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2許雲輝

    以鑿壁偷光青史留名的匡衡,因家貧而靠苦讀改變了命運,成為貧困學子的勵志榜樣。

    匡衡成為一代經學大師後,深受漢元帝賞識,入仕後官至丞相。他利用職務之便,巧取豪奪臨淮郡民田四百頃,“收取所還田租谷千餘石”,且“盜所主守值十金以上(漢律貪十金以上為重罪)”。最終,他遭御史彈劾,被“免為庶人,終於家。”

    《詩》雲:“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匡衡由大師變貪官的根本原因,就是忘卻初心,利慾薰心!古有匡衡,今有老虎,古今一理!

  • 2 # 邏輯讀史

    “匡衡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願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

    這出自於《西京雜記》。

    說到“鑿壁偷光”這個典故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得益於我們上學時的語文課本的推廣普及,除了鑿壁偷光的匡衡之外還有“懸樑刺股”的蘇秦,“王冕畫荷”的王冕等典型人物。

    說起來這些典故為何被人所熟知呢?是因為它的勵志。父母和老師每次說教我們也愛舉這幾個例子作為典型來說明我們的不努力。那麼我們為什麼也喜歡這幾個例子呢,因為他講了一個屌絲逆襲的故事。在這個時代,我們大多數人都在社會中奮鬥和掙扎,北漂、海漂說白了都是為了一個夢想,一個改變自己命運的夢想,誰又不希望像匡衡那樣透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窮困的命運呢?

    匡衡透過自己的勤學,精通詩書禮儀,透過九次考試,終於走上了仕途。因為其對《詩經》的理解非常深刻,東漢對於經典非常推崇,光武帝時就設定了五經博士,因此漢元帝也對其很欣賞。匡衡從此仕途順利,一路當上了御史大夫。在漢朝一些時代,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併成為三公,可謂位高權重了。

    匡衡在其位謀其政,可謂盡職。元帝封其為安樂侯,一共封地達31萬畝,但是匡衡對於財富土地的追逐可謂誤入歧途,利用郡地圖的錯誤,將其封地擴大到40萬畝,後被人彈劾,免為庶人。

    這其中其實存在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就是 許多官員自幼貧窮,經過自身多年的努力,終於獲取了成功,走入仕途。但是許多人在當上了官僚之後,卻忘記了初心而走上了貪汙腐敗的道路,令人嘆息。

    有人曾經說,人在幼年時如果缺失什麼,這種恐懼將伴隨其一生。年幼貧窮的寒門子弟面對金錢的誘惑,如果不能夠潔身自好,通常一念之差,就會走向貪腐,墜入萬丈深淵。

    但是這並不影響鑿壁偷光而最終透過勤學的方式改變自身命運的意義,同時應當以其為鑑,把握自己的慾望,使其不至於氾濫。

    孔子曰“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焉”

    《道德經》:

    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聾,五味使人口爽。馳騁田獵,使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使人行妨。是故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 3 # 德平不惑

    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一,故事大概情節就是一個底層的農家苦孩子,透過自己的努力,最終位極人臣,後來又因貪汙腐敗,廢為庶人。

    二,跌宕起伏,見怪不怪。

    三,之前看過反腐紀錄片《一直在路上》,看到那些貪官很多時候會有類似的描述:辜負了黨和人民的培養,自己從小家境如何如何艱難…等等說辭。

    四,給我一個感覺:為何窮出身的官員更容易腐敗呢?(當然只是我的感覺,未必正確)

    五,或許還是因為自己內心沒有安全感,因為曾經物質的匱乏。

    六,貧窮確實會是一種病,這種病讓人恐慌,讓人自卑,讓人心術不正。

  • 4 # 別有幽愁——暗恨生

    人性萬變。人性不變,鑿壁偷光時為了讀書改變命運。為官時被權利。利益矇蔽了良心,這世上能在權利富貴面前不該初心的有 只能說有 比如我偶像王陽明→_→

  • 5 # 紅嘴歌喉

    出身貧寒,用讀書得手段改變命運是明智之舉,如今這個年代也相當管用不是麼?農民家庭出生,想要出人頭地,當時就只有讀書。在萬千學子讀書的過程中,他能夠有所成績,與刻苦是離不開的,即使是沒有鑿壁偷光這詞也會有其他詞語出現,歷史從來不會虧待聰明而又勤奮的人,匡衡愛讀書,會讀書,對他來說做官也是必然的且必須的,任職期間,多次上疏陳述自己對朝廷政策的意見,陳述治國之道並經常參與研究討論國家大事,按照經典予以答對,言合法義,博得元帝信任,這足以說明他是讀了聖賢書,且有聖賢思想的人,只是最後結黨營私,或許只能惋惜,有時候某些事是身不由己,或許只能感慨,古時沒有現在的三令五申,每週學習先進思想吧,畢竟永恆的只有變化,不學習就會退步,歷史上匡衡之類何其之多。

  • 6 # 帥丫的歷史文化茶坊

    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歷來是中國古代故事中的勵志典故之一,它曾教化過很多人,只要勤奮就能出人頭地。

    正在為難之時,從牆縫中透來領居家的燈光,匡衡於是用工具將牆縫偷偷擴大,每天晚上借鄰居家透過來的燈光苦讀,最終成為學識淵博的人。

    在漢元帝即位的時候,得到別人舉薦,做了郎中,之後又連連高升,直至被任命為丞相,實現了人生的至高理想。

    在剛擔任丞相時,匡衡還是為百姓做了很多實事的,他關心百姓疾苦,受到官員和百姓的一致好評。

    中國人有句老話叫“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正因為匡衡在自己得意之時忘了時刻警醒自己,導致一輩子所付出的心血付諸一炬。

    匡衡第一件錯誤是“子不教,父之過”,都說慈母多敗兒其實慈父也敗兒。匡衡被封丞相後又被加封為樂安侯,他的兒子匡昌在匡衡被加封為樂安侯後也受到眷顧,被任命為越騎馬校尉。

    匡昌有一次飲酒過度,借酒勁殺死了一名百姓,被關押入獄。本該殺人償命,但是匡衡卻利用手裡的權利,大肆為其子開脫。

    此事被人告發後,又有人查出匡衡的第二件錯事,即在封樂安侯後,多佔了附近百姓的民田400畝。

    這兩樁事情一起東窗事發,官員紛紛要求彈劾匡衡,最終匡衡被撤職查辦,他的爵位、封地一起被剝奪,而且自己也被貶為平民。

    匡衡的一生,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反思的,當貧窮的時候,現實的不幸激勵人想要迫切地透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現實,但是一旦獲得成功,唾手可得的很多利益會漸漸消磨人的意識,讓人鬆懈下來,在得意忘形中身敗名裂名裂。

    所以,人應時刻牢記孟子的名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無論是什麼樣的境況,都要時刻警醒自己。

  • 7 # 世説舊語

    題主問到了匡衡生命軌跡前後不一的問題,那就讓我們暫時拋開史實的複雜性、曲折性和真實性,甚至拋開匡衡這個人本身(因為這種事情在某種意義上講,不能稱其為一種個例或特例,而是可以發生在任何人身上, 不管他以前多優秀),來談一談為什麼會這樣。

    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孔融我們都很熟悉,從小就學習他的“讓梨”,《世說新語》上還有他另外一個故事:

    說是孔融十歲時,隨父到洛陽,當時洛陽有一個叫李膺的人,是當朝名士,又是在任官員,名氣很大,很多人都想拜訪他。但李膺門庭極高,除非才智出眾或有相當名位,否則門吏根本不予通報。孔融聽說之後也去了,到了之後對看門的說:“我是李膺的親戚。”然後就順利見到了李膺。

    李膺不認識他呀,就問:“你和我有什麼親戚?”孔融答道:“我的祖先孔子曾拜您的祖先老子為師,我們是世代通好呀。”李膺和眾賓客都對他的回答讚賞有加。後來又來了一位叫陳韙的客人,有人就把孔融的話講給他聽,陳韙聽完很不以為然:“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即“小時候很聰明,長大了未必就很有才華。”

    眾人聽他這樣講,一起看向孔融,都想瞧瞧他如何應對。只見孔融並未生氣:“我猜您小時候一定很聰明吧。”他衝著陳韙說。

    挺有意思的一小段。我們再來看一首詩,白居易《放言五首》之三的後半闕: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把上述故事中陳韙的話(雖然對孔融並不陳立)和這首詩放在一起,我們就會得出一個結論:除非蓋棺定論,否則很難確切的判斷出一個人將來會走向何方。

    像詩中的周公、王莽,我們都很熟悉。其實類似的還有很多,比如被文人藉以抒懷的“江郎”、“方仲永”;貴為帝王的秦始皇、唐玄宗、乾隆,前後軌跡都不一樣,甚至走到了相反的方向。

    以唐玄宗李隆基為例,年輕時非常的英明果斷,再加上勤於政事,文治武功都非常好,開創了一代盛世。但隨著承平日久,在位後期也開始懈怠朝政和寵信奸佞,終至安史之亂的爆發,唐朝由盛轉衰,後世也就對他褒貶不一。但假使他開元盛世的鼎盛時期就突然駕崩了呢?後世對他的評價又如何呢?

    所以這個世界上最不變的事情就是一切都在變化,而人的變化尤其難以預料。

    小時候我們習慣於非黑即白,我們看電視劇時最愛打聽的就是:“誰是好的誰是壞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越來越發現:黑白的分界線真的很模糊,好的壞的也不是一句話就能說完的。除非你是那個人本身,否則我們真的很難知道他為什麼會產生那麼大的變化。

    當然如果非要推求原因的話,也有很多方向可參考。

    比如現在很熱的“原生家庭”問題,像有的答主提到的匡衡小時候的貧窮,所以缺什麼就想得到什麼。

    周圍環境的問題,比如同僚的腐蝕

    心理學上的問題,比如對誘惑抵抗的漸進式無力。

    等等吧,都可以讓他陷進去。

    其實如果普適的來講,還有一個原因,但這個原因太大了,要真講估計一本書都講不完,那就是制度和人性的關係問題。

    人歸根結底是一種動物,是動物就有趨利的本能。而利的來源對於真正趨利的本性來講,它是不關心的。即在動物的本能上,是沒有道德感存在的。而我們人類正是認識到了這個問題,才不管東西方,都早早的建立了一套人倫觀念,用以約束這種隨時都可能爆發的本能。

    但既然是本能,就不可能被完全清除。所以在這套人倫觀念的軟性約束之外,還需要一種制度上的硬性約束。

    軟性約束決定了個體的好與壞,而硬性制度,才是全體好與壞的保障。

    所以歸到根上,它是一個制度建設的問題。

  • 8 # 張鐵軍158

    讀書改變命運沒問題。白天不好好看書,晚上“鑿牆”是缺心眼兒,或為“巧言令色”。

    許多貪官最初都不是壞人,但都有“巧言令色”的毛病。

    要成好人,做一輩子好事,很難,得有敬畏之心,需要慎獨,需要防微杜漸。

  • 9 # H藍色心情

    漢代匡衡“鑿壁借光”的故事可謂婦孺皆知。據說匡衡小時候家境貧苦,上不起學,可他特別渴望讀書求知。怎麼辦呢?匡衡白天要幫助父母幹活,只有晚上能讀書,聰明的匡衡想出了在牆壁上鑿孔引鄰家的燭光讀書的辦法。

      書籍在漢代是很寶貴的,像匡衡這樣的貧苦之家不可能擁有豐富的藏書。匡衡為了讀書,去鄉里藏書很多的富有人家打工,並且宣告不要報酬,只要能讀遍家中藏書就行。

      功夫不負有心人,匡衡後來成長為學問家,他勵志求學的精神更是在朝中廣泛傳揚,甚至連當時還是太子的劉奭都拜他為師。

      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劉奭即位,是為漢元帝。匡衡很快被提拔為光祿大夫,相當於高階顧問,匡衡出入在元帝左右,甚是風光。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元帝又提拔匡衡擔任丞相,為百官之首,並封樂安侯,食邑六百戶。漢制凡是封侯者,都要賜予一定數量的土地作為其采邑。

      匡衡當時的封地有3100頃,封地中的租稅都歸匡衡享用。對於昔日那個“鑿壁借光”的窮孩子匡衡來說,這筆巨大的財富應該能讓他知足了吧。

      可當時因為土地丈量有誤,偏偏給匡衡多圈出了400頃封地。這件事開始匡衡也許知道,也許不知道,但問題的關鍵是當下屬向匡衡報告這件事後,匡衡企圖將錯就錯,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辨是非,不願吐出這塊到口的肥肉。

      地方官員畏懼匡衡的權勢,也不敢得罪他,竟曲承其意,讓匡衡得以侵佔這原本不屬於他的土地。 《漢書》記載匡衡派僕人到這塊地上收谷達千餘石。

      但是紙終究包不住火,後來有人向元帝舉發匡衡侵佔土地,儘管匡衡位極人臣,很得元帝器重,但像他這樣明目張膽地違法亂紀,元帝如何能容忍?最終,匡衡被撤職法辦,他的爵位和封地都被剝奪,並且被貶為平民。

      這就是匡衡的人生“怪圈”:因為貧窮而奮發,奮發而有名有位,有名有位而忘形,忘形而身敗名裂。

    所以,在人生社會,想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近朱者不黑",就要常懷戒尺之心,心存敬畏,否則,就會誤入歧途,掉入萬丈深淵,毀了一世功名。

  • 10 # 雍正fans

    匡衡和《憫農》的作者李紳都是典型的例子,包括現在被打掉的那些“老虎”。他們本都是父母眼裡的乖巧、省心的好孩子,老師引以為傲的尖子生。只因忘了初心,受不了誘惑,壓不住心魔,才落了這麼個下場。

  • 11 # 亮哥在農村

    這個故事從小就聽大人和老師講過,但那個時候大人只給小孩講前半段,說匡衡如何認真刻苦讀書,為了能抓緊時間學習,晚上沒燈光,就把房間的牆壁鑿開一個小洞,借隔壁的燈光射進一點小光看書學習,後來考取功名當上官了,一心貪圖富貴,迷失了自我,這也是古今很多人讀書為了升官,出人頭地,而後就想利用手中權利發財,枉顧國法,最後落得人才兩空。

  • 12 # 楊哥之翩翩舞

    《論匡衡》

    匡衡從小學的是勤勞、誠實、刻苦、善良、報國為民等優秀品質。當他長大後,發現他的這些優點並不能讓他的報負實現,而是處處被利用,因此他發現必須背道而馳才能升官發財,於是學會了虛偽、奸詐、陰險、圓滑、自私,於是一步步高昇,一步步貪心不足。

    這是封建的官本位思想所致,也是封建制度所致,匡衡從品德優秀到不能自拔,走進仕途大貪大腐,其實是封建制度害了他。他是封建制度的犧牲品!

  • 13 # 才哥的鄉村生活

    這這這邀請。幾位達人都回答的很完整,很詳細,很嚴謹。鑿壁偷光,是小時候語文課本的文章,好像選文章的時候,都喜歡選勵志類的,從貧窮家庭經過努力出人頭地的,而很少有富貴人家世襲啦,繼承啦等事件。而現實社會中窮人逆襲成富人的事情只有少數,多數富人都是通繼承,世襲家庭得以實現。窮人要打造關係網,富人本來就有關係網。我們國家有十多億人口,今年正是脫貧攻堅戰最後一年,而且很多人也僅僅脫貧,離致富還有很長一段路。鑿壁偷光的故事。是八九十年代的語文課本上的,現在好像都踢出了,而且現在的小孩子不能理解為什麼要鑿壁偷光啊,不是到處有電燈,路燈嗎?現在的小孩子不能理解艱苦奮鬥的精神了。

    至於匡衡後面貪婪迷失,這個歷史人物,倒臺了就後人評說,沒有倒臺就還是八面威風。這個就不多說了,這個才是人的本性,有個度就好了[捂臉]

  • 14 # 毛櫻瑛鴻志感統專注力

    匡衡的變化影射了當今一些社會現象,重知識不重品質,重成績不重技能,重智育不重德育,重智商不重情商,重名利不重品德!

  • 15 # 牡丹花開23155

    一個人從貧窮不斷努力,為的是自己的夢想,夢想達到了過著富足的生活,生活的富足會使一些骨子裡有劣根的人變壞。一個從血液裡流淌著善良的人是不會去欺負弱小的。那些變強大後會去欺負弱小的人說明還是心底裡有劣根。

  • 16 # 滄浪書生

    這樣的事例其實古今有之,鑿壁偷光的匡衡之所以婦孺皆知,是拜語文教科書所賜。應該說,匡衡這個歷史人物,是一個具有教科書式的鮮活例子,在其身上發生的故事,可以反應一些現實社會中面臨的問題。因此,很值得後世之人細細探討,以便加以借鑑,這大概也是後人經常提到匡衡的真實原因。

    歷史上,像匡衡這樣小時候家庭環境差、生活條件艱苦,但透過自己的努力克服萬難,最後功成名就的勵志故事其實非常多,而且最終像匡衡一樣晚節不保的也不是沒有。應該說,匡衡只不過是其中一個幸運兒,小時候的貧窮經歷沒有成為高牆,攔住其通往封候拜相的康莊大道。

    匡衡曾經到達過人生巔峰,擁有過容華富貴,但沒有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所有。一旦有了地位、權力、金錢,就變得窮奢極欲,追求貪圖享樂,並在浮華安逸的環境中迷失了自我。儘管匡衡曾經也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苦日子,按理說其擁有了那麼多財產應該感到知足,卻誰知還要把手中的權力作為自己謀利的工具,甚至連幾十畝田地都要佔為己有,如此貪得無厭不出事才怪。

    最終的結果,匡衡被貶為庶人,也算是對其所作所為的報應。從窮困潦倒到光芒萬丈,最終變得一無所有,匡衡的一生可謂波瀾起伏,從青少年時勵志的典範,最後變成一個遭人唾棄的反面教材,箇中原因發人深省。而諸如此類的例子,如今現實社會也常有發生,但願每個人都能從匡衡身上得到啟發,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 17 # 陳聖鋼

    “鑿壁偷光”的匡衡靠勤奮讀書改變命運,這是難能可貴的“正能量”精神,這種精神,鼓勵著一代又一代學子勤奮學習,學業有成;同時,也鼓勵著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成就事業。這種精神應當弘揚和提倡!

    誠然,一個人學業有成,事業成就之後,並不代表此人一輩子保持“初心”及“正能量”不變,隨著環境、心態、內外諸多因素的影響,有些人是會有所改變的,有些人會變得更好,如:一舉成名天下知,為國、為民作出巨大貢獻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戰略家,文學家,哲學家,科學家...。古代的孔子,老子,孟子,董仲舒,朱熹,范仲淹,王陽明;近現代的曾國藩,周恩來(為中華屹起而讀書)...;當然還有一些人,在學業有成,事業成就後就變得貪婪迷失方向,這樣的人也不

    少,( 匡衡)例外 ,如:明朝晚期的魏忠賢,清朝的和紳,...。

    總之,人是會變的,好人可能會變成壞人,壞少透過教育、感化也會轉化好人,這就哲學上的“量變、質變”原理。本人認為:功、過要分明,匡衡的“鑿壁偷光”的勤奮學習的精神應弘揚,不能將其後來“貪婪迷失”為由加以否定“勤奮學習”的精神。

  • 18 # 孟珍

    這種事兒雖然不是必然,卻也一定不是偶然。有很多東西是順理成章的。

    鑿壁偷光,本身是一種為達目的不遺餘力不擇手段不顧一切的行事方式,如果這個目的是求學,求知識,求上進,當然是一種勵志的典範。如果他的目的就是為了榮華富貴,為了權力地位,為了成為人上之人,為了光鮮亮麗的上等生活。那他的那種行為方式在人們心中就不會那麼高大了。而對那種行為來說,這兩種目的都是說得通的。

    在我們那些教科書上,只提示了第一種目的,只是強調了勵志。而他本人恰恰是後者。也就是說,在匡衡的心中,從小就有追求富貴生活的執念。鑿壁偷光的方式,正是他這種執念的具體表現。還在那麼小的時候,為了那種追求就能夠那麼不遺餘力。隨著年齡的增加,這種執念同樣在增長,尤其是在在自己爬上高層,有了一定的權力和地位之後,這種執念會更甚。成為喪心病狂的貪官是早晚的事兒。

    說到迷失本心,我認為倒不一定,因為他的本心本來就是榮華富貴,過人上人的生活。鑿壁偷光是為了這個本心,貪婪成性還是為了這個本心。兩種行為並不矛盾,也沒有根本性的轉化,我們的不可思意只是理解上的錯誤而已。

    很多從小勵志的人不是長大之後都會成為他那樣子的,那是因為他們隨著年齡的增加,思想逐步成熟。而且思想品行道德修為跟著提高。如果說那種執念是一種魔性的話,那就是理性抑制住了那種邪魔。而匡衡恰恰相反,是理性敗給了魔性。

  • 19 # 四季文史

    如何看待鑿壁偷光的匡衡讀書改變命運,卻因貪婪迷失本心?

    無疑,讀書改變命運這是正解。西漢大經學家、一度官至丞相的匡衡,用發奮苦讀的精神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他“鑿壁偷光”的故事也美名天下。但所謂“勿以惡小而為之”,雖然“偷光”看起來是一樁小事,但“偷”的性質是一樣的,何況還破壞了公共物品,也許正是小時“偷光”,才釀成了大時“偷地”,最終匡衡迷失了初心。從三個維度來分析。

    一、 從“鑿壁偷光”說起。

    匡衡是西漢時期大經學家,他自幼喜愛讀書,尤其愛鑽研《詩經》。當時選官制度主要是察舉選官,但也可以透過考試走入仕途,匡衡雖然喜歡讀《詩》,但九次考試仍然不中,也許是與“高考”無緣吧。匡衡雖然沒有透過考試走進仕途,但他對《詩》的喜愛卻有增無減。

    匡衡世代貧農,祖輩、父輩都是貧苦農民,清苦度日,到了匡衡這一代,更是窮困不堪。雖然匡衡喜愛讀書,可他白天卻不得不跟隨大人下地幹活。所以他只能利用晚上的一點時間來看書學習。“鑿壁偷光”說的就是他晚上“偷”光看書的故事。

    因為當時家裡窮,買不起蠟燭,而隔壁鄰居家境還算可以,至少人家晚上有蠟燭點。於是匡衡便在自家與鄰居家共用的牆上鑿了一個洞,藉著隔壁的蠟燭光照明來讀書,“鑿壁偷光”由此而來。鑿壁偷光的故事傳頌千年,這是有志兒郎發奮苦讀的真實寫照,我們也經常用來教育我們身邊的孩子們,學習不光是大人給我們創造條件,而是我們自己要排除萬難,想盡辦法去發奮苦讀,如此才能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也許少年匡衡在清苦的歲月裡,只剩下耕田與讀書,並伴隨著自己的毅力,時刻想著等待走入仕途、改變命運的那一刻。

    二、 權力與本心的博弈。

    前文已述,雖然自己數考不中,但匡衡從來不放棄、不言敗,因為他是由衷地熱愛知識。隨著漢元帝繼位,他也聽說了匡衡的才氣,加上自己也喜歡《詩經》,就拜匡衡為師,並封他為安樂侯,賞地31萬畝。所謂“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就這樣,匡衡憑藉自己的學識,照樣走入仕途,走上人生的巔峰。漢元帝時期,匡衡一度官至丞相,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一時間權傾朝野。

    匡衡任職期間,經常上疏漢元帝,並引用《詩》大談治國之道和自己對朝廷的意見。漢元帝對於匡衡的一些經世治國的提議,大加讚賞,可以說是漢元帝成就了匡衡,匡衡也有幸際遇明主。

    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隨著漢成帝繼位,匡衡失寵,後來又加之被人彈劾,匡衡一下子從丞相的位置上被擼下,隨即返回鄉里繼續做他的安樂侯。所謂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匡衡的權力和私心最終導致自己跌落神壇。

    三、 讀書明智,堅守初心。

    “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讀書與耕讀在匡衡早年時期已經臥嘗,如果說讀書可以明智的話,於匡衡來說,也許發奮苦讀的抱負心志,更是他的早年願景。隨著自己權力的無以復加之後,他的初心已經發生了悄悄的變化。

    如果說匡衡在安樂侯之位,能相安無事地做他的官,不搞蠅營狗苟之事,那麼得以善終應該是很順其自然的事情。

    然而,匡衡迷失本心,還是在一個“偷”字上,欺上瞞下,佔用公地,這跟中飽私囊、貪汙腐敗沒有兩樣。從位極人臣到跌落神壇,匡衡已經在迷失本心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當然最後也沒能得到善終。

    民間評價:“即說詩,匡衡來,匡說詩,解人頤。” 唐代杜甫:“匡衡抗疏功名薄, 劉向傳經心事違。”
  • 20 # 音樂小妖

    記得小時候讀過一篇文章,就是“鑿壁偷光”,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匡衡依然堅持自己的學習,可以說這篇故事很大的激勵了現代生活條件相當優越的我們。可是當我們看到匡衡的結局時,卻又發現我們學習的榜樣居然因為貪婪從而迷失了自己的本心,哪麼鑿壁偷光的匡衡到底是對是錯呢?

    其實這個故事從字面上就已經存在了問題,比如說偷字,很多時候,不論你的行為是善意還是惡意,當用上偷的時候,就已經說明了這件事是對方並不樂意的。

    雖說當時的匡衡家庭條件實在是太窮了,根本就用不起燈油之類的東西,可是匡衡想要學習的心情卻又十分堅定。

    於是就偷偷鑿開了自家的牆壁,所求的只是那一絲的光明,讓自己可以在天黑之後有能力好好讀書。

    但是你經過鄰居的同意了嗎?人家讓你借光了嗎?

    說實話鄰居家裡有光,不用是浪費,但是再浪費也是人家自己的事,跟你有一毛錢關係嗎?

    就好像菜市場今天的菜剩下很多沒有賣出去,難道我們為了不浪費就直接拿走嗎?人家賣菜的樂意嗎?

    很多時候,人的習慣其實都是從小慢慢形成了,匡衡當時可以為了更好的讀書,所以用了一些不太好的方法,比如說偷光。

    雖然這是一件小事,就好像小孩子不經意的從賣水果的攤子上面拿走一些水果一樣,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

    可是我們要明白,所有的大事都是因為小事不注意,從而引發巨大的後果。

    就好像一些被村裡老人養大的孩子一樣,去超市的時候,總會偷偷的拿一些小商品,其實並不值錢,而且自己也不缺這點錢,可就是忍不住要伸手去拿。

    說白了就是一個習慣問題,可能在我們農村,拿一些瓜果之類並不是什麼事,一般來說街坊鄰居都不是在意這麼點小東西。

    可是到了大城市之後,大家都是天南地北的來客,誰和誰都不是很熟,憑什麼你就可以不問拿走屬於我的東西呢。

    如果遇到較真的朋友,或許報警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可以說這種行為看似不起眼,卻在無形當中影響著孩子的未來,而匡衡就是如此。

    從鑿壁偷光開始,匡衡就有了一種偷取他人勞動成品的概念,也許他知道這是不對的,可是小時候的自己實在是太窮了,而自己一心想要出人頭地。

    於是只能選擇以偷的方式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哪怕只是一個學習的機會,但依然是偷來的。

    所以當匡衡長大成材之後,雖說為百姓也幹了不少的實事,但是隨著自己的年紀增漲,自己小時候所留下來的習慣也慢慢成為了自己的生活的一部分。

    於是自私就產生了,因為小時候窮過,所以極度渴望得到大量的錢財,也只有這樣才會讓自己小時候所產生的陰影慢慢的變淡。

    然後在匡衡被封為樂安侯之時,就偷偷的佔用了附近百姓的大量土地,因為這一切都已經在為了自己的習慣。

    可能在匡衡的眼中,這些土地是大家不要的東西吧,所以本著浪費可恥的原則,匡衡直接將這些田地全部霸佔到了自己的名下。

    這就跟他小時候偷光是一個道理,也許這是不對的,可是在匡衡的眼中,這些田地一直沒有人種,就是浪費,為了不浪費田地,所以匡衡就將這些田地全部霸佔了。

    用我們現代人的說法,雖說小時候的匡衡為了學習想盡了一切辦法,可是這根很好的苗子從根本上就已經長歪了,等到匡衡長大成材的時候,一個已經歪了的小樹苗又能長成什麼樣的蒼天大樹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血栓的真正殺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