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鄉村伍阿哥

    控制黴菌毒素

    黴菌毒素對母豬的危害:懷孕母豬表現為流產、死胎、木乃伊胎以及產後發情不正常;新生仔豬、死亡率上升。青年母豬:青年母豬陰門紅腫,子宮體積和重量增加,表現發情或臨產症狀。哺乳期母豬:表現為逐漸的拒食,表現持續發情或發情週期延長,影響哺乳期乳豬成活率。母豬會出現直腸和陰道脫出的現象。因此凡是才用預混料或濃縮料的豬場中,飼料必須長期新增黴立淨(每公斤黴立淨拌飼料1000斤)。

    豬偽狂犬病、、豬豬、、藍耳病等病毒性疾病也是引起母豬繁殖障礙的重要原因。

    病毒性疾病重在免疫。在免疫的前三天和後三天,飼料裡必須新增多糖毒抗和(維多寶),從而提高免疫效果。

    母豬產後炎症的控制

    產後三天應該注射粉針;在產前三天和產後三天,1噸飼料裡必須新增2千克清瘟敗毒散和1千克阿莫克拉、1000克維他命。

    對母豬不發情、屢配不孕的措施

    (1)常規調節:運動、飼料、光照、公豬刺激(或公豬精液、尿液)。

    (2)營養調節:在飼料里長期新增亞西酸納維生素E、維他命、多糖毒抗。

    (3)激素調節:

    ①氯前列醇鈉200-300ug +孕母血清(PMSG)1000IU(同發素),注射後7天發情。

    ② 如果不發情,可在注後10-12天,再注射催情助產針或氯前列醇鈉1次。

    夏秋季節母豬和育肥豬保健方案:

    1千克清瘟敗毒散、1千克萊福寧、250克多糖毒抗、500克維他命混合拌料一週。可以預防、鏈球菌、等疾病。

    鄙人之見,希望這個回答能讓你滿意

  • 2 # Tony王傑

    夏季天氣炎熱,往往造成母豬受胎率降低、泌乳效能、產仔數下降,母豬難產率和死亡率升高,特別是在中國南方各省,夏季炎熱的天氣給豬場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母豬受胎率降低,死亡率升高,另外高溫天氣使母豬採食明顯減少,導致體能衰退,從而影響下一生產週期的配種能力。夏季炎熱天氣對母豬的不良影響是導致豬場生產管理惡性迴圈的一個重要原因。現在王傑來將夏天母豬飼養和保健的一些經驗總結如下:

    1、

    做好母豬的防暑降溫工作。預防發生熱應激,熱應激引起母豬繁殖力下降、排卵少,死胎多,並且母豬死亡率升高。夏季應做好母豬的防暑降溫工作,結合通風采取噴霧等降溫措施,加強豬舍的通風對流,以促進蒸發和散熱,傳統式飼養的豬場豬舍門窗應全部開啟,讓空氣對流。有條件的豬場配種懷孕舍應安裝水簾式降溫系統,一般舍溫可降低3—5。在生長和育成豬舍的露天運動場上搭建涼棚鋪設遮陽網,在高溫高時,用冷水沖洗豬體或加裝噴霧裝置,每天噴灑4—6次;分娩舍的哺乳母豬最好採用滴水降溫的方式,滴於頸部較低靠近肩膀處。發生中暑的母豬應立即將病豬移至陰涼通風處進行急救,用涼水噴灑豬體,同時靜脈注射5%葡萄糖鹽水200-500毫升,VC10-20毫升。狂暴不安者,肌注2.5%氯丙嗪2-4毫升;心衰昏迷者,肌注10%安鈉咖5-10毫升或10%樟腦磺酸鈉10毫升。

    2、

    調整飼料配方,保證適宜營養水平。炎熱往往影響母豬的食慾,使其採食量下降、產熱增加。適宜的營養水平是提高種豬健康水平和繁殖效能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應及時調整飼料配方,提高飼料的適口性和營養濃度,使母豬在採食量減少的情況下,也能滿足營養需要。可在母豬口糧中新增0.2%的活性肽和0.2%的小蘇打,有條件的豬場還可喂些青綠多汁飼料,可增強母豬的抗熱應激能力。

    3、

    供應充足的清涼飲水,抑制母豬體溫上升。高溫環境豬主要依靠水分蒸發來散失體熱,而且清涼飲水在消化道內升溫可使母豬機體降溫,夏季母豬飲水需求量加大,飲水不足或水溫過高會使用權豬的耐熱性下降。每天必須供給母豬足夠的清涼飲水,使用飲水器的豬場,每天應檢查飲水器是否能正常供水;使用食槽供水的豬場應勤換水。有試驗證明:在夏天,為減少母豬的熱應激,飲水溫度不應超過20℃,有利於母豬體降溫和提高採食量。

    4、

    調整飼餵時間。夏季母豬白天採食量減少,應調整母豬喂料時間,充分利用每天天氣較為涼爽、母豬食慾良好的時段喂料。應避開炎熱的中午,飼餵時間上午調整為早上7時,下午調整為晚上6點,以提高母豬的採食量。午餐需投料時可把飼料拌溼,提高適口性,提高熱緊迫下泌乳母豬的食慾。

    5、

    減少各類應激因素對母豬的影響。母豬應儘量少受應激的刺激,儘量減少母豬轉欄和懷孕母豬並欄次數,避免因混群打架導致流產和死胎的增加。儘量保持豬舍內外周圍環境的安靜,特別是懷孕和哺乳母豬應避免受到外界太多的干擾。提高飼養人員的責任心,避免各種粗魯動作以減少胚胎的損失或母豬流產。

    6、

    做好母豬的保健工作,特別是圍產期的保健工作。6.1飼料中新增騰駿“通用型乳樂鍵”,從產前7~15天開始使用至產後10~15天,每噸飼料新增至3~4千克,均勻混合後使用;豬舍溫度在25度以下時,可減少至每噸飼料新增2~3千克能保胎壯胎,提高胚胎成活率和產活仔數,提高初生仔豬生命力,對預防母豬產後泌乳缺減症、乳房水腫、消除母豬便秘,提高母豬泌乳量有較好效果。6.2在母豬分娩前、後各1周的母豬料中新增抗菌素,可在每噸飼料中新增“加康”400克+洛沙丁(2.5%洛美沙星)1000克進行預防;也可用“支原淨100ppm/噸+金黴素300ppm/噸新增,淨化母豬疾病,並切斷疾病從母豬到仔豬的水平傳播。6.3重視母豬產後一針,母豬產後6小時內使用長效土黴素或用魚腥草+青黴素肌肉注射,經人工助產的母豬應注射2次。平時應多觀察豬群,及時對出現食慾不振不食的母豬進行治療;對排糞料硬的母豬在分娩前2-3天混料投服一次輕瀉劑(如乳樂鍵或硫酸鎂Mgso),每頭母豬按30~50克的劑量投放,防止因便秘而缺奶;對發生難產的分娩母豬進行助產和必要的處理。

    7、

    定期驅蟲。疥蟎等體外寄生蟲使母豬的煩澡不安,影響正常哺乳,因此,母豬產前必須使用安全效能較高的藥物進行驅蟲,可使用騰駿“肯維”(估計主要成分為伊維菌素、芬苯達唑及增效劑),按350克/噸量新增。連喂1周。也可使用“通滅或“肯維針劑,按1ml/33kg體重肌肉注射,都有較好效果。定期在豬場排汙投放燒鹼、敵百蟲等藥品,殺滅蚊蠅蟲卵和幼蟲。

    8、

    警惕飼料黴菌毒素的危害。豬對毒菌毒素變質飼料敏感,如果飼餵了發黴酸敗、有毒或有刺激性的飼料,就會引起流產或胚胎死亡。配製母豬飼料時,嚴禁使用劣質原料,在雨季或溼度高的季節以及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時期,豬飼料中應加入新型的黴菌素處理劑,如“黴消安”等,防止飼料中的黴毒素危害豬群的健康飼養員每天下班前應對母豬食槽的殘留飼料進行處理,以防母豬採食酸化變質飼料。

    9、

    重視豬舍的清潔衛生和消毒工作。夏季是病原微生物生長與繁殖十分活躍的季節,消毒工作是切斷疫病傳播途徑、殺滅或清除停留在豬體表存活的病原體的好辦法,為了豬傳染性疾病的發生豬場必須重視豬舍的清潔衛生和消毒工作,目前國內消毒藥市場魚目混珠,豬場必須選擇透過獸藥GMP認證廠家生產的消毒藥,確保消毒質量,定期對豬舍內外環境,包括欄舍、場地和用具、器械,以及排水道、空氣以及母豬全身體表等方面的消毒,還應注意一些衛生死角,如裝豬臺、汙水溝、儲水池、食槽等場所、設施的消毒豬舍應保持良好的衛生狀態,並保持欄舍地面乾燥,可相對減少母豬四肢疾病的變化。

    10、

    重視豬場綠化工作。豬場綠化可調節和改善場區的小氣候環境,降低夏天熱輻射,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據有關專家試驗證明:做好豬場綠化工作,使豬場到處綠樹成蔭,夏天時可降低豬舍環境溫度3-4℃,減輕熱輻射80%。

  • 3 # 漁哥阿官

    一、防暑降溫,預防發生應激。

      1.隔熱

      豬場要建在通風的開闊地帶,選擇坐北朝南方向,南方地區以開放式或半開放式豬舍為宜,傳統敞開式的欄舍應搭建涼棚或遮陽網,可有效地遮擋Sunny照射,減輕熱應激對母豬的危害。北方地區修建封閉式豬舍,屋頂塗白色塗料或覆蓋隔熱層,天棚內填充鋸末等隔熱材料,增加豬舍的跨度。

      2.通風

      也可建成可調節的屋頂通風窗和地面通風窗,夏秋季將豬舍門改裝成通風門,加強通風換氣,排除有害氣體。在豬場和豬舍周圍種植高大喬木,可減少Sunny照射,降低環境及豬舍內氣溫。如果單靠開門窗自然通風不能降低舍溫,可採取機械通風,安裝風扇或送風機,促進空氣流動,有效降低空氣溼度,帶走舍內熱量。縱向通風比橫向通風效果好。

      3.噴(灑)水

    蒸發降溫是最有效的方法。舍溫過高時可用膠管或噴霧器定時向豬體(分娩舍除外)和屋頂噴水降溫或人工灑水降溫。對於單體限位欄和分娩舍母豬可用滴水降溫系統,滴水器安裝在豬肩部上方,間隔1小時左右在豬頸、肩和背部面板上進行低流量滴水降溫,降溫效果顯著。但滴水降溫速度較慢,不能很好地控制整棟豬舍溫度。對空腹和妊娠母豬,夏秋季天氣炎熱時採用噴霧或噴淋降溫的辦法,降溫速度快,5~10分鐘即可將舍內溫度降低5℃~8℃,且能淨化空氣。但是噴(灑)水降溫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會增大舍內的溼度。一方面高溫高溼會加重熱應激的發生;另一方面高溼還會造成在舍內病原微生物的傳播。特別在產房使用噴灑水降溫要慎重並注意方法。

      4.溼簾風機降溫

      溼簾風機降溫系統是近年來興起的效果比較理想的一種降溫方法,在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在國內出現,最早用於種雞舍的夏季降溫。其原理為在舍壁安裝水簾,用風扇對水簾吹風,因為水蒸發需要熱量、所以吹出的空氣溫度比舍溫低,冷空氣進入舍內降低舍溫。當溼簾厚度為12釐米,過簾風速為1.0~1.2米/秒時,可使舍溫降低5℃~7℃。空氣越乾燥,溫度越高,經過溼簾的空氣降溫幅度越大,效果越顯著。溼簾降溫目前比較適用於公母豬豬舍,成本也比較低廉,市場上有現成的產品在銷售。

      5.空調降溫

      空調降溫是在豬舍內安裝空調,不僅可以降低溫度,還可以控制溼度,是目前最好的一種降溫措施,但成本太高。

      二、調整飼料,加強飼養管理

      炎熱往往影響母豬的食慾,使其採食量下降、產熱增加。適宜的營養水平是提高種豬健康水平和繁殖效能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應及時調整飼料配方,提高飼料的適口性和營養濃度,使母豬在採食量減少的情況下,也能滿足營養需要。

    1.調節飼料配方

      1)高溫條件下,豬為了減少體增熱,減少散熱負擔,勢必會減少採食量,造成母豬能量、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攝入不足,從而影響生長髮育。對飼料配方做必要的調整,已成為克服熱應激的有效措施之一。由於營養物質的體增熱越多,越加重豬的散熱負擔,熱應激也越嚴重,因此選擇適口性好、新鮮質優的原料配合飼糧,適當降低高纖維原料配比,控制飼糧粗纖維水平,以減少體增熱的產生。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豬的主要能量來源,但是碳水化合物的體增熱大於脂肪,因此,應適當降低飼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油脂容積小,淨能值高,體增熱少,是高溫條件下豬理想的能量來源,可在飼料中新增5%以內的油脂。熱應激狀態下豬對蛋白質的需要量增加,因此增加飼料中粗蛋白含量,能提高飼料利用率,減輕高溫季節豬的散熱負擔。

      2)建議飼料中新增一些維生素氨基酸,每噸飼料中新增1kg維多芪,能夠提高豬的免疫力,增強抗熱應激能力,增加採食量和日增重。

      3)在母豬日糧中新增0.2%的活性肽和0.2%的小蘇打,有條件的豬場還可喂些青綠多汁飼料,可增強母豬的抗熱應激能力。

      4)在夏季對母豬每天投放一定量的青飼料,可以提高豬群的食慾和抗應激能力。或者穩定性VC。

      2.供應充足的清涼飲水,抑制母豬體溫上升

      高溫環境豬主要依靠水分蒸發來散失體熱,而且清涼飲水在消化道內升溫可使母豬機體降溫,夏季母豬飲水需求量加大,飲水不足或水溫過高會使豬的耐熱性下降。每天必須供給母豬足夠的清涼飲水,使用飲水器的豬場,每天應檢查飲水器是否能正常供水;使用食槽供水的豬場應勤換水。有試驗證明:在夏天,為減少母豬的熱應激,飲水溫度不應超過20℃,有利於母豬體降溫和提高採食量。

      3.調整飼餵時間

      夏季母豬白天採食量減少,應調整母豬喂料時間,充分利用每天天氣較為涼爽、母豬食慾良好的時段喂料。應避開炎熱的中午,飼餵時間上午調整為早上7時甚至更早,下午調整為晚上6點或再晚些,另外還可以在晚上9~10點鐘時再增加飼餵一次,以提高母豬的採食量。午餐需投料時可把飼料拌溼,提高適口性,提高熱緊迫下哺乳母豬的食慾。

    4.減少各類應激因素對母豬的影響

      母豬應儘量少受應激的刺激,儘量減少母豬轉欄和懷孕母豬並欄次數,避免因混群打架導致流產和死胎的增加。儘量保持豬舍內外周圍環境的安靜,特別是懷孕和哺乳母豬應避免受到外界太多的干擾。提高飼養人員的責任心,避免各種粗魯動作以減少胚胎的損失或母豬流產。

      5.高溫季節不配種

      為了提高母豬繁殖力,應避開高溫季節配種,可採用同期發情的辦法,使大多數母豬集中在氣溫較適宜的季節配種。

      三、多方出擊,做好母豬保健

      1.要特別做好產前三週懷孕母豬的保健工作

      疫苗,中藥保健。。高熱三聯防治。

      鏈球菌,弓形體,附紅體。

      2.重視母豬產後一針

      母豬產後6小時內使用“金六甲”肌肉注射,經人工助產的母豬應注射2次,同時配合投一粒“回力清”預防母豬子宮炎的發生。

     3.勤觀察豬群

      及時對出現食慾不振、不食的母豬進行治療;對便秘的母豬在分娩前2~3天混料投服一次輕瀉劑(如人工鹽),每頭母豬按30克的劑量投放,防止因便秘而缺奶;對發生難產的分娩母豬進行助產和必要的處理。發生中暑的母豬應立即將病豬移至陰涼通風處進行急救,用涼水噴灑豬體,同時靜脈注射5%葡萄糖鹽水 200~500毫升,維生素C10~20毫升。狂躁不安者,肌注2.5%氯丙嗪2~4毫升;心衰昏迷者,肌注10%安鈉咖5~10毫升或10%樟腦磺酸鈉 10毫升。

      4.定期驅蟲

      疥蟎等體外寄生蟲使母豬煩躁不安,影響正常哺乳,因此,母豬產前必須使用安全效能較高的藥物進行驅蟲,可使用“伊索佳”,按1000克/噸量新增,連喂1周。定期在豬場排汙口投放燒鹼、敵百蟲等藥品,殺滅蚊蠅蟲卵和幼蟲。

      5.警惕飼料黴菌毒素的危害

      豬對毒菌毒素、變質飼料敏感,如果飼餵了發黴酸敗、有毒或有刺激性的飼料,就會引起流產或胚胎死亡。配製母豬飼料時,嚴禁使用劣質原料,在雨季或溼度高的季節以及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時期,豬飼料中應加入新型的黴菌素吸附劑,可使用“黴吸安”1000克/噸量新增,防止飼料中的黴毒素危害豬群的健康。每次喂料完畢前應對母豬食槽的殘留飼料進行處理,以防母豬採食酸化變質飼料。

     6.加強豬舍的清潔衛生和消毒

      夏季是病原微生物生長與繁殖活躍的季節,消毒工作是切斷疫病傳播途徑、殺滅或清除停留在豬體表存活的病原體的好辦法。為了防止傳染病的發生,豬場必須重視豬舍的清潔衛生和消毒工作。選擇透過獸藥GMP認證廠家生產的消毒藥,確保消毒質量;可使用“優綠環淨”每週至少兩次消毒,定期對豬舍內外環境,包括欄舍、場地和用具、器械,以及排水道、空氣以及母豬全身體表等方面的消毒;加強對衛生死角,如裝豬臺、汙水溝、儲水池、食槽等場所、設施的消毒。豬舍應保持良好的衛生狀態,並保持欄舍地面乾燥,可相對減少母豬四肢疾病的變化。

  • 4 # 小帥講故事

    春天的時候晝夜溫差比較大,一定要注意保溫,尤其是母豬,由於生理原因對氣溫的適應能力較弱,很可能會造成豬瘟和流感的混合感染!再著就是要注意防止口蹄疫!春天的時候是高發期,要做好預防!

    夏季的時候第一要保證足夠的水源,要多衝刷豬欄!及時降溫,但是不能把水直接噴在豬身上,容易造成豬感冒!豬槽裡要隨時有乾淨的飲用水!再者要注意遮陰,注意通風!可以用黑色的紗布遮住能照進Sunny的地方!豬欄的窗戶要及時通風,也可以在裡面安裝風扇,保障空氣流通!最後就是要特別注意的是合理的餵食時間,儘量選擇天氣涼爽的時間段餵食!其實人和動物是一樣的,太熱的時候也沒有啥胃口!為了保證它們的營養,儘量在沒那麼熱的時間段餵食!比如早上五六點,早上七八點的時候!

    養豬也是個精細活,要認真點對待!有了經驗就容易多了!

  • 5 # A德子哥

    母豬在春季的時候要注意病毒性疾病的入侵,特別的流感和口蹄疾病的預防,在做好疫苗接種的同時,應注意清除母豬的代謝毒素。入夏以後,母豬飼養要時刻關注欄舍溫度的變化,和母豬的飲水量,及時做好通風換氣工作,並提早預防黴菌毒素帶來的傷害。

  • 6 # 小小小小梁

    具體是一種春夏季節種豬用保健製劑及應用。背景技術種豬不是一個單獨的物種,而是家豬中專門用於繁殖的雄性(種公豬)和雌性(種母豬)親豬。種豬種用親豬的簡稱,也就是區別於肉豬(主要用於宰殺取肉),主要用途是用於繁殖仔豬。各種種豬一般具有適用性好、抗病力強、肉質好、出肉率高、飼料報酬高等一種或多種優點。隨著現代養豬業已形成規模化養殖,在母豬的飼養管理過程中存在泌乳不足問題,而母豬的營養狀況直接決定了母豬的泌乳質量,進而影響到母豬的繁殖效能和仔豬的生長效能,養殖效益低,嚴重製約著。

  • 7 # 海南波弟

    母豬春夏季節怎保健呢?

    我建議根據疫情,情況不同。

    春夏季節都做豬瘟和口蹄疫如果豬場裡有過這兩種疫情的話,並嚴格執行,

    農村創業是很難的做好防疫。

    如果母豬有死胎的還要做細小疫苗。

  • 8 # 世界那麼大我要出去看

    夏季天氣炎熱,往往造成母豬受胎率降低、泌乳效能、產仔數下降,母豬難產率和死亡率升高,特別是在中國南方各省,夏季炎熱的天氣給豬場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母豬受胎率降低,死亡率升高,另外高溫天氣使母豬採食明顯減少,導致體能衰退,從而影響下一生產週期的配種能力。夏季炎熱天氣對母豬的不良影響是導致豬場生產管理惡性迴圈的一個重要原因。現在王傑來將夏天母豬飼養和保健的一些經驗總結如下:

    1、

    做好母豬的防暑降溫工作。預防發生熱應激,熱應激引起母豬繁殖力下降、排卵少,死胎多,並且母豬死亡率升高。夏季應做好母豬的防暑降溫工作,結合通風采取噴霧等降溫措施,加強豬舍的通風對流,以促進蒸發和散熱,傳統式飼養的豬場豬舍門窗應全部開啟,讓空氣對流。有條件的豬場配種懷孕舍應安裝水簾式降溫系統,一般舍溫可降低3—5。在生長和育成豬舍的露天運動場上搭建涼棚鋪設遮陽網,在高溫高時,用冷水沖洗豬體或加裝噴霧裝置,每天噴灑4—6次;分娩舍的哺乳母豬最好採用滴水降溫的方式,滴於頸部較低靠近肩膀處。發生中暑的母豬應立即將病豬移至陰涼通風處進行急救,用涼水噴灑豬體,同時靜脈注射5%葡萄糖鹽水200-500毫升,VC10-20毫升。狂暴不安者,肌注2.5%氯丙嗪2-4毫升;心衰昏迷者,肌注10%安鈉咖5-10毫升或10%樟腦磺酸鈉10毫升。

  • 9 # FC155054526

    (1)防暑降溫,預防發生應激

    隔熱

    豬場要建在通風的開闊地帶,選擇坐北朝南方向。南方地區以開放式或半開放式豬舍為宜,傳統敞圈搭建涼棚或搭建遮陽網,可有效地遮擋Sunny照射,減輕熱應激對母豬的危害。北方地區修建封閉式豬舍,屋頂塗白色塗料或覆蓋隔熱層,天棚內填充鋸末等隔熱材料,增加豬舍的跨度。

    通風

    也可建成可調節的屋頂通風窗和地面通風窗,夏季將豬舍門改裝成通風門,加強通風換氣,排除有害氣體。在豬場和豬舍周圍種植高大喬木,可減少Sunny照射,降低環境及豬舍內氣溫。如果單靠開門窗自然通風不能降低舍溫,可採取機械通風,安裝風扇或送風機,促進空氣流動,有效降低空氣溼度,帶走舍內熱量。縱向通風比橫向通風效果好。

    噴(灑)水

    蒸發降溫是最有效的方法,舍溫過高時可用膠管或噴霧器定時向豬體(分娩舍除外)和屋頂噴水降溫或人工灑水降溫。對於單體限位欄和分娩舍母豬可用滴水降溫系統,滴水器安裝在豬肩部上方,間隔1小時左右在豬頸、肩和背部面板上進行低流量滴水降溫,降溫效果顯著。但滴水降溫速度較慢,不能很好地控制整棟豬舍溫度。對空腹和妊娠母豬,夏秋季天氣炎熱時採用噴霧或噴淋降溫的辦法,降溫速度快,5~10分鐘即可將舍內溫度降低5~8℃,且能淨化空氣。但是噴(灑)水降溫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會增大舍內的溼度。一方面高溫高溼會加重熱應激的發生;另一方面高溼還會造成在舍內病原微生物的傳播,特別在產房使用噴灑水降溫要慎重並注意方法。

    溼簾風機降溫

    溼簾風機降溫系統是近年來興起的效果比較理想的一種降溫方法,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國內出現,最早用於種雞舍的夏季降溫。其原理為在舍壁安裝水簾,用風扇對水簾吹風,因為水蒸發需要熱量、所以吹出的空氣溫度比舍溫低,冷空氣進入舍內降低舍溫。當溼簾厚度為12釐米,過簾風速為1.0~1.2米/秒時,可使舍溫降低5~7℃。空氣越乾燥,溫度越高,經過溼簾的空氣降溫幅度越大,效果越顯著。溼簾降溫目前比較適用於公、母豬舍,成本也比較低廉,市場上有現成的產品在銷售。

    空調降溫

    空調降溫是在豬舍內安裝空調,不僅可以降低溫度,還可以控制溼度,是目前最好的一種降溫措施,但成本太高。

    (2)調整飼料,加強飼養管理

    炎熱往往影響母豬的食慾,使其採食量下降,產熱增加。適宜的營養水平是提高種豬健康水平和繁殖效能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應及時調整飼料配方,提高飼料的適口性和營養濃度,使母豬在採食量減少的情況下,也能滿足營養需要。

    調節飼料配方:高溫條件下,豬為了減少體增熱,減少散熱負擔,勢必會減少採食量,造成母豬能量、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攝入不足,從而影響生長髮育。對飼料配方做必要的調整,已成為克服熱應激的有效措施之一。由於營養物質的體增熱越多,越加重豬的散熱負擔,熱應激也越嚴重,因此選擇適口性好、新鮮質優的原料配合飼糧,適當降低高纖維原料配比,控制飼糧粗纖維水平,以減少體增熱的產生。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豬的主要能量來源,但是碳水化合物的體增熱大於脂肪,因此,應適當降低飼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油脂容積小,淨能值高,體增熱少,是高溫條件下豬理想的能量來源,可在飼料中新增5%以內的油脂。熱應激狀態下豬對蛋白質的需要量增加,因此增加飼料中粗蛋白含量,能提高飼料利用率,減輕高溫季節豬的散熱負擔。

    飼料中新增200~500毫克/千克維生素C和200毫克/千克維生素E,能夠提高豬的免疫力,增強抗熱應激能力,增加採食量和日增重。

    在母豬日糧中新增0.2%的活性肽和0.2%的小蘇打,有條件的豬場還可喂些青綠多汁飼料,可增強母豬的抗熱應激能力。

    供應充足的清涼飲水,抑制母豬體溫上升:高溫環境豬主要依靠水分蒸發來散失體熱,而且清涼飲水在消化道內升溫可使母豬機體降溫,夏季母豬飲水需求量加大,飲水不足或水溫過高會使豬的耐熱性下降。每天必須供給母豬足夠的清涼飲水,使用飲水器的豬場,每天應檢查飲水器是否能正常供水;使用食槽供水的豬場應勤換水。有試驗證明:在夏天,為減少母豬的熱應激,飲水溫度不應超過20℃,有利於豬體降溫和提高採食量。

    調整飼餵時間:夏季母豬白天採食量減少,應調整母豬喂料時間,充分利用每天天氣較為涼爽、母豬食慾良好的時段喂料。應避開炎熱的中午,飼餵時間上午調整為早上7時,下午調整為晚上6點,以提高母豬的採食量。午餐需投料時可把飼料拌溼,以提高適口性和泌乳母豬的食慾。

    減少各類應激因素對母豬的影響:母豬應儘量少受應激的刺激,儘量減少母豬轉欄和懷孕母豬並欄次數,避免因混群打架導致流產和死胎的增加。儘量保持豬舍內外周圍環境的安靜,特別是懷孕和哺乳母豬應避免受到外界太多的干擾。提高飼養人員的責任心,避免各種粗魯動作,以減少胚胎死亡或母豬流產。

    高溫季節不配種:為了提高母豬繁殖力,應避開高溫季節配種,可採用同期發情的辦法,使大多數母豬集中在氣溫較適宜的季節配種。

    (3)多方出擊,做好母豬保健

    要特別做好圍產期母豬的保健工作:在母豬分娩前、後各1周的母豬料中新增抗菌素,可在每噸飼料中新增“加康”40

  • 10 # 豬市行情

    夏天炎熱的天色給 豬場 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母豬受胎率降低,泌乳機能下降,仔豬不能獲得充分的乳汁,生長速度降低,死亡率升高,另外高溫天色使母豬採食量顯著減少,導致體能衰退,從而影響下一出產週期的配種能力。可以說,夏天炎熱天色對母豬的不良影響是導致豬場出產治理惡性輪迴的一個重要原因。現將夏天母豬飼養和保健的一些經驗總結如下: 1.做好母豬的防暑降溫工作,預防發生熱應激 熱應激引起母豬繁殖力下降、排卵少,死胎多,並且母豬死亡率升高。夏季應做好母豬的防暑降溫工作,結合透風貌取噴霧等降溫措施,加強豬舍的透風對流,以促進蒸發和散熱,傳統式飼養的豬場豬舍門窗應全部開啟,讓空氣對流。有前提的豬場配種懷孕舍應安裝水簾式降溫系統,一般舍溫可降低3~5℃。在生長和育成豬舍的露天體育場上搭建涼棚,鋪設遮陽網,在高溫高時,用冷水沖刷豬體或加裝噴霧裝置,天天噴灑4~6次;分娩舍的哺乳母豬最好採用滴水降溫的方式,滴於頸部較低靠近肩膀處。 2.調整飼料配方,保證相宜營養水平 炎熱往往影響母豬的食慾,使其採食量下降、產熱增加。相宜的營養水平是進步種豬健康水平和繁殖機能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應及時調整飼料配方,進步飼料的適口性和營養濃度,使母豬在採食量減少的情況下,也能知足營養需要。可在母豬口糧中新增0.2%的活性肽和0.2%的小蘇打,有前提的豬場還可喂些青綠多汁飼料,可增強母豬的抗熱應激能力。 3.供給充足的清涼飲水,按捺母豬體溫上升 高溫環境豬主要依賴水分蒸發來散失體熱,而且清涼飲水在消化道內升溫也可使母豬機體降溫,夏季母豬飲水需求量加大,飲水不足或水溫過高會使豬的耐熱性下降。天天必需供應母豬足夠的清涼飲水.使用飲水器的豬場,天天應檢查飲水器是否能正常供水;使用食槽供水的豬場應勤換水。有試驗證實:在夏天,為減少母豬的熱應激,飲水溫度不應超過20℃,有利於母豬體降溫順進步採食量。 4.調整飼餵時間 夏季母豬白天採食量減少,應調整母豬喂料時間,充分利用天天天色較為涼爽、母豬食慾良好的時段喂料。應避開炎熱的中午,飼餵時間上午調整為早上7時,下戰書調整為晚上6點,以進步母豬的採食量。午餐需投料時可把飼料拌溼,進步適口性,進步熱緊迫下泌乳母豬的食慾。 5.減少各類應激因素對母豬的影響 母豬應儘量少受應激和刺激,儘量減少母豬轉欄和懷孕母豬並欄次數,避免因混群打架導致流產和死胎的增加。儘量保持豬舍內外附近環境的安靜,特別是懷孕和哺乳母豬應避免受到外界太多的干擾。進步飼養職員的責任心,避免各種粗魯動作以減少胚胎的損失或母豬流產。 6.做好母的保健工作:特別是圍產期的保健工作 在 母豬 分娩前、後各1周的母豬料中新增抗菌素,可在每噸飼料中新增“加康”400克進行預防;也可用“支原淨”100ppm/噸 金黴素300ppm/噸或可盈素1000克/噸新增,淨化母豬疾病,並堵截疾病從母豬到仔豬的水平傳播。正視母豬產後一針,母豬產後6小時內使用長效土黴素或用魚腥草 青黴素肌肉打針,經人工助產過的母豬應打針2次。 平時應多觀察豬群,及時對泛起食慾不振、不食的母豬進行治療;對排糞較硬的母豬在分娩前2—3天混料投服一次輕瀉劑(如硫酸鎂Mgso4),每頭母豬按30克的劑量投放,防止因便秘而缺奶;對發生難產的分娩母豬進行助產和必要的處理。 發生中暑的母豬應立刻將病豬移至陰涼透風處進行急救,用涼水噴灑豬體,同時靜脈打針5%葡萄糖鹽水200—500毫升,VC10一20毫升;肌肉打針安乃近10—20毫升。狂暴不安者,肌注2.5%氯丙嗪2—4毫升;心衰昏迷者,肌注10%安鈉咖5~10毫升或10%樟腦磺酸鈉10毫升。

  • 11 # 養豬快報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想要讓母豬做好保健有一下幾點1、防暑降溫,預防發生應急現象2、調整飼料,加強飼養管理,這個比較重要首先是飼料,要營養全面適當喂點青草料,豬舍衛生要及時清理,等等3、多方出擊,做好母豬保健,母豬飼料要配有中藥新增劑,保證母豬的體質健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做紅糖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