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龍女5505

    戰國初期名將吳起最先在魏國開始變法改革,因受排擠而投奔於楚,因此稱為成於魏;在楚國變法改革獲得成功一舉成名、從此顯赫一時,可惜觸怒了貴族利益,最終被萬箭穿心而死,因此又稱為敗亡於楚。

  • 2 # 老餘侃大山

    因為吳起到楚國被楚悼王奉為座上賓,進行一系列政治,軍事,經濟改革,但是這其中許多東西觸動了貴族利益,楚國的貴族勢力非常強大,楚悼王在世尚能壓制,但是楚悼王一死貴族立即發僕,雖然吳起用了自己換了一大群貴族,(貴族要殺死吳起,吳起在靈堂裡爬在楚悼王屍體上,貴族們射的箭射死了吳起同時也射在了楚王的屍體上,即位的楚威王以侮辱先王遺體罪處決了一大批貴族)但是吳起之法在楚國被廢除

  • 3 # 幻夜Magic

    吳起是魏華人,他長時間鎮守秦魏邊境,他訓練了馳名天下的魏武卒,以5萬魏軍擊敗40萬秦軍,是戰國前三的軍事天才,後因為魏武侯猜忌和魏國大臣的排擠,來到楚國,楚悼王任用吳起為令尹(百官之首,相當於當時中原國家的相邦),開始變法,但因為楚國貴族勢力太強大(楚國是一個大國,它每滅亡一個國家,就把那個國家的貴族分封到各地,造成貴族勢力過大),所以吳起遭到大規模反對,雖然吳起帶領楚軍擊敗魏軍,奪回了被魏國侵佔的領地,但是在吳起出征途中,全力支援他的楚悼王撲街,吳起回到楚國,去楚悼王的靈堂,就被就貴族亂箭射死,當時吳起抱著楚悼王的屍體,說你們殺我就是侮辱先王,結果還是被射成了刺蝟(當然楚悼王也成了死刺蝟),吳起變法就此失敗,新任楚王以侮辱先王屍體名義處死了很多貴族,但也廢除了吳起的新法,這也為楚國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 4 # 穿越再現彼岸

    1、有提十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桓公也。有提七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吳起”也。有提三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武子也。(《尉繚子》)

    2、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餘則鈞解。闢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吳子.圖國》)

    3、起貪而好色,然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也。(《史記》李悝評價吳起)

    這是各種史書記載評價吳起的戰功,秦始皇的最頂級軍事幕僚尉繚子將吳起評價很高,僅僅次於孫武;李悝評價吳起貪婪好色,用兵如神;吳起一生指揮作戰76次,全勝64次,12次不分勝負,未嘗一敗。

    吳起一生進行過兩次改革,在魏國主要是軍隊改革,在楚國是國家全面改革,在魏國的軍事改革成功了,在楚國的改革最終失敗。(魏武卒形象圖,其實就是精銳重灌步兵,吳起在魏國的軍事改革)

    李悝變法、吳起和魏武卒。

    戰國初期最牛掰的諸侯國是魏國,當時是魏文侯魏斯。看一看他任用的名人就可見一斑了,有李悝、魏成子、翟璜、吳起、西門豹、樂羊等,其中翟璜推薦了李悝、吳起、西門豹、樂羊等人,可謂名臣名將齊聚一堂。

    其中對後世影響力最大的是李悝,他推行了李悝變法,戰國時期第一個變法的國家是魏國,目的是富國強兵。李悝變法是後面楚國吳起變法、秦國商鞅變法等變法的鼻祖,藍本都是李悝設計的,他們都根據變法各國國情進行了完善。

    李悝和吳起曾經是同窗好友,對吳起看的很透徹,上文評價他貪婪好色,但非常善於用兵,是十分到位的。吳起的貪婪在於貪圖功名,為了掌控魯國的軍隊同齊國作戰,他殺死了自己的妻子,妻子是齊華人,自己妻子的身份阻礙了他的成功。後李悝和吳起先後到魏國任職,吳起被任命為軍隊統帥,訓練魏國的軍隊。(李悝雕塑,吳起在魏國時,李悝推行全面變法)

    吳起訓練的魏武卒在戰國初期赫赫有名,幾乎是戰無不勝。當時吳起建議魏文侯建立一支重灌步兵,也即是後世的“魏武卒”。選拔條件如下:

    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魏武卒宅。(《荀子.議兵篇》)

    這裡面有兩大要點,第一是選拔標準:

    士兵穿著三重重甲,攜帶12石的弓,弓箭50支,攜帶一支長戈,頭戴頭盔,腰間長劍,攜帶三天的糧食,一天負重行軍100裡,如果滿足這一標準才能成為“魏武卒”。

    第二則是待遇,一旦成為魏武卒,免除魏武卒這一戶人家的徭役賦稅,給田地給宅子,待遇相當優厚,俗話說將軍不差餓兵。

    由於選拔要求太高,魏武卒成軍的數量總共在5萬到7萬之間。同時吳起還為魏武卒專門演練各種陣法,應對不同的敵人進攻和對敵進攻。

    公元前389年,秦國不甘心魏國奪取西河之地,於是派遣50萬大軍進攻西河地區,。當時吳起率領5萬魏武卒迎戰,這些魏武卒都是沒有戰功計程車兵,魏文侯還增派500戰車和3000騎兵部隊幫助吳起作戰。

    秦國的50萬人馬很多是經過簡單裝備的農民,而吳起率領的魏軍都是精兵,魏軍多次將秦軍軍隊的軍陣擊穿,秦軍不但沒有收復河西地區,反而大敗而回,史稱“陰晉之戰”。

    綜合以上來看,吳起在魏國的軍事改革是成功的。

    戰功卓著的吳起為何離開魏國?

    隨著時間的流傳,吳起在西河郡呆了很長時間,為魏國四處開疆擴土,屢戰屢勝。魏文侯、李悝等人相繼去世,魏文侯的兒子魏武侯魏擊即位。魏武侯任命田文為魏國的相國,吳起很不服氣,曾經三問田文為何他做了相國。魏武侯、魏相國田文都比較大度,原諒了吳起。

    不過另外一個魏國的人物公叔痤卻對吳起非常不滿,他希望自己在田文去世之後接任魏國相國這一職務,也就是此人後來放走了大名鼎鼎的商鞅。

    公元前387年,吳起率軍擊敗了齊國軍隊,。魏武侯對吳起起了疑心。此時公孫痤趁機離間魏武侯和武吳起的關係。公叔痤讓魏武侯假裝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吳起,如果吳起同意,則表示吳起忠心於魏武侯,如果不娶魏武侯的女兒,說明吳起就要離開魏國了。

    公叔痤出完注意之後,立馬將這一訊息透漏給魏武侯的女兒。公叔痤誘導魏武侯的女兒見到吳起,她羞辱了吳起一番,吳起心中肯定不好受。於是魏武侯詢問吳起是否願意娶自己的女兒時,吳起果斷的拒絕了。魏武侯、魏武侯女兒、吳起都落在了公孫痤的陰謀之中,君臣翻臉,吳起出走到楚國,這是公元前387年的事情了。

    公孫痤計謀得逞,相國田文去世之後,也就穩穩當當的做了魏國的相國,而且娶了魏國公主,可謂名利雙收。(公孫痤像,逼走吳起,攆走商鞅,自己做相國,抱得美人歸)

    吳起變法端走了誰的飯碗?

    楚國的楚悼王也想奮發圖強,先任命吳起為宛城太守。公元前386年,任命吳起為令尹,是楚國最高的官職,於是吳起變法開始了。吳起變法的藍本來自於李悝變法,總結李悝變法的經驗教訓,然後推行變法。變法的主要內容如下:

    1、明法審令 “明法審令”,實行法治。

    2、減爵祿,進而廢除貴族世卿世祿制。

    3、卑減大臣之威重 “卑減大臣之威重”,整頓吏治。

    4、加強軍事訓練 加強軍事訓練,提高軍隊戰鬥力。

    5、改“兩版垣”為四版築城法,提高了築城工程,建設楚國都城郢都。

    6、統一楚國風俗,禁止私人請託辦事。

    吳起變法是根據楚國的國情而變法,目的是達到“富國強兵”,從而威震諸侯,成就霸業。

    吳起變法損害了很多原有貴族的利益,有些世代為公卿的家族,以後不能繼承了,斷了貴族世襲的飯碗;整頓吏治使得官員公私分明,裁撤了一大部分沒有多少用處的官員,端走了他們的飯碗;很多大臣的權力也受到嚴格的限制,權力縮小了;騰出來的官職和爵位獎勵有軍功的人員。

    吳起在楚悼王的支援下,端走了很多之前權貴的飯碗,在很大程度上達到了富國強兵的目的,一旦堅持下去,統一六國的可能是楚國也說不定。

    公元前381年,支援吳起變法的楚悼王病故了,權貴們一哄而起,他們趁著楚王剛剛去世包圍了皇宮,準備殺死吳起。吳起也是夠聰明,他跑到楚悼王的屍體痛哭,舊貴族們用弓箭射死了吳起。射死吳起不要緊,但是死了的楚悼王屍體上也插滿了箭。

    楚肅王即位之後,按照楚國法律處罰,凡是用弓箭射楚悼王屍體的全部處死,牽連70多家貴族被滅門。(吳起被射殺後車裂)

    李悝變法、吳起變法、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諸侯國的三大變法,前兩者的失敗為商鞅變法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5 # 我眼中的哈姆雷特

    吳起在魏國的改革是兵制改革,沒有太大的觸動國內貴族的利益。而在楚國的變法則是在政治軍事法律等方面全面改革,嚴重侵害了楚國舊貴族的利益,在楚悼王死了吳起也隨之被殺害,之後的楚國統治者並沒有繼續嚴格遵守,楚國強不過一時,

  • 6 # 填哥嗑歷史

    春秋戰國時代,是一個混亂的時代,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各種各樣的人才,為了自己的政治抱負,國家的利益,在這個大時代下紛紛登臺亮相,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公元前440年,在一向人才輩出的衛國的一個大戶人家,一名嬰兒呱呱墜地。這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吳起。

    吳起雕像

    吳起成年以後,歷侍魯國、魏國和楚國。在魏國和楚國,吳起得到重用,先後進行了改革。

    一、吳起在魏國的改革

    魏國,是從晉國分裂出來的一個諸侯國。魏文侯上臺之後,奮發圖強,任用吳起、李悝進行變法。吳起在魏國的改革主要為:訓練一支強大的特種兵——魏武卒。

    春秋軍制,以戰車為中心,車兵和徒兵相結合,以方陣和圓陣為基本形態的多種陣形。戰車上的甲士,是每乘的核心和主力,起著引導“車馳卒奔”的乘要作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這樣的一種軍隊已經不適合大規模的野戰和運動戰。所以,到了春秋的後期,已經開始出現了步兵。

    吳起到了魏國,為魏國訓練了一支舉世聞名的重灌步兵——魏武卒。這是戰國時代的“特種兵”。

    魏武卒的挑選和訓練十分嚴格。可以說各個都是軍隊的精英。訓練之後的魏武卒,身披三層重甲,重十二石的弓弩,帶上三日的乾糧,仍然能日趨百里。

    魏武卒

    “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魏武卒宅。”——荀子議兵篇

    強悍的魏武卒,在吳起的帶領下,大敗秦國,佔領秦國的河西之地,差點把秦國給滅了。之後,又粉碎秦軍的反撲,以5萬的兵力,大敗50萬秦軍。幫助魏國闢地千里。

    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餘則鈞解。闢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

    ——《吳子兵法》

    即使是吳起離開了魏國,魏武卒也風光了一段時間。直到前352年,前341年,魏武卒兩次被齊國重傷。前295年,魏武卒被白起消滅殆盡,吳起對魏國的影響才徹底煙消雲散。

    二、吳起在楚國的變法

    魏文侯死後,魏武侯繼位。吳起受到魏武侯的猜忌。因而逃到楚國。兩年後,楚悼王任命吳起為令尹,主持變法。

    吳起在楚國的變法主要內容為:

    1、實行法治。

    吳起總結了李悝在魏國變法的經驗,深知法治的重要性,故他在變法中制定法令,公佈於眾。為確立法治的權威性,吳起還採取“倚車轅”的辦法,即立一車轅,有能夠搬動的予以獎賞。這大概是商鞅“徙木立信”的範本吧。

    2、廢除貴族世卿世祿制。

    對無功勞的貴族及其後代,實行均其爵、平其祿政策,對立有軍功和其他有功人員,則授予爵祿,以解決分配不公,提高將士和新興封建勢力的積極性。

    “(吳起)均楚國之爵,而平其祿,損其有餘,而繼其不足。”——《說苑·指武》

    在此同時,吳起進而廢除貴族世卿世祿制,即使是封君,也只能收三世爵祿,三世之後,爵祿將被收回,獎給有功之臣。

    “使封君子孫三世而收爵祿”——《韓非子·和氏》

    吳起還收減百官和封君子孫的俸祿,以保證軍隊得到給養,加強訓練。

    3、吳起還著手整頓吏治。

    吳起認為,“大臣太重”與“封君太眾”是楚國政治兩大弊端,故在廢除貴族特權的同時,又削弱大臣威權,“禁明黨以勵百姓”,禁止大吏結黨營私,獎勵百官盡忠守職,不超越所規定的權力。

    吳起還杜絕權門請託之風,廓清吏治。要求官吏公私分明,言行端正,不計較個人得失,立志為變法的新興政權效力。裁減冗官,選賢任能,罷除無能無用之輩。徙貴族於邊境,開墾蠻荒之地。在吳起的整治下,楚國的吏治逐漸好轉。

    4、重視耕戰,提高軍隊戰鬥力和楚國綜合國力。

    吳起在楚國也大力加強軍事訓練,為楚國鍛造一支強大的軍隊。與此同時,吳起還注意耕戰並重,亦兵亦農,禁止丁民遊手好閒,不務耕作。

    禁遊客之民,精耕戰之士 。 ——《史記·蔡澤列傳》

    吳起在楚國的變法,成就斐然,五年的變法,使得楚國兵強馬壯。國力大增。向南攻打百越,向北大敗三晉。當然也包括魏國。還攻打過秦國。

    於是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卻三晉;西伐秦。諸侯患楚之彊。——《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三、吳起變法的功敗垂成

    吳起變法轟轟烈烈,成就巨大。但是楚悼王去世之後,楚國被打壓的貴族,聯合起來反對吳起。在楚悼王的葬禮上,吳起被射殺。新上任的楚肅王廢除吳起變法的一切措施。變法功敗垂成。

    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亂而攻吳起,吳起走之王屍而伏之。擊起之徒因射刺吳起,並中悼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那麼為什麼吳起在楚魏兩國的改革,命運會這麼不同呢?

    原因有三:

    1、根本原因:吳起在兩國的變革程度不同。

    吳起在魏國的變法,最為主要的是軍事方面。也就是幫助魏國訓練了一支強大的魏武卒。而其他的方面,而在政治方面,魏國的變法,主要是李悝主持的。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李悝變法。吳起基本上沒有涉及這一方面。當然,這也是因為魏華人才濟濟的原因。沒有涉及政治的方面,反對的力量也就少了。

    楚國的情況則不同,楚國沒有魏國那麼多的人才。所以在變法時,吳起軍事政治一起包了。而且吳起在楚國的變法,雖然說很重視軍事方面,但是政治方面的佔了大部分。特別是廢除世卿世祿,讓貴族去開荒的政策,極大的觸動楚國貴族的利益。

    2、兩國反對吳起的人不同。

    在魏國,也是有人反對吳起的。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公叔痤。公叔痤是魏國的重臣。他反對吳起,最為主要的是害怕吳起跟他爭奪相位。而不是反對吳起的變法。也就是說,他跟吳起並沒有血海深仇,只要把吳起趕走就可以了。如果把吳起殺了,那麼他也不可能當上相國了。

    公叔痤

    那麼吳起和李悝的變法,不觸動魏國國內貴族的利益嗎?當然觸動了。但是,魏國國內公族的力量不大。

    魏國是三家分晉之後成立的。別看魏國到了後來的公子卬、信陵君那麼厲害,其實在魏文侯時代,屬於魏國的立國階段。公族的力量不大。對魏國的政治影響力還不如一個公叔痤。所以別說吳起,就是在魏國政治變革的李悝,也得以善終。

    而在楚國,反對吳起的主要是楚國的貴族。在吳起時代,楚國已經是一個700多年的老諸侯了。國內的公族實力雄厚。遠非魏國的公族可以比擬的。就比如那次在楚悼王葬禮上射殺吳起的事情。吳起自知將死,於是趴在楚悼王屍體上。亂箭有一部分射在楚悼王屍體上。楚肅王上臺之後,因把箭射在楚悼王屍體上而被滅族的就有七十多家。

    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盡誅射吳起而並中王屍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餘家。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吳起

    僅僅射中楚王的貴族就有這麼多,那麼沒有射中楚王的有多少?那些沒有參與射殺吳起的貴族有多少?難以想象。

    3、兩國的國情不同,因而對吳起變革的態度也不同。

    魏武侯上臺之後,吳起被逼走。但是李悝吳起的變法,在魏國仍然被執行很長一段時間。而楚肅王上臺之後,吳起的變法被全部廢除。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魏國必須堅持變法,楚國則沒有那麼急切。

    戰國時期的魏國,北面是趙國,西面是秦國,東面是齊國,南邊是楚國和南韓。魏國被夾在中間。無論想要向哪一處發展,都得跟別人血拼。即使魏國不發展,也要防止被別的國家入侵甚至群毆。所以,魏國自身必須比別的國家強大。因而,魏國必須變法。更為重要的是,魏國必須保持一支強有力的軍隊。才能保護魏國的利益。

    楚國則不同。透過春秋時期的鯨吞蠶食,楚國已經成為了一個巨無霸。單挑一個國家甚至面對兩三個諸侯聯軍不在話下。即使楚國戰敗,也頂多傷及皮毛,戰國初期暫時還沒有能對楚國構成亡國之危的力量。

    所以,對於變法,楚國其實需求並不如魏國強烈。更何況,吳起變法在楚國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果了——貴族的力量遭到一定的削弱。

    吳起墓

    所以,吳起的變法,在楚肅王上臺之後,被全部廢除。

    其實後來的魏國也跟楚國差不多,變法之後,魏國強大起來了,也對繼續深徹的變法不太重視了。於是,桂陵馬陵兩場大敗,魏國被趕下霸主地位。

    吳起,是一位了不起的軍事家,改革家。可惜吳起雖然遇到一個變革的時代,也遇到兩位欣賞他的“伯樂”,但是卻樹敵於眾,終被殺死,其成果也被掩埋於歷史黃沙中。悲乎,一代英才!

    參考文獻: 《荀子》

    《史記》

    《資治通鑑》

    《韓非子》

  • 7 # 文殳子

    吳起,公元前440年-前381年,衛華人,戰國初期名將,在魏國創造知名的“魏武卒”,又在楚國開展變法,使國力日強。吳起一生為求功名,曾怒殺鄉人、母死拒返、殺妻求將,最後官至郡守、令尹,但又身死,可謂“功名成功,人生失敗”。

    一、吳起在魏國主持的是軍事變革,在楚國則是難度更大的全面變革

    1. 吳起變革是魏國李悝變法的軍事部分

    趙、魏、韓三家分晉後,周王室於公元前409年封他們為諸侯,魏國正式立國。魏文侯作為開國之君,任用李悝為相國,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開展全方位的改革。而後,吳起投奔魏國,李悝說他“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也”,魏文侯於是任命他為將軍,很快攻下秦國五座城池。不久,派他守衛從秦國手中搶下的河西地區,任命他為首任郡守。

    於是,吳起逐步改革魏國軍制,創造選取士卒的標準,即“身著全副甲冑,拉開12石弓弩,揹負50枝箭矢,拿著兵器和三天口糧,半天之內跑完100裡”;治軍主張嚴刑明賞、教戒為先,嚴格訓練;與士兵同甘共苦,替士兵看病吸膿等,讓士兵上下一心。這樣,吳起建立了名震諸侯的“魏武卒”,行必果、戰必勝。

    2. 吳起主持楚國全面變法

    吳起投奔楚國後,被楚悼王很快任命為令尹,負責全方位變法。他結合李悝在魏國的變法內容,對楚國政治、經濟、軍事進行廣泛的改革,主要包括制定明確法律條文,限制貴族特權和爵祿,整頓官吏選拔,扭轉請託、結黨等官場風氣,提高築城標準等。這些改革內容客觀上促使楚國由貴族化向封建化轉變,對提升楚國國力、軍力大有幫助,但極大觸犯了各大貴族、官僚集團的利益,遭到了很強的抵制,在新君即位後即予以廢除。

    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戰鬥之士。要在彊兵,破馳說之言從橫者。——《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二、魏國君臣支援並參與,楚國貴族掣肘

    1. 魏國君臣一致

    魏文侯作為魏國開國君主,在位50年期間,選賢任能,勵精圖治,以儒家弟子子夏、田子方、段幹木等人為師,任用李悝、翟璜為相國,任用樂羊、吳起等為將軍,對內理修德政,外治拓展疆域武功,使魏國一躍為中原霸主。

    李悝變法內容全面深入,為吳起軍事變革成功提供了良好支援,如政治上,嚴格法治,廢除貴族世卿世祿制,獎勵耕戰,使吳起從嚴治軍有制度保障;經濟上推行"盡地力"和"善平糴"的政策,保證軍糧供給。

    2. 楚悼王全力支援,但貴族大臣阻力很大

    楚國作為大國為時已久,但到周悼王時國力衰退,連年遭到剛剛興起的魏、趙、韓等國的進攻,國土日漸縮小。面對三晉連續攻打後,周悼王求和被拒,無奈只好向秦惠公、齊太公求救,在秦國幫助下才同意講和。經此一辱,周悼王急切要改變楚國現狀,但沒有真正的變法人才和支持者,尤其是屈、景、昭大姓貴族,連他也沒太多辦法抵抗。

    悼王二年,三晉來伐楚,至乘丘而還。十一年,三晉伐楚,敗我大梁、榆關。楚厚賂秦,與之平。——《史記·楚世家》

    公元前387年,吳起來到了楚國,楚悼王先任他為宛城郡守,一年後即升為令尹,讓他主持變法。吳起在變法過程中,採取了很多措施,使楚國和百姓得利最大,但貴族們利益卻受到損害,如降低貴族爵位、減少封地,“使封君子孫三世而收其爵祿”;整頓吏治,“塞私門之請”,避免貴族安插子弟卻又尸位素餐;收回貴族膏腴的封地,改為邊遠地區,增加楚國耕地。楚悼王全力支援吳起變革,對不滿、不配合的貴族予以貶黜,但反對的力量越來越大。

    楚悼王素聞其賢,至則任之為相。——《資治通鑑·卷一》

    三、吳起兩次改革都成功,但個人都失敗

    1. 吳起軍事成就顯著,改革成功

    在魏國,吳起多次率軍打敗過秦國、齊國,尤其是公元前389年與秦國的陰晉之戰,以五萬魏軍擊敗了十倍於己的秦軍。

    《吳子》說,“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餘則鈞解。闢土四面,拓地千里”。

    在楚國變法短短几年,便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兼併陳國、蔡國,擊退了韓、趙、魏向南擴張,向西征伐了秦國,使楚國真正“擁地千里”。

    2. 個人政治生命失敗

    任相失敗

    魏武侯即位後,重新任命相國,吳起原本認為會擔任,結果卻是一位貴戚田文,吳起於是去和天文“論功”,田文承認“將三軍,使士卒樂死,敵國不敢謀”“治百官,親萬民,實府庫”“守西河而秦兵不敢東向,韓趙賓從”三方面都不如吳起,但只問了一句,“主少國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時,你來當還是我來當適合,吳起只好說“你當合適。”魏武侯與魏文侯截然不同,用人已經不是賢能第一了,這意味著吳起在魏國已經很難再有上升空間。

    因饞出逃

    田文死後,公叔痤擔任相國,對吳起十分猜忌,於是策劃了一系列行動,跟魏武侯說,吳起才大、魏國國小,可以用一位公主嫁給他來試驗,吳起接受表示會長留魏國,拒絕則表示遲早離開,武侯聽了便同意;然後公叔痤邀請吳起一起回去,見到公主故意惹怒她,公主於是對公叔痤表示侮辱,而吳起見到要嫁給自己的公主這樣,便向魏武侯推辭婚事,魏武侯果然開始懷疑他,吳起看到這個局面擔心被下罪,於是乘機離開魏國去了楚國。這次是繼魯國因讒言被廢后第二次,間接說明了吳起與新君和其他朝臣關係一般,否則不至於立那麼大功勞,卻是這個下場。

    楚國身死

    吳起在楚國變法中雖然受到楚悼王的極大信任,但其他貴族大臣卻視他如同仇敵,楚悼王剛死,舊貴族屈宜臼、陽城君等人便發動叛亂,直接攻入楚王宮,吳起於是跑到停放楚王屍體的地方,結果叛臣們為了射殺吳起,把箭矢都射到楚王的屍體上,可見對他的仇恨。新的楚王即位後,按法律將吳起屍體車裂,又將那些把箭射到楚王身上的70餘家貴族全部族滅,也算是間接為吳起報了仇,“惜犯貴宗,終令身喪”。

    四、吳起綜合評價

    1. 文武雙全,成就卓著

    集儒、兵、法大成

    吳起從衛國出來後,先是向孔子弟子曾參學習儒學,而後到魯國後學習兵法,到魏國後一方面拜孔子另一個弟子子夏為師,一方面又與法家李悝接觸,所以個人能力綜合儒、兵、法三家之成,說他文武雙全也不為過。

    以史諫武侯

    有次,他陪魏武侯坐船視察河西,魏武侯感嘆說:“大好河山真是美麗,這才是魏國的寶藏呢!”吳起以三苗氏、夏桀、商紂王的歷史教訓,勸諫說道:“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

    著書立說

    吳起著有《吳子兵法》,與《孫子兵法》並列《武經七書》;唐宋設定武廟,吳起作為七十二將之一一起入祀。可見吳起才能,不僅在於具體輔國理政、治軍出征之事,著書立說也是很在行。郭沫若評論他,“吳起在中國歷史上是永不會磨滅的人物,秦以前作為兵學家是與孫武並稱,作為政治家與商鞅並稱的。”

    2. 過重功名,德行有虧

    吳起一生以功名為最大追求,但做出了很多很有爭議的事情,事實上也確實有問題,因此成為別人攻擊德行有問題的證據。明朝黃道周總結他,“吳子忍人,怒誅笑謗。母死不歸,殺妻求將。曾子薄之,魯君疑放。”

    不忍:吳起是衛華人,家產不薄,但一心求取功名,年少時四處求官,家產耗盡都沒有結果,同鄉人譏諷他,吳起一怒之下殺了30多個;

    不孝:不久和她母親告別,說不到公卿之位,不回衛國,而後去向曾參學習,他母親死了也不回去,曾參於是和他斷絕師生關係;不義:學習兵法後就職魯國,魯國被齊國攻打,魯王想任他為將軍出征,但他妻子是齊華人,於是吳起殺死妻子,以自證清白,史稱“殺妻求將”。【結語】 吳起一生歷任魯、魏、楚三國,戰績卓著,功勳凜冽,魏楚變法各獲其利,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吳起個人因功勳太強,屢次被小人嫉恨,以離任去國,乃至身死,可算是當時時代的悲劇。

    本文參考資料:《史記》、《資治通鑑》等。

  • 8 # 笑非殤

    本人笑笑先糾正“改革”與“變法”的區別!

    吳起在魏國實行的是“改革”;在楚國實行的是“變法”;

    “改革”指標對某個體系在原有基礎上進行調整,從而得到有效的推動力!就如在在魏國。

    嚴格來說在魏國並沒有真正的做到“變法”但做到部分“改革”,可以說某種意義來說是成功的,但好景不長。

    魏國“改革”:首先可以先誇一誇吳起的運氣是不錯的,即使“殺妻,絕情”壞名在外,還能得到魏文侯的賞識與信任,還是絕對的信任。這也是與吳起真正的才華,頭腦分不的,否則再好的君主都不可能相信他。

    吳起在魏國推動軍事“改革”,在軍事既然推出最新型的部隊機制——特種兵:

    吳起負責訓練魏武卒(魏國新軍),以魏國充足的國力為支撐,吳起將魏武卒訓練成為當時的特種兵大隊,所向披靡,戰績是大戰72,全勝64,其餘均解,無一敗績。

    可以說是吳起成就的魏武卒,但始於吳終於吳,魏武卒不冤。這句話也適合吳起,當時是魏文侯重用信任吳起,魏文侯死後吳起便受打壓排擠,只因才華過人,當時“改革”觸動到某些人的利益,從而不得不迫使吳起遠離魏國到楚國。

    吳起到楚國,他的才華抱負才得以全面施展,雖然最後死於非命,但他的“變法”為“商鞅變法”奠定基礎。

    “吳起變法”起因

    還是那句話“是金子到哪都發光”,亂世出英雄。

    吳起很聰明,他了解楚國的處境,更知道楚悼王的難處。

    吳起來到楚國,為楚悼王分析楚國的弊端,並指出要扭轉這種局面,只有“明法審令”,儘快變法革新。楚悼王對與吳起的分析深有感觸,同樣也信任吳起,於是先任命吳起為宛守,防禦韓、魏。一年以後,晉升為令尹,主持變法。

    “吳起變法”推行對楚國帶來的利處:

    對軍事、律法、政治全面實行“變法”為期五年時間。五年時間就把各種弊端,內憂外患的楚國變得國富民強,成就一時大楚。

    經過變法運動,楚國經濟、軍事等方面得到一定發展,國力逐漸強盛,尤其是在軍事上,主要表現為:

    向北伐魏救趙,收復了被三晉佔領的陳國、蔡國故地,將勢力擴充套件到黃河岸邊;向南,平定百越,疆域拓伸至江南,佔有洞庭、蒼梧之地。

    當時,諸侯各國皆畏服楚國,楚人“兵震天下,威服諸侯”。

    “吳起變法”我不認為是失敗的,至少吳起變法所採取的各項措施,在楚國的政治、生活留下了深刻的影響。更是對“商鞅變法”的影響。

    他的死於魏國一樣損害了有些人的利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腳出汗,怎麼辦?用什麼泡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