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是謂中
-
2 # 打醬油磕瓜子
沒有好壞,時代不同,治理用度不同,社會在發展,一切都在變化中,制度法度也在不斷完善中,所以適合的是最好但隨著發展只有更好。
老子也好孔子也罷,遺著都是中華先古聖賢思想,也是中華文明的財富,如果用現在語言描述他們,那就是哲學家,思想家,社會學家,教育家等等,特別是孔子,他是歷史上唯一建立社會學體系,教育體系的先古聖人。畢生精力深研人文社會學,用現代學術體系形容應該超越教授級的科學家,對中華民族的貢獻是偉大,屬於太陽級歷史人物。
-
3 # 空空空42973354
如果沒有民族競爭問題,天下太平沒有侵略和戰爭,道家無為而治,“無政府主義”最好。
打仗用法家,因為法家就是軍國主義那一個系統的。
而治世得用儒家,選拔合格的官員(新陳代謝)進入官僚系統,構建以德政為導向的民本社會,化解民族矛盾,為國家提供穩定劑,粘合劑,,
-
4 # 本是山中人
我個人覺得,現在的人普遍對孔子老子認識頗淺。儒家的禮樂只是“禮樂”嗎?老子的無為只是單純的“無為”嗎?
孔子拜見老子之後,說他見過天上飛的,見過地上跑的,見過水裡遊的,卻沒見過像龍一樣變幻莫測的。
如果普通人見過老子,恐怕只能當他是個普通的老頭兒,說不定還以為他只是個胡說八道的人。
孔子見過老子後,能看到他的不凡,換句話說,“慧眼識英雄”,孔子又豈是沒有慧眼的人?
-
5 # 魯中居士
都只能維持一段歷史時期!那種方法比較適應全人類都在探索之中。《易經》說一切都在變,也都會變!世上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
-
6 # 曾經聰粉還有誰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各家的思想水準本沒有高低之分,只有實踐者的手段有好壞之別。三家流派皆是是中華文化特有的產物,然真正在歷史的舞臺上粉墨登場的唯有短暫的法學和漫長的儒術,至於老莊思想純粹只是作為一種精神信仰而存在,並未對朝堂和民間產生過統治性的地位,算上其興盛的頂峰時期東晉,也只是在江左豪閥名流之間生息流轉,僅此而已。這些都是已存在過往歷史,是歷史自發的選擇,泛泛而談孰優孰劣那終究是紙上談兵不具有任何意義。而且現在是新世紀新社會,歷史作出了新的選擇,這三種思想只能是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他們唯一的功能性就是陶冶情操、學術研究、為社會的優良傳統風氣維持繼續發揮積極作用,所以他們升格不到治國理政這個層次
-
7 # 漂78526257
韓非子的法家治國可行,老子的無為而治只是美好願望,永遠無法實現,因為道法自然無為而治在目前的人類社會應該是無法實現的。為便於理解咱們先把自然一詞擬人化一下,自然是先有規律,建立自然規律在先,世間萬物在自然規律下生息繁衍,自然只負責推動自然規律運轉就不用再做什麼了,世間萬物遵照執行就行了。而人類不同,人類目前還在處在研究探索階段,研究探索人類如何發展治理,還沒有形成一個一成不變的規律,誰都不服誰,人類社會一個推翻一個。所以就不可能實現無為而治。
換個角度看,自然就是個暴君,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它定的制度即自然規律不允許世間萬物反抗,必須遵照執行,所以可以實現無為而治。人類如果要想實現無為而治就需要暴君,但因為人類的暴君沒有自然那麼強大,屢屢被推翻,所以也就無法實現無為而治了。人永遠無法長期治理人,同類也永遠無法管理同類,因為自然不是人。要想實現無為而治,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就不能平等,管理者要實現絕對的統治,你和自然平等了嗎?
小到一個企業管理大到一個國家治理都需要強制,都需要法制。
古代皇帝不是人,是龍的傳人,真龍天子,是異類,可以。
-
8 # 國經音療
韓非子沒看過,不瞭解,不好去說,只是知道是法治,孔子、老子都是治國治要,不同的人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毛澤東在他的一生中,他很多的場所引用了儒家思想,小時候讀了七、八年的四書五經,到了第一師範受到了他的老師,也是他的岳父楊昌濟影響,楊昌濟常在課堂講論語,自己出了一本《論語類鈔》,在《毛澤東早期文稿》《講學堂》《毛澤東文集》《毛澤東評論語》等都有過毛澤東對孔子的話句。孔子倡導了“仁德、禮節、誠信、大同世界、民本思想、孝道”等,也是最早提倡了“學而思、因材施教”的教育。
唐太宗李世民開唐朝盛世、貞觀之治,也是儒家思想的執行者。
老子是全世界最早的真正平等的倡導者。民主的倡導者,也是反戰爭最早的意識者,同時也探討的世界執行的規律。老子講到了“治國以正、用兵以奇”、“治大國,烹小鮮”等。老子說的“無為”並非真的無為,老子說的不爭也並非真的不爭,也是要遵守“道”、遵守自然規律、世界執行規律、倡導了“上善若水、上德若谷”等,看的出老子還是一位善良之人。老子說的話往往是反話,需要好好理解,比如“至下”“至柔”等。
韓非子法家,法治社會,如果社會人們都真正堅行儒家、道家思想,其實法制也會失去了效治成為“擺舍”,但這也不現實,尤其是有多民族人口眾多的大國,人有不同的思想,習俗等,所以需要法治來約束等,所以,治大國,需要多個思想的精華治要。
-
9 # 自由人84173
中國人愚昧到這種情況還在孔子老子韓飛呢。還不懂得歐亞大陸怎麼發展的?還在農業文明不懂得牧業文明的辛苦。也不懂得絲綢之路帶來的文明。還在顧摧中華文明不知道什麼是真正文明。不知道誰帶來了世界文明之路。
-
10 # 使用者6382230029241
治國就是治理人性中的惡。儒家不行,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裝人還行。道家提倡無為而治搞無政府主義,理想很豐滿,現實是那些政治精英不同意領導不了人心裡癢癢。所以道家也不行。法家講規章制度以人治人好向還行但是他玩帝王心術內心險惡不拿百姓當人。所以法家也不行。治國不需要好人也不需要能人,需要的是好的制度。不行讓唐僧再去西天一趟。
-
11 # 方圓相成
就目前來看,法治比較靠譜,直接,比較受現代熱捧。現在講禮樂?恐怕要被人笑掉大牙,提都不敢提,也只有那些上了年紀比較成熟的人偏向鴿派愛好和平的人會講這個東西,還有少數上流社會的年輕一代可能會講,其它的基本不講了,老子的那一套那就更不用說了,能夠認同老子的基本都是社會的頂尖者,至少精神上就是,至於普通大眾就免了,那不適合,談無為,無慾,不爭,可能嗎?都是逆人性的東西,順其自然大家倒是很認同,不過你可能拿它讓你成為弱者的理由,這就大錯特錯了,順其自然是讓你順應規律,順應規律你得知規律,知道規律你基本就是強者了,至少精神上是的,老子的話基本都是讓你成為至強者的,所以你要跟上老子的步伐,你的境界得高。因為他的話是把極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所以它的本質還是複雜的,只有當你有了一定的境界才會發現他的簡單
-
12 # 楓欲靜而風不止
我認為,儒法缺一不可,德治和法治相互結合才能陰陽互補,持續發展,這才是治國正道。至於老子的清靜無為思想不適用於治國之道。
-
13 # 望江一亭
道家無為而治,儒家以德治國,法家依法治國均強調治國手段的某一方面。其實治國的手段有很多,每一種方法都有優點,也同樣有缺點。治國,必須用綜合的辦法,才會有更好的效果。道家無為而治,並不是治國者什麼都不做。而是自己按照道的要求,做好榜樣,引導民眾自治。治國者管大事,不過多幹涉民眾的小事。老子認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但是民眾自覺性不可能都會很高,沒有嚴格的法來制約和高尚的德來引領,肯定會出現惡人當道,社會混亂。胡適說過:一個骯髒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兒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迴歸;一個乾淨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談高尚,天天沒事兒就談道德規範,人人大公無私,最終這個國家會墮落成為一個偽君子遍佈的骯髒國家。顯然,單靠以德治國也是不行的。因為民眾不是聖人,道德水平參差不齊,社會文明需要德來引領,需要法來維持秩序,需要無為來防止干涉太多。無為和德都是必須的,但法是最重要的
-
14 # 中囯觀察家
韓非的法治理念勝出。
比較歷史學來分析。
1、從歷史看,秦國的統一,是商鞅變法實行法制化的勝利。
2、從現實看,美國的一超獨大,也是法治的勝利。
3、從孔老韓三家思想內容來看,也是這樣。
孔子學說的理論是仁義禮智信,克己復禮,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維護的是高高在上的金字塔塔尖的權威,否定的是是非正誤和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否定人民群眾的力量和價值。是註定要失敗的。如果從家族的家庭的倫理的方面,尚有可取之處。單單從孔子給他的兒子取名孔鯉的角度看,孔子就是一個普普通通學者。
老子主張的是順其自然無為而治。在秦朝後期就已經被歷史所淘汰。西望函谷無為術,青牛出關不知處。現在老子學說已經淪落為養生學。
-
15 # 詩驀詩書畫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紛亂交戰,民不聊生的同時,道家、儒家、法家也相繼出謀劃策應如何治理國家,平息這可怕的戰爭。那到底治國的哪個方法好?下面小編與大家淺談一下自己的看法。一,孔子的禮樂。孔子的禮樂歸於一個“仁”字,而“仁”的作用就是個人與社會。孔子認為“仁”對個人能懲惡揚善;對社會能平息紛爭。孔子的“仁”思想是:“仁者,人也;仁者,愛人”。孔子認為要治國首先要把人當人,在這基礎上再去“愛人”,再擴充套件到治國安邦上去。二,老子的無為。老子的無為歸於一個“道”字,而“道”論自然法則。老子的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不妄作為,只要不違背“道”,遵循客觀規律就能治理國家。老子認為統治者不要多幹預民眾的自主性,會造成社會秩序紛亂。再者要有洞察能人、善人的慧眼,灌輸無為而治的管理理念,再將賢才分配到各個能勝任的位置上,讓他們去做,只要大膽的去信任他們就行了。三,韓非的法治。韓非的法治主要強調法、術、勢三者結合。“法”即法律法規政策;“術”即駕馭軍臣、掌握政權、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勢”即維護統治者的地位,要親自獨掌軍政大權,以免奸臣謀朝篡位。韓非認為法無論善惡,只要規定出來,人人都要遵守。在法家看來國家的利益高過一切,法高於人,守法就是最高的道德。結論:結合三位偉大思想家的治國方法,小編個人認為,孔子的“禮樂”太過於仁慈,不利於治國;老子的“無為”要君、臣、民互相產生共鳴才行,有一方違背,皆輸;韓非的“法治”雖好,但他所論的法高於民主、民權、民生,而且他還禁錮百家思想文化的發展,這是很不好的。所以,如果能把這三種治國思想理念貫穿一起,才是最理想的治國之道。大家覺得如何呢?
-
16 # 郭文250093350
都好。也不是都全好!孔子的話偏道德層面,太過迂腐,有道德綁架之意。所以時下很多人反儒家學說,罵孔子虛的那一套。老子講道法自然,道非道非常道,順天意,無為而治。也不是沒有道理。可是也還有片面性,不可足取。治國理政應有所為,有所不為,要創造,要改革,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執政,不是聽天由命!韓非子法治就是鬥爭。過去是動殺罰,刑治也過於嚴酷,說起來也不是很全面。鬥來鬥去鬥了幾千年,還是用魯迅的兩個字吃人!歸根結底,他們都對中國的發展程序起過重要作用,都有可借鑑的治國理政進步的一面,應該發揚光大!從中國的實情出發,只有毛澤東思想才是治國之本,才會實現復興中國之夢!
-
17 # 白風小嚴
治國之策,是國家的統一和法治。由於中國出了個偉大的秦始皇,使中國近早出現統一(歐洲至今未能統一),中國很早就結束了奴隸社會。在封建社會中,唐宋實現了世界的頂盛時期。
但是, 由於孔孟思想,提倡以心治人,以禮治國。使中國在漫長的封建長河中,至今難於自撥。
以法治國,秦始皇,楊廣,王莽,仍致清代雍正皇帝,都在不斷推動與嘗試,進步緩慢。近代中國嚴重落後於世界各文明國家。
革命!孫中山先生領導我們的革命,就是革封建體制,封建思想的命。使中國實現文明法制社會。 以法治國, 改革開放。重要是政府體制的改革!政府功能的轉變。做人民的領導者,不做封建統治者。
-
18 # 夕陽紅155908541
儒家主張以德治國,韓非子主張以法治國,老子主張"無為"放縱而自治。治理國家是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堅持以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民族區域自治。用社會主義道德規範全體社會公民,則絕大多數社會公民會自覺尊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而不會去做損人利己的事,一般來說,社會會和諧、安定、團結。但是,社會是復的,人員眾多,有小數人不願受到社會道德的約束,以自我為中心,損人利己,偷盜搶劫,殺人放火,強姦嫖娼,無惡不作,社會道德約束不了這些人,這就需要"法治",用國家專政工具嚴勵制裁犯罪者,才能實現社會的長治久安,公民安居樂業。
在遵守國家憲法和法律的條件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實行村民自治,能夠使中央政府從繁忙的具體事務中解放出來,全心全意辦大事。
如果只崇尚儒家學說,講"德治"而不講"法治",違反道德而犯罪者,不能得到嚴懲,社會終究不得安寧,整個社會將是一個屠宰場,強者殺人,弱者被殺。如果不講德治,而只崇尚韓非的"法治",則犯罪者眾多,監獄無處關。如果國家不以道德教化人,不以法治懲治人,而祟尚"無為"而自治,那麼社會就是一片散沙,令社會更加混亂。
-
19 # 707高天賜
中華民族的百家思想,百家學說,是治國的根本。法治,文明,民主,公正,禮義,和諧,我們中華民族正在實用的治國方針。
-
20 # 漢字拼音化科學
現代應該用健全的法制,嚴格執行法制,在法制的框架下的自由來治理國家。而孔子和老子的東西都是幾千年前的東西了,大部分已經過時了,即使有些有用的東西,但也需在不違背當前的法律的情況下應用是你的自由,但不能硬塞給別人。
回覆列表
道家認為: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我們講“非禮法權天”,意思是是非不勝禮教,禮教不勝法治,法治不勝權門,權門不勝天道。
換而言之:禮者,言儒學之禮教也。法者,言儒學之法治也。權者,縱橫家與兵家事也。
看人發過一首詩,我改了一下:
道德仁義,
莫非權門;
大治治心,
禮法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