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訪客
-
2 # 飛同凡想7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王。就這個道理,被明開國皇帝朱元璋賜死,據說一隻蒸鵝就結果了。
-
3 # 平安和美美
徐達是明朝開國第一名將,幾乎無人能出其右,對於徐達朱元璋也是非常信任的,可以說朱元璋得天下,徐達居功至偉。而這樣一位名將,傳說是被朱元璋賜死的,為什麼朱元璋要殺徐達呢?
現在比較流行的證據有這幾點:首先是徐達立的功勞實在太大,所謂功高震主,朱元璋怕自己的兒子掌控不了他所以要殺他;其次是朱元璋在得天下以後已經用不到徐達了,再加上朱元璋本人的猜忌心理是很重的,所以要殺徐達鞏固自己的統治。
在野史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徐達病了,大夫為徐達看病之後回報朱元璋說病的比較嚴重,是背部長瘡,尤其不能吃鵝肉。於是朱元璋派人為徐達送去了一隻燒鵝,徐達看見以後知道了朱元璋的用意,就將這一隻燒鵝吃光了,不久就死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病死的,史書中沒有記載朱元璋殺徐達,因為徐達為人正直忠勇,他對朱元璋是死心塌地的效忠,同時他為人十分低調,在明朝建國以後雖然他功勞最大,但是從來不張揚,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徐達是朱元璋的兒女親家,兩家聯姻在一起。
所有這些因素聚合在一起來看,朱元璋是沒有殺死徐達的,之所以有這樣的傳言,就是因為徐達的功勞太大,再加上他英年早逝,很多人不相信是病死的,但是在實際的史書中記載,由於常年征戰,徐達身體在建國以後一直不好,最終病死。
-
4 # 張哥講中國歷史
明成祖朱棣岳父徐達之死,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因為害怕開國功臣影響子孫皇位的穩定,而對開國功臣大開殺戒,製造郭桓案,藍玉案,胡惟庸案,而徐達之死是因為徐達有一次生了重病,不能吃蒸鵝,明太祖朱元璋知道他的病情以後,偏偏給他送去一隻蒸鵝,徐達知道明太祖朱元璋的意思,吃下後不久病逝,時年53歲
-
5 # 史海拾遺
野史的說法是徐達患了背疽,不能吃鵝肉,結果朱元璋賜蒸鵝給徐達,徐達見了蒸鵝,知道了朱元璋這是賜死,於是吃了蒸鵝,不久背疽復發病死了。
稍作分析就知道,這種說法是極不靠譜的。首先,朱元璋殺的功臣,比如藍玉、李善長、胡惟庸,都給安上了很大的罪名,並且都是誅滅全族。而徐達死後,他的家族安然無恙,沒有受到任何牽連。還有如果徐達的年紀,既然已經病重,對朱家就沒有什麼威脅了。朱元璋又何必多此一舉。
此外,徐達雖然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但是從不結黨營私,而且一直謹小慎微,從不做越軌之事,這點和藍玉有很大不同,他死後朱元璋也評價他: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貪圖女色財寶,處理問題不偏不倚,沒有過失。當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達。
以上,朱元璋沒有殺他的動機,他的死也不符合朱元璋一貫的殺人手法。
史學家們普遍認同,徐達確實死於背疽,但是並不是被朱元璋賜死,而是自己病死的。洪武十八年二月,徐達病逝於北平,享年54歲。
回覆列表
徐達是明朝開國軍事統帥,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可以說,朱元璋的江山,有一半是徐達打下來的。徐達為人謹慎,善於治軍,戎馬一生,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勳。徐達究竟是怎麼死的?徐達真的是吃了朱元璋賜的燒鵝而死的?
明太祖朱元璋因為殺戮太盛而為人所詬病,我們來看看朱元璋殺了多少人,因為胡惟庸案,朱元璋的兩個宰相胡惟庸和李善長相繼被拿下。他封的幾個國公里面,常遇春的兒子常茂似被收了兵權之後自己病死了。
鄧愈在洪武十一年病死,算是死的比較早的,但是他的兒子卻因為胡惟庸案被殺,這一脈算是絕了,宋國公馮勝是被賜死的;李文忠也是病死的;李善長是被賜死的;湯和算式得了善終。八個國公里面,只有三個是勉強得了善終的,唯一有爭議的人,便是排名第一的國公徐達。
徐達農家出身,土裡刨食。他性情剛毅,不甘屈居人下。他長得面貌清癯,顴骨稍高,身材魁梧,自幼習武,練得一身好武功,和朱元璋是從小長大的好朋友。徐達在朱元璋崛起的過程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說他幫助朱元璋打下了半壁江山不為過。那些年他南征北戰、東征西討,誅滅陳友諒,逼死張士誠,北伐北元,可謂是為大明立下了汗馬功勞。朱元璋對徐達的賞賜也是十分豐厚的,不僅將他列為開國第一功臣,而且還把他的爵位弄得很高。
但是關於徐達的死因,是有很大的爭議的。因為在明史裡面記載,徐達是病死的,而在野史裡面的記載則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徐達是被毒死的,另一種說是徐達重病不能吃鵝,而朱元璋賜給他蒸鵝吃,然後才死的。這三種說法,到底哪種最可靠?徐達究竟是怎麼死的?
咱們可以暫且拋開史書不說,從人物性格和人物關係方面去分析徐達的死因,朱元璋的的確殺了功臣,但是不少功臣的死,都是因為胡惟庸謀逆案和藍玉的謀反案。徐達是在洪武十八年四月份死的,而作為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發生的時間是在洪武十三年。由此可以斷定,徐達暫時是沒有受到胡惟庸案的影響的。而李善長的事爆發在洪武二十三年,也就是胡惟庸被抄家滅族的十年之後,所以徐達可能因為這件事而受到牽連。綜上所敘,我認為徐達不可能是被毒死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跟朱元璋的性格有一定的關係,這位太祖皇帝殺人一般都會找一個比較大的理由,徐達沒有被殺的理由,他如果害死徐達,那就是沒有理由了。而且徐達是開國第一功臣,如果連他都摻和到造反謀逆之中,豈不是說明你朱元璋不是一個好皇帝?
所以野史中傳聞的第一種說法說徐達是被毒死的,是後人對朱元璋的惡意揣測,原因就是他因為胡惟庸案殺了太多太多人。至於第二種說法賜蒸鵝,那就更是無稽之談,原因還是隻有一個,太明顯了。朱元璋殺人,要麼就是找謀逆這樣的大罪名殺,要麼就是不著痕跡,不會這麼明顯。
明朝將領裡,徐達憑著自己的努力,榮獲開國功臣廟第一名的位置。但是,跟徐達功勞一同被提起的,還有他的死因,最常聽到的一種說法,就是徐達晚年得了背癰。按照今天的說法,就是背上化膿感染。在當時的看法裡得了背癰就不能吃鵝肉。因為鵝肉屬於“發物”,吃了會致命。可是,朱元璋偏偏賜給徐達一隻蒸鵝,徐達吃完後,不久就去世了。這個說法其實是個謠言,而這個謠言的源頭來自明朝弘治年間,徐禎卿編寫的《剪勝野聞》。在這本書的記載裡,徐達的病原本在醫生治療下,已經大有好轉。此時,朱元璋卻派人送來食物,並讓人堅持許達必須吃下,徐達含淚吃下後,讓那些給自己治病的醫生快點逃。果然,在聽聞徐達去世後,朱元璋立刻來弔唁,下令殺掉所有醫生,可是,《剪勝野聞》是一本筆記小說。筆記小說這類題材的內容很多,故事情節,乃至人物都是虛構的,所以,在《剪勝野聞》有很多細節。朱元璋聽到徐達去之後,身上揹著紙錢,打著赤腳走路,一路痛哭道徐達家。但是,這些都是沒有意義的參考價值。而且,《剪勝野聞》本身又有很大的偏向性,它對朱元璋一直是有較為詆譭的態度。除了徐禎卿的《剪勝野聞》,明朝嘉靖年間,王文祿的一本《龍興慈記》中,也記載了這件事,在《龍興慈記》裡,不僅記載了徐達患背癰的情況,還明確記載,朱元璋賜的是蒸鵝,而徐達吃完後不久就去世了。《龍興慈記》是一本史料筆記,原本可信度應該不低。可是,根據王文祿記載,這本書的史料,主要是從自己母親口述得來的。而他母親也是從王文祿外祖父口中聽來的。所以,這些史料的可信度,其實是要打很大折扣的。當然,王文祿自己也說,這本書主要是為了紀念母親,並不是為了將來編入史冊。所以,並不考慮對事實的考證,而是隻記載歷史人物的言行。這兩個都是朱元璋賜鵝,致使徐達病故的來源。但是,他們的可信度都很低。清朝學者趙翼甚至批駁它們為“無稽之談”。
在現在可信度較高的歷史記載中,徐達本人在晚年的時候,確實患過背癰。這一年是洪武十七年。而在這一年,又發生了太陰侵犯上將的天文現象。這種星象,就是月亮跟上將有交集,在當時,這被認為是一種不祥徵兆。朱元璋因此感到憎惡。於是,讓徐達的兒子徐輝祖到軍前慰問,同時帶去朱元璋的親筆信。徐達收到信後,就回到南京。此時,徐達的背癰在北平治理後,確實有一定好轉,但是,在回來後的第二年二月,徐達就去世了。所以,這也是很多人認為,徐達的死是朱元璋導致的。畢竟在此之前,朱元璋就曾因胡惟庸案殺了一批功臣。而且,徐達跟朱元璋的關係,確實很微妙。朱元璋跟徐達是發小兄弟,兩人關係很好。但是,在徐達軍權在握,功勞極大時,朱元璋確實有猜忌。
一次,朱元璋跟徐達喝酒,徐達喝多了,朱元璋讓人把他抬到正室床上睡覺。這間屋子是朱元璋當吳王時的府邸,如果仔細追究的話,確實有諭越的意思。徐達醒來後,立刻出臺階大呼死罪。而朱元璋看後,才高興的笑了,又賞給徐達一座宅子。朱元璋經常在喝完酒以後,跟徐達稱兄道弟。兩人還是兒女親家,可徐達卻異常謹慎,從來不會逾越。在平定天下以後,徐達也經常外出打仗,每次都是春天率軍北上,冬天再回來,把大印交給朱元璋後,兩人同飲。
跟其他將領相比,徐達不僅打仗單場,而且品行很好。即便打了勝仗回來,也都保持很謙虛的態度,也不貪戀女色財物。更重要的是,可以讓朱元璋放心。徐達雖然跟很多功臣是老鄉,但從來不搞拉幫結派這一套。
胡惟庸就曾拉攏過徐達,徐達一口拒絕。在明初將領裡,徐達絕對擔得起朱元璋“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大將軍一人而已!”的評價。以當時的形勢,確實離不開徐達。元朝雖然被打回草原,但依然握有不弱的勢力,北境邊界仍不太平。
綜上所言,朱元璋跟徐達之間,有非常深厚的私人交情,也有君臣之間的猜忌。但並不代表,朱元璋一定要直接賜死徐達。而且,還是在眾所周知,吃鵝會讓背癰發作的情況下。當然,以現在的歷史記載來看,並沒有辦法確定徐達的確切死因,應該跟背癰關係很大。但是,可以證明的一點在於,徐達因朱元璋賜蒸鵝而死,只是一個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