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謝金澎

    俄羅斯與波蘭的歷史恩怨,可以追溯上千年。所以至今未解,還是彼此憎恨,互相攻擊貶低。

    波蘭其實也是由西斯拉夫人建立的國家,在公元966年接受基督教。歷史上,波蘭曾為了爭奪土地而多次與德意志各國還有條頓騎士團交戰,波蘭後來與立陶宛大公國建立聯邦,成功擊敗了條頓騎士團,成為了歐洲東部大國。

    但是波蘭的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位於更東方,地勢偏遠貧瘠,冰天雪地、奧斯曼帝國最初都毫無興趣的莫斯科公國逐步崛起,為了抵禦莫斯科公國,波蘭加強了中央集權,建立了波蘭立陶宛王國,疆域擴張達到鼎盛時期。

    於是兩個強者迎面相撞,沙俄終於對臥榻之側的波蘭宣戰,佔領了波蘭的烏克蘭地區。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二世駕崩後,各方勢力為了爭奪影響力,扶持有利於自己的繼承人爭奪王位,沙俄、奧地利和法國紛紛捲入王位爭奪的戰爭中,經過多次戰爭,波蘭開始衰落。

    悲哀的波蘭隨著國力的不斷衰落,也漸漸成了列強的盤中之餐,在歷史上,無數次被瓜分。1772年,沙俄、普魯士和奧地利第一次瓜分波蘭,波蘭失去了三分之一的領土和人口。

    1793年,沙俄和普魯士開始第二次瓜分波蘭,波蘭領土只剩下20萬平方公里,無可奈何的成為了沙俄的傀儡、附庸國。

    1795年,俄普奧三國第三次瓜分波蘭,波蘭正式亡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波蘭復國,復國後的波蘭為了取回失去的領土,向剛剛建國不久,還很孱弱並遭到列強幹預的蘇聯開戰,史稱蘇波戰爭,波蘭難得的獲得了勝利,佔領了蘇聯部分領土。

    但是,到嘴的肥肉波蘭還沒有來得及消化完畢,厄運再次降臨。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的德國與日漸強大的蘇聯,像兩匹兇狠的餓狼,緊緊的把待宰的羔羊波蘭夾在中間。

    1939年,德國突然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德國為了穩住蘇聯,好專心解決西歐問題,與蘇聯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並邀請蘇聯一起佔領波蘭,遇到這種好事,一向喜歡擴張的蘇聯正好向波蘭報那一箭之仇。其後,蘇德瓜分波蘭,波蘭再次飽嘗滅國之恨。

    也就是在這期間,發生了至今讓波蘭耿耿於懷的卡廷慘案。蘇聯為了更好的統治波蘭,消除反抗勢力,將兩萬多名波蘭軍官集體槍殺在了卡廷森林中。

    二戰後期,蘇聯對德國展開戰略反攻,順勢解放了波蘭。波蘭成為了社會主義大家庭的一部分。但是由於蘇波兩國積怨太深,波蘭成了社會主義陣營中的不安定因素。

    冷戰結束後,波蘭積極的向西方一邊倒的靠攏,成為西方反俄的橋頭堡。目前俄波關係又處於劍拔弩張的時刻,開始了千年恩怨的續寫。

    不過縱觀歷史,波蘭的命運確實悲催,但是總體看了,大多數時候還是波蘭自己作死。原本身邊強國林立,自己實力不夠,就應該老實本分的好好過日子,但是波蘭總要在關鍵時刻凸視訊記憶體在,要麼招惹不好惹的鄰居,要麼偏執的選邊站隊、非黑即白,結果不是被東家打就是被西家揍。

  • 2 # 兵器世界

    俄羅斯對波蘭沒有仇,是波蘭對俄羅斯有仇,一定要區分這個概念!今天的俄羅斯要忙的事情很多,它從來都不想跟波蘭為敵,波蘭處處針對俄羅斯既有現實利益的需要,也有地緣上繞不開的結。此外,和歷史上的仇怨也有一定關係。

    歷史上,俄羅斯帝國的崛起建立在蠶食周邊鄰居的基礎之上,波蘭-立陶宛大公國就是被蠶食的物件,18世紀的後半葉(1772年~1795年),波蘭被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三次瓜分而亡國,這是波蘭和俄羅斯恩怨的第一道恩怨。19世紀初,波蘭消失沒幾年,拿破崙帝國幫助波蘭短暫復國(華沙大公國),但它僅僅存在了8年(1806~1815),就被追擊拿破崙殘兵而來的沙俄軍隊摧毀了,這是波蘭和俄羅斯的第二道仇恨。在處置拿破崙帝國的維也納會議上,波蘭人聚集區重新成立了一個國家,這就是會議王國,但會議王國其實就是沙俄的一部分!直到1918年沙俄倒臺,它整整100多年的歷史都被沙俄統治!(注意,黃色部分就是波蘭會議王國)

    沙俄處置波蘭會議王國的手法簡單粗暴,沙皇不僅兼任波蘭國王,還直接把王國分為帝國的幾個省,可以說,在一百多年裡波蘭人恨透了這個鄰居。

    歷史恩怨或許可以忘記,但波蘭和蘇俄在一戰之後的摩擦是很難抹平的!波蘭先是趁火打劫挑起蘇波戰爭,鯨吞蘇俄的大片領土!甚至一度佔領了基輔城!而後蘇俄的反攻也同樣毫不客氣,圖哈切夫斯基的兵鋒一直打到華沙的郊區,最後又被戲劇性的挫敗!最後,蘇波戰爭以蘇俄割讓大片領土而告終,但對俄羅斯與波蘭的人民來講,這是一場不可能忘記的生靈塗炭!以至於後來的蘇聯都不願意再相信波蘭。(蘇波戰爭中的波蘭武裝)

    在1939年蘇德瓜分波蘭之後,約2.18萬名波蘭的精英被殘忍殺害,不管斯大林有沒有下令這麼做,這都是不能忽視的事實!也反映出蘇聯和波蘭之間的矛盾不是一般的深!直到蘇聯解體之後波蘭都不願意忘記卡庭慘案,與新生的俄羅斯糾纏不休!90年代還在打官司。相比卡庭慘案讓波蘭受到的傷害,領土上的損失更讓波蘭無法忘卻!根據同盟國劃定的新版圖,波蘭兼併德國10.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作為它失去東部18萬平方公里土地的補償,而且這18萬平方公里是在蘇波戰爭中奪取的蘇聯土地,也算是物歸原主了,但波蘭就是拗不過這個彎,一口咬定自己吃虧了。因此,1991年華約剛剛解體,波蘭就就開始轉變對外戰略,1991年加入歐共體、1993年加入北約,並把防禦中心從西部國境轉移到東部邊界,從軍事、經濟上全面淡化與俄羅斯和獨聯體國家的聯絡!儘管沒有事實表明波蘭對東方領土有太多野心,但它試圖不成北約、歐盟東擴的行為無人不知。

    波蘭不謀求收回那原本就不屬於自己的18萬平方公里土地,但很想拉攏白俄羅斯、烏克蘭和摩爾多瓦等國加入北約和歐盟,將這些國家當做自己與俄羅斯的緩衝區,以確保自己的長治久安。(波蘭想在東面有一個緩衝區)

    可見,就像本文開頭說的那樣,波蘭之所以對俄羅斯處處彰顯敵意,與歷史上數不清的過節並沒有太大關係,更多的是因為地緣因素,北約和歐盟越向東擴張它就越安全,波蘭不願意做對抗的最前沿。

    尤其是在21世紀,俄羅斯藉助能源經濟逐漸復甦國力,波蘭看到俄羅斯可能要東山再起難免如坐針氈,一方面加快拉攏烏克蘭加入北約和歐盟,同時給俄羅斯能源出口製造麻煩,遏制俄羅斯的崛起。比如,波蘭希望歐洲採取統一強硬的能源政策,與俄羅斯達成一個《歐洲能源憲章》,讓歐洲資本進入俄羅斯的能源基礎設施和原材料市場,以確保歐洲能源的安全。

    最過分的是,波蘭一直謀求繞開俄羅斯的能源進口渠道,希望透過喬治亞、阿薩拜疆和烏克蘭直接進口中亞國家的石油和天然氣,也曾經支援透過土耳其進口中亞的能源!以降低俄羅斯的影響力。看到這裡不難明白,波蘭和俄羅斯之間的恩怨沒那麼複雜,歷史原因只是個噱頭,真正起到決定性作用還是現實利益,而讓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加入歐盟和北約是最符合波蘭利益的。

  • 3 # 山東小宋有話說Vlog

    當說起波蘭的歷史,一個不得不提的國家就是他的鄰居—俄羅斯。本同屬斯拉夫人種的兩國,在今日卻成了著名的一對世仇。先拋開歷史上的恩怨不談,自冷戰結束後本有所緩和的兩國關係,在近年又突然惡化。

    自2010年開始,先後有波蘭總統專機在卡廷森林(1940年蘇聯在這裡屠殺了上萬名波蘭俘虜)墜毀;後有波蘭高調宣佈北約軍隊進駐波蘭,並在波蘭部署針對俄國的反導系統;又有波蘭政府拆除境內的蘇聯時期的紀念碑,和今年拒絕俄羅斯參與二戰勝利紀念日的活動,兩國間的關係又降到了冰點。

    從這兩個國家出現以來,似乎,也僅僅是似乎,只有冷戰時期,在波蘭作為華約總部的時候,兩國之間的關係才算得上比較融洽。

    除此之外的時間裡,兩國之間充斥的只有敵對、戰爭和復仇。究竟是為什麼,自詡為“斯拉夫盟主”的俄羅斯卻從未把波蘭當作自己人?

    一、同根同源不同命

    波蘭和俄羅斯所屬的斯拉夫人起源於現代波蘭境內的維斯瓦河河谷,但在公元4世紀由中亞遊牧民族入侵歐洲所引發的歐洲民族大遷徙中,斯拉夫人分成了三支向著三個不同的方向遷徙——一支向西,來到了現代的波蘭、捷克地區,被稱為西斯拉夫人;一支向南,越過喀爾巴阡山脈達到巴爾幹半島地區,被稱為南斯拉夫人;還有一隻則反其道而行之,他們向東進發,成為現代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民族的祖先,被稱為東斯拉夫人。

    8-9世紀斯拉夫遷徙後斯拉夫人的分佈

    在三岔路口,命運將斯拉夫三兄弟推往了不同的方向。南斯拉夫人因為巴爾幹複雜的民族情況和拜占庭帝國的強大控制力,遲遲沒能建立起自己的國家。

    東斯拉夫人則在862建立了基輔羅斯(莫斯科大公國的前身),雖然基輔羅斯的統治者留裡克家族本不是東斯拉夫人而是來自北歐的諾曼人,但他們很快被斯拉夫人所同化,基輔羅斯還是屬於東斯拉夫人的國家。而西斯拉夫人中的波蘭部落在統一了周邊的其他斯拉夫部落後建立了波蘭王國。

    在基輔羅斯和波蘭王國建國的年代,羅馬帝國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取而代之的則是東部的東正教拜占庭帝國,和西部在羅馬帝國廢墟上建立起的天主教日耳曼神聖羅馬帝國。

    由於地理位置上的原因,波蘭和基輔羅斯分別受到了這兩大帝國的影響。離神聖羅馬帝國更近的波蘭人放棄了古斯拉夫語和斯拉夫多神教信仰,而是從日耳曼人那裡接受了天主教信仰,也用拉丁字母重新發展了古斯拉夫語(發展至今為波蘭語)。

    而基輔羅斯的東斯拉夫人也和他們的兄弟一樣放棄了原始的語言和信仰,不同的則是他們接受的是來自拜占庭帝國的東正教,和由拜占庭傳教士西里爾創造的西裡爾字母(現代俄語烏克蘭語依然沿用西裡爾字母)。

    自大遷徙以來,聯絡東斯拉夫人與西斯拉夫人之間的最後一根紐帶——古斯拉夫語和斯拉夫多神教就此被斬斷,原本的同胞兄弟也在歷史程序之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不同的命運。

    二、逐鹿東歐

    或許是同胞兄弟間的默契,4世紀離家,10世紀末接受基督教,12世紀陷入封建割據,14世紀開始統一程序,又在16世紀開始對外擴張,波蘭人和俄羅斯人雖然不在一國,卻有著相似的發展軌跡。然而這種默契不僅不是什麼幸運的事情,反而還是不幸,還成為了兩國間結下仇怨的初始原因。

    當兩國同時在16世紀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之時,卻發現唯一的擴張方向,就只有對方的國家。對於波蘭而言,西邊是強大的哈布斯堡王朝,南邊是奧斯曼帝國,北邊是波羅的海;而俄羅斯的情況也是如此,東邊貧瘠的凍土,南邊強大的奧斯曼帝國,北邊則是冰封的白海和苦寒的芬蘭地區。

    兩國之間作為世界三大黑土分佈區之一的烏克蘭平原成了兩國爭奪的焦點

    1558年,在伊凡四世治下國力大增的俄國邁出了向西擴張的第一步,發動了對利沃尼亞騎士團(現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一帶)的利沃尼亞戰爭。這場戰爭俄國先勝後敗,在利沃尼亞騎士團已經基本喪失抵抗能力的時候,利沃尼亞戰局卻受到了來自波蘭的干涉。

    1569年為應對來自東方的威脅,波蘭王國與立陶宛大公國宣佈合併,組成波蘭立陶宛聯邦。獲得了原屬立陶宛的烏克蘭平原之後,波蘭國力大增,隨即出兵利沃尼亞,與俄軍作戰。

    面對強大的波蘭軍隊,加之韃靼人和瑞典王國也乘機出兵俄國,多面受敵的俄國被迫與波蘭媾和,割讓了利沃尼亞和白俄羅斯北部的大片領土。

    深知俄國實力的波蘭人自然不會覺得俄國帶來的威脅會因為這一次失敗而消失,而伊凡四世去世後俄國內部出現的繼承問題也給了波蘭進一步打擊俄國的機會。

    持續的戰爭中俄國不斷的敗退,在1610至1612的兩年間,波蘭軍隊甚至佔據了俄國首都莫斯科,成為歷史上僅有的兩支成功佔領過莫斯科的軍隊之一。雖然之後俄國成功將波蘭軍隊逐出莫斯科,但依然失去了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大片領土,之後發動的反攻也未能對波蘭造成實質性傷害。

    16世紀中葉開始的與波蘭的一系列戰爭帶給俄國人的陰影和仇恨不可謂不深。俄國人剛剛邁出擴張的第一步,就遭到了老鄰居的當頭一棒。東歐平原上的逐鹿還在繼續,波俄間的仇恨也在繼續加深。

    三、冤仇易結不易解

    在任何一個時代,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在本質上都是利益關係。只要有共同利益,便是如同英法一般,經歷過中世紀的數百年戰爭後,又經過殖民時代的數百年爭霸,積怨已深的兩國卻能在日漸崛起的德國面前放下成見,組成聯盟,可見,在國家之間只有利益是至上的。

    但不幸的,波蘭和俄國之間並沒有這樣的共同利益。而更可悲的是,在這對斯拉夫兄弟眼裡,實現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唯一方式,就是“滅掉對方”。

    1618年的波俄戰爭結束後,圍繞著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也就是俄國在戰爭中失去的領土,波蘭和俄國之間又進行了一系列的拉鋸戰。

    在這一系列的拉鋸戰中,從表面上看雙方勢均力敵互有勝負,遼闊的疆域和強大的軍隊讓波蘭看起來依然是一個不可戰勝的大國,但在事實上,勝負的天平已經開始向俄國傾斜。

    此時的波蘭雖大,但卻有些“虛胖”。在強大的軍事實力之下,波蘭國內的問題其實已經非常嚴重。

    與俄國的戰爭只是在徒耗國力,而並未給波蘭帶來多少如領土和人口這樣實質上的好處;同時民族問題也開始顯現,烏克蘭人、哥薩克人、普魯士人、韃靼人,與主體的波蘭人和立陶宛人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諸民族開始謀求擺脫波蘭的控制。而更為根本的,波蘭特殊的聯邦制和選舉君主制使得國內長期以來缺乏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

    種種問題導致了一個對波蘭人而言的可怕結果——1648年,在俄國的支援下,烏克蘭的哥薩克人聯合當地農民發動了起義,最終導致波蘭失去了對烏克蘭的控制,也標誌著波蘭由盛轉衰的動盪年代——大洪水時代的開始。

    而此時的俄國的情況與他的敵人恰好相反,雖然在長期的拉鋸戰中俄國也沒從波蘭那裡得到什麼好處,但他們卻在向東方西伯利亞方向和向南方草原的擴張中攫取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

    面對動亂中的波蘭,俄國人看到了復仇的機會,不僅向暴動的烏克蘭哥薩克提供幫助而逐漸將烏克蘭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更是在1654年直接出兵波蘭,收復了他們在上一次戰爭中失去的土地,波俄之間實力的平衡被徹底打破。

    經歷過大洪水時代,失去大量領土和人口的波蘭也失去了他的大國地位,東歐霸權被俄國人牢牢地把握在手中。野心與實力一起膨脹的俄國人的下一個目標是稱霸歐洲,橫亙在俄羅斯西部的波蘭就又成了俄羅斯向西歐擴張的阻礙。

    加之之前首都的淪陷,俄國人心中對波蘭,已經說不清是仇恨或是恐懼,或是二者皆有,他們唯一明確要做的事情或許就是“徹底毀滅波蘭”。

    接下來的日子裡,俄國對波蘭採取了雙拳出擊的政策,在進行持續的軍事打擊的同時,對波蘭的瑟姆議會施加影響(波蘭與立陶宛聯合後採取的是特殊的貴族共和制,由貴族組成的瑟姆議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甚至波蘭國王也是由瑟姆議會選出),使親俄的貴族進入議會。

    俄國在波蘭的肆意妄為自然引發了波蘭愛國貴族的不滿,在1763年俄國葉卡捷琳娜女皇強迫瑟姆議會選出一位親俄貴族成為波蘭國王時,愛國貴族的不滿徹底爆發了。

    面對嚴重的民族危機,部分波蘭貴族掀起愛國革新運動,意圖加強中央政權,維護國家獨立。但這一運動引發了俄國的恐慌。害怕波蘭革新後會繼續與自己對抗,俄國決心將波蘭從地圖上“抹去”。

    1772~1795年間,俄羅斯帝國聯合奧地利帝國和普魯士王國,三國分三次瓜分了波蘭的全部領土,波蘭就此亡國。三次瓜分波蘭的過程中,普魯士分得約20%,共約14.11萬平方公里;奧地利分得佔約18%,共約12.18萬平方公里,而得到最多的,自然是俄國,46餘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俄國人收入囊中,佔原波蘭領土的比例超過了60%。

    俄國人當然不是簡簡單單的進入波蘭,隨著俄軍進駐波蘭,大批的波蘭愛國貴族、藝術家、平民遭到了俄國的迫害,被驅逐、流放甚至殺害。這樣的殘酷暴行讓波蘭人心中對俄國人仇恨又加深了。上百年的戰爭、屠殺、侵略、亡國、滅種,兩國間的仇恨到了這一地步,解決不了也算平常。

    四、死結

    亡國123年後,波蘭得以復國。123年間,世界已經換了一個樣子。123年,波蘭和俄羅斯的故事還沒有迎來結局。

    1917年,沙皇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新生的蘇維埃政權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也宣佈廢除沙皇俄國時期所簽訂的一些具有侵略性質的條約,其中就包括三次瓜分波蘭的條約。而戰爭進行到這個階段,另外兩個參與瓜分波蘭的國家奧地利和德國也趨於崩潰。

    這一切,都為波蘭的復國創造著條件。

    1918年11月新的波蘭第二共和國在華沙成立,並在次年的巴黎和會上得到了承認。但新生的波蘭卻有著不小的野心,他們並不滿足與巴黎和會所劃定的邊界,而是希望恢復到1772年第一次瓜分波蘭之前的波俄邊界。於是,波蘭向新生的蘇維埃俄國發動了軍事進攻,重啟了波俄間的大規模戰爭。

    而另外一邊的蘇維埃政權也同樣有著不小的野心,在擊敗了波蘭軍隊的進攻後,蘇維埃紅軍乘勢攻入波蘭境內,兵鋒直指華沙。正在所有人都認為波蘭將要失敗的時候,蘇維埃紅軍卻在華沙城下意外失利。

    戰事使得國內局勢並不穩定的蘇維埃俄國不得不做出了讓步,1921年,俄國在與波蘭的合約中將波蘭所要求的領土割讓給波蘭,同時也承認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獨立。

    戰後的國界(獨立的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又以加盟共和國的形式加入蘇聯)

    這一場戰爭不僅加劇了波蘭民族與俄羅斯民族之間的矛盾,還使得18年後兩族間的矛盾再一次升級——1939年,為了收復在波蘇戰爭中失去的領土,蘇聯與納粹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再一次瓜分了波蘭。波蘭再次亡國。

    1939年蘇聯和德國對波蘭的再次瓜分

    二戰中雖然又發生了卡廷森林慘案、蘇聯對華沙起義的作壁上觀等一系列事件,但都被戰後波蘭和蘇聯在華約組織下的合作所暫時的掩蓋。

    不過這並不能說明兩國都放下了仇恨,在華約的框架下,蘇聯只不過是做到了當年俄羅斯帝國沒能做到的事情——把波蘭變成自己的"附屬國"。

    矛盾不僅沒有在這樣的“合作”下緩和,還因為蘇聯對波蘭的壓迫和干涉而進一步激化。當20世紀80年代末蘇聯的控制力下降的時候,波蘭幾乎是立刻拋掉了與蘇聯有關的一切,重新站在了俄羅斯的對立面。

    冷戰結束後,隨著世界大環境的整體平穩,兩國的仇恨也就沒有表現出來。但從波蘭脫離蘇聯10年後就加入北約來看,波蘭人還沒有忘掉俄羅斯的威脅;而俄羅斯不斷加強對飛地加里寧格勒的控制,也標誌著俄國人從沒有放棄向西前進的目標。近年兩國關係的再一次惡化,既是國際大環境的變化,也是數百年恩怨的凝結。

  • 4 # 天高雲淡kk

    俄羅斯對波蘭沒有仇,是波蘭對俄羅斯有仇,一定要區分這個概念!今天的俄羅斯要忙的事情很多,它從來都不想跟波蘭為敵,波蘭處處針對俄羅斯既有現實利益的需要,也有地緣上繞不開的結。此外,和歷史上的仇怨也有一定關係。歷史上,俄羅斯帝國的崛起建立在蠶食周邊鄰居的基礎之上,波蘭-立陶宛大公國就是被蠶食的物件,18世紀的後半葉,波蘭被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三次瓜分而亡國,這是波蘭和俄羅斯恩怨的第一道恩怨。

    19世紀初,波蘭消失沒幾年,拿破崙帝國幫助波蘭短暫復國,但它僅僅存在了8年,就被追擊拿破崙殘兵而來的沙俄軍隊摧毀了,這是波蘭和俄羅斯的第二道仇恨。在處置拿破崙帝國的維也納會議上,波蘭人聚集區重新成立了一個國家,這就是會議王國,但會議王國其實就是沙俄的一部分!直到1918年沙俄倒臺,它整整100多年的歷史都被沙俄統治!

    注意,黃色部分就是波蘭會議王國

    沙俄處置波蘭會議王國的手法簡單粗暴,沙皇不僅兼任波蘭國王,還直接把王國分為帝國的幾個省,可以說,在一百多年裡波蘭人恨透了這個鄰居。歷史恩怨或許可以忘記,但波蘭和蘇俄在一戰之後的摩擦是很難抹平的!波蘭先是趁火打劫挑起蘇波戰爭,鯨吞蘇俄的大片領土!甚至一度佔領了基輔城!而後蘇俄的反攻也同樣毫不客氣,圖哈切夫斯基的兵鋒一直打到華沙的郊區,最後又被戲劇性的挫敗!最後,蘇波戰爭以蘇俄割讓大片領土而告終,但對俄羅斯與波蘭的人民來講,這是一場不可能忘記的生靈塗炭!以至於後來的蘇聯都不願意再相信波蘭。

    蘇波戰爭中的波蘭武裝

    在1939年蘇德瓜分波蘭之後,約2.18萬名波蘭的精英被殘忍殺害,不管斯大林有沒有下令這麼做,這都是不能忽視的事實!也反映出蘇聯和波蘭之間的矛盾不是一般的深!直到蘇聯解體之後波蘭都不願意忘記卡庭慘案,與新生的俄羅斯糾纏不休!90年代還在打官司。

    相比卡庭慘案讓波蘭受到的傷害,領土上的損失更讓波蘭無法忘卻!根據同盟國劃定的新版圖,波蘭兼併德國10.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作為它失去東部18萬平方公里土地的補償,而且這18萬平方公里是在蘇波戰爭中奪取的蘇聯土地,也算是物歸原主了,但波蘭就是拗不過這個彎,一口咬定自己吃虧了。

    因此,1991年華約剛剛解體,波蘭就就開始轉變對外戰略,1991年加入歐共體、1993年加入北約,並把防禦中心從西部國境轉移到東部邊界,從軍事、經濟上全面淡化與俄羅斯和獨聯體國家的聯絡!儘管沒有事實表明波蘭對東方領土有太多野心,但它試圖不成北約、歐盟東擴的行為無人不知。波蘭不謀求收回那原本就不屬於自己的18萬平方公里土地,但很想拉攏白俄羅斯、烏克蘭和摩爾多瓦等國加入北約和歐盟,將這些國家當作自己與俄羅斯的緩衝區,以確保自己的長治久安。

    波蘭想在東面有一個緩衝區

    可見,就像本文開頭說的那樣,波蘭之所以對俄羅斯處處彰顯敵意,與歷史上數不清的過節並沒有太大關係,更多的是因為地緣因素,北約和歐盟越向東擴張它就越安全,波蘭不願意做對抗的最前沿。

    過分的是,波蘭一直謀求繞開俄羅斯的能源進口渠道,希望透過喬治亞、阿薩拜疆和烏克蘭直接進口中亞國家的石油和天然氣,也曾經支援透過土耳其進口中亞的能源!以降低俄羅斯的影響力。

    看到這裡不難明白,波蘭和俄羅斯之間的恩怨沒那麼複雜,歷史原因只是個噱頭,真正起到決定性作用還是現實利益,而讓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加入歐盟和北約是最符合波蘭利益的。

  • 5 # 博派的汽車人

    說一下俄羅斯和波蘭的歷史恩怨。

    一、沙俄帝國三次瓜分波蘭——800年波蘭滅國

    1772年—1795年,沙俄帝國、普魯士王國、奧地利帝國三國透過三次協議,分三次把波蘭領土全部瓜分。1795年,存在了800多年的波蘭國滅亡了。

    三次瓜分波蘭的過程中,沙俄奪佔的領土約佔原波蘭領土的62%,共約46萬多平方公里。

    二、蘇俄與波蘭的領土拉鋸戰——波蘭慘敗

    1809年,波蘭王國由俄國沙皇兼領國王。

    1918年,蘇俄政府承認波蘭人民享有“獨立和統一的不可否認的權利”。加上國際形勢有利,波蘭於1918年11月恢復獨立,亡國123年後重建。

    1919年,協約國在巴黎和會上承認波蘭共和國,波蘭政府力圖恢復1772年的俄波邊界線,發動了對新誕生的蘇俄的戰爭,史稱蘇波戰爭。

    1921年,波蘭與蘇俄在里加正式簽訂《波蘭與俄羅斯和烏克蘭和平條約》,即《里加條約》。根據該條約,波蘭獲得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以及立陶宛的一部分,蘇俄在這場戰爭中損失了大片領土。

    1937-1938年,蘇聯 "大清洗"運動期間,超過7萬波蘭人(蘇聯公民)被人用手槍擊中後腦而死亡,佔總受害者的十分之一。

    1939年,德國以閃電戰突襲波蘭,迅速侵佔波蘭大部分領土。1940年9月,斯大林命令60萬蘇聯紅軍進攻波蘭東部,佔領了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蘇、德兩國再次瓜分波蘭,波蘭再次亡國。

    1940年,蘇聯發生針對波蘭人的“卡廷慘案”。"卡廷慘案"是蘇聯為了徹底摧毀波蘭獨立的可能,也是為了對波蘇戰爭期間1.8-2萬名被俘紅軍死亡進行報復,於1940年4月至5月間對被俘的2.2萬名波蘭戰俘、知識分子、警察及其他公務員進行了有組織的大屠殺。(其中4421人於斯摩稜斯克郊外的卡廷森林被處決)。

    1945年,雅爾塔和波茨坦會議確定了波蘭東、西部邊界,東部以寇松線為波蘇邊界,西部波德邊界則向西推移至奧德-尼斯河,並把什切青和施維諾威斯劃入邊界的波蘭一側。波蘭版圖整體西移200多公里,面積比戰前縮小約7.6萬平方公里,損失約了20%的領土。

    1947年,蘇聯影響下,波蘭走上了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成為蘇聯衛星國。

    三、波蘭擺脫蘇俄影響——向西轉向

    1999年,波蘭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2003年6月波蘭加入歐洲聯盟。

    2019年6月12日,美國與波蘭達成框架協議,美國將向波蘭增派1000名美軍士兵,波蘭出資修建美軍駐紮所需各類設施。

    綜上,俄國四次瓜分波蘭,兩次滅國波蘭,一次清洗和一次屠殺波蘭人;波蘭華沙會戰完敗蘇俄,2萬蘇俄紅軍戰俘死亡,侵佔沙俄領土一次。所以,兩國互相傷害很深,屬於亡國滅族之仇!

  • 6 # 榮華之武器堂

    兩國在歷史上恩怨不斷。

    波蘭西面是德國,東面為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南面是捷克斯洛伐克,北邊是波羅的海,東北則是立陶宛和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目前面積約30萬平方公里。

    如果回溯到歷史,它也曾經有過很輝煌的時候。1569年波蘭和立陶宛合併,成為了兩海(波羅的海到黑海)之間的泱泱大國,領土面積達到55萬平方公里,領土包括如今的波蘭、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俄羅斯各國的地區領土。在它的擴張頂峰1634年領土面積達到了99萬平方公里。

    在波蘭兵強馬壯之時,俄羅斯在伊凡雷帝之後進入了一個動盪時期。而波蘭國王齊格蒙德三世為了向東擴張,藉口扶持伊凡雷帝的兒子德米特里繼位,兩次發動了對俄羅斯的侵略,甚至佔領了莫斯科。當然最後在俄羅斯反抗下,最後被趕了回來,俄羅斯則開始進入羅曼諾夫王朝。

    1648年烏克蘭爆發了赫梅利尼斯基起義,隨後他向俄羅斯求援,最後1654年烏克蘭脫離波蘭,與俄羅斯合併。這次事件成為了波蘭從強盛走向衰弱的一個起點。

    隨後俄羅斯出現了彼得大帝,他透過21年的北方戰爭,獲得了波羅的海出口,而俄羅斯的北方強大鄰居瑞典再也無法重現昔日輝煌。波蘭雖然在戰爭中站在俄羅斯一方,不過並沒有分得勝利的杯羹,而是成為了俄羅斯的附庸國。

    而當俄羅斯女沙皇葉卡特琳娜二世出現後,俄羅斯、奧匈帝國和普魯士三個強國密謀在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瓜分波蘭,從此波蘭開始了100多年的亡國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俄奧德三個帝國全部倒臺,波蘭成為了1個“被獨立”的國家,建立了波蘭第二共和國。新的波蘭第二共和國一成立,畢蘇斯基就做起了“兩海之間”的美夢。1919年波蘭就開始了西進,到了當年8月底已經佔領白俄羅斯、西烏克蘭,此外還佔領了立陶宛維爾諾地區。由於1919年的獲勝,畢蘇斯基更加信心滿滿,在1920年4月又發動了攻勢,目標是千年古城-基輔。5月7日,基輔被攻佔。隨後,紅軍開始了反攻。圖哈切夫斯基和葉戈羅夫分別指揮西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對波蘭軍隊進行了反擊。7月紅軍已經抵達華沙城下。然而紅軍由於兵力不足、後勤供應不足以及錯誤判斷形勢,最終敗於華沙城下。最終雙方都在不甘心中走向和平於1921年3月簽訂了《里加條約》。

    做為一個剛剛獨立並經歷戰爭的國家,波蘭國力並不是很強,然而波蘭領導人卻是雄心壯志,內政外交上既反德又反蘇,結果使得兩個具有雄厚國力和較深歷史積怨的鄰國都對波蘭充滿了不滿,最後的結果是蘇聯和德國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而除了蘇德以外,波蘭和它周圍的鄰國關係都不好,甚至還趁火打劫,參與瓜分捷克斯洛伐克。對於自己的安全,它則寄希望於千里之外的英國和法國。

    德波戰爭爆發後,波蘭倚靠的救星-英法聯軍在西線無所事事曬太陽,而蘇軍也進入了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而隨後則發生了卡廷事件。對於此事,二戰期間蘇聯予以否認,直到1990年4月才予以承認,如今波蘭政府在外交中經常拿來說事,不過對於自己在1920年蘇波戰爭同樣殺了幾萬紅軍戰俘一事波蘭避而不談。

    二戰結束後,波蘭的領土整體向西平移,蘇波邊界以寇松線A線為基礎,西部邊界則以奧得河和尼斯河為界。波蘭的領土東部失去一塊,在西面得到一塊。冷戰開始,波蘭首都華沙做為華約組織簽訂地自然被蘇聯牢牢控制,波蘭成為蘇聯控制下的東方陣營一員。

    當蘇聯解體時,波蘭成為東歐劇變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它政策完全倒向西方,成為最早加入北約的東歐國家,還在2004年加入了歐盟。它成為了北約對抗俄羅斯的急先鋒,似乎又在重複過去的歷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銀行做信貸做得快崩潰了,想辭職了,我該怎麼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