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鯊魚資訊

    一.中西方神話異同

    我們知道現代意義的西方文明有三大源頭,一是古希臘神話和科學精神,二是古羅馬政治法律文明,三是希伯來猶太人的宗教文明。其中古希臘神話影響猶為淵遠,堪稱淵源中的淵源,要分析中西方文化差異就得從她的源頭講起。

    在公元前十世紀前,中國古代先民與古希臘先民一樣有著極為相似的神話傳說與神位的分野,包含有共同的宇宙觀概念。然而,它們內部不同的思維差異直接導致在公元前十世紀人類從神話時代轉向哲學時代的重大差異,中西文化從此分道揚鑣。這個神話的思維差異就是古希臘神話是人神同構,而中國神話是人神同一。我們可以從古希臘戲劇中看到,古希臘神話中的神和人一樣,有著喜怒哀樂,有悲歡離合,有人的七情六慾。比如宙斯,他是克洛諾斯之子,萬神之王,主管天空.希臘神話中的至高神,掌握雷電,所以又被稱為雷神。在母親蕾亞的支援下,殺了父親克洛諾斯,成為了第三代神王。性格極為好色,常揹著妻子赫拉與其他女神和凡人私通,私生子無數。

  • 2 # 無心浪子

    中西方神話都有自己崇尚的內容。中國和希臘兩種神話一個崇“德”,一個崇“力”,這一點從不同神話中神祇形象也可看出。

  • 3 # 王的鳥

    我們首先要知道,只要涉及到文化,就會有地域性。

    中國神話,《搜神記》、《封神演義》、《西遊記》等,都在中國的內陸環境寫得。內陸環境中,安土重遷,等級森嚴,思想禁錮。

    所以中國神話中的神仙,首先都比較嚴肅,其次都是主流的儒家思想合拍的,有封建等級制,需要仁義禮智信。

    西方神話中,北歐神話,是北歐島嶼的產物。北歐在中古世紀,物資潰泛,海盜盛行。

    所以在北歐神話中,仇恨和殺戮是主題。

    西方神話中,希臘神話,同樣是沿海地帶的產物。但相對北歐來說,地中海無論是氣候、地理都要好太多了。商貿盛行。人民思想開放。

    所以在希臘神話中,酒神狄俄倪索斯、有美神阿佛洛狄忒、有豐收之神德墨忒爾都是過著輕鬆自然的日子。不像北歐神話裡的神祗充滿了爾虞我詐。

    其次,我們要知道文化是跟著社會不斷地進步的。

    神的權威會從天不斷的跌到地。

    比如說中國,最早的神話是那“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精衛填海”。

    講得是大仁大義。講得是天下的事。

    蒲松齡寫得《聊齋志異》是那狐仙、幽魂與白面書生的愛情故事。

    牛郎和織女為愛而戰。

    白娘子與許仙相愛之難,如歌而泣。

    這是因為,商品經濟的發展,市民文化隨之興起。市井之人關注的就是滿口的仁義道德,而是家長裡短,兒女情長了。

    以上。

  • 4 # 詩與遠方520

    #泛文化寫作營#

    針對於中西方神話有著本質的區別,那就是東方神話注重於純粹的神祇敘寫,這期間神祇是不摻雜任何人的情感在裡面。而西方的神話故事中的神祇更偏向於人性的宣揚,在西方的神話當中神祇身上有特定的人性,他們可以有七情六慾,可以三妻四妾,可以跟凡人媾各生子。這在東方神話當中是萬萬不可的,究其原因,我認為有以下二個方面:

    一,形式上有所不同

    中國神話是中國上古時期的傳統神話,反映了早期華夏兒女淳樸的思想以及古代人們對自然現象及社會生活的原始幻想,並透過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來表現的故事和傳說,是“透過人民的幻想用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

    西方神話解釋世界的本源和講述眾神和英雄們的生活和冒險以及對當時的生物的特殊看法。

    二:內容上有區別

    中方神話為創世神話、伏羲神話、女媧神話、俈帝神話、日月神話、動植神話等。

    西方神話為超神與原始神、泰坦神族、奧林匹斯眾神、癸幹忒斯和其他巨人、概念神和法則神等。

    總結:無論是東方神話還是西方神話,都是特定的歷史背景下,人們都自然界裡許多現象無知的認識所導致的結果。但無論何為,目的都是都美好未來的一種嚮往和追求。

  • 5 # 校園小亦vlog呀

    中西方神話從文化上面看,其實是有很多不同的。因為文化是有地域性的,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進化程度,有不同的精神信仰。而神話故事中體現的品質精神正是古代人們所追求推崇的。中西方神話的具體差異主要有下面幾點。

    一、中國神話故事沒有系統性,流傳下來的故事甚少,至於西方神話故事恰恰相反

    中國神話故事脈絡是單一的,每個神話故事都有不同的人物主角,基本上沒有什麼連續脈絡,也是由於地理上的原因,導致了很多具有連續性脈絡的神話故事失傳,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故事就會顯得沒有太多的脈絡,無太多相關性。和西方神話故事恰好相反,地理環境的不同,西方環繞靠海,出海貿易頻繁,人類交流活動同樣也很平凡,這位系統性的神話故事傳播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中國和西方神話故事中對人與神的塑造是有區別的

    中國神話故事人與神的塑造有很大的區別,中國神話中的神都是上天派來解救人民疾苦的英雄,反之,英雄就是神。中國神話中的神不能有七情六慾,不能玩世不恭,必須要有大無畏的奉獻精神。例如神農氏“嘗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這些都是中國英雄捨己為民的體現。而西方神話故事中的神都是與人具有一樣的七情六慾。從這些神話故事中的對比可以發現,中國神話故事具有一定的理性,而西方神話故事具有感性的特點。

    三、中西方神話故事的區別還在於價值觀的傳達有所不同。

    西方神話故事更強調的是“個人英雄道德主義”,從西方神話故事我們都可以看出故事中的神都被授予了強大的個人英雄主義色彩。和中國神話故事更加強調對國家對社會進步有重大推動作用的神。中西方的神話故事蘊含的深意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 6 # 平哥智慧分享

    神話,是人類文化的沉澱,也是一種民族意識的沉澱。

    首先,從相同來說,中西方神話故事都反映的是人們對各種現象的看法、對自然進行探索征服的過程的昇華以及人們的期待。從本質上,神話都是民族精神的傳遞和延續,集體意識的昇華,價值觀傳遞的載體。

    但由於產生的地域不同、背景不同,東西方神話故事也有很大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從傳遞的價值觀看:

    中國神話故事,更注重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基調主要是弘揚真善美。比如:燧人氏鑽木取火、神農嘗百草、大禹治水、精衛填海等等神話,讚美的的就是自強不屈、自我犧牲的英雄精神,牛郎織女的故事就是謳歌愛情。

    鑽木取火

    女媧補天

    而西方神話故事中,神是絕對的權威,服從就是善,不服從就是惡,人類是渺小的存在,比如,亞當和夏娃、普羅米修斯等等神話故事中,忤逆神就會被處罰。

    從神產生的過程看,

    中國神話故事中的神,大多是由下而上,即因為為人們謀福利、造福祉而被人們所崇拜,最後成為神;比如伏羲、神農、黃帝,這些古代的領袖既是史書中明確記載的歷史人物,也是神話故事中的重要角色。

    而西方神話故事中的神大多是直接出現的,是神創造了世界,創造了人類。神站在高處,掌管世界、主宰一切。

    從神的個性特徵看,

    中國神話故事,強調“道德”的力量,神大多嚴於律己、捨己為人,比如三皇五帝、女媧、共工等,都是用仁義道德來統治國家、造福人民。

    而西方神話故事,更強調個人的“力量”,神也具有七情六慾,追求個性解放,每個神都具有扭轉乾坤的能力。

    從中西方神話的差異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中國文化內向、嚴謹、求實穩重,非常樸實;而西方文化則更多的是熱情、奔放、不拘一格。

    神話是民族價值觀的昇華,是民族精神的傳承,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我們要不斷挖掘自身文化中的精華,也需要博採眾長,注重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華。

  • 7 # 嘿詩

    一、起源不同

    中國神話起源於各個部族的圖騰崇拜,歷史悠久,始祖神和天神合一,每個部族都有自己的始祖神,所以在中國無法找到一個統治神界的至高無上的神,而西方神話產生較晚,而且不同於中國的農耕文化的海洋文化,各氏族融合較好,形成一個完整統一的神界體系。

    1、神的形象和變化不同

    中國神開始經常是人獸的結合體,體現對圖騰的崇拜。西方神話大部分神是以完美人的形象出現,是人格化的神。

    2、變化不同,中國的神有從男性向女性變化、從半人半獸向全人轉變的趨勢,而西方神話很少有這種情況;

    3、本性不同

    中國神話強調團體意識和奉獻精神,西方神話個性張揚、強調原欲。

    中國神話更注重實用性,西方神話更注重靈魂救贖。

    根本上講不同是由於華人強調個體應服從整體、西方更注重自我價值的區別,造成了神話的不同。

    二、歷史文獻

    1、東方

    歷史文獻中所記錄的中國上古神話的時間,遠遠早於本土宗教的產生時間,而且道教教義中所增加的“故事性”神話內容,更多的被看成是某一宗教故事,而不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這就決定了華人的傳統價值觀不是宗教,而是神話精神的傳承。這就是西方人所不理解的:為何華人不信奉宗教,卻有精神信仰。

    2、西方

    除了古希臘神話,後來基督教的《聖經》,以及伊斯蘭教的《古蘭經》、《聖訓》,神話的本身就是宗教教義。而這些神話既是宗教的基礎,也被看成是西方民族或伊斯蘭教民族的歷史,宗教與神話共同形成了這些民族的傳統價值觀。

    中國上古神話與道教神話是兩個體系:一個是崑崙神山體系,一個是蓬萊仙島體系。道家的蓬萊神話對崑崙神話實行了“拿來主義”,並有所發展。

    三、歷史長度不同

    1、東方

    (1)中國和西方不同,沒有一本為神話故事而創作的上古專著,上古神話都隻言片語的散落在《山海經》、《水經注》、《尚書》、《史記》、《禮記》、《楚辭》、《呂氏春秋》、《國語》、《左傳》、《淮南子》等古代經典中。《山海經圖譜》不知道產生於何時,相傳為四千多年前流傳下來的圖譜,是大禹的助手伯益在完成治水工程後所繪出的,記錄中國地理、物產的百科全書,後人用文字進行解圖,然後1700年前的西晉學者郭璞進行了校注。

    (2)《山海經圖譜》的出現,可能比西方《書庫》提前了兩千年左右。而春秋時代的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死於公元前479年,他根據當時古籍整理出來的《尚書》,被今人認為是印證神話故事為歷史存在的權威古籍,這也比西方沒有文字的《書庫》圖畫書籍早了幾百年。

    2、西方

    最早的神話繪圖手稿叫《書庫》,被認為是生活於公元前180到120年的阿波羅多洛斯的作品。而古希臘口耳相傳的《荷馬史詩》,相傳作者是盲人詩人荷馬,記錄下來的是2800餘年前的,西方原始氏族社會向奴隸社會轉化的社會場景。

    值得注意的是:

    中國神話並不由名叫“荷馬”之類的某一個人創作出來,而是透過全民族的記憶集體傳承下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記憶,記錄下的是五千餘年前的中國原始氏族社會向奴隸社會轉化的社會場景,這個時間也比荷馬史詩所記錄的神話歷史時間,長了兩千多年。

    從人類語言文字的發展歷史過程看,如果不是有時間上的遠近,西方上古之人的神話語言文字,也未必就能達到情節生動、描寫精彩的文學水平。相對而言,中國古人用隻言片語所記錄於地理、歷史書籍中的圖畫和文字,使中國上古神話成為中國歷史的可信程度反而大些。

    四、藝術水平不同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提到,希臘藝術“能夠給我們以藝術享受,而且就某一方面說還是一種規範和高不可及的範本。”的確如此,古希臘神話:人物性格豐富,故事與故事之間邏輯聯絡嚴密,形成了完整的神話敘事體系,可讀性非常強。

    而中國上古神話,不同書籍中對同一事件人物,只作隻言片語的記錄,不僅幾乎沒有故事情節,人物幾乎沒有性格,而且事件之間鮮有聯絡,甚至人物、事件自相矛盾,不構成故事體系,邏輯性非常差,枯燥無味。

    如果不以神話出現的時間作同期比較,單就神話故事的藝術水平而言,中國上古神話遠遠不及西方神話,但這絕不說明中國神話沒有藝術性。中國神話的藝術性更多表現於靜態描述事物的想象力上,充滿了與西方神話不一樣的浪漫色彩。中國神話和西方神話一樣,都是本民族文化、藝術和精神的起源。

    這樣的猜測是有依據的,因為中國上古神話時代,是黃帝的時代,已經是具備亞細亞社會結構的“國家”,與今日中國的國家形態沒有過多區別,古人與今人的智慧和思維方式,也沒有本質變化。

  • 8 # 茅簷懶時光

    1.中國的神有多種誕生方式,比如從混沌中誕生的盤古,創世神女媧,透過刻苦修煉昇天後被冊封為神,功德圓滿的人死後也能封神,還可以服藥成仙……成神的方式比較多。而西方的天神都是誕生於天地混沌之中,天神和天神結合的下一代才能是天神,天神的數量有一定限制,沒有那麼多渠道可以成神。

    2.中國神話零散、不成體系,都是單個的孤神遊仙。除了《山海經》等文獻記載得比較集中,其餘都是片段式的零散記錄,有完整情節的不多。

    西方神話是一直傳承了下來,有完整的統治體系。以希臘神話為例,所有的神都在宙斯的領導下,有著明顯的血緣關係和分工。

    3.中國的神沒有七情六慾,不食人間煙火,必須理性而剋制,具有高尚而純潔的情操,注重自我修養,一旦觸犯天規戒律,就會受到懲罰,比如:三聖母和織女……而且神要具有以民為先的強烈社會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西方的神則沒有這方面的限制,神有七情六慾非常正常,幾乎每個神都有自己的愛情故事,神和人沒有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和人一樣也會犯錯誤,會為了一己私慾做出錯誤的決定,去爭奪權力,有好勝和嫉妒心,有好的神,也有不好的。

    4.中國的神關心民間疾苦,敬重生命,愛護人民,比如:神農嘗百草,大禹治水,后羿射日,不死之藥……這些充分說明中國神話對人類生命的珍視。對百姓生命的愛護和尊重也是中國文化的一貫精神。

    西方神話則偏重個人英雄主義,崇拜個人的榮譽和尊嚴,神不是人類的保護者而是主宰者,西方神話更多的是神和英雄的故事,不看重普通百姓的生死和幸福與否,甚至無視和遠離百姓。

  • 9 # 天佑養老

    中國神話和西方神話一個顯著地區別在於人與神的區分與塑造。華人信仰的多元化與西方信仰的單一形成對照,有如中餐的豐富多彩與西餐的單一乏味。

    中國神話是透過全民族的記憶集體傳承下來的,記錄了五千餘年前的中國原始氏族社會向奴隸社會轉化的社會場景,這個時間也比荷馬史詩所記錄的神話歷史時間長了兩千多年。從人類語言文字的發展歷史過程看,中國古人用隻言片語所記錄於地理、歷史書籍中的圖畫和文字,表現為中國上古神話更多記錄在中國的歷史中。中國的神話多是口耳相傳的單一故事。由於地理、歷史原因,中國神話儲存下來的數量少且缺乏系統性。

    最典型的是道教教義中 “故事性”神話內容,更多的被看成是某一宗教故事。這就決定了華人的傳統價值觀是中國沒有一本為神話故事而創作的專著,上古神話都隻言片語的散落在《山海經》、《水經注》、《史記》、《禮記》《尚書》、《楚辭》等古代經典中。

    中國神話中的神都是上天派來解救人民疾苦的英雄,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大羿射日等無不如此。總之,英雄就是神。中國上古神話是一個由賢者、聖人集合的神聖世界(多神論)。她們必須有大無畏的奉獻精神、都是捨己為人的。天下大同、王道,體現出君臨天下的氣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滿腔幹一番事業的情懷。寧為雞頭,不為鳳尾,折射出老百姓出人頭地的英雄情結。

    中華民族只有價值信仰(實用主義),沒有宗教信仰。任何宗教,只要與炎黃堯舜的價值觀一致,就會有人信仰。佛教來了,就地改造,狗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道教求長生,關公求護佑,趙公明保發財。中國有許多不同民族的人,進佛廟就磕頭,進教堂就禱告,進道觀就算命,各有其主,就是這個原因。所以,不必奇怪中國呈現的多宗教大融合和的奇觀。包容,為我所用,關鍵在於有用。猶如飲食文化,不管什麼食材,來者不拒,變著法烹飪,好吃就好。

    西方文明起源於古希臘文明。愛琴海是古希臘文明的搖籃。希臘優越的地理位置有利於海外貿易和海外殖民的發展,更易於從其他民族汲取多元文化要素。

    古希臘口耳相傳的《荷馬史詩》,相傳作者是盲人詩人荷馬,記錄下來的是2800餘年前的,西方原始氏族社會向奴隸社會轉化的社會場景。

    基督教的《聖經》,以及伊斯蘭教的《古蘭經》,神話的本身就是宗教教義,也被看成是西方民族或伊斯蘭教民族的歷史,宗教與神話共同形成了這些民族的傳統價值觀。

    西方的宗教信仰不同於東方的價值信仰,對神的褒貶多以力量、智慧為標尺,只看結果不看過程,只要能取勝就是英雄。許多神人挑起人類戰爭來滿足私利,也被人們頂禮膜拜。從神話故事中,就不難理解當今西方某些國家為何如此喜歡在別國挑起戰爭。今天的美國到處干涉,這種表現尤甚。

    中國神話和西方神話一樣,都是本民族文化、藝術和精神的起源。華人不信奉宗教,卻相容幷蓄,不乏精神信仰,多神並存,實用價值居上。西方的宗教,不管猶太教、基督教,信仰唯一真神,信仰融於生活之中。

  • 10 # 知憶讀書

    首先從西方文化說起,西方文化有著三大源頭;以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古希臘文明,發展為後來的科學傳統;古希伯來文明和猶太教從對上帝的敬畏,引發出宗教原罪思想;古羅馬法制文明,發展為近代法制觀念。而古希臘文明正是近現代科學文化的基礎與基石。而我認為,近代文明史之所以發源於西方,就是源於古希臘那充滿自由與民主氣息的神話傳說。華人的思維方式與西方人有區別,這種不同的思維方式的確會影響他們採取不同的行為方式。 在事件歸因方面,西方學者習慣歸因到個人,華人則強調團隊影響。西方研究者將此稱為歸因錯誤。但在中國,這一錯誤應該顛倒過來,因為華人先看情境再看情境中的個人,與西方人相反。思維方式在中西方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因此西方跨文化的思路——尋求統一、一致的機制和理念來衡量華人是不對的。 古希臘最早的哲學即是從對自然的起源、成因的探索開始的。最初提出的問題大都是涉及自然實體、本體方面的問題,因此最早的古希臘哲學家幾乎都是“物理學家”或自然哲學家。而中國古代最早的思想家們的思維是直接從對人的觀察開始的,華人的思維從一開始即以天地人為一體,也即大宇宙,而其中的核心即為小宇宙的人。 西方人的思維是從零起步的,中國古人的思維以人為核心物件。此即為中西方神話差別中現象出來的文化差別。

  • 11 # 小說大全套

    東方神系屬於,人們心目中的幻想,所以他們看起來比較神話,所以他們不食人間煙火,長生不老,表現了古代當時人們對神仙的嚮往,而西方不同,西方的神話,摻雜了各種的慾望,一看就知道,西方古代人們,肯定充滿了慾望,總之,東方神系,屬於那種高大上,西方神話,與凡人混居,所以說西方神話比較,摻雜各種慾望。

  • 12 # 遠離安逸

    這個問題問得好,有水平!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是世界人類發展史上唯一現存未被隔斷的文明發展樣式,是人類文明CROWN上的璀璨明珠。從文化上看,東西方文化差異,追根溯源,在人類神話系統形成之時就已經涇渭分明瞭,這是不同空間地域、不同勞動實踐條件下,形成的不同文化樣本。

    神話系統是文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因為當時的人類既有出於對自然和生存恐懼,進而形成對神靈崇拜產生的臆想感知,也有基於當時一定生產力條件下的勞動實踐的經驗總結。對比中西方神話系統的異同之處,其相同點在於,當時的神話系統都是在人類文明萌芽初期,透過先人們觀察、感知和判斷,以及口口相傳方式(原因是那時語言雖已成熟,但還沒形成文字,或者沒有文字記載留存的載體)形成共識、廣泛流傳,後經人們根據傳說記載、整理,而自成系統的。也就是說,它們的形成方式是相同的,或者大同小異的。東西方神話系統一經形成,對後世人類思維模式、行為模式的潛移默化影響作用便就從此開始了。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這些作用的影響已經融入了血液骨髓。中華文明憑藉其強大生命力,之所以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中一以貫之、一枝獨秀、從未中斷,是因為其自身擁有的神話系統獨特個性與眾不同,只能被模仿,無法被複制,更未被超越。試從中西方神話系統文化基因和體系因素兩方面來加以說明。

    一、中西方神話系統文化基因所表達和闡釋的文化內涵不同,起到了不同的導向引領作用。見微知著,高下立判:中國神話系統中耳熟能詳的傳說故事,無論是女媧補天、精衛填海,還是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等等,都是遠古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統領關於部族責任擔當及與命運抗爭的動人傳說。女媧造人、倉頡造字、神農嘗百藥而獻身、燧人氏鑽木取火、有巣氏築木為巢、嫘祖造絲,這些神話傳說,都清晰地表明瞭中華民族祖先在勞動中的進化。特別令人唏噓的是,面對遠古那場突如其來的的洪水氾濫,鯀治水不力依律被殺,鯀的兒子禹深明大義、矢志不渝,總結經驗教訓,三過家門不入,終獲治水成功,大地恢復寧靜,萬物生生不息,人民安居樂業。雖然神話傳說並非歷史,但也絕非憑空捏造,它們承載著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火種。

    反觀,西方神話故事伊甸園和諾亞方舟。伊甸園說的是,人類的一切源於誘惑,始於原罪。那是一個小機率事件,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間,一天人類被一條蛇打破了舒適、寧靜與美好,犯下了罪惡,被逐出伊甸園受苦受難。諾亞方舟講的是,洪水來臨前,上帝耶和華警示一個叫諾亞的好人,讓其帶著諾亞妻、兒子(閃、含與雅弗)與媳婦;並將牲畜與鳥類等動物包括雌雄帶上方舟成功逃難外,其餘生靈全部毀滅。其教義是,只有完成自我救贖,才是逃離災難的唯一通道。故事充滿了放棄、拋棄和自棄。

    二、中西方神話系統的體系結構迥異。中國神話系統主體框架線條明確,後續延展極為發散,總體呈現出焰火般開放包容的姿態。用一把撐開的中國江南油紙傘來形容中國神話系統的體系結構,比較妥帖、形象。從中國神話系統發展脈絡看,體系從無到有,從有到全面再到發揮作用,時間非常短。短時期內就十分發育,結構完備、層級森嚴,蘊含敬畏、遵從和治理效率。總體看,它呈現為“1+1+3+X”形態,第一個“1”是對未知領域的敬畏(傘把);第二個“1”是對先賢、聖人和祖宗的敬畏(傘柄);“3”是對儒釋道主流學說具有功力的敬畏(主傘骨);“X”是對各種複雜文化現象和文化心理下的衍生品所具功力的敬畏(支傘骨)。說到,治理效率,從商紂王不知敬畏,女媧娘娘派千年狐狸精、玉面琵琶精聯手滅國的傳說中可見一斑。

    從仍在發揮作用的西方神話系統體系結構分析,起初它更像傳教士的黑色斗篷,鬆鬆垮垮,稀鬆平常,甚至不入流。其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最初要麼比一般人都稀鬆平常,要麼幹了很多壞事,宙斯、愛神等等,大家有興趣自己去查。直到基督教形成體系完成政教合一,登上統治舞臺後,西方的神話系統最終完成了將黑色斗篷繫到人們脖子上的動作。並且越拉越緊。至於後來,就到了十三世紀文藝復興了。縱觀西方哲學和科學史,它是一個越來越龐雜而緊密的體系。呈現出內部壓力增大、外部不斷膨脹的趨勢,好似斗篷鼓風形成的黑球。不得不說,它的表面張力還是蠻大的。

    當前,正處在東西方文明竟和的時代,和平與發展仍然是人類的共同主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不可逆轉的大勢。我們要增強文化自信,抓住機遇,奮發有為,既要傳承好中華傳統文化優秀基因,同時充分借鑑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合理、優秀成分,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發展好中華文化;同時,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團結一切誠信、友善、愛好和平的人們,依靠彼此智慧和緊密合作,超越叢林法則,跨國修昔希德陷阱,共赴人類更加美好的明天。

  • 13 # 太白湖伢兒

    西方神話主體,主要建立在四大神話體系之上,它們分別是:希伯來神話、希臘神話、北歐神話、凱爾特神話。

    (1)其中希伯來神話影響最大。因為以此為基礎,後面發展成為了《聖經》的主要內容。因此這一脈流傳最廣,影響是深,甚至與歷史交錯混淆,成為了西方史料的一部分。主要人物有耶和華、耶穌、瑪麗亞、摩西等等。

    (2)希臘神話影響次之。主要人物有:眾神之王宙斯、太陽之神阿波羅、海神波塞冬、冥神哈迪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美麗之神杜莎等等。

    (3)北歐神話影響度又降了一個等級。主要人物有主神奧丁、雷神托爾、火神洛基、巨狼芬里爾等。

    (4)凱爾特神話影響最小。主要有四個系列:諸神與深海巨人、亞瑟王傳說、光之子的故事,及菲恩騎士團的故事。這些故事與其說是神話,還不如說是傳奇更為貼切。

    而中國神話體系也由幾部分構成:(a)道教體系。如三清,太上老君,八仙等等。(b)佛教體系。象如來,觀音,降龍羅漢等等。(c)自修及民眾推崇的後晉體系。

    對比東西方神話特點。西方神話第一、強調血統,很少有“修”的成分,神和神的後代永遠是神或者半神,凡人再利害也難逃被滅的宿命;第二、一神論嚴重,跟隨摩西《出埃及》途中約有一半的人,因為不再相信耶和華而慘遭殺戮,這可是他們自己的同胞!幾大體系根本從來就沒有形成有機的統一;第三、西方諸神與其說是神,還不如是超人,除了本事比凡人大,擁有不死之身外,在精神上具備了凡人所有的人格特徵:貪婪、虛榮、勢利、仇恨、喜怒哀樂樣樣俱全!這就直接導致了西方文化中向二元對立的思想,思維簡單,非黑即白,永遠想用一紙法律解決所有問題!動不動就對人類絕望,動不動就想滅世。神都有這樣的思維,更何況凡夫俗子。所以西方在對其它文明發動的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漢戰爭……都是那麼理直氣壯,那麼理所當然!

    而中華神學體系則不同。從神混沌天神,到盤古氏(元始天王,浮黎元始天尊),到創世神天吳,畢方,據比,豎亥,燭陰,女媧 ,到三皇 :伏羲(天皇)、炎帝神農(地皇)、黃帝(人皇) ,到五帝:黃帝軒轅、顓頊、太昊、炎帝、少昊,到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太上道君),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太上道祖),到六御:中央玉皇大帝、妻:王母娘娘(西王母)、北方北極中天紫微大帝、南方南極長生大帝(玉清真王,為元始天王九子)、東方東極青華大帝太乙救苦天尊、西方太極天皇大帝,到天宮各仙位:千里眼、順風耳、金童、玉女、雷公、電母、風伯……體系完整,分工明確,且其中不乏象:關元帥(關羽)、八仙、詼諧歲星(東方朔)、顯化真人(張三丰)、門神秦叔寶、尉遲敬德、茶神陸羽、酒神杜康 、賊神時遷、武穆王岳飛等修道有為之後晉者。後來佛教傳入,又在仙班增設:佛、菩薩、金剛、羅漢等等。中華神學體系既講血統又講修為,兼顧民意與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同時又盡顯包容。諸神在精神上超凡脫俗,卻又不失有血有肉,且與時俱進深刻溶入時代要素,成為我們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也直接影響了我們的思維方式,我們把天大的困難叫“劫”,當“劫”來臨時我們凡人不會放棄,諸神亦不會方棄,更不會象西方的神,將“滅世”進行得那麼理所當然,而是人神共濟、共同“救世”,共同“渡劫”!

    此次疫情可見一斑!

  • 14 # 獨孤居士玄玄子

    簡單節要的講:就是西方神話是傳說,東方神話是現實!西方神話故事代表當時人民的美好願望甚至是杜撰的虛構角色,而東方神話則是實打實的歷史事件與人物,只不過被後人不斷美化拔高才有關帝廟,關羽變為財神……當然歷史上各個宗教的創始人肯定都是真實存在的高功大德之人。不論是老子與闡明天地萬物宇宙法則的道德經;釋迦摩尼傳承大小乘佛法與佛教經典;基督耶穌與聖經舊約新約乃至伊斯蘭先哲默罕默德與古蘭經;以及傳承至今的孔聖人與儒家經典齊家治國平天下……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 15 # 雜談今古

    中西方神話從內容上看存在許多共同之處,如混沌初開、人類起源等都很相似,神話中的人物大都也相似,中國神話中的伏羲、女媧,西方神話中的亞當、夏娃,中國有玉皇大帝西方有宙斯,西方有阿波羅中國有嫦娥。

    相似的人物相似的故事情節,彷彿編故事的人商量好的。其實這並不難理解,畢競人類有著共同的祖先,有相同的生存經歷,在思想與文化方面的發展中西方也是同步的。

    神話並不完全是虛幻的,只是遠古人類對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以及對久遠年代無法探究的生產生活情景用虛擬的形式來表達。

    中西方神話的不同之處在於神話人物的刻劃比中國神話人物更細膩生動,而中國神話故事似乎更能反映遠古部落文化的發展經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男人剛開始都很熱情,但後來就不回覆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