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痛點歷史
-
2 # 玉靈山人雅集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為何小丑身居殿堂,大師遠在流浪;為何會有人去追捧那些所謂的醜書大師呢?
主要是因為,現在的小丑太能舞弄啦,讓一些所謂的文化膚淺者、外行人,去盲目跟風、追隨,甚至崇拜,被表象所迷惑,這種社會假象,產生了大量的蝴蝶效應!
為何他們叫小丑大師呢,是因為他們身懷取悅爾等的絕技和障眼法,他們的書法方式,往往打破傳統、不按常規出牌,其誇張之方式令人咋舌稱奇、拍案叫好,看似不一般,實則頗具表演性質,以魚龍混雜、以搏人眼球,讓諸位看官們難分仲伯、以假亂真!
書法,其實是一門文字書寫的藝術,它的一點一橫、一撇一捺、一勾一折,一起一提,皆有其章法和規律,不能亂寫塗鴉,應當被重視,而不是去成為譁眾取寵或者街頭肆意胡寫、亂改、賣弄的工具!
醜書是啥,顧名思義就是難看的字面兒,說白了,其難登大雅之堂,這種醜書能在如今盛行,也算是怪事一樁啦!
在這裡,我呼籲,請正視書法、端正練字,按規矩來,讓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字藝術繼續傳承下去
這是當代的責任,當義無反顧去奉行,吾輩當不遺餘力,去為之堅守,這更是一個身為傳統文化愛好者的我,該去守護的底線!
-
3 # Aaron基金投資顧問
藝術的審美,常常令大眾迷惑不解,因為藝術家的創作形式,並非一定符合大眾的欣賞口味與習慣,有時甚至離大眾的要求距離甚遠。看過19世紀西方藝術 家羅丹的雕塑作品《思》,那種細膩、素淨的創作手法,讓人感覺美不勝收。但有誰會想到, 能創作如此美的雕塑的羅丹,在後來卻創作了極“醜”的《巴爾扎克》!
如果有人想說這是西方藝術家走極端,那麼中國的藝術家又如何呢?我們看看齊白石,這位20世紀美譽度最高的中國畫家,畫風樸實清新。他能畫十分工細 的蟲鳥,但代表他的畫風的是老筆紛披及結構的拙,這從他的人物畫中尤其可以明顯感覺到;黃賓虹,20世紀最難被人理解的中國畫大師,其早中期畫風縝密雅 靜,晚年則“亂頭粗服”中寫出渾厚華滋,如果讓看慣“清四王”一路的人們看黃賓虹,他們肯定會說;“怎一個醜字了得”;李可染,經歷過中國最革命時期的山水 畫家,將自己對線條與筆墨的深刻理解融入寫生畫中,賦予中國畫一個全新的境界,其風格沉澀鬱勃,也有一副“醜”態……
中國書法,在歷史上也並非都是漂亮一族。三代金文,古樸自然;兩漢隸書,茂密沉厚;南北朝碑版,峻拔奇偉;大唐書風,雄傑鬱勃……即使被後人尊崇為書聖的王羲之書風,也沉著痛快,風規高遠。然而,由於歷史上對二王書風的誤讀和訛傳,人們往往把漂亮、甜美視作王書的代名詞了。
時至當今,一些對傳統認識不深而位高名顯的書家,則借二王傳統的名份,把有些並非高雅的通俗書風粉飾成新時代的代表書風,讓人哭笑不得。更有甚者, 以漂亮、甜美反對樸實、厚重、肅穆、沉鬱、雄肆、古拙等等,將之一律視作“醜”,頗有些書法“革命”的味道。鑑此,我們有必要對藝術審美中“美”與“醜” 的概念及內涵有所辨析。
美是什麼?它是能夠使人感到愉悅或引起人們心靈共鳴的事物。而醜是難看、卑賤、陰暗、虛偽、邪惡等的代名詞。生活中美與醜的概念是截然對立的。美便 是美,醜便是醜,美不可能是醜,醜也不可能成為美。但美與醜除卻生活、道德意義上的概念外,在藝術審美中的涵義卻是極為複雜的。譬如說,20世紀80年代 羅中立的油畫《父親》,畫的是一個佈滿皺紋、飽經風霜的父親形象,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見到這張蒼老、粗糙的臉,有誰能說這是美的?確實,“父親”形象並不 美,但表現在藝術作品中,他卻反映出含辛茹苦、善良樸實的美感,並引起觀賞者的心靈共鳴。由是,藝術創作中“美”與“醜”是可以互相轉化的。一些形式上具 有“醜”相的藝術作品,並非一定不具備美感;反之,漂亮、好看的形式,未必就是至美的東西。就書法藝術而言,樸實、原始、奇、古、疏、拙、生、澀、蒼、 老、辣等審美特徵,雖與漂亮、勻稱、秀美、巧作、熟練等相對立,但並非一定不具備美感。相反,在某種意義上說,它們比漂亮、勻稱等具有更為複雜、深刻的審美內涵,亦正因為複雜而深刻,故為一般人所不解。
二、 中和美的層次中國書法,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支,它與繪畫、戲曲、音樂、文學等同屬藝術門類,在創作與審美活動中,具有相同的規律性與普遍性。但書法也有不同於其他 藝術的特殊性。就形式而言,書法以漢字為載體,以線條與字型結構為表現媒介,因此比繪畫等具有更強的抽象性。透過對線條、結構等的有效表現,傳達中國傳統 的美學精神,使作品達到一種審美高度與深度,這與繪畫、音樂等傳統藝術的目的又是相同的、一致的。
中國的傳統美學基於傳統哲學,它是華人對自然、人、社會的深刻理解後的經驗總結。作為自然世界的主體,人惟有與客體(自然)的和諧才能為人類的生 存與發展提供保障。藝術美學的理念亦便從此而來。在中國古代哲人與藝術家看來,自然世界與人類社會無時無處不存在矛盾,而對立的雙方互相激盪,互相轉化, 和諧共處,由此構成事物的變化與發展。在書法藝術形式中,線條的剛柔、濃枯、燥潤、粗細、方圓、斷連等與結構的虛實、開合、聚散、巧拙、奇正等皆表現為對立的矛盾,而這些對立體的統一與和諧,便構成書法藝術形式的美。
矛盾對立因素的統一,古人喻之為“和”。它與多樣統一相比,更接近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如《老子》:“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 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孔子也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這種相反相成、中 和統一的審美觀,成為幾千年來中國藝術的追求目標及審美準繩。
當代書壇,除一部分人將筆法視作書法藝術的全部審美內容外,人們對籠統意義上的中和美大都有所理解,並將中和視作書法創作與審美的終極目標。不過, 對中和美的高下層次之別,不論是理論家或創作家,卻多不作深入探究,這實在是防礙書法藝術向縱深發展的癥結所在。本師章祖安先生曾在上世紀80年代發表 《書法中和美層次剖析》,指出古人將中和美分為“平和”、“偏勝”、“大順”三個層次,筆者以為對當前書法創作與審美具有實質性的指導作用,併為我們建立 書法的審美標準指明瞭方向。
三、“醜”—美—“醜”中和美的大順之境,即極剛又極柔、大實而虛、虛室生白、大巧若拙、返樸歸真的境界,是書法美的極致。如果我們把孩兒體視作未經雕琢的天真稚拙,大順 即是在經歷大雕大琢後的返樸,兩者在外態上貌似相近,其實相距天壤。稚拙與大拙,是我們通常在藝術審美中所說的“始境”與“盡境”。趙之謙《章安雜說》曾 曰:“書家有最高境,古今二人耳。三歲稚子,能見天質;績學大儒,必具神秀。”這天質與神秀便是“始境”與“盡境”。何以稚拙能引起人們的審美愉悅?在於 不雕,天然。但我們絕不能把孩兒體等同於藝術作品,儘管我們經歷雕琢後必須充分吸收它的稚樸可愛。這一點,不惟書法如是,繪畫亦如是。近現代東西方藝術大 師,多有對兒童畫的借鑑吸收,但他們的作品絕非兒童畫。
就書法而言,怎樣區分稚拙(始境)與大拙(盡境),這關係到對書家水平高低的認識。在當今書壇,確實存在一大批崇尚質樸自然但功力欠佳的“眼高手 低”者,他們往往成為“筆法”論者的非議物件。這些書家大多沒有經歷雕琢(求美)的過程,懷著對自然、樸素的理想與追求,創作出雖有一些拙味但筆力羸弱、 結構扭曲的作品,使書法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如同“兒戲”。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書家,具有一定的書寫基本功,但這些基本功尚沒有達到一種高度,便走入求樸 的階段。這些書家的作品,也會出現諸如線條粗率或結構怪誕之類的問題。故返樸之“樸”,絕不是簡單、粗疏、怪僻的代名詞。只有經歷求精求美的過程後的返 樸,才能真正具備“古”、“厚”、“拙”、“樸”的大順之美。
令人遺憾的是,新世紀以來, “古”、“厚”、“拙”、“樸”的審美特徵,大多被一些追求“平和”(中和美中的初級階段)美的書家所唾棄,並被冠之以一個“醜”字。他們視表現古樸拙厚 的作品為“醜書”,視追求、創作古樸拙厚的書家為“醜書家”,歸根到底,是他們對中國文化傳統認識不夠全面、深刻造成的。
藝術創作固非讓人們追求清一色的風氣,客觀上因藝術家眼力、觀念、能力的不同也不可能趨向一律,但對一位有事業心與責任感的書家來說,對美的追求是 無止境的。那些自以為已經獲取美的學書者,應該多作一些反思與探索,尤其要放下成見去學學你認為並不美卻在歷史上被許多人肯定、實踐並流傳的東西,只有真 正潛心於藝術,探索相反的審美事物,才能使自己的創作與審美到達一種新境域。
-
4 # 大千一塵
什麼叫“醜書”?其實,至今也沒有一個準確而深刻的定義。以我個人的淺見和理解,應該是屬於不符合歷史上名家書法大師的規範,而了無章法隨意“創作”的書寫模式。據現在常見到的醜書作品,有的尚過得去,有的則奇醜無比,成了實實在在的醜書 !
至於現在社會上為什麼會有人去盲目追捧醜書作品,甚至醜書作者呢 ?這個問題值得深思和商榷。書法藝術是中國漢字特有的,而且具有美學和欣賞價值的藝術作品。必竟有二千餘年的歷史了。今人很多人都不舞文弄墨了,許多有了電腦的年輕人,從小至今都沒有用過毛筆,你要求他如何欣賞書法藝術作品呢 ?因此難免人云亦云。特別是有些所謂自稱書法大師的人,或者開辦了若干年月的書法培訓班,招攬了一批書法學生,一個勁地將他吹捧上了天。有的也許還混進了基層地方書法協會的負責人崗位,難免會在書法界魚目混珠,真假難辨。《紅樓夢》中不是有“假作真時真亦假”之說嗎?何況現在大家都多不再寫毛筆字了,更看不懂什麼叫真正的書法藝術作品。俗話說得好 :內行看門道 ,外行看熱鬧,跟風瞎起鬨的人還真的會有不少。
-
5 # 浮生未涼原創漢服
據我個人意見,僅供參考,藝術講究個性,但是我覺得,他們的根本不是藝術,他們的畫毫無章法可言,可能是追求流量而已。
-
6 # 已惑先生
追捧“醜書大師”是一件挺無聊的事!
現實中,追捧“醜書大師”的只有兩類人:一類是起鬨心理作祟的人群,看到有這麼個影片,儘管心裡未必覺得好,但行為上反其道而行之,為之點贊,好評等等!另一類比較普遍,就是試圖透過追捧帶出流量和知名度,最終為自己謀利的人群,現在很多不像樣的網紅,都有類似第二類的隱性操作,也給他們帶來了不少利益。
除了上述兩類特定的群體外,我們也要看到,我們普通人的獵奇和圍觀心理無意中增加了媒體對此類人物資訊的推送和傳播,這應該是媒體根據讀者閱讀內容做相關性推送的弊端之一吧!
-
7 # 傑客007
醜書在我的理解大多是因為追捧者否定或輕視對傳統書法的認同,那些打著大師招牌書寫“醜書”者多沒有傳統書法的功底,比如某些“狂草”既不能運用張旭懷素的筆法也無視傳統行草的筆法結體的規矩,任其胡作非為的塗鴉,字裡行間找不出半點前人的筆意,甚至不能橫平豎直,字型歪斜,獐頭鼠目,還標新立異,自詡為書法創新,實在不能苟同,沒有半點中國漢字的美感,完全是譁眾取寵,博人眼球,個人不以為然。
分析此類現象與目前社會上為了利益錢財,不惜違反書法創作規律,打著創新書法旗號,自詡大師,實為斂財。那些追捧“醜書”者心氣浮躁,不願靜心臨習古人法貼而是走捷徑企圖一夜成名,博取功名利益。所以個人一向對那些所謂“大師”不以為意,嗤之以鼻。本人一直喜愛書法(學習5年)另外近來又迷上山水畫,也在網上自學。
以下是我的幾幅習作,希望你們能喜歡
-
8 # 散戶不散
所有藝術之美,一定都是自然而且賞心悅目的,其實“醜書”不應該叫“書”,它已遠遠脫離了藝術的範疇,它就是“醜字”,我也在無意間開啟過類似的影片,而且耐著性子看完了,三觀盡毀,就是利用網路譁眾取寵,就是影片小丑,上竄下跳的,有人追捧也絕非真誠,無非價值觀不明之人或花錢僱的“粉絲”。
-
9 # 你個小瓜娃子噻
這個問題很有趣。
首先先明確一下,所謂的“大師”是哪個部門授予的或者群眾認可的大師?我個人覺得,恐怕都沒有!
從正常人的鑑賞角度出發“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是亙古不變的真理!那什麼樣的人會喜歡並追捧醜書?
所以,這不在乎一群跳樑小醜自娛自樂自編自導自演愚人愚己的鬧劇,個別妄想以另類博取眼球獲利的沙雕而已。
事實上,沒有正常審美觀念的人追捧他們,不過是自己僱傭水軍營銷,或者親朋好友(自己人)在網路裡為利益大肆宣傳造成有人追捧的假象而已。
可以參考某“氣功大師”“太極大師”的影片資料。除了讓正常人覺得好笑,大罵“一群沙雕騙子”之外?還真有人信嗎難道?
但是,即便無人真信,也擋不住這群沙雕的表演啊
-
10 # 永書101
我覺得其實沒有人真正的會追捧“醜書大師”,就像是看鬥狗的人,激動的大呼小叫,滿頭大汗,你以為他在喜歡那兩隻狗嗎,錯了,他在享受看別人掙扎,出醜,甚至身敗名裂直到死亡的過程而已!
醜書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副產品,沒有網際網路,醜書不能蔓延複製,沒人購買其醜書作品,更不可能有流量分成,這種出力獻醜不要臉,完了被人唾罵,還沒人給錢的事,誰還會去做呢?
現在的情況是剛好符合醜書的滋生,好比一粒黃豆遇到了合適的溫度,合適的水,它發芽了,長得飛快。醜書大師們做夢也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人捧場,索性更豁出去了,有的人甚至把臉上都塗滿墨汁,亂滾亂叫,有的人竟然用屁股寫字,用頭髮甩字,用針管子射字,著實吸人眼球。
醜書寫久了,連自己都相信了自己是真正的書法大師,有許多人就真的拿著醜書去參加國展了,組委會震懾於這些人的網路地位,也可能存在鬼才知道的門路,反正是很多人居然憑藉醜書獲得蘭亭大獎,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現在,醜書已經逐漸在中國書法這個藝術殿堂發芽了,雖然很骯髒,但也奈何不了它蔓延,中國書法任由他們糟踐,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痛心疾首。
-
11 # 山野大伯
醜書應該是一些人過於表達個人意願,而岡視傳統文字的規範寫法,誇大用筆寫意的文字,脫離傳統文化範疇,也顛覆人們的審美觀。
而醜書會有一些人追捧,主要是在書法界有一定地位的人把書法說得那麼神秘,說什麼有怎麼祥的書法水平才能看出他們書法的深度,才會使一些人為了證明自已書藝的不凡,睜著眼睛說瞎話,追捧標新立異旳創作,這才讓醜書有了市場。象童話《皇帝的新裝》。是功利心在作怪的結果。
隨著書法芝術的繁榮,讓更多的書法愛好者認知學習書法的正確路徑,也讓一些書法愛好者認識什麼是醜書,從而避免走入歧途。
書法藝術的學習應走傳統文化底蘊為根基,並有所創新的道路,才是正道,我們的書法藝術,不能脫離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溫床,而別出心裁地創作出五花八門的醜書。
-
12 # 中郭明德
我認為醜書的出現有兩個主要原因:
一是因為當代書法的實用性大大弱化,藝術性大大增強,而對書法藝術認知千差萬別,並沒有一個標準,所以有人以醜為美,或博眼球故意為醜;
-
13 # 素里布衣楊半
“醜書大師”的概念其實十分難以確定。
怎麼界定“醜書大師”。
其實“醜書”既可以當貶義詞來理解,但“醜書”也
可以理解成中性詞義,但“大師”卻是褒義詞,通常
大師可以理解為某行業的翹楚人士,可“醜書大師”
四個字放在一起究竟是貶義呢還是褒義呢?
那我就設想提問者是貶義的意思吧。
現在確實是有一些“醜書大師”,我們也不能把這些
全部描述成書法界的低能兒,有些人確實是屬於很
初級的書法愛好者,但也有一些是混跡於書法行業
多年的老手,但不管怎樣,這些人有一共同的專業
特徵,就是在傳統的書法藝術中,其作品水平沒有
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也可能是功夫不夠,也可能是
天賦一般,總之,這些人都是自知達不到書法藝術的
頂峰,可又想在書法方面有所突破,於是便把“醜書”
作為突破口衝了進來,因為“醜書”沒有傳統書法的
比較,所以難以評判高低,如果口才不錯,再能隨意
編造個什麼理論,甚至再嫁接點西方的什麼時髦的理論
裝飾一下,讓周圍的欣賞者都看得一頭霧水,似是而非,
神乎其神,這樣便容易在千軍萬馬的書法隊伍中
脫穎而出,最後無非是搏些眼球賺點錢而已,如果有
某人成功了併成為有名氣的“醜書大師”自然會成為有
相同意圖的人所追捧,這也就是“醜書大師”在當下
會存在一些市場的原因。
附圖照片:清代包世臣【春暉準平八言聯】臨摹作品
選自楊半撰書【中國書法臨摹創作全集】(清代卷)
-
14 # 抱庸詩書
“醜書”家們多是執著於書法之人。王鏞,曾翔,沃興華……,都是在書法圈有頭有臉的知名書法家。當然,如果不知名,反響也不會這麼強烈,對廣大書法愛好者也不會刺激這麼大。這就像是相親找物件,情人眼裡出西施吧,關鍵還是對書法的認知理解問題,見解不同就會有不同的主張,也就會有不同的審美。所以,“醜書”在醜書愛好者的眼裡就是大美;而對“醜書”反感的人,就會覺得是狗屎一泡。
吹捧“醜書”的人,要麼是對醜書書法的見解主張感同身受,要麼是鑑於醜書家的名聲地位遛須拍馬,當然還有一些似懂非懂,潛意識地被帶進“溝裡”的人。書法需要旗幟鮮明的創新,也需要旗幟鮮明的態度。與論具有時代性與社會性,因此真偽難辯,比較公正客觀的只有時間和歷史。從這個角度去檢視,三千年的書法歷史長河中,流傳至今的佳作珍品,沒有一例是醜書。這就說明,“醜書”現象,並不只是被當今的普通民眾所厭棄,也同時被歷史所不認可。這就是歷史觀。
專業的醜書吹捧者多是醜書圈裡同病相憐的書法人或者刻意逢迎拍馬者的小書法家。“醜書”雖然被民眾公憤,但理論陣地搞得相當繁榮,很多理論文章寫得是風生水起頭頭是道,如果不配幾張醜書大作,很具有忽悠效果。一些基層的書協會員,為掛靠師徒名分,或者在大賽中獲獎,不遺餘力吹捧醜書,為醜書大家歌功頌德。這就造成了醜書不僅熱,還相當紅的書法現象。
民間的醜書吹捧者,多是字畫圈的生意人,或者不懂書法又熱衷於字畫炒作的人。不懂書法的商人去炒書法,起到一定的反面作用。就比如範曾書法,五十萬一百萬一張買的,能說它不好嗎?當代書法的名氣與書法作品的價值成正比關係,但與作品的書學價值並無太大關係。名氣這東西,是大是小,是長是久,還要留給歷史。當今不少聲名遐邇的書法人,或許三二十年之後就名不見經傳了,過江之鯽而已。我認為,醜書非正道,一時現象罷了,很快就會被歷史的大浪擊得粉碎。
抱庸淺談。插圖為抱庸硬筆習作。
-
15 # 雲雪書畫
這個醜書定義太廣。書法外行者,看不懂的書法說成醜書,這往往是好字,如下邊幾幅作品。還有一類人不去臨帖自己瞎整,如雜耍一樣,這類夠不上醜書,什麼都不是!
-
16 # 深海的光停滯的浪
不請自來哈。
我覺得原因有一下幾點:
一、個人審美有差異。
1.可能我們自己作為旁觀者審美沒到家,會把一些好的作品也定義為醜書(如古代名家王鐸,傅山的字,顏真卿祭侄稿等,現在書協所有人的字一杆子打死等),這些很多跟我們自己審美不到位有關,這現象很普遍,隨著深入的臨帖,觀摩,會慢慢解決。
2.真醜書的追隨者審美沒到家。如射墨,人體塗墨,故意造作的作品,這些很多所謂的"大師",有些等於變相的搞行為藝術;有些單純就是不深入臨帖高舉著“書法創新,審美創新”的旗幟,不下字內功夫,專門搞宣傳功夫等。這些人的作品出來,是任何人看不懂的,沒有繼承書法法度的。但是很多追隨者審美也達不到,就無限吹捧醜書作品,認為是有比傳統書法更有深意的精神境界。這是可悲的。
二、為了標新立異。這個不仔細論述了。主要就是上層大談書法創新,變了道走歪路(比如前幾年還搞什麼"今體"),下層更無腦呼應(想起來一個典故,楚王好細腰後宮多餓死)
最後,我覺得我們學習書法還是要以傳統法度為主,少點功利心,靜下心來讀書寫寫字,自己欣賞書法正統之美。書法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不是看不懂的"真醜書"的滋養地。
(以下是我臨習的作品,論述不周,請多多指教)
-
17 # 使用者88740285765
天天說人都追捧醜書大師,不僅“醜書大師”人人喊打,而且還彷彿給這個社會帶上了一個人人追捧“醜書大師”的帽子。其實,真的親眼見過這種現象嗎?無非是網路上流傳著幾個神經病書法大師被圍觀的影片,然後讓你覺得是這樣。網路本身就容易擴散讓人覺得可笑可憎的資訊,你再加點內心戲,那就成了有人追捧“醜書大師”了。
再說書法,如果說有人追捧,那麼各個型別的書法都有人追捧,不止醜書,當然“醜書”也不會例外。醜書並非書法名詞,是江湖叫法。往好了說,總筆古拙不羈的,會被人稱作醜書。往壞了說,不學無術,胡亂塗抹的精神病書法,也有人叫醜書。但是個人感覺你所說的“醜書大師”是帶有貶義的那種,因為如果是真大師,就不會有這種問題。
所以,問題的根源在於,你怎麼認識和區分醜書。我覺得有兩點要說明:第一,有的書法被叫“醜書”(貶義),是因為受眾的欣賞水平,顏真卿的書法,拿出來,也會有人說是醜書,這就真的是欣賞水平的問題了,當然,你可以不欣賞,但是不建議去詆譭欣賞的人。包括現在總有人說中書協的如何如何。第二,有的確實是江湖騙子,精神病大師,這種我不認為和前者有什麼可比性,也不認為有人追捧,當然,精神病遇到精神病的情況是例外的,托兒也是例外的。
-
18 # 夢見乾坤
不明覺厲,也可以說是外行看熱鬧。
就如同全職高手裡的龍抬頭,觀眾喜歡這樣炫酷的操作,但是葉修卻認為沒有半點用處。
書法也一樣,外行從來都認為越是稀奇的越是看不懂的越好。我能認出你寫的是啥,你這還是書法嗎?
醜書收到追捧,因為有市場,有市場才有人去寫,去鑽研。
-
19 # 春天草堂
客觀來說,我認為“醜書”應該分為兩類。一類是書法造詣特別高的一些書家為了衝破傳統書法藝術的藩籬而進行的一系列創作,但這些作品與傳統書法審美標準相去甚遠,有醜化書法之嫌,故而引起攻擊。這些人以王鏞、曾翔、沃興華等書家為代表。但不可否認的這些書家的傳統書法功底是相當高的,真正懂書法的人對此類“醜書”大家追捧便可以理解了。
另一類則是地地道道的“醜書”書家,他們不肯在傳統古帖上下功夫,隨心而為,他們的作品大多龍飛鳳舞、張牙舞爪、花裡胡哨,但追捧者亦眾。而追捧他們的大都是沒有經歷過專業書法訓練和薰陶的人,這類人不具備太高的書法藝術素養,簡單的認為看上去瀟灑的東西便是美。
存在即是合理的。我們不能簡單的說誰對誰不好,更不必批判任何人或者某種現象,隨自己的喜好,做好自己就好。
-
20 # 翰墨今香
“醜書大師”真的會有人追捧嗎?這個問題我們要一分為二地去看待,但總的說來,用孟子所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我們生活在人世間,儘管有不同的工作,不同的愛好,奮鬥的目標也不盡相同,但都逃脫不了“名利”二字。即使是出家人,也需要“衣食住用”四事足備才能安心問佛。更何況我們這些血肉之軀、凡夫俗子乎。
首先來說,“醜書大師”也一分為二,像王鏞、沃興華、王冬齡這樣的“大師”,人家還是有真才實學的,他們的“醜書”確實是對書法的另類探索,只不過這條路是我們絕大多數人不喜歡的罷了。
但是有句話說的好,存在就是硬道理,既然能存在,還是有他的道理所在,我們需要辯證去看待,而不是一罵了之。我欣賞不來,但是免不了有跟他們一樣的人啊,受到了西方美學思想的影響,都想搞什麼創新的人,所以會追捧“大師”。
還有一類追捧的人是什麼呢,就是衝著幾位大師的名氣而去的,畢竟這些大師在圈裡是真的有名氣、有資源、有背景,你如果真的跟幾位大師混的關係不錯,人家稍微提攜一下你,你也能在圈裡迅速混出點熱度,那麼“名利”二字自然就隨之而來了。
因此,衝著“錢老爺”的面子,就算不喜歡醜書,說幾句違心的恭維話,獲得實際的“名利”那也是值得的。
那還有一類“醜書大師”,是毫無實力和基本功的,純粹就是像小丑一樣賣傻,希望藉機出名,說白了也是為了“名利”。這種所謂的“醜書大師”沒什麼硬背景是很難獲得群眾的追捧的,頂多就是圍觀看熱鬧而已,就像以前的街頭藝人耍猴一樣,這樣的人“豎子不足與謀”。
回覆列表
醜書大師,首先排斥濫竽充數的偽大師,因為真正意義上他們也不算大師,只算譁眾取寵的小丑!
很多書法大師是按照世俗標準寫的已經無可挑剔,繼續不斷追求自我,其實醜書可以理解為西方的抽象畫一樣。
可以把書法理解為物質的,醜書理解為精神的。醜書大師其實是在不斷追求自我的一種表現。醜是根據世俗的審美來做對比的,醜也是書法大家的一種自嘲,比做人就像濟公,像老子等一些虛無縹緲的人,你看見他的外形其實不瞭解他的真正內心。每個人看都對作品有不同的理解,當然也包括大眾理解的醜。
就像弘一法師李叔同最後的書法“悲欣交集“一樣所有人都認為美是大家認同的一種標準的時候其實弘一法師是在追求書法的本真!就像手工藝術品和機械藝術品一樣,越是完美的東西其實本身美就是它自己本身的缺陷!可以把醜書理解為中國傳統哲學的範疇。
為什麼西方能容的下抽象畫,中國一些人卻不能容忍醜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