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軍聊理財
-
2 # 小小投機家
或許我可以把你的問題理解為抄底還是順勢?這兩個方向都有一些共同點,資金方面不要借錢,最好是自有資金,價格或者位置方面也是不要在高位,擇時非常重要,也是普通投資者能夠穩定盈利的關鍵!抄低的時候要價格足夠低,低到市場人人都不抱希望為止,好比一個東西市場常年均價1塊,那麼它低於0.5元是就要開始分批買入,注意是分批不是一次性,因為誰也不知道它會不會跌倒0.1,下跌趨勢中抄底只能這樣,而且時間成本較高,心裡壓力較大,對於東西的內在價值要有一定的信心,這樣你才會當價格漲到1.5時才會賣出,至於後面是不是漲到2塊就跟你沒關係了。順勢交易的話那就是等待趨勢的明確關鍵點才會去參與,並且有很大機率是不斷試錯的過程,防止整體資金大幅回撤,只要是順勢不斷測試總有一次是正確的,對資金和倉位管理更加嚴格理性,時間成本上壓力不大,只是心理層面容易波動干擾!這也是往往整體資金上升是較慢比較穩定,適合短中線操作,但是這類操作需要一定的市場經驗和自控力,稍有不慎就會被市場淘汰或者變身紅眼賭徒。至於那些市場熱鬧時才參與的人註定是韭菜的命運
-
3 # 韓熙程
投資者最忌諱的就是做自己認知外的事情。
如果只是逢低買入,那你為什麼覺得這是低點?
真正理性的投資者對資產有自己的估價,到預期價格,風險收益比合適的時候就果斷買入。
貪多嚼不爛,但是沒有人願意慢慢變富,都想一步登天,等低價抄底,大多數人都因為貪婪而血本無歸。
-
4 # 晨德
我正面回答一下你的這個問題:你的兩個結果導向分別對應了格雷厄姆前期的投資理念和巴菲特後期的投資理念,也就說菸蒂股和價值投資的區別。
然後我深入給你回答一下:
第一,是否投資購買一項資產取決的因素非常多,主要包括內外兩個方面:資產本身的質量和資產(股權)所在行業的預期!
第二,影響這項資產(股權)的預期,包括現有行業中的潛在競爭者、直接競爭者、政策影響因子、上下游議價能力以及處於價值鏈的位置等多方因素,如果它的現值高於談判的成交價格,那是值得購買的,反之亦然!
第三,這項資產的內在價值主要集中在它的產品結構上,如果是房地產企業,要關注他的土地儲備和在建工程,另外需要重點關注的是土地變性問題;如果是製造業,一定要關注他的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和他的上下游供應商(主要考察關聯性)!
最後,逢低購買資產指的是時間上的因素,是買入機會的選擇,這個取決於併購方的決策能力,而遇到合適的價格意味著大多數行業分析者都能遇到的一個客觀事實,所以在主觀決策和客觀事實的平衡上要把握好,這是一個體系化的決策過程,也是一種體系思維,他不存在“理論”
-
5 # 好望角的燈塔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要分時機、經濟形勢。
1、比如說現在處於疫情期間,全球股市都處於下跌之中,那就必須逢低買資產,而不是所謂的價格合理就買,否則在短期內就會損失很多,等待上漲的週期也很漫長,不能輕易出手,必須價值低估,而且要低估很多,因為大家都不知道底在哪裡,那就保守一點,巴菲特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買了高盛的優先股交易價格110美元左右,但實際成交後下跌半年時間,最低跌到55美元左右,3年後,雖然巴菲特掙了很多錢,但是事後他自己也後悔買早了,交易價格太高了,否則掙的更多;
2、如果處於2019年股市行情,從低點到高點的上漲過程中,就得價格合適買了,因為短期內價格下不了了,必須隨行就市,抓緊買,等漲。比如:當時A股的茅臺,19年初也就600元左右吧,如果你要等它下跌到200元,基本沒可能了,就必須隨行就市買入上車,後面就可以等漲了。
時機、趨勢、形勢的選擇非常重要,選擇大於努力在金融市場一樣有效。
-
6 # 孟可的思想空間
這個事情要看當時的情況。實際上我們都想以儘可能低的價格買入一個資產。但是我們真的能有這樣的逢低買入的機會呢?很顯然機遇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等了很多年依然沒有這樣的逢低買資產的機會怎麼辦?
那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尋求以一個合適的價格進行購買。這就像你去一個商場購物,你講了關天價,但是人家就是不還價。怎麼辦?既然你相中了,又感覺價格很可以。那你就轉身買入好了。
所以實際上逢低買資產和遇到合適合的價格就買只不過是兩種策略。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策略就好。沒有必要在兩種策略中進行評估哪個更好。它們的好壞只是相對不同的環境而言,那個更適合而已。
比如巴菲特年輕時代喜歡購買打折的上市公司的股票。目的是以5角錢購買2元錢的東西。
但是隨著時代變化,他發現這一套策略不好使了。因為這樣的上市公司大多有很多問題要處理,而且還要負責所屬員工的工資等。最終是很難賺到錢的。
於是後期他就改成了以合適的價格買入一個好公司的股票這種策略了。他現在用這種策略也買了很多好公司的股票,也賺了不少錢。
-
7 # 花溪帥惠堂
從理論上說,投資者應該是在逢低買資產(股權)。而實際上,是在合適的時候買進資產(股權)。
首先,作為投資者,實現的事利益最大化,也就是投資的收益最大化。資產的價值體現在交換和變現過程中。作為投資人,肯定是要在低點進,持有後實現期望值後,逢高處,從而實現獲利。
其次,作為資產,也就是股權的本身,其價值體現在使用價值。從價值倫得角度看,就是使資產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實現它的迴圈過程。
第三,逢低與合適,本身就是一個對應而又統一得概念。作為投資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判斷標準,什麼時候是“逢低”,什麼時候是“合適”,是按照他去所定的標準如衡量和判斷的。並且這種判斷,更多的時候,不會受外界干擾。
第四,理論,是在純理論而不考慮外界因數基礎搶的決定結果。往往,我們在說到“理論上”的時候,完全就是沒有顧及實際情況,或者說是不敢確定性的說法,是一種圓滑得措辭。
資產的價值,體現在投資人在做出決定時,綜合情況夠形成的一個決定。這個決定與別人無關,因為他是站在做出決定的那一個時期得需求而已。
華爾街,是世界投資大師聚集地,也是世界股票金融市場的中心地帶。利弗摩爾,索羅斯,巴魯克,羅傑斯,紐伯格等投資巨擘,他們的投資交易理論就是“止損”。這在縱觀華爾街百年風雲,他們所倡導的投資理論。
對,毫無疑問,就是是止損。被譽為世界長壽炒股贏家的羅伊紐伯格,曾經說過不接受虧損現實就等待滅亡,而接受虧損現實的做法,便是立即止損。
所以說,投資人在什麼時點進入與退出,是再他做出決定得那一個時期的環境因素決定的,與別人沒有可比性。
投資者逢低和合適,要很好的結合,並形成一套理論,指導實踐才是最主要的。
-
8 # 解股王
我個人認為,投資者應該按照自己的投資風格進行選擇。一般而言,投資者的風格一般有三類,即價值投資者、趨勢投資者、波段操作者,下面一一解釋。
一、價值投資者
價值投資者無疑應該是“遇到合適的價格就買”,因為,價值投資者的核心,就在於能買到“合理價格”,即“好公司+好價格”,但他們不一定能買到“最低價格”。比如,巴菲特先生在可口可樂40美元的時候介入,結果一介入就跌,一直跌到19美元,但到目前為止,可口可樂的價格在11300美元之上,巴菲特先生大約賺了300倍。
價值投資者唯一要克服的心理是“當股價下跌到比你買入的價格低時”,你不能懊悔;因為,你不是短線投資,要學會做時間的朋友,相信時間能給你帶來好的收益!
二、趨勢投資者
趨勢投資者講究的是股市的位置。就拿A股來說,昨天的收盤點位在2660點,這個位置在最近幾年都是少見的,因此,在這個位置開始分批介入肯定是對的,畢竟,A股在3000點以下,都是不錯的介入區域。
趨勢投資者最要不得的是要尋找“所謂的大底”,畢竟,這個大底有時候是帶情緒的,即“恐慌殺出大底,貪婪鑄就大頂”。所以,位置差不多就要買。比如,從998點到6124點那波大牛市,你在2000點以下任何位置介入都是對的,不能說你沒抄到底就失敗了!
三、波段操作者
有些人喜歡波段操作,這類人賺的是個股波動的錢,在中國,這類人的佔比非常高。實際上,波段操作者獲利的難度是最大的。
這一類投資者要掌握的是相對精準的底和頂,因為只有如此,才能完成“低買高賣”,才能有差價。
總之,投資者應該“逢低買資產”還是“遇到合適的價格就買”,要根據自己的操作風格,這樣,操作起來就會得心應手!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點粗淺看法,不當之處難免,請大方之家指正!
-
9 # 琅琊榜首張大仙
我們最擅長的事情是,當一家大公司暫時陷入困境時,我們要做的事是它躺在手術檯上的那一刻去收購它。———巴菲特
其實對於投資,就是像巴菲特所說的那樣,買入優質的資產,並且是要等待它在一個“便宜價格”的時候,這個便宜指的是“估值便宜”而不是價格便宜。
舉個例子:
就好比用銅塊的價格買入黃金是正確的投資行為,但是如果以鑽石的價格買入白銀就是錯誤的投資行為。
因為我們不能用比這樣東西自身價值還高的價格去買入它,這不是投資,這是在追漲,是在接盤。
所以,理論上講投資者應該是以低估的價格去買入有價值的資產,直至它的估值回到合理,甚至出現泡沫後丟擲。
股市裡衡量價值的是估值,而並不是價格。目前,大部分的散戶還是錯誤地理解了價值投資的含義。
許多人都會以為,價格才是作為買入的標準,作為價值投資的主要因素。他們常常會以為低的價格就是有價值,高的價格就是沒有投資價值。
這種簡單,但是又可笑的理論還是因為大家的認知不足,甚至帶有人性的“恐高”!
就好比,一隻10元的股票和一隻100元的股票同時放在一個散戶面前,大部分的散戶會選擇10元的,而不會去選擇100元的。他們給出的道理也和簡單:
我的資金有限,我買入10元/股的股票可以買到很多;
100元跌到10元可以跌掉90元,而10元下面的空間則看上去非常少;
股價越便宜,風險越小,未來的漲幅空間越大;
其實都是一個錯誤的思維,就是對於價值投資的不理解。
不要被股價高低、以及購買的數量所迷惑,低價格不一定代表著低估值,高價值。同樣的資金也不代表著買入的股票越多,你賺錢的機會越大,價值越高。
就好比,雖然10元/股的股票買的多,100元/股的買的少,但是購買的數量與盈虧並沒有關係,而是和漲跌幅比例有關。
10元跌到了9元,看似只跌了1元,但是你的本金依然虧損10%,而100元/股的股票看似跌到了95元,跌去了5元的空間,但是本金虧損只有5%,遠比10元跌到9元要少。
所以,當一隻10元股價的高估值股票和一隻100元股價的低估值股票在一起選擇的話,我們不應該用股價和購買的數量去決定投資誰,而是應該由估值決定。
誰的估值越低,基本面越好,誰就更應該受到青睞,這就是所謂的價值比價格權重更大的道理!!
如何透過估值來制定買賣時機?記住,股價跌得多不代表估值越來越高,同時股價越低也不表示可以逢低吸納。只有真正透過估值來判斷,才能夠制定正確的買入和賣出策略。
在股市裡判斷估值的方法就是透過市盈率!
但是股市裡有三種類型的市盈率,分別為動態市盈率,靜態市盈率,以及滾動市盈率。
其中動態市盈率和靜態市盈率的資料波動太大,離散性太高,所以判斷估值的準確性不高。於是,我們就可以指定一個滾動市盈率TTM來作為參考。
而它的計算方式是以前四個季度的業績作為計算,顯得更加“公正”、有效!
那麼,如何正確的透過估值來判斷價值,決定買入和賣出的策略呢?
我教大家兩個簡單、有效的方法:
第一、用市盈率TTM的中位數來衡量估值,用估值判斷價值,最後決定了買入和賣出的條件,而不是股價。
中位數指的是一個大週期內的中間值,可以以一輪完整的牛熊市作為參考,也可以以3-5年的時間軸作為參考。
那麼,詳細舉例子說明:
如果一隻10元的股票雖然跌至了5元,看似跌幅達到了50%,股價也僅有5元/股,但是如果估值(市盈率TTM)依然處於中位數之上,那麼它的投資價值就非常低,風險就非常高。
但是如果一隻股票的估值處於中位數之下,基本面也沒有說明問題,這個時候它的股價即便再高也是依然具備很高的投資價值,甚至應該持續持有。
就好比貴州茅臺從2014年低估的100元/股漲到了2015年200元/股,雖然股價上漲了100元,但是估值依然處於中位數之下,可以繼續持有。而如今的茅臺已經是1000元/股左右的價格,估值才槓桿超過了中位數,有了一定的風險。第二、可以透過一個行業平均值的市盈率TTM計算方式!
要知道,在股市裡每一個行業都有不同的性質,不同的發展空間,甚至也導致了不同行業的市盈率平均值是不同的。
就好比那些新興行業的市盈率TTM平均值都普遍比較高,因為市場對它們的預期很大。而對於那些傳統行業來說,它們的發展空間是看得見的,所以預期較低,也就導致了行業內的平均市盈率TTM較低。
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透過參考行業內的市盈率TTM平均值進行規劃投資。
其實非常簡單,就是看你所中意的個股,如果在基本面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它的市盈率TTM低於行業平均值30%以內,就是低估。
如果在基本面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它的市盈率TTM處於行業平均值30%~70%,就是合理;
如果在基本面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它的市盈率TTM高於行業平均值70%,就是高風險區域;
那麼,對於投資來說,低於30%的時候要敢於逢低佈局,這個時候就不要在意股價了。
而越接近70%的時候,越要懂得逢高拋售,控制倉位,控制風險;
當大於70%以後,就得考慮逢高止盈,清倉,避免高位套牢,接盤了。
結論:綜上,理論上逢低購買和所謂的合適股價購買都是錯誤的理解了投資。正確的方法還是要根據一個估值的計算。
對於“逢低買資產”和“遇到合適的價格”來看,並沒有一個衡量估值高低的條件。
就好比,你判斷一個人胖還是瘦,能夠緊緊從身高或者體重的某一個數據做出決定嗎?一個160斤的人,你能確定他是胖子還是瘦子嗎?不能,我們一定要透過體脂,而體脂需要一套複雜的公式進行計算,並且還區分了性別。所以,股市裡的投資也是如此。
告訴你一個股價,就好比只告訴你一個體重,根本沒有多大的參考資料,我們還是要從本質入手。從基本面(性別)、估值(體脂)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夠得到一個有效的結果。
-
10 # 溯源歸一
投資者逢低買資產和遇到合適的價格就買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投資思路。
逢低買入資產從本質上說是投資,因為其買入的標準是資產價值的高低,而遇到合適的價格買入本質上是價格的投機,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投資理念和風格,理論上講都成立。就一般投資者而言,溯源認為逢低買資產更為合適。
錯誤的認知之所以投資者會有上述疑問,這主要是源於其對投資的認知錯誤。
大部分投資者對於股票投資的理解就是低買高賣,賺取價格波動的錢,將股票作為一種賭博投機的工具。
而對股票價格漲跌起決定性作用的因子還是股票所代表的上市公司。階段性看,股票的價格會偏離價值,更多的是由市場的流動性和參與者的情緒決定。
但是中長期看,股票價格還是會價值迴歸,即價值和價格趨於一致。
重點:
1、逢低買資產的投資者,他們是從實業的角度買入股票。例如:某隻股票每年的淨資產收益率為20%,那理論上講投資者買入該股票5年那就能回本。
2、遇適價格買入的投資者,他們僅僅是從價格的絕對高低和相對高低來決定自己的投資決策。比如:雲南銅業從約97元的價格跌到10多元錢時,價格投資者認為跌多了會漲就買入,再比如某些鋼鐵股、銀行股,他們的買入理由就是絕對價格低。
結論:買資產者我們稱之為價值投資,遇到合適價格者我們稱之為價格投資、或者說價格投機。
逢低買資產者對“低”的界定逢低買資產者我們稱之為價值投資者,價值投資的錨就是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
這個內在價值一般分為兩種情況:
市場非理性的殺跌,導致靜態狀態下,股票價格遠低於股票的內在價值,在價格向內在價值靠攏的過程中,我們就稱之為估值修復;
股票當前狀態下屬於合理估值,不高估也不低估,但是投資者覺得股票背後的上市公司未來前景光明,會為股東創造更多的價值,願意提前付出成本買入股票,這就是價值投資者說的投資成長性,即耳熟能詳的投資是投資預期。
很明顯,這裡的逢“低”就是資產的價格低於價值,唯一的區別是這個價值是靜態價值還是未來的動態價值。靜態價值其實是價值投資最原始的本意,也即價投鼻祖格雷厄姆的“撿煙菸蒂”。動態價值則是巴菲特在其基礎上結合費雪的成長股發展形成的新的價值投資理念。如何具體計算“內在價值”?對於資產、股票內在價值的計算,當前最流行的模型就是未來自由現金流貼現模型。
自由現金流貼現計算的大致過程,對公司未來三到五年的現金流進行預測,並且預測未來現金流的增長速度(通常是1%~3%),然後透過折現演算法得到內在的價值。自由現金流價值等於息稅前利潤加折舊減去資本支出再減去營運資本增加,折現的概念就是把未來的錢折成現在的錢。
這個計算是從財務管理的角度出發來估算企業未來的價值,但對於絕大多數投資者而言,如果這樣計算就顯得太過苛刻了,於是市場參與者就簡化成PE,PE(ttm)等這些模型。
PE就是市盈率,即用股價除以每股收益,其商一般而言越小越好。但是由於公司行業、業務性質以及財務計算口徑的差異,於是就出現了動態市盈率、靜態市盈率,滾動市盈率。
我個人最喜歡滾動市盈率,即PE(TTM),以過去4個季度的盈利滾動平均來計算其市盈率,平滑了業績的季節性影響。
例如貴州茅臺,最新資料截止2019年累計每股收益為24.24元,因為2019年4季度的業績我們未知,那麼過去4個季度就是2018年第四季度加上2019年前三季度,而2018年第4季度的盈利為8.33元(28.02-19.69),那麼當下我們計算貴州茅臺的PE(TTM)就用32.57元(24.24+8.33)作為分母。
逢低買入資產實戰舉例在逢低買入資產這個模式下,巴菲特的造詣可謂登峰造極。
在2008年秋季全球市場都處於崩潰的境地。擁有6000億美元資產的投資銀行雷曼兄弟於當年9月15日申請破產保護,兩週後,在9月29日的一天中,美國股市下跌了1.2萬億美元,道瓊斯指數下跌了778點,接近7%,當時失業率已經高達10%。
而在此之前,雷曼兄弟和AIG都曾求救於巴菲特,但是都被其婉言謝絕了。
再比國內很多投資大佬,在2012年茅臺塑化劑風波中勇敢的抄底貴州茅臺,事後來看,那是一次千載難逢的逢低買入茅臺資產的最佳時機,從2012年低點算起,到如今貴州茅臺上漲了20倍。
價格投機者的邏輯價格投機者的買入的邏輯只有兩點:
1、絕對價格足夠低
2、相對跌幅足夠大
3、技術圖形上看漲
絕對價格低,他還能跌到什麼地方去呢?這是所有以價格為標準的投資者買入股票的最大理由。
技術圖形上看漲也是價格投機者買入理由,而去這個理由在半罐水投資者中最為常見。他們機械的認為均線系統呈現多頭排列,MACD死叉金叉股票就一定會呈現下跌或者上漲。
但是技術分析是過去股票執行的總結和統計,這不代表未來股票一定會如此那樣執行,況且價格投機者不關心股票背後的上市公司,是投資未來?
請問,未來能能預測嗎?
最最重要的是,價投投機者完全是猜測市場參與者的心態,而參與者成千上萬,每一個人都市場的理解都不一樣,而不一樣的理解體現在投資決策上又呈現不同的買賣態度,這壓根就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總結:所以我認為投資者應該秉承逢低買入資產的理念投資股票,而資產的逢低之“低”雖然也不絕對,但是至少目前巴菲特已經證明這一模式的可行,且對於絕大多數的投資者而言,這個操作理解難度不大,唯一需要克服的就是自己的貪婪和恐懼,而這更多的由投資者自身非投資素質決定的。
強調一遍: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最好的辦法就是傻傻持有優質白馬股,傻傻的價值投資,慢慢變富最妥當!
-
11 # 王老師教財商
理論上來說,當然是資產出現低估的時候進行購買了。
資產在市場當中會出現很多的波動,有的時候長期處於高估狀態,有的時候會處於合理狀態,還有的時候會處於低估狀態。
做為一名優秀的投資人,當然希望在資產低估的時候進行購買,在資產高估的時候進行賣出了,但是理論終歸是理論,很多時候並不容易做到。
稀缺的資產大多時候總是處於偏高的狀態。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優質的好資產往往都是眾人哄搶的,所以在很多時候,優質的好資產往往都是處於高估的狀態,那麼在這個時候,你是否要進行投資呢?
優秀的投資者肯定是不會進行投資的,但是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甚至無法分辨出來資產的高估與低估,並且資產所謂的高估也都是在某一個特定時期所表現的溢價,可能隨著時間的拉長,資產成長性的增加,往往當初高估的資產也會顯得處於合理狀態。
所以說,投資不易,用長期動態的眼光去審視資產,更是一項考驗投資人商業眼光的事情。
很多時候,合理的估值狀態進行購買資產已經是一種很優秀的投資決策。因為資產本身的成長性,因為資產需要很多的商業眼光來審視,所以對於大多數投資人來說,用合理的價格買入一項好資產已經是一項十分優秀的投資行為了。
比如對於一些新一線核心城市來說,房價兩三萬一平米,目前看來可能稍微有那麼一點點合理偏高估,但是這些城市的房子都具有相當好的成長性,並且房子背後所附帶的居住屬性,教育屬性,醫療屬性,工作屬性都已經可以將其歸為合理狀態了。
因此,對於普通人來說,用合理的估值購買好的資產本身就是一項穩賺不賠的行為了,當然啦,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希望著房價下跌以此來抄底,那麼有沒有可能呢?在極端情況下,也是有可能的。
低估的好資產,往往處在特殊的時期,才會讓大多數人碰到。就如同現在的疫情一樣,因為疫情影響到了全國各行各業的人士口袋的錢,因為疫情增加了人們對安全性的需求,因為疫情會導致那些對未來悲觀的人大量拋售自己手中的好資產。
也正因為如此,步入2020年,全國的房價至少都沒有漲,在資本市場更是出現了一次又一次的黃金機遇。
有的銀行股息率都已經達到了5%,這樣誘人的分紅比我們民眾將100萬放到銀行裡存定期都吸引人,有的公司出現了歷史性的低谷,出現了歷史性的買點,這些中國核心的優質資產目前正處於低谷狀態,你作為優秀的投資人,能看明白其中的估值嗎?能想象到資產未來3到5年翻倍甚至翻數倍的場景嗎?
成功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低估的資產永遠是留給有勇氣,有眼光的人的,所以說在正常年份,只要你能夠以一個合理的價格買入好資產,本身就已經很優秀了!如果你能夠在極端特殊的時期再次買到低估的資產,已經證明你是一個卓越的人了!
-
12 # 大安看財經
理論上來講投資者逢低買資產和遇到合適的價格買,這兩種做法都可行,逢低買的做長線投資,合適的價格就做短期投資,這兩種情況在實操中也是常做的吧。
逢低價格買入資產的長線投資我們以資本市場為例,由於受病毒疫情影響,美國股市在短短的一個月內暴跌30%多,風險得到部分釋放,價格也跌回到4年前的水平,為了穩定資本市場和安撫投資者情緒,美聯儲大規模QE,入場購買債券等 。有人會問,現在價格就能確定是低的了嗎?後續美國資本市場就不會再跌了嗎?可能會繼續的大跌,但美聯儲也做好了無限期大量買入的準備,這個手法的操作,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就用過。從長線投資的角度來說逢低點的介入風險程度總比高價介入要小的多,類似手段日本央行也經常用的,這也就是為什麼 這幾日日本股市能優於外圍大漲的原因之一。所以這個思路也適合個人投資者,逢低價分批買入優質資產進行長線投資,這種情況一般在熊市裡採用的多。
遇到合適價格買入資產的短期投資如果說逢低價買入資產進行長線投資是熊市的手段,那麼在上升過程的牛市中,就不要奢求低價了,能遇到合適的價格就及時入手進行短期投資吧,設好止損點,從高點回撤打損即走,遇合適價可再進場,牛市裡損虧的機率還是會小一點的。美國股市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到2019年已走過了10多個上漲的牛市年頭。如果這期間一直錨定2008年的低價那是永遠也入不了場的了。
所以說,投資者逢低買資產和遇到合適的價格買,這兩種做法都可行,逢低買的做長線投資,合適的價格就做短期投資。
-
13 # 大海侃股
理論上講,投資者應該逢低買資產,還是應該遇到合適的價格就買?
這兩者其實並不矛盾,逢低買資產,是說當希望購買的資產低於實質本身的價格,這個時候就應該逢低買入。例如某公司淨資產是五塊,而目前的市價是五塊之下,那麼這個時候購買就是逢低買資產,但是不是這麼簡單的考慮的,還要判斷該公司未來有沒有發展,如果因為本身的經營出現困難,業績有可能虧損,甚至破產,那麼這個時候就不應該因為看到價格低而去購買。相反,如果公司基本面沒有任何問題,只是因為市場大,環境不好而引起的股價下跌,而低於了淨資產,這個時候就是非常好的買入時機。
那麼什麼是合適的價格就買,舉個例子,如果你判斷某隻股票未來發展前景非常好,而大家和你的判斷一致,導致了股價已經漲了不少,市盈率相對已經非常高,而沒有買入,突然遇到大環境不好,例如股市大跌,該股也跟隨下跌,雖然市盈率相對還是比較高,但是相比以前有所調整,這個時候就是比較合適的價格,可以考慮買入。這是因為好的股票業績都是連續增長的,如果你今年以五十倍的市盈率買入,看似是買入的價格比較高,但是如果該股的業績能連續保持增長,那麼隨著時間的推長,市盈率會逐步的下降到合理的價值。而你沒有在合適的價格買入,會浪費掉機會,享受不到高增長帶來的股價的增長。
所以說兩者並不矛盾,如果兩個的時機同時具備,那就是最好的買入條件。
-
14 # 小四川k
理論上講投資者應該逢低買資產還是應該遇到合適的價格買?
1.所有的資產投資買賣都應該是低買高賣。
2.資產價值與成長能力都要經過專業機構的研究與稽核評估其資產質量、以此得出合理的估值。
3.價值投資與價格交易有本質區別,一個看價值成長和未來前景一個純屬價格交易。
4.價值類資產上下浮動不大的情況下可以購入、價格類的比如:大豆、糧食等農產品價格若低於當地政府保護價時可以選擇低價買入,這就是純粹的價格交易,一段時期後價格企穩考慮賣出。
回覆列表
我覺得這個問題要根據不同的投資物件決定操作方式。
但是很多經驗告訴我們,參與低買高拋不會每次都是踩得很穩,我一直建議的定投指數基金的目的就是,就是避免擇時出錯,我們難以透過預測出每個底部和頂部,還不如安心的做定投,獲取理想收益。
結合題主問題,我更傾向於遇到合適的價格買入,自己設定一個心裡購買價格區間,這樣也省得我們去揣測真正的底部和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