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的浪漫gga1

    首先,我說,幹就比不幹強,雖然糧價低,還沒低到賠本的地步!

    其次,現在種地都是機器化了,種地幾個季節,幾天,種完地出去打工,基本不影響什麼!

    三,現在能長期在家種地的,基本都是五十以上的人,這累人出外打工基本也就沒人用了,在家種地,看看孩子,讓年輕人出外打工!

    四,現在種地,雖然糧價低點,但是沒到賠本的地步,自己對付種地,能拿到共產黨給的補貼,多少也是收入!

    五,自己種地能得到一些桔杆,能維持一年的取暖,燒火做飯之用!

  • 2 # 農民工賈廣西

    糧食價格低是不爭的事實。糧賤傷農,糧貴傷民。國家控制糧價,有利於控制物價上漲和社會穩定。

    有人問糧食價格低,為什麼農民還種地?

    我想問:農民不種地吃什麼?農民的生存如何解決?

    正常情況下,風調雨順,農民賣糧收入除去化肥、農藥、種子、人工、機械等開資,還是有結餘的。

    如果農民不種地,沒有技術打工,沒有頭腦經商,國家不養活,農民別說搞建設,就連人情事事,看病吃藥都是問題。

    農民有地,就有工作就能就業。就能養活一家老小,所以,即使糧價低,地還是要種地。除非是不毛之地,十年種,九不收,就撂荒。

    農民家有糧,心裡不發慌。
  • 3 # 黑龍255886852

    我想說的是,我們農民還在報著幻想,認為可能糧食還能漲價,我就是農民,現在的年青人都打工去了,中老年人也是在哪苦撐著呢,我個人認為,如果我國糧食價格問題還不解決,土地將會被大面積拋荒

  • 4 # 耳金木

    是的,這幾年的糧食價格很低,好多曾經種地的還是“好把式”的農民都放棄種地改為外出打工了。但是,有一部分農民還在堅持著種地,不是他們腦子笨轉不過彎來,而是另有隱情,畢竟拾到盤裡都是菜!在我們這裡,目前還堅持種地的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家庭條件不容許出去打工的農民。

    比如:年齡偏大出去後找不到活幹的人;家裡有老人或者病人需要長期照看的人。這部分農民,總不能閒著,呆在村裡,不種地不行,別人會罵的,種上好賴總有點收入,最起碼吃喝上不求人。農閒時,在不遠的周邊幹些修房子搬磚的小工。這幾年脫貧攻堅嘛,活也不少,跟著工對修水泥路、水裡設施、整地栽樹等,是活就幹,見錢就掙。一年下來,掙不下多少錢,生活還算過的來。

    另一種是沒有文化或者是文化低淺的一輩子只願意呆在家裡不想出去的農民。

    這種人對土地特有感情,一年四季,除了吃飯睡覺基本上都會出現在田地裡。弄弄這個弄弄那個,根本不會閒著,地裡拾掇得非常到位,一塊石頭一根雜草都看不見。這種人腦子很靈活,也會靠種地掙錢。只要是看到有誰家暫時不種或者撂荒的土地,都會心疼的撿起來自己種。雖然糧食價格不高,但是,多中取利嘛,種的地多了,一年打的糧食也不少,算下來收入還可以。

  • 5 # 艾紹江

    發自內心的不滿意,是比對出來的風險,承擔田野收入免強,可又改變不了承包,什麼都可以漲,偏糧不漲,內心矛盾收入低,市場經濟?你掌握了土地權利你就得承擔風險,種和不種也是你的權利?五大狼服毒?吃不吃?都得認。

  • 6 # 一帆風順203043424

    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我們種地糧食確實不掙錢。我家只有六畝地,怎麼算都不夠用。雖然種地,但是我們不以種地為生的。我家有養車。農閒的時候告運輸,再加上養殖,雖然累點兒,為了養家餬口就得幹。現在的糧食價格可以說是越來越低,很多時候,再加種子,化肥錢,人工費,2018年是大旱年,很多玉米都沒有棒子。減產,再加上價格低,基本是賠錢。不種地靠打工,沒有把握的地方不能去。幹了一年不給錢怎麼辦?我家鄰居在外面打工四年多了。年年都給錢,今年不知道為什麼不給開支了,辛辛苦苦幹了一年掙了4萬多元。年輕人可以出去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工資相對來說比較穩定的那種。父母在家種地。也挺好的,有的地方地多,有的地方地少。閒暇的時候就近可以打點兒短工補貼家用。明明知道種地不掙錢,也不願意出去打工。家裡面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顧。還有一部分人搞養殖,比如說有要牛的,養羊的,養豬的,養蛋雞的等等。雖然養殖有時候掙錢,有時候賠錢。總的來說收入還可以,不比打工差。所以明明知道種地不掙錢。也要種呢。

  • 7 # 十里八村眾鄉親

    這個問題很容易理解,雖然糧價很低,但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地還是有人種的。

    一,現在種地的人大多數是老弱病殘者,他們打工沒人要,出於無奈只能在土地上掙點小錢。把功夫用在地裡,就等於給自己打工了。不種地怎麼辦?總不能等著捱餓吧?

    二是還有一部分種地的人,他們雖然也是農民身份,但是他們是農民中的能人,富人。他們從其他農民手裡租地種,少則幾十畝,多則上千畝。他們自己不下地,而是當老闆。他們種地的模式是,租地~僱人種地~然後以合作社的名義申請國家農業補貼,就這麼簡單。這些人都有一定的能量,一定的人脈關係。他們的目標不是提高糧食產量和品質,從而發展農業生產,而是爭取國家補貼,把錢弄到手為目的。

    三是農民還有一個土地情結,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把土地看的很重要。雖然種地效益很低,但卻不願看著土地被荒廢。他們起早貪黑的侍候土地,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這既表現出了農民淳樸,勤勞的品性,又暴露了他們小農意識的侷限性,可敬而又可悲。

    總之,最近幾年糧價低迷,嚴重影響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大多數年輕人已經不再把希望放在土地上,這對農業發展是一個很危險的訊號,希望引起國家的重視。

  • 8 # 修德先生1

    這個問題只有作為農民的我來說句實話:一是勤勞閒不住。兒子、丈夫、能打工掙錢的強勞力都外出了,留守在家的老人、媳婦都不是懶人,沒有其它門路補貼家用,只能收點樁稼,解決吃飯問題,減輕家庭壓力。二是自己產的糧食吃著放心。去年十月間,我在漢江邊釣魚認識了從十堰開車過來′的釣友,午飯時間我邀其到我家吃飯,釣友要吃酸菜麵條,我用自家產的麵粉,擀麵下鍋,釣友們撈了一碗吃了還飽不捨碗,又連喝兩碗麵湯。原因就是原糧原味沒被增白劑強精粉摻和的麵粉,就是吃著香吃著放心。再說了,自己都是用土肥種出來(用化肥不合算還不利下季耕作)的,糧食和蔬菜的味道就是不一樣,特別是有小孩的家庭,都是糧食蔬菜儘量自產自用。

  • 9 # 從善如劉L

    糧價或者高或者低,該種地的農民也一定會種地的,凡是以種地為本的農民朋友們,不管世界風雲如何變化,不管糧食價格是高還是低,他們都不會放棄種地的,因為他們自始至終的認為,土地就是他們的根,土地就是他們的本!

    他們不是沒有追求,他們不是沒有信仰,他們不是對自己的生活沒有更高的要求,而且他們比很多人都更明白,只有土地,才是他們唯一賴以生存的依靠,他們離開了土地或許可以去城裡打工,或許可以幹別的事情,但是他們認為,幹什麼都不如種地能讓他們心安理得,幹什麼都不知種地能讓他們能安下心來,幹什麼也不如種地能讓他們晚上的覺睡得更香!

    他們也知道,糧價高一點,他們就能多收入一點,糧價低一點,他們的收入就會少一點,他們也是希望糧價能高一點的,這樣他們也就多收入點一點,但是,不管糧食價格高或者低,他們都不會放棄種糧食的,這就是中國農民最典型的代表,他們才代表了中國的絕大多數農民的!

    我們都是希望糧食價格能高一點,讓農民朋友們多收入一點的,但是市場經濟就是這樣的,所以,還堅持在種糧第一線的 農民朋友們,不管糧食的價格高,或者糧食價格低,他們都不會放棄種地的!

  • 10 # WANG157932909

    如果農民也不忠厚本分了?中國還有黃天厚土嗎??還有基石後盾嗎??都飄起來不著地(調)得啥?爭著啥實在的好處了???不知啥叫無聊和愁苦吧????

  • 11 # 想過好日子778

    老輩人以糧為本.就賠錢也不能丟了糧.一旦糧荒能保矣.命和錢哪個重要r孰輅孰重?不能只看眼下.就象中國像棋.看不到三..五步定死.一棋不慎.滿盤皆輸.古戰爭.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國人只看腳下.不可取.必要高瞻遠矚.以糧為綱.綱舉目張.當今糧油皆重要.萬不可吊以輕心.國之亂.匹夫責.不管誰奪天下.天下民以食為本.

  • 12 # 老農話三農

    根據我的觀察和了解,真正有意願堅持種地的大部分都是年齡已是農村中五十開外的老農,這些人有多年的農業種植經驗,在他們的心裡認為,土地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首要條件,雖說糧食價格調低,但由於種田已取消了農業稅,並且還有種植補貼,或多或少種植都還有一定的收益。

    再從另一方面講,這些有經驗的老農,年齡也已經大了,出外打工或不適應城市生活,更多的幾乎所有的工廠企業都不會招工其錄用,也有一些農民身體體能的許可,一邊能種田,一邊還要照應、照看家中的老人和孩子而離不開農村。

    而這些堅持種田的農民心理還有一種看法,自己的兒女在城裡工作並買了房,自己種的糧食和蔬菜等可以供應他們,不用花錢買,並且生產的糧食和蔬菜不打農藥,吃得新鮮和安全。

    以上的種種原因,應該是這些農民堅持在農村種田的原因所在吧!

  • 13 # 寶樹白石

    為什麼糧價很低,農民還要種地呢?

    許多人做生意,感覺不賺錢就會立即停止這宗買賣,而做賺錢的買賣。

    所以糧食價格再低農民也要種,這就是農民的口糧。

    許多農民進城務工,有了收入,農村的土地就不種了。

    還有一種,農民半進城務工者,農忙時期還要回來忙,比如秋收,比如春種,就是為了維持家裡老人,小孩的口糧。

    許多人問農民為什麼要種糧食,種糧食虧本,不賺錢。但是如果真實的瞭解農村,真實的瞭解農民,你就會看到中國廣大的土地上生活著這麼一群人,佔據了中國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他們就是農民,靠土地生存的人民。

  • 14 # 玉堂行佛人

    糧食是商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決定糧食價格上下的因素不是一個。它包括糧食供求情況的變化,糧食品種的不同,糧食質量的高低,糧食貯運產生的費用的大小等,都會直接影響糧價的高低。但無論糧價如何波動,糧農對"種田養人"的心始終不會波動。這是因為:

    土地是農民最重要的生產資料,也是糧食生產的必要條件。"無糧不穩"。這無論對國家、對社會、對糧農,都是古今中外、天經地義的大事。所以,糧農不到失去土地,是不會不種糧食的。這是其一。

    勤勞勇敢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品質,在廣大農民身上體現得更是淋漓盡致。無論種植土地多少,無論種植什麼糧食,他們都會堅持起早貪黑,不顧日曬雨淋,盡職盡責地做好播種、施肥、澆水、鋤草、治蟲、抗災、收割、堆侖等各項工作,收穫"黃土地"或"黑土地"給他們帶來的喜悅。這是其二。

    現在糧食生產方式,隨著科技的進步,也在悄然地、不斷地發生變化。尤其是肥料、鋤草劑(或農藥)、種子等是最主要的變化。農民對自己親手種植、管理、收割的糧食,有特殊的感情,吃得也最香、最放心。這是其他人無從感受和享受的樂趣。這是其三。

    糧食價格儘管總是有高有低,對種糧農民的收入會直接產生著影響。糧農總希望糧價高一點,自己的收入可以多一點。這也是任何從事商品生產和經營的人共同的心願。但市場自有其自身的規律。經過40年市場經濟的實踐,農民也巳基本適應了糧價的波動。而且,如果真的糧價過低,影響糧農的生產積極性,國家會釆取糧價補貼,集體會採取"以工䃼糧"的措施,加以扶持,使糧農的基本生活得以保障。這是其四。

    總之,在我國乃至世界各國,糧價高低總是存在,糧食生產從未中斷。因為糧食是人類生生不息、繁衍後代的命根子!

  • 15 # 龍池秋月

    鄉情鄉愁。農民的根在地裡,無論收入多少高低都不願拋舍。現在新一代農民雖己認識到均享土地種植糧食的收入低微,大部分能離家的棄農事工,在家的留守老弱病殘農民還得依賴土地解決生活和精神寄託問題。再者農民積蓄少憂患多,總覺得自產糧食結實,算起來比買貴他們也認為自己的地不能荒了,得種。苦中求福,無奈之舉!

  • 16 # 科學興農

    糧價很低,種地也確實不賺錢,常年種糧精打細算的父親說一畝地種植比較好的情況下,純粹種植糧食的年收入在1000元左右,老家共計10畝地,父母兩個人耕種的收入也就是一萬元。換個角度來說,如果打工的話,兩個勞動力能夠賺回來多少錢呢?即便是一個月兩千元的收入,兩個人一年也有將近五萬元的收入了。可是即便如此,父親依舊堅持種地,不願意外出打工,在父親的眼中堅持種地有以下幾點認識。

    種地自由

    相比於打工,農民種地會更加自由,沒有上班打卡、老闆的訓斥、三天兩頭的加班等等,這一切相對於農民來說都顯得毫無優勢。對於不少農民來說天性自由慣了,不習慣被工廠那種狹小的環境空間所束縛,對於農民來說下地幹活天熱了回家,天涼快了上班,而這一切在工廠打工是絕對不可能的。

    種糧也基本做到了衣食無憂

    雖說如今農民都在說糧價便宜,種地不賺錢,但是如今種地也真的可以做到衣食無憂的水平。前面也有提到,就本人老家父母種10畝田來說,也基本上可以做到年收入過萬,雖說賺不了什麼大錢,但是好歹吃的自己田間獲得,蔬菜糧食都基本上不用購買,如果家中沒有什麼病災的話,也還真的可以說農村過得去。而且對於父母來說年紀也著實比較大了,外出打工工廠也不願意再招收了,在家種地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綜上來說,部分農民種地或許是確實不想外出打工,而部分農民則是因為受限於一些原因而無法外出打工,但是無論是什麼原因,既然選擇在家種地,勤勞樸實的農民都會堅持起早貪黑,不夠風吹日曬的把田間的糧食種植好,爭取獲得高產。

  • 17 # 老曾181714882

    農民種糧除前面的基本點外,農民觀點較為篤實!古人的一些個傳統觀念,如(種一升打一鞋,不種又從那兒來)?更早的說法是受漢代勸課農桑的說法,(生意買賣眼前花,鋤頭落地是莊稼)!毛主席也說過:(民以食封添或(天)吃飯第一)等等這些概念在農民心中是根蒂固!所以農民只要做得動,就只有選擇種糧。

  • 18 # 蜂行太行山

    這話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可以歇著誰願意幹活。如果我們的社會福利真的可以讓農民不幹活也衣食無憂,那哪個農民願意去幹活。想當年工人工作是給社會做貢獻了,現在是職工保險,一個月好幾千。尤其是一些退休老幹部,一輩子生活當然滋潤。當年農業舍的時候農民每年交公糧,把最好的糧食給國家。正常年份農作物產量交了公糧都不會剩下多少。根本不夠自己吃到第二年糧食下來。一年吃糠咽菜堅持著。再看工人和幹部是吃供應糧,也就是白麵這些好的。農民是沒有資格吃的。因為沒有細糧糧票。國家沒有供給。當時創立農民自己的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農民入股,去年給當時入股的人分紅,多年入一塊錢,信用社一次性給你一百塊左右,以後再無瓜葛。人家要改成銀行了,典型的忘恩負義。大家可以問問老人們當時一塊錢的分量。再看看幾十年後,農民拿的是社會養老金,我有個二爺,孤寡老人,八十多了。一年給一千多。現在一千可以生活嗎。和工人是鮮明的對比。現在還有一種觀點就是農民當年是種自己的地,根本沒有給國家做貢獻。如果沒有農民,在多年的歷史環境下。工人恐怕都餓死了吧。還吃著細糧做貢獻。真是可笑。

  • 19 # 盛世軍威

    不種地幹嘛去,地荒費更可惜,農民總抱著希望去辛苦種那點不掙錢的地,總以為今年收入更好,農民一代代都這樣過來的,

  • 20 # 黃土地裡的一枚種子

    所謂堅持種地,只不過是無奈之舉了。

    在我們這邊,種地的大多數也基本在50歲往上了,他們不是想種地,是不種地,吃什麼呢?

    由於當時中國的國情,他們在小時候基本沒有接受過教育,青年也沒有學到一份手藝,最後選擇了種地,隨著中國的發展,雖然說國家的實力在不斷的提高,可是農民的生活一直不能解決,種了一輩子的地,他們現在基本老了,已經不具備學習手藝的條件,找不到謀生的工作,也只能種地。

    我們這裡有很多農民種地是因為孩子結婚,賴了一屁股外債,因為農民收入本來不高,但是孩子結婚基本家家都有負債,多的有四五十萬,少的也有十來萬,他們雖然老了,但是不得不繼續種地,雖然收入微薄,但是沒有辦法,不種地更還不了。

    還有一種農民,因為從前的生活水平不是很高,他們從小能吃苦,培養了艱苦奮鬥的精神,在他們的觀念中,只要我能幹,我就不坐著,既然種地收入不了多少錢,他們依然堅持種地,可能也伴隨著對土地的熱愛之情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過特別不喜歡的人?你是怎麼對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