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的追憶

    1、在歷史上,司馬懿是個著名的軍事家,他“剋日擒孟達”、“攻其所必救平公孫淵”這都是歷史事實,是三國時兩次著名的戰役。

    2、司馬懿出身於高Quest族,曹操聞其才召他出仕,他因怕殺頭才應召。曹操見他有“鷹視狼顧相”,對他有疑忌,後他以勤於政事取得曹操的信任。曹丕代漢,他因與丕交深而得重任。曹睿繼位,雖疑他因無人可拒蜀,又不得不用他。用裝重病騙了曹爽伺機發動政變掌握了曹氏政權。從曹操至曹爽對司馬懿是疑忌的,而他卻巧妙地運用韜晦之計,取得曹氏的信任,他事曹氏四代,輔政三次,終使曹氏權力轉到司馬氏手中,為晉代魏奠下了基礎。

    3、司馬懿是城府甚深的人,運用韜略之計已登峰造極,司馬懿的韜晦之計,特別是他裝重病賺曹爽以奪權事則給人以陰險之感,其政治鬥爭手段雖高明卻有點狠。

    司馬懿一生也未代魏,可是,司馬懿生時已把曹氏、夏侯氏的掌權者全都消滅,司馬氏已大權在握,其篡魏已不費吹灰之力。後來,司馬炎效曹丕的故伎逼使魏主曹奐禪位。天下終歸晉。

    因此,歷史中的司馬懿在性格上城府甚深,在政治鬥爭上善於用韜晦之計,在軍事上深明韜略。

    其次,對於影視劇中的司馬懿,單單從《軍師聯盟》這部劇的角度來看,它更像是司馬懿的洗白篇,整部劇對其一生的描述,編劇更偏重於對其忠臣的評價。《軍師聯盟》雖然是聚焦司馬懿的一生,免不了涉及到正妻張春華、側室柏靈筠等女人戲,同時劇中兩位女性角色似乎加戲太多,類似無間道、眼線反轉、刺殺反刺殺、臨終託付、為愛嗜殺等戲碼實在有損謀略大片之氣質。但在歷史上司馬懿其實很討厭正室張春華,偏愛柏夫人,作為劉濤飾演的張春華是女一的戲份,想比會與歷史有些出入。

  • 2 # 送風雲生

    司馬懿是《三國演義》中的名將,影視作品大都按小說的原作形象呈現在觀眾面前。他狡詐,疑心重。諸葛亮的一個空城計,就退卻了他攻城的大軍 ,痛失生擒諸葛亮的機會。原因就是疑心重,不知己知彼,不掌握對方情況,成為歷史的笑談。可笑的是這樣類似的錯誤,在諸葛亮死時仍重犯。看到諸葛亮的木製身像,不敢追擊,又一次退兵,也成為了後人的笑談。影視作品為突出諸葛亮,常常對其貶之。

    歷史上的司馬懿是名符其實的戰略家。諸葛亮七出祁山都沒有成功攻進中原,不僅是因為司馬懿軍事才能,從戰略考量,司馬懿也認識到諸葛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表達對先帝劉備及其子後主的忠心而已。這就決定了諸葛亮難以成功。他在軍事上不如諸葛亮,但他會從戰略上全面考慮問題,利用其它方面來掣肘,如散佈諸葛亮有野心,引起後主懷疑諸葛亮,令其在出徵中撤回。無功而返必勞民傷財,消耗了蜀國的元氣。

    他能忍,能隠,堅韌不拔。他不像諸葛亮那樣對君主忠心耿耿,而是在為朝政行事的前前後後為自己的奪取政權深謀遠慮。但他卻得到曹操及後代曹丕的重用和信賴。曹丕臨終時,令司馬懿和曹真輔政大臣,輔佐明帝曹叡。曹叡死時又令其和曹爽輔孤幼帝曹芳。這時司馬懿卻遭到曹爽的排擠,成為無實權的太博。但他趁曹芳離洛陽去高平陵祭陵之機,發動政變,一舉成功,曹魏大權落入司馬家族,長期埋在心底的願望終於實現。這說明他是多麼能忍!從曹操一直忍到其重孫子輩!又是多少能隠!前後祖重孫四代都沒有發現他的野心!政變時毫無實權,沒有長期的戰略準備,不可在能短時間內成功,得來並不費功夫。戴戰略家之冠當之無愧。

    能做到這些,還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他的身體體質還是不錯。在當時有名氣的人物中,他是最後死的。他熬過了劉備,熬過了諸葛亮,也熬到了曹操重孫輩曹芳。他的成功對民眾來說一件好事,結束了長期戰亂,國家實現了統一,民生得到了休養。諸葛亮被稱為智慧的化身,司馬懿一生在戰略問題上還是勝諸葛亮一籌,原因在於他沒有諸葛亮那樣忠。這忠就是兩千年來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標準。

  • 3 # 以史為鑑漫浸生活

    影視作品中的司馬懿表演的痕跡太明顯,隱藏自己意圖之心太重,把居心叵測掛在臉上,和歷史當中的司馬懿比較起來應該是淺薄些!

    三國曆史當中,曹操愛惜人才,對司馬懿的態度也不例外。因其為人低調,不主動出頭,遇有謀劃之事,示拙示弱,曹操在世之時,司馬懿未得到重用,而司馬懿本人也並非從一開始就有謀逆篡位之心。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夜夢三馬共槽,大驚而醒,急問兇吉預兆。這種曹操對司馬懿父子的顧慮,應該是小說中演繹出來的,不符合歷史實情,如曹操真起疑心,司馬懿父子絕對不會倖免。

    司馬懿有冢虎之稱,冢虎既死老虎也,可見司馬懿只有深知虎性,才能以虎自喻。

    由此可見,歷史深處的司馬懿應該是曹魏政權當中一位常年請病假,耍賴皮的公務員。所以說影視劇中對司馬懿的理解,過於符號化、表面化一些,不符合人情事故,如果司馬懿真如其所述,曹操、曹丕父子何等智慧,絕對不會養虎為患。應該是在多年之後,司馬懿把握住了機會,乘勢而上,登上歷史舞臺。

  • 4 # 博勃兒

    我認為,影視作品中的司馬懿與歷史上真實的司馬懿有很大的差別。

    司馬懿(公元179年至251年),字仲達,河內郡溫縣(今河南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政治家、軍事謀略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他自幼聰明博學,為當世俊傑。公元208年,他被大漢丞相曹操徵辟為文學掾;曹操稱魏王后,又被任命為太子中庶子輔佐魏太子曹丕、且深得曹丕信任;曹丕臨終時,其被作為排在曹休、曹真、陳群這三人之後的四大輔政大臣之一,輔佐魏明帝曹叡,且歷遷撫軍大將軍、大將軍、太尉等要職。明帝臨崩時,又將幼帝曹芳託孤於曹爽及司馬懿;但之後即受到了曹爽排擠、被明升暗降為無軍政實權的太傅一職;對此,司馬懿隱忍不發,並裝病多年。公元249年,他趁曹爽陪曹芳離開洛陽去高平陵祭陵之機,起兵政變並控制了洛陽,誅殺了曹爽及其心腹要員;自此,曹魏的軍政大權便盡歸司馬氏。司馬懿善奇謀,有軍功,他曾率軍奇襲並擒斬孟達,遠征遼東平定了公孫淵;在曹真病逝後,他又兩次成功地抵禦住了諸葛亮的北伐。此外,他對當時的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都作出了一定貢獻。

    應當說,歷史上的司馬懿是一個有謀略、有才幹、軍政雙全的當世英才;但他同時也是一個富有心機、善於隱忍的蓋世梟雄。他培養了兩個同樣有心機、有手腕、也有一定才幹和狠辣手段的兒子,即司馬師、司馬昭。晚年他寵愛小妾柏靈筠,而厭惡髮妻張春華、且對有恩於他的髮妻惡語相向;因而,他也是一個喜新厭舊、貪圖美色、且比較忘恩負義的小丈夫和小男人。

    然而,我們最近這些年的一些電視劇,如《軍師聯盟》及《虎嘯龍吟》,卻將司馬懿編導成了一個軍事、政治才幹雙絕,分分鐘碾壓曹真、陳群等人的曠世奇才;同時還將他塑造成了一個無野心、有愛心的完美人物。比如,一是編導們為突出司馬懿的蓋世無雙,將曹真等人在雍涼前線成功擊退諸葛亮三次北伐的功績都算到了司馬懿的身上,而曹真卻變成了一個無多大能耐、卻長於挑撥離間的廢物與小人;本是陳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劇中也歸到了司馬懿的頭上,陳群也只是變成了他的幫手和“應聲蟲”。二是劇中一直都在描述和突出他忠於曹氏江山,本無奪權代魏之野心;既便是後來發動政變,也是因為受到了曹氏幾代人(包括曹真父子)的猜疑、挑撥、打壓、甚至迫害,以至於“不得已而為之”。三是劇中用大量鏡頭,刻意描述和演繹了他與髮妻張春華之間恩恩愛愛、濃情蜜意的愛情故事,更是讓一些觀眾徹底忘記了這是歷史上那個——娶了小妾忘老妻、有了新歡棄舊愛,曾經對有恩於他的結髮妻子說出過“老物可憎,何煩出也”這一刻薄厭嫌之語的司馬懿。

    總之,現在的一些影視作品似乎都在洗白並完美化司馬懿;有些作品中反映出來的司馬懿與歷史上的真實人物相去甚遠;對此,筆者以為,這個導向和搞法還是有點過度和過於了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電機相關的職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