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將門府
-
2 # 金秋國學
百聞不如一見”的深層含義
我們不能只看到“百聞不如一見”的表面意思,其實還它有更深的意思。
簡單說明下,如下:
1:不止是聽,實際不看不會理解;
2:不止是看,實際不思考,就沒有意義;
3:不止是思考,更需要的是行動和實踐的運用;
4:不止是行動,如果不出成績和成果,行動也是浪費;
5:不止是要出成績,還必須和自己的喜悅、幸福聯絡起來;
6:不止是自己的喜悅,如果能讓更多人(包括父母朋友等)能感知和分享你的喜悅,這才是最重要的,你的向上的動力源泉。
這就是“百聞不如一見”這句成語,告訴我們的日常“待人待事待物待學習”的正確思考和理解。
-
3 # 翰墨中原
“百聞不如一見”講的是一直在聽別人說,比不上自己親自見。這只是字面上的意思,通俗來說,不要一味聽別人說,很多事也許並不是別人想象的那樣,自由自己親自發現、嘗試等等,自己也許會真正的明白。
其實這個和毛主席說的“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有相同的一點。就是說做任何事,在沒有親自嘗試或調查後,是沒有發言權的。這科學的態度和指導思想拼棄了“人云亦云”的思想模式,指導我們更好的做事。
所以這句話,還有“百見不如一干”的說法。這是指導思想,指引著我們用科學的方法處理問題,千萬杜絕“人叫我幹啥我幹啥”的輕浮思想,那樣很有可能會把事情辦的很糟,並且對於自己也沒有前途可言。
-
4 # 正接地氣天海
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自媒體時代,更要保持清醒頭腦,縝密分析,躬身踐行,小心被資訊迷了眼睛,被資訊帶了節奏。
-
5 # 姐妹排行老四
把一個人或物誇的天花亂墜,也只是道聽途說而已,不如自己親自去看,去證實一下來的好!也說明人要不但要聽,而且要去做,去實踐才能驗證真理。
我記得我初中有個畢業的校友,他學習特別好,而且長的也特帥,各科老師都誇他學習怎麼怎麼好,而且思想品德也很高尚,反正每次評選優秀都有他。
那時候我就想那個校友是個怎麼樣的人啊,老師是不是誇的有點過了啊,很是期待他能出現在我們的學校裡,讓我一睹風采。還別說真讓我見到了。
那是一年的夏天,一個星期六的下午,老師說請來了我們學校畢業的高材生,給我們做演講,我猜想肯定是老師們口中誇的那個大帥哥。不但學習好,而且人長的超帥的那個吧!
於是在我的遐想中,一個長的五官都不協調,口音不清楚,滿臉痘痘的男孩子緩慢的走進教室,徑直走向講臺。我的眼睛都看直了,他就是老師說的帥,說的學習好的人,簡直讓我想抽我自己嘴巴,哎呦喂!老師們的審美觀是這樣的啊!學習好的人都是帥的……
反正那節演講課,我愣是沒聽進一個字,我一直在懊惱,為什麼不是我想象中的帥哥呢,老師騙人。白讓我期待了那麼久。真是百聞不如一見,見了再也不想見的人。
從那以後除老師教的課以外,老師再說學習好的都是帥哥,我再也不相信了,我寧願相信他們刻苦學習,也不願相信他們都是帥的。
哈哈,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人,把什麼人或者物品誇成一朵花,誇成天上沒的,地下無的,讓人心生期待,浮現連篇,等自己真正看見了,才發現就是在普通不過的。讓你的心情舜間,從天堂跌到地獄。讓你所有對他的美好想想,魂飛煙滅。
所以百聞不如一見,真是一個期待值高低的問題,要放平心態,平常對待。當然對一些確實有實力,有擔當,有影響力的人,咱們還得懷著敬畏,佩服的心態。
-
6 # 彩雲飛翔
百聞不如一見出自《漢書-趙充國傳》,漢宣帝為了蕩平北部羌患,決定啟用老將趙充國。宣帝問:需要多少兵馬?趙答:“百聞不如一見,兵難渝度,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也就是,道聽途說不行,我要到前線看看,然後,拿出上策。
兩千年來,百聞不如一見成為家喻戶曉的俗語。但是,他蘊藏著豐富的大智慧。正如毛主席說的,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要想知道李子的滋味就必須親口嚐嚐。陸游在《冬夜讀書示子聿》中:”紙上讀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凡事親力親為,調查研究,由表及裡,去偽存真。掌握真實的第一手資料,才能夠做出符合實際的判斷和決策。這是不是與王陽明的心學:知行合一有點相似?百聞不如一見,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實事求是,理論聯絡實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可以說都與百聞不如一見一脈相通。
-
7 # 永恆之亮
百聞不如一見,說的就是別人說的某個人或某個事物再好,都不如自己親眼見到才會相信。舉個例子華山天下第一險峰,別人再說的登山嚇的腿軟,太高,景色怎樣美,還有寶蓮燈裡面沉香劈山救母的地方……你沒有去再聽別人說的天花亂墜,你都只是聽著笑笑,有點動心,而不是身臨其境時的那種感覺,只有你自己去了,身在其中,才能明白什麼叫做百聞不如一見!
-
8 # 路人乙79748986
百聞不如一見,其意為聽說一百遍不如親自看一遍。又好比另一個成語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因為人們在傳言時候總會加入個人的見解、好惡來說一件事。可能一件好事,傳到最後卻成了壞事。眾口鑠金,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就好比寓言故事,小馬過河一樣,每個人的標準不想,高大的黃牛覺得水淺,低矮的松鼠覺得深。聽了別人那麼多自己一試才知道他們說的都不對。
-
9 # 大河與歌
親眼目睹比道聽途說要好,沒有調查權就沒有發言權,親身經歷所產生的經驗認識要比耳聞相對深刻,可避免人云亦云。從另一種角度上可以引出新的理解:一切真理要靠實踐來檢驗。
這個成語應喚醒我們的危機意識,在當下資訊高度流通的時代,尤需引起重視。伴隨著網際網路資訊化發展,人們可以高效地從網上獲取資訊,與人建立起快捷的溝通渠道。資訊獲取的成本和人際溝通的成本大大降低,甚至到了一機在手便知天下事、與天下人對話的地步。
但是也要明白,在這個充滿“公知”與“私見”的資訊大鍋中,我們怎樣識得資訊及知識的正確與否,便是應該努力思考和辨別的事。判斷求證和實踐檢驗的精神也應在我們心中喚醒,拒絕被錯誤的東西所引導,走入認知的歧途。
百聞不如一見,這就要求我們對一些看法和認識持懷疑精神,不絕對地去相信,也不絕對地去否定。“耳聞不如目及”,“目力所證之處,方消疑惑”,“物象萬千,不如眼中所見”,“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朋友聚在一起,群裡擺個龍門陣,網上抬個槓,一言一語非句句是真,莫要被亂了頭腦,被惡意所引導。即使旁人天花亂墜,也要保持時刻清醒,理性求證。
-
10 # 劉永picc1
聽了百聞不如一見,我想到了”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 字面上講聽了一百篇,不如親眼看見一遍。做任何事情耳聽是虛,眼見為實。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調查不清楚都沒有發言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信謠不傳謠言,想轉發一定調查落實清楚,官網上是否能查到。這句成語出自《漢書 趙充國傳》。
【出處】《漢書。趙充國》:”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隃度,臣願馳至金城,圖上略。”【結構】主謂式。【用法】形容瞭解事物不如親自觀察更為確實。一般被引用,獨立成句,一般作謂語。
【意思】意思是說與其只靠道聽途說,來探敵方虛實,倒不如親自去看,因為遠離前線是比較難估計的,還是讓他親自去戰場瞭解再製定策略。
百聞不如一見。歷經2000多年發展到今天,成為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意義很簡單,聽人家瞎說不如自己親自去看個究竟,看一百遍也不如自己親自動手做一次,實踐出真知,光說不練假把式。
做任何事情不如親自看親自做,擼起袖子加油幹,幸福是自己雙手創造出來的。
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中華文明五千年曆史文化的沉澱,這種名言警句筒單通俗易懂,道出人們集體智慧,激勵鞭策後人做人做事的道理。只有實踐親自去看去學去幹,才是發展前進的硬道理。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有同樣的道理。著名當代詩人陸游”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就是對”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最好的詮釋。
聽了百聞不如一見,我的粗淺認識。希望您能喜歡。
-
11 # 請允許我先笑一會
百聞不如一見,我覺得就是不管你聽別人說多少,不如自己親自看看,也就是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多聽不如親見。我們經常說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和這意思差不多!
-
12 # 東燁
百聞不如一見此成語故事出處《漢書·趙充國傳》:“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隃度,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
成語故事發生在西漢宣帝時期,羌人侵入國家邊界,攻城奪地,民不聊生。
宣帝召群臣計議,老將趙充國自告奮勇。宣帝問其需要多少兵馬,趙充國說“聽別人講一百次,不如親眼一見。”然後到達邊境檢視,最後根據實際地形,以及打探到敵軍內部訊息,制定了切合實際的戰略,最終平定羌人的侵擾。
成語故事告訴我們,什麼事情都要自己親眼看到並且根據客觀的事情進行準確的推導判斷,制定切合實際的方案。而不是人云亦云,以他人對事件的評論作為事實的依據。實際上是有失偏頗的,大家都知道每個人對於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不加考證直接採納他人意見,聽從他人做出的判斷可能就是錯誤的,聽取他人一百次建議,不如自己實際去看一次思考一次。
在當下同樣適用,現如今資訊發達的社會,資訊傳遞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很多資訊都是經過傳遞者未經考證其資訊的準確性就釋出,有些甚至會加入自己的主觀理解。這些資訊就會傳遞到我們頭腦中,如果不假思索便接受,那麼我們接受到的資訊都是與事實不相符的。
這就要求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他人的建議只能是作為參考,而準確的判斷需要來自自身實際去考察。所謂看見並作出合理的思考才能接近事實的真相。
其實很多複雜的事物其本質的原理都是簡單的,比如百聞不如一見中關於分派兵力的判斷,如果聽從他人的說法我們就會陷於複雜的爭論中,憑藉這些資訊我們會在頭腦中呈現很多的畫面。其實事情就像趙充國想的那張,其實去實地瞭解下就可以解決問題。
-
13 # 泥水勞人1
過去有人寫作中描述了一個美女,描述的特別高妙...。有個年輕男子讀後患上了相思病,最後沒辦法了,就去找到了作者,想見一面這位美女,死而無憾矣!當見到了作者後,作者告訴他說,我描述的美女正是廟裡的馬四奶奶,讓其到廟裡一看,原來是非常醜陋的一尊塑像...。此後相思病也就痊癒了。
-
14 # 葉月7
百聞不如一見,它最早記載於《漢書.趙充國傳》,語出漢朝名將趙充國之口。 意思說與其只靠道聽途說來打探敵方虛實,倒不入親自去看,因為前線是比較難估計的。
這句話經過了兩千年的發展,已經有了下半句: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意思就是聽一百遍不如親眼看見一遍。
也就是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也讓我們不要輕易相信別人說的,俗話說眾口鑠金。當我們在遇見事的時候,不是親自所見,就不要聽信別人的話,一定先調查瞭解事情的真相,以免做出錯誤的判斷,把事情弄糟糕了。
-
15 # 南山易人易學
百聞不如一見,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還有一個成語:葉公好龍。葉公喜歡龍,雕樑畫棟都是龍,牆上是龍,生活用品上也是龍,遠近聞名。終於,天上真龍聽到訊息,就到葉公家裡看,沒想到葉鑽到桌子底下去了,都不敢看一眼真龍。真龍失望的回去了。百聞不如一見啊。還有一個成語:自知之明。齊國鄒忌身材好長相好,是一個美男子。聽聞城北的徐公很美,就問自己的妻子、小妾和朋友,都說沒有鄒忌好看。等有一天鄒忌和徐公見面是,才明白徐公比自己強多了。真是百聞不如一見。
在白水村有一個神秘人物王半仙,會治病,而且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來人只要坐在面前,就能說出來由和吉凶禍福。據說每天都有人排隊等候指點。易人在朋友再三邀約下陪著去了,終於等到和半仙見面。一番程式式的過場結束。易人問朋友:半仙給你說的對不對?朋友說:不對,沒有傳說的那麼神。百聞不如一見啊。
1987年,和同學到石家莊考試,住處樓下有一咖啡館,4毛錢一杯。好奇之,欲進店品嚐一下。同學攔住:不要進去,聽說咖啡很苦,不好喝。
你沒有喝過,怎麼知道?要親自嘗過才行,走,進店。
兩杯咖啡,坐下來慢慢品.....
感覺怎麼樣?不賴呀,不苦,挺好喝的。
所以說,不要光聽別人說,經歷過才會懂嘛。
百聞不如一見,有兩個結果:好喝不好。當初劉備聽說伏龍鳳雛,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而後得到鳳雛龐統,龐統醜陋,劉備不予重用,也是百聞不如一見結果。
張飛去考察龐統政績,聽說每天喝酒不理政事,大怒。要懲罰龐統。結果半日之內處理完積案。張飛大吃一驚。這也是百聞不如一見。
好事也罷,壞事也罷。耳聞目睹尚有誤差,何況只是聽說呢?透過這個成語,提醒我們遇到事情要客觀對待,不要感情用事,以免錯失良機。 -
16 # 老男孩的空間
它告我們凡事不要道聽途說,要身體力行,親自去實踐,聽到的不如看到的。用知識去指導實踐,在實踐中去深化認知,用心學大師的話來說,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
17 # 資深員工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在打電話,直接影片就很方便,這樣的感覺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 現代人有了網際網路,有了新媒體之後,感覺比起古代人瞭解的事實更多了,能夠很快的看到事情近況。當然能夠身臨現場當然更好,但是我們至少比起原來的看不到強了很多很多
-
18 # 文韜詩話
經常聽人說起:“百聞不如一見”。很顯然,這句話的直觀意思就是:不管多少人傳言或者評說議論某件事情,某個人物,某處風景等等,都比不上自己親眼所見的真實。我認為這句話是比較科學和客觀的,有些話,一傳十十傳百,如果從第一個傳播者開始就出現認知方面的失察,那麼傳來傳去,就會出現各種差異,甚至失真。
所以說,眼睛是觀察的視窗,事實才是依據。道聽途說的話語,我們要用智慧的大腦客觀分析,客觀對待。所以“百聞不如一見”是一個很有見解的成語,很多時候,值得引用流傳!
-
19 # 無為老人888
百聞不如一見在今天這個利益趨使資訊的時代尤為重要,當然了,好多好多資訊聽聞不是想見就能見到的。只有作到冷靜分析,少傳抪,才能儘可能少的散抪虛假資訊,有利社會人心的安寧。
-
20 # 藺州異鄉
聽了百聞不如一見”就是指聽別人說多少遍,也不如自己親自看一下。表示聽得再多也不如親見可靠。
我曾經看到,漢書·趙充國傳,“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隃度,臣願馳至金城,
充國曰:“百聞不如一見。兵難渝度,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
釋義 意思是聽到一百次不如親眼見一次。表示聽得再多也不如 親眼看見可靠,
回覆列表
展開全部“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的意思是:指聽別人說多少遍,也不如自己親自看一下,你聽別人講一百遍,不如自己去看一次.你看別人做一百次,不如自己去做一次。表示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多聽不如親見的可靠。出自:《漢書·趙充國傳》。原文:“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隃度,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譯文:百聞不如一見。對方軍事上的情況如何,在後方很難準確地估計,還是讓我上前方金城瞭解瞭解再來制定策略吧!擴充套件資料:
作品賞析:
在敘事上,《漢書》的特點是注重史事的系統、完備,凡事力求有始有終,記述明白。這為我們瞭解、研究西漢歷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至今,凡是研究西漢歷史,無不以《漢書》作為基本史料。在體裁方面。《漢書》與《史記》同為紀傳體史書。不同的是,《史記》起於傳說“三皇五帝”,止於漢武帝時代,是一部通史;而《漢書》卻是專一記述西漢一朝史事的斷代史。這種紀傳體的斷代史體裁,是班固的創造。以後歷代的“正史”都採用了這種體裁。這是班固對於中國史學的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