汗”都不是統一的西突厥十姓可汗,因而也不再具有從前那種役使綠洲諸國的霸主地位。顯然.唐朝征服西突厥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對綠洲諸國的控制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唐朝的這一意圖,從其經營西域的進攻方向也可以看出來。
在唐朝取得高昌、焉耆以後,646 年西突厥乙毗射匱可汗(642一651)曾遣使向唐請婚、唐太宗即提出要他“割龜茲、于闐、疏勒、朱俱波、蔥嶺等五國為聘禮”、其意圖非常明顯。因此,儘管後來西突厥餘部竭力想恢復其舊有勢力,但唐朝決不允許並全力制止這種企圖。這便給吐蕃介入西域提供了契機。
所以,迄今為止人們津津樂道的所謂唐朝支援突騎施在中亞同大食對抗 ,不過是誤解史料而產生的錯覺,其實是根本不可能有的事。恰恰相反,我們將會看到,唐朝與大食計會連兵共破突騎施蘇祿倒是事實。
第二次是在顯慶四年(659)。這年三月,興昔亡可汗阿史那彌射與真珠葉護戰於雙河,斬之。據《通鑑》記載,同年九月、“詔以石、米、史、大安、小安、曹、拔汗那、悒怛、疏勒、朱駒半等國置州縣府百二十七 ”考慮到安西都護府已遷龜茲、於闃早已在唐朝的庇護之下,我們認為,本年疏勒(今新疆喀什)置州就標誌著著名的安西四鎮正式設立。
唐初安西四鎮主要是作為安西都護府的下一級派出機構,分片鎮撫蔥嶺以東的南部綠洲地區 ,以取代西突厥對這裡的傳統控制。這一地區本來還有朱俱波(即朱駒半,今葉城),渴盤陀(蔥嶺)等綠洲小國,唐朝僅置龜茲、于闐、焉耆、疏勒四鎮,顯然是重點設防、分片負責的戰略。
此外,在唐初軍事上鎮防與徵行兩套制度並存的情況下,邊鎮也不可能象盛唐時期那樣大批駐軍。《新唐書·百官志》四下說,“每防人五百人為上鎮,三百人為中鎮,不及者為下鎮”唐初安西四鎮各鎮兵力狀況大抵如此。據張廣達教授研究,唐滅高昌以後,作為唐朝經營西域基地的西州,當地人力狀況十分緊張。瞭解這一點對於客觀地認識唐初西域各種勢力組合變化的原因十分重要《唐六典》都護,副都護條:“都護,副都護之職,掌撫慰諸蕃、輯寧外寇、覘候奸譎、征討攜離。”同卷又說:“鎮將、鎮副掌鎮捍防守、總判鎮事。”
由此可見,唐初安西都護府與四鎮的活動方式大致也與當時的各種徵行相似,即主要靠興發當地蕃兵蕃將來征討攜離。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當地蕃人與其他勢力連兵,安西四鎮便岌岌可危,甚至不得不撤回西州。就在安西四鎮設立的這年十一月左右,就有賀魯部將阿悉結闕俟斤都曼帥疏勒、朱俱波、渴盤陀三國反,擊破于闐。有跡象顯示,都曼進攻于闐很可能意在“南結吐蕃”。同年,唐派蘇定方討平之。
第三次是顯慶五年(660),來濟任庭州刺史,“請州所管諸蕃,奉敕皆為置州府,以其大首領為都督、刺史、司馬,又骨參將一人知表疏等事。這應該就是龍朔二年(662)於庭州置金山都護府的基礎。
第四次是龍朔元年(661)。是年,因吐火羅款塞及波斯王卑路斯請求唐朝遭隴州南由縣令王名遠為吐火羅道置州縣使,自於闐以西,波斯以東十六國分置都督府、州,縣及軍府,並隸安西都護府,仍於吐火羅國立碑以紀之,至此,唐朝以三十餘年的努力,終於消滅了東、西兩個突厥汗國,取代了他們在亞洲內陸的霸權,建立起了自己對西域的統治。
貞觀四年(630)唐朝滅北突厥時,“四夷君長詣闕請上(指唐太宗)為天可汗,上日:‘我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稱方歲。是後以璽書賜西北君長,皆稱天可汗”。這一事件意味著唐朝皇帝在新的統治秩序中的地位變化,標誌著亞洲大陸上的一個新的政治時期的到來。
二、唐朝在西域完善的統治形式是政權穩固的保證唐朝對西域的統治分為三種形式:
第一層是伊、西、庭三州的州縣制,這裡是唐朝經營西域的基地。
能夠說明這一點的是,最初幾任安西都護中至少有兩人明確帶有“使持節(督)西伊庭三州諸軍事”的職銜。伊、西、庭三州這種行政分職、軍事合一的體制以後便一直保留下來。
安西都護府遷龜茲以後,不久又在庭州設立金山都護府管理在賀魯種落設定的羈縻府州。但是,作為唐朝經營西域的基地,伊、西、庭三州在軍事上一直是 一個整體,這一點是認識和理解唐朝西域各軍政建置之間關係的關鍵。開元(713—742)年間設節度以後,在節度與都護分職時,伊、西、庭節度衙多半就駐在西州。
第二層是安西四鎮的羈縻制。
根據各種史料的記載,我們可以歸納出唐朝羈縻府州的以下性質:
1.羈縻府州是為保證唐朝的永久安全和邊疆地區的長期穩定而在邊疆地區諸國、諸部設立的。它們必須執行唐朝法令,管理好本府州,互相之間不準隨意攻伐侵掠。
2.羈縻府州設都督、刺史、司馬、參將等職官。都督、刺史這些長官都由本部首領擔任,都是世襲職務。
3.羈縻府州按規定都屬邊州都督或都護管領。
4.羈糜府州有無版籍不定,即使有版籍,徭賦也比齊民百姓要輕;無版籍的多半是隨地畜牧。
5.羈縻州往往採用當地或附近城鎮、部落的名稱。
確實,與大唐皇帝同時又是天可汗一樣,羈縻制度下的部落酋長、小邦國王同時又是唐朝官吏。所以,谷川道雄認為:唐帝國表面上由都督府、州這樣普遍的行政組織統一起來了,實際上內部並立著不同的兩個世界,這是胡漢共存的統治方式。然而,我們認為,唐朝胡漢並存的統治方式除了谷川所說的“兩個世界”以外,在具體實踐中還有 一個介乎州縣制與小邦國王間的過渡形式,這就是安西四鎮。安西四鎮才是胡漢並存的統治方式具體表現的地方。
安西地區已經設立了羈縻州(到高宗上元年間又增置四鎮都督府),唐朝又在這一地區設四鎮鎮撫,這就形成了一套胡漢結合、軍政並行的統治制度。由唐朝的制度可以推知,僅次於都護府的安西四鎮當屬於“上鎮二十”之列。一般說來,每鎮應有防人五百。鎮有將一人,鎮副二人,倉曹、兵曹參軍事各一人;鎮副下有錄事一人,諸曹均有若干佐、史之類的流外官。鎮以下有上、中、下戍,均有戍主,上戍有戍副一人。但是,初唐四鎮並非盛唐鎮守軍,安西尚無漢兵鎮守,四鎮組織未必十分健全。
四鎮作為邊鎮,其功能在於“鎮捍防守”。然而,作為安西都護府的派出機構,其職能應與都護府一致,即“掌撫慰諸蕃、輯寧外寇、覡候奸譎、征討攜離”。這些就決定了四鎮與羈縻州以及後來設立的四鎮都督府的關係;二者均隸屬於安西都護府,但四鎮還負有代表中央撫寧蕃人的責任。而且可以肯定,鎮將和後來的鎮守使一樣,都是由漢人武將來擔任的。
在必要和可能的情況下,鎮將可以興發蕃兵蕃將或協助他們作戰。總的說來,唐代以戍邊機構鎮守地方當始自初置安西四鎮;但當時的安西四鎮卻只有防人而無鎮軍。由於有戍邊機構鎮守,就把安西都護府轄下的四鎮地區同該府所轄其他地區區別開來,其他地區對唐朝來說基本上是鞭長莫及。但由於當時四鎮只有少量番上的防人。
本身不能勝任大規模作戰而須依賴後方基地支援 ,因而形成了庸初與吐蕃在安西四鎮反覆爭奪的局面。直到長壽元年(692)王孝傑復四鎮後以漢兵二萬防守,這才增加了安西四鎮的禦敵能力,此後安西都護府未再遷動可為明證。
第三層是安西四鎮以外的其他羈縻府州。
這些地方無漢將鎮捍防守,與唐朝保持朝貢,冊封等關係。這種關係的性質有如白壽彝先生所說:唐朝對他們“雖不能盡保護的責任,但如有胡國對於唐有所妨害,或‘無藩臣禮’的時候,安西都護府是會代表唐政府執行討伐責任的 ”。
當然,以上三層統治形式所涉及的地域並非是固定不變的。早在唐德宗時期(780-805),蘇冕編《唐會要》就發現:“咸亨元年(670)四月罷四鎮是龜茲、于闐、焉耆、疏勒;至長壽元年(692)十一月復叫鎮是龜茲、于闐、疏勒、碎葉。兩四鎮不同,未知何故?“至後晉劉響修《(舊)唐書》,在《龜茲傳》中說:“先是,太宗既破龜茲(即貞觀二十二年事),移置安西都護府於其國城.以郭孝恪為都護,兼統于闐、疏勒、碎葉,謂之四鎮”。近人遂多以為四鎮初置即有碎葉而無焉耆。其實,郭孝恪已在爭奪龜茲時身歿,不可能在破龜茲後出任都護。
1979 年吐魯番出土的《唐永徽五年(654)令狐氏墓誌》等資料表明,貞觀二十二年(648)破龜茲以後,安西都護府仍在西州活動,並沒有移置龜茲。
據研究《舊唐書·龜茲傳》此段是在摘錄神功元年(697)崔融《拔四鎮議》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其說不可憑信。就四鎮而言,按照唐朝開始經營西域的意圖——消滅並取代西突厥對蔥嶺以東綠洲諸國的控制,唐朝初置四鎮只能有焉耆而不會有草原地區的碎葉。
只是後來由於吐蕃的進入使得隔斷二蕃(吐蕃和西突厥餘部)成為唐朝的主要戰略目標時,置鎮碎葉才成為必要。
(正文完)
-
4 # 另個角度看世界
因為在安西唐朝實行的精兵政策。
安西的唐軍,就像現在的美國大兵,裝備好,補給好,戰鬥力強,專治各種不服。安西軍用的是橫刀,吃的是牛肉,刀頭舔血,快意沙場。
當時安西大將,封常青,高仙芝在安西就是太上皇。就如同麥克阿瑟在日本。看那個小國不順眼,一句話就可以滅國屠族。
往往是幾千甚至數百安西軍,帶領著僕從國的軍隊,縱橫安西。
總而言之,大唐之所以能用二萬軍隊控制安西,第一靠的是大唐的國勢威壓。第二靠的是安西軍超強的戰鬥力。
安史之亂後,安西四鎮成了孤軍,依然堅持了百餘年。
-
5 # 華夏說歷史
唐朝在安西四鎮牢牢控制遼闊西域,那應該是他,唐朝的黃金時期吧!可惜那段時間對一個王朝來說那麼短暫。安西四鎮,龜茲,于闐,疏勒,焉耆,也就是在唐太宗時期穩定一點,到了高宗時期就不行了。
第一階段 土蕃發兵滅了唐朝屬國吐谷渾,位於今天青海甘肅附近,致使吐谷渾王及太宗女兒王后弘化公主逃亡到涼州地區,王后客死他鄉。從此,這個地區就再也沒回到唐朝或者吐谷渾手中。唐朝派名將薛仁貴西征,在大飛川被土蕃大敗,全軍覆沒。這個階段失利只是隱患,土蕃直接有了進攻西域地區的戰略基地,從此土蕃成為唐朝在西域最大的威脅。
第二階段 到了文成公主死後,土蕃經常出兵騷擾唐朝邊境,北犯安西地區,唐軍基本處於被動防守,漢籍記載,土蕃先後攻佔龜茲,疏勒等四鎮,安西淪陷,土蕃的疆域空前廣闊,基本河西走廊也在土蕃的控制之中了。中間也有談判,但是土蕃要求四鎮自治,唐朝沒有同意。為了這個四鎮長期進行戰爭。
第三階段,安史之亂後,因為和土蕃爭奪西部的軍力回撤到了中原平亂,經過8年戰爭,唐朝元氣大傷,國力窮矬,藩鎮割據,而此時土蕃經過一段時期的積累,實力更加強盛,而唐朝只能勉強應付,郭子儀就說,防守土蕃士兵不及土蕃四分之一,軍馬不足土蕃百分之二,所以唐朝可想而知,這個時期只能守著,根本不能出兵,就在這種態勢下,敦煌等地被土蕃控制百年以上。
-
6 # 真正鱷魚不哭
安西四鎮的編制兵力確實是二萬四千人。這一點有書明文為證:
《資治通鑑·唐紀三一》:安西節度撫寧西域,統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治龜茲城,兵二萬四千。
但決不等於安西四鎮節度使大人只有兩萬多兵力可用。編制關係的是撥款問題,和實際未必一樣,古今亦然,你懂的。以安西四鎮最著名的戰役怛羅斯之戰為例,有關史料記錄唐軍兵力差異甚大:中唐名相杜佑《通典·卷一百八十五·邊防序》:國家開元、天寶之際,西陲青海之戍,東北天門之師,磧西怛邏之戰,雲南渡瀘之役,沒於異域數十萬人。天寶中哥舒翰克吐蕃青海,青海中有島,置二萬人戍之。旋為吐蕃所攻,翰不能救而全沒。安祿山討奚,契丹於天門嶺,十萬眾盡沒。高仙芝伐石國,於怛邏斯川七萬眾盡沒。楊國忠討蠻閣羅鳳,十餘萬眾全沒。向無幽寇內侮,天下四徵未息,離潰之勢豈可量耶?
《資治通鑑·卷二百十六》引《唐歷》:仙芝聞之,將蕃、漢三萬眾擊大食,深入七百餘裡,至怛羅斯城,與大食遇。相持五日,葛羅祿部眾叛,與大食夾攻唐軍,仙芝大敗,士卒死亡略盡,所餘才數千人。
《資治通鑑考異》引唐馬宇《段秀實別傳》雲:蕃、漢六萬眾。
《舊唐書·卷一百九·李嗣業傳》:仙芝懼,領兵二萬深入胡地,與大食戰,仙芝大敗。會夜,兩軍解,仙芝眾為大食所殺,存者不過數千。
《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一·李嗣業傳》:因構諸胡共怨之,以告大食,連兵攻四鎮。仙芝率兵二萬深入,為大食所敗,殘卒數千。
雖然正史記錄怛羅斯之戰唐軍為2-3萬,但另兩種記錄不可忽視。其中杜佑是唐政府領導層成員,沒有道理去虛構一個誇大的資料,而且他侄兒杜環是親歷怛羅斯之戰的(被俘後遊歷亞非十餘年才回國),可算半個當事人。另一位段秀實也是戰役參與者,杜段二人的私家記錄相當接近,竊以為這才是事實,正史所記,應該是為了政治正確進行了改動——如果所用兵力大大超過編制,豈不意味著安西諸將是一幫亂臣賊子?
當然,要說安西四鎮竟有六七萬兵力未免駭人聽聞。實際情況是,安西四鎮節度使例兼安西大都護府副大都護(大都護一般由親王遙領),也就是說節度使也是西域各國各部落的上級,有權呼叫蕃兵助戰;而且由於北庭從大都護府降格為都護府,在行政上由安西指導工作,所以安西節度使算北庭節度使半個上級,也可以商借部分兵力。另外,唐代軍事實踐中,形成了安西北庭河西三鎮互相支援的慣例(中唐曾設河西副元帥協調三鎮防務),必要時也可以請求河西鎮援兵——怛羅斯之戰可能有來自河西的天威軍參與。
綜上所述,安西四鎮可用資源比你想象的多得多(大規模動員可達編制兵力三倍以上),而這些都是合法運作。我們就不必替古人擔憂了。 -
7 # 嗔痴歷史觀
唐朝時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這個時期不僅經濟、文化方面得到空前的發展,軍事力量也是有目共睹的,唐太宗李世民僅僅登基四年,就把最開始比較強大的東突厥給滅了,一雪渭水之盟的恥辱。
唐高宗李治時期,更是直接把高句麗這種難纏的國家給滅了,如此強大的軍事力量,是我們所難以想象的,不過比起這些豐功偉績來,還有一件事情是人們容易忽略的,那就是唐朝時期在安西四鎮僅僅有兩萬多駐軍,卻能夠牢牢控制住遼闊的西域地區,讓人歎為觀止,這一切背後是不是有什麼秘密呢?
唐朝在西域的全部兵力其實更多確實如人們所言一樣,唐朝在安西都護府只安排了2.4萬駐軍,可是這並不是當時唐朝控制西域的所有兵力,因為唐朝除了安西都護府之外,還有北庭都護府也有2萬駐軍,這雙方加起來就是4.4萬駐軍,再加上當時的一些部落可調動的僕從軍,總共有5萬多兵力是可以調動起來的。
可以說這5萬駐軍算是當時唐朝用來控制西域地區的主要軍事力量,但是當時唐朝為了以防萬一,還在西域附近的隴右、朔方、河西三個地方安排了增援軍隊,要是控制西域地區的5萬兵力不夠,唐朝就會安排這三個地方的節度使派兵去增援。
根據唐朝十大節度使的兵力來看,單純這三個節度使手上就擁有20萬左右的兵權,這些駐軍中,隨便安排個五萬出去增援西域地區,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對三個地方的安全沒有太大影響。
這樣看來,原本的5萬駐軍,再加上可以增援的5萬駐軍,一共就有10萬駐軍,要是再加上當時一些周邊依附唐朝的小國家的兵力支援,控制西域的兵力應該有15萬左右,這15萬軍隊中,精兵應該不低於5萬,在當時來看,這樣規模的軍隊,已經是十分強大的了。
要知道按照唐朝鼎盛時期軍隊的作戰能力來看的話,15萬大軍已經是相當牛的了,當年李靖率領10萬大軍,就去把東突厥給滅了,15萬大軍控制西域,是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的,這也是西域一直比較安分老實的原因之一。
當然了,僅僅擁有強大的軍隊,其實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只靠武力解決問題,有很多問題都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唐朝能夠僅僅靠著數量不多的駐軍去牢牢控制住西域地區,其實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西域地區對唐朝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比較高,為何這樣說呢?且聽我繼續分析。
西域認同唐朝自從絲綢之路開通之後,西域和唐朝地區的往來越來越多,這些往來包括文化以及經濟方面的交流,也就是有了這些交流,讓西域地區更加了解唐朝的優勢,也更加被唐朝當時的繁榮昌盛所吸引。
為了能夠和唐朝保持更加長久的交流合作,西域地區當時都是使用漢字來和唐朝進行溝通交流的,一個國家使用的文字和語言是最能代表問題的,西域為了能夠得到更好發展與交流,不惜一切代價學習漢語,足以說明他們對唐朝的認可。
也正是因為西域對唐朝比較認可,並且他們的經濟文化發展都離不開唐朝,所以在唐朝尚且比較繁榮昌盛的時候,西域地區是不會也不願意和唐朝發生什麼正面衝突的,因為一旦發生了衝突,最後損失最大的必然是自己。
有了這些種種利益因素的考慮,再加上西域地區還有強大的唐朝軍事力量在控制,所以西域地區在唐朝繁榮昌盛的時期,一直都比較安分,可是隨著安史之亂打亂了唐朝的繁榮之後,一切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僅西域不願意聽從唐朝的話了,甚至開始敢為了利益欺負唐朝。
後期的唐朝,就更不用說了,幾乎就是誰都敢動一下,到了唐昭宗的時候,原本歸附於唐朝的十分彪悍的戰鬥民族沙陀族都在李克用的帶領下逐漸成為一方霸主,唐昭宗對其十分恐懼,就擔心對自己權力產生影響,因此唐昭宗要去對李克用首先進行收拾,結果唐朝被李克用給打敗了,唐昭宗的末日也即將來臨。
在朱溫控制了唐哀帝並且最終篡位,建立後梁之後,僅僅20年時間,就被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滅掉,李存勖建立後唐,這些事情都足以說明唐朝後期沒落的原因,也說明唐朝之前那麼強大,其實並非只是自己漢人的戰鬥力強大,而是一些外族的支援幫助, 比如沙陀族在唐朝歷史上,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最鼎盛時期唐朝駐守西域的軍隊中,漢人最多的時候也不足40%,其餘的都是突厥或者一些小國家的兵力,能夠靠著其餘國家的兵力來支撐起自己國家的強大,並且這些人還對自己死心塌地,這就是盛唐最讓人驕傲自傲的地方!
結語唐朝的強大,並不僅僅是一種軍事力量的強大,而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自信,就是因為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無形力量,支撐起了唐朝百年的繁榮昌盛,只是隨著安史之亂的到來,後期的唐朝,就再也沒有從前的霸氣了!
-
8 # 未濟
公元657年,唐滅西突厥,設定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統治天山南、北兩路,設四個軍鎮,常駐軍隊2.4萬。
唐軍進入西域,要經過大沙漠,很難保持大量駐軍。因此,就採用了前輕後重的辦法,在西域軍力少,但是唐軍在甘肅,寧夏和青海,還有規模更大的駐軍。
安西都護府有駐軍2.4萬人,北庭都護府有兵2萬人,此外還可調動部落僕從軍約1萬人。就是說,鼎盛時期唐軍在西域駐有一支5萬餘人的強大常備武裝。如果再算上各附屬小國戰時提供的兵力、民夫,單靠2大都護府自己的力量迅速集結起10萬大軍也是可以的。
唐朝可以比較隨意地徵調在西域當地部族部隊,因為,唐朝皇帝是被塞外各族認可的天可汗。得益於唐朝自貞觀之治以來所奉行的民族團結/融合政策,因為在4.4萬西域唐軍中漢人佔比最高時也不過40%,其餘都是來自突厥各部和各西域小國的官兵
距離西域較近的隴右、朔方、河西等幾個大戰區必要時也可派兵馳援,史載僅這3個戰區就下轄重兵20餘萬(其中精銳騎兵超過5萬),抽調出數萬人馬趕赴西域還是綽綽有餘的。
唐朝用這種梯次排布、前輕後重的方式部署邊境防衛力量,不僅可以大大減輕後勤運輸壓力,還讓己方在軍力運用時更加靈活自如。
西域版圖雖然遼闊,但水文氣候、地理條件都無法承載大量人口繁衍生息。這種特殊而脆弱的生態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唐朝和對手的用兵規模與強度。
而且在當時的西域,是小國寡民。由於自然環境的限制,能有兩萬人的軍隊那絕對是西域大國,強國了。所以唐軍的兩萬多人已經能震懾大部分國家。
最根本的還是唐朝強大的國力作為後盾,誰敢輕易惹唐朝?漢朝幾千人都能掌控西域,漢朝使臣連Murano王說說殺就殺了,誰敢動?漢軍將至,動則國滅。在經過安史之亂後,唐朝對西域的掌控逐漸變弱,最後丟掉了西域。
強大的國力,是一切的後盾。 -
9 # 迷離的眼神382
1、唐軍在安西四鎮的兵力雖然只有兩萬餘人,但卻是精銳中的精銳,個個裝備精良、身經百戰。還有,別以為兩萬駐軍很少,名將蘇定方曾以一萬唐軍擊敗西突厥十萬騎兵。
2、西域多是些小國家,實力有限,根本不敢跟大唐叫板。況且還有唐朝兩萬駐軍在,各國還不望風歸降。
3、還有就是唐朝的邊境政策,採取武力和安撫並用的方式,武力震懾下,對各國施以恩惠。唐朝不僅為西域帶來了穩定,還帶來了先進的文化和技術,促進了西域經濟和文化的繁榮。有個有錢有勢還講義氣的大哥罩著,西域各國何樂而不為?
-
10 # 知興替
雖然兩萬人相較於大唐來說不算多,但對於很多西域小國那可是不少的人數,再加上唐軍武器先進,鎧甲堅固,將士用命,則控制西域並不是什麼難事。
-
11 # 網言軍事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安西都護府下轄2.4萬官兵沒錯,但這並非唐朝在西域的全部兵力,實際上前者所佔比例連50%都不到。
史載,安西都護府有駐軍2.4萬人,北庭都護府有兵2萬人,此外還可調動部落僕從軍約1萬人。也就是說,鼎盛時期唐軍在西域駐有一支5萬餘人的強大常備武裝。如果再算上各附屬小國戰時提供的兵力、民夫,單靠2大都護府自己的力量迅速集結起10萬大軍也不算啥難題。
此外,距離西域較近的隴右、朔方、河西等幾個大戰區必要時也可派兵馳援,史載僅這3個戰區就下轄重兵20餘萬(其中精銳騎兵超過5萬),在不影響本身防區安全的前提下抽調出數萬人馬趕赴西域還是綽綽有餘的。
或許有人會問,那麼為啥唐朝不在遼闊西域多駐紮些部隊呢?實際上,這恰恰是唐朝統治集團的精明之處——他們用這種梯次排布、前輕後重的方式部署邊境防衛力量,不僅可以大大減輕後勤運輸壓力,還讓己方在軍力運用時更加靈活自如。
眾所周知,西域版圖雖然遼闊,但水文氣候、地理條件都無法承載大量人口繁衍生息——這從該地區居民點普遍逐水草而生、多袖珍城邦政權即可看出。因此,唐朝為了讓當地保持長治久安(唐朝駐軍後勤供應主要靠西域各國),也不可能採取涸澤而漁的方式。
可以說,這種特殊而脆弱的生態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唐朝和對手的用兵規模與強度。我們不能空泛地吹噓盛唐輝煌,而刻意忽略前者也是“構建於落後小農經濟基礎之上”這一實質問題。
換言之,唐朝之所以無法繼續向更遙遠的地方擴張,乃至後來兵敗怛羅斯,都與唐帝國農耕經濟與社會生產力發展達到極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這一點我們不能苛責古人。
至於說唐朝西域駐軍裝備精良、兵強馬壯、英勇善戰倒是不假,但這裡面的真正原因卻應該感謝唐朝自貞觀之治以來所奉行的民族團結/融合政策,因為在4.4萬西域唐軍中漢人佔比最高時也不過40%,其餘都是來自突厥各部和各西域小國的官兵,而這才是盛唐最了不起的地方。
-
12 # 阿慶還是阿慶
西域地區,從漢代開始與中國建立聯絡之後,歷朝歷代都在加強對西域地區的掌控,到唐朝達到一個高潮。
唐朝在西域設定安西四鎮和安西都護府,掌握兵力兩萬五千名。這個設定是很有意思的,一個是因為西域當時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由許多個小國家進行統治,安西都護府只要收拾那些不朝貢唐王朝的小國即可,這些小國囯小人少,兵力及裝備上更是難以與唐朝兵力對抗。
另外,唐王朝在安西養兵兩萬五,並不是非常依賴中央財政,純靠在西域地區的各項稅收就夠養活這些兵力了。
第三,唐朝在西域駐兵裝備個戰鬥力方面逗非常強大,他們一人數騎,配備僕從,上馬可以為騎兵,下馬布陣就是強力的步兵,只算正規部隊就有兩萬五,加上僕從軍就有十萬規模。他們裝備唐朝科技巔峰之做的陌刀,鋒利異常。
-
13 # 忘川星玉
首先,這兩萬多軍隊武裝到牙齒。不僅兵器,盔甲要比西域各國更結實好用,而且軍事思想優於西域各小國。相當於今天的美軍也只有幾萬人駐紮伊拉克等地,但是伊拉克軍隊要比美軍多十幾倍,為何不敢反抗是一樣道理。唐軍就相當於今天的美軍。
其次,有唐朝這個強大的後盾,根本就沒有西域小國敢於公開叫板唐朝。唐軍往往出征只需要幾千的唐軍就夠了,其他軍隊可以徵召西域小國參戰,就好像今天的美國有一群小弟一樣,美軍往往不需要出兵很多,主要是小弟出兵。比如有一個西域國家石國,公開投靠阿拉伯帝國,背叛唐朝。唐朝將領高仙芝率領兩萬軍隊討伐。這兩萬人只有五千人是唐朝本土漢軍,其他一萬五千人則是西域各小國的附屬國軍隊,石國很快被消滅。這個例子說明西域各小國不是唐朝對手,沒必要和唐朝為敵,唐朝由於國力強大,只需要很少的本土軍隊就能控制西域了。需要出征時,只要徵召各西域小國軍隊就可以了,沒必要派那麼多本土軍隊。
但是後期,隨著安史之亂後,唐朝的衰落,唐朝逐漸失去對西域的控制,唐朝失去了往日的威望。西域各小國不再害怕唐朝。最終西域地區脫離唐朝控制。這說明,有一個強大的後盾很重要。國家強大誰都怕你,幾百人就可以掌控西域。比如漢朝傅介子一人就可以收一國,正是由於有漢朝這個強大後盾。國家弱小,你派幾萬人都沒用,別人都不怕你。
當時的西域,相當於日本的戰國。日本戰國,有兩萬人就已經算是大國了。在西域,由於人煙稀少,即使最強大的國家其兵力不過萬人,唐軍的2萬多人,已經在西域小國眼睛裡算是大國了。怎麼好造反?
其實,唐軍2萬人就能控制西域並不算啥。因為漢朝幾千人就能牢牢掌控西域,。主要原因還是國家的強大做後盾。當年傅介子一人深入西域,殺死Murano王,西域各國哪個敢動?主要是有漢朝的威望在那裡,正如傅介子說的,漢軍馬上就到達,誰敢動,動,國滅也。唐朝之所以一兩萬人就控制西域,主要是唐朝的強大,使得西域各國不敢輕舉妄動。高仙芝同大食交戰,手下唐軍本土士兵不過千人,其他全是西域各國軍隊,他們數量是唐軍幾倍也不敢造反啊,這是因為有國家的強大做後盾。唐朝中後期,唐朝逐漸衰落,西域各國紛紛脫離唐朝,唐朝即使想要派兵收回,也有心無力了。
所以說,唐朝之所以兩三萬人就可以牢牢掌控西域,主要是唐朝前期的強大做後盾。一旦失去帝國衰落,即使你派十幾萬人,也未必能控制住西域各國。
-
14 # 島記
大家好,我是吾必成,之前寫過一本書,名字叫做《唐朝西域戰爭史》,對大唐在西域的政治軍事統治有過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前面的很多回答大都從西域僕從國、中亞昭武九姓等藩屬國的兵力出發,黨同伐異,以夷制夷,的確唐軍在西域,每次出兵大都讓僕從國出兵跟從。也有作者分析唐軍的武器、戰馬、建制、步騎協同、盔甲等等。唐軍武器戰術方面確實要遠遠優於西域諸國。
但軍事實力永遠不是長期統治最關鍵性的因素。強大的軍隊只能在初期對被統治地域保持強大的威懾力,隨著時間演化,往往統治不持久,蒙古便是明證。短時間內征服歐亞兩大洲,又在短時間內覆滅。
除了強大的軍事實力,鮮為人知的是,唐朝安西都護府對西域的統治非常嚴密且極具下沉性。安西都護府透過守捉和稅官兩層機構直接架空了天山南北各諸侯國王室。能夠直接對村一級進行徵稅徵糧。這是難以想象的,這種管理模式和內地八道基本沒有任何區別,除了沒有在西域直接設定州縣。
這種對西域基層的管理模式,能夠讓安西和北庭都護府的駐軍糧草充沛,沒有後顧之憂,無須從關內運糧,基本不需要長安的接濟,實現了經濟獨立。並且可以使用多餘的財富,來對西域諸國的政治進行操控,清除異己,擴大影響力。
此外,對西域強有力的統治,使西域政治和經商環境變好,中西亞商人可以往來互通,大唐和波斯粟特人之間貿易規模和種類能夠不斷擴大,西域各國也在商貿中獲利頗豐,底層人民也比較殷實,有吃有喝日子還不錯,所以反叛的念頭並不是很強,西域唐軍在這種情況下並不需要大規模駐軍。
西域唐軍透過軍政一體化,能夠在在中西方貿易中收取通行費和其他徵稅收入。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支援和補充,即使戰敗,也很快能東山再起,這才是西域唐軍能夠在西域馳騁150年的根本原因。
根據俄羅斯聖彼得堡所藏和田漢文文書: 《某年五月簡王府長史王帖為欠稅錢事》記載,右件人各欠稅帖至, 仰已上至, 並同到, 遲科所由。五月用守捉印。專官起復簡王府長史王。這件文書 “用守捉印” ,說明是來自守捉使的文書。西域唐軍透過守捉使和鎮兩級建立了西域徵稅系統。
-
15 # 歷史風暴
兩萬守軍不少了,在漢朝的時候幾千漢軍就能讓西域各國服服帖帖的!
大唐的兩萬軍隊能夠控制安西四鎮的原因如下:
得民心者得安西安西四鎮下轄無數方國部落。這些部落在唐軍進駐前由於誰都不服誰,常年互相攻打。唐軍來後負責管理轄區內的部落方國,調解他們之間的衝突,讓西域地區出現了難得的和平。各國百姓早已經厭倦了無休止的仇殺,所以對唐朝的統治大力支援。可見,唐朝在安息有民意基礎!
安西人口少這裡環境乾旱少雨,土地所能承載的人口不多,比如其中的大國龜茲,在西漢時人口只有8萬多,到唐朝由於入地沙漠化,人口就更少了。所以,雖然安西四鎮管理的地區廣大,人口卻不多,2萬安西軍足以對當地有效控制。唯一的困難的就是機動性問題,所以安西軍即便步兵也騎馬行軍,以便能夠做到快速部署!
安西軍戰鬥力強確切地說是當時唐軍戰鬥力強,自從唐朝建立後,漢軍戰鬥力出現了直線上升,唐太宗曾經這樣評價唐軍:今中國強,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
按這個比例,兩萬安西軍可以輕鬆擊敗十萬胡兵!所以,安西軍不僅可以控制安西四鎮,還有能力對外發動戰爭,著名的怛羅斯之戰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產生的!
強大的祖國2萬安西軍背後是數十萬同樣強悍的唐軍主力和數千萬大唐百姓!即便有外敵僥倖擊敗安西軍,也難以應對大唐隨後的反擊。比如公元686年,在吐蕃軍隊進攻下,武則天被迫放棄四鎮。6年後唐軍在王孝傑的帶領下擊敗吐蕃收復了四鎮。
-
16 # 宋安之
唐朝是以三州、安西四鎮為兩大軍事區域來統治遼闊的西域之地,之後陸續出現的金山都護府、北庭都護府也是唐朝調整統治西域格局的一部分,所以說安西四鎮並非是孤軍奮戰,並非只有紙面上的兩萬多駐軍。
三州是唐庭開拓西域時設立的正州,與內地制度差不多,又有些不同,屬於“軍政體制”。更具防禦力。
唐庭透過寡兵與徒罪方式來加強伊、西、庭三州的防禦。具體是徙遷有死罪和流徒之人及其招募戍守士兵。
三州的防禦力量有餘,還有一定的機動的兵力,除府兵衛土以外,還有白丁可以被大量徵發。而這些兵力長期被安西四鎮所調遣,尤其是安西四鎮與吐番進行爭奪戰之時,三州中的西州就為其提供了巨大的人力支援。
安西四鎮是一種特殊的“胡漢結合軍政體制”。主要是以原來西域地方的首領或國王為都督或刺史的羈糜府州結合鎮守軍的體制,也就是說充分拉攏了當地土著,使之成為唐庭體制之內,屬於利益共同體,在同一個戰車上。
胡漢體制的最大問題在於民族矛盾,而唐庭不止是給予當地土著高官厚祿,還很好了處理了當地關係,如唐太宗年間的郭孝恪就任安西都護後,對於當地居民、鎮兵、流人等各方複雜勢力進行了“推誠撫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深化統治了當地。
唐庭統治西域的難題不在於西域之遼闊,亦不在於西域小國林立般的勢力,而是初期的東、西突厥,之後新興的吐番,尤其是與吐番拉開了多年的拉鋸戰。還有先後崛起的突騎施、回鵲等勢力。
安西四鎮加上三州軍力還有後來的金山都護府及其北庭都護府,最起碼也有五六萬的軍力,而且戰爭潛力巨大,當地人民還有土著都擁有很強的戰鬥力,光是補充兵源來說就很恐怖了。
即使如此,安西四鎮對於強國吐番也是勉強對抗,首先就地緣來看,唐庭離西域太遠了,在古代落後的交通條件之下,這種距離是要命的,光是後勤就是天大的難題,這也是唐庭沒有在西域大規模駐兵的原因。而吐番距離西域近多了,而且只要佔領或侵襲河西走廊,就可以切斷唐庭與西域之聯絡。
為了面對吐番壓力,唐庭有時候不得不用圍魏救趙之計。如鹹享元年唐朝以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領兵五萬出擊吐番邏娑,是年七月,邏娑道行軍到達大非川,薛仁貴與吐蕃國相論欽陵所率四十餘萬(應該是調動了吐蕃在西域的全部部隊)吐蕃兵決戰,結果唐軍大敗。大非川戰敗雖然標誌著唐朝幫助吐谷渾復國失敗。但另一方面,唐軍迫使吐蕃將軍事力量全部投入到了大非川之戰中,使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吐番都沒有對安西四鎮採取軍事行動。
再說說根本原因,盛唐之民族融合與安史之亂
歷代大一統王朝中,很多人對於清朝鞏固邊疆還有對於少數民族處理上面是稱讚不絕。
其實盛唐對於民族融合更是高手,清朝皇帝是兼任蒙古一個民族之大汗,而唐太宗被多個少數民族尊稱為天可汗。清朝雖然提倡滿漢一家,但說到底,對於漢人還是提防有加,漢人一直被排除在核心圈子之外,直到太平天國以後清廷式微漢人才徹底得到重用。而仔細看看盛唐時期的大將,少數民族將領比比皆是,唐庭是用之無比放心,
唐庭對於少數民族的民族融合政策,終於在唐玄宗時期翻車了,唐玄宗時期過度重用少數民族將領,並且分權於節度使,使胡人安祿山野心爆漲,最終發起了安史之亂,使盛唐由盛轉衰。
安史之亂不只是打亂漢唐以來崇文尚武的開拓路線,使一度擴張到中亞的程序被打斷。還破壞了民族融合,真是一場翻車極為嚴重的慘劇。
安史之亂後,唐朝開始衰落,安西四鎮與唐庭聯絡中斷,孤軍奮戰多年,唐後期徹底淪陷,成為了一個遺憾的輝煌故事。
參考資料:從吐魯番出土文書看唐高宗鹹享年間的西域政局、新唐書、舊唐書、安西與北庭、冊府元龜。
-
17 # 史論縱橫
你若盛世很多沒有實力的小國都希望抱上一棵大樹來抵制別人的侵略,你若衰弱,根本不可能做到控制。
唐朝時期的西域就是這樣的地方,當時唐朝屬於盛世,很多小國都希望歸屬大唐,這是強烈的感召力量,在清朝康乾盛世時期,東南亞諸國都希望歸服清朝,來抵抗西方侵略者的侵略,但是被統治者一口回絕了,我們領土都這麼大了,要你們幹什麼。
安史之亂時,中央和西域的聯絡已經中斷,並沒有聯絡,中央也無力控制西域,畢竟連自己身邊的領土都沒有弄好,哪有什麼心思管理西域,但是這個時候西域的駐軍又聯絡到大唐了,滿朝還皆為感動,就像當初漢武帝的使者張騫出使西域回來時候一樣。
當然,盛唐不再,其實對周邊的控制也會逐漸減少,就像清朝巔峰的時候四海都來朝貢,衰弱的時候,短短几個月十幾個省宣佈脫離清政府。
所以,唐朝並不是牢牢控制住西域,而是當時的西域能夠接受並且願意接受唐朝的領導,果真不願意,其實也很難打,以清朝建國時期的國力,打準噶爾也是差不多百年才打敗。
-
18 # 米南德王問道
唐朝出這點兵,基本上已經是中原王朝對西域控制的極限了。這些部隊基本上可以維持佔領軍的兵力需要,也不會超過當地承載的最大限度。
從歷史來看,從西漢第一次進入西域到後來的東漢和北魏、前秦,再到唐朝。中原王朝從未出兵超過2萬左右的數字。
西域當地的氣候環境條件都不適合大量駐紮軍隊。軍事駐地除了一些控制交通線的堡壘要塞外,基本就是當地城市。加上原來的土著人口,對於當地承載能力是很大的考驗。
另一方面是這些駐軍定居當地的也是少數。也就說,他們的後代不太可能留在西域接替父親的空缺。朝廷必須從內地再調撥部隊,走環境並不算好的河西走廊去替換舊部隊。時間長了,也是一個巨大的財政負擔。加上士兵的軍餉和日常開銷,都要中央直接調配分發。
所以,2萬人基本上是這種模式的極限。這種模式也一直到清軍重返西域後才被取代。
回覆列表
那麼遙遠的地方,距唐首都長安都在萬里之遙了。唐朝維持兩萬軍隊在這廣漠之地就不少了。這是片戈壁,沙漠,草原,的地域,新疆佔了很大部分。只是在有水源的點點綠洲聚了一些人群居住,有些小國。西域總體是嚴重缺水和荒涼的。經濟價值比長安的關中差太遠了。
唐朝維護西域都護府的價值主要在維護東西交通上。唐朝從來沒有把西域做為根本性的戰略國土對待。因此,在西域能維持駐紮兩萬唐軍也就是極限了。
再者,維持那麼多軍隊不打仗也用處不大。唐軍在西域都護府時代還是戰鬥力很強悍的。打這些小國綽綽有餘。高仙芝等宿將的戰術素養都是不錯的。
終因路途遙遠,經濟價值不大,並不值得唐朝長期駐紮這兩萬部隊,後期唐國力衰落後就裁撤掉了。
中華這片沃土向東向南的價值遠大於向西,所以,後世歷代中國王朝以黃河長江為代表的中國古代農耕文明社會就主要向東向南發展了。西域都護府慢慢就廢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