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吃甜豆腐腦怪
-
2 # 閉家鎖的紅楓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但是如果我們只是站在清朝的角度來看,是回答不清這個問題的。
首先,要特別指出的是:雅克薩之戰只是17世紀後期俄國殖民者(而非正規軍)與清軍的戰鬥,在戰鬥中清兵並沒有表現出戰術和技術上的優勢。只是憑藉長期的圍城才逼迫對方投降。沙皇俄國是個侵略成性的國家,因此在尼布楚條約簽訂後的200年間,據俄國史料分析,有多次準備打破條約南侵的動作。
從《尼布楚條約》簽訂直至19世紀中葉,俄國從來沒有放棄“透過戰爭來使佔領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富有、各種物產都比亞洲其他國家和歐洲國家豐富得多的家的意圖付之實現”的夢想。隨便說幾件:
1731年,曾代表俄國政府同中國簽訂《恰克圖條約》的薩瓦,在呈沙皇的《秘密報告》中告誡政府不要在沒有極其充分的準備的情況下,因一件小事就與中國人開戰。
1777年,俄軍侵入中國一側的亨滾河,清政府立即宣告抗議, 並以將停止“一切貿易關係”相威脅,俄方不得不暫時再次放棄自己對阿穆爾河(即黑龍江)的圖謀。
1791年, 俄國政府迫於外交壓力,放棄了對黑龍江的軍事考察活動。
從《尼布楚條約》開始,俄國沙皇上寶座上的人來來走走,從沙皇,到大臣,乃至軍隊,都有人想要對清朝開戰,不過幸運的是每一次他們都被阻止了。
原因是什麼?因為《中俄尼布楚條約》有個讓中國人意想不到的作用:在俄國朝野營造出一批對華友好派。
《中俄尼布楚條約》中的第四個條:兩國進行貿易互市。一直不被很多人注意到,但實際上這一條可能影響才是最大的。
俄國向東擴張,一開始是尋求珍貴的毛皮,西伯利亞雖然寒冷,但各種珍貴的動物毛皮也格外誘人,可以在歐洲市場上賣出高價。沙皇彼得大帝年輕時在歐洲留學,用於支付費用的就是隨使團攜帶的大量毛皮。
但和清朝開始和平貿易後,俄國人發現,自己無意中開闢了一條黃金商路。
清朝人表現出讓人意向不到的對毛皮的喜愛,如《清末貴族之生活》說: 皮衣又分大毛,狐皮、猞猁猻、金銀肷;中毛,深灰鼠、灰鼠、銀鼠;小毛,珍珠毛,即羔羊皮。凡外褂皆出風,大扺狐皮筒用天馬,白色細毛,深灰鼠、灰鼠、銀鼠。。。。
清朝富貴穿皮衣的習慣甚至一直傳到南方,連廣東的富人,都不介意在衣服上用上幾塊名貴皮毛。
於是俄國人改變了貿易路線,他們在西伯利亞得到毛皮後,直接送往中國交易,然後換成茶葉再運到歐洲,一來一回往往就得到幾倍的利潤,甚至可以在一年之內獲得3倍的利潤。中國需要的毛皮貨物量如此驚人,俄國人後來甚至從美洲阿拉斯加和歐洲市場上尋找皮毛,再送到中國交易。
所以紅樓夢中的貴族公子小姐們,穿著的皮衣很可能是西伯利亞,甚至北美貨。
在最高峰時期,俄國向清朝出口的貨物中,超過85%都是毛皮,一直到1854年,才降低到7%。據俄文史料記載,當時俄商每運銷北京1000盧布皮貨,返回莫斯科後即可得6000盧布。中國花緞每匹在北京僅值2. 5盧布,而在莫斯科可賣7盧布以上。許多俄商大做中國貨生意,甚至經由俄國向西方經銷,從中牟取暴利。
因此,通商條款的締結使俄國達到了荷蘭英國等西方國家多年來夢寐以求、卻始終未能達到的訂立對華商約的目的,,於是每當有人想向中國開戰,唯恐貿易利益受損的商人們就激烈反對,這才是俄國和清朝一直保持了200年和平的真正原因。
-
3 # 品點歷史
雅克薩戰爭是發生在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年-1688年),打了三年。最後,清朝在佔據優勢的兵力的情況下,打贏了這場戰爭。1689年,即雅克薩戰爭結束後的第二年,中俄雙方終於統一意見,決定坐下來談判,並簽訂了著名的《尼布楚條約》。條約劃定了中俄東段的邊界,此後,中俄在東北地區維持著相對的社會和平安定,一直維持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俄國侵略之前,大約有170年。
注意,中俄只是在東北邊境地區維持著相對的和平,並不是說,《尼布楚條約》簽訂後,雙方就和平友好,萬事大吉。以毛子那侵略成性的本質,這也是不可能實現的。事實上,在三十多年後,雍正四年(1724年),俄國人又在中俄中段邊境挑事,趁清朝和準噶爾戰爭期間發動侵略戰爭,隨後清朝出兵反擊,雖然最後清朝贏了戰爭,卻在第二年簽訂的《恰克圖條約》中將大片領土劃給了俄國。如果說《尼布楚條約》勉強算一個平等條約,那麼《恰克圖條約》就是實實在在的的不平等條約,條約使俄國得到了貝加爾湖之南及西南約1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國土,同時擁有大量貿易、宗教等項利益。所以說,清、俄在雅克薩之戰後維持了近二百年的和平,這個說法並不成立。
首先,我們來看看雅克薩之戰的起因和過程
從16世紀末開始,沙皇俄國迅速地擴張領土,到17世紀,他們已經越過烏拉爾山,侵佔了廣大的西伯利亞,進而逼進中國東北邊境。從1641年起,沙俄亞庫次克的統領彼得·戈洛文就派遣屬下帶領遠征軍配備火槍、鐵炮等,竄人東北邊境的黑龍江地區,大肆劫掠中國人民。據記載,1651年,沙俄頭目哈巴羅夫在攻陷黑龍江下游的桂古達爾村後,殺死達斡爾大人和兒童人,俘虜婦女和兒童共661人,奪取了大量的牛羊牲畜。這些沙俄人甚至還做出了吃人的行為,僅在1643年的冬天,就吃掉了50箇中國人。充分暴露了他們的野蠻習性,稱他們為野人也毫不為過。當地人民稱他們為“吃人惡魔”。
當然,俄國人在東北邊境的屢次入侵也引起了政府的注意,加上當地的達斡爾、赫哲人不斷向清政府求援,清朝決定出兵反擊。順治九年(1652年)二月,清政府令寧古塔章京海包率所部進擊,戰於烏扎拉村,打死沙俄侵略者10人,打傷78人。這是清朝的政府軍第一次同俄國入侵者交戰。
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六月,寧古塔都統沙爾瑚達率戰艦40艘同侵略軍激戰於松花江下游,殲敵270人。
順治十七年(1660年)寧古塔將軍巴海率水軍破敵於古法壇村,斬首60餘級,溺水死者甚眾。
但是,入侵的俄國人原本就是流寇性質,雖然屢次被清軍圍剿,但是清軍一走,他麼又捲土重來,修築寨堡,甚至種植莊稼,自給自足,讓清朝剿不勝剿。
終於,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為了徹底消除沙俄侵略,在準備工作停當之後,康熙命都統彭春赴愛琿,負責收復雅克薩。
雅克薩,是滿語,意思是“河岸坍塌成半圓形的河灣子”。它原是我國達斡爾首領阿爾巴西的住地,所以俄國人侵者把它叫做阿爾巴津。雅克薩位於黑龍江上游左岸,與額穆爾河河口隔江相對。城堡西部朝向黑龍江,位置在高峻懸崖上,其周圍是一片開闊的農田、牧場和沼澤。它是從貝加爾湖方向和從雅庫次克方向進入黑龍江地區的水陸咽喉。在哈巴羅夫初佔雅克薩逃竄之後,1665年,流放犯切爾尼果夫斯基率領一支84人的侵略軍,重佔了雅克薩。後來沙俄成立雅克薩督軍區,任命托爾布津為雅克薩督軍。匪軍們恃雅克薩為巢穴,“剿劫人口,搶擄村莊,攘奪貂皮,肆惡多端”。如俄寇在雅克薩城郊修道院霸佔的土地上,把二十名中國獵人關進一間屋裡,活活燒死,並搶走了這些獵人的財物和馬匹,犯下了令人髮指的血腥暴行。因而這個匪巢被稱作“阿爾巴津賊堡”。
1865年,都統彭春率寧古塔兵1500人,盛京兵500人,藤牌兵500人,以及蒙古、達斡爾等少數民族共約3000人,向俄國侵略者發起攻擊。這裡說一下,藤牌兵本是鄭成功訓練的一支特殊部隊,他們人人左手手持盾牌,右手持快刀,行動非常敏捷。作戰時用盾掩護身體,飛快的滾到敵人跟前,轉砍敵人的人馬腳腿,出其不意,以快制勝。在雅克薩之戰中,藤牌兵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清軍達到雅克薩城下後,當即向侵略軍頭目托爾布津發出最後通牒,托爾布津恃巢穴堅固,有兵450人,炮3門,鳥槍300支,堅持頑抗到底。於是,清軍發起攻擊,俄國人傷亡甚重,勢不能支,托爾布津乞降,遣使要求在保留武裝的條件下撤離雅克薩。經彭春同意後,俄軍撤至尼布楚(今涅爾琴斯克),隨後,清軍撤軍。但是,得知清軍撤退後,托爾布津又圖謀再犯,再次回到雅克薩,並且莫斯科方面派爾一直600人的軍隊支援。第二年除,康熙再一次下令反擊,清軍2000多人進抵雅克薩城下,在戰鬥中俄軍頭目托爾布津中彈身亡。但是這一次進展不是很順利,雅克薩一直未能拿下。戰爭拖到了深秋,於是清軍改變了策略,在雅克薩城的南、北、東三面掘壕圍困,在城西河上派戰艦巡邏,切斷守敵外援。最後,雅克薩裡的俄國人缺衣少食,826名侵略軍, 最後只剩66人。
二 《尼布楚條約》內容
1689年,中俄雙方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條約首先劃分了中俄東段邊界,“以流人黑龍江之綽爾納,,即韃靼語所稱的烏倫穆河附近之格爾必齊河為兩國國界”。外興安嶺與流入黑龍江的額爾古納河亦為兩國之界,外興安嶺至海一線以北屬俄國,以南屬中國。至於興安嶺與烏第河之間的土地則留待以後解決。這種規定,為以後沙俄侵吞這裡的土地埋下了伏筆。
其次,條約也部分涉及了邊境管理的內容,雙方確定邊界的目的是“為約束兩國獵者越境縱猖、互殺劫奪、滋生事端”,嚴禁雙方邊民彼此越界人侵,對於捕獵、資盜等擅自越界的,要遣送回國,交由本境官吏處理。特別是人數眾多的越境行為,必須報聞雙方皇帝得知,並依法處以死刑。雙方均不得收留逃亡者,這主要是針對沙俄武裝犯邊採取的防範措施。另外,對於持有護照的兩國人員,准許其合法過界進行互市貿易,這為此後國際間的邊境管理提供了模本,其過境貿易的辦法也基本同於現代。
第三,條約為中國東北與北部邊境地區的安定與鞏固奠定了良好基礎。但是,沙俄從《尼布楚條約》中也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十七世紀俄蒙通史關係》說,戈洛文簽訂了“一個對俄國有利的條約”,這個條約“是俄國在同滿洲人的相互關係中第一次外交上的勝利”。俄國首先透過條約得到了大片原屬中國的領土,並使這些被佔領土具有了法律效益俄國還從條約中獲取了對華貿易的權利,得到了可觀的利益。另外,《尼布楚條約》也刺激了沙俄的貪慾,為以後更大規模、更大範圍地侵佔中國領土開了先河,特別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後,沙俄侵佔我國東北、西北多15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不能不說與此有密切的關係。
三 中俄為什麼願意坐下來談判,並且在這一地區保持了長時間相對的和平?
這次條約能夠簽訂成功,與兩國的實際國情有關。
對俄國來說,1687年,沙俄在與土耳其爭奪克里米亞的戰爭中失敗,國內矛盾尖銳,雅克薩之戰後,俄國無力再抽調更多的軍隊參加對中國的戰爭,只好同意和談。即使如此,俄國也以最大限度攫取中國領土為目標。沙皇授權談判代表戈洛文,如果侵略要求滿足不了,即可調動西伯利亞地區的軍隊採取行動,將最高目標定為侵吞整個黑龍扛北岸,最低目標也要以雅克薩為界。
在兩國使臣舉行第一次會議時,帳幕附近的俄國軍隊表面上只帶了馬刀、斧械和長矛,但他們暗中違反規定,竟秘密地揣著禁止攜帶的有很大殺傷力的手榴彈赴會。同時,尼布楚城內的俄軍也全副武裝,“作好了作戰準備”。
而對清朝來說,情況同樣也不妙。在北方,噶爾丹統治的準噶爾部落勢力日益強大,不斷對周邊部落發起進攻,嚴重威脅到了清朝的國家安全。如果說沙俄入侵只是纖芥之疾,那麼此時的準噶爾才是心腹大患。所以,康熙急於擺脫沙俄這個麻煩,將精力全部投入到對付準噶爾中。
而且,之前入侵的那些沙俄侵略者,也不是沙俄的正規軍,而是由探險家、流放犯、商品販子等組成的,在條約簽訂後,他們透過貿易一樣可以賺到大量財物,不必在透過戰爭掠奪,這對他們來說未嘗不是好事。
當然,這些都是次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當時清朝立國不久,軍隊還保留了較為強大的戰鬥力,沙俄發現啃不動,只能暫時服軟。但是他們侵略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等到清朝虛弱後,他們又馬上撲上來,最後侵佔了東北、西北多15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
4 # 鄭州第二大閒人
很多人不瞭解雅克薩之戰(1685年—1688年),但是卻聽說過《尼布楚條約》,他們的關係是什麼呢?
《尼布楚條約》俄方稱“涅爾琴斯克條約,是中國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簽定的第一份邊界條約,也是中國與西方國家締結的第一份國際條約。
雅克薩之戰後,中俄就東段邊界等問題進行交涉。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俄歷7197年8月28日),中方代表索額圖、佟國綱等與俄方代表戈洛文等在尼布楚(今俄羅斯涅爾琴斯克)尼布楚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 《尼布楚條約》以滿、俄和拉丁文三種文字簽訂,以拉丁文字為正式文字。
條約規定: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及外興安嶺為中俄東段邊界,烏第河地區待議;兩國嚴禁越界入侵和收納逃人;兩國人民持有護照者可以過界往來,通商貿易。《尼布楚條約》劃分了中俄兩國東部邊界,從法律上確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屬於中國
雅克薩位於黑龍江省漠河市以東黑龍江北岸(今俄羅斯阿爾巴金諾)。黑龍江流域自古以來是中國的領土,滿族的祖先肅慎族就生活在這裡。從唐到明的歷代朝廷,都在這裡設定行政機構,行使管轄權。清朝建立之後,繼續對這一地區行使管轄權,加強統治。除設盛京將軍(駐今遼寧瀋陽)、寧古塔將軍(駐今黑龍江寧安)和黑龍江將軍(駐今黑龍江璦琿)外,還把當地居民編為八旗。與此同時,還加強了吉林、黑龍江將軍所轄的各鎮,在沿江重要地區建立船廠,設定倉屯,陸上開闢臺站驛道,發展水陸交通運輸,進一步加強了邊境地區與內地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聯絡。17世紀上半葉,沙俄由於國力迅速增強,急劇向外擴張。自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起,沙俄遠征軍曾多次入侵黑龍江流域,燒殺搶劫,四處蠶食。
順治末年至康熙初年,沙俄利用清廷忙於國家統一和平定三藩之亂,侵佔了中國領土尼布楚(今俄羅斯涅爾琴斯克)和雅克薩等地,並在那裡構築寨堡,設定工事。還以此為據點,不斷對黑龍江中下游地區進行騷擾和掠奪。 康熙帝 對沙俄軍的上述侵略行徑,康熙帝多次遣使進行交涉、警告,均未奏效。這使康熙帝認識到,只有使用武力,才能驅逐沙俄侵略軍。為此,他於平定三藩之亂的第2年(1682年),即赴關東東巡,瞭解那裡特別是黑龍江流域的情況,並就準備驅逐沙俄侵略軍採取了幾條措施:
一是加強偵察和封鎖。康熙帝命副都統郎坦、彭春和薩布素率兵百餘名,以捕鹿為名,渡黑龍江,偵察雅克薩的地形、敵情;又派當地達斡爾、索倫族頭人隨時監視敵情變化;令蒙古車臣汗斷絕與沙俄軍貿易,以封鎖侵略者。
二是令薩布素率部在璦琿築城永戍,並和家屬一同進行屯墾。
三是在璦琿至吉林途中,共設驛站19個。四是加緊造船,保證軍糧由松花江、黑龍江及時運抵前線。康熙二十二年九月,清軍派人勒令雅克薩等地的沙俄侵略軍迅速撤離。俄軍頭目不予理睬,反而派人竄至璦琿搶掠。薩布素將其擊敗,並將黑龍江下游沙俄侵略軍建立的據點全部焚燬,使雅克薩成為一座孤城。
史學界評價:《中俄尼布楚條約》的簽訂,是中方做了無原則退讓的產物,清政府的談判代表索額圖把貝加爾湖以東,原屬中國的尼布楚富庶地區拱手送給了俄國,造成了重大國土損失。再者,該條約還明確將北諾斯山與南支之間北到北冰洋、東到白令海峽,包括勘察加半島和整個烏第河流域在內的廣袤疆域,定為待議地區,其面積不小於300萬平方公里,甚至更大。但是世界政治格局鉅變,時至至今,不僅從未再議,而且也永遠無法再議。所以,中俄尼布楚條約,是一部失地條約。
以上就是雅克薩之戰以及尼布楚條約的解析,雅克薩之戰後,下一場中俄戰爭是什麼時間呢?
1856年沙俄趁著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機會,撕毀了《尼布楚條約》,派兵侵佔了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的地區,並在之後的中俄《璦琿條約》中強行將黑龍江以北的地區盡數割去,而早已人去城空,早已被拆毀的雅克薩地區也因為地處黑龍江北,而變成的俄羅斯的領土。
《璦琿條約》,又稱《璦琿城和約》,是俄羅斯帝國東西伯利亞總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穆拉維約夫和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於1858年5月28日(咸豐八年四月十六日)在璦琿(今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簽定的不平等條約,該條約令中國失去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把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劃為中俄共管;黑龍江、烏蘇里江只准中、俄兩國船隻航行;當時清政府拒絕批准該條約。1860年訂立中俄《北京條約》時清政府始予認可。
這中間大概170年左右,中間中俄無戰事。為什麼呢?我個人分析有幾下幾點
1:經濟原因
尼布楚條約簽訂後的第四年,俄國使節來華要求通商(這才是他們孜孜以求的最大目標),康大帝自然恩准了,准許俄國商隊每隔三年來北京一次,每次不超過兩百人,免稅貿易八十天。這可是大清帝國在鴉片戰爭爆發前給予各國的最高待遇了,其他國家包括共擊明鄭的荷蘭都沒有享受過。從此俄國對華貿易迅猛發展,大批商隊帶著西伯利亞皮毛等貨物興高而來。
再換取中國的金、銀、錦緞、棉布等采烈而去,獲利相當之大。1691年以普洛特尼科夫為首的俄國商隊來華,售出貨物總值七千五百六十二盧布,帶回去的中國貨物總值達兩萬三千九百五十一盧布,利潤足有三倍以上!後來,沙俄政府見對華貿易有這麼大利,乾脆壟斷算了,派官方商隊進行貿易,獲取了巨大利益。康熙三十六年(1697),俄國對華輸出貨物二十四萬盧布,超過對中亞貿易的總值,而所得利潤竟高達百分之四十八!
2:忙於平息國內戰爭和深化改革
1697年,彼得大帝正在西歐考察的彼得,得知國內有人企圖陰謀政變。他立即回國,親自組織處決了大批參與叛亂的“射擊軍”。這樣問題也沒有徹底解決,最讓彼得難辦的是,得到皇后暗中支援,以他的兒子——皇太子阿列克謝為中心的一夥舊貴族、“射擊軍”殘餘分子組成的“太子幫”,繼續破壞阻撓改革。 當年46歲的彼得大帝掌握了“太子幫”陰謀活動的證據,決定以嚴厲的手段懲辦他的不肖之子和“太子幫”一夥,逮捕皇太子及其同謀犯,以“法律和正義”為準則,嚴懲“太子幫”,即使是他兒子也絕不寬容。 最終皇太子等核心人物判處死刑,彼得大帝與支援皇太子的皇后離婚。“太子幫”的剷除,使改革得以順利進行。成功的改革推動了社會進步,增強了國力,鞏固了專制統治,為對外侵略擴張準備了條件。
全面推行歐化改革:經濟方面,鼓勵發展工場手工業,振興國內外貿易,鑿運河,開商埠,擴大出口,為俄國近代工業奠定了基礎;政治方面,取消領主杜馬,廢除大教長,設立樞密院,打擊保守勢力,甚至不惜處死皇太子,加強以沙皇為首的中央集權;社會文化方面,建學校,辦報紙,剃鬍須、剪長服,革除陳規陋習,注重培養和選拔人才,主張唯才是舉;軍事方面,實行徵兵制,統一編制,建立由步兵、騎兵、炮兵和工兵組成的正規陸軍,並擴建海軍艦隊
3:俄國的東歐爭霸,忙於和其他國家戰爭,沒有時間和精力和中國再次鬥爭
彼得大帝一生中最大的事業就是軍事擴張。打敗北歐霸主瑞典,為俄國奪得 波羅的海出海口始終是他不可動搖的最大夢想。在長達21年的北方戰爭中,俄國和瑞典 打了一個昏天黑地,鬼哭神嚎!那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也是一位驍勇蓋世的帝王英豪, 平丹麥、破波蘭,所向無敵,1700年納爾瓦一戰更是把彼得的俄軍打得一敗塗地!但彼 得亦非等閒之輩,他重振軍隊,趁查理十二世攻打波蘭之機,捲土重來,席捲涅瓦河口 地區,一雪前恥!查理十二世壓根就沒把彼得這個野蠻人放在眼裡,他收拾完波蘭後, 率領七萬大軍直撲俄國,不料中了彼得的誘敵深入之計,
1709年波爾塔瓦大決戰,瑞典 軍主力被俄軍狂扁,死了八千,被俘一萬六,查理十二世亡命土耳其! 波爾塔瓦會戰成了北方戰爭的轉折點。此後,彼得乘勝出擊,掃平了芬蘭境內的瑞 典軍隊,俄國海軍也痛扁了瑞典艦隊。
1721年,瑞典終於被打扒下了,和俄國簽訂《尼 什塔德和約》,把立沃尼亞、愛沙尼亞、英格利亞和芬蘭灣割讓給俄國。俄國終於獲得 了波羅的海的出海口,躋身世界強國之列。彼得被加封為“祖國之父和全俄羅斯大帝” ,俄國正式改名“俄羅斯帝國”,
之後的這一段時間俄國也是無其他大的戰爭
到了葉卡捷琳娜大帝時代,帝國在南方和西方得到相當大的新疆土。1768年,與奧斯曼帝國之間的俄土戰爭爆發,在1774年以《凱納甲湖條約》的簽訂而結束。根據這個條約,俄國取得了黑海的出海口,克里米亞韃靼人則終止與奧斯曼帝國的附庸國關係,而葉卡捷琳娜大帝在1783年吞併了克里米亞。
1787年,第二次俄土戰爭爆發,
1792年戰爭結束後,俄國將其勢力伸入巴爾幹半島;雖然奧斯曼帝國沒有被俄國完全趕出歐洲,但已不再是俄國的嚴重威脅了。
拿破崙戰爭1812年,侵略俄國, 1814年3月31日,打敗了拿破崙的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親率反法同盟軍隊進入巴黎。但是,這次勝利也給俄羅斯帝國帶來了隱患,許多參加戰爭的貴族軍官受到美國和法國大革命的啟發。
1825年12月26日,3000名士兵在聖彼得堡議會廣場彼得大帝青銅雕像前,要求廢除農奴制度,但遭到沙皇政府的殘酷鎮壓,
以後無重大戰爭
-
5 # 小約翰
都說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滿清和沙俄的第一次碰撞,滿清雖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勝利者,但直到它滅亡前,關於這段歷史,還是清朝自己書寫的。所以這場戰爭滿清王朝是勝利者,至於過程如何,結果如何都不重要了。
在勝利的光環下,清軍戰鬥力的低下和清軍將領的無能和愚蠢都被掩蓋了。
雅克薩之戰,就好比一個由職業球員組成的足球隊,贏了由警察、教師和建築工人組成的業餘隊。而且還是11人打人家9人,贏球的隊還對此沾沾自喜、津津樂道。這樣的贏球光彩嗎?能叫人心服口服嗎?
事實上,清軍一直就是以超過敵人很多倍的兵力取得了消滅俄軍幾十人的戰績,還要大肆炫耀。
公元1652年清政府令寧古塔章京海包率所部進擊俄軍,清軍700多人跟俄軍300多人作戰,清軍取得俄軍被殺10人的戰績,自己傷亡如何,不知道。
公元1658年6月,寧古塔都統沙爾瑚達率戰艦近50艘又是以絕對優勢兵力同俄國軍隊在松花江激戰,殲敵270人,我方傷亡多少?不好意思,沒有統計。
1685年第一次雅克薩之戰的兵力對比,清軍是俄軍的10倍,清軍在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允許俄軍攜帶武器撤離。真讓人搞不懂,十幾年前那支參加嘉定和揚州屠城的軍隊哪裡去了?中國人怎麼老是對自己的老百姓狠,對敵方軍隊那麼仁慈?
1685年,第二次雅克薩之戰,清軍又是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和後勤保障的優勢,對城中沒有糧食,已經挖樹皮充飢的俄軍非常客氣只圍不打,還讓自己部隊後退,以便這些俄軍出去弄食物。
功夫不負有心人,依靠各種手段與絕對優勢,清軍取得了雅克薩之戰的勝利。但俄國人服氣了嗎?安分了嗎?中俄的雅克薩之戰爆發的時候,俄羅斯正全力以赴跟龐大的奧斯曼帝國鏖戰呢。對遙遠的東方進行的這場微不足道的戰爭根本就無暇顧及,也沒有放在眼裡。如果重視的話,就派不到一千人打仗?那彼得大帝簡直是太搞笑了。
但是雅克薩之戰大清可是拿出了看家本領,而俄羅斯那邊根本就沒當回事。 因此,《尼布楚條約》簽訂後,表面上沙俄變老實了,但實際上它從來不服,它在不停地和各種勢力勾結,從沒有停止對中國的滲透。
因為雅克薩之戰讓他們明白,大清也就在這麼點實力,簡直不堪一擊,反而讓俄羅斯人變得更猖狂。這邊大清正忙著安內,沒有功夫攘外,俄羅斯那邊正全力以赴對付瑞典。
而且就在雍正爺陶醉在大勝俄羅斯的慶功宴的時候,彼得一世正在出國的路上,不過他不是以大帝的身份,而是以俄軍下士彼得的身份喬裝跟隨俄羅斯使團去荷蘭和英國學習造大炮和造船技術,提高俄軍武器裝備水平呢。俄羅斯這要是不強大,還有天理嗎?
臥薪嚐膽的俄羅斯國力、軍力更上一層樓,經過21年戰爭終於打敗了瑞典。但大清皇帝個個都是絕頂聰明的人,他也明白真跟俄羅斯扳手腕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對手。於是在俄羅斯沒有功夫搭理大清的情況下,還是未雨綢繆,竭力安撫俄羅斯。
在1728年,滿清和沙俄簽訂了《恰克圖條約》和《布連斯奇條約》,俄邊境居民對此興高采烈,載歌載舞。因為他們發現,條約簽訂後,有的地方擴大了幾天行程的面積,有的則擴大了幾個星期行程的面積,從而給俄國帶來了不少好處。
具體地說,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雍正爺大筆一揮給了俄羅斯。
當老百姓為國土丟失痛心疾首的時候,國土在統治者眼中不過是冰冷的數字。 在俄羅斯國力還落後的時候,俄羅斯人就非常蔑視大清,俄羅斯探險隊頭子波雅科夫就對沙皇說,給我 300名軍人,黑龍江那片我就能搞定。
1649年入侵中國東北的只有70名俄羅斯人。 一年之後,哈巴羅夫率領138名亡命之徒,攜3門火炮和一些槍支彈藥,再次侵入黑龍江,強佔雅克薩城。這哈巴羅夫是何許人也?他乃一個刑滿釋放的罪犯,自籌資金,自己招募軍隊。
第二批入侵中國的200人還是哈巴羅夫自己召集的地痞流氓、烏合之眾。每次百十號人來入侵大清,還是罪犯率領的,這也太侮辱大清了吧。你說,這都什麼事? 所以,你說大清把哥薩克之戰把俄羅斯打怕了,贏得了近兩百年的和平,哈巴羅夫真的表示不服。
回覆列表
清帝國和沙俄兩大強國在雅克薩之戰後為何能夠實現長時間和平共處,離不開戰後《尼布楚條約》的簽訂。
順治末年至康熙初年,沙俄利用清朝忙於國家統一和平定三藩之亂,進一步侵佔了中國領土尼布楚和雅克薩等地,對沙俄軍的上述侵略行徑,康熙帝多次遣使進行交涉、警告,均未奏效,於是決定使用武力。
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1688年),清軍在雅克薩兩次圍殲沙俄軍隊,並最終贏得了勝利,將沙俄軍隊給趕了出去,成功收復了雅克薩。
隨後,清政府與沙俄政府簽訂了著名的《尼布楚條約》,而正是這個條約的簽訂,給兩國之間帶來了一百多年的和平。
這看起來好像是一個很長志氣的事件,咱們把沙俄打怕了,從而使得他們在以後的一百多年裡不敢侵略清朝,兩國之間也因此而實現了一個長時間的和平。
不過事實卻不是這樣的,在和平的背後,卻是因為貪婪的沙俄已經可以不用透過戰爭就能從清朝獲取足夠的利益。
《尼布楚條約》可以說是清朝簽訂的第一個近代邊界條約,我們的歷史課本上一直寫這是一個平等條約,如果從西方的法律來界定,這個確實是一個平等條約,因為這個條約是雙方共同商議簽訂的,不存在誰強迫誰,從這個層面上來說,簽訂的雙方是平等的,但是如果從條約內容上來看,咱們是吃虧的!
條約對邊界和領土的規定:從黑龍江支流格爾必齊河到外興安嶺、直到海,嶺南屬於中國,嶺北屬於俄羅斯。西以額爾古納河為界,南屬中國,北屬俄國,額爾古納河南岸之黑裡勒克河口諸房舍,應悉遷移於北岸。事實上,清朝把貝加爾湖以東,原屬中國的尼布楚富庶地區拱手送給了俄國,損失了大量的土地。
與此同時,沙俄政府還利用清朝不懂國際規則挖了個坑,《尼布楚條約》有一個待議區域:惟界於興安嶺與烏第河之間諸川流及土地應如何分劃,今尚未決,此事須待兩國使臣各歸本國,詳細查明之後,或遣專使,或用文牘,始能定之。
這位日後沙俄大舉的侵佔晚清政府國土埋下了伏筆。
當然,僅僅是領土的侵佔還不足以滿足貪婪的沙俄,他們之所以能安分那麼久,還因為他們害怕戰爭會影響到兩國的貿易。
在恰克圖(在今蒙俄邊界)蓬勃發展的中俄邊境貿易——一度達到俄國對外貿易總額的一半——使得俄國受益頗豐,俄國商人在貿易中獲利高達百分之二百至三百,而俄國政府從其中獲得的關稅收入一度佔到其全部關稅收入的三成左右。
然而,這一切都被清政府所忽視,他們還沉浸在天朝上國的姿態之中,被勝利矇蔽了雙眼,他們沒有從雅克薩之戰意識到自身的不足,沒有意識到外面的世界有多麼強大。
當時的沙俄還原不算強大,僅僅算是歐洲列強中末尾勢力,可主場作戰的清軍卻需要拿出數倍於他們的兵力才能取勝。
在第一次雅克薩戰爭爆發時,把整個雅克薩城和周圍農村的全部俄國農民、商人和獵戶都蒐羅在內,俄軍也僅能集結起450人的部隊,清軍(中方史料3000人,俄方史料15000人)在人數上佔有7:1甚至更多的巨大優勢。1686年,清軍(中方史料2100人,俄方史料8000人以上)再次進攻雅克薩,此時的沙俄軍守城兵力盡管得到加強仍只有826人,清軍仍擁有至少5:2的人數優勢。
所以,這是一場以多勝少的戰爭,並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反而,清政府那時就應該意識到自身的不足,而不是等到鴉片戰爭才來驚呼“三千年未有之變局”。
雅克薩之戰,是一場勝而敗的戰爭,其雖然帶來的和平,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矇蔽了清政府的眼睛。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啊!
當然,歷史不能改寫,一切都成過往。我們需要做的是,以史為鑑,警鐘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