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狂喜淡墨a
-
2 # 北京國墨書畫
書法藝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重要地位,距今已有幾千年歷史。不同時代、不同社會背景、不同民族中的書法藝術有不同的特點。新時代的書法藝術更加社會化、大眾化和市場化,其藝術性也越來越突出。如何將書法藝術更好地傳承下去,使書法文化、書法技法繼承與發展,成為許多學者共同探究的問題。書法中"技"與"藝"的傳承十分關鍵,唯有掌握此點,書法藝術才能與時俱進,長久發展。
-
3 # 專業假山製作611
書法藝術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人們為了彼此之間進行書面語言的交流,書法就成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媒介,它本能地體現了文字書寫的實用價值。同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有豐富多彩的藝術對精神生活的調節,需要美的藝術享受,而書法藝術憑藉其富於變化的線條、深邃幽雅的意韻,給人們以情感上的享受。因此,它又必然地具有審美的藝術價值。書法藝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就是這樣地實現著其實用和藝術兩種價值。
-
4 # 大禹道來
書法不是簡單的寫字,書法的造詣在於其藝術的價值,不是你寫的字漂亮就可以稱之為書法,而在於你對每個文字形和意的深度理解,這種理解催發出你的創作靈感,一氣呵成的作品!
-
5 # 如虎添翼
如何理解書法的技術與藝術性之間的關係?這個問題並不難。下面就我個人的一些學習心得與大家進行交流。
首先這是個比較高階的問題,因為涉及到技術與藝術性問題,也就是問到問題的核心去了。我們練習領悟、悟透書法的真諦時,無時不刻都在考慮的也是如何讓技術與藝術都能兩者兼具互為依託,使自己書法能夠在藝術層面有一個質的展現。這是書法家們致力追逐的方向。
書法家們每天忙於臨摹、揣摩、參透古代名家的字帖,都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藝術水平;而藝術水平的展現最終都是透過技術的提高來提供保證。所以說沒有書法技術,去說什麼藝術,都是白談!
書法的技術與藝術性之間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藝術不能脫離技術的支援作為必備條件,而技術也不能單獨去表現藝術的效果。書法的藝術就是要達到意境韻味深遠;書法的技術就是要自成面貌,給藝術最終的表現形式打下基石!
-
6 # 唐玉達藝術觀察
我是自幼愛好書法,寫字,練習,滿打滿算搗鼓了十幾年了。作為一位非著名書法愛好者我來談談我的認識和理解。
答題要審題,做題解題意,重在理解背後的真實問題和要義。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確是涉及三個大問題
什麼是書法
書法的技術性都包括什麼,怎麼理解
書法的藝術性是什麼,包括什麼,怎麼理解?
以及如何理解和詮釋以及區分書法的藝術性和技術性
我來簡單回答:
返璞歸真:書法是什麼書法是中國文化以及深中國文化影響的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而且是以漢字書法為主,同時又包括蒙古文和阿拉伯文等。但是中國傳統書法是中華漢字特有的藝術。
漢字,本質是符號,書法作為一種符號藝術因為其文字具有特有的含義和特點。經過長期的歷史演變已經形成固定的書寫體和結構章法和筆法
因為技法的演進和結構的變化以及筆法的作用使得書寫出來的效果富有藝術美感。
因而書法已經遠遠超出了簡單書寫文字,傳達文字內容資訊層面,上升到了藝術表達和傳播。
書法的技術性主要是指毛筆書寫漢字的方法和規律:包括筆法,字筆,點畫結構,章法,墨法以及漢字結構的掌握等
書法的藝術性,主要是指在熟練掌握毛筆書寫和漢字結構韻律的基礎上進行的藝術表現。具體的書法藝術需要回歸到歷史現場,比如因為唐代皇帝愛好書法,重視書寫,大力推廣。使得整體中華書法文明在唐朝達到鼎盛,書法作為符號的書寫規則
在唐代得到集中呈現。
書法的藝術性在唐代得到集中呈現,無論是結構嚴謹整潔,流暢生動。還是醉燻癲狂,自由飄逸。亦或是風格儒雅,真率夷曠。
書法的藝術性本質就是時代精神和作者精神狀態的衍生和寫照。書法的技術性停留在字的表面,藝術性融入書法的每一個字裡行間。
-
7 # 水滴紋繡
分三個方面來回答:
第一個方面,所有的藝術首先是技術。
舞蹈藝術家的舞蹈技術首先是過關的,小提琴藝術家小提琴技術首先是過關的,同樣書法藝術家的書法技術也應該是過關的。書法技術包括的範疇比較多,但重點是線條質量,通俗的說就是筆畫的質量。章法佈局再美,如果筆畫線條的質量是失敗的,這就不能稱為書法,而只能叫毛筆字,或者叫鬼畫桃符。
第二個方面,技術好不一定就能叫藝術。
比如,有些人臨摹王羲之的字,臨摹了很長時間,也確實臨摹的很像,臨摹的技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你不能說他臨摹的作品就是藝術品,你看來看去,確實很像,但實際上,它還是一張廢紙。如果單從像不像上來判定,影印機影印的最像,但影印機顯然不是書法家。
第三個方面,書法藝術作品是一個綜合體。
比如,謝安的書法作品中凝結著他的學養,他把這種學養融合在了他的字裡。你看謝安的字,就是那麼儒雅,就是那麼得體。
比如,顏真卿的字裡,凝結著他的人格。76歲還敢大義凜然的去和叛軍談判。你看顏真卿的書法,就透出一股子倔強,一股豪邁之氣。
比如,蘇東坡的字裡,凝結著他對人生的理解。蘇東坡晚年遭受各種小人的坑害,但他卻說,他這輩子沒碰見過一個壞人,他一生都過的很幸福,這是何等的氣量。你看蘇東坡的字,就有慈悲和寬容的力量。
-
8 # 潮海一杇木君
藝術是透過一些具體的事物給人們帶來視覺、聽覺效果和心靈感應。我們知道繪畫屬於造型藝術,文學屬於語言藝術,音樂、舞蹈屬於表演藝術,影視、戲劇屬於綜合性藝術,而書法和繪畫一樣,屬於造型藝術。作為國碎的中國書法,它本身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門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音樂。書法它是以漢字為載體,以毛筆、宣紙、墨汁為書寫工具,透過調整和表現漢字的間架結構,筆畫的提、按、頓、挫、轉折等多種用筆方法,以及在宣紙上表現出來的濃淡枯溼變化,來追求線條美,造型美,變化美以及章法美。展現書寫者的性情和才智。
書法作為一門歷史悠久的書寫藝術,但它又要求書寫者必須具備高超的書寫技術。作為藝術的書法,本質上是一種心靈的創造活動。創造是具有獨立性的,創造需要激情,還需要靈感,這是任何高超的技術都不能代替的。但是,我們更要認識到,藝術的表現雖然反映的是觀念和內涵,而支撐這些觀念和內涵的表現的一個重要因素恰恰就是技術。無技術支撐的書寫不是書法,更不是藝術。錢鍾書先生在《談藝錄》中說到:“習物能應,真積力久,學化於才,熟而能巧。”處於書法藝術中心的手、筆、紙、墨的各層次間要達到協調乃至整體默契,才能妙達佳境,這需要純熟技術作支撐。從古至今的書法大家也都是透過不斷的刻苦的模仿和嚴謹的訓練,從而達到先由“得手應心”,而後達“得心應手”之境地的。無技術者不能成為書家,無大技術者不能成為大書家;僅有技術而無情志、胸無意境者,只能如畫者之畫匠、作詩之詩窖子、作書之書匠。作為一位書法家,對筆法中的技術基礎和難度的掌握程度,可以說直接關係到創作的層次和高度。因此說只有熟練地掌握了書法的技術、掌握了它的表達方式,才能很好的表現自己的性情和才學,書寫出更高境界的書法作品。
綜上所述,藝術不是技術,但必須依靠技術,超越技術。一切藝術都肇源技術,技術不等於藝術,但卻是藝術的基礎,藝術的學習總是從技術開始。尤其是學習書法首先要掌握技法,在臨摹中辨析字法、結構、章法,嫻熟於心,會意於形,化為血脈,成為自覺,才能在此基礎上走向藝術。
-
9 # 一峰360a
書法技術和藝術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概念但又有密切的聯絡,書法技術是書法的創作方法而發展的過程,比如起筆,落墨,行筆,轉折,收筆等用筆方法。透過書法技術的成功發展,最後才能轉換為藝術作品。技術是勞動過程,藝朮是勞動結果。
-
10 # 腦洞藝術
關於書法的技術和和藝術性有什麼關係?這個問題。書法的技術和藝術之間有著相輔相成的關係。
書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邏輯,邏輯就是一個人藝術性的發展。
因為邏輯反映了一個人的思維,思維程度決定了一個人藝術性發展的重要因素。
我們的生活中。那重要發展和我們的思維之間。人密切的聯絡。
比如說,在發揮書法的博大精深的同時,藝術性的發展也起著相輔相成的作用。
比如書法的大氣磅礴,反映了一個人藝術性的生活能力。
書法技術的完美詮釋了藝術性發展的重要因素。
最後,祝大家每天的生活都具有藝術性。用平凡的生活增添藝術的色彩。
-
11 # 晉堂書法
我認為:書法的技術性是書法藝術性的基礎,沒有技術的書寫連書法都談不上,何談藝術性?但是,在書法的高階品位,過分強調書法的技術性,反而顯得小家子氣,反而顯得品位不高,影響書法藝術性,這種關係很類似於哲學上物質與意識的關係。
書法區別於普通寫字之處就在於它的技術含量高。筆法、字法、章法是構成書法技術性的三大板塊,對立統一的陰陽變化是貫穿於書法作品創作過程的一個基本法則。
不同的書法技術,表現出不同的藝術特徵。
鍾繇書法的隸書筆意,使他的楷書體現出濃濃的古質厚重,古雅質樸處即使是書聖王羲之也不可企及。
王羲之草書王羲之使用內擫筆法技術,使他的楷書及行書、草書體現出雄強的骨力和古質氣息。世人大多覺其書雅正秀美,而忽略了王羲之書法的雄強剛健,因此,後世學大王者大多失之於柔弱。
王獻之的書法雖師承其父,但不為其父所囿,別創新法,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王獻之的小楷書以《洛神賦十三行》為代表,用筆外拓,結體勻稱嚴整,姿態嫵媚雍容。在書法技法上,王獻之還創草書“一筆書”,他將張芝和王羲之的今草又向前推進一層,啟迪了唐代的狂草。王獻之草書名作《中秋帖》就是其“一筆書”的代表作,筆勢連續不斷,宛如滔滔江河,一瀉千里,表現出一種雄姿英發的藝術氣質。
明豐坊《書訣》雲:“右軍用筆內擫,正鋒居多,故法度森嚴而入神,子敬用筆外拓,側鋒居多,故精神散朗而入妙”,他指出了羲獻書法技術的不同與藝術性不同的關係。
虞世南書法在提按技術的使用上提按柔和,使他的楷書《孔子廟堂碑》表現出“君子藏器”的高雅藝術氣息。
顏真卿使用篆籀筆法,使他的楷書及行草的厚重感優於二王一路的書法家,他的篆籀筆法與二王的“一搨直下”筆法是書法的兩種不同技術體系,顏真卿書法雖然也脫胎於王羲之書法,但他能夠與二王書法雙峰並峙就是憑藉篆籀筆法的技術支撐。
綜上所述,正是因為歷史上不同的書法家使用不同的書法技術,才使我國書法史上的書法藝術璀璨奪目、各具特色。
王羲之被稱為書聖、張旭被稱為草聖既是因為他們的書法技術含量高,更是因為他們把書法技術使用得自然而然,表現出一揮而就的書寫性。如果在書寫中處處拘泥於法,反而會降低書法的藝術性,書法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藝術,最終還是要體現書寫者的性情。
漢代蔡邕說“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後書之。若迫於事雖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在書寫時如果斤斤拘泥於書法的法度,就會喪失書寫的暢快性,特別是在書寫行草書時不可能出現意外的神來之筆,處處拘泥於書法技術的書寫,會使創作的書法雖然在技術上找不出毛病,但缺乏感人的神采。
以注重藝術感染力的草書為例,歷史上的張旭、懷素喜歡醉後作書的原因就是借酒醉的膽氣,有意識的追求技術對草書創作的束縛,從而追求意外的神來之筆。
蘇東坡題跋張旭草書時寫道:“張長史草書必俟醉,或以為奇,醒即天真不全。此乃長史未 妙,猶有醉醒之辯,若逸少何嘗寄於酒乎?僕未亦免此事。”
王羲之作為書聖超人的地方就是用法而不為法縛,能夠自由的掌控對書法技術運用的火候,張旭、蘇軾作草書離不開酒的麻醉,是因為他們在清醒時難以擺脫書法技術法度對草書藝術性追求的干擾。
學書法的人在很長一段路上,是努力追求書法的法度技術,當技術純熟了的時候,又要在書寫時擺脫技術的束縛,只有這樣才能追求更高的藝術境界。書法作為傳統文化的精華,它的最終目標不是技術而是藝術性的表達,是技進乎道而不是止於技;至於古拙一路的如八大山人的書法,為了追求品位,更是在技法上做減法。
魏晉書法的藝術性後人無法企及的原因就在於出於自然,似有法而不為法縛,魏晉書法用活生生的範例闡釋了書法技術性與藝術性的關係,所以,魏晉書法成了後世書法家的標杆。
-
12 # 設計簽名模仿
任何體裁形式的書法都是先有技術而後有藝術性。技術和藝術二者是有機的結合體。書法如果沒有技術,根本就談不上藝術。要想使書法充滿藝術性。首先要做到和掌握書法的基本特性和功底。書法的運筆自如豪放、結構嚴謹合理、線條流暢自然、筆斷意連相應、一氣呵成貫穿、挺拔有力鋼勁、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如果能做到這些基本功,那麼字就“活”了起來“動”了起來,同時也增加了藝術性和欣賞性。
當然了,每個人的風格性格不一樣,寫出的字也就不同。古今中外沒有一個書法家是完全一摸一樣的風格的。所以說書法追求的是個性,是獨特。
讓書法充滿個性,讓書法藝術大放異彩。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讓書法的天地大有作為。讓美好的書法藝術代代傳承下去。
-
13 # 異度9631
這是一個表和裡的關係。
書法的技法是表,書法作品所體現的審美內涵是裡。
既然是表,書法所包含的書寫技法,規範,就是骨架,面板,毛髮,少一樣,都不是健康肌體,審美就無從談起。
技法已爐火純青,那離藝術性就越近了。但是否就說,就已經是藝術品了?也未必。如果說是,那就荒謬了,書法經典的無數複製品豈不都是藝術品了嗎?顯而易見,在技術基礎上的個性及創造性的高度統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品,這樣的作品,才具備藝術性,這樣的代表人物,才是藝術大師。
鍾繇立楷則,隸法為之一變。鍾繇以此成為一代宗師,《薦季直表》成為一代名作。王羲之南渡,融匯南北書風,草楷為之一振,行書風行一時,《蘭亭集序》後世銘傳。可見,藝術名作也與時代風尚相關,可遇不可求。不斷提高自身文化藝術修養,提高自己的書寫技術,總是不會差的,把書法藝術不斷推向高峰,並以此為目標,對書家而言,也是高尚追求,也是不會差的。
-
14 # 昭銘軒書畫
書法的技術,是實現書法藝術性的手段;書法的藝術性需要靠書法的技法來實現。而書法的藝術性是書法之所以是書法藝術的唯一標準。
書法的技術,主要是指書法的用筆、結體、墨法和章法等方面,它是書法藝術得外在表現,是直觀的表達;書法的藝術性,是書法能夠被欣賞者感受到的氣質、情緒、味道、格調等等的綜合,它是抽象的。
二者之間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是審美表達和審美趣味之間的關係。沒有技法,就如稚子學童提筆塗抹,或可有趣,仍不能成為書法藝術;失去藝術趣味,徒為字匠,也不可能成為書法藝術。
-
15 # 翰墨今香
書法的技法和藝術性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書法當中的技法,是書家用來表現其創作靈感的基礎,譬如一個人的軀體和思想,技法是軀體,藝術性是思想。沒有思想的軀體只是行屍走肉,但是沒有軀體的思想卻根本不會存在。
任何一種藝術表現都離不開技術與藝術的相互結合,例如給你一臺單反相機,就算你懂藝術懂構圖和色彩,但是技術不過關可能都拍不出來一張清晰的照片;而一個只懂技術的人,如果缺乏藝術思想,也很難拍出一張動人的照片。一個學美術的人,如果技法不過關,再好的創作靈感也表達不出來;但是如果只有技法,也只能淪落為一個畫工。
所以技術與藝術是一件藝術作品中不能分割的兩部分,就像陰陽一樣,技術是藝術得以表現的保障,藝術是技術能夠昇華的靈魂。
王羲之學習書法的勤奮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為了學習書法廢寢忘食,家人給他端過來的飯菜,他拿起饅頭蘸著墨汁就吃了,還毫不知情。家門口有個水池,每日臨池練書,日子久了水池都被墨汁染黑了,這就是後世的墨池的故事。這些都是書聖在苦學書法的技法,因為有了技法的保證,他才能心手相應,筆隨意動,寫出那麼多傳世的佳作。
試想一下,永和九年歲在癸丑的那天,在會稽山陰的蘭亭,王羲之高興之餘喝的有點微醺,這時眾人推選他來寫《蘭亭集序》,王羲之除了書法好,文采也是很好的。那麼他在寫《蘭亭集序》的時候,是在構思文章呢還是在想著一筆一畫怎麼寫得好看呢?因為他有深厚的書法功底,技法對他而言已經不是問題了,因此他主要是在直抒心意,性情所致,揮毫潑墨成就了古今第一名帖《蘭亭序》。
同樣的問題在顏真卿的《祭侄文稿》來說也是一樣,顏真卿在極其悲痛的情況下,為他的侄子在寫祭奠的文稿,這個時候,老人家心情悲痛欲絕,肝腸寸斷,他還會有心情考慮怎麼能把字寫得好看嗎?這個時候,技法於他們而言已無需多慮了。不是技法不重要,而是如何把字寫好的技法已經深入到了骨髓。
蘇軾說過“書初無意於佳乃佳耳”,如果你還在想著怎麼才能把字寫好,那麼說明你的技法還不過關,真正進行藝術創作的時候,書家的性情、思想、情感的表達,才是最重要的。
-
16 # 抱庸詩書
書法技術性亦即書寫的技能技巧,重在點畫結構線條的形態品質,藝術性則是在此基礎上的風度氣象。二者是形貌與神采、皮肉與靈魂的關係。
第一,從書法修行程序上,書法技術在先,書法藝術在後。書寫技能不過關,就無所謂書法藝術。正書還都寫不好,就急於取“拙”,這就是純屬瞎胡鬧。何為書法技術?不僅包括點畫結構結體的技巧,還包括筆墨章法原則法度的理解運用。脫帖之前的臨摹,都泛屬於書法技能的訓練。脫帖之後,方可論“藝術”。
第二,從書法藝術品質高度上,書法技術是根基,書法藝術是塔尖。可以理解成書法技術是書法藝術的入門磚,高超的書法藝術必須依靠過硬的書法技術來作為支撐。書法技術不僅僅只是受指腕之力控制的筆下功夫,還包括書法學理、書法追求與書法審美。書法藝術來自並超脫於書法技術,它是文化的、歷史的、情懷的、創造性的複雜藝術。
第三,從書法藝術實現是路徑上,書法技術是手段,書法藝術是目標。書法習學不同於書寫培訓,它是直奔藝術而去的。如果把書法修行比喻成過河,書法技術就是渡河的舟與橋。書法技術是時刻動態變化的,書寫者因時因需而取。書法技術的訓練貫穿於書學始終,書法藝術的一切跳躍的靈感,都不能脫離於自身的書寫技術。
抱庸妄談。(文中插圖為抱庸硬筆)
-
17 # 桂臨塞上
技術是書寫能力,
藝術是字的編排能力,
相輔相成,才能構成一幅書法作品,字寫得好,不過是書寫能力強。能把寫好的字組合成具有觀賞性,賞心悅目的作品那才是真正的書法藝術,不然,只能叫寫字
-
18 # 陋室痴
說的很對,書法藝術是優美線條的組合,是建立在成熟的書寫基礎之上的,沒有很好的基礎功底是想寫出優美的線條,真是白日做夢。所以要做好基本功,練好永字八法,掌握點畫的組合,掌握點畫的用力方向,虛與實的把握,自然功力就日漸長進。
-
19 # 如石書藝
書法本身已包含書寫法則。如果說按照書法技術理解,就是要解釋書寫技法的技術,有點繞彎,即然題主這麼問,自有道理。
書法本身就包含藝術的概念,有人說書法是文化,也有人說書法是藝術。各人理解不一,難有統一的答案。但這是書法的基本問題,如果含糊不清,就很難理解書法的本質是什麼,書法的精神是什麼,也很難分辨書法的技術和藝術關係。
我們可以從書法的發展歷程中尋找答案
第一、書法不僅僅是“字”,而且是“文”。“文”的本意就是修飾和點綴之意。古人發明文字,從大自然物象中得到啟發,隨形附意,這種高度概括的抽象符號,人們早已認定為藝術,稱之為書法。歷朝歷代的書法,雖然依附與文字,但隨著文字的演變而發展,書法始終有著自身的書寫法則,完全不受文字左右,沿著書寫規律而發展,書法之“法”就是區別於文字、並稱之為藝術的根本所在。
第二、書法不僅是“術”,而且是“藝”。書法的技術,就是技法,字的點畫、結體,筆勢、章法佈局以及筆墨技巧,都屬技法,技法既包含技術也包含法則。技術好比工人做產品,按照圖紙加工一個零件,所必需具備技巧和動作要領,如果不懂得操作步驟和要領,就沒有技術,不能完成產品的加工。而這裡的圖紙就是法則。注意這裡的技術,必須要遵從法度的約束和管制,否則,就是盲目的“技術”。而藝術,好比加工產品的圖紙,所包含該產品的思想理念、設計構思的元素以及所包含文化、精神、意趣等。書法的藝術就體現在“書”、“法”兩字上,“書”不僅僅是文字的翻版,在書寫過程中,加入了人的思想感情等因素;而“法”雖然是必須遵從的法度,但因人書寫的屬性,不可能是機械的燒錄,也同樣加入了個性元素。這一個性表現,就是書法的魂,就是藝術。
第三、 書法不僅是“形質”,而且是“神采”。古人說,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兩者是辯證的關係,相互依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她與上古時代延續下來的“貴神賤形”思想是一致的。這裡的神采反映書家性靈、精神與自然萬物相吻合之境界,是一種神通意合的高境界,而主宰這一境界者是人的“情”、“思”和“意”,並且透過文字的形質得以彰顯。這就是天然而成的功夫形成的筆墨審美最高標準,即道法自然。
-
20 # urna風之度0
此問題甚好!
技術就是技巧、技法,只是愉悅眼球的審美。
藝術則是基於技術的心靈審美。
藝術的本質是情感思想。書法藝術的本質就是情感思想的線條的形象化。一言以蔽之:以意馭形,以意馭文,人書一體,形意一體。
這樣說太抽象,通俗說就是:怒則字重,憂則字滯,喜則字輕,逸則字靈。因地賦形,因意賦形。
怒有產生、發展、轉折、高潮、退潮、消失。這中間有很多精微氣機,導致沒有人可以重複怒氣,即沒有任何人能生一模一樣的怒氣。
怒有很多技術:提高嗓門、瞪眼、跺腳、用手指點、辱罵等等,這些技術是人生氣時無意使用的,真的怒氣會忘記這些技術,無意識想都不想就使用出來。
書法的“人書一體、形意一體”也是如此,忘記書法技法,也無意識、想都不想使用技法。
坦率來說,自宋之後,已經絕跡。都成為面具型書法:可無限重複,有精氣神,但沒有當下的喜怒哀樂。
實際上,書法分三個層面:技法級,工藝級,藝術級。
技術級,指書法技法嫻熟,字的造型與前人、與大眾相差不大。
工藝級,指有區別於大眾的“自我之體”,字型有獨特的精氣神,如有開宗立派的區別,則絕對是大師級。但缺陷是用總用“自我之體”(重複)抄寫任何內容,不論內容是喜怒哀樂,自我之體不變,即無限的重複性。
藝術級,指一次性的,用當下的喜怒哀樂所駕馭字形而導致“形”“意”合一的、人書一體。
中國書法史達到“藝術級”的人不超過五指之數。
達到“工藝級”的群星璀璨。張旭、懷素、歐柳、米芾、趙孟頫、董其昌、王鐸、傅山、沈尹默、吳昌碩等等
回覆列表
如何理解書法的技術和藝術之間的關係?
書寫的技術,也乃筆法,及章法墨法,若達及筆墨精到,功力不凡,取法為何家還是稍加變化,用筆是肥碩抑或精廋,結體是否欹側還是規正,結構嚴謹,運筆精純,簡潔明瞭,字型大小,緊密,輕重,筆畫工整,灑脫,是否字與字連屬,靈活酣暢,氣勢舒展,布白勻停,疏密有致,神完氣足,一氣呵成,是否字與字,筆筆之問若斷若續,筆斷意連,意到筆隨,映帶向背,顧盼有情致。
那麼筆法完備臻熟,則有書作通篇一種飄逸俊俏,或溫文爾雅,婀娜多姿之神韻,婉麗中含莊重,華彩中寓堅實,渾然一體,動與靜和諧,或是別樣的情懷,不同筆致表達不一樣的內心抒發,
可見“知君有調羹之手,不知有丹青之工”,書法書寫與做飯調羹一樣,味道如何焉出,與技法頗大關係,若筆法技藝,不備,則有敗筆,敗味,敗韻,敗勢,總之其書作全敗。也即所說無藝術性了。
筆法決定著作品的藝術性之優劣。這就是兩者關係,亦乃皮之不存,焉知毛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