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博善翡翠

    什麼是帕金森病?帕金森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人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病變在黑質和紋狀體。震顫、肌強直及運動減少是本病的主要臨床特徵。那麼,你還知道帕金森病的症狀有哪些嗎?如何治療帕金森病?來了解一下吧。

    什麼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老年人多見,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40歲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較少見。我國65歲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約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為散發病例,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

    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紋狀體DA含量顯著性減少而致病。導致這一病理改變的確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年齡老化、氧化應激等均可能參與PD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過程。

    什麼原因導致帕金森疾病

    1、中毒

    患者多有中毒的急性病史,並逐漸出現瀰漫性腦損害的徵象,包括全身僵直和輕度的震顫。

    2、感染

    腦炎後可出現本綜合症,如甲型腦炎,多在痊癒後有數年潛伏期,逐漸出現嚴重而持久的PD綜合症。其它腦炎,一般在急性期出現,但多數症狀較輕、短暫。

    3、藥物

    服用抗精神病的藥物可產生此症狀,停藥後可完全消失。

    4、腦動脈硬化

    因腦動脈硬化導致腦幹和基底節發生多發性腔隙性腦梗塞,影響到黑質多巴胺紋狀體通路時可出現帕金森綜合症。

    帕金森病的症狀

    1、靜止性震顫

    所有的帕金斯病患有中大概有70%的患者會在發病初期就出現震顫,大部分都是從一側上肢遠端開始出現震顫,在處於靜止時出現或者比較明顯,患者只要隨意進行一些運動的話,震顫就會隨之緩解或者消失。患者如果精神比較緊張的話震顫就會加重,睡著之後又會消失。

    2、肌強直

    如果對帕金森病患者進行檢查的話,就會發現患者的肢體、頸部或軀幹有時候會感覺到有明顯的阻力,這種阻力會向每一個方向均勻一致的特點。患者還可能會同時出現肢體震顫時,震顫還可能會在受到均勻的阻力中出現斷續停頓。患者去醫院檢查時,通常都會告知醫生“我的肢體發僵發硬。”其實,在疾病初期,肌強直並不容易被發現。

    3、運動遲緩

    主要是指患者的動作變慢,始動存在困難,主動的運動能力喪失。運動的幅度也會變小,特別是在進行重複運動的時候。因為受到牽連的位置是不相同的,所以,運動遲緩是可能出現幾個方面的。比如面部表情的動作會變少;說話的聲音調會變的低沉、吐字不太清晰。寫字速度也會變慢。日常的洗澡、穿衣服等和其他工作也會變得比較笨拙,不靈活。走路的速度也會變慢,而且步伐也會變小。

    4、姿勢步態障礙

    這種症狀通常是在帕斯金病晚期才會出現的,患者經常會感覺很難控制身體的平衡,如果路面稍微比較不平的話,就有可能會跌倒。患者經常會跟醫生說 “我很怕自己一個人走路,別人稍一碰我或路”等。其實,姿勢反射可以利用後拉試驗來進行檢查的。檢查的醫生可以站在患者的身後,讓患者做好後牽拉其雙肩的準備。如果是正常人,在後退一步之內就可以恢復恢復正常的站立了。而帕金森病患者通常是會後退三步以上,或者是要別人扶著才能站立。

    帕金森疾病的危害

    1、家庭負擔逐漸加重:帕金森病的危害會隨著帕金森病人病情的加重而加重,帕金森家庭將會面臨越來越沉重的人力和經濟負擔,帕金森的患者從開始的偶爾需要人照顧逐步進展到需要一個甚至兩個特地的人來照顧病人的基本生活。

    2、肢體攣縮、畸形、關節僵硬等主要見於帕金森的晚期。故對早、中期病人應鼓舞其多運動,為晚期帕金森病人多做被動活動,以延緩肢體併發症。

    3、身體運動機能的逐漸喪失:帕金森病患者症狀一般先從單側發病,然後逐漸波及到對側肢體,藥物治療的效果也逐漸降低,副作用越來越明顯。到中晚期,帕金森的危害會影響到吞嚥發聲,晚上翻身困難,失眠等。嚴重的帕金森的患者到晚期會因為肌肉攣縮、關節強直而臥床。

    帕金森疾病治療

    1、外科治療

    適所有的帕金森患者都能用這種方法治療,該方式治療時,有以下五種情況可以使用:確診為原發性帕金森病,無小腦、椎體束損害;經全面、完整藥物治療,有確切療效但療效明顯減退,或出現症狀波動和異動症;生活自理能力明顯減退;無明顯痴呆和精神症狀,CT、MRI檢查無明顯腦萎縮;能在術中與醫生良好配合。

    2、康復治療

    對於帕金森綜合症治療,做好帕金森保健,是治療的一重要環節,所以帕金森病患者在患病後應該積極參加功能訓練,盡力改善運動、平衡、協調功能,積極進行言語訓練,設法提高或維持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質量。

    3、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是帕金森綜合症治療的一種較好的治療方法,但在治療時應根據患者年齡、工作性質、疾病型別等決定用藥。以小劑量開始,緩慢遞增,個體化選擇治療方案,長期服藥控制症狀為原則。

    如何預防帕金森疾病

    1、多鍛鍊

    運動對於疾病的預防是起到很好的作用的,患有帕金森的患者,不管帕金森的治療還是進行帕金森預防,我們都應該多加鍛鍊,在鍛鍊時要尋則變化較多、比較複雜的運動形式,比如讓患者多走走彎曲的石子路,這對於延緩運動功能減退,很有好處。

    2、飲食

    帕金森本身就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一旦患病就會伴有植物神經功能損害,容易出現便秘的現象,所以要在清淡飲食的基礎上,多吃粗纖維食物和西瓜、香蕉等有通便功效的水果。此外,多巴類藥物不僅要空腹服用,像雞蛋、肉等高蛋白食物最好晚上吃,以免影響藥物療效。

    3、避免接觸有毒化學藥品

    如殺蟲劑、除草劑、農藥等,這些化學物品都易患帕金森,同時避免重金屬錳以及放射線汙染。如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人群應注意自身與危險因素的隔離;關於帕金森的預防方法,還要避免吸入有毒氣體。

    結語:患有帕金森的患者,不管帕金森的治療還是進行帕金森預防,我們都應該多加鍛鍊,在鍛鍊時要尋則變化較多、比較複雜的運動形式,比如讓患者多走走彎曲的石子路,這對於延緩運動功能減退,很有好處。

  • 2 # A梅青子

    我以前好像閱讀過這種病,我只能偷機取巧回答,去百度查閱什麼都知道了。

    以前我不會的問題去問海之子老師,他總是說,度娘是最有文化的

  • 3 # 使用者2924865214958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主要是大腦的多巴胺能神經元發生了病變所,導致大腦發出的命令不能即時傳送到肢體上

  • 4 # 暖陽5997

    帕金森雖是近代有西醫定名的,然則此病在古代已有之。帕金森在中醫學被稱為“顫症”或“震顫”,發病的原因病機在於本虛標實,肝腎陰虛和虛風內動。中醫對老年帕金森的醫治目前已經構成一套完備的醫治方案,望聞問切,辯證審因,隨證立法,以法選藥,專人專方等方式對帕金森患者進行針對性的用藥治療,效果還是挺不錯的。

  • 5 # 北京仁愛堂客服

    靜止性震顫:本病特徵性症狀之一,首先出現於肢體遠端,以手指搓丸樣運動最常見。隨病情發展,同側下肢及對側肢體在靜止時會出現不自主的節律性顫抖,常在運動後消失。

  • 6 # 青墨宿

    震顫:是帕金森病最常見的症狀,先是手不停地抖動,後來發展到腿和腳顫抖,最後下巴、嘴唇和頭部都開始顫抖。顫抖多數是在靜止時出現,所以又稱“靜止性震顫”。

  • 7 # 心中獨有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簡稱PD),又名震顫麻痺,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主要病變在黑質和紋狀體,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見的神經變性疾病。 帕金森病主要影響運動神經系統,其症狀通常隨時間緩慢出現,早期最明顯的症狀為顫抖、肢體僵硬、運動功能減退和步態異常,也可能有認知和行為問題,其它可能伴隨的症狀包括知覺、睡眠、情緒問題,帕金森病帶來的主要運動症狀合稱為帕金森綜合徵。

  • 8 # 平安追夢人

    帕金森病的臨床症狀如下:

    1、運動遲緩:表現為走路拖步、做事情變慢;

    2、震顫:表現為靜止性震顫,頻率為4-7Hz,典型動作為搓丸樣震顫;

    3、肌張力升高、肌僵直:表現為身體僵硬,患者常形容為手、腿發沉、翻身困難、起床費勁等。

    上述三個症狀為帕金森病的運動症狀。隨病情進展還可出現非運動症狀,包括聲音變小、吞嚥困難,晚期出現嗆咳,甚至智力水平下降、疼痛、睡眠障礙等,明顯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 9 # 星辰無埃

    帕金森氏病

    帕金森氏病又稱為震顫麻痺,是—種影響患者活動能力的中樞神經系統慢性疾病,多發生於中老年以上的人群。本病早期主要表現包括靜止性震顫、肌強直、行動緩慢、動作起動困難和姿勢異常等。靜止性震顫即患者的手或臂不受控制地發抖,在休息時出現或情緒緊張時加重。

    別稱

    震顫麻痺

    中醫病名

    神經退行性疾病

    就診科室

    無法根治

    多發群體

    中老年以上的人群

    常見發病部位

    單側或雙側手臂,雙腿、雙腳或下巴

    帕金森氏病又稱為震顫麻痺,是—種影響患者活動能力的中樞神經系統慢性疾病,多發生於中老年以上的人群,美國APDA稱年齡小於40歲便開始患病者為年輕的帕金森病患者(www.pohs.net)。也是四大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其它三種為亨廷頓氏病、老年性痴呆症、盧伽雷氏症)。四由英國一位叫做詹姆士.帕金森(James Parkinson)的醫生於1817年首先描述,後來學者沿用帕金森病這一病名併成為研究的基礎。本病早期主要表現包括靜止性震顫、肌強直、行動緩慢、動作起動困難和姿勢異常等。靜止性震顫即患者的手或臂不受控制地發抖,在休息時出現或情緒緊張時加重;其它早期症狀包括開始活動時感到困難,其後雙臂和雙腿經常震顫,上肢不能作精細動作,乃致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如穿衣、脫鞋、洗漱都感到困難。由於運動遲緩、肌強直、姿勢障礙是病殘的主要因素。帕金森病常伴有抑鬱、焦慮、肢體痠痛不適、便秘、多汗、流涎等。李良修是這樣向他讀幼兒園的女兒解析帕金森病:“帕金森病就是讓你不能動的病。”

    帕金森病的病情因人而異,有些人神經系統受損嚴重,而另一些人的情形會比較好一點。本病患者一開始可能只有身體某一邊(左側或右側)受到影響,不久後,身體兩側都會出現症狀。一般而言,病情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所改變,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症狀出現,而且病情會越來越嚴重。通常帕金森病患者的記憶力及智力均不會受到影響。最常見症狀如下:

    [顫抖] 帕金森病最常見的症狀,單側或雙側手臂出現不由自主地抖動。此外,雙腿、雙腳或下巴也有抖動的現象。稍微動一動正在顫抖的部位,就會使顫抖程度有所減輕,通常睡眠時不會出現顫抖。

    [四肢僵硬或是肌肉攣縮] 因為大腦發出放鬆的訊息傳達不到肌肉組織。肌肉僵硬會導致肌肉疼痛或者身體無法伸直。

    [動作遲緩] 則是另一個常見症狀,上下床,站立或坐下等很平常的動作,都須費點勁才能做到。走路時無法邁開腳步,而以小碎步前進。帕金森病患者有時候會有“凍僵”,即行動無法自主的感覺。眨眼、臉部表情變化、走路時雙臂搖擺,及其他不自覺的行為都會比正常人緩慢。

    [缺乏平衡感] 常會導致病人跌倒。

    [其他症狀] 如講話速度異常緩慢、音調呆板;寫字時手會發抖、字越寫越小;食物無法下嚥等。另外,便秘也是帕金森病的常見症狀之一。

    科學研究證明,某些腦細胞缺乏多巴胺,原因是機體不再製造多巴胺或供不應求,則導致帕金森氏病。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將資訊從一個神經細胞傳至另一個神經細胞,保證神經的傳導性。帕金森氏病患者體內缺乏製造多巴胺細胞的物質或不再產生這種物質。導致多巴胺缺乏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原因營養失衡、病毒感染、外部毒素,如殺蟲劑、除草劑、N—MPTP(甲基—1、2、3、4四氧呲啶)、吸毒等。

  • 10 # 廣積德西貝中醫

    帕金森又稱震顫麻痺,是一種常見的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好發於50歲以上年齡,具有特徵性運動症狀,其症狀有 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平衡障礙等,還會伴有非運動症狀,有些會便秘、嗅覺障礙、睡眠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及精神、認知障礙等。

  • 11 # 紅塵煙雨夢

    除了這四大運動症狀外,帕金森病還會表現為嗅覺減退、便秘、夜間大汗、講話緩慢、吐字不清、思維遲鈍、抑鬱等非運動症狀。

    患者通常在50~60歲時開始出現症狀,但有些人的症狀出現得更早,帕金森病是不斷進展的,這意味著病情會隨時間逐漸加重。通常情況下,這種程序比較緩慢。

    帕金森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太不清楚,可能與衰老、有毒物質以及基因異常有關。目前多認為,帕金森病可能是由大腦中一個名為“黑質紋狀體”的部位,出現多巴胺代謝紊亂而引起的。

    目前尚無有效方法可以治癒帕金森病,但透過藥物或手術治療可以減輕症狀,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除了藥物和手術,帕金森病還應重視康復、心理治療及護理。由於帕金森病患者在生活中存在諸多不便,親屬或照料者應給予更多的照顧和關懷。

    選擇容易穿脫的衣服,儘量穿不繫鞋帶的鞋子;鼓勵患者多做主動運動,如穿衣、洗臉、刷牙、吃飯等;營造寬鬆、和諧的家庭氛圍,鼓勵患者克服情緒激動、緊張,保持比較愉快的心情。

  • 12 # 正德中醫課堂

    又稱為“震顫麻痺”,是一種常見的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具有特徵性運動症狀,包括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平衡障礙等,還會伴有非運動症狀,包括便秘、嗅覺障礙、睡眠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及精神、認知障礙。

  • 13 # 我他想

    謝謝!帕金森病具體症狀表現出手抖,輕度時,手去拿任何東西,怱然發現握不住東西自然落地,過一陣天數手指抖,整個手抖,再長久,雙手抖個不佇,最後嚴重得雙腳抖不停,主要是大腦神經牽聯著手神經的病魔,目前醫學上還末有這種藥治。我大嫂的最小的弟弟還有我以往夫妻朋友的妻子都死於此病,前的70出頭,後的56歲。

  • 14 # wldhh

    疾病定義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又稱為“震顫麻痺”,是一種常見的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具有特徵性運動症狀,包括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平衡障礙等,還會伴有非運動症狀,包括便秘、嗅覺障礙、睡眠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及精神、認知障礙。

    流行病學

    近年的調查資料表明,在我國65歲以上人群中,每10萬人中有1700患者。50歲之前的人較少患病,平均患病年齡約為60歲。同時,隨著年齡增加而顯著升高,男性稍高於女性。

  • 15 # 鍾無豔快跑

    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老年人多見,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40歲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較少見。約70%的患者以震顫為首發症狀,多始於一側上肢遠端,靜止時出現或明顯,隨意運動時減輕或停止,精神緊張時加劇,入睡後消失。手部靜止性震顫在行走時加重。典型的表現是頻率為4~6Hz的“搓丸樣”震顫。部分患者可合併姿勢性震顫。患者典型的主訴為:“我的一隻手經常抖動,越是放著不動越抖得厲害,幹活拿東西的時候反倒不抖了。遇到生人或激動的時候也抖得厲害,睡著了就不抖了。”

  • 16 # 中醫按摩朱師傅

    帕金森又名震顫麻痺。系由中樞神經系統變性引起的一種運動障礙,好發於中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其發病的關鍵是腦內一種叫(多巴胺)的神經遞質缺乏。主要受累部位是腦內黑質和黑質紋狀體。

    起病和發展緩慢,逐漸加重。主要癥結有震顫,肌肉強直,動作遲緩和姿勢反應導常等。表現為手指震顫呈搓丸樣,稱(搓丸樣動作)。行走呈急速小步向前衝,不能即時止步或轉彎,(稱)慌張步態)。運動緩緩而減少,表情運動障礙,面部無表情,稱為(面具臉),構音不全,說話單調而緩緩,同時精細動作困難。肢體的長期強直可引起疼痛,畸形和攣縮。病情較重者,由於吞嚥肌肉的強直和運動減少,咀嚼和嚥下困難,唾液不時從口角流出。有的病人有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增多,出現多汗,怕熱,便秘等。一部分患者智力減退,憂鬱,發生痴呆。

  • 17 # bestcolor等你

    本病早期主要表現包括靜止性震顫、肌強直、行動緩慢、動作起動困難和姿勢異常等。靜止性震顫即患者的手或臂不受控制地發抖,在休息時出現或情緒緊張時加重;其它早期症狀包括開始活動時感到困難,其後雙臂和雙腿經常震顫,上肢不能作精細動作,乃致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如穿衣、脫鞋、洗漱都感到困難。由於運動遲緩、肌強直、姿勢障礙是病殘的主要因素。帕金森病常伴有抑鬱、焦慮、肢體痠痛不適、便秘、多汗、流涎等。李良修是這樣向他讀幼兒園的女兒解析帕金森病:“帕金森病就是讓你不能動的病。” 本病多發生在50歲以後,約3/4患者起病於50~60歲之間,有家族史者起病年齡較輕,本病起病隱襲,緩慢進行性加重,以震顫、肌強直及運動徐緩為臨床主要表現。

  • 18 # 神經外科蔡璞

    我是重慶三博江陵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蔡璞,歡迎關注。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變性疾病,常表現為非對稱運動遲緩,靜止性震顫,僵硬和姿勢不穩定症狀。同時伴隨著情緒,睡眠,行為,認知和植物神經功能的退化改變。是臨床上較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常累及老年人,影響了約1%的65歲以上的人群。

    臨床上主要表現為三大症狀:1.靜止性震顫:常為首發症狀,多由一側手指開始,逐漸向同側下肢和對側肢體擴充套件,然後累及下頜、口唇、舌和頭頸部。手部常表現為“搓丸樣”動作,將手放在大腿上處於靜止位時更加明顯;精神緊張時加劇,入睡後可消失。患者不能做精細的動作,如繫鞋帶、扣紐扣等。

    2.肌張力增高與運動減少:臥床翻身困難起步以及轉身停止困難,難以邁出第一步,運動較以前緩慢。走路幾乎不甩臂。步伐小而越走越快,不能及時停步,稱為“慌張步態”。

    3.姿勢強直:表現為猿猴姿勢,面具臉。治療

    早期可口服左旋多巴等藥物治療。對於病史超過5年,藥物控制不理想或出現嚴重的藥物相關併發症患者,適合選擇腦深部電刺激術(DBS)治療。相比於藥物治療,DBS治療具有的優勢包括微創,可調節性,可逆性,無藥物引發重要器官的功能損害和副反應,術後可明顯減少抗帕金森病病藥物劑量,改善靜止性震顫現象、異動症等,而且它可以安全有效地長期改善臨床症狀,控制疾病的發展。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

  • 19 # 註定一身傷

    靜止性震顫:本病特徵性症狀之一,首先出現於肢體遠端,以手指搓丸樣運動最常見。隨病情發展,同側下肢及對側肢體在靜止時會出現不自主的節律性顫抖,常在運動後消失。

  • 20 # Joyliu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又稱為“震顫麻痺”,是一種常見的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具有特徵性運動症狀,包括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平衡障礙等,還會伴有非運動症狀,包括便秘、嗅覺障礙、睡眠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及精神、認知障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讓單親的孩子樹立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