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皮耶霍

    根本原因是漢朝透過平定七國之亂加強了中央集權,而唐朝經歷安史之亂後中央集權被削弱了。

    七國之亂和安史之亂都是地方勢力和中央王朝的一次對抗,雖然兩者都被中央王朝剿滅了,但兩個王朝也開啟了相反的發展道路,漢朝一路高歌猛進終於在武帝、宣帝時期達到鼎盛,而唐朝逐漸日薄西山,喪失了往日奮發開拓的氣魄。主要有以下具體原因:

    時間長短。七國之亂只3個月就被中央王朝平定了,而安史之亂經歷了8年才被平定,戰爭時間越長對社會資源的消耗越大。

    波及範圍。七國之亂交戰雙方都在關東,對其他地區影響不大。而安祿山從范陽起兵一直打到了長安,當時經濟最富庶的北方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皇帝權威。雖然漢景帝在平叛初期誅殺了晁錯,但他的權威並沒有多大的損失,相反平亂以後威信還上升了不少。而安史之亂時唐玄宗被打的倉皇逃竄,在馬嵬驛還被迫賜死了楊貴妃,皇帝的顏面蕩然無存。而且都城都被叛軍攻陷,極大的動搖了士氣和信心。

    戰後影響,西漢中央政府透過平定七國之亂沉重打擊了地方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於政令的頒佈實施,為漢武帝頒發“推恩令”打下了基礎。而安史之亂由於時間長、涉及範圍廣,對當時的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毀滅性的打擊,都城淪陷、皇帝逃竄,中央政府的顏面掃地、財政困難,缺乏節制藩鎮的財力和權力,致使藩鎮坐大,最終唐朝也是滅亡於藩鎮。

  • 2 # 蘭臺講史

    其實樓上說的七國之亂加強了中央集權,安史之亂削弱中央集權是果不是因,或者它前面還有原因

    這個原因是,漢朝時憑藉關中平原和河洛地區可以虎視群雄壓制關東,到唐朝已經做不到這一點了

    其又有二原因:1.關中地區環境惡化,經濟實力大為縮減,玄宗時關中產的糧食已經不夠京師百姓和官員食用了,有時大運河從江南都供應不及,時不時要到關外就食,這在秦漢聞所未聞。

    2.河北由於和內亞建立貿易,以及唐太宗遷徙了不少胡人來這裡,經濟空前發達 ,粟特亡國以後著名的粟特商團也遷徙至此……因此河北與內亞關係更密切,而與京師疏遠,所以離心力也強了

    而江南雖然沒有反叛,但是人口增加經濟繁榮,也是簡樸的唐朝官僚機構難以處理的

    簡而言之,漢朝定都關中是大馬拉小車,唐朝定都關中就是小馬拉大車了

    漢景帝憑藉關中雄厚的經濟實力迅速平定了七國,而唐肅宗一開始連關中平原都被爸爸玄宗弄丟了,中後期憑藉遙遠的江南財力才勉強平定河北,平定以後有沒有能力徹底瓦解叛軍以及收買功臣,只能劃塊兒地方就地安置,形成了藩鎮割據,王朝只能衰落

  • 3 # 單身狗與孤狼

    首先是破壞力不同

    第一叛亂髮起者不同,七國之亂是劉姓內鬥,打來打去都是自己人,而安史之亂是異族異姓叛亂。都想要權力,但一個守權,一個奪權。

    第二結束方法不同,七國之亂以中央王朝妥協告終;而安史之亂是反覆拉鋸並且不得不借助外力平息叛亂。

    第三割據,七國並不敢私自割據,畢竟開國元勳的二代子弟受一代薰陶,是忠於中央的,所以七國在晁錯被殺以後就只能撤兵。如果封國一直這樣下去分裂是遲早的事,但等待他們的卻是漢武帝的推恩令。七國之亂是有藉口的,這事七國卻找不到藉口,如果不聽令就是謀反,恰好給劉徹削藩的理由。而安史之亂雖然勝了,但是慘勝。導致中央王朝統治力下降,地方實力派將權利握在自己手中。如果能有一位中興之主而不是李亨來扭轉頹勢,唐王朝說不定還可續命百年。只是玄宗之後,雖有中興之主,但病入膏肓人力難救。

    其次在王朝發展的時間段不同

    我國大一統王朝在一段時期內對外都會主攻不主守,就算是秦隋兩個短命王朝都是這樣,一般這個時候君主文治武功,政通人和,儒家之治世,是王朝發展的一個高峰。但七國之亂前一直主守,說明漢王朝發展的第一個高峰還沒有來,只要叛亂平定,再出現一位開明君主,國家就不會走向頹勢。而安史之亂時唐王朝已經強盛愈百年,所謂盛極而衰,這是必然的。但問題是在走向衰落的時候出現了破壞力驚人的叛亂,導致衰落的速度過快,想要再次強盛就很難了。

    簡單點說就是漢王朝在上升時期劉姓內鬥,中央不打了,地方再打就是叛亂,所以停戰,出現明君治世,解決了封國叛亂問題。唐王朝百年發展,盛極而衰的太厲害沒喘過氣來。

    本人語言組織能力略差,個別地方語意重複,各位讀者見諒。

  • 4 # 自由飛翔168331901

    漢朝七國之亂平息之後,中央集權得到加強,權和利都鞏固了。唐朝安史之亂以前,各地藩鎮就有人權財權;年安之亂後,中央沒有能夠收回主要的人權財權與軍權,地方始終保持割據,唐王朝就只有日益衰落這一個結局了。

  • 5 # 未濟

    第一,經歷的時間長短不同。安史之亂八年之久,給唐朝造成了嚴重的打擊,經濟,民生,各個方面,想要再恢復盛世很難了。七國之亂三個月就平定了,造成的傷害更小。

    第二,後續事件。唐朝安史之亂之後並沒有平靜下來。吐蕃攻破長安,後又發生兵變,唐朝沒有時間慢慢恢復。而漢朝自七國之亂後就比較安定了,內部沒有出啥問題。

    第三,帝王原因。七國之亂後是漢武帝時代,漢武帝雖然有些窮兵黷武,但是也是在內政方面搞好了,有錢糧。而唐朝安史之亂後,過了多年才出個唐憲宗這樣的明君。但是唐憲宗死的早,好景不長。而漢武帝可是在位54年。

    第四,制度原因。漢朝時分封諸侯王,都是劉家自己人。漢武帝實行推恩令,酎金奪爵等措施弱化諸侯,從此再也沒發生諸侯叛亂。這是因為都是自己家人,皇帝說怎麼辦就怎麼辦,諸侯們沒有功勳,沒有過人才能,只是靠著是宗室子弟。而唐朝節度使制度不同,安史之亂後,很多節度使都是各自為政,誰成為下一任節度使就是告訴朝廷一聲。唐朝內部已經不統一了。

    第五,盛極必衰弱。唐朝經歷了開元盛世,已經到達了頂點。其實沒有安史之亂,按照唐玄宗後期的表現,唐朝也是日漸衰落了。而漢朝則是在逐漸興起,還沒走到頂點,是進步的過程。之後漢朝也衰落了,只是時間節點的問題。

  • 6 # 昊童說歷史

    這個問題由昊童來回答!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知道西漢與唐朝當時的歷史背景。當時西漢正處在蓬勃發展的階段,而唐朝到了玄宗晚年時期,李林甫與楊國忠這兩個奸臣已經將唐朝的根基腐蝕的差不多了,當時的大唐朝廷腐敗,邊疆節度使權力越來越大,朝廷對軍隊的指揮已經達到了令不出京城的地步。

    第一,二者的起因不同。西漢的七國之亂是皇室為了中央集權而對各地藩王下手,各地藩王不服因而起兵叛亂,一旦叛亂被平定百姓還是安居樂業不會再出現大規模的衝突,因為西漢初年的政策對於百姓還是很友好的。而安史之亂的起因是皇室內部腐敗日益嚴重,導致皇室羸弱而邊臣強大,況且當時百姓吃不飽穿不暖,對於對於李楊二人已經恨之入骨,一旦有了由頭他們當然不會站在唐朝皇室這邊。

    第二,二者造成的影響不同。七國之亂結束后皇室將這些藩國的權利全部收歸中央,並且派人統一接管等同恢復了郡縣制。這樣一來權力集中,對於國家穩定與發展十分有利(除了當時的梁國)。而安史之亂結束後全國的農業商業都遭到了巨大破壞,百姓流離失所,讓皇室威嚴大打折扣。與此同時各地節度使哄搶地盤權利不斷擴大,形成了類似藩國一樣割據勢力,這無疑是在唐朝的統治基礎上插了狠狠的一刀。

    第三,二者的時間不同。七國之亂僅僅三個月就被周亞夫平定,而安史之亂足足打了八年啊!七國之亂結束後那些被破壞的房屋田舍很快就能得到修復,而且因為中央集權,所以官府也會大力幫助這些難民。而安史之亂結束後唐朝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朝廷根本無力幫助那些可憐的百姓,只能任由他們自生自滅,所以由此可知這對唐朝的影響有多大。

    第四,二者當時的國君不同。七國之亂時漢景帝正值壯年,漢朝在他的帶領下越發強大,黃老之學讓西漢百姓感恩戴德。安史之亂被平定後唐玄宗已經是太上皇,新君繼位國內局勢動盪,文武百官貌合心不合,長此以往國家豈能安穩?

    第五,二者的代價不同。七國之亂三個月就被平定,讓在一旁虎視眈眈的匈奴無奈之下退回漠北與漢庭再次重歸於好,而且朝廷根本沒有損失太多。而安史之亂結束後百姓早已窮困不堪,根據史料記載為了支撐長期的戰爭當時的唐朝賦稅高的離譜,導致國內政治矛盾愈發嚴厲,經過多年的積累最終演變成了大規模起義。

    第六,信任度不同。七國之亂時漢景帝對於周亞夫十分信任,排除一切艱難險阻支援他,為了幫助周亞夫甚至連自己親弟弟梁王的梁國都可以拿來做誘餌。而安史之亂時唐玄宗根本不相信自己的下屬,明明處於劣勢卻被一點小勝衝昏了頭腦強行讓大軍出關與叛軍野戰最終全軍覆沒。

    有了以上六點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西漢經過七國之亂還能繼續繁榮,而唐朝經過安史之亂就一蹶不振!

  • 7 # 三國逐夢

    七國之亂和安史之亂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其結果自然就不一樣。

    從性質來看,七國之亂是地方諸侯王不服管束,害怕被削弱,所以先發制人起兵叛亂,是“兄弟鬩牆”,都是老劉家自己的事;安史之亂是地方藩鎮實力增長,起了不臣之心,釀成叛亂,是胡人覬覦漢家天下,是外來勢力的奪權。其性質是不一樣的,所以兄弟之間的隔閡沒有了,大漢繼續發展,而外來勢力對內部造成的危害更大。

    從背景來看,七國之亂是大漢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漢景帝採取削藩之策,對地方諸侯王下手,而地方諸侯王不甘心這才起兵;安史之亂是唐朝盛極而衰,社會矛盾不斷激化,地方藩鎮尾大不掉,沒有了對中央的敬畏之心,造成李唐天子威信全無。所以七國之亂後漢朝繼續強盛,安史之亂後,唐朝逐漸衰落。

    從持續時間上看,七國之亂僅僅持續了三個月,而且沒有造成多大破壞,就被大漢平定,而安史之亂持續了八年之久,對唐朝的統治造成致命危機,帶來結果自然不同。

    從叛亂程度來看,七國之亂被擋在洛陽以東,都沒有出梁國地界,更不用說威脅大漢統治的中心關中平原了,所以平定叛亂後大漢持續高速發展;而安史之亂,叛軍攻破長安城,唐朝的統治核心地帶被摧毀,自然一蹶不振。

    從外部環境來看,七國之亂時,大漢外部相對穩定,已經和匈奴持續了數十年的和平,所以中央政府能專心鎮壓叛亂;安史之亂時,唐朝民族矛盾激化,安祿山本身就是胡人,唐朝在平定叛亂的時候,還要防備周邊異族的威脅,難以迅速平亂。

    從造成結果來看,七國之亂後,大漢對地方的統治力加強,社會穩定,解放了生產力,推動了大漢的持續發展;安史之亂後,唐朝對地方的控制減弱,藩鎮割據已成中央統治的最大危害,導致中央實力削弱,社會矛盾激化,民生凋敝,開始走下坡路,並一直走到滅亡。

    其出發點不同,所以造成的結果截然不同。

  • 8 # 跪射俑

    “七國之亂"時,當時西漢皇帝漢景帝完全可以掌控朝局,手下還有周亞夫、李廣等良將,漢景帝雄才大略。

    “安史之亂"時,唐玄宗如喪家犬,已無法掌控朝局,唐肅宗在武威繼位,遙尊唐玄宗為太上皇,這就是前斬後奏的行為。唐朝是仰仗著回紇出兵協助才平定了"安史之亂",當時唐朝已無力自己平叛了。

  • 9 # 榮耀歷史

    西漢景帝期間,因為削藩導致七國之亂,但是七國之亂沒有影響文景之治的根本,接下來還迎來了漢武盛世。

    唐玄宗天寶年間,爆發安史之亂,盛唐一夜之間隕落,後來雖有大中之治,但是再也無法恢復到安史之亂之前。

    1、兩種發生的根本原因不同

    七國之亂:西漢實行郡縣與分封並行,到漢景帝期間,已經分封了大大小小的諸侯,封地內的稅收歸諸侯所有,極大地影響了國家的發展,再加上諸王擁有君權,慢慢地這些諸侯變成了吸附在大漢帝國身上的毒瘤。

    漢景帝期間,這些毒瘤已經快危害到中央朝廷,漢景帝壯士斷腕,執意削藩,這才激起了以吳楚為首的七國之亂。

    所以大漢王朝是發現了問題,在問題還沒嚴重到不可收拾的時候主動出擊。

    安史之亂:開元盛世讓李隆基飄飄欲仙,進入天寶年間,李隆基寵幸楊貴妃,放任朝政,李林甫、楊國忠等人將朝堂搞得烏煙瘴氣,天下臣民頗有怨言。外朝寵幸安祿山等胡人,對於節度使越來越大的權力無動於衷,最後各方矛盾迸發,導致安史之亂。

    漢景帝削藩可以看做是一個青年,感覺身體有異常,及時體檢做手術,摘除病變部分,獲得健康的新生;唐玄宗飄飄欲仙可以看做是身體強壯的中年男子,醉心於自己強壯的過往,忽視身體發出的重重警告,仍然熬夜喝酒,身體最終被擊垮,再也無法恢復到以前。

    2、兩場動亂因為時間差異較大,影響也差很多

    七國之亂前後持續了3個月不到,而安史之亂前後持續了8年,兩者對帝國造成的破壞當然不可同日而語。

    七國之亂中,主要是吳楚,兩國從江淮地區起兵,一路北上,攻入中原,受阻於梁國,漢軍太尉周亞夫以梁國的堅城死死拖住叛軍,而他親率大軍包抄後路,戰略得當一舉擊潰叛軍,所以經歷整個戰火的只是大漢帝國很小一部分,帝國的中心關中地區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安史之亂則完全不同,安祿山十多萬的邊軍如豺狼般,用了短短1個月時間就攻破東都洛陽,揮師西進,又因為李隆基的無能指揮,先後擅殺封常清、高仙芝等大將,利用年邁多病的哥舒翰守潼關,而且逼迫哥舒翰出戰,最後一敗塗地,叛軍用了半年攻入帝國首都長安!唐肅宗繼位之後,任用郭子儀、李光弼等名將,本可以迅速解決戰鬥,奈何急功近利,放虎歸山,導致叛亂前後延續了8年。安史之亂中,從關中,到商洛,到河南河北,整個黃河沿線都遭受了重大破壞,帝國的根基已經動搖。

    3、兩場動亂之後朝廷中樞權力的變化

    七國之亂,是朝廷勝利了,不僅將威脅最大的吳楚兩國一擼到底,同時增加了朝廷的威信,極大地提高了中央集權,這也為後來的漢武盛世奠定基礎。

    反觀安史之亂,不可一世的唐王朝丟掉了自己的都城,皇帝倉皇出逃,將中央力量空虛的真實情況明明白白地展現在各地節度使,周邊小國的眼前,於是乎安史之亂後,各地節度使開始暗藏鬼胎,積蓄自己的力量,他們心中對於皇權的敬畏已經大大下降,而且朝廷還要靠他們平定安史之亂,還要給他們加官進爵,所以節度使力量不斷做大,導致後面的藩鎮割據。

    之前唐朝只有十個節度使,鎮守邊疆,安史之亂後,節度使制度擴大到內地,一夜之間遍地都是節度使,唐王朝回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唐朝天子變成了沒有任何權利的周天子。

    所以,兩場不同的動亂,對帝國的影響完全不同,前者是火箭助推器,後者是天災人禍。

  • 10 # 小馬紮上聽歷史

    這是一道對比題,不難解釋清楚,你只要知道了七國之亂和安史之亂有什麼不用,這道題就很簡單了。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安史之亂和七國之亂:

    (一)安史之亂。安史之亂大家都比較熟悉,發生在唐朝中期,主要是安祿山和史思明這倆老哥們對決唐玄宗和唐肅宗爺倆,安、史被他們兒子弄死之後,他們的兒子繼續打唐肅宗,最後經過艱苦卓絕的戰鬥,被郭子儀給滅了。

    (二)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是發生在西漢早期,漢景帝的時候。劉邦這哥們在活著的時候分封了很多子孫,成為可西漢時期的諸侯。到了漢景帝登機,他覺得有必要教訓一下這些諸侯們了,正好御史大夫晁錯提議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於是兩人一拍即合,說幹就幹!景帝三年,晁錯的《削藩策》寫好了,於是漢景帝開始付諸行動了,先後下詔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

    吳王劉濞一看這不行啊,人哪吒都說了:“我命由我不由天啊。”於是他就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七個劉姓宗室諸侯王,以“清君側”殺掉晁錯的名義發動了叛亂。

    基本情況就是這樣,瞭解了之後,咱們接下來,就具體分析分析,同樣是兩場戰爭,為啥這之後的歷史走向不一樣了。

    一、時代背景不同:漢代正在上升期,唐朝走向落

    (一)先說七國之亂的背景:

    剛才說了,七國之亂髮生在漢景帝時期。在經歷了帝國初期的混亂之後,到漢文帝時候,中央的內鬥基本趨於平靜。 咱們來說說漢景帝他爸文帝時候都幹了什麼事呢?

    政治上:1、寬以待人,廢除株連九族的刑罰。2“軟刀子割肉”式的削藩,比如說把齊國分了七個國出去,趙國一分為二。這招很厲害,加強了中央集權。

    經濟上:輕徭薄賦,與民休息,靠著無為而使得國家的經濟逐漸復甦。 總而言之,到了漢景帝登機的時候,國家可以說欣欣向榮,蒸蒸日上,國運正在上升期。簡單來說,大家都知道“文景之治”吧,這就是漢文帝和漢景帝爺倆搞出來的。

    (二)安史之亂前的背景:

    經歷了開元盛世之後的唐玄宗,開始腐化了,天天抱著楊貴妃,從此不早朝了。

    政治上:任用奸相李林甫,這哥們出入宰相達十九年之久,期間啊,他大肆排斥異已,培植自己的勢力,史書上說,這位李宰相那是:

    “公卿不由其門而進,必被罪徙;附離者,雖小人且為引重”。

    繼他上臺的楊國忠,更是一個奸臣。這些奸臣讓國家更政治敗壞。

    經濟上: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併,史書上說當時的情況是:

    “王公百官及豪富之家,比置莊田,恣行兼併,莫懼章程”,“黎甿失業,……轉徙他土”。

    結果,產生了大量的流民,社會不安定因素凸顯。

    而最最重要的的是:大唐帝國的肢體肥大症凸顯。藩鎮制度使得地方權力增大,風險已經暗藏其中。 大唐帝國已經即將進入下半場,走下坡路了。

    二、戰爭的時間不一樣:七國之亂三個月,平定安史之亂打了八年

    七國之亂死了一位晁錯,拯救了整個大漢朝,周亞夫僅僅用了三個月就把叛亂平定了,時間短自然對生產力的破壞小。

    可是安史之亂呢,足足打了八年之久,唐玄宗跑到了四川,連長安都丟了。北方的人民為了躲避戰亂,大量南遷,直接導致了生產力的下降。

    還有人口,安史之亂前,唐朝大致上能有有六千萬人,安史之亂後,唐朝只剩下一千六百萬人,人口少了差不多到八成。

    三、影響:七國之亂是加強中央集權,安史之亂造成藩鎮割據地方勢力做大

    (一)平定七國之亂之後,漢景帝樂了,又能削弱藩國力量了。這哥們馬不停蹄,在地方幹了這些事:

    開始分封諸皇子為諸侯王,這樣就能將諸侯國分裂成小國。開始剝奪諸侯王的行政權、官員任命權、治民權,諸侯王都快哭了。

    漢景帝沒有停下加強集權的腳步, 在中央他又大展宏圖:

    逼死弟弟劉武。他弟弟梁王劉武在平定七國之亂立下汗馬功勞,可是隨著功勞增大,他也越來越跋扈,想著漢景帝死了之後,能“兄終弟及”,自己當皇帝,為這事還搞起了政治暗殺。於是漢景帝和弟弟劉武決裂了,梁王也因此鬱鬱寡歡,不久就鬱悶死了。逼死周亞夫。周亞夫在平定七國之亂中,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就在劉武死後一年多,周亞夫被漢景帝弄進了監獄。理由是“你現在不反,以後也得在地獄造反”。周亞夫聽後絕食五天,吐血而死。

    (周亞夫影視形象)

    漢景帝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下一代鋪路,而這個下一代是誰呢? 就是大名鼎鼎的漢武帝。漢武帝的時代終於來臨了,漢帝國等來了他真正的主人,漢朝就要奔著繁榮強大之路加速行駛!

    (二)安史之亂平定過程中,為了集中一切力量,打擊安、史這兩人,大唐決定放權給地方。——中央不行了啊!

    這之後便出現了藩鎮割據,地方的權力大大增加,中央權力大大削弱,這與七國之亂之後的情勢大大相反,怎能不走下坡路呢。

    當然這也與繼任皇帝有關,七國之亂漢景帝死後,漢武帝登機了,這哥們是個人才。而安史之亂之後呢,懦弱皇帝一個接一個,直到唐宣宗的出現,只可惜太晚了——這時候的大唐已經離不開藩鎮,想要活下去就必須依賴藩鎮了。

    好就說到這吧,基本上就是這些原因了。

  • 11 # 月出皎兮愛讀書

    漢朝的“七國之亂”在短短的三個月內即被平定,沒有傷到國家的根基,反而因為平定了七國,成功達到“削藩”的目的,加強了中央集權統治,從而為“漢武中興”奠定了基礎。

    唐朝的“安史之亂”長達七年多,都城兩次被叛軍攻破,長期的戰亂,使國家積貧積弱,百姓流離失所,嚴重傷害到了國力,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勢力崛起,與中央政府分庭抗禮,加上後期君主無能,宦官專政,國家內有藩鎮威懾,外有惡鄰侵擾,大唐王朝危如累卵,只能一步一步走向衰亡。

    一、七國之亂和安史之亂髮生的根本原因

    七國之亂的根源是漢高祖劉邦的分封制。

    楚漢相爭階段,劉邦迫於形勢分封了異姓王。平定天下後,他逐漸剷除異姓王,以同姓王代之。

    劉邦認為秦國祚短促是秦不分封子弟為王,造成其孤立無援的結局,所以他大封同姓王,,旨在用血緣關係作為政治支柱。到漢文帝時,受封的同姓王已達到二十多個,其土地面積合計佔西漢國土面積大半。

    劉邦的這一舉措在漢初收到了短暫的效益,但它造成郡國並立的局面,為日後的戰亂埋下禍根。隨著一個個郡國越來越強大,它們嚴重威脅到了中央政府的集權統治。

    漢景帝劉啟採用御史大夫晁錯削藩的建議,激起劉姓諸王的反對,於是由吳王劉濞為首發動了一場以吳、楚等七國為核心的叛亂

    吳王劉濞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旗幟,東向稱帝,與中咉政府分庭抗禮。各諸侯國紛紛響應。漢景帝於是殺了晁錯,又派袁盎為太常去吳國勸劉濞退兵,遭到劉濞拒絕。漢景帝於是命太尉周亞夫率大軍反擊。

    歷時三個月,七國之亂被平定之後,漢景帝採取一系列措施,從根本上防止諸侯國做大做強。

    其一、根據賈誼的“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方針,吳、楚、趙、齊四國舊地又封賞了十三位皇族子弟為諸侯王。其二、抑貶諸侯王的地位,剝奪其任用官員之權。

    從此,諸侯王失去專斷擅權的條件,一舉一動皆在皇帝派遣官員的監視之下,結束了諸侯王與朝廷分庭抗禮的局面。

    這些新舉措不僅加強了中央集權,更為漢武帝時進一步削弱諸侯王勢力作好準備,為大漢走向鼎盛奠定了基礎。

    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比較複雜。

    其一、均田制的瓦解使失去土地的農民成為流民,從而使唐朝武裝力量基礎由建立在均田制基礎上的府兵制被募兵制代替。

    而被招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籠絡與安撫,與其結成盤根錯節、牢不可破的關係。

    其二、開元以後,普遍在邊疆設立節度使制度。節度使管轄範圍內,有土地、人民、兵甲、財賦,使得節度使實力越來越強大

    此時的中央軍則相反,一方面數量嚴重不足,另一方面大唐百年無戰事,導致中央軍毫無作戰防禦能力,質量太差,打起仗來,不堪一擊。

    其三、最高統治階層日益腐化。唐玄宗日漸昏庸,過著縱情聲色的生活,他先後任用奸相李林甫和楊國忠,他們專權用事、排除異己,加劇了統治階層的內部矛盾。

    唐時,邊鎮的將領多由名臣出任,功名卓著者往往入朝為相,李林甫為了保住自己的宰相之位,堵住了名臣出任邊鎮將領之路,著意提拔安祿山等地位不高,素無名望的人為節度使。隨著實力的強大,節度使們的野心也在不斷膨脹,於是,,節度使與節度使之間,節度使與朝廷之間的矛盾越發強烈。安祿山正是利用大唐內外交困,政府實力日衰的矛盾才起兵反唐的。

    楊國忠出任宰相後,更是隻為一己,一族的私利,完全置國家的責任和利益於不顧,尤其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的撕逼大戰,已經上演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楊國忠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皇帝告發安祿山要謀反,安祿山就以“清君側,誅殺楊國忠”的名義起兵反唐。

    安史之亂平定後,安史餘黨在北方各地形成藩鎮割據勢力,各自為政,不聽政府號令。此後這樣的情況在大唐境內遍地開花,削弱了中央政府的集權統治,使得唐政府完全無力控制地方。

    其四、為了平定安史之亂,中央政府將隴右,河西,朔方一帶戍守邊疆的重兵全部調入內地,至使邊防失守,隴右,河西走郎、安西四鎮一併歸入吐蕃囊中。之後吐蕃一再深入。從此大唐內憂不平,外患又起,一刻也不得安寧。

    其五、安史之亂還讓一幫宦官們走上了歷史舞臺,他們與朝中大臣勾結,把持朝政,手握重兵,連皇帝的性命與地位都捏在他們手中。

    其六、連年累月的佔爭徹底毀滅了大唐經濟。整個社會物資匱乏,物價飛漲。政府財政收入減少,於是更加巧立名目,盤剝百姓。

    一個王朝在政治,軍事,經濟方面無一可取,全部衰弱到極點,走向滅亡是必然的。

    二、戰亂前,漢唐兩朝的發展趨勢不同

    安史之亂前,唐朝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空前的發展,加速了社會經濟的繁榮,使唐朝達到鼎盛,但社會經濟高度發展的背後,則是均田制的瓦解。均田制不限制土地的買賣,它促進了土地私有化和商品化的發展,使得土地買賣和土地兼併現象日益加劇,助長了大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經濟發展帶來人口的增長,到天寶年間,人口增加到唐初的兩倍,但土地的數量卻不可能增加。同時,貴族、官員,地主,寺院僧侶,富商卻在大肆兼併土地,農民手中的土地越來越少,失去土地的農民只能破產和流亡。

    經濟空前繁榮的開元天寶年間,賦役也越加嚴重,由此造成大量農民逃亡,官府為了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反而實施“攤逃”政策,將逃亡農民的賦役加到未逃亡農民的身上,這一來更加劇了農民的逃亡。

    所以盛唐面紗的背後有著一副並不美麗的社會圖景,這些關乎國計民生的根本問題得不到解決,即使沒有安史之亂,盛唐華美的場景也終有被揭露的那一天。

    漢初,經濟蕭條,漢高祖劉邦及漢文帝、漢景帝吸取秦國滅亡的教訓,積極減輕農民的徭役和勞役,大力發展農業生產。這一時期漢朝遵循黃老之術,採用與民休息,輕徭薄賦的政策,大大促進了漢初經濟的發展。這一時期被稱為“文景之治”。當時提倡節儉,國家財政開支有所減少,官僚不敢肆意搜刮,不敢奢侈無度,這種風氣很大程度地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文景之時,農民們還歸田園,戶口迅速增長,農業的發展使得糧價大大降低,所以七國之亂髮生的背景正是漢朝國力蒸蒸日上的時期。

    三、軍事決策上的錯誤。唐玄宗李隆基聽信宦官讒言,先是斬殺了帝國的兩員大將,封常清和高仙芝,後又調歌舒翰鎮守潼關,此時只要哥舒翰能守住潼關天塹,都城長安就沒有風險,但他再次聽信楊國忠讒言要哥舒翰放棄堅守,與安祿山的軍隊正面博擊。哥舒翰揮淚出潼關,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十幾萬大軍被安祿山吃掉。

    這一致命性的決策錯誤也決定了大唐帝國命運的走向。

    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時,吳王劉濞率兵攻打梁國,梁國告急,,請求援助,,但周亞夫卻率兵向東北急行至昌邑,深溝高壘堅守不出。

    梁國又向景帝告急,景帝多次下令周亞夫出兵救助,周亞夫抗命不救梁之危,而是以輕兵南下,奪取泗水入淮之口,截斷吳軍糧道,使吳軍陷入困境。周亞夫這一決斷是漢軍能在三月之內迅速平定七國之亂的關鍵。

    周亞夫抗命不救梁國和歌舒翰聽命出潼關,一個抗一個聽卻給國家帶來了截然不同的兩種命運。

    為什麼大唐臨陣殺將,為什麼聽信完全不懂軍事的宦官和宰相楊國忠的讒言和一面之詞?為什麼不相信帝國的將領呢?這是不是也是政治極度腐敗的另一種表現呢?尤其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均是帝國當時功勳卓著的將領。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七國之亂髮生時,漢朝正處於國力的上升期,政治清明,百姓富足,七國之亂又迅速被撲滅,從而達成了漢景帝“削蕃”的目的,加強了中央政府對地方的統治。而安史之亂髮生時,唐朝經歷了空前鼎盛,國力處於下降趨勢,各種社會矛盾層出不窮,政治腐敗奸臣迭出,可以說安史之亂是社會矛盾發展到不可調和階段的必然產物,長期的戰亂徹底摧毀了唐王朝的理政治政能力,只能慢慢走向敗亡。

  • 12 # 南方鵬

    漢唐並稱,都是中華的強盛王朝,但兩者是很有區別的,黃仁宇先生還把他分為第一二帝國,從對各民族的政策與融合也可見明顯不同處。所以同是叛亂,性質天差地別,七國之亂接近於皇室家事,而安史之亂涉及到民族政策問題,他們內在的差異,造成不同後果,出現漢存續中興,唐逐步滅亡的結果並不奇怪。

    雙方力量對比也不一樣,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發動叛亂,兵力號稱五十萬,朝廷周亞夫竇嬰梁王等朝廷軍為主約有三十萬。安祿山起兵時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十五萬士兵,加上一些漢兵,二十萬不到。唐朝圍剿安祿山的兵力先是十萬,後約二十萬。此後互有消長,但唐朝的力量也是各地集聚起來為主,帶有極大隱患。

    漢朝七國之亂平定,再經景帝的分封制衡,天下諸侯力量大減,到漢武帝時再補了關鍵一腳,推行推恩令徹底解決漢初分封問題,可以說,從劉邦開始,經歷了四代人,才平定分封之禍。而唐朝不一樣,安史之亂起於玄宗,在肅宗時高峰,但李亨急於求成,急於向天下人表功以示繼位有天命,導致叛雖平後果嚴重,出現安史舊將田承嗣據魏博,李寶臣據成德,李懷仙據幽州的河北三鎮,其他地方也出現藩鎮割據,到黃巢之亂,已至無法調和之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現在是和自己最愛的人在一起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