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為龍
-
2 # 子易玄
古書以及現在的日本書籍都採取豎文字排版,採取豎文字排版在不同段落間會出現明顯留白,再加上同一段落或句子都會由介語相連容易斷句,就算不用標點也能閱讀。
-
3 # 聲聲慢youngman
中國古代文字書寫是沒有標點符號的,最多有個句號,期間沒有其它標點。所以古典文籍讀懂的基本功是斷句,就是俗話說要讀到“句頭上”,否則就亂套了。日本文字初創是借鑑學習漢語的,讀法與古漢語讀法基本一樣。現代中國漢字語言的標點符號體系是學習借鑑西方的,才有逗號、分號、問號、感嘆號、引號、省略號、破折號等等等等。所以,人類文化是相互學習借鑑融合發展的。
我記得有一個成語叫“斷章取義”,指不顧全篇文章或談話的內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雖然是一個貶義詞,但是可以反映,不用考慮作者的本意,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解析,用現代話來說就是“一千個讀者,就是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理解不同,每個人會按照自己的習慣來分段安句。
我們也會想到古代的“文字獄”,一句話、一句詩詞,分開一個詞語就會有另外的解釋。
其實我們現在的古文文章或者詩詞,都是專家學者幫我們加上了分段詞的標點符號,使我們讀起來朗朗上口,但是解釋也就固定下來了。
記得讀書時期語文老師說過:“古人不是看,是反覆地讀,慢慢地讀,讀出聲音來,朗讀能讓人沉著思考,按照自己的理解讀。”這或許就是“咬文嚼字”吧。
能不能斷句是古代讀書人的基本功,如果連句子都斷不了根本就不能叫讀書人,這也是那個古代讀書人的集體認同感。古人的書籍文章,雖然沒有標點符號,但是有“句讀”,私塾老師教授學生時,用紅筆斷句,學生水平提高以後,不需句讀,就能夠通讀文章。一般有點文化的人,也逐漸適應了這種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