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信陽人評
-
2 # 常棣tandy
要知道戰爭的規模就有必要了解夏商周時期武裝力量的情況:
一、夏朝時期的武裝力量直屬夏王的軍隊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即衛隊式常備武裝和兵民合一的民軍。
數量不大的常備武裝是由英雄時代軍事首長武裝扈從演化來的,以貴族子弟為核心,國家建立以後,更吸收了作為王之近侍的男女奴隸來擴充和加強了這部分力量。夏太康失國後,篡奪了王權的后羿又因寒浞策動政變,被“家眾殺而烹之”,其“家眾”與商代從事征伐的“多臣”以及西周時在內朝為王之衛隊,外朝為軍隊之精銳的“虎臣”,都屬於這類武裝或其孑遺。
作為國家機器的重要構成部分一一武裝力量何以會讓奴隸擔任,常為人所不解。實際上,恩格斯在論及雅典國家產生時曾談到,警察和國家一樣古老,雅典人在創立國家的同時,也創立了警察,即憲兵隊,不過這種憲兵隊卻是由奴隸組成的,因為“這種警察職務,在自由的雅典人看來是非常卑賤的,以致他們寧願叫武裝的奴隸逮捕自己,而自己卻不肯幹這種丟臉的事。這仍是舊的氏族思想”。
從中國豐富的史料看,當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終於炸燬氏族制度的外殼時,與人民大眾相脫離的公共權力隨之誕生,但由於氏族制度的傳統習俗、習慣勢力根深蒂固,要想掃除和廓清它,統治者不得不部分地依靠奴隸去做,不僅是部分武裝力量,就是一些原始官吏也是由奴隸充任的。因此,從常備武裝力量的起源看,羿的“家眾”身份有別於《夏書》中與“元后”相提並論的“眾”,是由家內奴隸構成的扈從,這種武裝力量產生於英雄時代、並儲存在商周王朝中,因此在夏王朝也必然存在過,只不過由於夏代文獻的不足,夏代軍隊中的這一構成部分往往被人所忽略。
夏王直接統率的王朝軍隊另一部分就是由自由民一一眾構成的,是兵民合一的民軍。文獻記載:“《夏書》有之曰,眾非元后何戴,後非眾,無與守邦。”眾在政治上擁戴“元后”,即明君,君則要靠“眾”保衛國土,所以“眾”不是奴隸,而是奴隸制國家服兵役的公民,也就是農村公社的成員。他們平時從事農業生產,以“五十而貢”的形式交納什一稅,維持國家機器的運轉,戰時服兵役,為統治者守衛或開拓疆土。
少康逃奔虞思,得綸邑立足,“有田一成,有眾一旅”,古代田制方十里為成,合一百井,九萬畝,除去溝渠道路,可得耕地六十四井,容五百七十六耕夫,可徵召500 兵員,組成一“旅”軍隊,足見眾是和土地聯絡在一起的,他們亦兵亦農,不是常備軍,卻是以土地財產為基礎的奴隸制國家基本軍事力量。
“旅”的本字是用一支集合在旗幟下的隊伍來表示的,這一用語出現標誌著一種新的武裝力量形成了,它區別於氏族制度下沒有固定編制的武裝。傳說黃帝時已對氏族武裝進行了一些改造,但真正代表與人民大眾相分離的公共權力的軍隊,應是在夏代和“寓兵於農”的兵役制度一起產生的。
夏王朝的統治是建立在夏后氏政權及一批擁戴夏后氏的方國侯伯及強宗大族軍事力量的基礎上的。如文獻記載,“禹為姒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戈氏”、斟尋、斟戈都是支援夏后氏統治的“同姓諸侯”,昆吾“為夏伯矣”,即服屬的方國伯長。
他們都屬於大大小小金字塔式階級結構頂端的人物,有屬於自己的衛隊式常備軍和兵民合一的民軍。這些相對獨立的地方勢力與中央王朝處於敵對狀態時,以自己的軍隊與夏后氏抗衡,如有扈氏與夏後啟的戰爭,而服屬的侯伯則要承認夏王的最高軍事統帥權。
所以夏王朝的武裝力量包括直屬夏王的軍隊和侯伯軍隊,夏王可以親自率領這些軍隊出征,也常命令侯伯出征,如前述啟徵西河,命彭伯壽出師;仲康時徵羲和,“胤侯命掌六師”,夏代尚無“六師”之制,而且仲康時正是夏后氏政權衰微之時,所以它的涵義是令胤侯專征伐,即以自己的軍隊,執行夏后氏的討伐命令。
《司馬法》記載,“旗,夏后氏玄”,“章,夏后氏以日月”,是說夏后氏的軍隊用黑色的旗幟,嚴肅而威武,用日月作徽號,象徵光明。可見當時的軍隊各有自己的旗幟和徽號作為標誌。
夏代的兵種主要是步卒,作戰方式以步戰為主,已開始有了戰車和車戰。文獻記載“奚仲作車”,又說奚仲“為夏車正”,還記載“《夏書》日:‘賦納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反映夏代已用車酬勞賞功,在社會生活中已佔有較重要的地位,還專設“車正”一職,負責製造、管理車輛。
此外王亥“作服牛、相土作乘馬”之說,反映當時已有畜力牽引,而畜力牽引的車出現,是車用於作戰的前提。古作兵車之法是車上三人,左人執弓主射;右人執矛或戈,主擊刺;御居中,駕車御馬。《甘誓》所謂甘之戰中“左不攻於左,汝不恭命;右不攻於右,汝不恭命;御非馬之正,汝不恭命”,正是從左、右、御職責的角度提出作戰要求,預示當時已有了車戰。
兵種的構成受社會經濟、武器裝備等制約,目前田野考古尚未見夏代車輛的遺蹟,但從當時社會經濟和手工業發展水平看,已為需木工、銅工、皮革工等多工種協作的戰車製造業創造了條件。
從已發現的兵器,尤其是青銅兵器看,主要也是可以裝備車兵的鏃和戈。不過夏代的戰車和車兵應有一個發展過程,大約首先用於將領和衛隊式常備軍中,在夏代早期數量還較少,以後獲得擴大和發展,夏代晚期可能已達到一定規模,以至古代相傳湯伐夏桀已用戰車部隊作先鋒,突擊滅夏。
二、商代武裝力量構成商代武裝力量的構成,大抵可分為兩類:第一類王朝的守衛部隊,最早是從王的扈從軍演化來的,也就是後來的“禁衛軍”,包括守衛王都王宮的多馬衛、多射衛、多犬衛,屬於精銳的行使武裝警察職能的軍隊。其中部分人員是從多臣、多僕、多馬羌等非自由人中選拔組成的,帶有專職武裝的性質,其統領為小臣、多馬羌臣等。
第二類正式作戰的武裝,是出征前臨時按族邑徵調的,王室貴族的族軍是其骨幹,編成師、旅、行等作戰部別出徵或戍守,族邑之長擔任相應的各級統領。有些武裝行動動用兵力較少時,僅徵調王族、多子族或三族、五族的族軍。王室貴族的武裝也包括兩部分,一是以貴族子弟為核心,包括一些臣僕構成的扈從軍;一是平時務農或從事其他生產,戰時應徵的族眾。
臣服於商王朝的方伯、諸侯軍隊的構成,也有大抵相似的組成,有帶專職武裝性質的禁衛軍和亦兵亦民的民軍。方國的軍隊不僅要維護方國的統治,還要聽從商王調遣,成為商王朝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
目前,對於商代是否有常備軍存在著不同意見。有研究者指出商代已有常駐的師旅所在地,卜辭中有“歸於右師”、“往見右師”、“在師”、“至師”,還有使在師的人歸來,都說明師是一種軍事實體,有人員在其中活動;還有“至雀師”“韋師寮”,說明地方的守衛部隊也有軍職寮署。
尤其是殷墟後期的征伐卜辭中,少見“登人”、“共人”等臨時徵集兵員的內容,卻常見“今夕師不震”、“今夕弗震王師”,透露出“師”常作為調遣的整體,從而揭示出商代晚期軍隊組織有了一定的變化。這種固定的軍事編制,以貴族為骨幹,有一些較長時間在軍中服役的人員,反映帶有常備性質的軍隊已出現了,它體現了國家機器的日益完備。這種看法是有道理的。
此外,還有研究者認為多臣、多馬羌是職業武裝隊伍,多射、多馬是常備性武裝隊伍,還有軍事管理的後勤人員,也屬於職業軍人。因此常備武裝隊伍是存在的。
在殷墟卜辭中,商代的軍隊有師、旅、大行、行的編制。文獻記載,古代社會軍事組織與村社組織相結合,“五戶為伍,以首為長。十夫為什,以年為長”。早有研究者指出,古代中國也曾存在過十進位制的氏族組織,反映在軍事編制中則有百人團體、千人團體。隨著氏族制的衰落,家的地位逐漸提高,才有了伍的組織。商代軍隊基層組織應也有什、伍,只不過在商王的卜辭中沒有出現。
甲骨文中常見的基層作戰單位是“行”。“義行”,“行”前一字都是族邑名,也指以該名號相稱的族邑之長,所以某行即為某族邑之長統領的軍行。在實戰中,為了便於互相配合,往往以三個軍行分左、中、右組合編隊。
上行就是左行,東行是右行,與中行相配合,進,便於包抄,退,可互相支援,所以三行的組合編制也是常用的戰鬥單位。
“行”作為戰鬥的基層單位是百人團體,合左、中、右三行的三百人團體是卜辭中的“大行”。氏徽號的銅器,從而可知每一大行包括左、中、右三個軍行,行和大行的關係是三進位制,每一大行三百人。行和大行都是作戰和戍守經常派出的軍事單位。
大行以上的編制單位是旅,也有左、中、右之分,這一級編制是征伐中動用最多的,因而也成了軍旅的通稱。大行和旅的關係應是十進位制,一大行三百人,一旅三千人。三千人,是大規模徵兵時最常見的徵召數字,也是一般征戰中投入的兵力。
旅以上的編制是師。武丁時有“中師”,“右師”,武乙文丁時,更有“王乍三師右中左”。有研究者指出,這可能反映徵集制的發展,將全軍分為右中左三大隊制度化,同時任戶計民以預定軍籍,納入所屬編隊及各級軍官之下,以便於徵集作戰。按十進位制編隊是根據陣法需要形成的軍隊組織形式,它的實質性紐帶仍然是族,族軍不是獨立於軍隊組織以外的特殊武裝。旅和師的關係當為三進位制,右、中、左旅合為一師,徒兵九千加上戰車甲士後勤近萬人。右、中、左三師則為三萬,這或許是商代後期可以隨時徵召的民軍人數。
三、周代武裝力量構成西周王朝的武裝力量主要由王室直轄軍隊和諸侯國的軍隊構成,另外還有公卿大夫的“族軍”。這些作戰部隊是保衛政權和維護國家統一的柱石。禁衛軍和治安部隊分別擔任守衛王宮、保衛周王和維護社會治安的任務。
1、周王室的軍隊
“六師”和“八師”是王室直屬的兩大集團軍,一個以豐鎬為基地守衛西土,一個以成周為大本營,鎮撫東國和南國。這兩大集團軍的強弱,關係著王朝的興衰,因此周王始終把它視作鞏固政權和實施統治的工具,不斷進行整頓和加強。
“六師”是周人滅商前組建的一支勁旅,文王時就以這支軍隊東征西討,他伐崇時的盛況是“周王於邁,六師及之。” 周王在前急行,“六師”緊緊跟隨。武王伐商時“六師未至,以銳兵克之於牧野。” 這是說武王未等“六師”趕到,就以精銳先頭部隊聯合諸侯之師在牧野戰勝商紂大軍。康王即位時下令“張皇六師,無壞我高祖寡命。”“張皇六師”就是“張大其六軍”。
這句話表明康王即位後進一步加強“六師”的建設,保障文王創下的基業不被毀壞。詩人歌頌宣王伐徐前曾積極主動地進行“整我六師,以修我戎”的戰備訓練,為戰勝徐方做好準備。從這些記載看出,文王建立的“六師”既是武王繼續創業的強大後盾,又是鞏固王朝西土和打擊東土叛亂勢力的無敵大軍。
周王命令東宮(太子)率六師追擊前來犯境的巢國軍隊。正與文獻中的“六師”含義相同,二者必是指同一軍事組織。金文中的“六師”又稱“西六師”,這是因為它始建於周人興起的西方和守衛西土為主要任務。
滅商後周王朝又在殷人故地組建“八師”,見於西周甲骨和金文,成康時期甲骨將“六師、八師” 並提,“師”字寫法與金文一致。金文中的“八師” 又稱“殷八師”或“成周八師”。周初建立“八師”的目的在於監視殷人,故稱“殷八師”,而“八師”又以成周為基地,所以又呼作“成周八師”。
這兩種名稱的“八師”,有人認為是兩支軍隊。其實不然,因為在執行作戰任務時從未見兩種“八師”出現在同一銘文中,即使在東方戰事吃緊,抽調“西六師”與“八師”協同作戰時,也不見有“殷八師”和“成周八師”會合抗擊敵人的記錄。這充分反映出它們不是兩支軍隊,而是同一支軍隊的兩種不同名稱。
何況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社會組織形式都不可能允許在東方同時存在兩支“八師”軍隊,還是以西周“共有十四師,分為兩個體系”,即“西六師”和“成周八師”為妥。至於“八師”的構成人員,一種意見認為:“‘八師’,則系周人克殷後,將殷人投降的軍隊改編而成"。另一種意見主張:“成周建成後,周朝把殷遺民遷到那裡,居於成周東郊。八師自然不是殷人後裔,而是由周人組成的。” 這兩種意見各有各的道理,但都過於絕對化。
實際上“八師”內既有殷人又有周人,只是他們各自所處的地位有所不同。徵引孔安國發掘的歷史資料說:“四國民之賢者有十夫,不從叛逆,其來為我翼佐我周,於是用撫安武事,謀立其功。”在東征中周公使用了以十夫為首的武裝力量,平叛“三監”和武庚之亂後,這部分武裝力量很自然地成為周人掌握的軍隊組成部分,很可能是構成“八師”的武裝力量之一。
周初,因周、召二公“分陝而治”,自然他們二人也就是“成周八師”和“西六師”的最高軍事首長。周公去世後,其子“君臣分正東郊成周”,即主持成周的軍政大事,昭王時“周公子明保尹三事四方”,執掌東方事物,其後“伯懋父以殷八師徵東夷”,說明周初先後由周公、君臣、明保、伯懋父作“成周八師”的統帥。西周中期“西六師”曾由太子統帥(見前引鼓器簋),夷厲時代武公擔任過西土的軍事長官。
看來兩大集團軍一直由王朝的執政者們直接或間接掌管,服從周王的調遣指揮。十四師的兵力達五、六萬人之眾,這在三千年前後的黃河中游地區是無比強大的軍事力量,調動、指揮得當,完全能夠擔當起鎮撫殷民和保衛疆土的重任。
2、諸侯國的軍隊
王朝武裝力量的另一個組成部分是諸侯國軍隊。原在王畿西部的諸侯國都有自己保境安民的軍隊,滅商後分封到東土、北土、南土的諸侯國是以武裝殖民的方式進入新領地的,自然應有足夠的兵力保衛新生的侯國政權,代表周王鎮守一方。
但有鑑於殷商時諸侯國叛服無常的教訓,周王在分封諸侯時對其等級和軍隊數量有嚴格限制,春秋時魯國叔孫穆子追述西周時天子、諸侯的軍制說:“天子作師,公帥之,以徵不德。元侯作師,卿帥之,以承天子。諸侯有卿無軍,帥教衛以贊元侯。自伯、子、男有大夫無卿,帥賦以從諸侯。是以上能徵下,下無奸慝。”據韋昭詮釋:元候為大國之君,三卿命於天子;諸侯為次國之君,二卿命於天子。
又說諸侯無軍是無三軍,小國無卿是無命卿。三個等級的諸侯,大國和次國分別有三師和二師軍隊,由命卿統帥,小國僅一師軍隊。這種諸侯等級、命卿和組建軍隊相結合的制度,諸侯國只能在與其地位相應的範圍內組建限額軍隊。
周初確實實行過叔孫穆子所說的軍制,如《尚書·費誓》載:“魯人三郊三遂。”依照學者對《周禮》鄉遂制度的研究,“三郊”即“三鄉”,居鄉華人有當兵義務的規定,周初伯禽又任王朝卿士,魯國當然有資格實行“三郊三遂”體制,可以作三師。春秋晚期晉侯遵循古禮“舍新軍”,使晉國合於“半天子之軍”的制度,即“周為六軍,諸侯之大者,三軍可也。”
這裡的“六軍”是指宗周地區的“西六師”而言,不包括周人滅商後組建的“成周八師”。大國三軍可能是周初分封諸侯,急於鞏固政權情況下的產物,而後隨著王權的加強和各地諸侯國政權的穩固,以及禮制的進一步完善,大國不再組建“三師”,方伯也只能有“二師”。
這一變化在魯國曆史上表現得尤為明顯,如伯禽就封於魯時周公在朝執政,成王特許伯禽在魯“大啟爾宇”(開拓疆土),魯國才得以有“三師”, 其後只有“二師”。何休在解釋這一歷史變化時說:“《禮》天子六師,方伯二師,諸侯一師。”
《禮記·王制》之說相合,即“大國三卿,皆命於天子”;“次國三卿,二卿命於天子,一卿命於其君”;“小國二卿,皆命於其君。”顯然,大國猶如周初的魯國,次國為方伯,小國為一般諸侯。據鄭玄、孔安國等註解,分別應當有命卿三名、二名、一名,因而命卿所率軍隊為“三師”,“二師”和“一師”。
但自周公及其子伯禽歿世後,朝中已無那樣的安邦定國重臣,故其封國大者莫過於方伯,所以“次國”就是諸侯中的大國了,有“二師”軍隊已是法定中的最高限額。小國一師的傳統,直到春秋前期周王仍堅持這一原則,如“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軍為晉侯”,就是將莊伯的晉國視為小國。
即使成為霸主以後的晉國,已是“作五軍” 的大國,仍只有一個命卿,晉侯請周王“以黻冕命士會將中軍,且為大傅。” 便是突出的一例。這些例證說明,小國一師的觀念是何等的根深蒂固。
3、各級軍事建制
有關周人軍隊編制的史料,最早見於《逸周書·武順》:
五五二十五日元卒。一卒居前曰開,一卒居後日敦。左右一卒曰閭,四卒成衛曰伯。三伯一長曰佐,三佐一長曰右。三右一長曰正,三正一長曰卿,三卿一長曰闢。
注家指出文中的闢是指國君,即諸侯;“敦”猶“殿”。如果這篇文獻像有的學者評價《世俘》那樣可信的話,那麼這個“闢”很可能就是殷墟卜辭中所稱的周侯,因而可以將這段文字看作是周人還沒有將軍隊擴編為“六師”時的軍制。這種軍制的低階編制起於五和四,再逐級成“三三”建制。而《尚書·牧誓》裡師氏之下有“千夫長、百夫長”稱謂,兩相對照,顯示出周人早期軍隊是以“十進位制”和“三進位制”為主進行編制,與商代的軍隊編制沒有顯著差別。
周人組建“六師”以後,正式將軍隊的最高建制命名為“師”,直到西周晚期這一名稱未變,如宣王時“整我六師”伐徐戎,或伐荊楚“喪南國之師”。作為軍隊建制的師,夷厲時期的金文仍稱“西六師、殷八師。” 所以整個西周時期軍隊的最高建制是師。
據《夏官·敘官》六級軍隊建制的長官名為命卿、師帥、旅帥、卒長、兩司馬和伍長,自師帥至兩司馬的爵位是中大夫、下大夫、上士和中士。《敘官》又載“二千五百人為師”,“五百人為旅”,“百人為卒”,“二十五人為兩”,“五人為伍”。對於各級建制士兵數量,更是眾說紛紜。
若按這個數量計算,“六師”只有1.5萬人,“成周八師”也僅有 2 萬人。諾大的周王朝,王室直接控制的軍隊僅僅 3.5 萬人,這樣兩支軍事力量顯然應付不了來自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異族的挑釁和入侵。
康王時期的小盂鼎銘文載有盂伐鬼方的戰績,一次戰鬥就“執獸三人,獲馘四千八百(又)十二馘,俘人萬三千八十一人。”敵人被斬殺俘獲近 1.8 萬人,可以想見鬼方出動的兵力當在 2 萬以上。若要戰勝這樣一支遊牧族勁旅,盂所率部隊的數量至少應與之相等,依《周禮》規定的“六師”人數只有1.5萬人,即使“西六師”全部出動也僅有敵人3/4稍強的兵力,是難於戰勝善於奇襲的鬼方入侵者。
《詩經·小雅·采芑》為我們探知“六師”人數提供線索,宣王命方叔南征荊蠻的兵力是“其車三千”。清人徵引文獻考證這是“六軍”的車數,每乘有甲士、徒兵 25 人,共 7. 5 萬人。據此,有人推斷宣王時已完成厲王提出的軍制改革,天子擁有六軍。然而前面已論述直到西周晚期軍隊最高建制仍稱師,而且金文中也未見“軍”字出現,戰國時金文裡才使用軍字,因此這個車數還不能遽定為六軍的數額,也不能排除是“六師”的可能性。
以此類推“成周八師”的兵力為10萬人,東西兩大集團兵力近 18 萬兵力,這在三千多年前確實是無比強大的軍事實力。按我們從金文和文獻資料實際分析,儘管軍制已經改革,西周晚期還未出現軍一級建制,可能在原有建制基礎上擴大編制,因而師、旅的人數可能為12500 和2500 人。
至於旅和百人卒之間所轄兵員懸殊太大,從作戰指揮角度考慮,西周時應像商代萬人旅之下有千人“大行”那樣一類建制,在大規模的車戰中準確傳達師、旅長官的作戰號令,達到全軍協調一致,進退有序,方能在交戰中控制戰局。這一點,可從春秋時楚國戰車部隊中有“偏兩”編制得到啟示,即“一偏十五乘,兩偏三十乘。” 正是介於旅和卒之間的一種建制。今後當從金文和文獻史料進一步探討這種編制,儘可能恢復西周時軍隊建制的全貌。
由此,夏朝時期,由於史料缺乏尚無法估算出戰爭規模,但是可以猜測應該在千人規模,不會或者很難超過萬人。而到了商朝時期,戰爭的規模應在三到四萬人規模。到了周朝時期,戰爭規模應該能達到18萬上下。
(正文完)
-
3 # 玉言
商晚期才有甲骨文,這之前沒有文字記錄,沒有考古發現,談論戰爭狀況是欲信口開河。東周戰國時代戰爭頻繁,根據文字記錄還可以議論一番。
-
4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對於商周時期的戰爭,儘管史書多有記載,但後人對史書所呈現的數字質疑頗多。
不過,中國史家歷來嚴謹,我們在持“懷疑精神”的同時,不妨先“懷疑”自己“懷疑”得對不對。
商代戰爭(除了牧野之戰):三萬以內商代以前的戰爭規模,因為過於遙遠,連“信口開河”的資料都沒有。咱們就根本無從掌握了。
最早關於戰爭規模的記載,出現在商代甲骨文中。
殷王每次發兵,大約在3-5000人。
最高的發兵記錄出現在武丁時期,當時,曾在三個月內連續徵兵七次,共動員了23000人。
單次出兵的最高記錄,則出現在武丁之妻婦好討伐羌方時,兵力為15000人。
如果把交戰雙方兵力都算上,規模較大的戰爭應在3萬以內。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資料,都是對外戰爭的資料。這些作戰的地點都遠離商人王畿,受制於當時的交通運輸條件,兵力動員的主要制約因素不是兵源,而是補給、運輸。
因此,10000多人的作戰部隊,是對外作戰動員能力的極限,卻不是兵源的極限。
商的最後時刻,牧野之戰,王畿附近的決戰,動員能力與之不可同日而語!
牧野之戰:14-20萬商周之際的牧野之戰,應該是戰國以前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
《史記.周本記》的記載是:周軍有“車兵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諸侯軍“會者車四千乘”,商紂王軍“發兵七十萬人”。
對於這些數字,尤其商軍的數字,幾乎沒有人相信。
其實,《史記》已經中國古代最嚴謹的史書了,值得起碼的尊敬,後人真別急著否定人家!可能咱們理解有偏差呢?
先聊聊周軍和諸侯軍。
周軍動員“車兵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
參考《周禮》,周初一乘,車上車下共30人(後來步兵比例逐漸提高)。300乘就是9000人。
加上虎賁、甲士,一共57000人。
這個數字,與後來城濮之戰時晉文公的兵力基本差不多,而從牧野之戰到城濮之戰,雖已隔數百年,但生產力並沒有出現革命性進步,所以,周軍的數量應該算是比較靠譜的。
諸侯軍:合車4000乘。
這個數字無法核算。因為,當時還不是周天下,各諸侯一“乘”兵力未必與周人一致。實際上,許多文獻顯示,即使到了西周,有的諸侯的一乘也才5人。
周天子在孟津會諸侯八百。
商末周初時,各方國平均人口不過8000人,一國出個幾十人參加作戰,不算不給面子。
所以,諸侯軍大約有數萬。
周軍與諸侯軍合計,大約在7-10萬。
而《史記》對紂王兵力的描述,似乎很容易被誤解。
帝紂聞武王來,亦發兵七十萬距武王。——《史記.周本紀》
發兵就發兵,為什麼“亦”發兵七十萬呢?《史記》惜字如金,不可能無緣無故加上“亦”字。
這說明:所謂七十萬,並不是70萬,而很可能是與周軍相當,也是7-10萬。
古文將兩個數字連在一起,以表達範圍是很常見的做法。比如:三五人,就是表示3-5個人。
當時,由於周軍突襲,商軍主力遠在淮夷,但紂王仍可能臨時集結7-10萬人。
牧野之戰,是決定商族命運的一戰,如果失敗,依上古時期的特點,失敗者可能全族都會淪為奴隸!
所以,此時紂王帶來的兵,不是常規的“軍隊”,而是有多少人拉多少人!
《商君書》曾描寫過戰國的守城戰:守城時,“壯男”一組、“壯女”一組,“老幼病”一組,全部都要參戰!
戰國與商代相去甚遠,但在亡國危機面前,青壯年,甚至老弱病殘,全部都會參戰,這是不論古今的人之常情!
秦朝末年,陳勝吳廣起義軍攻入關中,大秦情急之下,發驪山囚徒(《後漢紀》說有70萬)抗敵!
紂王應該沒有大秦驪山那樣的浩大工程,但臨時徵發大規模的武裝(包括平民和被裹挾的奴隸)並非不可能。
因此,個人認為:《史記》沒有亂說,此戰,雙方都投入了7-10萬人,共有14-20萬在戰場廝殺。
春秋時期:十萬左右春秋時期的戰爭,數字爭議就小多了。
據《左傳》記載,城濮之戰時,晉軍車700乘。
按照杜預註解,春秋時,一乘兵力已經增加到了75人,所以,此戰,晉軍有兵52500人。
對於楚軍參戰兵力,《左傳》未加說明。網路上關於10餘萬人的說法並無出處。
不過,楚軍兵力至少與晉軍旗鼓相當是合理的推測。
所以,交戰雙方合計10餘萬的戰役,已經是春秋時期超大規模的作戰了。
當然,大部分角逐,規模應當還在數萬。
戰國時期:大膨脹戰國時,井田制瓦解,“華人當兵,野人不當兵”的限制被打破。
各華人口的大多數,已經不再是奴隸,而是被納入編戶的農民,都成了徵兵物件。
各國的徵兵範圍大幅提高,兵源暴漲。
“二十冠而成人,與戎事”。
因此,如《戰國策》所言,秦、楚都“帶甲百萬”,其他諸侯“帶甲數十萬”。
對於戰國的兵力,許多朋友有疑問:為什麼後來大清一統天下,那麼大疆域,那麼多人口,總兵力才不足90萬,戰國各諸侯真有這麼多人嗎?
這是兵制問題。
所謂大清兵不滿90萬,指的是八旗、綠營這些”經制兵“,他們是“世兵”,也就是長期服役的職業兵。
按照職業兵這個標準,那麼,戰國也只有“秦銳士”、“魏武卒”這些常備軍,兵力都不過數萬而已!
顯然,光靠脫產的職業兵是無法應付戰國的戰爭烈度的。
同時,戰國時期的大規模戰役,多發生在交通便利的樞紐之地。
列國調兵調糧,不需像後世討伐匈奴、南蠻一般“跨越大漠”、“深入不毛”,也不需像諸葛亮一樣翻越蜀道,因此,兵源轉換為兵員,投入作戰非常便利,不會出現後世與匈奴作戰時“十個人的口糧運到前線只剩一人量”的困難。
因此,戰國時期的戰爭規模之大,殘忍程度之高,幾乎是歷代之最。
因此,戰國時期,出現了長平之戰、秦滅楚之戰這種數十萬級的大戰,打得”男子半數死於長平”、打得“舉國皆空”,是真正的“血不流乾誓不休戰”。
總的來說,兵力是一個統計問題。
因為統計口徑、統計方法問題,史書所載的數字或許會令人不解。
但是,那些史家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作者治學嚴謹,不信口開河。
後世更不可以因為有一些不解之處就輕易認為前人信口開河。
-
5 # 勇戰王聊歷史
規模真不大!小時候看《封神榜》時,覺得電視劇太不專業,就十幾個人打一架就算戰爭了。現在想想,雖然電視劇誇張了。但是,當時講究“義戰”順應“天命”。再加上人口有限,經濟不發達,出兵人數真不多。
夏朝時,人口少,一場戰役能出動上千人,都算“滅國之戰”了。
商朝是,軍隊數量開始增加。有文獻記載,商朝一次徵兵也就是1000人到3000人居多,上萬人都很少。滅國之戰,需要舉全國之兵,才會上萬人。商王伐羌方,動用全國一半兵力,才一萬三千人!殷墟甲骨文卜辭還有記載:“王登人五千徵土方”。這裡的人數,應該包括後勤雜役的。所以,我推測商朝戰爭規模在幾千人。
西周時,人口增加,戰爭規模超過一萬人。《周禮·夏官》記載:一個“軍”是一萬有二千五百人,一個“師”有二千五百人,;“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金文中又有記載"西六師"、"成周八師"、"殷八師"的記載。這裡的人數,應該也是包括後勤雜役的,不全是作戰部隊。所以,周朝時一場戰爭也就雙發加起來,應該能上萬吧。
但是,古文記載好吹牛!也是古人喜歡“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文筆,所以,實際人數應該更少才對。
曹操還經常帶著幾萬人冒充二三十萬大軍。赤壁一戰,曹操領著二十多萬人,號稱八十萬大軍!所以,你按照這個比例打個折。就能估算出有多少人。
-
6 # 火器工坊
這個說來有趣,夏朝因為實在是出土文物太少,很難推斷夏朝的作戰模式,我們就只能說一說商周時期的戰爭。
先說一下商朝,首先商代的中國是沒有馬拉戰車的,那個時代的中國還沒有使用馬匹。而且當時的黃河流域的氣候是這個間冰期最溫暖的時代,溫暖到北方有大片的竹林,有大象有犀牛,因為黃河流域的亞洲象體型較小,因此被稱作“黑豬”。此時中國計程車兵普遍是不披甲的,貴族的盔甲以犀牛皮為最佳。耕地除了牛耕還有象耕,但是並不流行。根據《呂氏春秋》裡面記載“商人馴象,為虐於東夷”說明了商代存在少量的象兵(是不是有點刷三觀)。作為主戰武器,通常為弓箭、青銅鉞、青銅矛、短戈和棒子。因為對青銅器運用的熟練,因此對當時的周邊部落是有碾壓實力的。
再說一下週朝,周族始祖傳說是射太陽的后羿,位置位於今天的陝西西安一代,與今天不同,當時的黃土高原是一個水草豐盛適宜耕種和放牧的好地方。最主要的一點,這也是中國與外界文明交流的門戶,從赫梯人發明了戰車之後,隨著商業的交流,戰車流傳到了周族(雖然根據《滕縣誌》記載,中國夏朝就有了輪子,但是一直沒有用於軍事用途)。周族有了戰車,再加上對馬的馴化,軍事實力大大增強。正趕上紂王時期的商朝四處平亂,而商紂王本人也是逆時代而行,不用貴戚舊臣,不留心祭祀,不敬神,弄得天怒民怨,諸侯騷動。於是武王伐紂,與商朝相比,周族的甲冑多為牛皮,用長戈,持大盾。憑著技術上的優勢,周族推翻商朝,建立周朝。
至於軍隊數量,根據卜辭記載,商王武丁時期,軍隊分左中右三師,每師約3000人,商王出征時最多一次出兵數量為一萬三千人,所以商朝軍隊總員額應當在5萬以內。西周軍隊的最大建制仍為師,金文記載,西周軍分西六師和殷八師,共14師,每師仍約3000人,計4萬2千人,如果算上諸侯軍隊和拱衛王都的虎賁,兵員總額超過10萬。武王伐紂時期,周發兵45000,戰車300,虎賁3000(大斧兵)。紂王的軍隊數量可能略多餘周武王,但是因為不得貴族人心,倒戈的比較多,因此失敗的很快。另外提一點,周朝的軍隊只有貴族和農民,貧農和奴隸是不服兵役的,這倒是和同時期的羅馬、斯巴達一樣,屬於一種維護貴族權益的手段(保持貴族和土地擁有者的武力才能防止下層人造反)。
-
7 # 平田君Bellatores
直接上結論:夏朝時期,最大戰爭規模以數千人計;商朝時期,最大戰爭規模達1萬人左右;西周時期,最大戰爭規模可以達到數萬人。
先來說夏朝(前2070-1600年)。由於歷史記載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只能從有限的史料中推測大概情況。夏商時期,戰爭的主要作戰人員是貴族的親兵衛隊和臨時徵集的本族平民,以少量親兵衛隊是軍隊核心。在夏朝時已經出現了車兵和步兵兩類兵種,但還沒有騎兵。少量車兵只限於貴族親兵使用、步兵是夏代軍隊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使用石質、木質和骨質兵器作戰,直到夏朝晚期才出現極少量青銅兵器。據現代學者估計,夏朝時人口約250萬,若按照商朝的人口和軍隊比例(700萬人口:3萬軍隊)推算,則夏朝時期的全國軍隊僅1萬人左右。若我們將地方駐軍排除在外,那麼夏王一次戰爭中可動用的最大兵力不過數千人。
再來看商朝(前1600-1047年)。商朝時,王室軍隊已經建立起正規編制,其中最大的編制為“師”,但作戰核心仍然是王族和其他貴族的親兵。和夏朝一樣,商朝軍隊同樣由車兵和步兵組成,使用青銅武器的比例高於夏朝。除了王室直屬部隊之外,商朝還有兩類臨時部隊——地方氏族以及屬國武裝,常備軍數量不多。商朝全國的軍隊數量也顯著高於夏朝,前1200年左右的商朝全華人口約700萬、其中有3萬軍隊。從甲骨文記錄來看,商朝時期戰爭較普遍的規模也在數千人左右(如,鳴條之戰中商湯的軍隊即為6000人)。而最大規模的戰爭發生在武丁時期,在商朝征討羌方的戰鬥中,商朝統帥婦好部下有1.3萬人。卜辭記載如下:“辛巳卜,貞婦好三千,登旅一萬,呼伐羌。”
最後是西周(前1046-771年)。西周兵制與商朝相似而有所發展。西周軍隊中只有少量的近衛軍,其餘大多是兵農合一軍隊。西周王室直接統領的軍隊有兩支,即所謂“西六師”和“殷八師”,按“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這一編制計算,西周時一師2500人,則這十四個師的總數在3.5萬左右。周公東征後又將“殷八師”改設在成周洛邑,即“成周八師”。此外,西周王室還有數千精銳的“虎賁軍”,總計約4萬人的直屬軍隊也成為鞏固西周統治的中堅力量。此外,從屬於西周王室的地方諸侯國也有自己的軍隊,平時守衛領地、戰時奉命出征,作為周王室的僕從軍作戰。按照定製,西周諸侯國的軍隊規模為:大國三師(7500人)、次國兩師(5000人)、小國一師(2500人)。若我們將王室部隊和地方部隊的數量考慮在內,可以估計出西周時期的最大戰爭規模在數萬人左右。
-
8 # 史界觀
中國古代戰爭,春秋以前都是小規模戰爭,人數不多,是一種貴族式的戰爭,因為正規軍人員主要來自於貴族。其它都是幹後勤和打雜,和西方的後來的貴族騎士戰爭類似。但夏商周又不同。夏商時期,因為社會不發達,打仗就是臨時聚集一幫人,有奴隸參與,和黑社會一樣,隨便拿傢伙,鋼管西瓜刀,棍子石頭,桌子板凳,甚至種地幹活的鋤頭,打的是流氓架,不管是涿鹿之戰還是牧野之戰,都是如此。那時候的戰爭受占卜和天文影響大,每次出戰前都要卜卦,卦象說可以才能打。因為經濟條件,人口條件和階級條件的限制,規模很小,主要使用木製兵器,再混合一些骨器和角器。青銅兵器在打仗時用的很少,最多也就在木頭上釘少量的青銅金屬。到了周朝,社會進步了,軍隊的建設也進步了,這時的戰爭以車戰為主,幾十上百輛左右,沒有騎兵。戰場上沒有兵法戰術這一說,更沒有三十六計,不能使用詐術,都是堂堂正正的打,雙方選擇一處平坦開闊的地方,同時擺好陣型,然後衝向對方廝殺。由於受周禮的影響,戰爭也就約定俗成,車兵打車兵,步兵打步兵,不能車兵打步兵,這是不齒的行為,沒有什麼擊鼓之類的。像nba體育比賽一樣。開始,打!誰先逃跑誰輸,贏的一方也不會追擊。
-
9 # 大秦鐵鷹劍士
整體而言,人類的戰爭規模是越來越大的,夏商周三代的戰爭規模也跳不出這個理論。夏朝的戰爭規模也就是數千人相爭,商朝的戰爭規模約萬人左右,周朝的戰爭規模數萬至百萬之間。
夏商兩代和春秋時期的戰爭是貴族之間的遊戲,以車戰為主,士兵多是貴族子弟,因此參戰人數不多,老百姓很難看到戰爭情景。周代的戰國時期,各國均進行了變法,國內老世族領地治權被收歸中央,全民皆兵,因此戰爭規模是很大的,雙方上百萬人對陣都有數場。
夏商周三代都是諸侯分治模式,但是領土面積都是越來越大,且生產力都在不斷的提高。夏朝的戰爭記載不多,但是從領土小,封國多可以看出來,各個諸侯國的軍隊都不算多,彼此之間 的爭戰多數和日本的戰國時代差不多,雙方參戰人數很少超過一萬。商朝在夏朝的基礎上地盤擴大了,且四處攻掠,戰爭規模當在萬人以上。周滅商的戰爭中,周軍4.5萬人,商軍17萬人(絕大部分是奴隸),戰役一天就結束了。
周朝進入戰國時代後,生產力水平進一步提高,軍隊不斷的改制,平民都可以參軍立功,因此各國軍隊數量都比較多,自然戰爭規模也就在10萬~120萬左右了。秦趙長平之戰,秦軍60萬人,趙軍50萬人,雙方合計110萬人;秦滅楚之戰,秦軍楚軍各60萬人,合計120萬人。這是兩場規模最大的戰爭了,其它戰役基本都比夏商兩代的戰爭規模大。
-
10 # 風雨中的梅雲
當時是部落式的國家,戰爭動員能力也不會太大。所以,軍隊的規模也不可能很大。撐死了,一萬,再撐一下,一萬多點。雙方軍力嘛?咬一下牙,跺一下腳。兩萬多不到三萬。(估計得。)
-
11 # 大霖論歷史
夏、商、周(指西周)是中國古代奴隸社會時期的三個王朝,有了政權也就意味著有了真正的軍隊。而進行戰爭的目的一是為了包衛自己的部落和國家,二是掠奪對方的奴隸和生產物品。
夏朝的歷史主要源於傳說,尚未經過正確考證。而商朝則有了大量考古發掘的實物和甲骨文作證。從這些記載看,商朝曾經無數次出兵征伐其他部落,商王武丁和商紂王在位時為次數最多、兵力則最多,規模最大時均達到1萬餘人。
當商紂王全力向東方開疆拓土時,西面的諸侯周武王姬發聯合數百個大小諸侯合兵五萬餘人(周軍約3000人)突然向商王朝國都——朝歌發起進攻。商紂王因為主力部隊出征在外,國都空虛,情理之中把幾萬名奴隸武裝起來迎戰諸侯聯軍。雙方在朝歌郊外的牧野展開了一場進入奴隸社會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雙方投入兵力達10餘萬。最後以商軍倒戈、商紂王自殺而告結束。
牧野之戰後,商王朝土崩瓦解,周朝建立。
周王朝建立後實行諸侯分封制,按照《周禮》,軍隊最高編制為軍,每軍編制1.2萬人。王室擁有6軍,大國擁有3軍,二等國擁有2軍,擁有1軍。對外戰爭都是以中央的名義集合各地諸侯共同舉兵,規模最大的應該是周朝初期的周公東征,動員東方大國齊國、魯國,僅齊國就出兵2萬人,加上王室和魯國軍隊,總兵力至少在5萬人以上。自此以後100多年直到周厲王的歷代周王總要出兵討伐國外戎狄部族及國內不聽話的諸侯。但戰爭的主要目的只是顯示兵威而不是武力征服,規模最大不超過萬把人。
-
12 # 阿勳剪輯
先來說夏朝(前2070-1600年)。由於歷史記載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只能從有限的史料中推測大概情況。夏商時期,戰爭的主要作戰人員是貴族的親兵衛隊和臨時徵集的本族平民,以少量親兵衛隊是軍隊核心。在夏朝時已經出現了車兵和步兵兩類兵種,但還沒有騎兵。少量車兵只限於貴族親兵使用、步兵是夏代軍隊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使用石質、木質和骨質兵器作戰,直到夏朝晚期才出現極少量青銅兵器。據現代學者估計,夏朝時人口約250萬,若按照商朝的人口和軍隊比例(700萬人口:3萬軍隊)推算,則夏朝時期的全國軍隊僅1萬人左右。若我們將地方駐軍排除在外,那麼夏王一次戰爭中可動用的最大兵力不過數千人。
再來看商朝(前1600-1047年)。商朝時,王室軍隊已經建立起正規編制,其中最大的編制為“師”,但作戰核心仍然是王族和其他貴族的親兵。和夏朝一樣,商朝軍隊同樣由車兵和步兵組成,使用青銅武器的比例高於夏朝。除了王室直屬部隊之外,商朝還有兩類臨時部隊——地方氏族以及屬國武裝,常備軍數量不多。商朝全國的軍隊數量也顯著高於夏朝,前1200年左右的商朝全華人口約700萬、其中有3萬軍隊。從甲骨文記錄來看,商朝時期戰爭較普遍的規模也在數千人左右(如,鳴條之戰中商湯的軍隊即為6000人)。而最大規模的戰爭發生在武丁時期,在商朝征討羌方的戰鬥中,商朝統帥婦好部下有1.3萬人。卜辭記載如下:“辛巳卜,貞婦好三千,登旅一萬,呼伐羌。”
最後是西周(前1046-771年)。西周兵制與商朝相似而有所發展。西周軍隊中只有少量的近衛軍,其餘大多是兵農合一軍隊。西周王室直接統領的軍隊有兩支,即所謂“西六師”和“殷八師”,按“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這一編制計算,西周時一師2500人,則這十四個師的總數在3.5萬左右。周公東征後又將“殷八師”改設在成周洛邑,即“成周八師”。此外,西周王室還有數千精銳的“虎賁軍”,總計約4萬人的直屬軍隊也成為鞏固西周統治的中堅力量。此外,從屬於西周王室的地方諸侯國也有自己的軍隊,平時守衛領地、戰時奉命出征,作為周王室的僕從軍作戰。按照定製,西周諸侯國的軍隊規模為:大國三師(7500人)、次國兩師(5000人)、小國一師(2500人)。若我們將王室部隊和地方部隊的數量考慮在內,可以估計出西周時期的最大戰爭規模在數萬人左右。
-
13 # 歷史公元夏商周三朝是中國最古老的三個朝代,受限於人口數量,戰爭規模當然無法與現代戰爭相比,真的是有一種“小打小鬧”的感覺。
但是在朝代更迭的時候,戰爭最為慘烈,也是當時最大規模的戰爭。
夏商“鳴條之戰”。“夏桀”是夏朝的最後一位君主,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暴君,不管是否屬實,“夏桀”都給商朝的崛起提供了便利條件。關於“夏桀”的傳說最為殘暴的則是“時日曷喪,予及如偕亡”,意思就是夏朝的百姓願意與夏桀同歸於盡。
在時機成熟以後,商湯終於決心發動討伐夏桀的戰爭,也就是“鳴條之戰”。
這一戰以商湯的軍隊為主,各“方國”軍隊為輔,總共有“良車70乘,敢死隊6000人”。這一戰最終以夏桀病死、夏朝滅亡而告終。
在商朝初期,人口大約達到了200萬左右。
商周“牧野之戰”。商朝末年也出現了一位暴君“帝辛”也就是“商紂王”。紂王留下的惡名有很多,沉湎酒色、窮兵黷武只是非常輕的,還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等傳言更加突出了紂王的暴君形象,最終造成了周朝的崛起。
說紂王窮兵黷武確實有一點誇張,但是長年的征戰極大地消耗了商朝的軍事實力,以至於沒有充足的兵力抵禦周朝的“偷襲”。
終於周武王發動了“牧野之戰”,戰前周武王姬發準備了“戰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步兵數萬”,再加上一大批諸侯聯軍,竟然有了4.5萬人,比起曾經的“鳴條之戰”有了極大的進步。
周武王“燮伐大商”實際上就是偷襲,紂王匆忙之間準備了17萬奴隸軍,卻被“倒戈一擊”的奴隸軍打敗,最終自焚身亡。
商朝末年,人口數量應該已經達到了700萬人。
-
14 # 雲中史記
夏商周,從公元前約2070年到公元前256年,前後時間跨度約1800多年,而這戰爭的規模,也主要是在最後200多年的戰國時代才達到高潮。
夏朝,其實就是一個大型部落聯盟,主要活動在黃河中下游地區,面積很小,人口最多不過小几百萬,並且是由幾百上千個氏族、小部落聯合起來的,爆發的戰爭除了抵禦四方蠻夷的入侵,主要就是內部之間的“打群架”,夏王日常能徵調的軍隊預計不過千人規模。
到了商代,商王的地盤急劇擴大,商朝的人口也已經大幾百萬,如果以殷墟甲骨文卜辭記載為準,“王登人五千徵土方”,就是大王徵發了5千士兵去遠征土方,常規的徵發規模是幾千人,當然也有超過萬人的,比如那個很有名的王后婦好。
婦好率軍南征北戰,擊敗了北土方、羌方、南夷國、鬼方等20多國,在對羌方一役中,婦好帶了13000多人出戰。甲骨文卜辭記載:“辛巳卜,貞婦好三千,登旅一萬,呼伐羌。”最終婦好大獲全勝。
到了周朝,青銅器已經高度發達,到了後期,鐵器也開始普及,農業不斷髮展,人口也不斷增加,戰爭的規模進一步擴大。
春秋時期,算是商代戰爭的升級版,雙方出戰的都是貴族和平民,齊桓公任命管仲為相國進行改革,在兵制上採用了常備兵制度,全國成立了3萬人的常備軍,作為春秋時期的五霸之首,東方大國,齊國的軍隊基本已經到了當時諸侯國的極限。
春秋時期的戰爭以攻伐為主,順帶著滅國,戰爭規模都不大,即使到了春秋晚期吳越爭霸、吳楚戰爭時期,戰爭規模也就幾萬人,戰車還是一個常用的工具,打仗也不是為了把對方趕盡殺絕,基本上到位了就行,君子風度還是很講究的。
到了戰國時期,戰爭的形態就完全變樣了,在以“滅國”為目的的戰爭環境下,一方總是極盡可能地消滅對方的一切,掠奪對方的土地、人口、財產,消滅對方的戰爭潛力。
當然,要說戰爭規模動輒幾十萬,那還是過於誇張了,正常情況下,得在古書記載上的數字基礎上乘以幾分之一才行。
例如耳熟能詳的長平之戰,按照正常記載,雙方動員的兵力都在50萬-60萬以上,想象一下,戰國各國加起來2000萬人口,5%擁擠在一個區域內混戰,以戰國的運輸條件和後勤條件,這可能嗎?漢武帝這麼牛,全國幾千萬人口,前幾代皇帝70多年的積累,這麼豐厚的家當,打匈奴才打了幾次?跨越14年,發動3次大規模的會戰,集結最多不過十萬騎兵,就已經打的海內空虛、民眾因徭役勞役重稅而死傷無數,漢武帝最後還不得不發了個輪臺罪己詔。
長平之戰時,秦趙兩華人口不過幾百萬,出動60多萬人,幾乎把國內的青壯男子一半以上派出去了,正常來說,這裡的60萬人,大多數還是聚集在後方和沿途的後勤人員,他們需要運輸糧食,器械,維修道路等等,能在一線作戰的主力部隊不過十幾萬人,至多不超過20萬,否則後勤系統會崩潰。
而如果說60萬人在作戰,那秦國可以把一半多的人口都拉上去做後勤了,在古代那種交通條件和生產條件,可能嗎?還搞不搞生產了?要知道,古代一個士兵打仗,後面至少得好幾個農民種地來供養他。
所以,史書上說的坑殺40多萬,這裡的大多數應該是為趙軍提供後勤服務的趙國百姓,只是,他們一併被傷亡慘重的秦軍因痛恨而坑殺。
-
15 # 瘋言MAX
普遍的戰爭規模不會很大,先上資料:三代之時,華夏大地的人口不會超過千萬。
夏禹塗山之會——“執玉帛者萬國”,算起來每個國家人口不過千人;
商湯討伐夏桀——“三千諸侯大會於亳”,算起來每個國家人口也就三千餘人;
武王伐紂——“八百諸侯會孟津”,算起來每個國家人口也就萬餘人。
這還是假設,所有的諸侯都參與會盟的情況下。實際上,當時的諸侯國規模只會比這更小!
說是諸侯方國,但其實就是一幫部落或者村落而已。像這樣的人口基數,能籌備起什麼大型戰爭呀。
即使發生更大規模的國戰,諸如伐紂之戰:
孟津之盟,諸侯們總共聚集7萬大軍,平均每路諸侯出兵不到100人,佔自己人口基數的1%
這也是為啥,認為秦始皇是第一次統一中國,而不說三代的原因:底下的諸侯各自為政,給共主幹活也是出工不出力(只願付出1%的人口)
三代的天子,充其量也就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罷了。底下一盤散沙的情況下,就算是想打大仗也沒那份力呀。
所以當時的戰爭規模,應當如同日本的戰國時代一般:小規模、高頻率、強烈度。
因為國家普遍都很小,沒有足夠的人口兵力,所以戰爭的規模不會太大;
因為國家數量很多,發生摩擦的機率就會變高,所以戰爭的頻率註定很高;
因為從夏禹到姬發,92%的諸侯國都已經消失不見,足可見其殘酷性,所以戰爭的烈度肯定很高。
回答完畢。
-
16 # 格局論壇
夏商戰爭屬於比較原始野蠻的文明之戰。男女老幼都要參加戰爭。打贏的毀掉失敗的圖騰,祭祀的宗廟,割掉首級,俘虜都變成奴隸。所以戰爭都很殘酷。
到了周朝,中華文明得到大發展,建立了禮樂制度和貴族體系。戰爭屬於貴族的事情,師出有名,就是打敗你,還要幫助你復國。
到了周幽王時期,烽火戲諸侯,禮樂崩塌,諸侯國就出現了互相兼併的戰爭,到了戰國時期,就有了滅國之戰。戰爭的規模和殘酷性是空前絕後的,比如白起坑殺趙國40萬。
-
17 # 鐵馬冰河wu
雖說夏、商、周時期,國家的概念早已形成, 但夏朝的歷史過於渺遠,仍然雲遮霧罩,很多學者對於夏是否真的存在過表示懷疑,因此我們就不議論夏朝的戰爭規模有多大了。雖然不談夏 ,但商、周的存在卻已被大量考古發現所證實,從商代開始,中國進入了有明確歷史紀年的時期。商部落作為夏的諸侯國在其首領湯的率領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帶建立了商王朝。歷經17代31王后,其末代君王紂在牧野之戰中被周武王姬發擊敗身亡。商朝處於奴隸制社會的繁榮時期,奴隸主貴族是商的統治階級,形成了龐大的官僚統治機構和規模不小的軍隊。商代發生的戰爭,規模大都在幾千人至近萬人,人數與烈度大都有限。最有代表性的應屬發生在公元前1046年的周武王姬發滅商的牧野之戰,從這場戰爭雙方所投入的軍隊人數大約可以知道當時戰爭的規模究竟有多大。
雄踞中原的商王朝衰落之時,位於今天陝西渭河、涇河一帶的周部落開始興起。到周部落首領姬昌(周文王)繼位後 ,其勢力更是發展到整個關中平原。此時,周已經完成了向奴隸制的轉化過程,但新上位的首領姬昌仍然親自耕種 ,同時善待下士,秣馬厲兵。
周文王時,已經開始發兵東征西討,將周的勢力擴充到江淮地區,“三分天下有其二”,但作為商的方國,周文王依然對商王朝保持著名義上的臣服與尊重 。周文王姬昌去世後,周武王姬發繼位。商紂王無道,商朝日漸衰落。武王9年,周武王姬發會盟諸侯,發誓滅商。兩年後,姬發率各諸侯聯軍精銳3000人,士卒45000人進攻商都朝歌,商軍集結十餘萬人(一說只有4、5萬人)抵禦,牧野之戰爆發。商紂王倒行逆施,不得人心,參加牧野之戰的奴隸倒戈相向 ,幫助周軍反擊商軍,最後一舉攻入朝歌,周王自焚而死。武王克商後分兵平定了商朝各屬地,定都鎬京,建立了周王朝(西周) 。
據史料記載,商朝時的戰爭規模都不大,都在3、5千人的規模,最大的一次伐羌之戰也只有1· 3萬人的規模。牧野之戰算得上夏商周三代參戰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了,雙方共投入約10萬兵馬,以此可以推測,受生產力以及人口數所限,此前發生的戰爭規模都很有限,戰爭規模與用兵記錄最多在數千人至萬餘人之間。
【插圖源自網路】
-
18 # 琅軒孤影
夏商周為奴隸社會,雖然生產力落後,但我認為那時候的戰爭規模並不一定小。夏是中國最早的奴隸制國家,能穩定四百多年,而且從第二任君主啟開始就設有監獄和軍隊,不管是湯反夏,還是武王伐紂,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聯合諸侯,這也體現了夏商都是有強大的軍事實力的,周更不用說,分封制使周朝在中國歷史上達到了歷時最長的朝代,聯合諸侯才能對抗,進一步體現了那時候戰爭的規模大,不論是武丁時婦好平定四方還是紂王出兵拓展疆土,沒有強大的軍隊是辦不到的。而且那時候的戰爭會更加殘忍,士兵受傷後無藥可醫,有些士兵可能受傷後深受其害或者被自己人殺死。
-
19 # 徐鴻瓷器鑑賞
最開始人們研究日本戰國時期的戰爭規模,並用日本戰國時期的戰爭來比喻中國夏商周時期的戰爭規模,按照剛開始一些專家的推測,夏商周時期的戰爭規模只相當於兩個村長帶著全村民眾進行群毆,按照之前這些專家推測的,戰爭規模像是鬧著玩似的。但是也沒辦法反駁,因為夏商周三代的歷史資料完全被歲月淹沒,我們只能從戰國時期的一些文獻中去揣測,最重要的是從戰國時代的文獻中能找到的線索寥寥無幾,已知有書中記載的“軍制”。
戰國時期的兩本書《司馬法》、《管子》記載了夏商周時期的建軍制,當時的軍隊分為常備軍和召集軍,戰爭的規模最小可以透過常備軍的數量來確定,最大可以透過召集軍的規模來確定。
很多古籍都曾引用了《司馬法》《管子》裡面的記載,都成其道了“鄉隧,乘馬”,很多專家學者研究後推測,這應該是周代的戰爭組成形式,它既可能是常備軍,就是所記載的鄉隧之制,這種制度每次出兵的數量非常之多,兩戶人家就得出一人入伍參軍,這些入參軍的人裝備由國家提供,還有另外一種就是乘馬之制,這裡指的是召集軍,雖然這種形式的出兵數量不及第一種的出兵數量,十戶人家出一兵,他們的裝備都是自己提供,屬於一般的普通兵役。
當然天子和諸侯的直屬軍隊,是常備軍的性質,十年中明確記載了西六師,殷八師。程備軍與召集軍的區別是:乘馬制下,64井576戶,配備戰車1乘,而且甲士10人,民夫20人,乘馬製出人75人,重步兵3人,步卒72人,由此推測乘馬制不是主力部隊。
《禹鼎》曾記載西周後期一場戰爭,西周王室動用了西六師和殷八師去討伐,同時又召集各諸侯的軍隊,此次出兵,車百乘,斯二百,徒千,門可以透過司馬法的記載,來推測一乘64井576戶,車100輛,合算下來57600戶。
所以,由此推算,史書記載的牧野之戰,周朝總共出兵人數約45萬人,場面相當浩大,而且史料已記載了周朝出兵消滅諸侯國共99個,後來又消滅了大大小小的部落和城邦總共達到600多個,俘獲10萬人,可以說戰果斐然,後來幽王時期,圍攻西申國時,被諸侯聯合挫敗,幾乎全軍覆沒,此後周桓王又召集東渡的諸侯國合力攻打鄭國,這場戰役的規模也不小,春秋時期,晉國和楚國的戰車達到了400乘戰車,兩國的實力非常大,軍隊人數與牧野之戰相當,場面十分壯觀。
由此可以見得,夏商周時期的戰爭規模可動用的軍隊大概在4-5萬人,而處於冷兵器時期的戰爭,一般戰鬥只會持續幾個小時。
-
20 # 飛魚營
太公兵法裡面已經說的非常清楚了,三皇五帝時期,也就是幾千人人左右,到了夏朝就有一萬左右人,商朝二萬左右,周朝就有五到十萬,為什麼這樣,太公說的非常清楚,時代不同了,用的兵也就不一樣
回覆列表
最大一場戰爭,牧野之戰,周聯軍戰車三百乘,總兵力近5萬。商奴隸軍雜牌軍共計17萬。
甲骨文中最大一戰,武丁、婦好伐鬼方,商軍1.3萬。
春秋之後戰爭規模大了。齊、楚、晉、秦都率先達到戰車千乘,兵力超十兵,成為春秋四霸。
戰國時更嚇人,長平之戰雙方近百萬之眾。
秦始皇滅楚,王翦要60萬軍隊,並非秦軍全部,估計秦軍至少有8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