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平陽侯

    很多,如果你看過專門的書籍就會知道。

    1.心狠手辣,厚黑。兒女可以不要(逃命時親手把兒子女兒推下車,推了三次,夏侯嬰又抱上來三次,這才作罷。)親爹可以不要(最著名的分一杯羹的故事)

    2.虛心納諫。蕭何要追韓信?準。封韓信為大將?準。封韓信為齊王?準。(開始不準,張良踩了他一腳,趕緊改口準了)韓信的能力有多大毋庸置疑。

    3.統戰工作做的好,能忍。人們常熱衷於說漢朝立國後誅殺異姓王。但其實這些異姓王政治背景都不乾淨,不是什麼降將就是曾經攻打過劉邦的人(包括韓信)。沒有點忍耐心早就把他們殺了,還等到建國後?

  • 2 # 謀士說

    《史記》開篇就說劉邦好酒色,像個無賴!帶兵打仗不如韓信,治國不如蕭何,出謀策劃不如張良。打戰、治國、出謀劃策,三個都不佔,他到底是怎麼登上皇帝寶座的,估計很多人還想不明白,為什麼偏偏是他,而不是項羽?

    劉邦畫像

    劉邦即漢高祖,漢朝開國皇帝,作為漢朝的奠基者,當然功不可沒!他出生平民家庭,從亭長到皇帝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如何一步一步,做上皇帝寶座的?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這話一點也不假,秦末出現了不少的英雄人物!劉邦也算是其中一個,他有遠大的志向,目標就是做皇帝,所以說: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劉邦雖然沒什麼錢,他卻找了一個好靠山,娶了名門望族的女人呂雉!當時劉邦住在沛縣,劉邦的老丈人和沛縣的縣令時好朋友,來沛縣定居,呂公是有名望的人,劉邦也想來拜訪他!無非是高攀名門望族,好升官發財!劉邦雖然身份低微,長相卻吸引了呂公,不知是劉邦長得帥,還是臉上寫著皇帝兩個字,呂公一看就準!當天就決定把女兒嫁給他,劉邦真的是走了狗屎運,娶了漂亮老婆不說,一夜暴富!

    劉邦雖然娶了呂公的女兒,但還是一個亭長,時不時的抓徭役去驪山修秦始皇的陵墓,半路經常有徭役逃跑!劉邦在晚上乾脆全部放了,就是這一舉動,讓壯丁們大為感動,壯丁們不走了,願意跟隨他!放走壯丁後,在晚上又發生了怪事。他放走的壯丁半路遇到白蛇擋道,都害怕,跑了回來找到劉邦。劉邦估計是喝了酒,藉著酒意壯膽,去斬了白蛇。古代人很迷信,說他殺了赤帝之子,是不是安排好的,誰也不知道。因為這件事,一下遠近聞名,跟隨他的人對他也很畏懼,所以一直跟隨他!

    張良進履

    秦末農民戰爭爆發後,沛縣縣令也起義,蕭何和曹參當時為沛縣官員,他們勸縣令將本縣流亡在外的人召回來,一來可以增加力量,二來也可以杜絕後患。縣令覺得有理,所以把劉邦招回來!由於劉邦人多勢眾,影響力又大,所以縣令畏懼後悔了!在劉邦回來的時候,不開城門!並準備捉拿蕭何和曹參,二人逃得快,出城跑到劉邦哪裡!所以,蕭何和曹參謀劃,鼓動城內百姓殺掉出爾反爾的縣令,大家一起保衛家鄉。

    劉邦因此佔據沛縣,在蕭何和曹參的謀劃下,自稱是赤帝之子,從沛縣起兵,攻城拔寨。經過數次戰役,劉邦遇到了謀士張良,張良投靠了他。後來劉邦在進攻豐邑的時候,遇到了項梁。項梁為他補充到五千兵力,很快拿下豐邑,因此成為項梁手下一員大將。

    為了起義能名正言順,招募更多的人投入反秦的隊伍!項梁找到楚懷王的孫子羋心,立為楚王。以楚王的名義,招募義軍。隊伍不斷壯大,劉邦與項羽合兵在一起,而且稱兄道弟!直到項梁死後,劉邦和項羽分兵,進攻秦國,並約定誰先進入咸陽,誰就是關中王。

    鉅鹿之戰

    而劉邦從西面入秦,一路沒有遭遇秦國正規軍抵抗,幾乎暢通無阻!而項羽當時不是主將,跟隨宋義從北面去鉅鹿救趙王和張耳。宋義到達鉅鹿,駐紮下來,不出兵消耗了四十多天!項羽憤怒之下殺了宋義,威震楚國。後來,項羽在鉅鹿之戰,一戰成名!各諸侯國更加懼怕項羽,所以劉邦進入咸陽以後,不敢動咸陽的一草一木!

    項羽在鉅鹿之戰徹底將秦軍打垮,真正讓秦國崩潰的是項羽!就是因為沒有了障礙,劉邦才順利進入咸陽,做了關中王!劉邦知道自己的實力不如項羽,所以開始不敢跟他對著幹,鴻門宴逃跑以後,直到諸侯們造反以後才公開與項羽決裂!但是每次與項羽交手都失敗,但是奇怪的是,每次而順利逃脫!最後垓下一戰的時候,各路諸侯彙集在了一起,項羽走投無路,只好烏江自刎!項羽一死,劉邦建元稱帝,建立漢朝。

    滅秦

    縱觀劉邦一生,最主要是善於用人,打天下畢竟不是他一個人能搞定的!而項羽就是吃了這種虧,全國的叛亂全靠自己去鎮壓,孤家寡人一個,身邊的謀臣也不信任,單打獨鬥。而劉邦基本靠外力,連吃了敗仗逃跑都是在謀士的策劃下逃脫的,如果沒有一幫人,劉邦在鴻門宴估計就被幹掉了!

    雖然說劉邦打仗不如韓信,治國不如蕭何,出謀不如張良,從他用人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他有做皇帝的潛力!韓信曾經評價劉邦說“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言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從韓信的這句話可以看出,劉邦是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打天下何須自己動手,駕馭好將領就可以了。他能做皇帝,彰顯出了他具有管理者的智慧,並非一個無能之人!

  • 3 # 所以然者

    真正讓中華民族屹立千年不倒,直到今天依然驕傲的站在全球一線國家位置上的是漢朝。大漢雄風給這個民族注入了強勁的民風傳統,給了這個民族遺留下強大的版圖基礎,給這個民族傳承下強健的文化基因,造就了我們砸不爛、扯不斷的中華民族。

    可這麼偉大的一個朝代,究竟是誰打下的一片大好江山,使大漢具備了統一而強盛基礎條件呢?很多人會首先想到漢代的開山鼻祖劉邦。其實不然,劉邦僅是漢朝集團公司的創始人,卻不是把這個公司做強做大的那個人。劉邦自己沒多大抱負,整天懵懂於蹭飯、打劫、吹牛皮。後來所做的一切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保命。落草是保命,為了不被別人吞併加入項梁是保命,有名氣之後沒了退路還是保命,其實他就是被動的被別人一步步推到了皇帝的寶座之上。

    最初的他僅僅是為了保命,中期作為楚國將領,所努力的目標也就是裂地封侯,到了關中在眾人的慫恿下無非就是想做個關中王。後來被項羽“發配”到漢中就更慘了,整天提心吊膽於別被章邯吞併。可是遇到韓信之後這一切都變了,韓信告訴他不但別人吞併不了他,還給他描繪出一個吞併天下的美好藍圖。

    我們來看一下劉邦人生的發展軌跡。在遇到武信君項梁之前,劉邦團隊沒有政治抱負、沒有信仰、沒有目標、沒有紀律、沒有組織,“沛公(劉邦)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跟土匪沒有太大區別。有人說劉邦年輕的時候就胸懷大志,見到秦始皇后感嘆“大丈夫當如此”,結合他後來“賀萬錢”的故事,這無非是又一次吹牛皮罷了。跟其他諸侯起事以推翻暴秦為己任的政治抱負不同,那時候的他是迫於無奈才落草為寇,狼奔豕突於芒碭山中,打家劫舍的事估計沒少幹。以內應攻下沛縣之後,收納了蕭何、曹參等公務員,在蕭曹的幫助下這支隊伍差不多能達到保安隊的素質,但跟正規軍隊還有很大的差距。

    項梁帥八千江東子弟兵北上抗秦,沿途不斷招收各種武裝力量壯大自己,劉邦就是這時候以土匪身份被項梁收編的。之後項梁為了增強這支新軍的戰鬥力,對劉邦隊伍進行了人員補充、裝備更新,史記記載一次性就給他補充了五千人和十員將領,這才成為一支軍事力量。在入關攻秦之前人數大約1——2萬人之間,作為校尉、偏師存在,配合先鋒主將項羽攻城略地。也就是在項梁的隊伍裡,他才接受到推翻暴秦統治的政治教育,也有了自己的政治目標,嚴格意義上講在這時候他才真正萌芽,成為了一個小政治人物。

    項梁的死對於劉邦來講是一次幸運機會。項梁死後楚懷王熊心意欲掌控軍權,採取分化瓦解項梁團隊實力,劉邦不是項梁嫡系部隊,成為熊心拉攏團結的物件。此後劉邦獨立成軍,開始在楚國體系內獨當一面。章邯圍攻趙國鉅鹿城(今河北邢臺市廣宗縣),命運給了劉邦第二次幸運機會。楚懷王接受趙國求救派兵北上救趙,除派主力正面救援以外,還計劃派一路偏師騷擾秦國關中後方根據地(今陝西渭河平原),使秦軍首尾不能相顧,就像解放戰爭千里躍進大別山一樣,緩解正面戰場的軍事壓力。由於楚懷王不信任項梁嫡系將領,劉邦就成為率領這支部隊的首選人物。

    本來二、三萬人棄子一樣進攻關中的隊伍,由於秦軍主力集中在趙國鉅鹿城後方空虛,進軍卻出人意料的順利。成功的在路上吸納其他零散武裝力量,隊伍滾雪球一樣的發展到了十來萬人。還趁秦國內部政變,武關守將因朝廷內部戰和不定,而無所適從的時候,不可思議的拿下關中,俘虜了秦王子嬰。

    這時候他10萬人的隊伍依然是一支戰鬥力不強的偏師,面對項羽強勢的軍事力量,劉邦選擇了退讓。拱手讓出富饒的關中地區,委曲求全的交出大部軍隊,接受了項羽把他安排到漢中任漢王的分封。雖然依靠欺騙宣傳從諸侯軍隊裡裹挾走了兩萬來人,但軍隊總數大約只有五、六萬人左右,比之前力量更弱了。一路上諸侯士兵發覺上當,沿途逃跑很多,韓信就是其中一個逃兵。為阻止士兵逃跑,還被迫採取破壞道路交通的辦法(阻止項羽追擊或向項羽表示不會再出關只是次要需求),到漢中時能剩下三萬人就不錯了。北面有項羽分封的章邯等三王,尤其章邯軍事能力極強,僅憑這三萬人困守漢中兵力都緊張,東下爭雄就此成了一個不可實現的夢想,可見劉邦不是一個能力特別強的老闆。

    我們可以看出,依靠劉邦個人軍事能力,這下也就到此為止了,後來的大漢王朝在歷史舞臺上基本沒出鏡機會。

    這時候漢朝真正的CEO出現了,韓信由蕭何一再舉薦被劉邦封為大將。這員大將給劉邦的見面禮就是漢中對:明修棧道、西出陳倉,從背後對章邯發動偷襲,一舉拿下關中;舉關中之力東出函谷關,脅殷王、魏王、韓王、趙王等五諸侯之兵,攻打楚國國都彭城(今徐州市);倚多為勝擊敗項羽,一舉平定天下。後來時局的發展比計劃中還要順利,佔領關中後幾乎兵不血刃就攻下了楚國國都彭城。但劉老闆軍事素養不高的短板又一次暴露了,以為大局已定而天天置酒高會,被項羽偷襲打了個措手不及,一路敗北逃到了河南滎陽(今河南滎陽市)。後因韓信及時組織防線擊敗項羽前鋒追擊部隊,才算在滎陽穩住腳跟。

    還是韓信,在幫劉邦穩住陣腳後,又給他提供了第二份策劃案:劉邦在滎陽利用險要地形正面拖住項羽,韓信帶偏師渡黃河出山西,越太行下河北,擊敗山東的齊國南下進攻江蘇楚軍腹地。沒了後方的楚軍,就像是離開了水的魚兒,蹦躂不了幾下。

    接下來韓信脫離劉邦的干預,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軍事天才。漢三年(公元前204年),先安排疑兵在臨晉(山西大荔縣)大張旗鼓的打造渡船,吸引魏王豹主力集結蒲坂(山西永濟市),利用上游敵方兵力空虛的戰機,大部隊在夏陽(陝西韓城市)以木罌缶(大葫蘆、木盆等做成的臨時渡河工具)巧渡黃河。渡河後帥兵急行軍奔襲魏王豹國都安邑(山西運城市西北),迫使魏王豹回兵救援,成功的調動了敵人。魏王豹在回援的半路上,中了韓信的埋伏,兵敗被俘,魏國成了漢王的河東、太原、上黨郡。二十來天就幫劉氏集團搞定一個住侯國,這時候身邊沒有了韓信的劉邦,卻被項羽打光了部隊,不斷地找韓信要兵源補充。“信之下魏破代,漢輒使人收其精兵,詣滎陽以距楚”,老闆賠光了老本兒,需要頻繁的找韓信分公司挪用資金。

    有人說這是蕭何在關中新招募的部隊,至少不是以韓信的部隊為主。我們先不說新招募的部隊戰鬥力如何,我們只講秦國征戰六國死傷多少?在剿滅陳勝吳廣起義中又傷亡多少?趙佗在嶺南截留了50萬秦軍,項羽一次就坑殺秦卒二十萬,秦國關中成年男子還剩多少?劉邦部五諸侯兵東下擊楚,損失的30萬人中有一半以上就是關中人,關中人口基數是多少?蕭何還有多少人可往前線派?這樣算下來在二十年左右的時間裡秦國關中損失了大約130萬左右青壯年,假設20——40歲之間青壯年人口占總基數六分之一的話,關中需要有800萬人口。可是據記載秦朝統一前關中加巴蜀總人口也不到500萬,統一六國損失了至少10萬,項羽坑殺20萬,跟陳勝、項梁對峙損失30萬,嶺南留下了50萬,劉邦在彭城損失了20萬,蕭何是魔術師嗎?會大變活人?

    劉邦輸光了老本兒,每次都是找韓信要兵,史記上明確記載的至少有四次大規模的輸血。第一次是擊敗魏王豹之後,第二次是擊敗代相國夏說之後,第三次是乾脆直接到韓信大帳奪兵,最後一次是項羽自刎之後,“項羽已破,高祖襲奪齊王軍”,劉邦奪取韓信五十萬齊軍,跟自己嫡系約二、三十萬部隊合併,在這基礎之上建立起大漢的國防軍。

    被劉邦收走軍隊後韓信重新招募兵員,同張耳、曹參在今天山西和順全殲代國10萬部隊,俘虜了代相國夏說,收攏代國降兵又擴充到大約十五萬人。這時候的劉邦在滎陽即將被項羽破城的危急時刻,從東門出婦女兩千人詐降,自己僅率領幾十個騎兵從西門逃跑到關中。採納袁生的計謀:滎陽城防工事殘破不好防守,而且當地已經人煙稀少,不利於後勤工作開展。不如南下武關(今陝西丹鳳縣),在宛、葉間(今天河南南陽一帶)利用新的城防工事駐守,大造聲勢引誘項羽進攻。項羽目標不是佔領關中,而是迫切地想活捉您,聽說您在南陽肯定會親自率主力進攻,滎陽、函谷關一帶反而不會有太大軍事威脅。待韓信打下燕趙等國,滎陽一帶的工事也差不多修好了,那時您再回兵駐守滎陽同項羽相持。劉邦依計收攏關中留守部隊及韓信的主力——曹參軍團,出武關抵宛城駐守。

    項羽果然上當率兵南下,在劉邦高掛免戰牌的同時,彭越在楚國後方發力,於下邳(今江蘇睢寧縣)擊敗了項生、薛公威脅楚都彭城,迫使項羽回防,減輕了劉邦正面的軍事壓力,得以守住宛城(南陽)。

    劉邦又有本錢得以與項羽相持,並分兵派劉賈帥輕騎兵支援彭越襲擾楚國後方糧食積蓄。項羽在成皋擊潰劉邦後,本可以趁劉邦北上修武韓信軍中之際乘勝而西,但此時他又遇到了麻煩。後方游擊隊司令彭越又在東海郡(今山東郯城縣)擊殺楚將薛公,燒燬楚軍積蓄的糧草,再次威脅楚國都城彭城(徐州)。項羽被迫東下擊敗彭越、劉賈聯軍。劉邦趁項羽東下,引奪取的韓信趙兵南渡黃河,收復成皋城,臨廣武澗(今滎陽西北索河)隔水靜待楚軍。楚軍這次學聰明瞭,項羽擊敗彭越西歸後,安排龍且率領20萬人留守彭城後方。項羽帶部分軍隊(約10萬人)與劉邦相持數月,意欲後方穩定後調龍且來前線與劉邦決戰。但後方一直被彭越騷擾,項羽始終無法集中兵力、精力與劉邦決戰。

    韓信隔維水(今山東臨沂境內)與龍且對峙,決戰前利用楚軍輕敵,在上游用沙袋阻住河水(形成一個小水庫),引兵徒步涉河攻擊楚軍大營。開戰不久佯做攻擊不利帥兵回撤,龍且軍乘勝追擊過河。韓信待楚軍部隊半渡,搬開上游沙袋,放水淹正在渡河的楚軍。楚軍一部被淹死在河道里,未渡河部隊看勢頭不好逃跑了,龍且只能率領已渡河的一小部分楚軍與韓信交戰,眾寡不敵被韓信殺死。此時的韓信坐擁40多萬大軍,脅趙、撫燕、制齊,威震天下!並強迫劉邦封自己為齊王。

    劉邦在做什麼呢?這次命不好,被項羽埋伏的神箭手射了一箭,正在廣武澗軍營裡養傷捉蝨子呢。此時彭越趁龍且北上救齊,項羽後方空虛的機會,再一次發威。連兵攻下楚國外黃(今商丘民權縣)、睢陽(今河南商丘市)等十七城,不光截斷了楚軍糧道,還能東向威脅都城彭城。大將龍且被韓信擊殺,率領的二十萬留守部隊也被韓信擊潰,再無兵可派,只能親自率軍東下收拾彭越。臨行前跟留守前線的大司馬曹咎交代:給你留下的人少,千萬不能出戰,這半個月你啥也不要幹。我擊殺彭越最多用十五天,這期間你能守住大營就算大功一件。項羽的能力不是吹得,沒用半個月就擊潰了彭越,但大司馬曹咎出問題了。曹咎忍受不住劉邦的辱罵挑戰,才過了5、6天就憋不住了,出營迎戰漢軍,部隊在廣武澗渡河時被劉邦擊敵於半渡。曹咎部隊垮了,防線也垮了,羞愧難當自殺了事。多虧鍾離眛率領殘部守住了滎陽,才支撐到項羽擊敗彭越後回兵,否則這局面將不可收拾。

    項羽這用人呀,前任大司馬曹咎白痴的被人誘敵,兵敗自殺,後任大司馬周殷看到項羽將敗乾脆投降!

    項羽三戰彭越

    戰爭進展到現在,劉邦已經擁有了今天的四川、陝西、甘肅、山西、河北、北京、遼寧、山東、江西、湖北、湖南、河南西部等地,反觀項羽僅剩下了今天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東部及河南東部。即使形式如此有利,劉邦還是僅僅想保住關中、巴蜀王位,並同項羽簽署盟約,滎陽以東屬楚,滎陽以西歸漢。在張良的勸說下,才毀約尾隨追擊楚軍至陽夏(今河南太康縣),調齊王韓信與梁王彭越一同至固陵(太康南)圍殲項羽。遺憾的是這次韓信、彭越因為沒得實際封地,而僅有兩個齊王、梁王的頭銜,心中有意見,沒有聽從調遣。劉邦再次被已經將要窮途末路的項羽擊敗,深塹自守。劉邦用張良計,分別為韓信及彭越劃定了實封的地盤,才得到兩人的出兵援助。固陵無險可守,沒有韓信、彭越的援助,劉邦這次怕是連命都保不住了,哪裡還有後來的大漢?

    固陵之戰示意圖

    漢五年(公元前202年),韓信偕孔、費二將率齊國50萬兵至,彭越、劉賈也率領大約10萬人匯聚垓下(太康南)。周勃等人約有10萬兵馬,加上劉邦原來的20萬趙兵,共計約有70萬人對峙項羽10多萬人。

    垓下沒有天險可以利用,這次只能硬拼。韓信自將30萬齊軍為中軍主力,韓信部將孔將軍將兵10萬居左為左軍,費將軍將兵10萬居右為右軍,劉邦帥20萬人為後軍,周勃將10萬人在最後一道防線,其他如彭越等人部隊作為預備兵力。這兵力部署能看出劉邦心黑,前面當炮灰的都是齊王韓信的部隊,在韓信和項羽血拼之後,他再出來坐收漁人之利!

    之所以安排60萬人的戰場縱深,是因為韓信深諳項羽用兵之道,為項羽精心準備了一個大口袋陣。項羽創造的戰術是先以精銳騎兵抵近放箭擾亂、壓制,而後結合精銳車兵衝鋒,衝亂敵陣後重裝步兵掩殺(精兵是項羽的偏好,這也是項羽軍隊人數一直不多的原因),一舉摧毀對方抵抗意志後,車騎兵趁對方前後擁擠的混亂,開始追殺潰逃的敵軍。這招很厲害,以後2000年都基本都是按照這個戰術在打仗。韓信的這個戰術對項羽是有很強的針對性的,即有足夠深的戰場縱深,讓項羽車、騎兵無法穿透戰陣。中軍30萬人以每人左右間距1米,前後行距3米的前後間距,每個萬人隊之間左右間距20米,前後行距200米,至少可以排出寬2公里,厚2.6公里的軍陣縱深。加上劉邦和周勃的30萬後軍軍隊縱深,又可以增加3公里,以騎兵的突防能力無論如何也穿不透。

    接下來的戰鬥項羽不出意料的發動約5萬車、騎兵突防韓信中軍,韓信對楚軍進攻部隊進行有效殺傷後,讓前鋒萬人隊分散到左右兩軍,從側翼利用弓弩對楚軍進行有效殺傷,後方第二梯隊萬人隊接力抵抗。韓信中軍軍陣厚度大約為寬2公里,厚2.6公里,楚軍突破7道萬人軍陣,突防2公里左右,與後方重灌步兵拉開約有2.2公里左右的距離。此時孔、費二將軍各指揮10萬並未退卻的左右兩軍,開始包抄突進的車、騎兵,並將後方楚軍步兵隔離在包圍圈之外。狹小的戰場中騎兵失去了機動能力,被漢軍逐步消滅,項羽為避免被全殲,只能帥數千精銳騎兵突出重圍與步兵匯合。韓信迅速殲滅、招降失去了指揮中樞,包圍圈內的楚軍車騎兵。隨之指揮2萬騎兵部隊咬宕機動力差的楚軍步兵,使他們無法逃跑,待漢軍步兵趕上後全部包圍。此時包圍圈內的項羽只能悲歌“時不利兮騅不逝”了。

    虞姬死後項羽帥800騎兵垓下突圍,劉邦派灌嬰率5000騎兵追擊。這800人由於是夜晚,沿途跑散了很多,還有一些陷到沼澤地裡淹死。追到烏江邊上項羽身邊僅剩下28個騎兵,這28個人殺傷漢軍上千,項羽自己也殺敵數百,力盡後自刎。

    我們可以看到,僅憑劉邦自己做個諸侯王都難自保,楚漢之爭儘管有韓信、彭越相助,才勉強能保命。屢次輸光老本都是韓信支援他兵力,並且還經常全部搶光一個兵不剩。但到最後垓下決戰,韓信齊軍50萬,劉邦自有兵力只有20萬,大漢的國防軍就建立在韓信這50萬人的基礎之上,這就說明劉邦的天下是建立在韓信的肩膀上的。

    從打下的地盤來看,劉邦沒有打下地盤,而韓信打下了陝西、山西、河北、遼寧、山東、安徽、河南、北京、天津等九個省市,其他將領加到一起打下了湖北和江西的一部分,湖南是番君吳芮的地盤,是盟友,不用打。韓信擊敗項羽後,江蘇、浙江基本是集體投降的,也不用打。漢初功臣那動輒幾個郡的功勞都是這時候建立的,同樣是建立在韓信戰功的基礎上。所以說大漢是韓信打下來的,真正和項羽爭天下的是韓信,韓信才是那個沒有九毓冠冕的皇帝。

    劉邦軍事能力很一般,很多人說劉邦軍事能力在楚漢時期能排第三,除了項羽、韓信沒人是他對手,這話不完全對。白登之圍就敗在匈奴單于手下。內戰時跟英布、韓王信、燕王臧荼、燕王盧綰、代相國陳豨交過手,並且都勝了。這說明不了太多問題,韓王信本身軍事造詣就很差;英布只是個猛將,沒有戰略眼光,是敗在自己手裡的;陳豨是被劉邦用金錢收買了部下才失敗的;燕王臧荼勢單力孤,被劉邦以多擊少。

    那麼這樣一個差勁的皇帝怎麼使大漢能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呢?答案是他有一個好重孫——漢武帝。沒有漢武中國還在分裂,還在屈辱的和親,是漢武帝把大漢推向強國的巔峰,是漢武帝塑造了漢王朝的靈魂,也塑造了兩千年中華英武不屈的形象,塑造了兩千年輝煌燦爛的文化!

    所以大漢天下是韓信打下來的,劉邦命好,找了個能力超強的總經理。

  • 4 # 冷清先生

    由於司馬遷在《史記》中,大肆的抹黑漢高祖劉邦,把劉邦抹黑為不學無術的流氓混混,而劉邦能在十幾年時間,推翻秦朝、攻滅楚霸王項羽、建立漢朝、誅殺異姓王等等,這就成為一個悖論,一個流氓混混,在短時間內完成這麼大的事業,那是無法解釋通的。

    但是,揭去司馬遷抹黑劉邦謊言,還原劉邦真實的身份和傳奇的人生,這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劉邦出生於一箇中等收入的平民家庭,劉邦和盧綰同年同月同日出生,一起上學團結同學,司馬遷在高祖本紀中,對劉邦的評價定義為“仁而愛人”,《史記盧綰傳》“盧綰者,豐人也,與高祖同裡。高祖、盧綰同日生。及高祖、盧綰壯,俱學書。”根據盧綰傳的記載,劉邦不但不是文盲混混,劉邦有文化。還有人考證,劉邦、盧綰上學的地方叫馬維書院。

    劉邦成年以後,非常仰慕魏公子無忌即信陵君,勵志以天下為己任,毅然投身到反秦事業中去。但是,劉邦十八歲時,信陵君已經死了。信陵君的門客張耳之外黃,有富戶女仰慕張耳貌美,非張耳不嫁。張耳乃娶富戶女,富戶贈張耳財帛甚巨。張耳在外黃打著信陵君的旗號,樹立起反秦的大旗廣招門客,前238年18歲的劉邦徒步到外黃,在張耳門下為遊俠劍客。《史記張耳傳》“高祖為布衣時,嘗從張耳遊,客數月。秦滅魏數歲,已聞此二人魏之名士也,購求有得張耳千金,陳餘五百金。”

    秦滅魏是前225年,此後不久張耳外黃反秦基地,就樹倒猢猻散了,大約前224年劉邦帶著樊噲回到沛縣。《史記高祖本紀》:“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劉邦回到沛豐,有三年多時間沒有職業和收入,而且劉邦做過遊俠劍客的身份,也給劉邦帶來不小的麻煩,故此,劉邦和樊噲不得不隱瞞一些事情,《史記樊噲傳》“舞陽侯樊噲者,豐人也,以屠狗為事,與高祖俱隱。”蕭何幾次利用縣公務員的職務,保護劉邦和樊噲。《蕭何世家》“高祖未為亭長時,數以吏護高祖。及高祖為亭長,常左右之。”

    現在,經過簡單的考證,揭開司馬遷抹黑劉邦的謊言,還原劉邦的本來面目,劉邦是有文化的人,跟隨張耳等人做遊俠劍客,實際上32歲以前的劉邦就是一個反秦鬥士,劉邦勵志以天下為己任,劉邦做遊俠時還和很多人交流學習過,其中就包括荊軻、張良、張耳、陳餘等人。筆者個人覺得,劉邦在14年遊俠的經歷中,一定還和什麼人學習了“帝王之術”,帝王之術按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最高級別的管理國家的學問、識別人才的學問、帶兵打仗的學問。劉邦為亭長時,在沛縣形成了一個強大的老鄉朋友圈,蕭何、曹參、盧綰、夏侯嬰等人,緊密的團結在他的周圍,為劉邦日後起義做好了人脈的準備。

    以上為劉邦能成功大業的人生準備階段。此後,劉邦敢為天下先、敢於出頭敢於擔當、有一個既定的目標、而這個目標符合天下大眾的願望、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而有具體的實施方案、為實施方案而落實到具體的人選、為了選拔人才劉邦不拘一格、為了人盡其才劉邦破格提拔人才。而劉邦在短短的14年裡,劉邦的大戰略分為三個階段,自前209年至前206年,這三年是反秦;前206至前202年,主要任務是滅楚立漢;前202年至前195年,劉邦要鞏固新建立得漢帝國。

    劉邦敢為天下先,敢於出頭敢於擔當。

    前210年,劉邦以亭長身份向咸陽押送勞役一百多名,行至半道跑了幾個,這時候劉邦敢為天下先、敢於擔當的個人作風和人格魅力顯示出來了。劉邦給大家都鬆了綁,對大家說:“已經不能完成任務了,你們就各自逃命去吧!”大家說,你把我們放了,你怎麼辦呀?劉邦說,你們跑了,我也回不去了,我就上山打游擊了。有十幾個不願跑的,就跟隨著劉邦。一天,劉邦喝醉酒,有人說有大蛇攔路,劉邦仗劍就把大蛇斬了。

    想想看,劉邦放走100個人,這一百個人假如每個人有二十個親友,他們會宣傳是劉邦很仗義地放了他們,就有兩三千人知道劉邦敢做敢當,而這些人正好是劉邦沛縣起義的原始班底。一年後,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沛縣縣令也想反秦保命,蕭何、曹參說:“你反秦,沛縣人不聽,必須把流亡在外的劉邦請回來,沛縣人才聽。”蕭何就派樊噲去芒碭山找劉邦,劉邦也率百餘人人前來沛縣半路相遇。縣令後悔了,欲殺蕭何曹參,蕭曹墜城而出。劉邦向城內射入書信,向城中官民曉以大義,城中父老乃率子弟共殺沛令,開門迎劉邦。大家推選領袖,蕭曹皆文吏,怕以後秦滅族,都讓劉邦。而沛縣人皆曰:“劉邦盛名遠揚,沒有比劉邦更合適的。”劉邦取得了反秦取天下的第一桶金。

    在三年反秦戰爭初期,劉邦組織形成,以發小老鄉親友等,為骨幹的核心團隊,不久老朋友張良也加入進來。劉邦以沛縣三千子弟為基礎,攻城拔寨逐漸做大,那時候劉邦手下還沒有韓信,帶兵打仗都是劉邦親自指揮。別給我說劉邦不懂打仗的話。擁護義帝而受命帶領三萬人攻秦,入咸陽後聽從蕭何之計封庫存並約法三章。能夠做到這點的,不是聖人就是明君,連貴族出身的項羽都做不到,流氓無賴根本不可能有此等見識。而能做到這一點,不懂的高階管理學“帝王之術”,真的是不可想象。

    鴻門宴之後,劉邦集團進入漢中蜀地,又有韓信的加入,你也別管韓信是不是蕭何月下追來的,只能說明劉邦核心團隊成員,認可劉邦的事業和為人,真的是盡心盡力輔佐劉邦。不管怎麼說,是劉邦任命韓信為大將軍,並且協調韓信和核心團隊之間的配合關係。劉邦和他的團隊,能夠確定大的戰略方向,而又能把適合的人才放在合適的位置。能夠把漢初三傑張良、韓信、蕭何,緊密的團結在一起,並且讓他們盡心盡力,那可不是一般的管理方法,那叫做帝王之術。按韓信的說法,劉邦懂得將將就是用人。

    劉邦有高超的用人之術,請不要跟我說是天生的,沒有人天生就懂政治、懂管理,而高超的用人管理之術,是需要後天學習和經過實踐的鍛鍊和應用。由於司馬遷抹黑劉邦,把劉邦三十五歲前的經歷全刪除了,我們真的無法知曉,劉邦在14年遊俠生涯中,到底做了什麼、學習了什麼。但是,能夠破格提拔韓信為大將軍,能夠破格使用儒生酈食其,能夠破格使用婁敬、叔孫通,這些都是一般的帝王所做不到的。劉邦成功的秘訣:劉邦是超一流的政治家,是一流的軍事家,是有超級人格魅力的人,被偉人稱為最厲害的帝王。

  • 5 # 美之星暖通

    先講兩個背爛的典故,預熱一下。有一次,劉邦和大臣聊天,問大臣為什麼我能統一天下而非項羽,大臣眾說紛紜,劉邦聽後大笑,然後自己總結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劉邦問韓信:“我這樣的能力,可率領多少兵?”,韓通道:“陛下不過能率領十萬。”劉邦問“那你能率領多少?”韓信回“我多多益善。”劉邦笑道:“既然你那麼會用兵,為何還被我抓住?”韓信答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擒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一直感覺劉邦統一天下沒有那麼簡單。因為當時的人都不傻,這些道理大家都懂。所以劉邦能統一天下應額外總結兩條:一、堅韌(死磕到底,哀兵必勝)河南對峙期間。以成皋滎陽為“頭”,硬頂著項羽正面進攻。以英布為“右拳”,擊其南。以彭越為“左拳”,擊其北。(此三路兵,戰略目的為牽制。雖然屢戰屢敗,劉邦更是九死一生。但是他們牽制項羽長達兩年,讓項羽能量耗盡。)以韓信為“外圍”,收復河北五國。劉邦曾三次全軍覆沒,全家被抓,胸部中箭,但是堅韌不拔,死磕到底,最終耗死了項羽。二、器量(以天下之資,賞天下之人)這個估計誰都懂。但是劉邦做的不一樣。他說:“我願意把河南、河北、山西、山東、安徽、江蘇、湖南、湖北拿出來和天下英才分享,共擊項羽,有誰可以擔此重任。”(拿出這些地方後,劉邦將僅剩陝西一隅)張良聽到後大喜,說:“漢王有此氣魄,必能戰勝項羽!把這些土地獎賞給給英布、彭越、韓信,大事可成!”

  • 6 # 新知傳習閣

    劉邦的勝利,不過是戰國時代勝利模式的延續。

    春秋時期,戰爭也不少,但基本上都是貴族之間的戰爭。因為大家都是周王室的子弟,同根同源,打仗只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地位和立場。勝利的一方往往點到為止,如果有一方已經失敗,勝利者追趕不能超過五十步。戰爭中間的傷亡也非常少。

    戰國時期,大家的目標從爭霸變成了統一,士人階層開始浮出水面。士人出身相對比較低賤,為了證明自己,往往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各種兵書和陰謀詭計盛行,戰爭場面異常慘烈,死傷數十萬的戰爭不在少數。

    從這時起,中國的戰爭基本上都演變成了小人戰爭。

    大家都知道,小人和君子鬥,最終往往都會勝出。因為君子守底線,小人不守底線。因此後人總結說要打敗壞人要比壞人還要壞。

    回到劉邦統一天下的事,我們來看劉邦和項羽都是什麼人。

    項羽是楚國的貴族,身上流淌的是貴族的血液,做事仍是貴族的作派,不屑於玩什麼陰謀詭計。

    劉邦則天生是一個小人,小人往往喜歡畫餅,欺騙別人為他賣命,事後則往往不兌現,並且還會卸磨殺驢,借刀殺人。

    當秦朝滅亡後,項羽希望天下恢復到春秋時的狀態,也就是諸侯國並立。

    劉邦挑撥諸侯國之間內戰,借項羽四處征戰的機會,偷偷的功下關中。對其他諸侯國說項羽會吞併他們,聯合其他諸侯偷偷襲擊彭城,抄了項羽的後路。

    在被項羽擊敗後,又離間和手下人的關係。讓英布正面與項羽對決,讓彭越在背後偷襲,讓韓信在北方攻城略地。最後再聯合這些人擊敗項羽,建立了一個統一的王國。

    然後劉邦再找藉口把他們全部殺掉,連劉邦的同村好友盧綰都被逼的投降了匈奴。

    再看看劉邦因為打了敗要逃命,老婆和父親都不要了,為了能夠逃跑的更快一點,把兒子和女兒都扔下車。

    這樣的人能當皇帝是中華民族的悲哀,也是中國小人文化的開創者。從此小人盛行,君子倒黴,陰謀詭計盛行中華大地。

  • 7 # 溫讀

    首先,劉邦並不是用了十多年當上的皇帝,而是僅僅用了七年。

    47歲,一介白衣,揮劍斬白蛇起義,三年後,推翻暴秦,封漢中王,至此拉開了楚漢相爭的大幕,又四年,項羽死於垓下之戰,劉邦統一全國,改國號為漢,史稱西漢。

    七年,一統天下。

    這個戰績只有世代貴族出身的李唐起義到建國的時間可以比肩。

    可劉邦有什麼?

    一介白衣!在封建等級森嚴的社會里,從一個白衣用七年時間登頂九五,那是多麼翻天覆地的人物啊!

    劉備,是天生的領導者,天生的政客!

    蕭何,何其精明,老謀深算,曾經的上司,老老實實本本份份當了一名管家。

    動輒打人脾氣敗壞的樊噲,為他劉氏打江山,赴湯蹈火。

    張良,無雙妙計,不世之才,名門貴族之後,甘心輔佐他這樣一個白衣老漢

    雍齒,曾經背叛他,而後在他麾下鞍前馬後數十年。

    陰險如陳平,心死莫測,一上來就貪汙,也不放心上,為大漢建立和權利的平穩過渡,立下汗馬功勞。

    韓信,一個無名小卒,蕭何說他能當大將,那就給他,說想要個儀式,那就給你,打仗跟玩似的,然後呢?說剝奪軍權就剝奪軍權,厲害如韓信,也不敢說半個不字。

    這叫知人善用,深諳馭人之道。

    項羽,兵符稜角都摸沒了都不捨得給,而劉邦,大將軍,說給你就給你了。

    在此之前,誰都不知道韓信軍事能力到底如何,但是蕭何一句話,就信了。

    這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項羽厲害不?厲害,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萬夫不當之勇,然後呢?

    自詡自己是西楚霸王,天下無雙,在一片阿諛讚美中,迷失自我,志驕意滿。

    而劉邦呢?攻滅暴秦以後,金銀珠寶,佳麗三千,這些對一個曾經是一介白衣誘惑何其大?

    君不見陳勝吳廣,也曾有鴻鵠之志,結果呢?

    打了地盤,有了美女金銀和美酒,迅速墮落,什麼王朝大業,不如美人兒香床。

    美人妖嬈,誰也喜歡,忠言逆耳,誰都不願意聽,劉邦最厲害的你就是他時時刻刻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一旦和自己的目標發生衝突,他就會迅速的拋棄。

    所以,秦王宮的珍寶美女會被置之腦後,親生兒女會被丟棄車下,仇敵雍齒會被原諒。

    取捨,是世間最難的東西,他考驗的不是能力,而是人性的本能。

    劉邦戰勝了這種本能。

    這叫什麼,這叫自知者明,這叫懂得取捨!

    人間春色,兒女情長,虛榮面子,又有幾人可以看破,又有幾人做得了這種取捨?

    無論世人怎麼誇讚項羽驍勇真英雄,劉邦小人更無能。

    我相信如果劉邦可以聽到,也一定慈眉善目,笑而不語。

  • 8 # 船伕
    高風險高回報的遊戲歷來是亡命徒的最愛

    想要找到問題的核心就要還原當時的大環境,政治環境是秦朝大一統的嚴刑峻法,焚書坑儒,前有陳勝吳廣起義。用心會發現,無論是前者的陳勝吳廣還是劉邦,都是當時最底層的草莽人物,正所謂;“光腳不怕穿鞋的。”沉默成本低!像張良這樣的大家族最多也只能採取僱傭刺客刺殺,做事就容易瞻前顧後。舉個例子,我本身是已經有了百萬家產的大家族和一個一窮二白的流浪漢,選擇要麼當皇帝要麼殺頭的賭局,富家子弟的沉沒成本太大,很容易猶豫不決。相比較而言對於造反這種高風險高回報的冒險,流浪漢和亡命徒有先天優勢。

    性格決定命運

    恩,有人會吐槽這句話了。其實身邊就有很多如:“駿馬卻馱痴漢走,美妻常伴拙夫眠。”其實古代文臣也是一樣,越是有才的人越是“好面子”,說白了就是有點矯情,這時候如果主公也是一個自命不凡的“高富帥”,那可毀了,很容易冷戰甚至一拍兩散啊!典型的例子就是項羽和范增。

    反觀劉邦天生自帶的那種無賴性格,什麼面子不面子的,得到實惠才是真!看到美女要敢於纏著不放,“好女怕纏嘛!”。人家都是美女了,(⊙o⊙)…不對,人家都是文臣賢士了,你雖然是主公,就可以端著架子等人拜倒臣服,想多了吧!當然是要禮賢下士了,私下更是要喝酒攀哥們了,有錢一起花,美女一起(⊙o⊙)…跑偏了。總之,就如易中天先生說的;“天上掉餡餅了,先別管那麼多,吃一口再說!”

    吐槽:古代時候,尤其是漢初那時候,大家還都很單純,主公禮賢下士一下就能獲得一片忠臣,但現在人是越來越聰明瞭,套路也越來越深了,是進步麼,也可能是一種倒退!職場,官場,戀愛場,不懂套路會死的很慘!最後說一句:

    “霸王雖好,人人思念。高祖流氓,卻得實惠。是高貴的頭顱還是得實惠的‘祿山之爪’,選一個吧,買定離手嘍!”

  • 9 # 一帆風順89068

    劉邦能從亭長到皇帝其實只走對了兩步路,滅秦始皇和項羽只是早晚的事。

    第一步:成功的轉型。由於從小家境殷實,受過良好的教育,直到三十二歲時還是一個社會上的混混,有人說象地痞,有人說象遊俠,我個人傾向後一種。真正的起步是選擇了從官之道,從亭長開始展示了他人生的又一階段。

    第二步:聰明無比的用人之道。蕭何、張良、韓信就是最好的例子,從始至今為世人敬仰。劉邦曾謙虛的對眾人說自己在為人處世方面不如蕭何,在出謀劃策方面不如張良,在武力征服方面不如韓信。劉邦就是一個千古奇才,千古第一完人,用人英雄不問出處,能夠容忍,用人不疑,這些都是常人無法做到的。

  • 10 # 漢唐之光

    我自己總結劉邦有三點傑出的過人天賦:識勢,識人,識策。

    識勢——他天生能把握大勢,不管眼前風雲如何變幻,他總是能抓住最關鍵的事情,所以幾次關鍵的機會都抓住了;

    識人——不能不說他就是天生的領袖,雖然他沒什麼文化,卻能發現人才,而且他具有超凡的人格魅力,能有本事把人才吸引到身邊,死心塌地幫他賣命。他用人的能力更是一流,各色人才都能包容,都放在合適的位置,最傑出的代表就是是“漢初三傑”:張良負責出謀略,蕭何負責後臺經營,韓信負責軍事,各司其職,配合默契,所以所向披靡;

    識策——手下人才濟濟也會帶來問題:對於手下人提出的眾多計策,如何鑑別取捨?這方面又體現了他非常了不起的決策天賦,他總能先廣泛聽取意見以後,恰當地選擇最好的計策。 以上這三點,我想也是每一個傑出領導人都具有的最重要的資質。

  • 11 # 溫伯陵的煙火人間

    因為劉邦就是厲害呀。

    一、軍事

    打天下,首先要具備的能力就是帶兵打仗的能力。

    公元前195年,英布造反。天下都平定8年了,他哪來的勇氣造反?他自己給了我們答案:“項羽、韓信和彭越都死了,皇帝也老了,他不可能親自來打我。天下沒認識我的對手,所以我敢反啊。”

    本來劉邦也不想來打,打算讓太子帶病去打仗。呂后著急了,趕緊對劉邦說:“老頭子,你得為老婆孩子打起精神來啊。”劉邦沒辦法,誰也指望不上,還得自己來。就這麼一直趴在車上,指揮軍隊,打敗了英布。

    英布是什麼人,大家都熟悉,秦末除項羽外的第一猛將。此人對劉邦的評價,可以佐證劉邦的軍事能力。在那個年代,劉邦的軍事能力起碼能排在項羽、韓信之後,前三甲。

    二、政治

    在秦末那個亂世,揭竿而起者不計其數。但是,所有人都沒有安定生產的辦法、或者根本沒有這麼意識。

    英布輔佐岳父起兵,橫行天下,“百姓蒼生與我何干?”

    項羽“所過皆殘破。”

    唯有劉邦,進入關中之後“與父老約法三章,財寶宮室無所取。”

    這就是一個君王的素質。雖然安定生產有蕭何的功勞,但如果劉邦不支援或者反對,蕭何搞得起來嗎?

    正是因為安定生產,劉邦被稱為“寬厚長者”。這份政治素質,在秦始皇死後排第一。

    三、用人

    為什麼把用人排在第三項?因為要想讓別人甘願為你所用,你得有那個資格。

    韓信的軍事能力天下無雙,張良的謀略能運籌千里,蕭何的理政功高蓋世,但他們就願意跟著劉邦幹。為什麼?劉邦說:我懂你們。

    如果是打分的話,漢初三傑在各自的領域中都是十分,那麼劉邦在所有領域都是九分。不一定要做全才,但起碼得懂行,這樣才能知道十分的人為什麼是十分。十分的人,才能夠服氣這樣的君王。

    如果自己是個白痴,只是會用人的話,首先就沒人會被你用。

    這樣的能力、素質,此人不得天下,誰能得天下?

  • 12 # 睿智山丘Z

    劉邦這個名字就代表了他的過人之處,他是靠能人邦助當上皇帝的。項羽l的名字也代表了他的未來,即是自己象頭大象,不會識人用人,也是輕如羽毛。

  • 13 # a夢美兒

    漢高祖劉邦,字季。漢朝開國皇帝,著名政治家,軍事統帥,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強大突出貢獻。

    劉邦出身農家,性格豪爽,為人豁達大度,不喜歡讀書,也不喜歡下地勞動,還被其父訓斥為無賴。秦二世元年,劉邦在沛縣響應陳勝、吳廣起義,人稱沛公,不久投奔項梁,被項羽立為漢王。公元前206年,進抵霸上,滅秦。而後,劉邦不甘心一統江山被項羽擁佔,便開始了與楚霸王項羽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戰爭前期,劉邦處於劣勢,屢次敗北。但後來,他知人善任,注重納諫,能充分發揮各部下將軍的才能,又懂得聯合各地反項羽的力量,這就是他所謂的過人之處,最終反敗為勝,迫使四面楚歌的霸王項羽自刎於烏江。

    劉邦稱帝,建立西漢王朝。他在位時,採取了重要措施減輕田租,以和親之策結好匈奴,對南越割據政權進行安撫,重視農耕,休兵養民,使社會趨向安定發展。

  • 14 # 了不起的聯盟小姐姐

    漢高祖劉邦文不能書,武不能戰,但卻利用秦末動亂提供的機遇,成為歷史的弄潮兒和幸運兒,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平民皇帝。然而,與劉邦一起面對這個歷史機遇的,何止千人萬人,獨有劉邦搶得先機脫穎而出。他有什麼樣的過人之處,又是如何發揮其自身的長處在楚漢戰爭中擊敗楚霸王的呢?以下是鄙人的看法。

    1.自身因素:劉邦不喜勞作,確有遊手好閒的無賴之嫌,但他與人友善,喜歡施捨,善交遊,因而在他周圍很早就聚集了一幫有才華的人。劉邦曾做管理地方治安和民事調節一類的小吏——泗水亭長,經常和縣吏往來,時間一長,和沛縣功曹蕭何、獄掾曹參等結成莫逆之交。加之劉邦為人大度,心胸豁達,素有大志。劉邦身處那個動亂的時代,能仗義行事,勇於承擔責任,顯示其領導才能,可以說這是促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劉邦解送一批人去咸陽驪山修築秦始皇陵。半路上不斷有人開小差,照這樣下去,還沒到達目的地,人就跑光了。劉邦就解開這批人的束縛,與他們圍坐在一起飲酒,要與他們一起逃亡。此舉讓手下明白劉邦是值得信賴和追隨的。有十幾個壯士佩服劉邦的豪爽大度,情願跟他一起逃亡。從此,劉邦有了最初的基本力量。)在當時儘管蕭何和曹參的地位都高於劉邦,但劉邦沒有怕失敗的心理負擔,身上具有領袖氣質,所以,蕭何、曹參等人也由衷地擁護劉邦做領袖。

    2.歷史條件:當然,劉邦能迅速攻佔關中,除了戰略得當,避實擊虛,以撫為主,從而減少了阻力外,也與當時的歷史條件有關:項羽在河北作戰,吸引並消滅了秦軍的主力,給劉邦的西征軍以有力的支援;秦始皇為自己巡遊全國而修築的馳道,變成了起義軍前進的捷徑;秦滅六國後,拆毀戰國時期的關隘要塞、銷燬大量兵器,以致秦軍大多無險可守,無兵器可用,等等。

    3.善於包裝:按後世十二生肖的說法,劉邦屬蛇,俗稱“小龍”,《史記》(提前聲名:我看的史記是半白話文的。不是全文言文)這樣記載他的出生:劉母在大澤邊睡覺,夢見與天神相遇。當時雷鳴電閃,天昏地暗。劉父跑去找劉母,見到一條蛟龍盤繞在妻子的身上。從此,劉母便懷孕了,後來生下了劉邦。劉邦的身上於是蒙上一層神秘色彩,據說後來他在逃往芒、碭途中,拔劍斬了一條巨蛇,然後看見一個老婆婆坐在路邊放聲痛哭。問她哭的原因,她說:“我的兒子是白帝子,變成了一條蛇,躺在路當中,結果被赤帝子殺了,我怎麼能不哭呢?”說完,那老婆婆就不見了。劉宋裴駰在《史記集解》中認為,白帝代表秦王朝,劉邦推翻秦王朝,所以才有這個赤帝子斬白帝子的傳奇。這些傳說,很可能是劉邦發跡之後,刻意編撰出來的。古人信奉天命,劉邦神奇的孕育、出生到斬殺白帝子,都是故事編撰者向人們證明劉氏江山是上天“神”的授意而已。看來劉邦很會裝,不僅讓人們確信他生而神異,而且確信他滅掉秦國也符合天意。(嘿!也不能說他一人是這樣的。好像所有的開國者。都是這樣編撰自己不平凡的出身)

    4.民心向背。得民心者得天下。(劉邦比較瞭解百姓疾苦和要求,一進關中就提出“約法三章”:殺人者處死罪,傷人及盜抵罪。其他秦朝一切法令,作廢!並宣稱:“我領兵入關,全是為父老除害,絕不是為了侵佔或欺凌你們,大家千萬不要恐慌!”以此爭取最廣泛的群眾支援。)

    5.策略正確。(在政治上,劉邦為義帝發喪,師出有名,掌握了主動權。在軍事上,劉邦在彭城戰敗後,吸取了教訓,調整了戰略方針:在滎陽、成皋一線的正面戰場堅持持久戰,以牽制項羽的主力部隊;在南翼,爭取黥布背楚歸漢,以削弱楚軍而壯大漢軍的力量;在敵人後方,利用彭越繼續反楚,在楚軍心腹之地遊動作戰,以牽制和分散項羽的兵力,減少漢軍正面戰場的壓力,形成兩面夾攻的態勢;再派韓信北攻魏、趙等地,解除北翼的威脅,以孤立項羽。)

    6.善於用人。(劉邦手下的韓信、陳平、英布等人,原先都是項羽的人,後來都投奔了劉邦。劉邦很有自知之明,他曾公開承認:論運籌帷幄之中,我不如張良;論穩定後方,安撫百姓,輸送兵源軍需,確保前線的糧餉供給,我不如蕭何;論集結百萬將士,戰必勝,攻必取,我不如韓信。這三位都是傑出的人才,我能重用他們,這就是我所以能獲得天下的緣故。劉邦麾下的文臣武將多有建樹,其中漢初三傑的功績更是非同小可。)劉邦有這樣出色的、堅強的團隊,正所謂“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7.劉邦樂於聽取別人的不同意見,敢於公開認錯,收回成命。(他在西行入秦途中,酈食其(lì yìjī)求見,劉邦的態度很為傲慢,“方踞床,使兩女子洗足”。酈食其說:“您既然要討伐沒有道義的暴秦,就不該用這種態度對待比您年長的人!”劉邦理屈,當即認錯,聽取了他的建議,襲取了秦廷倉儲所在地陳留,獲得了大量積粟,從而使軍威大振。)

    8.鬥智不鬥勇。在鴻溝廣武戰場,劉項雙方對峙形成僵局,項羽派人給劉邦傳話:要與劉邦單打獨鬥,一決雌雄。劉邦答覆:“我寧鬥智,不能鬥力。”項羽竟披甲執戟來挑戰,劉邦當眾宣佈項羽十大罪狀。項羽大怒,命人開弓射箭,一箭射中劉邦胸口,險些摔下馬來。劉邦為了安定軍心,順勢彎下腰來,不捂胸部傷口而去摸腳,大聲說:“臭小子,射中了我的腳趾!”回營後,裹好傷口,乘上馬車,掙扎著馳往各營巡視。此舉不僅使漢軍人心安定,而且痛罵項羽是小人。鞏固的後方。

    唐人張錫說:“山之妙在峰迴路轉,水之妙在風起波生。”宋人范成大也說:“若將世路比山路,世路更多千萬盤。”他們說得不錯。劉邦的人生和創業道路充滿艱難險阻,但總能峰迴路轉,柳暗花明。可能就是他的機遇吧。我挺相信這句話的:“時來富貴皆因命,運去貧窮亦有由”。不過前提條件還是先提升自己的實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手上有閒置資金90萬,可以做什麼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