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對聯的要求比格律詩的要求都嚴格,格律詩的首尾聯還可以不對仗。對聯的上聯最後一字必須要仄聲,下聯韻腳必須是平聲。有人連這最簡單的要求都不明白,還敢題聯。難道是對聯的規則都改了?還是不管怎麼寫都可以稱得上是聯!
7
回覆列表
  • 1 # 孫繼東877

    一是上聯以仄音收尾,仄音是現在漢字的三、四聲字(新韻)。下聯最後一個字應是平音字,也就是說應該是現代漢字的一、二聲字(新韻)。古代人發明的平水韻和現在的中華新韻中的一些字還是有區別的,這裡就不講了。

    二是上下聯平仄相對,如:沉舟側畔千帆過,平平仄仄平平仄,病樹前頭萬木春,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是對聯字可以一三五不論 一二四六分明。如: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上下聯第三個字都是平聲字。

    四是對聯因為是豎著寫的,古代多年流傳下來的都是右邊貼上聯,左邊貼下聯。而現在很多對聯的橫批的字都是從左到右,所以不好求真了。

  • 2 # 梅西阿建

    那是老百姓自娛自樂純粹消磨時間,又不是正規比賽,所以不必要求太高。開心就好!其實老百姓慢慢玩多了也會懂得!

  • 3 # 老陳777

    不懂可以學,這沒什麼,可是有的人並不想學,太費事。你好心指出他的毛病,他反而會怪你多事。所以如果看到實在不象話的出聯,你大可以避開,不去對就是了。

  • 4 # 大海213061

    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是多學科,以前是四書五經,仁義禮之信,天文地理,八掛五行,奇門盾,文科很深奧,。以前書發很重要,都要用毛筆臨帖,科考字不好不行,還要作詩答對,河南省有個神童張之棟七歲皇上召見,上前跪拜,皇上說,河南省玩童七歲,張之棟答,北京城天孑萬年,!流傳至今,所以說文化就在心中|。

  • 5 # 本色依然742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談談我的看法,作為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詩詞和對聯理所當然的受到國人的尊崇和喜愛。嚴格意義上講,中華詩詞對聯有其自身的規則和要求,在龐大的詩詞愛好者群體中文化程度肯定參差不齊,但作為中國人從骨子裡就對於詩詞對聯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這是誰也沒有權利剝奪的!!!

    我國曆史上也有不少名流千古的名詩名聯也並非完全遵照詩詞規則和要求,嚴格要求沒有錯,但也不能因此來打擊詩詞對聯愛好者的參與熱情。對於不懂的人你可以提出指導意見也有義務把你所掌握的詩詞對聯規則要求跟對方說明,做個簡要說明是完全可以的!但是有一些人自恃才高,姿態也很高粗暴惡語指責那些不精於此道的愛好者們,你跟他請教吧,他是拒絕的。不得不說有些人打著維護詩詞對聯嚴謹規則的旗號去(丈才欺人)!

  • 6 # 瞭望人間

    對對聯是一種文字娛樂,不宜過分講究,圖個全民參預,熱鬧氣氛,如果要認真起來,及格的只會是很少數。

    一般的理解就是平起仄收或相反的上聯,下聯的平仄要求與上聯相反,字意可相近,相對,相反。

    透過遊戲,用心者都可領悟,看看市場上賣的對子和人們門口貼的那就是範文。

    我覺得在基本格式下創出新意才好,都按老一套久之平淡無味了。

  • 7 # 南山有仙

    答題:在下很慚愧不太懂對聯,不懂對聯中的平仄,也曾認為那是文人墨客玩的東西;可現在時代不同了,對對聯已成為了一種很普遍的事情,且也不分是否是過莭還是過年了。

    在下是抱著一種學習的態度,重要的是參與、以開心快樂為目的;見到上聯,每每都以自己的感知、認識回對下聯,雖然沒有前人回答的好,但畢竟是自己的心得,自己的話,啟不快哉。

    向大家學習,祝新年快樂,吉祥如意

  • 8 # 使用者補懂者

    這個問題,主要是自己心理出了問題。試問,什麼叫‘’敢‘’?在不違法,不擾亂了人民生活的情況下,每一個人多有話語權。就象有人罵街一樣。你管的了嗎?對句,出句,在自由的空間社會里,每一個人的目標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想學,她會認真的去問,看,悟韻律。有的人是為樂,趣和任性。就不一定會按律出句。沒有市場,自然會消失。如有市場,也就確立了她的存在價值。並不引響專業的聯對。所以,無據的責怪,只能是自己的心理出現了問題。因為每一個人,多做不到,事事對別人的意。尊重她人的存在,就是尊重自己。否則,用什麼依據來應襯你是對的呢?

  • 9 # 畫家唐思源

    沒有這些人,幾十萬粉絲哪裡來?

    投票舉手鼓掌透過,不能靠臺上幾個人。

    我不懂平平仄仄,卻知道抑揚頓挫跌宕起伏。書畫創作,一個道理。

    平平仄仄是有人把朗朗上口的詩,貼上標籤,而已而已。

    話分兩頭,出聯牛頭不對馬嘴,答的風馬牛不及,奈何?七律不對成八個字就阿彌陀佛了。

    但是,楹聯對仗工整,也是死板,比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你改成什麼對仗,也沒有這個意境。

    所以,真的有文采,不在形式,而在寫意。別具一格膾炙人口的,還是散文,岳陽樓記,滕王閣序,蘭亭集序,那才叫大智慧。弄點五個字、七個字上聯,耍點小把戲,自己都沒有下文,玩玩,不置可否,也無可厚非,因為,不佔地方。

  • 10 # 海浪翻滾2011

    你所說的確實有這種連平仄韻律都不懂的,就敢出對,讓人對。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有的連邏輯都不懂就出對,春天裡出現了秋天的花,極南方出現了北方的雪。有的前後矛盾,詞不達意。碰到不懂的對兩句,懂的連著都不看。這多數是一些年輕的朋友,他們沒有專門學習過古詩詞方面的知識,看到別人對,覺得好玩,自己也出一句,找人對。還有把原古詩改一下,改的奇奇怪怪的,還自豪的說,出對這麼久,競然沒人對上。這也不用擔心,時間長了,慢慢的得到詩韻的感染,就會慢慢的融入詩韻其中的。時間長了,收益大了,慢慢的就會寫好的。

  • 11 # 夜梟守月

    俺正是這樣的人!不如俺出個所謂的上聯,也不懂啥平仄韻律的,有請先生賜教!!!

    請回!請賜教!!!

  • 12 # 齊國一柱

    題主所提問題,帶有不正確的思想。不要抹殺大眾勇於學習的熱情,不會可以學,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學總比不學好。活到老學到老,電不足可以充電,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無論年齡大小,全民崇尚學習是正氣,令人敬佩。大家應當鼓勵這種學風,這種精神,而不是去冷嘲熱諷。

  • 13 # 夕陽不紅285751088

    問得好!我就是連起碼的平仄都不懂,但愛好學寫對聯和古體詩的人。我曾經寫過幾句順口溜來說我既不懂平仄,但又喜歡寫詩的原因,不妨摘錄於此

    少壯不認真,

    老大學詩文。

    咬文又嚼字,

    賞古還論今。

    邯鄲去學步,

    弄斧到班門。

    不懂平與仄,

    開心才最真!

    呵呵,別見笑,雖然很勉強,但道出了我既不懂平仄,但又喜歡寫詩,寫對聯的原因,那就是開心才最真![可愛]

    況且,我還有我的歪道理,大多數人喜愛作聯寫詩都出於開心,快樂,學習階段,一味地死摳平仄,難免限制了自己學寫詩聯的興趣。再說平仄從古至今,流傳千年,並非鐵板一塊,一成不變!任何作品,都是內容決定形式,而不能因形式左右了內容!

    個人看法,錯誤難免!望友友諒解為盼!!!

  • 14 # 默染流年

    記得有一句話說“醜不是你的錯,但是出來嚇人就是你的不對了”,但還有一句話“誰說醜就不能出來見人?你不看我怎麼會嚇到你”

    由不懂到懂,由懂到通,我們的水平提高了,難道不是你期望的?我們品味高也會促進你進步[呲牙][呲牙][呲牙]

  • 15 # 東西南北花

    自古以來古人設計的鏡子大多都是圓形,

    而現代人因審美觀點的不同,設計出了許多形狀各異的鏡子,其中也不乏很多符合現代人審美標準的藝術品。任何事物隨著時代的發展,都追求創新,詩詞對聯如此,文化藝術更不甘落後。

  • 16 # 懿哥30

    答:說句老實話,我是不懂的,我認為,不論什麼平仄,韻律,只要是。寫出的聯有朋友,來對就是好聯。這只不過是娛樂,又不是考試。有何不可意?現在寫一對不安平仄的。新年對聯。橫幅:佳大歡喜新春樂。左聯:財源廣進福壽來。右聯:一家老幼喜笑顏。請點平。

  • 17 # 天邊飄過一抺雲qyc

    對於這個問題大家倒是應該探討一下。

    抱著玩的心態的人,玩的種類、方法、平臺多了,為什麼偏要拿關注率、互動率超億的平臺玩這種無聊的文字遊戲?更何況要拿在我國曆史以來,經過多少年多少代人努力結累的文學精粹一一“對聯”來玩?

    如果抱學習心態的人來說,老師出錯題也讓學生一錯再錯,這樣對傳承中華文化有助益嗎?

  • 18 # 李遠照0022

    不要瞧不起不懂不會對聯常識的人,每個玩對聯的人都是從不會開始學到的。

    講究對聯格律規範的只是老學究和現代高一級的知識分子。通俗平易的對聯是廣大平民百姓的主流文化。

    一道題,正解是唯一的!將就算的異類多解,也不見得很多。所以,出對的人,總不至於去面對一個或幾個正確的人,如果是這樣,那還有什麼活躍度,您還有幾個粉絲?

    文化精英分子,是靠文化養家發財和文化傳播推廣。普通文化人,也想擠身文化領域掙錢,但太多的境況是,充其量只是自娛自樂,(有時也有特殊情況和原因)根本不是顯擺,就說這些,不喜,當我沒文化水平,勿噴!

  • 19 # 存銘歲月1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對於對聯中起碼的平仄韻根本不懂也不會運用,我就是其中一員。但我懂對偶和對仗手法,我也知道對聯的意境比音韻更重要,民間有重意境輕音韻之說。所以有些佳美之對的音韻不合平仄但大眾卻極為喜歡。相反值得深思的是有的人自栩行家精通音韻平仄但卻作不出一幅意境好的對聯,原因是他過於注重音韻死板機械地去求平仄的嚴密而無視讀者最有興趣的是句中字詞的深意語境。

    我認為對句只要符合字數相等且無重複詞性相對意思相關的起碼要求即可。正因為大家都懂這個要求所以參與的人眾多使傳統文化得以發楊光大。如果硬性規定一定要平仄合律才讓參加,那可能就沒幾個人上網寫對了也不可能有更多讀者去看精通平仄的人寫的僵死對聯。

  • 20 # 春風吹397

    寫對聯形式固然重要,但意識必不可少。兩者兼固為上品,然現實中有幾個行家,誰知道。生活中不乏掛羊頭賣狗肉者居多,有多少專者。因此,不要苛求別人太多,首要是先做好自己。一花獨開不是春,萬花競豔春意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就目前社會現狀,大家覺得學歷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