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劉講農業知識

    小麥返青期施肥建議使用氮低高磷中鉀型複合肥,因為小麥底肥使用的高氮中磷低鉀複合肥,返青期不需要太多的氮肥,尿素利用率偏低,尿素純屬氮肥,忽視磷鉀不行。

  • 2 # 阿杜在港城

    小麥返青期是指天氣回暖,氣溫到達2-4攝氏度以上,小麥田有一半心葉長出1-2cm的時期,這是小麥生長的一個關鍵時期,要注意管理技術與養分的補充,小麥返青期到底用什麼肥最好呢?作為一名多年的小麥種植戶,我覺得返青期的施肥,要結合苗情、土壤、天氣狀況綜合考慮。

    一、根據苗情施肥。

    1、如果苗情長勢較弱,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例如:在越冬時是否受到了凍害,如果是受到凍害造成的苗弱,要及時的趁墒追肥,可使用沃葉高氮型粉劑複合肥(30-10-10)15kg/畝,或者使用麥糧專用葉面肥60g+磷酸二氫鉀40g,兌水30kg進行葉面噴施,都可以補充養分,快速恢復小麥的長勢。

    2、如果返青期長勢健壯,這就表明小麥在秋冬季節已經建立了比較好的群體,這個時期只要沒有表現出脫肥現象,返青期就可以少用肥或者不用肥,以免小麥的群體過大影響後期的長勢。

    二、根據土壤施肥。

    1、特別是在沙土地,保水保肥能力差,應當多施肥,如果沙土地施肥不足,對後期的孕穗、籽粒形成以及小麥的千粒重都會有很大的影響。沙土地在返青期可以使用尿素20kg/畝或沃葉高氮粉劑複合肥2kg/畝

    2、如果小麥所種植的土壤是黏土地,根據黏土地的特性,施肥效果相對與沙土地來說較差,此時的小麥田應少量使用返青肥,畝肥量減少為尿素10kg或沃葉高氮粉劑複合肥(30-10-10)10kg,孕穗期還可以用沃葉磷酸二氫鉀40g+麥糧專用葉面肥60g,兌水30kg進行葉面噴施。黏土地要控制用肥量,如果用肥過多會造成小麥後期的貪青、晚熟,甚至倒伏。

    三、根據天氣狀況施肥。

    1、返青期間,如果遇到乾旱天氣,要在施肥之後及時澆水,提高肥料的吸收利用率。

    2、返青期間,如果遇到雷雨天氣,施肥的時候要用專用的施肥器進行溝施,嚴禁在下雨時進行撒施,撒施會造成肥料的浪費、利用率降低,還會出現燒苗、燒葉的現象,影響小麥的生長和後期的產量。

    返青期是決定有效分孽數的關鍵時期,用肥不當,很容易造成小麥的有效分孽減少,由於春季新生根系較差,會影響小麥田的整體長勢和穗粒數,從而影響小麥後期的產量。前年,在返青期沒有掌握好施肥技術,麥田的整體長勢都比較差,分櫱數也不多,產量也不高,作為一個過來人,要提醒各位,返青期要培育壯苗,保證增加有效分孽、小麥穗球,達到小麥穗大,籽粒飽滿,千粒重高,為小麥的豐產豐收打好堅實的基礎。

  • 3 # 無名三農人

    進入二月,春風在與寒流的交戰中逐漸佔據上風,氣溫緩慢上升,沉睡的麥苗被喚醒,漸漸有了綠意。小麥返青.起身、拔節生長期一步步到來,又到施肥澆地時間了。小麥返青至拔節是小麥的重要時期,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決定了小麥未來長勢長相直至產量的高低。它的需肥特點是什麼樣,如何才能保證後期產量呢?小麥是喜磷作物,所以底肥以高磷為主,或二銨或複合肥皆是如此。而返青至拔節期即進入小麥生長髮育旺盛期,氮肥需求量顯著提升。缺氮將造成麥苗生長緩慢發黃苗稀苗弱現象。生產實踐中不乏這樣的例項。苗稀苗黃的麥田透過返青起身期的追肥而後大變樣,打算毀種的麥田也能獲得不錯的產量。這個時候的追肥太重要了,一定要重視。如何施肥,用什麼肥,施肥多少才能既保證產量又不浪費呢?總的原則是因地制宜,因苗而定。弱苗苗稀地早澆地施肥,促進弱苗變壯,提高春分孽的成活率,增加群體量,以便不減產或少減產。對於群體大生長旺盛的麥田可稍晚施肥,掌握在拔節以前完成績即可,保證苗基數和冬前分孽量即能達到應有的產量。追肥不能晚於拔節前,否則會造成損失,影響產量的。追肥所用化肥品種很多,如尿素、氫銨、含硫追肥及氯化銨、含鉀氮肥等。但以尿素為重,含硫追肥(硫酸銨及含硫其它小麥追肥)次之,也有用含鉀的二元複合肥(高氮低鉀)。具體用法用量根據土質、麥苗長相、當地施肥特點而定。沙土地用量偏多一些,二次追肥前期重後期少(拔節後期);粘土地黑土地我們這裡都是一炮轟(追一次)。尿素用量60斤左右(好地),其它肥料因肥而定。

    ‘‘春風又綠江南岸’’,農時不等人,希望在做好肺炎防控的同時謀劃好小麥的追肥管理,祝你有個好收成!

  • 4 # 搞野小鮑

    看苗的情況施肥,在追肥過程中要根據不同苗情況追肥,到小麥拔節期前後施肥澆水,這是氮素後移施肥,施反青肥,每畝可施尿素10-15公斤,並澆好反青水,可在葉面施肥一次,這樣可促發新根,有利於促弱轉裝,增強抗旱,抗病能力,在田中一些長不好的弱苗,可以施偏心肥,這樣可以使長勢一致,這樣可以有利於小麥高產。

  • 5 # 粗布衣鄉土情

    小麥起源於亞洲的西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早在公元前15000——10000年,人類已開始種植小麥。中國栽培小麥也有4000多年的歷史。小麥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也是寶貴的商品糧,而且品質好、營養價值高,很適合人體生理的需要。因此,發展小麥生產,對實現國民經濟規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一、返青期的施肥:

    1.早春追肥 對中、低水平的麥田,麥苗生長較弱,在返青期結合中耕,每畝追施尿素10斤左右,或硫銨20斤,或碳銨30斤,這些速效氮肥能提高分櫱成穗率,增加每畝穗數,增產效果非常顯著。

    從土壤解凍到拔節前的一個月裡,也可以追施人糞尿。據測定,每千斤人糞尿約相當於25斤硫銨。在化肥不足時,應重視人糞尿的施用。

    碳銨揮發性強,施用時以穴施為宜。

    對肥地壯苗,可不施返青肥。但對年前旺苗,主莖凍死,嚴重脫肥的麥田,可酌情追肥。

    二、起身拔節期的施肥:

    起身拔節期對產量水平較低的弱苗,如未追施返青肥,也未澆好返青水時,則應在起身至拔節期間,儘早追肥,每畝施尿素15斤或者碳銨30斤左右。缺墒時配合澆水,並注意鬆土保墒。因為起身的肥水,能延緩分櫱的兩極分化,有利於提高分櫱成穗率和增加每畝穗數,但不增加新生分櫱;同時對促進幼穗小花分化,爭取穗大粒多也有顯著作用。

    對施過返青肥,但起身後群體仍然偏小,葉色較淡,空心櫱出現較早的麥田,這說明肥水仍然不足,可在拔節前再次追肥、澆水,配合中耕鬆土,一般每畝可在返青追肥的基礎上,追施尿素15——20斤或碳銨30——40斤。

    對肥水充足的旺苗,必須看地力,看管理基礎,看麥苗長相,採取相應措施,巧管、細管。這類麥田應控制返青期肥水,並深耕或耬耠3——4寸,適當斷根,控制生長。若深耕鋤後群體仍有增加,在拔節初期可再次深鋤。也可在返青期,當莖部開始伸長,,但尚未露出地面時,適當進行鎮壓。還可再臨拔節前噴施1——2次啊0.25%——0.4%的矮壯素,每畝藥液100斤。這些措施均有壯杆防倒的效果。總之,旺苗在返青時主要是控,若效果顯著,群體適宜,則可在主莖第三節伸長時追肥澆水。此時追肥不宜過多,以免引起貪青晚熟。有些肥力基礎較好,採取控制措施後仍然生長旺盛的麥苗,也可只對少量生長較弱地塊,點片補施少量肥料。至於因播量過大而形成的假旺苗,應該疏苗,然後酌情追肥澆水或噴矮壯素,以免杆弱易倒伏。

  • 6 # 老金日常Vlog

    我是江蘇徐州的農村人

    首先需要知道返青期:1、因為各地的氣候條件不同,所以小麥返青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一般在2月底至3月底左右。2、返青其實就是指小麥越冬以後,麥苗越冬葉與心葉開始恢復生長逐漸變成綠色,因為季節氣溫不是很穩定,忽冷忽熱,晝夜溫差較大,需適當較水,防止麥苗凍傷。

    其次需要知道拔節期:以節間長出地面2釐米左右為拔節期的主要標誌, 進入拔節以後,分櫱迅速向有效和無效兩極分化,界限逐漸分明,以拔節期到抽穗前是小麥一生中生長速度最快,生長量最大的時期,穗葉莖等器官同時並進,葉面積及莖穗的長度和體積成倍或幾十倍增長,幹物質積累也進入迅速增長階段。

    施肥主要是尿素為主,同時還可以加入一些磷肥、鉀肥,一般情況下,正常的麥田追施尿毒10-15kg/畝,需要磷肥或鉀肥,可追施磷酸二銨5kg/畝,另外,如果土壤較肥沃的地塊,小麥長勢好,追肥量可適當減少,比如5-8kg/畝,相反,如果是比較貧瘠的地塊,小麥長勢較弱,追肥量可適當增加,比如15-20kg/畝。

    特別注意:根據苗情施好返青拔節肥(消除春季施肥會貪青遲熟的誤區),看苗情長勢一般在3月15日至3月25日,畝量尿素20公斤,對於長情示弱及落黃田地,應在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畝量尿素10到15公斤,促進分櫱,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再施尿素十公斤左右,促分櫱成穗。

    疫情面前一切安全第一。

  • 7 #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小麥返青期到拔節期有什麼施肥特點,如何施肥才能保證後期產量?

    小麥返青期即早春管理,施肥澆水情況,要依據麥田苗情、土壤墒情、病蟲害情況以及氣候特點、農時科學應變,因地塊區別對待。掌握恰當合理的水肥管理時機。有以下四點。

    一、看土壤墒情。土壤墒情好(如年前雨雪多,土壤墒情持水量相對在65%以上)、苗壯苗旺、群體大,可不急於施肥澆水,應推遲至起身後期或拔節初期追肥澆水,前期以控為主。

    二、看苗情。提高年前分櫱質量,控制春生分櫱,保根系發育,培養壯稈大穗。弱苗、黃苗、或凍害嚴重的,返青期要進行施肥澆水管理,以促為主。群體小的晚播麥返青期管理,注意採取鋤劃鎮壓、保溫保墒促早返青與分櫱。

    三、氣候情況。如氣溫、降雨多寡及水利條件等。正常麥田水肥施用過早並不好,易使群體失控、田間鬱蔽、病害加重、麥腳不利落、無效小穗增加和倒伏。

    四、病蟲害情況。春季返青期,如冬春乾旱時易發生麥蜘蛛為害,起身期後有麥葉蜂、麥稈蠅、潛葉蠅及吸漿蟲幼蟲等,要及時防治,可用1.8%阿維菌素乳油1000~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氰戊菊酯乳油4000~6000倍液噴霧防治。對於不抗病品種,初生根易感紋枯病、根腐病等,噴藥防治的同時可澆水施肥,可刺激生根發育。

    施追肥澆水,施肥量看苗情,一般畝施尿素10公斤左右。春季第一水澆地不需水量過大。返青水澆水晚到拔節才澆水的,可酌量增加施肥量。結合澆水畝施尿素20~25公斤。返青期水肥要在氣溫5°C以上時進行。另注意,返青期化學除草。

  • 8 # 大妹子香香

    小麥是中國的主要糧食作物,尤以冬小麥為主。小麥開始返青到拔節期是重要的營養生長階段,也是穗粒分化生殖生長基礎,因此搞好這個時期的施肥尤其重要,施肥要點是合理平衡施肥。

    返青期施肥管理

    早春麥田半數以上的麥苗新葉長出部分達到1至2釐米時麥苗就進入了返青期,這個時期應以促早發,鞏固冬前分櫱,促進根系發育為主攻方向。返青肥對於促進麥苗由弱轉壯,增加畝穗數有重要作用。生產上把冬前每畝種苗數在60萬至80萬之間的麥田稱為一類麥田;每畝種苗數在45萬至60萬之間的麥田稱為二類麥田;每畝種苗數小於45萬的稱為三類麥田。對於長勢較弱的二至三類苗田或地力差,早播徒長,脫肥的麥苗應早施重施返青肥,可在地表開始化凍時搶墒追施;對於苗數較多的一類麥田或長勢偏旺而未脫肥的麥田則不施返青肥,應推遲到拔節時追施,以控制無效分櫱達到提高分櫱成穗率,增加畝穗數的目的。返青肥的施肥量可以用測土配方的方法確定。

    拔節期施肥管理

    返青到拔節是冬小麥春季的分櫱期,分櫱在拔節期會達到最高峰,如果分櫱過多對幼穗形成期的發育是極為不利的,所以要控制適宜的群體,鞏固早起分櫱,爭取較高的成穗率。拔節期的麥苗生長勢要穩健,要壯而不旺,夜色要青綠不顯黃,為了達到這一管理目標,小麥拔節後追肥是一項必做的工作。這個時期的追肥要看墒情,每畝總苗數,苗情,地力等具體情況而進行。由於二、三類麥田在返青時追過一次肥了,所以拔節期就不用再施肥了;對於一類麥田這時要追肥一次,可以先取土化驗,然後根據營養需求情況進行追肥。

  • 9 # 鄉村螢火蟲

    立春之後,天氣開始一天天暖起來了,不需多日,冬小麥就該澆水施肥了。題主問:小麥返青期到拔節期有什麼特點,如何施肥才能保證後期產量?但我想說,透過施肥保證小麥高產,應當是一種系統性綜合措施,單純地討論小麥返青到拔節如何施肥才能保證後期產量,可能意義並不是很大。想要小麥實現高產,綜合考慮基肥和追肥的施用,才更實用,也更有意義。

    小麥返青期到拔節期的特點及追肥的施用

    冬小麥越冬後,從返青期到拔節期所經歷的時間非常短。一般來說,越冬後的小麥,在天暖後首個新生葉長出1——2釐米時,便開始進入了返青拔節的過程。在這一極短的過程內,是小麥花芽分化的關鍵時期,此期會決定穗數和穗上小花分化的多少以及是否會退化。最終小麥畝產的多與少,此期也是重要的決定時期。

    在小麥返青期到拔節期,麥農管理小麥的重點應該是控制小麥的無效分櫱,保證有效分櫱形成的數量,儘量促使小麥多分化小花,增加最後的穗粒數,並因此促使小麥增產。

    具體到科學施肥來說,小麥在播種前施足基肥的情況下,春季追肥,要根據不同麥田麥苗的長勢具體決定。生長正常的麥田,在返青期,每畝施尿素10——15公斤,或碳酸氫銨30——40公斤,這樣就能保證足夠的分櫱數,增多群體。在某些晚播麥田或者是麥苗生長較差的地塊,可在拔節期再追施尿素10公斤,或碳酸氫銨30公斤,這樣追肥對促成弱勢麥田成穗,增加穗粒重,奪得小麥高產有極好的作用。

    對小麥 施用少量鋅肥和硼肥有增產效果。鋅肥如果是作為根外噴施的話,應該在小麥苗期或拔節期,使用0.2%硫酸鋅溶液,噴施1——2次,每畝使用溶液50升,共用硫酸鋅100——200克。硼肥在小麥上作為追肥使用時,100克硼砂用100升清水溶解成0.1%的硼砂溶液,在小麥拔節或孕穗期噴施,每畝使用藥液50——75升。

    小麥科學施肥需要將農家肥與化肥合理配合

    根據科學測定,一般每生產100公斤小麥,約需氮素3公斤,磷素1——1.5公斤,鉀素2——4公斤。

    由於小麥需肥較多,營養期較長,一方面要在小麥的整個生育期不斷供給營養,另一方面要在小麥生長的關鍵時期保證有足夠的養分。因此,在對小麥肥料的施用上,需要把肥效慢的農家肥和速效型化肥合理配合,才能保證小麥高產對養分的不斷需求。

    有實驗資料證明,在對小麥配合施用農家肥和化肥時,每畝產量350——400公斤的麥田,農家肥施用3000——4000公斤,氮素使用12——17公斤,磷素使用10——12公斤的配合施用方法效果較好。

    麥農想要小麥高產,需要將氮、磷、鉀、鋅、硼肥適量施用

    1、小麥氮肥的合理施用。小麥是需要氮肥較多的作物,氮肥對小麥的增產效果十分明顯,但氮肥的施用效果也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小麥每畝產量400公斤以上的高產田,每畝應施氮素10——11公斤,相當於尿素21.7——24公斤,或碳酸氫銨60公斤。每畝產量350——400公斤的中產田,每畝應施氮素11——12公斤,每畝產量350公斤以下的低產田,每畝需要施用氮素12——14公斤。也就是說土壤肥力低、產量基礎差的麥田,氮肥用量要適當增加。

    2、磷肥的合理施用。磷素是小麥生長不可缺少的元素。受過去施肥習慣的影響,尤其是受農家肥用量少,速效氮肥施用多的影響,一些麥田土壤出現了嚴重缺磷、施用氮素不增產的現象。因此,對麥田施用磷素的增產效果比較明顯。一般情況下,小麥每畝施磷用量在7——10公斤。但具體施用時,應當考慮因地制宜。

    3、鉀肥的合理施用。小麥施用適量鉀素,不僅可以增加產量,還有促進植株健壯、稈粗、穗多、籽粒飽滿、減輕倒伏、增強抗病能力等作用。有實驗證實,小麥每畝施鉀素4公斤,結果增產27.6公斤。

    4、氮、磷、鉀配合施用增產效果好。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曾經做過多年的小麥施肥與增產的科學實驗,結果表明,將氮、磷、鉀配合起來給小麥施用,增產效果最好。

    5、鋅肥、硼肥的合理施用。鋅肥除了作為追肥返青後噴施外,更主要的是與氮肥摻混用作基肥,每畝使用硫酸鋅1公斤。或用作拌種,每500克種子使用硫酸鋅2克。硼肥用作基肥,每畝使用硼砂0.5——1公斤拌細土15——25公斤撒施後翻耕入土。拌種時每公斤種子使用硼砂2克,加入種子量1/10的清水攪拌均勻後噴灑種子,晾乾後播種。

    追求小麥高產,需要科學施用基肥

    小麥施用基肥,一般應當以農家肥為主,配合磷、鉀化肥,土壤速效磷含量低於20毫克/千克的地塊,可畝施過磷酸鈣30——50公斤。土壤速效鉀含量低於50毫克/千克的地塊,可畝施氯化鉀5——10公斤。假如農家肥數量不多,可施用碳酸氫銨30——40公斤。基肥需要均勻撒施並翻入土壤,才能為小麥增產打下基礎。

  • 10 # 阿託菲納01

    拔節期保證營份充足不易倒扶,如噴施50g/15kg二氫鉀;可復配50g/L四氫氧化矽,有效抗倒、抗逆、增產

  • 11 # 小丑哲學

    小麥是我們國家主要的糧食作物,長城以南、岷山以東地區均可見小麥的身影,其一生需要經歷出苗期、三葉期、分櫱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節期、孕穗期、開花期10個不同的時期,同時還需要吸收水分、氮、磷、鉀等營養物質才能完成根、莖、葉、花、穗等器官的生長與成熟。

    由於各個栽培區域、不同的農戶、不同的地段自然環境、土壤肥力、施肥措施、返青小麥的長勢不盡相同,對於返青期到拔節期小麥的施肥,應該綜合考慮小麥整體的需肥特性、返青期麥苗的生長情況,才能較好的保證小麥後期的產量。

    一、小麥的需肥特性

    小麥對於肥料的需求主要側重於氮、磷、鉀三種營養物質。根據農業技術人員的研究資料顯示,每生產100kg的小麥子粒,需要吸收純氮3.1kg左右,純磷1.1kg左右,純鉀3.2kg左右,三者的比例約為2.8:1:3.0。需肥量因自然環境、產量水平、品種特性和栽培技術等因素存在一定的差異。

    在小麥的生長過程中,對於氮、磷、鉀三種物質的吸收是隨著生長不斷變化的,一般在小麥起身以前,對於三種物質的需求量較小;起身以後的小麥,隨著莖、葉等部位的不斷生長髮育,對於三種物質的需求量開始加大,尤其在拔節期到孕穗期之間,對於氮、磷、鉀三種物質的需求量最大;到了小麥的生長後期,對於鉀元素的需求量開始降低或者出現排外的現象,對於氮、磷兩種元素吸收逐漸進入最大。

    二、返青期到拔節期小麥施肥技術

    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為了保證小麥在入冬前形成壯苗和能夠較好的完成分櫱,在播種前後會施入一定量的底肥和種肥,冬前還會施入一定量的分櫱肥,因此冬天過後小麥的生長情況受環境、栽培技術等因素的影響會出現不同的長勢,雖然進入返青期後是小麥重要的追肥時期,但仍然需要區分弱苗、壯苗、旺苗三種情況,採取不同的施肥方式。

    1、壯苗的識別與施肥

    壯苗是指返青早,葉片青綠。次生根數量較多(20條以上),已經完成三葉以上分櫱成穗目標的小麥,由於此類麥苗生長狀況良好,在管理與施肥上應當防止其再次進行分櫱,對氮磷鉀等營養物質造成浪費。

    對於偏旺的壯苗可以進行鎮壓後再施肥;其它情況的壯苗在起身期可根據田間情況,少施肥或者不施肥,等到起身後根據生長情況進行追肥,需要注意的是追肥的時間不能過晚,否則容易出現小麥貪青晚熟的情況。

    2、弱苗的識別與施肥

    弱苗是指春季麥苗返青後分櫱大小不齊,葉片窄小、顏色淡、數量少,生長速度較慢等長勢較弱或分櫱不足的小麥。出現弱苗的主要原因分為三種,分別是肥料不足、播種過晚和播種較早,根據不同情況形成的弱苗,應當採取不同的追肥方式。

    由於前期施肥較少、或未施肥、土壤肥力較差等因素引起的,應當及早的進行澆水與施肥促進;前期已經施肥充足,由於播種較晚引起的弱苗,可以將施肥推遲到小麥起身以後再進行施肥;由於播種較早,前期播種量較大,土壤肥力較高等因素引起的假旺苗,應當先進行疏苗再進行追肥。

    對於弱苗進入拔節期後,一般都應當進行澆水與施肥,從而促進小麥由弱轉壯.

    3、旺苗的識別與施肥

    旺苗是指長勢過強、葉色墨綠、春季分櫱較多,冬前已經超過三葉以上分櫱成穗目標的小麥。此類麥苗拔節速度快。群體較大,田間很容易出現透光和通風較差的情況,在管理上應當以控旺為主,返青期不宜施肥和澆水,具體的施肥和澆水時間可以推遲至拔節後進行。

    對於旺苗可以採取中耕斷根的方式控旺,也可噴施矮壯素等藥劑進行控旺,澆水與施肥的時間可在把節後第2節長度固定時進行。對於播種較早,播種量大,施肥過多,凍害嚴重的旺苗,可提前進行澆水與施肥。三、孕穗期小麥管理技術

    拔節期過後小麥很快會進入孕穗期,經過前期的肥水措施管理仍然長勢弱的麥苗,此時還可以結合澆水、追施氮肥促進小麥的生長,不過追肥的時間時間不能過晚、追肥的量不能過大(純氮3-5kg),避免小麥由於追肥出現貪青晚熟的情況。對於長勢較旺而土壤肥力較高的麥田,不可在進行追肥,澆水的時間適宜推遲;其它生長髮育較為正常的小麥,不適宜再次進行追肥但仍需要進行澆水。

    眼下春天很快就要來了,我相信疫情在全華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很快也會過去,接下來大家都會有的忙了哈!建議對於進入返青期的小麥,先進行田間診斷確認小麥的長勢情況後,採取與之對應的施肥方式,為小麥及時的補充肥料,避免施肥過早、過晚等影響小麥的生長髮育。由於水平有限,圖片和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歡迎各位朋友留言討論。

  • 12 # 走鄉村朱寶子

    近年來春季氣溫回升較快,冬小麥也很快返青、起身、拔節,時間程序提前或縮短。 特別是2019年冬季黃淮麥區的氣溫普遍較往年偏高,冬小麥長期處於“暖冬”狀態下,對寒冷凍害的抵禦能力降低。進入春季返青後的冬小麥進入幼穗分化階段,因此春季管理是決定產量結構的重要時期,著力抓好以下春季管理關鍵技術措施,才能確保後期的高產穩產。

    一、促控得當,因苗因種管理:

    冬小麥由於秋播時土壤墒情、整地質量、播種時期以及品種因素等原因,在春季往往形成三類苗: 壯苗、旺苗和弱苗,因此應做到因苗管理。

    1、對壯苗(俗稱“驢耳朵”)田塊(春季最高分蘗80-100萬),應以保持其穩健生長為原則,管理原則是確保不脫水脫肥,亦可根據種植品種的抗倒伏特性做到“因種管理”。

    (1)對矮稈抗倒高產品種,可進行春季灌水,並結合灌水畝施尿素肥料10kg左右,以確保其高產的個體和群體基礎。

    (2)對中高稈品種,原則上不旱不灌。在土壤耕層缺墒較嚴重時,需進行灌水,對中稈品種結合灌水每畝可酌施尿素肥料5kg左右,高稈品種不宜追施化肥,以免造成後期倒伏。

    2、對旺苗(俗稱“豬耳朵”)田塊(春季最高分櫱達120萬以上),應以“控”為主,採取控制其生長髮育的方法和措施,如順行間深鋤斷掉部分次生根,或在返青-起身前鎮壓(但已開始拔節田塊不能用此法),或噴施化控劑“壯豐安”、“矮壯素”等。

    3、對弱苗(俗稱“馬耳朵”)田塊(春季最高分櫱少於60萬),應以“促”為主,釆取促進其生長髮育的方法和措施,如淺鋤鬆土提墒增溫,加強肥水管理,及時春灌、追肥,在春灌時可每畝追施尿素肥料10-15kg,或每畝施用複合肥20-30kg。

    二、適時除草,預防春凍:

    (一)化控除草:冬小麥化學除草一般在秋播後1個多月即越冬前進行效果較好,如冬前未能及時除草,春季麥田氣溫回升後進入返青期亦可進行化除,且宜早不宜晚,過晚因麥田遮蔽,除草效果欠佳。

    1、雙子葉雜草:畝用75%苯磺隆1g或15%噻吩磺隆10g加水噴霧防治。

    2、單子葉禾本科雜草(節節麥、野燕麥等):畝用3%甲基二磺隆乳油(世瑪)25-30ml或6.9%精噁唑禾草靈水乳劑(驃馬)60-70ml噴霧防治;要嚴格注意用藥量和噴灑均勻,以防對麥苗造成藥害。

    如單、雙子葉雜草混生,上述藥劑可混合使用。

    (二)預防春凍(倒春寒):

    春季凍害(倒春寒)是冬小麥較為嚴重的災害,去年4月6-9日陝西關中突發的倒春寒使冬小麥多數田塊減產30%以上,嚴重田塊減產幅度達50-70%。

    1、防春凍最有效的辦法:是要密切關注春季天氣變化,如天氣預報有大幅度降溫,可在降溫天氣來臨前及時向麥田灌水。由於水的熱容量比空氣和土壤的熱容量大,因此倒春寒來臨之前澆水能使近地層空氣中水汽增多,水汽在凝結時,能釋放出潛熱,可減小地面溫度的變幅,調節近地面層小氣候,對防禦倒春寒(春凍)有較好的效果。

    2、預防倒春寒還有一個老辦法就是釆用煙霧驅寒。即在倒春寒來臨的夜間在麥田周圍點燃柴草生煙,以煙霧驅散寒潮。但這種辦法可能會造成環境汙染,甚至影響民航飛行安全,應注意慎用。

    3、已發生春凍麥田的補救措施:對已發生春凍的麥田,可採取以下補救措施:(1)抓緊時間追施速效化肥(如畝施尿素10kg),以促苗早發,提高2-4級高位分櫱的成穗率;(2)中耕保墒,蓄水提溫,能有效增加分蘗數,彌補主莖損失;(3)葉面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植物細胞膜穩態劑、復硝酚鈉等),可促進中、小分糵的迅速生長和潛伏芽的快發,明顯增加穗粒數和千粒重。

    三、主要病蟲,及時防治:

    (一)小麥“返青-起身-拔節期”主要病蟲害防治:此期小麥主要病蟲害是“三病兩蟲”,即:條鏽病、白粉病、紋枯病;紅蜘蛛、蚜蟲。可透過每畝噴用15%粉鏽寧粉劑70g、5%井崗黴素水劑150-200ml、0.9%阿維菌素3000倍液等藥劑防治。

    (二)小麥“抽穗-揚花-灌漿-成熟期”主要病蟲害防治:該期小麥主要病蟲害亦是“三病兩蟲”,即:條鏽病、白粉病、赤黴病;蚜蟲、吸漿蟲。可釆用混合藥物配方分兩期防治:

    1、在“抽穗-揚花期”第一次噴藥,配方為:多菌靈50%粉劑100g+粉鏽寧15%粉劑70g+12%特普唑80g,混合後兌水50kg。

    2、在灌漿初期第二次噴藥、噴肥,配方為:15%粉鏽寧粉劑70g+50%抗蚜威8-10g+磷酸二氫鉀(按0.5%濃度計算用量)兌水50kg均勻噴灑。

  • 13 # 洪洋河

    冬小麥春季生長階段,是指小麥返青後至挑旗。由於全國各地氣溫差異較大,可能會略有不同,但多在2月下旬至4月下旬或5月中旬,共歷時60天左右。包括起身、拔節、孕穗、抽穗等時期。

    小麥返青起身期,正是小麥分化期,這是決定小穗數的關鍵時期,影響的主要因素就是溫度與養分。

    關於溫度的影響:

    在這個時期,如果溫度處於10℃以下,並幼良好的水肥條件,持續時間越長,小穗分化時間也就越長,小穗數越多,則小麥穗大粒多。如果溫度在10℃以上,或者更高,則小穗分化時間短,小穗也少,相應的來說小麥穗小粒少。在山西老家,有句話叫“春寒穗大”,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

    關於肥水的影響:

    這個時期,肥水的作用,主要是促進小麥穗下節間伸長,提高結實粒數。

    小麥孕穗期是需水肥的臨界期,各類麥田均應澆好孕穗水,其時間應掌握在小麥拔節後15天左右。

    相對於肥力較高、長勢偏旺、墒情較好的麥田,不需要追肥,可適當推遲澆水;對於地力較差、苗色發黃、有脫肥的麥田,可結合澆水,每畝施純氮肥2千克以下。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時期的小麥孕穗肥不可過晚過多,以免引起小麥貪青晚熟,降低粒重。

    在這個階段,要注意防治春季小麥病蟲害的發生。還要經常關注氣象預報,預防晚霜和凍害的發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人之父,我就想問一句:子女的家是父母的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