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勿忘初衷64882321

    七步詩之後曹丕聽出詩中的諷刺批評意味,生感慚愧,便打消了殺害曹植的想法,但是從來不重用曹植,將其一再貶官,曹植最後抑鬱而死。

  • 2 # 安慶之聲

    曹操去世後,曹丕繼承了曹操的王位。但是,曹丕非常不放心他那三個兄弟,怕他們一旦時機成熟奪了他的王位。二弟曹彰手握重兵,擁有十萬大軍,虎視眈眈。三弟曹植很有才華,一向被曹操器重。只有小弟曹熊,生性膽小怕事。

    聽說曹丕繼位,二弟曹彰歸順了曹丕。小弟曹因害怕而自殺。此時只有三弟曹植成為了曹丕的心腹之患,怎樣降服或治他於死地是個大問題。

    曹丕借曹植沒有即時前來為父王奔喪之固,可治他蔑視禮法,不為先主奔喪之罪。但後來又因念及兄弟情義給他一次機會,看他能否把握好。如果失敗,便治他死罪。

    故事是這樣的:曹丕限曹植在七步之內做詩一首,一定要有兄弟之情,但不能有兄弟二字。

    因為曹植很有才華,便馬上在七步之內做詩一首: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此七步詩可以說做得非常完美,也確實打動了曹丕,讓曹丕無話可說,結果只好放了曹植。

    曹植在七步之內成詩並且是脫口而出,而且內容十分深刻,把曹丕的內心描繪得淋漓盡致。

    曹植的這首七步詩不但救了他的性命,而且使他名垂青史,世人皆知。

    直到今天的人們也常使用曹植的“七步詩”來諷刺威逼利誘之人,更是具有現實意義和時代意義!

  • 3 # 吾乃聖鬥士

    曹植文采橫溢,三曹中魁首居之。但是玩政治遠比不上父兄。操丕二人是政治家,也是文學家。兄弟相爭,本就是大位繼承的博弈。植若安心做一文人,也就夠了。至於寫不寫七步詩,曹丕都不會殺他,因為畢竟落一個殘害骨肉兄弟的恥辱罪名。但是免不得囚禁。植若寬心無意政治,也能得善終。

  • 4 # 濟寧輕揚

    “七步成詩”之後,曹植被曹丕封為鄄城(治在今山東省鄄城縣北)侯,但仍然受到曹丕的猜忌,生活幾乎沒有自由,處處掣肘而不能如意,精神極為痛苦。而且,曹植雖貴為王侯,實已如一介平民,雖不需勞作,但衣食時時有缺,甚或不濟,物質生活十分窘迫。精神和物質上的雙重壓力,使曹植飽嘗煎熬。在當時有口莫辨、有冤難申的政治重壓下,他也只能讀書作詩聊以打發時光。

    黃初四年(223),曹植由鄄城轉封為雍丘(治今河南杞縣)王。黃初六年(225),曹丕東征孫權路過雍丘,住在曹植宮中,“曠然大赦,與孤(曹植自指)更始(意為不計前嫌,重新開始),欣笑和樂以歡孤,隕涕諮嗟以悼孤,豐賜光厚,訾重千金”(引自曹植《自誡令》)。曹丕的到來給了曹植以充分解釋的機會,二人的緊張關係得以緩解,曹植心頭初見光明,自覺施展抱負、為國效力的時機已到。但好景不長,曹丕在第二年去世,其子曹睿接任,是為魏明帝。曹睿對曹植這位叔叔同樣十分刻薄,少恩寡義,他繼位的第二年就徙封曹植於浚儀(治今河南省開封市)。太和二年(228),復還雍丘。太和三年(229),又遷東阿(治今山東省東阿縣西南)。太和六年(232)又遷於陳(治今河南省淮陽縣)。

    開始,曹植對曹睿是抱有幻想的,在輾轉遷徙的過程中,曾數度上表,請求曹睿給自己機會施展才幹,抱效國家。但曹睿始終只是表面應承,不作實質性答覆。太和六年(232)二月,曹植獲准進京,面見曹睿。曹植很想與曹睿單獨面談,討論時政得失,並希望自己被任用。但曹睿始終有意無意躲避他,不得面陳,悵然而回,為國建功的願望徹底破滅了。這時的曹植雖再無性命之虞,但困境與前並無兩樣。

    當時國家制定的法律對藩國限制極嚴,配備的屬吏都是一些不堪任用的庸才,撥交計程車兵都是一些老弱病殘,而數量也只有區區二百人。這些是國家通制,輪到曹植名下因他仍是罪人,事事都要減半,情況更為糟糕。嚴厲的政治壓迫和窘迫的生活使曹植十多年來心情一直異常苦悶,本來曠達通脫的個性被嚴重扭曲,變得鬱鬱寡歡而又沉默少語。這種憂鬱的心情嚴重損害了曹植的健康。曹植面見曹睿時,曹睿見曹植面容消瘦,就曾下詔過問他的健康狀況。詔中說:“王(指曹植)顏色瘦弱,何意邪?腹中調和不?今者食幾許米?又啖肉多少?見王瘦,吾甚驚,宜當節水加餐”。看來,曹植的胃病很重。從洛陽回來幾個月,病勢轉重。又加前途無望,萬念俱灰,終於在太和六年(232)十一月庚寅日去世,終年四十一歲。

    曹植死後,朝廷並沒有給他一個公正合理的評價,而是諡為“思”,意為“追悔前過”。在曹睿父子眼中,曹植至死都是一個有罪的人。

  • 5 # 運河陶山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是謝靈運對曹植的最高評價,王世貞也說“子建天才流麗,雖譽冠千古,而實避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辭太華。”前人都認為曹植才華出眾,最能體現其才華的就是《七步詩》。  曹植是曹操的小兒子,從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曹操死後,他的哥哥曹丕當上了魏國的皇帝。因為曹植和曹熊(第四兒子)在曹操亡故時沒來看望,曹丕便再追問他們倆。曹熊因為害怕,自殺了。而曹植則被押進朝廷。曹丕四兄弟的母親卞氏開口求情,曹丕便給了曹植一個機會,讓他在七步之內脫口一首詩,曹植就唸了這首七步詩。  七步詩  【作者】:曹植  【年代】:魏晉  【 體裁】:五古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賞析】:  據《世說新語.文學》中說,曹丕做了皇帝以後, 對才華橫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懷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如做不到就將行以大法,而曹植不等其話音落下,便應聲而說出六句詩來,就是上面的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因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後人稱之為《七步詩》。  此詩純以比興的手法出之,語言淺顯,寓意明暢。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過濾煮熟後發酵過的豆子,用以製成調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莖,曬乾後用來作為柴火燒,萁燃燒而煮熟的正是與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緊,自相殘害,實有違天理,為常情所不容。詩人取譬之妙,用語之巧,而且在剎那間脫口而出,實在令人歎為觀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語,千百年來已成為人們勸戒避免兄弟鬩牆、自相殘殺的普遍用語。  當然,此詩的風格與曹植集中的其他詩作不盡一致,因是急就而成,所以談不上語言的錘鍊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貼切而生動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贏得了千百年來的讀者的稱賞。據說曹丕聽了以後“深有慚色"不僅因為曹植在詠詩中體現了非凡的才華, 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領,使得文帝自覺不如。由於詩中以淺顯生動的比喻說明兄弟本為手足,不應互相猜忌與怨恨,曉之以大義,自然令文帝羞愧萬分,無地自容。  所以七步詩的意思就是,曹植希望和平,哥哥曹丕能放過自己,兄弟不要相互殘殺。曹丕明白了曹植這首詩的道理:如果自己殺了曹植便會被世人恥笑,於是便放了曹植。

  • 6 # 葉小子70063837

    為什麼不說曹丕壓根就沒想過要殺曹植呢!曹植作詩的能力天下皆知,三國志中不僅一次提到曹植在很多場合都可以即興賦詩!曹丕給他的題就是他的強項如果有心殺他根本就不會讓他作詩來威脅、作詩什麼時候能難住曹植

  • 7 # 只為搞笑而生

    失敗的政治家,成功的文學家。

    長得瘦弱,性格比較安靜敏感。雖然外表放任不羈、行為不檢點,但骨子裡卻是一個思想正統的人。強烈的家族使命感和對父愛的渴望以及想高層次的體現自我價值,推動了他跨越嫡長子繼承製的心理障礙。骨子裡的清高和自以為是,讓他堅信自己是父親心中的最佳人選。即使爭奪失敗,還天真的以為上位者能過往不究,還相信兄弟情深。

    曹植的《七步詩》雖然讓曹丕回憶起艱苦歲月的同甘共苦而饒了他的命,但他的詩才卻如流星隕落般,走向衰落。後半生的殘喘苟活也許是為了肩上的責任,那份對於家族使命感的責任,那份對於妻子和兒子們性命的責任。

    最讓人難忘的莫過於《感鄄賦》,以為是悽美愛情的只不過是文人的美好想象,事實上隱喻的是君臣大義。歷代文人再也寫不出比曹植更美的了。

  • 8 # 十項全能斜槓青年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洛陽,曹丕繼王位,曹植時年29歲,作《上慶文帝受禪表》、《魏德論》。曹丕稱帝之後,對曹植嚴加防範。後來,曹丕礙於母后卞氏的壓力,只好將曹植數次徙封。曹植的生活從此發生了變化。他從一個過著優遊宴樂生活的貴族王子,變成處處受限制和打擊的物件。

    黃初二年(221年),30歲的曹植被徙封安鄉侯(今河北晉州侯城),邑八百戶;當年七月又改封鄄城侯(今山東鄄城縣),是年作《野田黃雀行》,這次改封成為曹植一生重要的轉折點。

    黃初三年(222年)四月,31歲的曹植被封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戶,也就是在這次被封王之後回鄄城的途中,他寫下了著名的《洛神賦》。在《洛神賦》中,詩人描摹了一位美麗多情的女神形象,把她作為自己美好理想的象徵,寄託了自己對美好理想的傾心仰慕和熱愛;又虛構了向洛神求愛的故事,象徵了自己對美好理想夢寐不輟的熱烈追求;最後透過戀愛失敗的描寫,以此表現自己對理想的追求歸於破滅。

    黃初四年(223年),32歲的曹植徙封雍丘王。

    黃初六年(公元225年),曹丕南征歸來,路過雍丘,與曹植見面,增其戶五百。

    黃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繼位,即魏明帝。壯心不已的曹植急切地渴望自己的才能得以施展,他曾多次慷慨激昂地上書曹叡,要求給予政治上的任用,拳拳之心可以使鐵石心腸之人動容。但過於冷靜理智的曹叡卻心如古井,不起微瀾,對於曹植的種種表白和要求,只是口頭上給予嘉許而已。曹叡對他仍嚴加防範和限制,處境並沒有根本好轉。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遷封過多次,最後的封地在陳郡。

    太和三年(229年),38歲的曹植徙封東阿,其間潛心著作,研究儒典。

    太和六年(232年),曹植改封陳王,11月曹植在憂鬱中病逝,時年41歲,遵照遺願,將其葬於東阿魚山。後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

  • 9 # 日出北京

    七步成詩是曹植的同情者所寫意在抹黑曹丕,這事史學界早己公認。七步成詩只出現在三國演義本不可信三國志等正史均無記載。第一個對七步詩提出質疑的是梁朝的一位史學家。曹丕在帝王中也屬中上水平,怎麼會弱智到當著滿朝文武要置曹植於死地給自己留下一個暴君的千古罵名。易中天先生說得對很多人把三國演義當歷史沒救了。

  • 10 # 午夜colt

    三國演義對曹植評價太高了,中國有句話物以類聚,能寫好詩不代表他就是好人,楊修那麼陰險的人曹植天天跟他混在一起,從側面說曹植也是那類人,古人對名聲和做事風格比生命還重要,所以我覺得曹植也就那類人,請記住一件事,汪精衛寫文章寫字都是大師級別,但他就是漢奸!

  • 11 # 油菜芽

    曹植七步成詩之後,得以保全性命,這個結局大部分人都是知道的,也不用多做講解,今天著重談一下這首被奉為神作的《七步詩》,它真的就是曹植在七步之內就一吟而就的嗎?

    曹植是個文才,這點不用置疑。但在政治上,他被排擠打壓,未有作為。一個文才很高,而又沒有從事什麼正經工作的人,應該是曹植當時的基本生活狀態。

    在這種狀態下,被人敬贊文才絕倫,應該是曹植心靈上的重要慰藉。種種史料表明,曹植對文學詩賦幾乎是沉溺的,因為在這上面他才能找到與之身份地位相匹配的存在感。我們不難想像,作為一個面對飄雨落花都會引發詩興的文藝青年,曹植平時鬱郁不得志,幾杯酒下肚,想起自己的處境,感慨之餘,肯定也會醞釀一些詩賦,來抒發一下自己的心情。

    於是魏晉某年某月某日,當曹丕召見曹植時,從外地趕往魏都的曹植自知凶多吉少,一路上惶恐難過。古時候沒有高鐵飛機,行程較慢。他於車馬顛簸的行程中,預想著和自己兄弟見面後,反目為仇時的情景,心裡苦悶糾結,渾渾噩噩中不由自主在腹內賦詩一首,以消解忐忑不安的焦慮心情:“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至於有沒有這種可能,我們來看《七步詩》這段典故的描述,曹丕令曹植七步之內做詩一首,否則性命不保。在如此生死攸關的超強重壓之下,曹植幾乎是不假思索,於七步內脫口誦出這首立意深刻的詩篇,這情景,像不像是考場上那些事先知道了標準答案的作弊考生?

    曹植才高八斗,這個讚譽有點過了。他父親曹操權傾天下,他的地位也隨著尊崇不凡,說這話的人有點巴結他的嫌疑。一石獨佔八斗,在古人中能擔此稱讚的只有一個,那人不叫曹植,叫蘇東坡。

  • 12 # 吾才是傻瓜

    曹丕繼承王位後,不久又稱帝,建立魏朝。...,...。嫉恨曹植的念頭卻依然沒有改變。有人告發曹植經常飲酒罵人,還把曹丕派去的使者扣押了起來,但並沒有招兵買馬、陰謀反叛的跡象與徵兆。這算不上犯罪,殺了他怕不能服眾,於是曹丕便想出了一個"七步成詩"的辦法,想治罪於曹植。當時,曹植略一思索便在七步之內將詩作出:"煮豆燃豆萁,喜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另一種說法是: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向釜下燃,豆在釜中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首"七步詩"取譬之妙,用語之巧,在剎那間脫口而出,實在令人歎為觀止。然而,"七步詩"便成為了曹植的救命詩,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只以降低曹植的官爵作罷。(我的文化水平低,才疏學淺,只能盡力而為說這些了。讓人見笑了。)

  • 13 # 東籬釆雪蓮

    七步詩是曹植的摧命符,奪命丸,追魂丹。才高八斗的曹植視才傲物,以酒為伍,狂傲不訓,口無折攔均犯政壇大忌,更兼楊修與植皆為小聰明而無大智慧之輩,操已殺修而棄植立丕是為明智之舉。丕與植雖有兄弟之親卻為君臣之位,古人“三綱”中曾有“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之雲。丕繼操位高權重,用七步成詩之法欲除丕以除異已,七步詩成更使丕嫉賢妒能之心日盛,植安能望生呼?此乃天意,還是時命運使然諸君誰能說明白?

  • 14 # 笑談百家

    《七步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詩之後,植與諸侯並就國。文帝黃初二年,監國謁者灌均希指,奏"植醉酒悖慢,劫脅使者"。有司請治罪,帝以太后故,貶爵安鄉侯。其年改封鄄城侯。

    黃初三年,立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戶。

    黃初四年,徙封雍丘王。 黃初六年,帝東征,還過雍丘,幸植宮,增戶五百。

    明帝太和元年,徙封浚儀。二年,復還雍丘。三年,徙封東阿。六年正月。其二月,以陳四縣封植為陳王,邑三千五百戶。植每欲求別見獨談,論及時政,幸冀試用,終不能得。既還,悵然絕望。時法制,待藩國既自峻迫,寮屬皆賈豎下才,兵人給其殘老,大數不過二百人。又植以前過,事事復減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無歡,遂發疾薨,時年四十一。諡號,思,後人稱為,陳思王。

    大家看看,曹植七步詩之後的日子相當不好過,曹植每次想單獨求見文帝,明帝談論時政都得不到批准,又因為以前犯過錯誤,所以封賞方面都比其他諸侯王少一半,又上疏,上存問親戚表,陳審舉之義表,求自試曰表,等等:終不得用,所以氣憤發病而死,

    曹植求自試表說,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詔,效臣錐刀之用,使得西屬大將軍,當一校之隊,若東屬大司馬,統偏舟之任,必乘危蹈險,騁舟奮驪,突刃觸鋒,為士卒先。

    魏國當時以曹真為大將軍,主要是總西事,主要工作是防守蜀國。曹休為大司馬,主要是總東事,主要工作是防守吳國,所以曹植這麼說,他是想取代曹真和曹休的工作,想上陣殺敵立功,但是明帝不許,反而更懷疑他。

    再說一下魏文帝,魏氏王公,既徒有國土之名,而無社稷之實,又禁防壅隔,同於囹圄;位號靡定,大小歲易;骨肉之恩乖,常棣之義廢。為法之弊,一至於此乎!【袁子曰:魏興,承大亂之後,民人損減,不可則以古始。於是封建侯王,皆使寄地空名,而無其實。王國使有老兵百餘人,以衛其國。雖有王侯之號,而乃儕為匹夫。縣隔千里之外,無朝聘之儀,鄰國無會同之制。諸侯遊獵不得過三十里,又為設防輔監國之官以伺察之。王侯皆思為布衣而不能得。既違宗國藩屏之義,又虧親戚骨肉之恩。】

    封地大小歲易,一兩年搬一次家,當然這不是曹植一個人這樣,魏國諸侯王都是這樣。魏文帝對諸侯王相當嚴厲,寄地空名,而無其實,王國只有老兵一百多人來守衛其國,遊獵不得過三十里,過三十里就違法了,無朝聘之儀《禮記·王制》:“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 鄭玄 注:“比年,每歲也。王國還設監察官伺察,稍有不慎違法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搞得諸侯各王想反回來做老百姓而不能得,魏國諸侯王過的是相當苦,魏宗室曹冏曾上書說分封的事,從東周說到當時的魏國,說的在情在理,可惜當時是曹爽輔政曹爽不能用。

    這就是魏國亡國的原因之一,秦始皇是看到東周天下八百諸侯,相互兼併天下大亂的弊端,所以子弟無尺寸之封,魏文帝在封分方面學秦始皇,怕諸侯王造反,所以諸侯王手上都沒有兵,到了晉代晉武帝看到魏國的這一弊端,加強諸侯王的勢力,又搞出了八王之亂,但不管怎麼亂江山還在自己子孫的手上,總比被外姓人奪走的好。魏亡國原因之二,就是九品中正制,我大概給大家講一下,兩漢當時選官制度是,舉孝廉,察孝廉,舉茂才等制度,注重德才,而次門第。曹操也多次頒佈唯才是舉今,所以在品第人物上,雖然家世是不能忽略,但更重才學。而中正制一出,廢除了察舉制度,州郡設大小中正,中正品第唯以血統為準,門第高即獲高品,寒庶人士要麼上不了品當不了官,要麼就是下品,所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公門有公,卿門有卿”者也。搞得朝政全部被大勢族把持。而寒庶人士基本上當不了官,就算當上了也是小官。這就是司馬宣王當年搞政變成功的原因之一。魏文帝這一制度是違背了曹操的初衷,沒有簫規曹隨,這二點直接導致魏國亡國。

  • 15 # 煮酒君

    曹植,字子建,生母武宣卞皇后,是曹操的第四子。曹植作為三國時期魏國著名文學家,著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並與其父曹操、兄長曹丕,被後人合稱“三曹”。

    曹植詩以筆力雄健、詞采畫眉見長,我們今天看到的《曹子建集》,為宋代人編撰,其所留三十卷詩文今已佚失。

    曹植最為人所知的,是他所作《七步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詩》以豆、萁喻兄弟,以萁燃煎豆比喻曹丕與曹植二人相爭的形勢。據《世說新語•文學》記載,“文帝(曹丕)嘗令東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殺),應聲便為詩……帝深有慚色。”《七步詩》說是曹植所作,但一來常理不合,二則史料殘缺,並無明證,因此,學界對其是否出自曹植之手尚有疑慮。本文僅討論曹植在爭位世子之後所帶來的影響和其最終的結局,姑且認為這首詩出自曹植之手。

    從《七步詩》中,我們已經能夠感受到兄弟二人在爭奪世子之位時的慘烈血腥,所謂“相煎”,恐怕也不足以概括,那麼奪位失敗的曹植將面臨曹丕怎樣的報復?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又總有些新的問題留給後人懸念,曹丕、曹植兄弟二人就是如此:曹丕在黃初七年(公元226年)即病逝,而曹植則是在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封陳王后,於當年十一月病逝。曹丕既然對曹植行報復之事,至於“豆在釜中泣”的“相煎”之言,然則為何曹植能夠得離四十一歲的壽數,還在曹丕之後離世?

    因為打擊並非致命。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操建成銅雀臺,召集文士登臺為賦,曹植便身處其中。

    史載曹植略加思索,便是一篇《登臺賦》,一揮而就,由此得曹操寄予厚望,認為這樣的才氣,是可以拿來當繼承人的。建安十六年,曹植隨父征戰沙場,至建安十九年,改遷臨淄侯,手下也得丁儀、丁廙、楊修等人輔佐。曹操數次欲以曹植為繼承人,但由於其短於政治、軍事家所有的鐵血、敏銳,終於放棄。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欲以曹植掛帥解救曹仁,但曹植卻於戰時喝得酩酊大醉,為曹操所惡,失去了爭奪太子的資格。

    曹植與曹丕爭位時間雖短,但勢力委實不小,曹丕雖稱帝,對這個弟弟自然不放心,遂先剪除曹植的勢力,如丁儀、丁廙兄弟等,再外遷曹植。曹丕對曹植嚴加監視,本待一勞永逸,無奈其母卞氏力保,終只是將曹植數次外徙。

    黃初三年(公元222年),曹植受封鄄城王,食邑二千五百戶,但他明白自己的尷尬處境,在封王回鄄城途中寫下《洛神賦》,向洛神傾訴其理想的最終破滅。曹丕在登基後,就著力解決王朝穩定問題,藩王也在其列,他收取藩王的行政等權力,使藩王手中只有一些老弱病殘的兵士以備不虞——曹植也在此列。

    曹丕死後,曹叡繼位,是為魏明帝,曹植以為黑暗時期過去,上書陳詞,以期才學得到施展,但不料仍為魏明帝所忌,防範、限制猶甚於曹丕在世。太和三年(公元229年),曹植遷東阿王,終於對朝政死心,轉而潛心研究儒典,於公元232年11月,在憂憤之中病逝,史稱“陳思王”。

  • 16 # 鼎78674442

    七步詩是在滿堂文武大臣面前為曹植挖的坑,曹植不光出色的寫出七步詩,並且把兄弟之情含入其中,此時在痛下殺手必會大失人心,權利剛剛接手根基並未牢固,現在朝野需要穩定更需要眾大臣的忠心支援!

  • 17 # 悠然南山

    七步詩相傳為曹操之子曹植所作,但就其傳世的版本而言就有多個,所以說歷來對此詩的來歷及其真偽性存在一定的爭議:或言此詩是假借別人之口,來控訴曹丕的陰險狠毒;或言此詩確為曹植所作,但就其真實的歷史背景而言,並非發生在《三國演義》中描述的、在眾目睽睽的朝堂之上。但這裡,我們不想再浪費精力去考證這首詩篇的來源(畢竟曹植的部分詩篇原集至北宋末已散佚),那麼讓我們來探究一下,曹植的結局是什麼,為什麼一個才高八斗的人,竟然會落得如此結局。

    一、曹植的結局是什麼。

    答案是肯定的,死……

    當然,這是一種略帶調侃的說法,可能讓有些本著嚴肅認真的態度來看待歷史的人很有意見(不喜勿噴,謝謝)。但死也有很多種,既有成仁取義、馬革裹屍,也有終日寡歡、鬱鬱而終,很明顯,從曹植的種種經歷來看,他應該屬於後者,先是在奪嫡之爭中,將滿手的好牌打的稀爛,最終無緣帝位,再後來,曹操病逝,曹丕繼位,曹植的生活狀態立馬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從之前養尊處優的公子哥,立馬變成了處處被防範、處處受限制、處處受打擊的物件:先是被奏以“醉酒悖慢,劫脅使者”,被貶為安鄉侯,後改封鄄城侯,再立為鄄城王,本以為曹丕死後,其子曹叡繼位,終可以施展自己的報國之志,但天不遂人願,曹植仍然是過著一種被實時被監視、處處被提防的生活,甚至其封地也被遷至東阿,再後來被改封陳王,卒諡思,故後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所以說,終曹植一生,或者說是後半生,很明顯是生活在一種壓抑、抑鬱的氛圍中,對於一個被讚譽為“才高八斗”的人來說,是一件令人何等悲憤與不平的事情。

    二、曹植為何會落得如此結局

    究曹植一生,其落敗的原因,也完全可以歸結為一個字:才。曹植也正是為其才情所累,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讓後人每每論及此事,都不禁為其唏噓不已。

    1.和曹丕的帝位之爭:在曹操喜愛並有意讓其繼承大位的兩個兒子,曹昂和曹衝,相繼離世後,曹操起初對曹植寄予厚望,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在鄴城所建造的銅雀臺落成後,曾召集一批文人墨客登臺為賦,就在眾人矚目之中,曹植揮筆而就,第一個完成,其文曰《登臺賦》,深得曹操讚賞,後來甚至贏得了曹操“兒中最可定大事”的讚譽,乃至於幾次都有機會榮登儲君之位,此舉不能不引起同為候選人的曹丕的忌憚與憎惡。因此,在最終曹丕登位後,一是為了報自己當年的奪嫡之仇,二是出於對曹丕不世才華的防範,對曹植嚴加提防。

    2.失去了對世情的準確判斷,無法擺正自己的位置:如果說曹丕在不斷的防範自己,對於曹植來說尚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話,但曹丕之子曹叡繼位後,對自己仍然抱有“不可放虎歸山”的態度,就著實令曹植無法坦然面對了。黃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繼位,是為魏明帝。已處於烈士暮年的曹植,竟然為了施展自己心中被壓抑多年的才華和抱負,多次上書曹叡,慷慨陳詞,要求在獲得一定的政治地位,甚至於主動請纓,希望領兵去西進滅蜀,東出剿吳,這就不得不引起曹叡的警覺和疑心。試想,無論曹植的目的和動機多麼單純,但其首先曾與自己的父親曹丕爭奪過帝位,再者,他的才名天下皆知,加之自己初登大寶,此時曹植動作頻頻甚至試圖執掌兵權又是意欲何為。曹植空負一身才情,但卻沒有參透這最基本的進退之理,著實可悲可嘆。後來果然不其然,曹植滿腔熱血的報國之志、日月可鑑的肺腑之言也只是加重了曹叡的猜忌與打壓,在這種境遇之下,曹植更加的鬱鬱寡歡,不就便抑鬱悲憤而亡,時年四十一歲。

  • 18 # 歷史有妖氣

    1951年東阿魚山陳思王墓,出土了一個陶耳杯,簡陋古樸,正是曹植平生手執之物。墓中無長物,詩人留給這個世界的,除了這個寒酸不堪的酒杯,就是那些感情豐富的詩篇,依然保持著溫度。

    《七步詩》之後,在十年時間裡, 曹植先後被徙封安鄉侯(今河北晉州侯城)、鄄城侯(今山東鄄城縣)、鄄城王、雍丘王(今河南杞縣)、東阿王(今山東東阿)、陳王(今河南淮陽),曹植在不惑之年於憂鬱中病逝,遵照遺願,葬於東阿魚山。

    清人王漁洋曾經忍不住發狂言,縱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說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而已。

    細細想來,三人都是少年得志,末路迷離,半生奔走於“流放”路上。

    然正因如此,這些潦倒不堪的男子,才能寫出最有魔力的詩。馬背上的風沙,舟楫中的波浪,萍水相逢的過客,均不過是增添詩的題目,多幾曲贈別,加數筆風物。

    當然,還有酒。

    《三國志》說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漢魏之際,飲酒風氣頗濃,《古詩十九首》裡“不如飲美酒,被服織與素”,正是時代寫照,曹操雖頒禁酒令,自己卻也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曹植此處酷肖其父,其在《酒賦》之中大談歡飲之害,擱筆卻依然扣劍清歌、奮爵橫飛。“置酒高殿上,親友從我遊”;“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連李白《將進酒》都在懷念這個暢快美好的場景。

    其實,文人好酒,多為增添俠氣。《史記》講“荊軻嗜酒,酒酣以往,高漸離擊築,荊柯和而歌於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成為後世詩家嚮往的情景,“陶潛詩喜說荊軻,江湖俠骨恐無多”。

    然而,曹植詩中的俠卻是另一番景象。

    金庸在小說《射鵰英雄傳》中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在曹植詩中,這位大俠乘一匹白馬向西北邊疆疾行,武藝高超,騎射驚人,他縱馬登上高堤,望著北方烽火,“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白馬篇》)

    他一再感慨“閒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雜詩》),作為一個貴公子,在沙場上結束這個亂世,卻成為他的人生理想。曾幾何時,這是他和他朋友們的共同理想,直到後來,杯中酒不空,座上客安在?平生友輩王璨、丁儀、王璨多半凋零,其他人也紛紛離他而去。“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野田黃雀行》)。

    即便如此,他也要做一個孤獨的英雄。南朝謝靈運所言“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似乎專指文采風流,而曹植的自我認知並非如此,“懷此王佐才,慷慨獨不群。”(《薤露行》)在被他的哥哥和侄子疑忌的歲月裡,曹植依然沒有隱藏對自己“王佐之才”的信心,依然不避嫌疑,不斷上書,以期為國做事。

    然而,詩人生在魏晉角鬥場,他的結局註定是悲劇的。

  • 19 # 九州歷史

    曹丕去世後,曹植還活著。

    曹丕、曹植、曹彰,同父同母,是最有實力奪嫡的三個兒子。曾經曹植最有優勢,很多次曹操差點立了曹植。但是曹植文人氣息太重,不修邊幅、行為放蕩,又總想在才華方面勝出,曹丕就採取其他辦法,其中不乏卑鄙手段,終於取得最後勝利。

    曹丕本人陰險、刻薄,登基後對弟弟們的實力仍心有餘悸。登基之後,立即命令他們各自回到封地,不準留在京城。後來,兄弟們到京城朝見,曹彰被毒死在王府。曹丕又要殺曹植,命其七步之內作詩,天縱奇才的曹植,作出了那首名垂千古、催人淚下的《七步詩》。卞太后哭著對曹丕說:“你已經殺了我的任城(任城王曹彰),不能再殺我的東阿(東阿王曹植)了!”

    死罪可免但活罪難逃。曹丕一共當了六年多的皇帝,在這段時間裡,曹植一直被改封,平均在一個地方不倒一年,一直在路上奔波。

    公元221年,曹植徙封安鄉侯(今河北晉州);幾個月後徙封鄄城侯(今山東鄄城縣);公元222年,徙封雍丘王(今河南杞縣);然後到章陵(今湖北棗陽)、義陽(今河南桐柏縣)、彭城(今徐州)、濟陰(今山東定陶)。

    公元226年,曹丕病逝,魏明帝曹叡即位,曹植當年35歲。曹植理想的火花瞬間被點燃,並且一發不可收拾,多次慷慨激昂地向魏明帝上書,請求重用。以曹植獨步天下的文采,自然能令任何人動容。曹叡雖然文采不及老爸和叔叔,政治水平卻不低,他清醒理智,對叔叔大力吹捧,卻處處防範,從不給任何重用機會。

    曹植依然被不斷改封。又過了三年,曹植徙封東阿(今山東東阿),心如死灰的他開始研讀佛經。又過了三年,曹植徙封陳王,當年就孤獨地死去,時年41歲。後世一般稱其為“陳王”或“陳思王”。

  • 20 # 夜狼文史工作室

    《七步詩》最為流行的版本,是我們所熟知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首詩出自於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偽作,陳壽的《三國志》並沒有記載,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文學》倒是講了一個“七步成詩”的故事,大意是說:曹丕成為皇帝后,對曹植當年跟自己爭奪世子的歷史耿耿於懷,逼迫著曹植在起步之內完成一首詩,否則就要將曹植殺害。曹植文才很高,在七步之內,做成了詩,避免了危難。

    這首詩摘錄如下:“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與《三國演義》相比,確實有著很大的不同,然而所要表達的意思大致相同。

    《七步詩》的真偽一直以來都存在著很大的爭議,大權在握的曹丕想要整治曹植有的是辦法,不需要使用這樣低劣的手段,而曹丕的地位已經鞏固,也不需要非得把曹植除去,極有可能,這也只是一個故事,一個後人有意編織出來的故事。

    當然地,不管有沒有這個故事,曹植的日子還是要過下去。

    按照故事的說法,曹植做《七步詩》的年份,大約是在黃初元年(220年),即曹丕稱帝的年份,那麼之後,曹植的人生又是怎樣的呢?

    曹丕稱帝后,不僅是對曹植,對其他的兄弟們也是不怎麼放心的,也就對他們採取了多次徙封的方式,將他們放在封地上嚴加看管起來,並且還不時地對他們打壓下。

    黃初二年(221年),曹植被徙封為安鄉侯(今河北晉州侯城),封邑八百戶,當年七月,他又被改封為鄄城侯(今山東鄄城縣),又一次搬了家。當年他30歲。黃初二年(221年),曹植“升職”了,被封為了鄄城王,封邑也增加到了二千五百戶。著名的《洛神賦》就是在這期間寫成的。

    黃初四年(223年),曹植“又”又搬家了,這次被徙封為雍丘王。似乎是為了表示兄弟間的“友愛”,黃初六年(公元225年),曹丕南征回來途中,路過雍丘時,還去看望了曹植,並且還增加了他的封邑五百戶。

    太和六年(232年),曹植再次被改封為陳王,所謂的政治上的野望越加變得遙遙無期。當年11月,曹植在落寞中病,時年為41歲。按照他的遺願,他被安葬在了東阿魚山。

    曹植除了在詩文辭賦方面成就斐然,其實書法方面也不差,為當時所重。

    再來談談曹植的婚姻。如果真按史實來說,曹植與傳說中的《洛神賦》原型甄氏其實沒有多大的瓜葛,他先前娶的是大名士崔琰哥哥的女兒崔氏,後因穿的過於華麗,為曹操下令賜死。曹植的繼妻為謝氏,他一直陪伴著曹植,壽命倒不短,直到晉朝時期還活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的一生要經歷多少坎坷?怎麼感覺自己活得這麼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