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顏小二述哲文
-
2 # 劉旭日新解道德經
儒家研究的最大閃光點:一是關於學習方法,學習併產生覺悟心得,還要不斷地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去踐習(學而時習之),更重要的是時常溫習過去學習東西並有所創新,這樣的學習之道永遠不過時;二是關於人的行為天地執行的規律和法則,即為人的之道一仁義禮智信,更為重要的是每天還要"吾日三省吾身";三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一內聖外王,即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四是中庸之道,中庸不是庸庸碌碌,也不是和稀泥。庸在這裡是日用的意思,就是日常使用都要用"中“,"中"是不偏不倚,不能過也不能不及。不僅要守住喜怒哀樂未發的"中"的狀態,而且更重要的在喜怒哀樂已發時,能使心情處於新的平衡“和“的狀態。不然在動態中無法適應“中"的狀態。眾生往往缺乏的也是守不住動態的"中“的狀態。“中"並不是在AB兩點中間,因為A點和B點並不是大小一致,所以動態的"中"狀態是最重要的。在實際使用過程,聰明的人做事往往太過,說士點就是做過頭了。愚笨點的人往往半途而廢或者不遲。老子在《道德經》中認為道是無法取名的,我個人認為不妥,我個人認為"道"可以命名為"中"或者中庸。世界上任何事情如果離開了中,都是偏離了道。電視《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節目,當時記者採訪其中一位老婆婆人物,她說:我沒有什麼文化,也不識幾個字,但是我父母曾經告訴我一句話受用終生。做每件事情都有三條路,你就走中間那一條,準是正確的。儒家之道是經受得住歷史的檢驗,並且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中能富於新的歷史內涵,所以二千多年來經久不衰,不僅對過去、現在人的行為有指導規範的作用,而且對將來的人的行為同樣也有指導規範的作用。
-
3 # o輕羽o
中國傳統文化主要就是儒家文化,在兩千多年的演化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文化傳統,不論是穿衣吃飯,還是思維創作,都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之中。
儒家思想之所以經久兩千多年而不衰,歸因於儒家思想在保持核心思想不變的基礎上,在不同時代融入當時的新的思想以適應當時的社會,因此發展到現代,儒家思想不單單是先秦時期的儒家思想,而是融合了佛、道、西方哲學中優良的元素。儒家思想在與時俱進中得到擴充與發展,以致在當代文化復興之際,煥發出新的活力。
儒家思想的發展主要有這幾大過程,孔子提出“仁”,子思融入道家的“性”,孟子提出“性本善”及“義”,荀子提出“性本惡”及“禮法”,董仲舒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提出“天命神授”及“陰陽五行”,朱熹“理學”,陽明“心學”,待到清代王夫之,黃梨洲等等大儒,引入了西方的民主及科學元素,而現代的國學大師從不同方面對儒學研究,從而使儒學發揚光大。
雖然儒學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但其“仁義禮智信”、“孝悌”等核心思想沒有變,這些都是立足“人”的本質,不受時空的腐蝕;其“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內聖外王之道,指導著人具體的行為與實踐。
儒家思想因其包容性,必定會不斷髮展,即使在西方文化為主流的當代,也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推崇。
-
4 # 丁佔愛
因為儒家思想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文明的根,所以要繼續傳承,以德育人,忠厚善良做事,不忘初心,牢記根本,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
5 # 樂學讀書會
思想沒有過時一說,儒家的許多思想內涵,在現在仍值得深思發揚。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裡的根本核心,還沒有哪個民族把自己文化核心完全拋棄的。你見到基督文化圈完全放棄信仰耶穌嗎,你見到穆斯林完全放棄信仰安拉嗎?所以文化是一個揚棄的過程,在歷史的客觀環境下慢慢進化,互相學習,互相融合。
儒家思想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是先秦時期,這個時期儒家思想只是眾多思想裡的一種,或許還算不上是最流行的那種。秦朝統一全國用的是法,但是法只能算是統治工具,沒法實現普遍的文化認同感。
到了漢武帝獨尊儒術,儒學思想被作為唯一的思想核心樹立起來,儒學為思想教化核心,法作為統治手段,這種模式成為後來兩千年的標杆,中國也形成統一的民族,漢族。
在這個階段裡,儒學思想雖然有統治者推動,但是它畢竟不像宗教那樣符合人的本能,道德說教對於普通人而言沒有實現的土壤,所以魏晉時期大分裂讓人對儒學思想懷疑起來,這是一個低谷。
第三階段起始於隋唐,標誌是科舉制度的建立,科舉制度建立之後,所有的讀書人都必須經歷儒學思想的說教,也就形成了強大計程車大夫集體。有士大夫的支撐,儒學再也沒有受到任何懷疑,中國也再沒有經歷長時間的分裂。
更值得一提的是,宋代理學,明代心學,都是對儒學思想體系的補充。儒學思想原本作為哲學體系是不完善的,它側重方法論,幾乎沒有世界觀。理學和心學都是在世界觀上的補充。
第四階段就是當代了,科學體系隨著西方的先進生產力橫掃世界,這已經不是哲學辯論題,而是明顯的生產力差異,由不得人否認。儒學思想在這個過程中經歷了被否定,被批判,到如今重新被重視的過程。
我們現在對待儒學,只能將其當做一種思想素材,它對於社會方法論的一套體系,有些值得尊重,有些已經不合時宜。我們如果完全否定它,那豈不是否定它在兩千年裡給中華民族帶來的輝煌成就?我們如果完全吸收它,那豈不是在說我們這些年還在吃老本,完全沒有往前走?所以說,對待儒學我們應該客觀,別抱殘守缺,也別避之不及。道德核心在我看來是先進於宗教核心的,無數計程車大夫們都是在儒學的引導下積極探索世界,而不是寄希望於從未見過的神,這就是現代人最該有的態度。
-
6 # 被催更的牧羊悅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分成兩個小問題來回答:一是為何現在還有人推崇儒家;二是儒家思想是如何發展的。現在悅哥試著說說自己的看法。
01.儒家的價值為何幾千年後的今天,還有人推崇儒家?這個問題,如果這樣轉化一下,會不會更容易回答:為何幾千年後的今天,我們仍然象古人一樣,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忠於職守,信守諾言?儒家能夠傳承幾千年,不是靠著“儒家”這兩個字,而是這兩個字後面所蘊含的豐富的內容。那些內容,是天地之道在人身上的顯化,它們的主體就是仁義禮智信。透過將這些內容推向極致的宏觀,或者極致的微觀,都可以將我們引向返本歸原的道途。不只是現在,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只要人類還沒有完全覺醒,還沒有作為一個整體實現靈性的升極,儒家的傳承就將仍然是我們前進的指引,無論有多少人忽視它,也無論有多少人詆譭它。02.儒家的傳承儒家思想始於孔子,後經曾子,子思,孟子等人的不斷完善,終於形成獨立而且完整的體系。這個體系,不僅是思想上的,也是道法上的。它不僅有入世法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有出世法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出入無礙的體系,就叫內聖外王。入世法的儒家,指引我們走向王道,也就是以仁義禮智信去修齊治平。而出世法的儒家,指引我們超凡入聖,也就是透過格致誠正,與天地宇宙相聯通,實現與萬物的合一與同源。儒家傳承不是靠強制性,而是依賴於我們內在的自發自動,而我們的自發自動,又源自於我們對於常樂我淨的本能追求。無論處於哪樣的時代,無論處於怎樣的個人境況,我們對於安樂的期盼從未間斷,因為那是我們的本源感受,而儒家的意義,就是引導我們迴歸本源。儒家其實與道家是一體同源的,儒道的復興,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就象歷史的輪迴一樣,但這一次的復興,能否避免春秋戰國時代那樣的悲劇性結局,卻是未知數。我們能否利用這一次的復興,實現靈性的突破性升級,誰也說不準。不過,悅哥倒是希望,我們都能借這個機會,脫離輪迴。畢竟,紅塵是娑婆世界,娑婆即是遺憾。如果有機會能上升到更高級別的能量空間,不留遺憾,那有多美!
-
7 # 第二階文明倡導者
過了幾千年,為何現在還有人推崇儒家?
試想一下,做奴隸久了,翻身農奴做了主人,一下子適應不了,而那些自認為是主人的正好藉此機會將儒家封建的官本位思想搬出來作為其奴役大眾的合法依據。在操作的過程中自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於是,歷史不斷的上演著‘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且平穩的維持著這一過程。
儒家思想是如何發展的呢?
首先要給不同階級的人規劃一個行為準則,使其在此範圍內自認為是‘主人’,即便是要飯的也會成為小貓小狗的主人,每個階層的‘主人’可以在其範圍內向下繼續提出要求、規範行為、索取利益。而向上則稱之為請求。以此類推……像極了現在傳銷的分配方式,使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就是利益的獲得者並向著高等階的‘主人’發展。
-
8 # 申卜元
春秋戰國至今已有二千多年了。
為何現在還有人推崇儒家?我認
為:因為,孔子的儒家思想其
實提倡的是和諧社會及人與人
之間的和諧。
儒家思想有二個核心的東西,一
個是孔子的"禮"和孟子的"人
性論",後世不斷的深化和加強。
儒家思想正式走上政治舞臺是西
漢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獨
尊儒術,罷黜百家",雖然開始
失敗了,但是後來漸漸的取代了
西漢道教"無為而治"的治國思
想,後世很多的王朝也沿襲了儒
家思想,所以作為國家的思想根
本,政府的推行力度等等都是起
了很大的作用,加上後來"釋、
道、儒"三家的相互融合包容就
更加有利於發展了。
現如今,我們的社會以經濟建設
為中心,註定會換來單調空虛的
"功利主義"。當初"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錯的是"獨尊"並
並非"儒術"。事實上,古人只
是當時的科學落後,但是在很多
思想上比我們現代人聰明超前多
了。
總之,儒家文化與現代企業管理
的關係是互為獨立,又互為影響
的。在猛進如潮的21世紀,儒家
文化必將在世界經濟生活中產生
深遠的影響。
-
9 # 河東來
儒家與道家最早是一個階級劃分的概念。
道家的前身是貴族奴隸主國“人”,他們的遠祖是炎黃百姓聯盟。
儒家的前身是平民奴隸黎“民”,他們的遠祖是蚩尤九黎部落。
工業為主的軒轅氏黃帝與農業為主的神農氏炎帝結成“工農業聯盟”,集合“百姓”勢力,打敗了專業從事農耕的蚩尤九黎部落,在涿鹿之戰後,勝利的炎黃就成為了奴隸主,成為統治地位的“人”,失敗的蚩尤就成為了奴隸,成為被統治地位的“民”。
而“民”的特點,就是他們一定是“獨眼龍”,“民”的造字意思就是怎麼直白,正因為如此,東夷九黎部落的“民眾”就一直反叛不斷。
殷商革命推翻夏王朝的“盟主”地位,武王伐紂推翻商王朝的“盟主”地位,對於上一屆“盟主”,應該說一直都是兩線作戰,最終會走向敗亡的局面。
所以在殷商後裔反叛下風雨飄搖☔️的周王朝,誕生了一個天才的政治家----周公旦,面對奴隸社會的固有矛盾,決定開展轟轟烈烈的“廢奴運動”,將以前的奴隸性質的“民”系統選拔產生為自由民性質的“儒”,“儒”,就是一種“根據需要而選拔產生的人”,周王朝決定利用宗教形式開展這個選拔工作,這個宗教,是為了選拔“儒人”存在的,故被稱之為“儒教”,這樣,周王朝也就開始了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轉變。
社會轉型時期,思想是極度繁榮的,在儒教背景下,中國式的“啟蒙運動”開始了運作,這就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形成了“諸子百家”。
社會的主要階層是:代表貴族階層的“母神信仰”道家、“父神信仰”法家和“次子信仰”兵家、“長女信仰”陰陽家、“次女信仰”縱橫家;代表平民階層的“長子信仰”文儒儒家、“幼子信仰”武儒墨家、“幼女信仰”名家(貴族平民相容)。
所以需要注意的是,上古的“儒”,並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是一種單純的職業上的劃分,更多的是一種社會階層的劃分。
道德(儒)家老子、儒家孔子時代,受到道家周公旦組建的儒教思想的影響,追求的是貴族道家的“人主主義”(國家宗教神權)和儒家的“民本主義”(國家世俗行政權)並存,即“道家為主,儒家為輔”的思想流派。
所以我們看老子的《道德經》的時候,要注意它既有道家的“人”學的《道經》,指導華人如何運用宗教神權,如何“得道成仙”,也有儒家的“民”學的《德經》,指導“民眾”如何運用世俗行政權,如何“重新做人”。
在《道德經》中,“人”(奴隸主)與“民”(奴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就像“百姓”(貴族)與“黎民”(平民)是不同的概念一樣,“小國寡民”思想,其實就是要減少社會奴隸階層,向封建社會轉化的意思,“愚民”思想,指的是“愚奴隸性質的民”,不包括“愚奴隸主性質的人”。
這裡要說一下什麼叫“德”?
“德”在上古,指的是一種“人”(奴隸主)組織的,“民”(奴隸)參加的登山活動,目的就是為了將攀爬到一定高度的“民”選拔出來,證明他們“身體素質好”,將他們的名字載入榮譽板上,就可以免除“被琢瞎一支眼(以明確奴隸身份)”的刑罰,這就是“明德慎罰”制度,即透過“德”的方式來減少“罰”的適用,從而使黎民奴隸獲得光“明”,這種活動產生的“新人類”,就被稱之為“儒”。
故此,《德經》的內容,就是如何道家選拔、任用儒家的理論著作,實際上就是“儒經”,老子的道德家,實際上就是“道儒家”。
“儒”可以分為四個組成部分:
1.“文士儒”(頭腦反應快捷),其生存理念就是儒家;
2.“武士儒”(身體素質超群),其生存理念就是墨家;
3.“女性儒”(生育能力強勁)的婦孺,她們的主要原則是“後宮不得干政”;
4.“男性儒”的小人,這裡的“小人”,只是“小宗之人”(家裡的庶子)的意思,而“大人”,則是“大宗之人”(家裡的長子),他們的主要理念是必須接受“大人”的指引。
由於儒家的產生,劃分了道家的一部分權力,所以“道家法派”就登上了歷史舞臺,他們主張,國家為了實現中央集權,應該實現絕對的“人主主義”,全盤排除“民本主義”的適用,這就是“焚書坑儒”的本質目的。
結果秦王朝的思想鎮壓,雖然導致了儒家的蟄伏,但也導致了儒家對政權存在的漠視,其實他們可以輕易的抵抗當時的叛亂,第一個進攻秦王朝的是原楚國貴族周文,結果失敗了,第二個先期進入關中的是平民儒家的代表劉邦,結果儒家選擇了不抵抗政策,秦王朝就因而亡了國。
接下來的“楚漢爭霸”,實質就是“貴族兵家與平民儒家爭奪統治權”,最後還是平民儒家勝出。
但取得天下之後,平民儒家的“志得意滿”,並沒有維持多久,劉邦又迎來了軍事上不合時宜的慘敗,漢王朝也不得不再次引入道家貴族力量維持國家統治,這就是“文景之治”。
接下來,到了漢武帝時期,儒家自感力量已經豐滿,就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治主張,真正實現了中國式的“民主”,有“奴隸翻身做主人”的感覺。
文儒的代表,有董仲舒(教書先生)、桑弘羊(商賈)、公孫弘(屠夫)、主父偃(說客)、江充(小吏)。
武儒的代表,有衛青(騎奴)、霍去病(私生子)、李廣利(樂工)。
婦孺的代表,有第一位儒家皇后衛子夫,及風華絕代的李夫人。
小人的代表,首推籍福,他不單純以權勢為依規趨炎附勢,表現出了完全的儒家氣節,漢武帝封其為“長者”,雖然沒有實權,但在當時,這已經是至高無上的“精神榮譽”了。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際上就是中國古代的特色“民主主義”,為了實現這個“民主”,漢武帝將道家階層驅逐出朝堂,在四川巴地建立了“道教”(本質上是上古儒教分化出來的一支),對“婆系”道家丞相竇嬰,“母系”道家丞相田汾均實施了打壓,再有,道家史官司馬遷被處以腐刑,而兵家貴族李廣,則收穫了“李廣難封”這一典故,從這個角度上看,漢武帝是當時徹底的“民主鬥士”。
大家以為“民主”是起源於西方,其實東方在漢武帝時期就已經開始了,只不過具有特殊的中國式背景,被稱之為“儒術”而已。
所謂“儒術”,實際上包括文儒平民的“讀書術”、“行政術”,也包括武儒平民的“刺客術”、“軍事術”,還包括婦孺平民的“後宮術”,甚至還包括小人平民的“忠誠術”,歸根結底,儒家思想一直長盛不衰,就是因為他隱含了中國式的,徹徹底底的,從一無所有的奴隸身份發展出來的“民主”思想。
西方式的“民主主義”,按東方眼光看來,卻有一些“人主主義”成分的嫌疑。
但是,儒家獲得了“民主”的勝利果實之後,卻面對了“民主權力腐化”的世界性難題,在宋明時期,儒家作為新貴族為了協助帝王守護自己得來不易的統治者身份,又形成了以朱熹為代表的著名的“理學”。
嚴格來說,“理學”已經不是單純的儒家理論了,它只是披著儒教的外衣,而兜售著理學的產品,是十分明顯的“掛羊頭賣狗肉”行為,真正純粹的“儒家”,在“理學”產生之後,已經被消滅了,後來的“儒家”,已經發展為了“理家”。
儒學是個筐,什麼都可以往裡面裝。
儒家本來是最革命的造反種族,渴求與“華人”一樣的政治身份,但統治者一旦全面滿足他翻身做主的願望,甚至更加禮遇有加,他就只有感恩戴德的想法,成為新秩序的“衛道士”,也就是說,他們成為了“新道家”---“理家”。
所以為了反對“理學”戴著“儒家”的面具迷惑世人,知識界又以王陽明為領袖形成了“心學”,講究“知行合一”,就是為了追本溯源,“儒家”還是平民身份被壓迫者的理論,而“理家”已經是貴族身份居於統治者身份的話語了,不需要再“化妝”來迷惑世人了,這是“心學”的核心訴求。
現在反對儒家的呼聲,主要是針對的“新道家貴族”的“理家”思想,當然也可以命名為“近古儒家”,故此,反對儒家思想的人必須是要表明,到底反對的是周公旦時期“人主民本”為特徵的上古儒教,還是漢武帝時期“獨尊儒(平民)術”為特徵的中古儒教,還是朱熹時期的“存天理,滅人慾”為特徵的近古儒教。
-
10 # 寫紅塵作夢語
孔子在觀眾們的心目中一直像個大家長照顧著他的學生們,用自己的思維和智慧引導著學生們用仁愛之心修行自身的德行並影響社會的禮樂風氣。孔子不僅對自己的學生嚴格要求,對自己的孩子同樣是嚴加管教並沒有半點私心,更為難得是孔子克己復禮的自我要求。
孔子滿腹經綸卻四處碰壁。孔子自幼就失去父親,所以對於母親很是孝順也對自己兄弟友愛,在孔子年歲尚淺時便早早的就步入社會,在生活打磨下孔子的意志堅定而且有立志成為為民謀福利的良臣。孔子一直非常想用做高官的方式來實行自己的對政治思想理念的核心看法,但是在春秋時期孔子的儒家思想教育卻不適合那個年代。
春秋時期霸道盛行,有志者都滿懷獨霸天下的雄心壯志,基本無暇顧及禮樂制度的實行。孔子就在周遊列國的時候四處碰壁。主要是因為很多君主看到儒家思想不適用於集中權威力量,雖然儒家思想適合改變社會不良風氣,可惜的是在亂世之時,各路諸侯和君主都忙著救世安邦,而且百姓也因為政局的不穩定生活在惶惶不安之中根本無暇顧及太多的禮教。最為重要的是在當權者眼中大部分人認為孔子的周禮並沒有什麼特別尋常之處,所以他們沒有深入的去思考孔子思想的可行性。
孔子認為仁愛之心,才是救國良策。孔子的晚年非常的遺憾,孔子認為自己的思維理念沒有被世人所受用。孔子在世前想借由在職中官位的權勢力量推行自己的主張卻也沒能得到如願。而且隨著孔子日益老成,大部分的君主最為渴望的是向孔子討要學生來參與朝政,而很少人會想著動用已經年紀大了的孔子。不過孔子的學生卻很為孔子爭氣,他們不僅在朝為官影響當權派和執政者,而且下朝後常常回來和孔子一起探討國家的政治動向,向孔子請教事務。
孔子雖然自己在官場上數次失意,但孔子透過教育學生影響他人也是間接性地參與到政治,也是影響到政治的一種方法。孔子希望透過自己的教學影響他人,並能讓大眾的思維禮教得到提升甚至可以影響大家認同儒家思想成為骨子裡認同的一種觀念,而不是將禮教思想分門別類。孔子認為只有仁愛之心才能救世,世界充滿愛了,才能讓世界更為和諧的發展。
孔子認為要用思維去變通事物,才能學以致用。孔子認為學習應該學會了再學以致用,而不是光靠死記硬背。我們應該把我們所學習的資訊分析加以合理的運用到自己的思維上想著做出對世界有用的貢獻。孔子認為學而有用就應該用思維去變通事物,而不是讓知識成為一種認知意識上的束縛。孔子認為“知人”是為了更好的用人。孔子認為一個人要透過事實的論斷尋找多方面的可行性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勇往直前,不考慮任何的後果,這樣的人不值得跟隨。
結語:孔子是模範教師,他克己復禮的同時引導世人仁愛,提倡禮教治國,引導大家文學可以修養自己的人品也可以讓有志之士入仕從政,發揮自己才識。孔子用他的仁愛之心教育出了許多影響大眾的志士,也讓儒家思想的傳播成為了華夏民族文化思想的重要部分。儒家的仁愛之心,讓我們的有志者常常在國難當頭時敢為人者先,讓我們在仁愛的世界裡寬以待人,共創盛世繁榮。
原文盜版者必究其責。
感謝各位看官的賞閱。
回覆列表
現代社會依舊有人提倡儒家思想很正常,因為現代社會的儒家本就不是幾千年前的先秦儒家,更不是漢代董仲舒的儒家。儒家思想一直在歷史長河中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改變,不僅包括儒家,即便是道家,還是佛學思想,都不是僵化,不是一層不變的,它們在歷史長河中保留著自己的特色,並且一直在不斷髮展創新。
我們現在看到的儒家,和幾千年先秦時期的儒家大不一樣,而我們現在社會所需要的儒家思想,也是被現代人改造後之適合現代社會發展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並不是僵化不變的,下面就先秦時期,到漢朝、唐、宋明幾個朝代更迭中儒家思想特色來進行闡述。
(1)先秦儒家:在禮崩樂壞的大時代提倡“重禮”,以期恢復社會秩序在先秦時期,社會大抵是戰亂年代,面對“禮崩樂壞”的大環境,儒家先賢進行了諸多思考,認為要恢復社會穩定發展,就要解決社會秩序混亂問題。所以先秦時期的儒家先賢,思想裡面多少總是在強調“禮”的。從孔子的“禮”到荀子的“隆禮重法”,都透露出儒家先賢對恢復社會秩序的重視。所以,先秦儒家的特色,大抵就在於其對“禮”的維護了,而對“禮”的強調,也是適合當時社會發展需要的。
(2)漢朝時期的儒家:鞏固君主權利漢朝時期,以董仲舒的“獨尊儒術”為代表,儒家成為漢朝相對繁盛時期的主流思想,而帶領漢朝修養生息,漸漸恢復國力的“黃老道家”被“拉下神壇”。其實也不必為“黃老道家”鳴不平,學說特色決定了這一結果。“黃老道家”的“無為”用來治理“盛世”,哪裡壓得住盛世下因利而生的“欲”呢?所以,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朝的經濟實力恢復得差不多了,就需要董仲舒之“獨尊儒術”幫忙治理治理社會秩序。
只是,董仲舒的儒家思想與先秦儒家是有一些差距的,董仲舒根據當時的社會環境,在先秦儒家學說基礎上進行“揚棄”般的發揮。比如,從孔子的“敬鬼神而遠之”到荀子的“天人之分”的性惡論,都體現了先秦儒家對主宰人之命運的“意志之天”這一觀念趨於遠離和否定的態度,而董仲舒則提出“天人感應”,認為天可以和人相互感性,如果君主不尊天而愛民,就會受到天的懲罰,董仲舒這裡的天對人類的政治活動有一定的主宰意味。
但是董仲舒提出“天然感應”也是有原因的,一來,鞏固君主的權利,提升君主的權威,二來也在利用“天的懲罰”束縛君主,強調君主切莫胡作非為。
基於此,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實則是在先秦儒家的基礎上,根據當時社會環境進行揚棄和改進而來,符合漢朝漢武帝時期的社會大環境,而其思想的一大特色,就在於對君主權利的鞏固。
(3)唐代儒道哲學:將外在名教禮法,上升到內在理性需要到了唐代,儒家思想又因為時代環境的改變,而出現了一些改變。唐代經歷了魏晉玄學時期,儒家思想的地位漸漸下跌,道家以及佛學思想更具優勢。為了與道教和佛教競爭,儒家思想在韓愈、李翱等思想家的努力下,開創了新學風。
漢代時期,到韓愈、李翱之前,儒者主要就是對古代經典進行注梳、訓詁,儒家思想的主要內容大抵就是在強調名教理法,但是卻缺乏對名教理法內在合理性的思考,這容易導致理法僵化成教條,容易衍生“偽”,也容易束縛人的“內心”。
受到佛學和道家思想的影響,以韓愈和李翱為代表的思想家創立了心性學說,強調正心、誠意以修身,繼而能夠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其對“正心”、“誠意”的重視,並藉此將內在修養和外在明教結合,讓名教理法不再是類似“外在束縛”的存在,將其上升到內在理性的需要。
這一點,也是極其符合當時佛家與道家學說盛行的大環境的,畢竟,佛學與道家學說,比較注重心之自由,在人的身心修養上,往往給人的啟發更大。而儒家在此之前更多強調外在就事論事的名教理法,對於名教理法於人之內心自由的束縛尚未有太大考慮,這自然導致其比不過道家和佛學。而當時尊崇儒家思想的思想家也考慮到了這一點,繼而借鑑吸收佛學、道家在“心性”上的研究,發展創造了唐代的儒道哲學,將外在名教禮法,上升到內在理性需要這一高度。
(4)宋明的理學與心學:越來越注重心性修養唐代的儒道哲學,一來照顧到社會秩序的維護,二來,將外在名教與心性修養結合起來,讓名教禮法不再是類似外在教條的僵化規則,而是人的內心認同,這其實某種程度上也照顧到了人之內心的感情需要。唐代儒道哲學超越現實名教禮法,並提升到更高的精神最求層面,被宋明理學發揚光大,而這一思想,到了王陽明的心學可以說是達到了頂峰。
理學的代表人物朱熹,曾經就提出過“存天理,滅人慾”,他認為,人是理氣合一的,而理是至善的,人的心不動時,心與理同,是至善的,但是人心一動,就有了情,而情就有善惡的分別了。與人性不一致之過度的情,就是惡的。我們可以理解為過度之慾。所以,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慾”,旨在強調消滅人的“過度之慾”。
到了王陽明時期,王陽明選擇性借鑑和吸收了朱熹等前人的思想,又在孟子之性善論基礎上提出了其“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等思想,而其“知行合一”更是對後世影響巨大,旨在強調人先天具有良知,人的善念是良知的“行”,人要做到“知行合一”,就是指導行為的“念頭”需是符合人先天之善的良知的,否則人的行為就不符合自己的天性,屬悲哀的存在。
我們不難看出,從唐代的儒道哲學,再到宋明的理學與心學,人們越來越注重人的內心修養。這一點,首先說明人們漸漸從現實層面的物質追求,上升到了精神追求。其次,也說明,外在禮法之僵化運用,衍生了許多“偽君子”,而對“心性”之修養的重視,也表明了人們對“虛偽”的排斥。
(5)總結:儒家思想不是一層不變的,每個時代的儒家思想都有其與時代相適應的特色人類社會漸漸發展成熟,人的需要漸漸從物質轉向精神,儒家思想也漸漸從外在名教轉變成內在心性修養,儒家在與時俱進,現代社會的儒家思想同樣也是與時俱進下的產物,即便是現代社會,我們同樣需要儒家思想。我們看待儒家思想,不要因它發源自幾千年前,就說它是“舊的”、“落後的”,儒家思想能夠發展到今天,它的傳承沒有斷裂過,那麼它的創新與發展也沒有停止過。從先秦時期的儒家,發展到後面宋明時期,以至於到現代社會,我們可以發現,儒家思想在時間長河中根據人的需要展現其不同的特色,透過儒家思想在不同時期表現的特色,我們可以看出,人越來越注重“心性”修養。而儒家思想,也同道家、佛學思想一樣,對現代社會之人之“心性”修養能發揮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