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宋安之
-
2 # 魂舞大漠
比較喜歡這段戲,細咂摸有妙手偶得之感,大將軍從高位上掉下來在小牧童的天真爛漫前,過去所追求的野心等,一切顯得不再有意義,讓人一對比開始覺悟人生真諦,什麼權力呀,財富呀,從而淪為虛幻。那歌,一首童謠,真是Teana之音。只有經過了大悲大喜大起大落,才能認真思考人生,這正是編劇匠心所運,好一把巨斧也。
-
3 # 晴子156993875
年羹堯和牧童玩的棋是華容道,華容道上,關羽念及當年曹操厚待的恩情放了曹操一條生路,回營之後,鑄下大錯的關羽,也被劉備和諸葛亮赦免,可同樣對雍正王朝立下赫赫戰功的年羹堯,為何不能也被放一條生路呢?
-
4 # 頤和
我不相信年羹堯這樣的人物只懂軍事,不懂政治。退一步說,政治水平低了點,那麼身邊沒有參謀之類的幕僚嗎?他們不會對年羹堯提出建議該怎樣與皇帝,大臣們相處?恐怕是,人家說了,建議也提了,他根本聽不進去!亂世的曾國藩都沒敢像年羹堯這樣狂傲自大,就是因為曾國藩明白君臣之道,懂得進退。年大將軍的死,是自不量力,驕傲自大的結果,不值得同情,只是前車之鑑值得警醒罷了
-
5 # 鋤揚軒
突然感覺這是個極好的問題!
穿著汙跡斑斑黃馬褂的年羹堯煢然於城牆腳下,城門洞裡烏七八糟是自己的居所,感覺人生落魄如斯,但牧童小哥能經常過來陪著下下棋,似乎些許有了點人間溫暖!
這個棋,自己小時候也玩過,好像老家話叫“憋茅廁”,就是憋住你走投無路被迫跳進茅廁的意思罷。
所以,其一,人生如戲如棋,輸贏並不重要,或者本身也無所謂輸贏。因為雍正並沒有贏,他也是被迫無奈下了決心的,張廷玉跟雍正那一番話是關鍵。殺,兔死狗烹,空留罵名;不殺,人心惶惶、朝局動盪。
其二,感覺雍正和年羹堯都是至情至性之人,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口頭認輸的(僅限電視劇劇情)。導演這麼一出棋戲,或者想說明兩個人內心的掙扎與無奈,時勢比人強啊。至死,雙方都不恨對方,他們始終是同舟共濟的…
其三,這段戲是悲情的,傷感的,讓人落淚的,可能劇情需要使然吧?
-
6 # 立志成蟲
這段情節印象很深,這盤棋既算是濃縮年羹堯的一生又暗示了他的結局。在皇帝掌控的天下這個大棋盤上,進士出身文武雙全的年羹堯憑著才幹和軍功一直做到位極人臣的撫遠大將軍,權勢熏天叱吒風雲又怎麼樣?觸犯了皇權和律法還不是一擼到底穿著昔日輝煌榮耀的黃馬褂,已經髒汙的黃馬褂縮在一個破城門洞裡,臨死的一盤棋輸給小牧童還給了他一個大銅錢。表面看是落魄寒酸的年羹堯感謝這個還能來陪伴他的牧童,實際上應該是年大將軍的大徹大悟,月盈則虧,福禍相依,知道自己錯在哪兒輸在哪兒了,也認命了。李衛來送年羹堯上路時,年羹堯把雍正御賜的好像是串佛珠吧,要李衛還給“他”,這個“他”包含了複雜的情感,畢竟勢比人大,怨不得雍正下死手。年羹堯就此終結了生命,所謂“人生如棋,棋如人生”。
-
7 # 蕭十一瀾
人生如棋,棋如人生……
下圍棋,落子無悔;嘆人生,覆水難收。人生沒有回頭路,世上沒有後悔藥,人生關鍵的選擇上一定要謀定而後行。圍棋中,一招不慎,滿盤皆輸;人生中,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所謂:名利似紙張張輕,世事如棋局局新……
-
8 # 漁舟一寄
說明了一個寓意,年知道自己錯了,孩童還小,他故意輸,是一種成全,簡言之,雍正的路還很長,他要成全他,犧牲自己,做一顆棋子,彌補自己的罪過,同時警示他人,還有一層意思,就是,一個人結黨會遭嫉恨,太孤直也會被官場不容
-
9 # 億香帥
警示世人:白活了,一切功名終沒意義。
幾人又能看破,在世兩萬日,
便留一名字在世又如何?
名字,誰不能取?它與你又有什麼關係?
無非供無聊人的話資。
人類如果是上帝的一盤棋,
也終究有曲終人散的盡頭。
你我得到了什麼?
但願有緣且珍惜。
-
10 # a毆陽自遠
我感覺,這段戲挺有意思的,朋友們也都分析得挺透徹,我想再補充幾點,首先它說明古代皇帝的天威是不可冒犯的,不可夜郎自大。其次,是說明了世事如棋局局新,第三層意思是功高蓋主這不賞,勇略震主者身威!
-
11 # 炒米視角
那麼既然是小說,我們就看看二月河是怎麼描寫年羹堯的,並希望把年羹堯描寫成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年羹堯初入職場,靠的是雍正的的那片“頭上雲”。但是年羹堯是一個複雜的人。他很會官場上的一套,這讓雍正不太放心。他投八爺的門子,走張廷玉的路子,要麼站隊效忠,要麼金錢開路。都手到擒來。張廷玉曾經點撥過他,意思不要被慾望吞噬,他可能根本不明白,所以似乎完全沒當回事。
故事安排了“江夏鎮血案”給年羹堯的人性做註解,給他的結局打伏筆。老年做事果斷,心狠手辣,守口如瓶,自己小算盤也打得噼裡啪啦響,不想讓主子知道的事情,跪死也半字不露。二月河還特意刻畫了李衛的忠心無二來反襯年羹堯。
年羹堯治軍嚴明,手段毒辣,用錢之闊綽,形成鮮明對比。“去手”、“卸甲”這兩件事情讓人看到了一個能力超強,卻又膽大自負的年羹堯。
被貶的路上繼續超規格“翻牌子”,吃“小炒肉”,吃“菜心”,讓人看到了一個奢糜無度、桀驁頑固的年羹堯。
但是剛才說過年羹堯是個複雜的人。年羹堯是個重情義的人;他也有鐵骨柔情的一面;甚至還有小孩子脾氣的一面。
在《雍正王朝》裡,他是雍正的包衣奴才。所以跟主子雍正有著非同一般的情誼。特別是雍正還沒有當上皇帝的時候。雍正給他抬籍,娶他妹妹這種一般籠絡手段,他表現的非常木訥。但是雍正給他一串手串,他時刻不離身。雖然他沒有參透雍正給他這串手串的用意,但對他而言這是主僕之間情義的信物。
所以當雍正卸了他兵權之後,他考過進士,懂得兔死狗烹,功高震主這些道理。所以已經意識到了要大禍臨頭了。所以他安排了後人和小妾。但是他還是心存僥倖,抱有一絲幻想的。因為雍正是個性情中人,自己的確有功,更何況自己曾經是他的包衣奴才。所以他像一個小孩子一樣每天都要弄出點動靜給雍正知道。“翻牌子”、“吃小炒肉”、“吃菜心”是如此,穿黃馬褂守城門也是如此。
做了這麼多鋪墊,重要問題來了,年羹堯臨死前和牧童下棋這麼一個神來之筆,它要說明什麼?
年羹堯不管怎麼狠,怎麼壞。他唯一隻對情義低頭。他看盡了繁華,也看盡了落魄,這個時候剩下的只有對孩提時快樂的回憶。那時候人沒有太多欲望,最大的慾望或許是一頓飽飯,或許棋盤上偶爾一次輸贏。有什麼可爭,所以他故意輸給了小牧童,看到小牧童臉上和自己兒時一樣的開心。這或許是一個身處絕望之中的人最大的寬慰吧!
其實還有個更重要的場景,就是李衛來宣讀聖諭,讓年羹堯自盡。李衛為什麼能成功?李衛的老婆翠兒炒了菜讓李衛帶給年羹堯。說明翠兒情商之高。而年羹堯得知聖旨要他死的時候,他出離憤怒了,他哭了,他讓李衛把手串還給雍正。他做夢沒想到如此真性情的雍正會叫自己死。那份情義徹底不值錢了!所以丟還給你,以表達自己對雍正的憤怒!
-
12 # 九哥0130
拜讀了各位的評論,覺得很有意思,忍不住也來呱糟兩句:1-功高震主,這個說法有點牽強附會,功勞肯定是有,但不能說每個馬上安天下的將軍都功高震主吧?那誰還帶兵打仗啊。年羹堯的履歷可以看出,他不是一個情商很低的人,相反,他的情商很高,從出征到凱旋,詆譭年羹堯的奏摺就沒停過,雍正知道,張廷玉知道,年羹堯也知道!雍正和張廷玉從沒有說起過年羹堯的事,直到最後,皇帝看似不經意的自言自語的說“難道非要朕殺了他?”,張廷玉的手抖了,眼跳腿軟了(這是電視劇裡的情節,這些個老戲骨抬眼走路都是戲),這句話不是對著張廷玉說的,但卻是說給張廷玉聽的,第一,我要殺年羹堯,你作為丞相,要有所為,要保持皇帝和朝廷的體面。第二,我要殺年羹堯,你作為丞相,要有所不為,年大將軍就是例子!在皇家的眼裡,張廷玉和年羹堯是一類人,只不過張和雍正共處的時候是陽謀,治國行的是大道,和年相處的時候行陰謀居多;再就是張廷玉不參與黨爭,而且治國需要仰仗張廷玉,實在是無人可用啊!年羹堯其實也算是黨爭的犧牲品,所謂的清流,御史,參年羹堯和年提拔的官吏的摺子都快把這位史稱最勤勉皇帝淹了!而這位皇帝登基前可是深受黨爭之害的,深惡痛絕且樂在其中!但言官又不能殺,兩害相比取其輕,只能收拾年羹堯了!至此,張和年相比,高下立判!(張廷玉是老成精了!也所以,乾隆一上臺,就把張廷玉給閒置了!),皇帝可以容許比他聰明的人存在,卻絕不容許比他還“奸”的臣子存在!有高情商卻沒有大智慧!說白了他的死因很簡單“知道的太多了!”。2-手握重兵遭忌憚,這個理由也不成立,從凱旋歸來到城門懸屍,他早就沒有兵權了……長話短說吧,和牧童下棋的寓意是作者或者導演的安排,所謂下棋者,何嘗不是棋局中的棋子!無論皇帝之於年大將軍,年門衛之於放牛娃,何異於彼此?都是棋子而已,只不過棋局格調的大小不同而已!但對於劇中的年羹堯而言,下不下棋,和誰下棋,已經不重要了。他在消磨時間,等待時間的流逝!人世間有一種無奈的情感叫做 等待!年羹堯的情感更加的無奈,因為他已經知道了結局,但他又有所期盼,不是期盼免死詔書,而是在等一個人,這個人是誰,他也不知道!直到李衛的出現。“牧童騎黃牛,歌聲震林越”,曾經以為這是很美好的意境,現在卻是那麼的悲愴!沒有什麼更藝術的表現手法可以超越此情此景!凱旋歸來的年大將軍官職一貶再貶,年羹堯從容應對,那些所作所為看似昏招,其實 我只想當個普通人,只想活下去;皇帝的詔書一頒再頒,字字誅心!你自殺吧,成全了你我風雲際會,保全了朝廷的體面,也讓一些人死心。年羹堯不服!想要個說法,說法最終也到了,李衛來了,一切都釋懷了!李衛宣詔,猶如皇帝親臨,詔書的內容已經不重要了,但要表達的意思~你是我家臣,以前是,現在是,以後也是!有些事不能做,你做了,有些事不得不做,所以我得做~從此山高路遠,陰陽相隔……失寵後的年包衣在這一刻哭了!應該不是因為知道馬上要死的原因吧,而是因為他等到了他期盼的人和東西!李衛來宣旨,年羹堯變成了貓,若換成其他人來,年羹堯可能會變成一隻將死的憤怒的老虎,而且死不瞑目!
-
13 # 伊麗莎白女王她老舅
年羹堯的故事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就是身為武將,一次站隊正確,不一定次次都正確。歷朝歷代的武將都是朝廷擔憂的物件,更是御史言官監察的重點物件。手握重兵,貪財好色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你不想給皇帝留下把柄,而想方設法的收買皇帝派來監視你的人。那性質就不同了。年羹堯雖然不能和岳飛相提並論但是結局相同,不論什麼時代,武將要做的就是一件事,聽命令!不要有自己的想法,更不要勾結京官,也不要結派!武將就是武將,有仗打就帶兵,沒有仗打就待著一邊練兵去。文臣什麼時候都是受歡迎的,因為手無縛雞之力的文臣最多就是貪贓枉法,幹不出血雨腥風的事!
-
14 # 行書一點通
《宰相劉羅鍋》中,大起大落,大難不死的劉墉最後回家時,也和小孩子玩起了遊戲。
年羹堯這段,導演應該也受劉羅鍋這段的影響了。
在我看來,這樣有如下好處:
1、暗示了年羹堯大限將至。雍正一層一層剝去年羹堯的爵位、利祿,當他只能與小孩下棋時,名利爵位已經被剝的淨光了,雍正已經沒什麼可以再剝了,所以,下一步,就是雍正讓年羹堯死了!
2、故意輸給小孩,也說明他臨死前,總算明白月滿則虧,要取中庸之道,收起鋒芒的道理,可惜為時已晚。
3.警示意義。權力是把雙刃劍,它讓年羹堯榮華富貴,飛揚跋扈,忘乎所以,人性迷失,嗜殺成性!到最後一無所有,只能與孩子對奕。也算是臨死前,返璞歸真,找回做人的純真,為生命畫上一個句號吧。
-
15 # 科技三隻眼
其實雍正何嘗想殺年羹堯啊,主奴一場,多少年的情分,雍正骨子裡還是個恩怨分明的人。關鍵在於年羹堯膨脹了,就像小說裡寫的,他在西北那點子功勞,跟圖海施琅沒法比,但竟然封了個一等公。對比下乾隆朝的股肱傅恆就知道了,如果年羹堯知道退讓,知道韜晦,也絕不至於讓滿朝文武逼著雍正去殺他,他還是自作孽不可活,皇帝也只是統治階級的代言人,不可能真的什麼都說了算。
-
16 # 北風捲地皮
電視節目當中,有一段年羹堯與雍正下棋當仁不讓,表示自己贏了皇上。或許這樣強勢的表現讓雍正忌憚上了年羹堯,在西北打完之後一下子被貶官,最後年羹堯和小孩子下棋,碰巧與前面的下棋形成對比。主要表現出兩個方面:第一、思考自己當初在與皇上下棋的時候,自己為什麼要強勢到去壓皇上一頭。第二、哪怕自己被貶,自己仍是身穿黃馬褂的官員,哪怕是輸給放牛小孩,自己也願賭服輸。暗諷封建君主制皇權至上,皇帝的能力並不是樣樣精通,但是迫於權勢文武大臣又不得不臣服,不敢表現自我,否則要遭殺身之禍。也諷刺出封建社會對人性的壓抑,衰敗的必然。
-
17 # 德林德利奇
在故事裡,年羹堯得過幾個蒙古美女,其中一個就是烏雲琪琪格,當年羹堯知道自己快要被抄家的時候,還和家裡的老奴大致說:我有很多女人,只有烏雲琪琪格懷了孩子,要保住她之類的,後來這幾年裡,年羹堯過得很落魄,但為有對著孩子很好,還把身上剩的幾個銅板給他,和他玩樂,或許小孩不知道為什麼年羹堯這麼做,因為年羹堯知道,那是他的孩子,所以愛他,讓他。
-
18 # 蔡道均
英雄陌路,人世百態,或者大徹大悟,權勢薰天又怎樣?位極人臣又怎樣?生帶不來,死帶不去,榮華富責,嬌妻美妾,眼一閉,腳一蹬,都是別人的。千好萬好,一了百了。踏踏實實做人,老老實實為官。編劇告訴人們,那怕你威名顯赫,也不及一個孩童嬴一盤得一塊銅板的快樂真誠和簡單。
-
19 # D之守護
他以為他可以做棋手,忘記了本分。在皇帝心裡軍權這種東西,只能是皇帝獨享。皇帝叫將士卸甲竟然還需要你一個奴才來同意。你不死皇帝能睡的著嗎?更何況,他這個皇位怎麼來的?還不是靠軍隊來的,萬一年羹堯來個叛變,投了老八旗下。皇帝誰當,還真不好說。作為一個帝王,指望皇帝冒這個風險,除非是皇朝末期。不然死亡是這個將領唯一的歸宿。年羹堯不是死於功高蓋主,他是死於自己的桀驁不馴,自以為是上。連老十四都不敢在皇帝面前玩這套令行禁止,你一個奴才憑什麼敢這麼玩?
-
20 # 感動老兵
"憋死牛‘’我們老家的叫法,正方形,兩條對角線把方形分成四個三角形,其中一個三角形中有陷阱也就是絕路,棋子每人兩枚,陷阱邊的線路不能走,最後被逼到絕路上的一方失敗!寓意無非是絕路都是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
相關內容
- 雍正王朝中年羹堯臨死前與牧童下棋,為何會說你贏了呢?
- 《雍正王朝》年羹堯死的時候,牧童唱歌有什麼含義?
- 雍正王朝年羹堯為什麼不求饒?
- 《雍正王朝》、《李衛當官》裡的年羹堯,最後的所作所為,是不是故意給雍正殺自己的理由?
- 《雍正王朝》中,年妃臨死前為什麼要雍正和鄔思道說“她去了”?
- 《雍正王朝》出任大將軍王,老十四為什麼要帶年羹堯去八爺府上?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千里送軍糧幫助年羹堯西北平叛,雍正皇帝知道嗎?
- 《雍正王朝》裡,九爺和十名侍衛到年羹堯軍前效力,年羹堯要殺侍衛,九爺為什麼求情?
- 《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很重視雍正送給的佛珠,他死時將其還與雍正,這是為什麼?
- 《雍正王朝》裡面的狗兒李衛對年羹堯是否是恩將仇報呢?
雍正王朝是一部很經典的電視劇,今年還看過呢,現在仍舊印象深刻。
在電視劇前期發展中年羹堯還是一個比較謙和的人,如十王爺鞭打田文鏡時年羹堯不亢不卑間替田文鏡受鞭打,但是也有心狠手辣的一面,如為了錢財擅自滅江夏鎮全鎮,到中後期當上大將軍了就肆無忌憚,不可一世了,年羹堯臨死前跟牧童下棋的平和親近,讓人頗有一些虎落平陽被犬欺的悲慼,我想電視劇應該想表達出權利是一把雙刃劍,可以讓人志得意滿時不可一世,迷失自己,也可以讓你落寞時迴歸本性吧,體味這百態人生…
當然也有可能為了劇情需要,用這段劇情突出一個不可一世的大將軍英雄末路的悲慼吧,畢竟再經典的電視劇也逃離不了渲染感情,迎合觀眾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