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局中人

    1279年的崖山海戰,是中華民族遭遇外族侵略的一次毀滅性打擊的戰鬥。在崖山海戰時,宋軍還有十萬軍民,元軍卻只有兩萬人馬不到,再加上宋軍在戰船方面也是有數量優勢的,可還是被元軍各個擊破。陸秀夫生怕新立的皇帝再被俘,於是就揹著小皇帝一起跳海。周邊的軍民見狀,痛苦不已,於是紛紛效仿投海自盡,在海面上,屍體一望無際,悲壯不已。

    其實在崖山海戰之前的1276年,宋朝的5歲小皇帝宋恭帝已經被俘,標誌了國祚超過320年的宋王朝已經滅亡。至於陸秀夫揹著的這個皇帝,其實是僥倖逃出來的兩位皇子之一的趙昺。在趙昺之前,趙昺的哥哥趙罡被立為皇帝,是為宋端宗。可宋端宗在逃跑途中受到驚嚇而死,於是趙昺就被立為了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

    在崖山海戰的最後階段,宋軍還有十萬軍民,為什麼不和元軍拼命呢?當時宋軍在數量上還是有優勢的,即便不能打退元軍,也至少讓元軍損失一部分實力。可是為何選擇了跳海自殺這條路呢?

    首先,當時的元軍攻勢凌厲,士氣正猛,但宋軍已經是強弩之末,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南宋王朝從建立到滅亡,都是在“恐元症”裡度過的一百多年。即便在襄陽攻防戰裡,宋軍有不俗的表現,但那也是迴光返照,從根本上解救不了南宋的命運。

    所以在崖山之上,即便宋軍還有十萬人馬,但已經失去了戰鬥到底的決心和勇氣,與其被俘受辱而死,還不如跳海自殺,來個乾脆。

    第二,臨安被攻破後,皇帝被俘,宋軍更是對元軍畏懼,不敢一戰,從臨安一路撤到了廣州的崖山,可謂是集體大逃亡。可是到了崖山後,又能逃到哪裡去呢?

    崖山位於今天的珠江出海口之一,已經靠到了海邊,退無可退,這也是宋廷內部集體商議的最後一個據點。可是在和元軍的戰鬥中,宋軍幾乎沒有還手之力。既然打不過,又逃不了,也不想被俘,也只有跳海自盡了。

    第三,這十萬軍民其實是在與元軍對抗失敗後,才選擇的投海自盡,並不是還沒打就跳海自盡的。這十萬人馬是宋廷最後的希望,所以也是元軍必須要解決的,於是從臨安一路緊追到了廣東的崖山海邊。

    可是這十萬人馬其實真正能戰鬥的並沒有多少,大部分是平民和隨軍家屬。而且指揮這十萬人馬的並不是什麼統兵大將,而是來自於根本不會打仗的幾個文人,其中張世傑是領頭的。

    其實張世傑率領大家跑到崖山就是一個戰略錯誤,如果當時聽從陳宜中的建議,逃到越南地區,估計宋廷可能還會有轉機。可惜張世傑不聽勸告,想去泉州落腳,可偏偏泉州的市舶司蒲壽庚看到南宋大勢已去,居然投降了元軍。張世傑無奈,又只能一路南逃,逃到了崖山地區(廣東的新會),並在此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宋朝徹底滅亡。

    其實南宋滅亡也是有預兆的,在強敵入侵下,南宋朝廷內部還在勾心鬥角,爭權奪利。焉能不滅?只是可惜了對宋朝忠心耿耿的無辜百姓。不過有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就是以張世傑為首的那幫文人,在武將都集體投降後,他們這幫文人還在傾力抵抗元軍,值得令人尊敬。
  • 2 # 追劇阿三

    崖山之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一次較大規模的海戰,在中國海戰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而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等人抵抗異族侵略的抗元鬥爭是正義的,他們堅決的鬥爭迫使蒙古統治者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野蠻政策。而崖山之戰是宋朝對蒙古侵略最後一次有組織的抵抗,10萬餘人投海殉難,寧死不降。此戰之後,中國在歷史上第一次完全淪陷於外族。

    崖山之戰從戰術層面看來,張世傑、陸秀夫等人的部署失當,對戰役失敗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他們在絕境中所表現出來的民族氣節和那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不能不讓人歎服。這兩個人,一文一武,正是在流浪小朝廷中起了關鍵作用的中流砥柱。南宋雖然覆沒,但輸得是這樣的悲壯,這樣有節烈之氣,勇士們面對外族入侵和壓迫,拼死抵抗,為爭取民族生存、自尊、自衛而英勇獻身,義無反顧,閃耀著愛國主義的“崖山精神”,即中華民族精神。崖山精神,春秋大義,鼓舞后人。

    崖山位於今新會區崖門鎮,銀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漲退的出入口。東有崖山,西有湯瓶山,兩山之脈向南延伸入海,如門束住水口,故又名崖門。僅從地勢上看,兩山夾一海,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宋廷在此設立根據地禦敵,從純軍事角度來說看似是明智之舉,但如果考慮到當時的實際情況,恐怕就不是這樣了。

    當時流亡的宋廷人數,可靠的說法為“猶計二十萬”。研究者指出,在宋代的募兵制下,軍隊移屯往往拖帶家眷,在國之將亡的極端情況下這種情況應當有增無減。因此,在二十萬人中,軍隊應有幾萬人。這二十萬人的後勤供應本身就是一個大問題。在福建和廣南東路各地被元軍相繼佔領的情勢下,後勤供應還須仰仗海南島。在古代的技術條件下,海上交通不如陸上和內河交通安全,存在供應中斷、二十萬人將不戰自斃的危險。

    論雙方的實力,一方是業已佔領全國的元朝,另一方則是盤踞一島之地的南宋,自然是完全不對稱的軍事抗爭。但是,就崖山戰場的區域性而言,並不是這樣。從人數上看,即使考慮到20萬南宋軍民中有大量非戰鬥人員,軍人數量也當有數萬之眾,與元軍相比可能還是佔據優勢的。

    有學者指出,在元軍方面,張弘範軍先到東北出口,才發現“其北淺,舟膠不可進”,說明倉促之中,元軍的戰前偵察也並不充分。但他們佔據了西南出口,一是切斷了宋軍的退路,二是切斷了海上的補給,瞬間對宋軍造成了致命的威脅。狹窄的海灣又不便於船艦數量較多的宋軍施展。為生存計,其實也只能先與張弘範軍決戰。後人根據水文情況推算,認為完全可以利用潮漲之機,讓一部分戰船從東北出口駛出,再繞到西南,對元軍實施腹背夾擊。但張世傑顧慮軍隊屢敗,士氣不振,未能先發制人,這被認為是一個關鍵的敗筆。

    此時,宋軍“舟中糧猶可支半年”,但張弘範截斷宋軍水道,宋軍“食乾飲鹹者十餘日,皆疲乏不能戰”。八天後,李恆艦隊佔據了崖山港的東北出口,完成了對宋軍的南北合圍。

  • 3 # 70後大叔講歷史

    這個問題問的並不嚴謹,崖山海戰開始時,史書記載南宋軍民還有二十萬眾,經歷了兩個月的大戰,宋軍可謂“彈盡糧絕”,陷入重重包圍之中。

    在被蒙軍偷襲兩面夾擊之下,張世傑感覺大勢已去,率領部分精銳奮力殺出重圍,而陸秀夫和小皇帝的戰船因被保護在船隊中部,突圍無望又怕被俘受辱,只好投海自盡。

    之後,所剩十萬軍民大多數是沒有武器的隨軍官宦和士兵的家屬,眼見皇帝已經投海而亡,趙宋等於是亡國了,因此做出了跟小皇帝一樣的選擇。要知道情緒是可以渲染的,隨著不斷放棄抵抗投海自盡的人越來越多,剩下堅持拼命反抗的人就越少,最後就演變成一場十萬軍民集體投海自盡的悲劇。

    最主要的原因有兩點:一是因民族氣節;二是因無還手之力,怕被俘,遭到更可怕的羞辱和報復。

    崖山海戰

    公元1279年崖山海戰正式爆發,小皇帝是年僅8歲的趙昺,左丞相陸秀夫管理朝政和太傅張世傑統領軍務。

    開戰前,張世傑把一千多條戰船組成戰陣,並用繩索連線起來,船的四周還築起水寨,決心跟元軍決一死戰。

    開戰初期,元軍用小船滿裝了茅草,澆足了火油,乘著風勢向宋軍發起火攻。張世傑早有防備,在船上塗上厚厚的一層溼泥,還縛了一根根長木頭能頂住火船,元軍的火攻遭到失敗,雙方陷入相持階段。

    在這期間,元軍副統帥李恆也從廣州趕到崖山跟主帥張弘範會師。元軍實力大增,隨即兵分四路,圍攻宋軍。

    宋軍失去了陸上的支援,物資匱乏,尤其是糧食、飲用水以及用來防禦的弓箭基本上消耗殆盡,士氣低落,兵士的戰鬥力下降很多。

    開戰不久,很多外圍的船隻就被擊毀和攻佔,張世傑眼見大勢已去,隨即想到突圍。於是派親兵去接皇帝和陸秀夫。但是,大戰一起,混亂一片,陸秀夫不知來人是真是假,是否已經投降於蒙軍的奸細,怕小皇帝落在元軍手中,就拒絕了跟隨其突圍的要求。

    公元1279年3月19日,隨著越來越多的宋軍船隻被蒙軍俘獲,陸秀夫考慮到難以逃脫,於是先逼自己的妻子兒女跳海自盡。然後從容換上丞相朝服,將小皇帝趙昺抱到船頭,叩首拜道:“國事至此,陛下當為國死。德祐皇帝(宋恭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言罷,背起小皇帝,跳海自盡。

    被層層包圍的10萬宋朝軍民眼見皇帝已死,相繼投海而亡,戰後的海域浮屍茫茫,慘烈無比。

    集體投海的原因

    既然懷有死志,那為何剩餘十萬軍民不是選擇戰死沙場,而是選擇投海自盡呢?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1、民族氣節。能跟隨南宋小皇帝堅持到最後一戰,還未投降之人,都是堅定的擁宋派,都有誓死不降的民族氣節,最後的選擇也證明了這一點——生死是小,失節事大。

    2、海戰臨近尾聲,大宋精銳士卒不是戰死,就是選擇隨張世傑突圍了,剩下十萬之人,多是隨軍家屬和手無縛雞的書生文官,想打也沒能力,與其被俘被殺,還不如選擇投海而死。

    3、蒙古大軍對待抵抗頑強的敵手,戰後的處置是十分殘暴的,燒殺搶掠、凌辱女子的現象非常普遍,甚至屠城的事蹟也發生多次,面對南宋最後頑固的支持者們,被俘後的結果估計比死都可怕。

    4、悲觀絕望的情緒渲染,也是造成十萬軍民集體投海的重要原因。宋朝軍民一路南逃,失去了陸地的根基,最後海上船隊的生存希望馬上就要破滅,已經身心疲憊,選擇跳海也算是一種解脫。

    崖山之戰從軍事指揮來看,有部署失當之處。但十餘萬軍民在絕境中所表現出來的民族氣節不能不讓人歎服。

    南宋雖然還是亡國了,但輸的悲壯,漢民族面對外族入侵和壓迫,拼死抵抗,為爭取民族生存、自尊而英勇獻身,義無反顧的“崖山精神”一直鼓舞著後人。

  • 4 # 公元前

    “崖山海戰”是南宋和蒙古的最後一戰,陸秀夫揹著南宋最後一個皇帝與10萬軍民一同跳海自殺,這標誌著著宋朝的正式滅亡。

    很多人的疑問是,為什麼這10萬人寧可選擇跳海自殺,也不願與蒙古軍隊拼死一戰呢?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當時駐守在崖山山區的南宋軍隊,並不都是南宋的正規駐軍,駐軍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普通百姓。這支形式上的南宋駐軍根本就沒有沒有相應的軍事設施,就連他們的戰船也只是普普通通的商船。以這樣的一支南宋軍隊去和蒙古的精銳部隊對抗只能是雞蛋碰石頭。

    二、隨著雙方戰爭愈演愈烈,宋軍被困在崖山地區已經數月之久,可以說宋軍已經是窮途末路了。再加上宋軍的糧草已經消耗殆盡,甚至很多人連武器都沒有,所以如果出去和蒙古人拼命,只能是消耗自己的有生力量。所以在這樣極度絕望的情況下,很多駐紮在崖山地區的宋人,走向了跳海自殺的道路。不過很慶幸的是,張世傑在蒙古人的重重包圍下,突出了重圍,並帶走了很多幸存計程車兵。

    三、不過“崖山之後無中華,明亡以後無華夏”的說法,主要是民國時期由日本的一些學者提出來的,後來經過中國留學生傳入了國內。

    一直以來,日本學者都把中華文化當作日本文化前進的燈塔。但是日本經過維新變法以後,日益壯大,於是就開始侵略中國。但是後來經過中華民族的努力,已經證明華夏文化並沒有滅亡,而是在挫折中一路奮勇前進。

  • 5 # 李厚何

    那是因為清初、清末民族矛盾尖銳之際,漢族知識分子和民間反清人士為“激發民氣”,對歷史加以剪裁取捨,故意渲染的“塑膠悲壯”,而當代一些一知半解的所謂“歷史作家”又添油加醋,於是就變成了十萬宋朝軍民紛紛跳海,既不逃、也不戰、更不降的滑稽狗血場面。

    事實如何呢?

    首先,宋朝軍民中有很多逃了的,比如貴為丞相的陳宜中,藉口“打前站”逃到越南,一直就待在那裡,崖山全軍覆沒他也只當沒看見,這是先跑了的;在武將中地位僅次於張志傑的蘇劉義則在戰敗後率領殘部逃往占城(越南境內),其部下也有跑到呂宋(菲律賓)和南洋(印尼和馬來西亞等地)的。事實上張世傑本人和楊太妃原本也跑了,只是前者逃出後遇到颱風翻船,後者得知帝昺已經被陸秀夫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書呆子逼死,覺得前途無望才跳了海。

    第二,宋朝軍民中也有很多投降的。崖山最後決戰前,張世傑部將陳寶就投降了元軍,後者藉此盡知宋軍虛實;開戰後宋軍幾次主動進攻失利,元軍卻以軍中宴會奏樂為詭謀,在樂響後突然發起總攻,導致宋軍全線崩潰,張世傑等“抽精兵(從兩淮一路跟隨他南下的淮兵)入中軍”,打算保護帝昺逃走,結果帝昺被書呆子陸秀夫揹著一起跳了海,而軍心就此打亂,“翟國秀、凌震等皆解甲降”,可見投降者也不少。

    第三,崖山決戰從“二月癸未平旦”(大清早)開始交鋒,直到“會日暮”才分出勝負,堪稱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戰,張世傑“腹背受敵,戰益力”,“矢石蔽空”,在張世傑主陣線被突破、本人喪失勝利信心開始準備帶皇帝逃跑前,宋軍並未崩潰,戰死者是非常多的。

    第四,元帥逃走、皇帝自殺,四周都是敵軍,海內外再無宋朝寸土(當時四川、江西境內還有幾個據點為宋朝堅守,但崖山軍民無從得知),在這種情況下可謂兵敗如山倒,而當天的天氣又是“日暮,風雨昏霧四塞,咫尺不相辨”,加上很快又有颱風來襲,“退卻、退卻是最複雜的戰術動作”(《莫斯科保衛戰》,科涅夫上將),在這種情況下,乘船倉惶逃命的宋朝軍民船隻自相碰撞、人員自相踐踏,加上狂風巨浪,死亡之慘可想而知。

    史料記載,“越七日,屍浮海上者十餘萬人”,也就是說這一仗死了十多萬人在海上,但這些死者中有的是戰死的,有的是淹死的,有的甚至是戰鬥中死亡的元兵,要多大腦洞才能說他們都是自己跳海自殺的?

    史書只說陸秀夫揹著帝昺跳海自殺(然則帝昺實際上是被陸秀夫逼死的,而不是自殺),“後宮諸臣從死者甚眾”。年僅九歲的帝昺,其“後宮之臣”無非師傅太監之流,能有多少?就更不用說其他自殺者中也有先拼命戰鬥、見大勢已去才絕望自殺的,所謂“不拼死一戰”又從何說起?不拼死一戰哪兒來的崖山?莫名其妙。

  • 6 # 奇趣講史

    崖山海戰後趙宋皇朝的隕落,同時也意味著南宋殘餘勢力的徹底滅亡,蒙元最終統一整個中國。中國第一次整體被北方遊牧民族所征服。

    這樣的結局對於中華兒女來說是悲傷的,跳海是為了咱們的尊嚴是不可戰勝的,如果當時繼續抗爭下去,但已經大勢已去,是不可避免的結局了,但是侵略不了他們的愛國之心,也不會苟且偷生。我們接下來繼續聊一聊崖山海戰的事件吧。

    崖山海戰

    又稱崖門戰役、崖門之役、崖山之戰、宋元崖門海戰 等,是1279年(南宋祥興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宋朝軍隊與蒙古軍隊在崖山進行的大規模海戰,也是古代中國少見的大海戰。

    1271年元朝建立,次年分水陸兩路南下攻打南宋。元軍在襄樊之戰大破宋軍以後,直逼南宋首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德祐二年(1276年)宋朝朝廷求和不成,於是5歲的小皇帝宋恭帝投降。

    宋度宗的楊淑妃在國舅楊亮節的護衛下,帶著自己的兒子即宋朝二王(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出逃,在金華與大臣陸秀夫、張世傑、陳宜中、文天祥等會合。接著進封趙昰為天下兵馬都元帥,趙昺為副元帥。元軍統帥伯顏繼續對二王窮追不捨,於是二王只好逃到福州。不久,剛滿7歲的趙昰登基做皇帝,是為宋端宗,改元‘景炎’,尊生母、宋度宗的楊淑妃為楊太后,加封弟弟趙昺為衛王,張世傑為大將,陸秀夫為籤書樞密院事,陳宜中為丞相,文天祥為少保、信國公並組織抗元工作。

    (宋末三傑)

    趙昰做皇帝以後,元朝加緊滅宋步伐。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福州淪陷,宋端宗的南宋流亡小朝廷直奔泉州。張世傑要求借船,卻遭到泉州市舶司、阿拉伯裔商人蒲壽庚拒絕,隨即早有異心的蒲耿壽庚投降元朝。張世傑搶奪船隻出海﹐南宋流亡朝廷只好去廣東。宋端宗準備逃到雷州,不料遇到颱風,帝舟傾覆,宋端宗差點溺死並因此得病。左丞相陳宜中建議帶宋端宗到占城(今越南南部),並自己前往占城,但後來二王數次召其回來都不返;最後逃到暹羅(今泰國),死在那裡。

    宋端宗因落水染病,不久崩逝,由弟弟7歲的衛王趙昺登基,年號祥興。趙昺登基以後,左丞相陸秀夫和太傅(太子的老師)張世傑護衛著趙昺逃到崖山山,在當地成立據點,準備繼續抗元。不久﹐在現時廣東和江西二省抗元的文天祥得不到流亡朝廷的支援,被張弘範部將王惟義在海豐縣的五坡嶺生擒,在陸地的抗元勢力覆滅。

    祥興二年(1279年)正月,張弘範率元軍攻至崖門,元軍浩浩蕩蕩陸續抵達崖山,對南宋形成三面包圍之勢。

    面對巨大壓力,張世傑晝夜苦思破敵之策。有幕僚向張世傑建議應該先佔領海灣出口,保護向西方的撤退路線。張世傑為防止士兵逃亡,否決建議,並下令盡焚陸地上的宮殿、房屋、據點;又將下令千多艘宋軍船隻以“連環船”的辦法用大繩索一字形連貫在海灣內,並且安排趙昺的“龍舟”放在軍隊中間。元軍以小船載茅草和膏脂等易燃物品,乘風縱火衝向宋船。但宋船皆塗泥,並在每條船上橫放一根長木,以抵禦元軍的火攻。元朝水師火攻不成,以水師封鎖海灣,又以陸軍斷絕宋軍汲水及砍柴的道路。宋軍吃乾糧十餘日,飲海水之士兵嘔洩。張世傑率蘇劉義和方興日大戰元軍,張弘範擒張世傑甥韓某,以其向張世傑三次招降不果。

    (崖山示意圖)

    祥興二年(1279年)二月六日癸未,張弘範預備猛攻,元軍中有建議先用火炮,弘範認為火炮打亂宋軍的一字陣型,令其容易撤退。明日,張弘範將其軍分成四份,宋軍的東、南、北三面皆駐一軍;弘範自領一軍與宋軍相去裡餘,並以奏樂為以總攻訊號。首先北軍乘潮進攻宋軍北邊失敗,李恆等順潮而退。元軍假裝奏樂,宋軍聽後以為元軍正在宴會,稍微鬆懈了。

    正午時段,張弘範的水師於是正面進攻,接著用布遮蔽預先建成並埋下伏兵的船樓,以鳴金為進攻訊號。各伏兵負盾俯伏,在矢雨下駛近宋船。兩邊船艦接近,元軍鳴金撤布交戰,一時間連破七艘宋船。宋師大敗,元軍一路打到宋軍中央。這時張世傑早見大勢已去,抽調精兵,並已經預先和蘇劉義帶領餘部十餘隻船艦斬斷大索突圍而去。

    (崖山示意圖)

    祥興二年(1279年)三月十九日,崖山海戰結束,大宋王朝宣告滅亡。

    趙昺的船在軍隊中間,四十三歲的陸秀夫見無法突圍,便揹著八歲的趙昺投海,隨行十多萬軍民亦相繼跳海。戰後,十餘萬具屍體浮海。張世傑希望奉楊太后(楊淑妃)的名義再找宋朝趙氏後人為主,再圖後舉;但楊太后在聽聞宋帝昺的死訊在後亦赴海自殺,張世傑將其葬在海邊。不久張世傑在大風雨中不幸溺卒於平章山下。

    崖山之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一次較大規模的海戰,在中國海戰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而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等人抵抗異族侵略的抗元鬥爭是正義的,他們堅決的鬥爭迫使蒙古統治者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野蠻政策。而崖山之戰是宋朝對蒙古侵略最後一次有組織的抵抗,10萬餘人投海殉難,寧死不降。此戰之後,中國在歷史上第一次完全淪陷於外族。

  • 7 # 軌道交通設施

    我們學習中國歷史的過程當中經常會聽到一句話:“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以後無華夏。”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宋朝的滅亡與明朝的滅亡都是屬於異族入侵,不像是以往那樣只是傳統政權的更迭,改朝換代,而是亡天下之慘痛過往。所謂的“崖山之後”指的就是南宋與蒙古的最後一站,陸秀夫揹著皇帝與10萬軍民一起跳海自殺,標誌著宋朝徹底滅亡。不過說到這裡很多人就會有一個疑問了,為何這10萬人寧願跳海自殺也不去與盟軍拼命呢?

    1279年正月,投降元朝的宋將張弘範率元軍攻至崖門,浩浩蕩蕩陸續抵達崖山,對南宋形成三面包圍之勢。此時的南宋皇帝是年僅8歲的宋少帝趙昺。趙昺的船在軍隊中間,四十三歲的陸秀夫見無法突圍,便揹著八歲的趙昺投海,隨行十多萬軍民亦相繼跳海。戰後,十餘萬具屍體浮海。

    當時的張世傑率領水軍趕往救援,但是看到海岸上殘兵敗將,已經於事無補,他們選項跟皇帝共赴黃泉。我趙氏為皇帝算是盡心盡力,一君身亡,復立一君,難道這就是天亡我宋朝,說完墮身入海,很多將士都選擇跳海自殺。

    有學者指出,在元軍方面,張弘範軍先到東北出口,才發現“其北淺,舟膠不可進”,說明倉促之中,元軍的戰前偵察也並不充分。但他們佔據了西南出口,一是切斷了宋軍的退路,二是切斷了海上的補給,瞬間對宋軍造成了致命的威脅。狹窄的海灣又不便於船艦數量較多的宋軍施展。

    為生存計,其實也只能先與張弘範軍決戰。後人根據水文情況推算,認為完全可以利用潮漲之機,讓一部分戰船從東北出口駛出,再繞到西南,對元軍實施腹背夾擊。但張世傑顧慮軍隊屢敗,士氣不振,未能先發制人,這被認為是一個關鍵的敗筆。

    行朝草市相當於今天的貿易市場,一些懂經濟的大臣,熟練利用行朝草市,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就盤活了當地經濟。在中國廣東省新會博物館,收藏有大量南宋錢幣,足見當時經濟之繁榮。而富有活力的經濟,也為南宋軍民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南宋軍民上下一心,準備和元軍決戰。

    陸秀夫與文天祥、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三人的壯舉令人讚佩,但是三人的軍事才能,這麼多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質疑。很多人認為,他們應該逃到南宋唯一的領地海南島,在那裡與蒙古兵繼續作戰

  • 8 # 錦翼

    先說是不是,再說為什麼。

    來看《宋史》:

    二月戊寅朔,世傑部將陳寶降。己卯,都統張達以夜襲大軍營,亡失甚眾。癸未,有黑氣出山西。李恆乘早潮退攻其北,世傑以淮兵殊死戰。至午潮上,張弘範攻其南,南北受敵,兵士皆疲不能戰。俄有一舟檣旗僕,諸舟之檣旗遂皆僕。世傑知事去,乃抽精兵入中軍。諸軍潰,翟國秀及團練使劉俊等解甲降。大軍至中軍,會暮,且風雨,昏霧四塞,咫尺不相辨。世傑乃與蘇劉義斷維,以十餘舟奪港而去,陸秀夫走衛王舟,王舟大,且諸舟環結,度不得出走,乃負昺投海中,後宮及諸臣多從死者,七日,浮屍出於海十餘萬人。楊太后聞昺死,撫膺大慟曰:「我忍死艱關至此者,正為趙氏一塊肉爾,今無望矣!」遂赴海死,世傑葬之海濱,已而世傑亦自溺死。宋遂亡。

    這一段記載可以證明,宋軍從來沒有放棄抵抗。

    翻譯之前,先說一下背景。

    張世傑來到崖山,有人勸他佔據入海口,這樣若是勝利,是國家福分,若失敗,還可以繼續撤退到海上。

    張世傑拒絕了,理由就是連年流亡海上,什麼時候是個頭,現在就該一決勝負。

    然後他做了兩件事:一是堅壁清野,把周圍的房子全部燒了。

    二是就像赤壁之戰的曹操那樣,把戰船連線起來。

    他想到了敵人會用火攻,在戰船前設定障礙,火攻打不不進來。

    他這麼做的目的就是,戰船連線起來,不能掉頭,只能前進不須退。

    以上種種,張世傑是抱定了決一勝負之心。

    我們再來看看,當時他們經歷了什麼。

    二月初一有人投降元軍,第二天都統張達就率領軍隊夜襲元軍大營,結果戰死。

    初六日,元軍李恆利用早潮時間攻擊宋軍北側,張世傑以淮兵殊死抵抗。

    中午的時候,張弘範率軍攻擊南面。

    南北夾擊,而且元軍又利用潮水發動攻勢,事半功倍。

    宋軍大潰,不斷有人投降。

    張世傑抽調精兵來到中軍,更加加速了外圍的潰敗。

    到了晚上,颳風下雨,咫尺不能辨人。

    張世傑和手下幾名將士,砍斷連線戰船的繩索,突圍而去。

    陸秀夫保衛皇帝的船隻,因為皇帝的船本來就大,不便逃跑,而且周圍繩索相連線,無法掙脫。

    陸秀夫於是揹著小皇帝跳海。

    二月初七,天亮,海上飄出十幾萬具屍體。

    最後總結:

    第一:這十萬人並非都是主動跳海而死的,而是在大戰之中或是被敵人砍殺落水,或是晚上逃命的時候落水。畢竟晚上風雨起,咫尺不能辨認的黑夜。

    第二:為什麼宋軍這麼不經打。因為在開戰之前,宋軍被元軍已經被包圍了,宋軍連淡水都得不到,啃乾糧,這樣的軍隊哪裡來的戰鬥力。而且這十萬人未必都是軍人,可能有大量當地臨時湊起來的武裝力量。

    第三:宋軍不但抵抗了,而且當時就抱定了決一死戰的心。

    順便說一下張世傑,他突圍後,試圖再扶持楊太后,楊太后徹底絕望,投海而死,張世傑隨後也投海溺亡。

  • 9 # 龔柳輝

    崖山就位於廣東江門市的崖門鎮,銀洲湖水由此出海,東有崖山。

    1279年,宋軍與蒙古軍隊,就在此進行大規模海戰,也是古代中國少有的大海戰。

    崖山海戰,從戰船的數量來看,宋軍有“大舶千餘”,雖然不可能全是戰艦,但元軍事實上只有420艘艦船參戰,大艦還不如宋軍。

    崖山海戰,直接關係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可以說是宋元之間的戰略決戰。

    最後元軍以少勝多,宋軍全軍覆滅。戰鬥中,絕望的陸秀夫,居然揹著小皇帝趙昺投海自盡,許多忠臣也追隨其後,十萬餘軍民跳海殉國。

    那麼,為什麼宋朝十萬軍民,不與元軍拼命,反而集體跳海自殺?主要還是這麼三個原因。

    其一、宋軍已經陷入絕境,只能在崖山組織最後的抵抗

    趙昺登基後,左丞相陸秀夫和太傅張世傑,護衛著趙昺皇帝逃到崖山,在當地建立軍事據點,準備繼續抗元。

    不久﹐在廣東和江西二省抗元的文天祥得不到流亡朝廷的支援,被張弘範的部將王惟義生擒,陸地的抗元勢力從此徹底覆滅。

    1279年,張弘範率元軍攻至崖門,元軍浩浩蕩蕩陸續抵達崖山,對南宋形成三面包圍之勢。

    論雙方的實力而言,一方是佔領全國的元朝,另一方則是盤踞彈丸之地的南宋朝廷,可以說完全是不對稱的軍事抗爭。

    但是,就崖山戰場情況而言,並不是這樣。從人數上看,即使考慮到20萬南宋軍民中有大量非戰鬥人員,軍人數量也應當有數萬之眾,與元軍相比可能還是佔據優勢。

    元軍方面,張弘範軍先到東北出口,才發現“其北淺,舟膠不可進”,說明倉促之中,元軍的戰前偵察也並不充分。

    但他們佔據了西南出口,一是切斷了宋軍的退路,二是切斷了海上的補給,瞬間對宋軍造成了致命的威脅。

    狹窄的海灣不便於船艦數量較多的宋軍施展,只能先與張弘範軍決戰。

    張世傑顧慮軍隊屢敗,士氣不振,未能先發制人,這被認為是一個關鍵的戰略失誤。

    事實上,崖山之戰之前,宋朝海軍力量已經逐步壯大,並還有強大的艦隊和先進的火器。

    宋朝曾經擴建海軍、興造戰船、開發武器、完善佈防、統一指揮等等措施,經過數十年的苦心經營,構建起比較強大的水上軍事武裝,以及比較有效的江海防禦體系。

    但是,宋軍的陸地已經徹底被元軍佔領,宋朝海軍面臨超乎尋常的軍事壓力。

    張世傑苦思破敵之策時,曾經有幕僚向他建議應該先佔領海灣出口,保護向西方的撤退路線。

    但是,張世傑為防止士兵逃亡,否決了這個好建議,並下令盡焚陸地上的宮殿、房屋、據點,頗有“破釜沉舟”的意思。

    他還下令千多艘宋軍船隻,以“連環船”的辦法,用繩索一字連貫在海灣內,並且安排趙昺皇帝的“龍舟”,放在軍隊中間,以便鼓舞士氣。

    元軍以小船載茅草等物,乘風縱火衝向宋軍艦船。但宋軍艦船都塗有泥土,並在每條船上橫放一根長木,以此抵禦元軍的火攻。

    此後,張世傑率蘇劉義猛將,大戰元軍,但是張弘範生擒了張世傑的外甥,以其要挾張世傑投降,但是張世傑不為所動,繼續苦戰。

    其二、宋軍已經無力抵抗,軍隊斷水多日,宋軍吃了海水,造成軍隊喪失戰鬥力

    宋代實行募兵制,軍隊移屯往往拖帶家眷,在國之將亡的極端情況下,家屬可能更多。因此,在20萬人中,軍隊只有幾萬人而已。

    本來,宋軍“舟中糧猶可支半年”,元朝水師火攻不成,以水師封鎖海灣。

    又以陸軍斷絕宋軍淡水補給,以及砍柴的道路,宋軍吃乾糧10餘日,飲海水之士兵嘔洩不止。

    據相關史料記載:

    食乾飲鹹者十餘日,皆疲乏不能戰。

    八日後,蒙古的李恆艦隊,佔據了崖山港的東北出口,完成了對宋軍的南北合圍。

    所以,宋軍最後根本就沒有殺敵的力氣了,不跳海自殺,難道等元軍來砍殺嗎?

    其三、宋軍主帥投海,起到帶頭殉國的作用,軍民也跟隨投海,沒有投降之人

    趙昺皇帝的船被夾在軍隊中間,43歲的陸秀夫認為已經無法突圍,就揹著8歲的趙昺皇帝投海,隨行10多萬軍民亦相繼跳海。

    如此殉國,以至於10餘萬具屍體浮於海中。張世傑希望奉楊太后的名義,再找宋朝趙氏後人為皇帝,企圖復仇,但楊太后聽說宋帝趙昺的死訊後,亦赴海自殺,張世傑將其葬在海邊。

    不久,張世傑在大風雨中,也不幸溺卒於平章山下。

    崖山之戰是宋朝對蒙古侵略最後一次有組織的抵抗,10萬餘人投海殉難,寧死不降。

    此役之後,趙宋皇朝隨之隕落,同時也意味著南宋殘餘勢力的徹底滅亡,蒙元最終統一整個中國。

    綜上所述,宋軍已經陷入絕境,只能在崖山組織最後的一戰,事實上,宋軍已經無力抵抗。

    宋朝軍隊斷水多日,宋軍吃了海水,造成軍隊喪失戰鬥力,最後宋軍主帥投海,起到帶頭殉國的作用,軍民也跟隨投海,沒有投降之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科學知識顛覆了你的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