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王陽明天泉證道中的四句教: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82
回覆列表
  • 1 # 吳振偉美麗生活

    心之體,是有善有惡的,因為思想會觸動人心,思想有善有惡,就會觸動人心,人心是活的,人心的本質是感動,感受而動,心是會動的,被思想的善惡而觸動,心就會悲傷,痛苦而流淚,要不然心就是死的,心死了,就沒有感受,對善惡沒有反應,心之體就無善無惡啦

    意不是思想,思想有善惡之分,所以有善有惡應為思之動。這個人不知道“意”,不知道“意”和“思維”的區別和關係。

    知善知惡是良知,良知到底是啥?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也,良知也。——《孟子·盡學》

    良知是先知先覺,是覺知,覺知不在思考、思慮、思想之中,良知在思想之外。如果你知道覺知,你就會說無善無惡致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對待事物的膚淺態度。格物致知,推究研究事物的正確方法就是辯證法,惡之中有善,面對惡,才能真善,為善存惡,做出來的善中有著惡念……只有將惡蛻變轉化成為大善、真善才是致良知的真確之道,化惡為善才是真確的格物致知,化惡為善是格物。

    所以,如果真正地知道良知,那麼這四句話應該是這樣的

    有善有惡思之動,無善無惡致良知,有善有噁心之體,化惡為善是格物。

    ———吳振偉之意見

  • 2 # 曾銘瀾

    王明陽“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今解!

    第一句人本性無善惡之分。第二句,環境變化有人為惡,就知道善惡,隨波逐流就是意動。第三句,能分別善惡,而獨善其身有良知。第四句,擇善而從雖難行,剋制從惡者的急功近利影響自己心動能分辨是非又坐言起行,是樹立善的標準。這嗎,有影響力的才不會自討苦吃。

  • 3 # 三格智酷

    陽明先生的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是陽明先生晚年對自己的心學理論的高度概括與總結。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價值取向和人類社會發展對善惡選擇的最終走向。

    陽明先生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我的理解是道無善惡之分別,道生萬物。人的初心與道相合,是無善無惡的。只有當我們面臨利與害的選擇,是偏向於自己而是偏向於他人的時候,人的意念動了,有了起心動念,善惡便產生了,利於自己者為惡,利於他人者為善。

    接下來我們會想到善惡發端於什麼呢?陽明先生接著解釋道“知善知惡是良知”,善惡的分別在人的良知,善惡的源頭也在良知,良知是什麼?良知即良心,從這個意義上說,心是善惡的根源,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推斷,善惡生萬物,所以,心是一切的根源。如何理解“為善去惡是格物”呢?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對事物的認知的過程是格物的過程,是為善去惡的過程,人類發展的最高境界是“善”的境界,這也是“天道”的境界,因為“天之道利而不害”。“利而不害”即為善。

    人生的過程是為善去惡的過程,人自“道”生,又回“道”去,也許,這就是人生的輪迴吧。

  • 4 # 易統江湖國學堂

    快拉倒吧!! 王陽明雖文武雙全!然而這前三句說的象那麼回事,卻仍然沒逃出陰陽之邏輯!!第四句話錯了,降低了他的層次!!!不能入無上層的境界!!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 5 # lyb661

    王陽明作為思想家,哲學家,被譽為中國古代最後一位聖人,可見其影響之深遠。王陽明開創了心學,其核心思想有三個方面: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在上述四句中得到很好的闡述。

    王陽明以樸素的觀念,正確的反映了人類認識論思想。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古代文字表現力很強(或貧乏),“善惡”並不是單指“善良”或“邪惡”,其含義已經超出了對一個人的品德的評價,表現人們認識世界兩種對立的觀念。“是與非”,“對與錯”,“好與壞”,”正確與謬誤”,等等。

    一、“無善無噁心之體”,人是認識的世界的主體。

    三字經說“人之初,性本善”,王陽明無疑比他儒家前輩們認識前進一步,其實,人生來無所謂善惡,好比一張白紙。

    二、“有善有惡意之動”,反映了社會環境對人的思想的影響。也表現了人類對客觀世界主動認識過程。

    毛澤東曾經在《實踐論》中說過,“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自己頭腦裡固有的嗎?不是。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

    不論正確思想還是錯誤思想(即善與惡)都是人們從實踐得到的。不過,由於認識水平差距與其他因素的影響,有的得到正確的認識,有的產生錯誤的判斷!“善與惡”即此產生了分化。

    《實踐論》中又講到,認識從實踐始,經過實踐得到了理論的認識,還須再回到實踐去.應用理論於實踐,看它是否能夠達到預想的目的。

    這就是"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著名論斷!

    這也正是王陽明“四句教”中後面兩句所表達的意思。

    三、“知善知惡是良知”。

    從實踐中產生的正確思想(判斷是非,即“良知”)。

    四、“為善去惡是格物”。

    將實踐中得到的正確是非觀念再應用到實踐(格物)中去。

    《大學》中說“致知在格物”,可以理解為,透過對客觀事物的研究探索(即實踐)認識世界的客觀規律性(即致知)。

    由“知善知惡”到“為善去惡”即“知行合一”是否就此達到終點了呢?

    不是的。“良知”運用到“格物”的過程,也即理論應用於實踐中去指導實踐,並得到實踐的檢驗過程中,不斷地得到豐富完善,然後再應用到實踐中去。

    這樣“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這才是人類認識的完整過程!

    知行合一,也即認識與實踐相結合,並不是輕易能做到的!所以民國時期有“知難行易”,“知易行難”的爭論。近代著名教育家陶知行的名字就是從這裡來的。

    之所以有“知易行難”,我想,除了其人意志力弱,更主要的是他對自己所謂的知是“一知半解”,甚至於懷疑自己所堅守的東西吧。

    而另外一些人,對自己的理論認識深刻,堅定不移。所以他們堅貞不屈,甚至為真理而獻身。歷史上這樣的烈士也不乏其人!

  • 6 # 豫州劉志遠

    一:王陽明的四句教是講求良知的過程,也是求證良知的方法論,不是講的人的本性,不是儒家孟子與荀子辯論的一個自然人性善還是性惡的問題。而是建立在一個儒者,有一定道德與一定學識的、致力於知行合一的求良知、致良知的人身上。

    二:“無善無噁心之體”。一個致力於求良知的人,心是澄明的,心是空靈的,如同稱、磅之類衡器一樣,稱重以前是懸空的,平衡的,沒有任何重量的,如同空鏡子一樣,照物以前鏡子中什麼都沒有。

    三:“有善有惡意之動”。意識是物質的反映,有善有惡意識必動。

    四:知善知惡是良知。

    五:為善去惡是格物。什麼叫格物?正心叫格物!誠意叫格物!窮盡物理叫格物。類似於當代的實事求事,沒有實事求是境界高,500年前王陽明不可能達到當代哲學觀念的實事求是,已經難能可貴了!

  • 7 # 興盡晚回舟8357683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是先生前兩句的思想根源,是世界觀,後兩句是與之對應的方法論。很深刻。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8 # AAA隱龍九

    四句真言的真義,結合王大師的史蹟能更通俗易懂的理解,建議查閱一下《明朝那些事》中有關王大師的有關精彩敘述!

  • 9 # 儒者讀書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天泉證道,已經是王陽明晚年時期的事情了,這四句話基本上就代表了王陽明的思想精華。

    無善無噁心之體

    這句應該是在說明心學的本原。王陽明認為本心才是世界的本原,但他並沒有說心是善還是惡,因為無論是意識還是物質,作為世界本原,它是無所謂善惡的,就像《荀子》中說的:“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心的本體或者說世界本原是恆常的,無所謂善惡,但也是虛無的。

    有善有惡意之動

    心的本體雖然是混沌的,但是具體到每個人的身上,就是心的發端了。它是具體的,是對應我們每個人的感受的,人是知道好壞的,什麼對自己好,什麼對自己壞,這都是明白的。“意之動”,就是這樣一個具體而現實的東西。

    知善知惡是良知

    “致良知”是陽明心學的最高目標。王陽明認為良知與學問無關,它是在每個人的內心的,但是它往往被人們的思想慾望掩蓋著,所以要重新去挖掘它。當人們摒棄了慾望去看待世界時,重新去定義善惡,這是從本心去認識世界,也是以赤子之心去認識世界,這樣的善惡才是不含欺騙的,是真誠的。

    為善去惡是格物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禮記》

    在儒學中,“格物”不是去研究某種東西的體積大小結構等屬性,而是去發掘世間萬物的道德涵義,這樣去向世界萬物學習,培養出完美的道德。所以這裡的“格物”就是為善去惡,摒棄了各種慾望,從良知出發,以知行合一為手段,為善去惡。

  • 10 # 文城觀點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教”表現了王陽明的基本思想,第一句表明了人心不像孟子說的那樣是“性本善”,也不像荀子說的那樣“性本惡”,人心本體上是無善無惡的,無善無惡就是本心的自然狀態,它是心之本。由於心即是理,心外無事、心外無物,心之本當然就是無善無惡的;而當人有了念頭,便會有善惡觀念,那就失去本體,其實這即是良知被遮蔽,而良知一旦被遮蔽,所發出的念頭就有了善惡,而有了善惡之後,就需要為善去惡,如果不為善去惡,就會失去“良知”,因為,便需要從內心揚善去惡,便是在“格物”了。所以,王陽明所說的“格物”,不是朱熹所說的格天下物,知天下理,而是格私慾,是致良知。不管學習什麼事物、知識,其根本的“格物”原則是“致良知”,是內心進行的事。

    在朱熹看來,“天理”就是脫離於人的主觀意思而存在的,是事物的一種客觀的理,所以,需要“格物致理”,而王陽明則認為

    心外無理,天理本來就是不存在的,因為人的主觀意識去接觸天地萬物,對其運作等到有了認識,才產生了所謂的“理”,而如果心不接觸萬物,萬物便與心同歸於寂,便沒有所謂的“理”,因而,人的認識的所謂的“格物”,其實就是“致良知”。

    這與佛家的“明心見性”有相似之處,悟在自覺,佛在心中。禪宗六祖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說的是”心即佛,頓悟便成佛。而王陽明是主張於內心去“致良知”。

  • 11 # 夢遊幻境之夢境說夢

    無善無噁心之體

    是本源是道,是佛,是造物主本身

    …並沒有所謂我們自以為的善惡是非對錯,也就是渾然一體不做評判全然的允許,就像太陽的光芒不加區分的照耀萬物一樣……

    有善有惡意之動

    有了二元對立的思維就有了評判心,對什麼都開始加以區分,心意動了…這就是創造萬物萬法的根本念,一念生三千大千世界……

    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個善指的是本體,也就是心之體,是如如不動為善,起心動念為惡,王陽明也明確的說過動氣便是惡,也就是被幻境牽扯著相後的妄念是為惡,忘本了…而為善去惡指的是我起心動念了再回到如如不動的狀態是為格物,怎麼會到?很簡單在事上煉致良知也就是達到良知狀態便是了……

    知善知惡是良知

    如如不動是為本體狀態,是良知,那麼起心動念我再透過為善去惡迴歸到本來的狀態,也就是我只是觀,我起心動念了我只是觀這個起心動念就會逐漸的迴歸到良知光明的狀態,就像心經所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是為大光明,大圓滿……

  • 12 # 夕魄騰輝

    這四句話可說是王陽明對自己學說的一種概括,王陽明的書我讀的不多,對他的思想也瞭解不深。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我僅就這四句話解讀一下,至於符不符合王老先生的願意我就不知道了。

    先看第一句“無善無噁心之體”,先解釋一下心是什麼,王陽明有一句很著名的話:“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寂,你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過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這就是王陽明所說的心外無物。這麼一看,王陽明是個純粹的唯心主義。

    但我要說明的一個要點是,這個心並非指的是通常意義上的“心思”、“心理”、或者“意識”。真要研究心學,這些東西是要超脫的。這個心在這裡指的是人認識物質世界的一種功能,統稱為心。姑且把認知的功能稱為“能”,所感知的心理活動生理活動和所感知的物質世界,統稱為“所”。有能知沒有所知不起作用,有所知沒有能知也不起作用,也就是說你看花時能看的功能和所看的花同時存在才會看到花,有一個條件不具備,這個花是看不到的。所以不要把唯心主義看得那麼簡單,絕對的唯心包含色法,物質世界包括在內的。發生作用時是不可分割的,能知和所知的功能統稱為心。在沒有發生作用時,歸體了,就寂滅了,這個時候什麼善惡觀念是沒有的。所以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人批判唯心主義說意識決定物質,真是不知所云,也沒有真正瞭解唯心主義。

    下面說“有善有惡意之動”,這裡說意之動,沒說心之動。心和意不一樣,意是心的一種功能。這個分別意識一動,善惡觀念就來了。什麼好的,壞的,美的,醜的,是意識的判斷,歸根到底是站在“我”的立場分別。所以意根在“我”。

    結合第三句“知善知惡是良知”,這個良知就是前面所說的心有能知的功能。這個良知有什麼作用呢?“知善知惡”。這裡注意一點,良知只有知的功能,沒有分別功能。比如你看東西,這個景象由外界透過光線反射到眼睛再到視神經,在發生作用的一剎那,是沒有分別作用的,良知時沒有分別的,不管美醜,明暗,大小,統統接收。接收後由意識處理,所以能分別的是“意”,由意識處理資訊,美醜,明暗,大小。所以要分清楚“意”與“良知”的作用不同。這個知,人生來就有,完全如實反應。看到就是看到,看不到就是看不到。比如一個人的眼睛出問題了,你問他還能看到東西嗎?他會告訴你,眼前一片黑,什麼也看不到。這裡要傳大法了,既然說看不到,那說看不到的是誰?可見眼球的功能損壞了,良知的那個知還在。不然他怎麼知道看不到呢?所以善惡是意的作用,良知只有知而沒有分別作用。

    最後再說“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個善惡是意在起作用,那麼站在自我的立場用意識判斷善惡對不對呢?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這個善惡的標準歸根到底是站在自私的立場來說的。符合我的標準的就對,不符合我的標準的就錯。如果這樣為善去惡,那就真的斯不善矣。為善去惡的意思就是說,這個意要遵從這個良知。首先第一步,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意不能掩蓋良知。良知所反應的一切,這個意要如實承認,不能巧偽掩飾。這是誠意功夫的第一步,誠實。用《大學》裡的一句話,“欲修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而格物的意思就像你整理房間,把東西一樣樣的擺好,放在它該放的位置。天就是天,地就是地,光明就是光明,黑暗就是黑暗。你不管它,意識遵從良知不加干擾,這就是良知的作用,萬物自然各安本位,黑白分明。這個就是致知了,到這個地步才真正做到誠意,這時候意遵從良知才叫正知正見,你的所想所做所為自然就符合天理。然後心就自然正了,最後就是由內而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一般人把黑當做白,把地當做天,當吃時不吃,當睡時不睡,千般計較,萬種愁腸。每天算計著過日子,根本沒有誠其意啊。

    歸根到底,王陽明的心學並沒有超出儒學致知格物的那一套東西,誠其意,不妄想不掩蓋良知,這就是為善去惡了。

  • 13 # 瀟遙時光

    王陽明四句對善惡的認識是王陽明思想的核心內容,他人的解釋看起來洋洋灑灑,實則是照本宣科,人云亦云,無善無噁心之體,指事物的本質面目,在與人沒有發生聯絡或關聯時的狀態,比如講水原本體是無所謂善惡的,當人們口渴需要喝水或其它用水時,水就是人們有用的日常物質之一,水對人就是善的,但當人喝多了,或者洪澇災害,過量的雨,則給人帶來了災害,這種情況是,水對人就是惡的,這就是有善有惡意之動,這樣人們知道任何事物都具有矛盾性,兩面性,或者說過猶不及,同樣物質在不同狀態對人的情況下有利就有弊,就是人說的知道好歹了,這就是知善知惡是良知,人有良知後,就知道做事要興利除弊,做人要揚長避短,這就是為善去惡是格物!還有數不清的事物都有兩面性,一根木頭做成擀麵杖本來用來擀麵,這是它的本來對人有益的用途,有人用它打人那麼它就成了兇囂,所以萬物對人改變它的本來用途,事物往往走向反面,同樣惡的東西也能走向對人好的方面,比如蛇毒,人人都知道它對人有害,但近年來,科學家用低濃度蛇毒競然對人類某些疾病有神奇療效!這也算是為善去惡是格物!再比如講謠言,當所有人都不相信時,謠言與人不發生作用,那麼也就無謂善惡,當謠言使敵人相信,對敵人來講是惡的,對己方來講是善的,這就是有善有惡意之動!知道如何用手段來分辨是非謠言的道理方法,這就是知善知惡是良知!如何運用手段方法行動來破除謠言,這就是為善去惡是格物,良知側重於經驗認識積累!格物側重於行動!兩者互相影響的!

  • 14 # 風月情談

    我的理解是: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

    像是剛出生的嬰兒般,心是純淨無塵無垢、不存善惡的,這才是心最初的本體。

    有善有惡是意之動:

    像是有自己主觀意識的成人般權衡利弊後,以益己的為善,以無益的為惡。這一番的分析過程是為意識在腦中行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是要一般摒棄一切私心雜念,遵循內心的良知,只憑良心判斷行事,良心認為是善則是善,良心認為是害則是害,其中不帶任何一絲私心。

    為善去惡是格物:

    純以自我良心判斷出善惡之後,行善而除惡之。就如同平定叛逆寧王朱宸濠一事般,從陽明先生的意識中,雖然當時的明庭雖閹黨當道但相對於叛逆寧王朱宸濠那般掀起戰火從而使百姓遭受無妄之災般的惡行來說是為善。故行善而去惡之。畢竟陽明先生一人之軀也無法對抗朝廷,對朝廷所作的惡也只能以自身能力範圍內去做一名好官,幫助治下百姓。

  • 15 # 一往文學

    一、無善無噁心之體

    在這裡王陽明將"心"的地位升到本體之上,"心"就是個體先天混沌圓融的狀態。"無善無惡"是"心"的表現,這本身就是一種純善,也就是《大學》之所謂"至善";也是《老子》中講求的"復歸於嬰兒"的先天狀態;

    再加以引申,楊朱"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的觀點也存乎其中。

    二、有善有惡意之動

    承接上句,無善無惡的心猶如太極混沌,一動一靜、一陰一陽,萬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然而一旦這種澄明圓融的狀態中有一念萌動,原本渾融的太極便開始分開兩儀,演化四象。

    "意"便產生了,《傳習錄》中所說"心之所發便是意。"就是這個意思。

    有了"意",便有了物與物的分別與對立,客觀的善惡也就隨之產生。由心到意,是先天混沌到後天認知變化的重要過渡。

    三、知善知惡是良知

    "心"中產生了"意","意"萌生了"良知"。任何個體都擁有的"良知"作為理性自覺,本身並不含有主觀情感,與我們常說的"良心"並不完全相同。

    用孟子的原話就是:"不慮而知,良知也"。意思是說,人還沒經過思考和考慮,就本原地知道的東西,就稱之為"良知"。

    譬如我們看到一個人掉進河裡,這個時候不管壞人也好,惡人也好,任何人都很著急,都想去救他,這是良知的作用。

    四、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句話中,"為善去惡"是目的,"格物"是手段。

    人的良知可以知善知惡,但知善知惡只是其客觀的認知,如何發揮主觀能動性呢?便是透過"格物"的方式。

    當"良知"讓我們有了善惡的認知後,就到了我們主觀情感工作的時候了。

    這也與王陽明在《傳習錄》提出的"致良知"、"知行合一"觀點有異曲同工之妙。

  • 16 # SDDZ丶言西早

    人一生下來是沒有善惡之分的,也可以理解為內心的本體是非常純潔的;

    至於所謂的善惡之分,是人的意念和認知決定的;正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一種意思。

    而區分和辨別善惡,崇尚善還是惡是每個人需要認真思考的,就像陽明先生推崇的致良知一樣;個人理解這個是取決於自己的信仰和價值觀。

    最後一句是關鍵,簡單講就是道理都懂,但是真正做到卻很難;明白理論容易,但是真正的去實踐去落實卻不易。

    為善去惡雖是正途,但是卻需要克服人性的一個個弱點,經得住人生中一個個的誘惑和考驗。

    這也是陽明先生的核心理念,知行合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喝豆漿,到底講究些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