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黑龍制轉
-
2 # 布瑞克農業資料
顧名思義,轉基因大豆即是透過轉基因技術培育形成的大豆。轉基因技術的理論基礎來源於進化論衍生來的分子生物學。基因是帶有遺傳訊息的DNA片段,轉基因大豆是將帶有特定遺傳形狀的基因載入大豆細胞內,與其本身的基因組進行重組,再從重組體中進行數代的人工選育,從而獲得具有穩定表現特定的遺傳性狀的大豆。
轉基因大豆有多種型別:轉基因高蛋氨酸大豆、轉基因高油大豆。現有“轉基因大豆”一般專指美國孟山都公司研發的抗草甘膦除草劑的大豆,因為這種大豆種植面積最大。這種大豆對非選擇性除草劑農達具有高度耐受性,在大田中施用草甘膦除草劑,不會影響大豆產量,降低農戶大豆種植和養護成本,這種轉基因大豆在巴西、美國等國家廣泛種植。
所謂“有一利就有一害”,種植轉基因大豆能夠釋放農村勞動力,但同時除草劑也汙染了土地,目前我們還不知道長期使用草甘膦除草劑會對土地產生哪些影響。據相關報道,草甘膦在動物體內不蓄積,對魚和水生生物毒性較低,對蜜蜂和鳥類無毒害,對天敵及有益生物較安全。對於這種說法,應採取謹慎的態度,正如“饅頭吃多了也會有毒”,低劑量的草甘膦也許毒害不大,但長期使用草甘膦除草劑,無疑會大大沖擊農作物、土地、土地微生物等農田生態系統。
-
3 # 糧油市場報
轉基因大豆就是透過轉基因技術培育出來的大豆,這些大豆在抗蟲性、抗草性或者出油率方面,較傳統非轉基因大豆有著明顯優勢,所以種植效益明顯更高。2016年,全球轉基因大豆的種植面積為9140萬公頃,佔全球轉基因作物總種植面積的一半左右。
為什麼種植轉基因大豆?瞭解大豆種植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大豆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作物,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我們和東亞鄰邦的特殊技藝——製作豆腐。直到18世紀初,大豆才傳入歐洲,之後被帶來美國。然而在歐洲和美國,大豆一直都不是製作食物的主要原料。
隨著工業的發展,對於大豆油和蛋白的需求與日俱增。於是,美國逐漸成為新的世界大豆種植中心。為了方便機械化種植,於是就有了轉基因大豆。
主要是因為人們對於大豆油脂和大豆蛋白與日俱增的需求,而傳統的非轉基因大豆的產量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以孟山都公司的第一個轉基因品種“農達”(Roundup)為例,
全球轉基因大豆種植面積廣闊!今年上半年,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 (ISAAA) 釋出了《2016年全球生物技術/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發展態勢》報告,指出轉基因作物在21年的商業化程序中,種植面積從1996年的170萬公頃迅速上升到2016年的1.851億公頃,實現了110倍的增長。
據瞭解,目前全球轉基因作物擴充套件到除了四大作物(玉米、大豆、棉花和油菜)外,還有已經上市的甜菜、木瓜、茄子和馬鈴薯。
2016 年,全球 26 個國家種植了轉基因作物,其中包括19個發展中國家和7個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種植的轉基因作物佔總面積的54%,而發達國家佔46%。四大轉基因作物中,轉基因大豆的種植面積最大,為9140萬公頃,佔全球轉基因作物總種植面積的一半。
全球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1996-2016)。
如果從全球單個作物的種植面積來看的話,2016年,轉基因大豆的應用率為78%、轉基因棉花的應用率為64%,轉基因玉米的應用率為26%,轉基因油菜的應用率為24%。
世界各地區的轉基因作物。
就目前來看,全球範圍內大規模種植轉基因大的情況無法改觀。
-
4 # 哲學科學觀察
人們把"抗除草劑轉基因大豆"和"抗病蟲轉基因大豆"→簡稱"轉基因大豆"。1>抗除草劑轉基因大豆。
A〉種過地的人都知道,大豆在成棵前/幼苗期間,雜草叢生,大面積種植大豆時,以前都是人工除草,費付費力/異常辛苦。
→因此,如果能用除草劑除草,這樣就能省掉人工除草。
→傳統大豆是不能抗除草劑的,如果用除草劑<主要是草甘膦>,那麼即便再小心噴灑也會損傷大豆苗。
→因此,科學家利用逆向思維,開發了"抗草甘膦"轉基因大豆。→上世紀80年代,科學家們利用生物工程技術,將具有抗草甘膦的基因bar匯入大豆,便大豆苗能抗除草劑。
→在大豆苗生成期間,噴灑草甘膦,除掉雜草,而不會傷害大豆苗→節省了大量勞動力成本。
→這種轉基因大豆,在1994年被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批准,較早成為商業化大規模推廣的生產轉基因作物一。
可看下圖
關於草甘膦;→有一些人認為抗除劑草轉基因大豆,是轉入了"草甘膦"→草甘膦→可能致癌→轉基因大豆致癌→這是張冠李代了。
→大豆轉入的是bar基因,而不是草甘膦。→草甘膦產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是廣泛用於除雜草的除草劑,它與轉基因大豆並無天然的聯絡,只是後來為了能夠除雜草而不傷豆苗→才開發了抗除草劑轉基因大豆。
→在"農約"的範圍內,草甘膦是副作用最小的,對禽獸沒有傷害,噴灑七天後幾無殘留。
→草甘膦只在豆苗成棵前才使用,成棵後就基本不用了,所以到大豆開花結果時→收割,草甘膦早降解了,幾乎沒有殘留了!→但國家還是有檢測標準,大豆中草甘磷殘留不得超過5毫克/公斤。
→中國年產約100萬噸,40%出口,孟山都約30萬噸→因此,國內也在廣泛使用草甘膦→以前用百草枯,毒性很大。
→草甘磷是否致癌,國際上分為正反兩派,但無論是否致癌,各國對其殘留值象其它農藥一樣,有嚴格的檢測標準。
2>抗病蟲轉基因大豆。
大豆等農作物是易生病蟲的作物,傳統的方法是噴灑有毒農藥,用量大,費用高,費工費時,農藥殘留量不少。
→科學家把能抗蟲的Bt蛋白基因→轉入大豆中→蟲吃大豆葉杆時會死掉。
→抗蟲的轉基因植物,含有Bt蛋白,也叫毒蛋白,對人體無毒,對鱗翅目幼蟲有毒,因為鱗翅目幼蟲的腸道里有Bt蛋白的受體。
→Bt是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縮寫,中文譯名:蘇雲金桿菌,蘇雲金是德國的一個地名。
→有個故事:1911年,德國蘇雲金地區的一座麵粉廠,老闆發現,專門為害糧食和麵粉的鱗翅目昆蟲大量死亡,以前防不勝防呢!難道糧食和麵粉有毒?他把這些死亡的昆蟲以及糧食和麵粉的樣品送給生物學家研究。結果發現,昆蟲因感染一種細菌而死,這種細菌以前不知道,生物學界的慣例是誰發現誰定名,就把這種細菌定名為蘇雲金桿菌。1938年,法國把蘇雲金桿菌溶於水,作為農藥噴灑鱗翅目害蟲,收效顯著。這是綠色農藥,不汙染環境
→因此Bt作為生物農藥有100多年了,中國用得最多的叫“敵寶"。
因此,人們把抗除草劑轉基因大豆和抗病蟲轉基因大豆→簡稱"轉基因大豆"。 -
5 # 愛種者
1996年春,美國伊利諾伊西部許多農場主種植了一種大豆新品種,這種大豆是移植了矮牽牛的一種基因。這個新大豆品種可以抵抗殺草劑——草甘膦(毒滴混劑)。草甘膦會把普通大豆植株與雜草一起殺死。
遺傳工程有希望使糧食更有利於人健康、更可預測收穫、少用合成殺蟲劑和提高用水的效率。遺傳工程取得的成果稱為“轉基因”產品,首先上市的是小宗商品,像上超級市場保鮮番茄和乾酪生產中使用的一種細菌生產的酶。這種酶以前不得不以牛的胃中提取。轉基因技術終於走出實驗室和試驗田,進入像玉米、大豆和棉花作物的日常耕作。
原理
轉基因大豆的研製是為了配合草甘膦除草劑的使用。除草劑有選擇性的和非選擇性的,草甘膦是一種非選擇性的除草劑,可以殺滅多種植物,包括作物,這樣,雖然這種除草劑的效果很好,但是卻難以投入使用。草甘膦殺死植物的原理在於破壞植物葉綠體或者質體中的EPSPS合成酶。透過轉基因的方法,讓植物產生更多的EPSPS酶,就能抵抗甘草膦,從而讓作物不被草甘膦除草劑殺死。有了這樣的轉基因大豆,農民就不必像過去那樣使用多種除草劑,而可以只需要草甘膦一種除草劑就能殺死各種雜草。目前除了大豆之外,還有很多其他抗甘草膦的轉基因作物,包括油菜、棉花、玉米等。除了抗草甘膦作物之外,還有抗草丁膦除草劑的作物,不過草丁膦而草甘膦殺滅植物的原理並不相同,而培養這兩類作物所轉的基因也不同。而目前轉基因大豆主要用來提煉大豆油。
憂慮
對於轉基因大豆,人們有兩大類憂慮,一類是出於健康角度,一類是出於生態角度,生態角度又包括產生超級雜草和影響中國的本土大豆品種兩方面。
我們可以根據一些基本知識和常識來分析這些憂慮有多大程度上是現實的。
從健康角度來說,就是轉基因的大豆油是否含有對人類有害的成分。對於食用油,我們知道其主要成分是甘油三脂,而轉基因大豆所轉移的基因的作用就是讓植物產生更多EPSPS酶,和植物油脂的成分沒有關係,所以大豆油的主題成分和是否是轉基因植物生產出來的無關,關鍵是是否有些微量成為混雜在其中從而影響人的安全。這些有害的成分被猜想可能來自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所轉的基因片斷進入人體,影響人類的基因。第二是過多的EPSPS合成酶進入人體,從而以影響人類的健康。第三是所轉基因可能會有人類所不知的功能,是植物能合成一些對人類健康有害的物質,並隨大豆油進入人體造成影響。第四是作物可能會被施以過多的草甘膦除草劑,這些除草劑可能隨大豆油進入人體,影響人體的健康。
對於影響人類的基因,這點可以說是完全不存在的。道理不難理解,如果所轉的基因片斷能影響人類的基因,那麼食物的常規基因也就同樣能影響,而對於人類來說,二者都是來自人體之外的外來基因,沒有區別的。從人的生理角度來說,人只能吸收小分子,基因是位於DNA上的,DNA是大分子,在消化道中會被分解成小分子的核苷酸。而DNA上所記載的遺傳資訊的不同只是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不同,如果被消化成了獨立的核苷酸,也就不存在排列順序了,不存在任何遺傳資訊,也就不再是基因了。EPSPS酶是一種蛋白質,蛋白質也是大分子,經過消化會變成氨基酸,酶也就不存在了。對於這個轉過的基因是不是有別的人們不知道的功能,這個憂慮也許是有可能存在的,但是如果有也微乎其微。所轉的只是功能比較單一的基因片斷,人們對其功能比較瞭解,相反用傳統方法培養的新品種反而人類更難預料其效果。同時,現有的檢測手段尚未發現轉基因大豆油中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成分,轉基因大豆油也已經被使用了相當一段時間,也尚未發現因此導致人健康問題的例項。對於殘留除草劑的問題,首先並非是只有轉基因作物才用除草劑,而對於食品殘留除草劑等問題,是按照有關食品安全法規進行檢測的,這點可以不擁憂慮。
從生態角度來說,首先,沒必要產生對抗草甘膦大豆成為超級雜草的憂慮,因為大豆只能抗草甘膦這一種除草劑,並不能抗其它的除草劑,也並非能抗病蟲害,又沒有其它競爭優勢,轉基因大豆成為雜草的可能和傳統大豆沒有區別。大豆在中國種植了幾千年,並沒有形成嚴重的雜草。同時能抗除草劑的作物又遠不限於轉基因大豆。
對於影響本土大豆資源這一點,也不必憂慮,這裡有兩個很關鍵的環節。第一,大豆是自花授粉,第二,現在只是從國外進口轉基因大豆,並沒有在國內種植。而對本土大豆資源造成威脅,只有透過一種途徑,就是轉基因大豆在本土大豆附近開花,和本土大豆雜交,使得本土大豆產生的後代具有轉基因成分。我們稍加分析就知道這個的發生機率非常小。首先,我們並沒有種植轉基因大豆,如果大豆開花,那也就是從進入海關到在加工廠加工成豆油之間的這段時間有散落到地裡的大豆,或者有人把大豆偷出去種。這個機率是很小的。而中國本土大豆的集中地在東北,而綠色和平主要反對的那個豆油加工廠位於深圳。如果在深圳流失了幾個豆子開花結果,一代一代傳下去,一直傳到東北,這可不是那麼容易實現的。當然,並不是本土大豆品種都在東北,也不是豆油加工廠都在深圳,但是如果考慮距離因素,這個折扣還是要打的。即便是在本土大豆產區周圍已經有了很多轉基因大豆在開花,仍然不一定造成很大的威脅,這就是因為大豆是自花授粉,雖然偶然會發生異花授粉而引起雜交,但是這個比率是很小的。而即使發生了雜交,雜交的後代產生優勢並足以讓本土某個或者很多品種消失則又有個發生機率的問題。
相關風險
轉基因大豆對生物資源和生態系統可能帶來的風險主要包括:(1)可能影響生物的多樣性。轉基因大豆是一種優勢大豆品種,會限制非轉基因大豆品種的發展,從而影響大豆品種的多樣性。一方面,由於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從而促使大豆種植者選擇轉基因大豆而放棄非轉基因大豆;另一方面,轉基因大豆會透過“基因飄逸”而破壞非轉基因大豆的原始基因。(2)可能引起耐除草劑雜草的蔓延。研究表明,轉基因大豆使用除草劑量較種植非轉基因大豆?多11.4%,這無疑會加速抗性雜草的發展,會使某些物種抗性劇增。(3)轉基因大豆大面積種植,除草劑的用量將增多,相應的土壤和水體中除草劑含量也將增多,最終會影響土壤、水生生態系統。研究發現,當草甘膦溶人土壤進入到地下水,若水溫升高,pH值超過7.5時,會對水生生態系統產生毒害作用。
-
6 # 野草781
轉基因大豆是在原來的大豆基因中植入農藥基因和抗草甘膦基因。這種大豆因為植入農藥基因而具抗蟲性(蟲子不吃);由於植入抗草甘膦基因,大面積噴施草甘膦草都死了,而轉基因大豆安然無恙。這種大豆便於大面積種植,能大大降低生產成本,但蟲子都不敢吃的東西我們吃了會怎麼樣?!大量噴施了草甘膦的作物肯定會吸收草甘膦,而人吃了含有草甘膦的食物身體是要發生癌變的!所以轉基因大豆是不能作為人類的食物的。
回覆列表
轉基因大豆是美國的化學制品公司孟山都,在美國洛克菲勒財團的扶持下,研發出來,孟山都在普通的農作物植株內,利用科技的手段,人為的植入抗蟲基因的bt蛋白毒素,用以殺死害蟲,同時還植入了抗草甘膦基因,人為的改變了植物原有的基因排列順序俗稱:轉基因,孟山都申請了轉基因的專利,為了維護它自己的利益,孟山都先後採用了“終結者”,“背叛者”兩種種子的專利,用來控制當年收穫的轉基因作物的發芽,這樣做就是為了讓種植轉基因的農民,來年必須重新向孟山都購買它的轉基因種子,以獲得更大的利益,購買轉基因種子的同時,還要購買與種子配套的草甘膦除草劑,對於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一直在爭論,沒有最後的定論。比如德國它禁止國內使用轉基因,但它出賣它的轉基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