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字說直話

    1996年算得上是突破元年,那一年不只是黃金一代,更重要的是外線的黃金一代。那一年幾個突破手都具有相當的造詣。第一個說的自然是阿倫·艾弗森。艾弗森控球技巧非同一般,橄欖球都能拍的像模像樣。但他真正能夠屹立於聯盟資本,是擺動幅度大到令人驚訝的Crossover,迅捷的啟動速度和在高速運動中變向的本領。當然,快速啟動是每一個突破手的標配,但啟動速度能快過艾弗森的,聯盟至今也屈指可數。

    有意思的是,艾弗森以突破著稱,但他的突破不少都是在合理衝撞區附近或者以外透過跳投完成。大部分球員突破都是找個機會球,一般防守者出現失誤或者對面站錯了位置,順道偷一個。專業的突破手也要大概齊找個戰術,起碼內線被拉空或者隊友給擋個人也才敢真正殺進去。但艾弗森不這樣,只要他拉開了架勢,不管內線有幾個人候著你,他都是要肉搏的,但是身高不夠,沒足夠的能力在空中多開長人的圍堵,所以近距離急停跳投也就成了他的無奈之選。當然,他有更好的方式處理籃球,不過那就不是艾弗森了。

    斯蒂芬·馬布裡是另一個大師。他很快——但不是絕對的快,不過看起來防守者都跟不上他。他能做到這點,在於他有一種油滑但極難掌控的技巧。他似乎可以透過防守者瞬間的反應決定向左突破還是向右突破,以至於馬布裡會讓人們覺得,他是先看到了防守者啟動,再選擇突破方向的。能夠判斷突破時機,需要相當好的節奏感。

    不同的突破手節奏不同,有節奏快的也有節奏慢的,有節奏清晰的也有節奏凌亂的,當然還有一些完全沒有節奏的變化,很順滑流暢的一條線。這其中沒有必然性,斷言一種比另外一種更好用,每種風格都有自己的大師。

    單說這種清晰的節奏感,馬布裡是一個,德隆·威廉姆斯是另一個。說也奇怪,德隆這身遒勁的滾刀肉,本應該走另外一個路線的。他啟動速度不算快,行進間運動頻率也算不上一流,但錯開空間之後的那一下對他就已經足夠,只要給他一個縫隙他就可以架開防守者的肢體干擾突入內線,而不起速也給了他在行進間多次變向的可能性。保羅小動作細密,進攻者與他對位一般都會受到很大的壓力,但只要遇到德隆,就一定被穩吃。這大概就是相生相剋,相愛相殺吧。

    同樣的身體條件,拜倫·戴維斯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風格。戴維斯未必是控衛中身體條件最好的,但他是把身體優勢運用到最極致的那個。其實他早期沒有那麼胖,但肌肉密度相當大,肉多是後來的事。說他是控衛版本的勒布朗·詹姆斯一點也不誇張,常常倚著一兩個人兩步起飛,生扛防守者上籃毫不費力。早期戴維斯酷愛體前變向,體重上去之後速度變慢,轉身的運用變多了,同樣具有標誌性,有些時候沒有完全把防守者繞開,但身體還是能直接碾過去。

    增重後的勒布朗·詹姆斯速度太慢,已經不像早年的突破威脅性那麼高,如今的突破多以機會球為主,防守錯了,輪轉亂了,抓機會摸一個,不如以前那麼霸道。騎士時期的詹姆斯(也許需要刨除最後一年)是真正的突破殺器,也是很特別的一個突破手。如果以頂級突破手來衡量,早年的詹姆斯控球技術算比較粗糙,腳步移動也不過關,自己算錯了步數強起在空中找平衡完成上籃是常有的事(好在後來已經改的差不多了)。但他能成為頂級突破手裡的一個,自然要有自己的看家本領。拋開速度與力量兼具的強大身體條件不談,詹姆斯的空中感覺即使不是最強的,也是最強之一。空中的平衡感,左右手的Finish能力都可以說上很大篇幅,和他有的一拼的,也就是我們能看到的那幾個具有史詩球感的搖擺人了。

    我說的當然是特雷西·麥格雷迪。他在魔術時期的突破當然算不錯,但投籃才是麥迪最主要的得分手段,比起“突破手”,“全面的攻擊者”大概是更準確的稱呼,當然麥迪還有過“機械投手”的稱號,但相對來講就比較小眾了。

    科比也是一樣。81分時期的科比算得上將諸多進攻手段齧合的非常完善的球員。但他漫長的職業生涯中球風並不固定。早期擺動幅度更大,爆發力強,更接近街頭風格,後期腳步更加細膩,節奏變化更多。這些和他的身體變化有關,也和技術變化有關。

    科比的技術變化其實可以說明些普遍性的問題。投手的投籃技巧和突破手的進攻姿態——無論是持球進攻者還是純投手——都是有很大區別的。越依賴投籃的球員,在持球時重心就會保持的越高,以便隨時起跳投籃,而突破手則會盡量壓低重心,縮短運球空當期,提高啟動爆發力;投手在運球時傾向於將球保持在身前,而突破手會提高擺動幅度,影響防守者站位。出於職業要求,投手在投籃出手時出手會盡量快,而從突破轉換成的投籃因為要在空中調整姿態,出手普遍較慢。麥迪的幹拔跳投之所以著名,原因之一就是低重心直接起跳這一下動作夠極致,而防守者基本無法跟得上這種重心變化。

    投手突破未必少,突破手投籃未必多,但一個球員是因投籃而突破還是因突破而投籃,並不難分辨。斯蒂芬·庫裡有突破,凱文·馬丁有突破,雷·阿倫的突破更是不勝列舉。但透過投籃尋找機會,多少要比直接拉開架勢單挑要容易些。

    說回科比。

    科比早期轉身變向控球技巧都算不錯,但單飛時期才算大概齊找到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離我們比較近的科比腳步複雜多變,銜接自然不帶絲毫粘滯,因勢而動,完全看不出三流突破手們慣有的呆板的套路感。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科比的速度也越來越慢,即使腳步再花式,假動作再逼真,我們也無法迴避速度變慢的事實。偏偏突破是對速度要求很高的技術。

    突破不成怎麼辦?科比會告訴你,安東尼會告訴你,弗朗西斯會告訴你:強行起跳投籃嘛。

    聯盟外線腳步稱得上頂級的,科比是一個,保羅·皮爾斯是另一個。但作為慢速選手,皮爾斯的腳步並不純為突破,更多是在突破和投籃之間轉換。突破受阻,背身靠一下,感覺有機會了,再一個蝴蝶穿花擰回來。這項背打技術被皮爾斯玩的輕鬆寫意。但他並不是首創者,奧斯卡·羅伯特森算是把背打技術作為招牌的球員。大O背打的妙處在於他不只是靠出空間投籃或是傳球,他可以輕鬆在面框和揹筐之間轉換,只要空間允許,立刻抹進去造成突破。把時間放近一點,薩姆·卡塞爾這個動作玩的也是相當的柔順。

    說到以單個動作立身於世,聯盟裡倒是有不少。但是隻靠一個動作吃飯,都算不上是頂尖高手。賈馬爾·汀斯利的穿襠過人無人能及。其他人玩這個動作,都急功近利的做幾個虛晃然後強行插入,然而汀斯利的穿襠則充滿著大量時機判斷和情緒動作引導的複雜前戲,所以汀斯利能夠自如運用,但其他人要麼失誤率太高,要麼沒法穩定控制人球分過的距離。能夠穿襠過人戲耍對手是每一個後衛心中的至高夢想,但真能做得妙的,聯盟獨此一家,別無分號。

    很多人大概已經不熟悉拉夫·阿爾斯通在街球場上的風采了。街球場上阿爾斯通可以依賴自己出眾的身體條件揮灑自如,但到了NBA就只能侷限於穩定性和實用性較高的幾招。不過我們還是能夠不時透過他的背轉身尋找那些曾經的身影。單說背轉身,凱瑞·歐文,克里斯·保羅都算不錯,但能把這個動作做得迅捷美妙,毫不拖泥帶水的,大概也只有阿爾斯通了。

    背後運球變向的代言人當然是賈馬爾·克勞福德。對於大部分球員來講,背後運球是調節進攻節奏的手段,但對於克勞福德,背後運球則是過人的起手式。德文·韋德,凱瑞·歐文都能熟練的運用背後運球變向,甚至不需要任何減速,但能夠在任意場合熟練運用背後變向再銜接一個大跨度的跳步,大概只有克勞福德。

    純粹速度過人,德文·哈里斯不錯,但TJ·福特更快(雖然他現在也算不上最快),比艾弗森還快,那一定是非常快的了。福特的速度也著實讓他在傷前風光過一陣子,但後來也只能歸於平庸了。純粹依賴身體或者某一項技術,即使紅火,又能紅火多久呢?

    轉身並不是難事,轉身難的是連貫不失速度,後續動作的力量也必須跟得上。在這一點上,蒙塔·埃利斯無疑是非常出色的,說他是聯盟第二會轉身的人不算過分——但他離第一還是要差上那麼一點的。

    突破後急停反向上籃的最著名的人大概是哈基姆·奧拉朱旺了,突進-出球-回拉的技巧已經成為夢幻舞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安德烈·基裡連科很喜歡這個動作,但用成招牌的一定是拉喬·隆多,以至於他在快攻中經常用這招躲開補帽的詹姆斯們,輕鬆回身上籃。

    文斯·卡特的空中轉體上籃華麗無比,雖然他從來不靠這個吃飯,但在他變老之後,空中華爾茲幾乎絕跡了。

    如今歐洲步已經在NBA得到大規模應用,但不同球員的歐洲步法已經是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了。歐洲步老話講叫“慢三步”,最重要的是腳步節奏和運動方向的變化。拉喬·隆多會在一些帶有歐洲步模式的突破腳步中加入假傳(Fake Pass)動作,史蒂夫·納什也會有一些同向的歐洲步上籃。其實歐洲步,或者說三步變向突破技術早就在聯盟中大規模鋪開了。

    不同球員運用歐洲步各有特色,其中比較傳統的是泰瑞克·埃文斯。他是把歐洲步的慢節奏運用到極致的球員。無論是速度的快慢變化和行進間對球的保護都無可挑剔,只是很可惜,他是新秀賽季即是巔峰的球員,之後的幾個賽季越來越少看到他的表演了。

    詹姆斯·哈登的歐洲步則是另一番計較。一般使用歐洲步的球員把防守者放在身前,哈登則更願意緊貼著防守者突破,然後大幅度降速,把球在空中兜一個半圓,把防守者扔在弱側。這種歐洲步成功後紅利更大,但也需要頻繁的身體接觸,更容易把球暴露在外面。所以球員的力量是必須的,幸運的是,哈登的身體具有這種先天條件。

    如果對新時代的突破手們進行一番排名,德里克·羅斯必須是在第一順位的。他擁有艾弗森的Crossover和啟動爆發力,也擁有艾弗森並不擅長的空中終結技術,左右手很平衡,也會控制節奏——最重要的是,他在關鍵時刻的決斷力相當強大,甚至和業已載入史冊的球員相比也毫不遜色。

    說了羅斯,就不能不提到拉塞爾·威斯布魯克,這是號稱羅斯的MVP賽季唯一無法打爆的控球后衛。威斯布魯克的技術雖然沒羅斯那麼好,突破節奏控制也略有差池,但他的直線加速是聯盟絕大多數後衛都可望而不可及的,你給他一面牆,他就會還你一個機場。而堅持這種打法而沒有傷病,就更為難得了。在威斯布魯克戰斧扣籃的那個瞬間,很容易讓人回想起弗朗西斯當年的風采。

    史蒂夫·弗朗西斯的身體未必如威少這般霸道,但技巧比之要更勝一籌。弗朗西斯的動作有美感,如果說NBA哪個突破手帶著街球風格,馬布裡是一個,弗朗西斯是另一個(艾弗森?那是艾弗森風格),看弗朗西斯打球,不管他處理球是否精當,時機把握是否準確,浮華絢麗的炫技之氣總會躍然球場。這種美感,是很難用強或弱這種功利化的詞語一言蔽之的。

    如果要在這個時代選一個更像微笑刺客的人,你會選克里斯·保羅還是凱瑞·歐文呢?我覺得保羅更加接近,歐文太具有攻擊性了,即使以賽亞·托馬斯已經算是很強的進攻型控衛,以這個時代的視角來看還算是傳統的。論球場排程能力,保羅不遑多讓。保羅和歐文是這個時代控球能力最強的兩個球員,但風格又有所不同。

    如果單就突破而言,歐文更佔上風。市面上流行的控球技巧大概沒有歐文不會用的,能在高頻運動中保持控球的穩定,這很不容易。他的控球頻率更快,也更加主動,每一個動作都能找到方式銜接,造就下一步的突然啟動。更為恐怖的是,具有相當控球能力的球員在三分線外也具有殺傷力。不過問題也有,得分手段過於豐富的控球后衛往往會濫用自己的能力,歐文是下一個斯蒂芬·馬布裡還是下一個史蒂夫·納什,路就要看他自己怎麼走了。

    歐文還需要時間錘鍊,克里斯·保羅則已經是這個時代的大師。保羅運球隱蔽,極少出現失誤。他未必是足夠純粹的突破手,但保羅可以在內線的長人雨林中徐疾有度,且行且停,時刻尋找合適的出球機會,這就有點接近賈森·基德的風範了。

    NBA絕對速度最快的球員是誰,艾弗森嗎,德文·韋德嗎,TJ·福特嗎。不不,需要翻篇了。他的名字叫約翰·沃爾。沃爾有這另NFL跑鋒都為之汗顏的速度和柔韌性。控球能力算不上精純,但也大概齊夠用。如果籃球空間拓展到全場,沃爾可能是最好的進攻發起者。速度讓他的突破看起來相當簡單,輕鬆的甩開第一個人之後發現自己直面籃筐,對手連補防都來不及。但目前沃爾也只是最強突破手中比較普通的一個,雖然背後繞球過人和轉身都算很溜,但他動作與動作之間的空當稍微點大,如果他的控球技術有艾弗森那麼強的話,打爆這個聯盟絲毫不是問題。

    在人們厭倦了2005年聖安東尼奧馬刺和底特律活塞枯燥的鋼鐵大戰之後,聯盟的正義天平開始有意識的向外線的進攻者們傾斜。也就是在那幾年,幾個劃時代的突破大師嶄露頭角,改變了每一個熱愛籃球的人的審美趣味。

    突破手們或快或慢,總能找到些節奏。當然,也有些奇特的,比如之前提過的汀斯利,他的節奏就很碎,碎到讓你感覺不到他的步伐。但總體來說他在這麼突破的時候速度總是很慢的——一個人在高速運動時依然能夠保持節奏的隨機性,就接近於醉八仙了。馬努·吉諾比利就會帶給你這種感覺,他的每一步都是隨心所欲,超越常規運動習性的。無論是腳步,處理球的方式還是最後把球放進籃筐的那一下子,他都和我們慣常見到的突破者們完全不同。也許我們應該意識到他來自一塊神奇的大陸,他意念中的籃球本就和我們不同。

    德文·韋德則是完全不同的風格。如果說我們找不到馬努的節奏,韋德則是完全沒有節奏。一旦啟動,就會在突破的全程保持全速,無論變向,轉身,甚至背後運球……他從不減速。以至於你看他在人群中閃轉騰挪卻完全不受影響。流暢,華麗,一氣呵成。使用掩護是一項學問,韋德就很擅長這門學問。呼叫掩護然後驟然縱切的技巧不算新穎,喬丹使用過,保羅,羅斯也都很熟練,但頻繁而高效的利用人牆穿行而過,唯有韋德而已。

    韋德和吉諾比利突破橫行無阻,但他們運球習慣有極大的偏重。吉諾比利偏左手,韋德偏右手。事實很少有球員做到左右互搏,在雙方向上具有同樣的威脅非常難。但有這麼一個人,無論是腳步移動還是手上功夫,左側和右側幾無差異,啟動快,直線加速更快,無論是胯下,Crossover還是背後運球都非常簡練,轉身技術足可以作為聯盟教科書,腳步清楚不墊步,沒有任何多餘動作,沒什麼彈跳,但合理衝撞區附近的終結能力絲毫不遜於空中飛人們。

    並不是沒有缺點——陣地進攻時,他很少在不借助隊友的情況下一個人單挑整支球隊。所以他的亮點不像其他頂級突破手那麼匪夷所思,更多都是可以複製的片段。除了令人訝異的速度外,他身上大概沒那麼多不可思議。給予一個公平的環境,他未必強過其他人,但在某一種體系之內,毫無疑問他是無可匹敵的。

    我不喜歡打太極。“誰是最強的突破手”的問題不需要有答案,但如果它真的需要一個答案……是的。

    託尼·帕克。這就是我的答案。

  • 2 # 體育下飯菜

    阿倫·艾弗森,1975年6月7日出生於美國弗吉尼亞州漢普頓,前知名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後衛,綽號“答案”。阿倫·艾弗森在1996年NBA選秀中於第1輪第1位被費城76人隊選中,成為NBA狀元秀。在14年的職業生涯中,他的NBA生涯場均出戰41.1分鐘,獲得26.7分、6.2次助攻和2.2次搶斷。職業生涯主要得分手段中投和突破,那我們講講他的突破能力。

    艾弗森的變向幅度之大除他之外沒有人能夠達到,迅速的啟動速度和大幅度的變向很容易欺騙到防守球員,聯盟至今為止啟動速度能夠快過艾弗森的也屈指可數,艾弗森的突破只能用恐怖來形容。

    艾是晃過巔峰喬丹的男人,nba數年集錦一直在top5內的crossover你居然說不強?在那個年代眾多nba球星採訪心目中最佳的cross選手提名最多的就是艾佛森了,突破的意義不是一定要籃下終結,而是擺脫對手創造出手空間,艾的主要得分是來自急停跳投。

  • 3 # 是小李童學啊

    凱里·歐文強於艾佛森

    很多人都認為史上最強突破能力的球員是阿倫艾佛森,或許歐文在個人單打能力,突破能力更強,而且歐文每年都在成長。

    簡單介紹一下歐文,1992年出生於澳大利亞,司職控球后衛,目前效力于波士頓凱爾特人。歐文征戰聯盟7年了,效力過2只球隊,騎士和凱爾特人,目前為凱爾特人領袖。生涯首發出場384場,場均34.2分鐘,場均得分21.6分3.4板5.6助攻1.3搶斷。

    艾佛森與歐文的運球突破有什麼區別嗎?艾佛森純粹是大幅度晃動變向和極快的第一部切入;而歐文的更多是透過節奏的變化,多運幾下球增加變化性。歐文主要的觀賞性在於拉桿和節奏變向,變化多端,有身法,有手法,有腳法,身體靈活,腰部柔韌性很好,配合歐洲步,慢三步,小腳跳,雙腳跳,單手,反手,扭動小蠻腰,使自己的身體像游龍一般穿梭在人群間,遇到封蓋也有護球技巧,要麼換手要麼低空放藍,或者將球劃過上空突破,這種過人技巧美妙級了。

    現如今,能用技巧過歐文的恐怕沒有了吧,可以說是歷史上crossover最帥的人了,畢竟是單人戲耍勇士全對的人,過人技巧可以用恐怖形容,歷史能媲美的也只有艾佛森了吧。

  • 4 # 德馬庫斯表妹考辛斯

    我認為是詹姆斯。

    突破的實質是從外線面框殺入內線取分。很多人想的太複雜了,認為必須要來個crossover才叫突破。所以大家一想到突破或許就會想到艾弗森,歐文,克勞福德等,因為他們的運球非常嫻熟。但是要知道,對於艾弗森這種後衛來說,雖然他們有許多突破集錦,但是總的來說跳投其實佔他們出手的相當大的比重,而突破佔少數。因為一個後衛,尤其是艾弗森這種個子很矮的後衛,在NBA級別的防守下,不可能隨時都能突到內線。

    而詹姆斯擁有NBA史上最強的身體天賦,高大強壯的身材和不失靈活的速度,這種身體是最適合突破的。另外詹姆斯學生時期也是一個橄欖球打的很好的人,司職跑鋒的他擁有衝鋒陷陣的衝擊力。而且我們都知道,初出茅廬的詹姆斯並不以投射見長,所以他的突破佔的比重比起一些後衛來說應該更大。

    現在詹姆斯已經33歲了,詹姆斯哈登成為本賽季場均突破取分最多的球員,詹姆斯的侵略性隨著年齡肯定是越來越差。但是從整個職業生涯來看,詹姆斯的突破無疑是歷史級別的,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對方只能對沖起來的詹姆斯進行戰術犯規,甚至就算被抱住,詹姆斯也把球放進籃筐。

    所以綜上我認為,詹姆斯是歷史上突破能力最強的球員

  • 5 # 哀公問宰我

    為什麼這麼多人忽視了聯盟內線得分最多的後衛——託尼帕克?後衛是場上突破最多的球隊,而後衛突破後在內線得分最多的球員是託尼帕克。所以大家還有什麼疑問嗎?

  • 6 # 新曰體育

    我認為NBA突破能力最強的當屬喬丹。

    各種拜佛,晃動,突破,拉桿,空中閃躲。可能有人會說艾弗森也可以,但是細數一下艾弗森的榮譽會比“籃球之神”遜色許多。不是說艾弗森突破不強,但最強只有一個!

    (艾弗森晃過喬丹的畫面是經典,但不屬於突破)

  • 7 # 致炫籃球

    這個問題我想對於我這個有15年NBA籃球關注的熱愛者來說最好不過了

    NBA史上突破能力最強的球員我想排第一的應該是96屆黃金一代的狀元艾佛森了,NBA每年的選秀狀元幾乎都是內線球員,艾佛森能在身高只有1.83米瘦小的身材中脫穎而出,可想而知他是有多麼優秀多麼難得,艾佛森也是美國國家二級運動員,在高中時期還是雙料冠軍(籃球和橄欖球)他的速度極快,可以說在NBA沒有一個控球后衛的速度能追的上他,他體力充沛,正常比賽44分鐘中他可以上場40分鐘,僅有的休息時間只能安排在暫停或者單節結束前的10秒左右。

    還有就是他的突破招式,獨創的crossover變相過人是他的招牌動作,他的變相運球不知過了多少防守球員,就連籃球之神喬丹也給他晃到過一次,那次晃到成為了經典,許多球迷津津樂道,他的假動作加上他的變相運球真是出神入化,其實突破能力不單單是要速度快,而且還要配合運球能力和變相運球技巧的,前湖人隊球員兼NBA球員工會主席費舍爾曾經接收採訪時說過,他碰過最難防守的唯有艾弗森一個,NBA01年賽季的總決賽,艾弗森單核帶隊闖進總決賽,面對當時不可一世的湖人隊,依然在艱難的條件首奪第一場比賽勝利,贏得了球迷的尊敬,看過那場總決賽的球迷沒有一個不被艾弗森的精神所感動。

    最後就是艾弗森的天賦和後天努力了,他從小生活在窮人窟,從小學開始就有變現得非常有運動天賦,再加上不斷的訓練創就了他的成名招式crossover,很快在NBA帶來一陣旋風,當時NBA還製作了專輯名為“答案”專門來介紹宣傳這位小巨人。

  • 8 # 小白籃球

    阿倫艾弗森

    艾弗森的突破特點就是快,人球結合,他的突破變向,胯下運球,轉身等一系列動作一氣呵成,防都防不住,這需要的不止要有天賦,有很高的籃球功底,和長期艱苦的訓練也是分不開的。大家是否還記得當年在速度上唯一跟得上艾弗森的泰倫盧,當時他被稱為防艾弗森最好的球員,可就在2001年的一場比賽中,艾弗森一個交叉步晃倒泰倫盧並且將球打進,在回防時直接從倒在地上的泰倫盧身上跨過,這一跨成為了永恆的經典,他標誌著聯盟中沒有人能夠防住艾弗森!

  • 9 # 老鄧侃球

    突破這項技術,主要是體現兩個字“快”和“準”。“快”是指利用速度甩開對手的防守,“準”是為指找到對方防守的漏洞。一旦球員選擇時機正確,一個加速就能過掉對手,最後在無人防守的籃下把球打進。有些球員突破靠節奏變化,有些是靠爆發力和速度,有些則是靠身體碾壓對手,總之突破是很有效的造內線殺傷的方式。那麼在NBA這幾十年的歷史裡,哪些球員的突破能力最強呢,今天為大家選出了10位代表人物,他們的突破就是最無解的存在。

    10:不要認為納什只會傳球,他的突破一樣犀利。本來納什就是踢足球長大。他的爆發力和速度就很出色,再加上他的控球技術,突破真的是如魚得水。納什突破更多還是靠節奏變化拉開空間,一旦對手失位,他能馬上抓住這一瞬間衝進籃下完成得分。

    9:年輕時的吉諾比利為何叫“妖刀”,就是形容他突破姿勢妖嬈不好防,那種將身體在空中扭曲後再把球投出去,現在沒人做的出來。他的“靈蛇”突破,已經在聯盟失傳,當年他這招可是大殺四方。如果馬刺把他當核心來用,資料不會比曾經的“四大分衛”差。

    8:歐文的突破非常有觀賞性,不僅花哨而且實用,這一切都是得益於他出色的球感。沒有超強的控球技術,歐文不會有這麼多充滿想象力的動作做出。歐文一旦投籃手感不好的時候,他就會選擇突破打破得分荒,目前現役還沒人單防的住。

    7:羅斯整個9年的生涯,中遠投都很不穩定,在這樣的情況下,單賽季場均還能有25分的表現,就是靠突破突出來的。羅斯的突破變向多,而且變向的幅度超大,自己的腳踝都在不斷扭曲。在這樣反關節的運動下,沒有幾個人跟得上。再加上羅斯出色的爆發力,幾個動作就能過掉對手。這一招好用就是副作用大,才30歲的羅斯就傷痕累累,這就是年輕時突破太猛導致的。

    6:威少算是把自己的身體優勢完全發揮了,他將力量和速度完美結合,在後衛裡經常欺負對手。威少本來運動能力就出色,他還把自己打造成了重型坦克,一旦衝起來根本防不住。威少的體力又是出奇的好,這一招他全場可以無限使用,他在雷霆有這樣的特權。

    5:科比作為歷史進攻技巧最出色的球員之一,突破自然也是他的拿手好戲。年輕時的科比身體是相當勁爆,隔扣這些是經常完成。在沒有開發出背身技術的時候,科比更多進攻就是突破。他突破的步幅大,身體始終靠著對手,冒然伸手很容易犯規。殺到籃下即使有人協防也無所謂,大不了來一次1打3,在空中來個極限拉桿把球打進。

    4:韋德年輕時叫“閃電俠”,他的突破能力大家可以瞭解下。韋德突破特別喜歡在高速執行後,然後來個急剎車再來一次加速。基本在這樣的操作之後,他的防守者就被甩在了身後。如果遇到防守悍將,不被他的假動作所騙,韋德就用身體碾壓對手。1.93的身高100公斤的體重,韋德突起來真心防不住。

    3:艾弗森被人喜歡,就是因為他的突破太無解。本來1.83的身高在外線,對位誰都沒有優勢,結果艾弗森硬是把劣勢變成了優勢。他把速度,技巧,節奏變化,以及爆發力完美結合,一個晃肩的假動作,就能輕鬆過掉對手。他生涯4次拿下得分王,這裡面突破佔了很大成分。

    2:喬丹年輕時也是用身體打球,那個時候他不懂什麼背身後仰。喬丹的突破相對就簡單點,一個試探步之後突然加速,就剩下防守者在風中凌亂。喬丹的一雙大手,讓他的控球也更穩定,想破壞掉他的突破難度很大。

    1:詹姆斯是把突破做到最簡化的男人,拉開空間一個加速硬抗對手上籃,沒有變向也沒有節奏變化,就是能把球打進。這一招詹姆斯用了15個賽季,現在全聯盟拿他這招也沒辦法。雖然這招對體力消耗大,不過關鍵時刻就是得分核武器。沒有人能夠承受住體重至少230斤外線的衝擊,詹姆斯的突破真有那種扛著“炸藥包”的霸氣,看著都讓人害怕!

  • 10 # 望月老妖

    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標準,標準不同,選擇自然不同。個人覺得突破效果來看我選詹姆斯,籃下終結能力超強,甚至二加一,而且分球能力強,透過自己突破帶動隊友得分,弱點是需要一定突破空間,不美如畫算嗎

  • 11 # 圍語寒

    首先得先把能打小前的詹姆斯,喬丹,麥迪,科比去了,這個和後衛不好比,也不能比,畢竟有身體和身高,我們從純後衛裡比,羅斯,獨一檔的存在,不解釋,然後艾弗森,韋德這是一檔的,再就是威少,沃爾,歐文,帕克,上次看了騎士和步行者的比賽,不得不承認,奧拉迪波突破是真的猛,關於我上面說的小前鋒,科比稍微差點,和前面三個在突破上有一點小差距,這三個都有不同的特點,不好比,詹姆斯是純力量,身體素質型,麥迪是第一步,喬丹則是技術和身體的結合

  • 12 # 灬陌雨灬

    以我個人觀點而言,突破讓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艾弗森,也是我認為的突破能力最強的球員之一,然後想到的是羅斯和韋德,在這之後我認為是帕克吉諾比利,現役突破能力強的則以歐文為代表,這些都是憑藉極快的啟動速度和變向速率突破。

    其次像喬丹科比麥迪和卡特,格蘭特希爾,哈達威這些球員,突破能力也非常強,可以和艾弗森羅斯韋德放一檔,不過這些球員投射能力比上面的要強,所以並不能說是純以突破為得分手段,所以分開了說。

    最後是詹姆斯和韋斯特布魯克,說起來突破能力算也強,不過大多是憑藉力量進行碾壓式上籃或者暴扣,而不是憑藉技巧和假動作晃人,或者用速度擺脫防守者突破,所以單獨列出來,因為我並不覺得這能說明他們突破能力強,只能說明身體素質是真的強。雖然造殺傷能力很強,但是我只能說,我個人不喜歡這種風格。

    還有就是克勞福德,雖然克勞福德是第六人為主,也算不上巨星,但說到突破還是不得不提。

    綜上所述,我覺得突破能力最強的應該是艾弗森,喬丹,韋德,羅斯,科比

  • 13 # guai怪咖ka

    題主的問題其實不完整,突破能力包涵很多東西,就比如突破前的晃動,突破時的速度節奏,突破後的能造成的殺傷都是衡量突破能力的方面,綜合來講,本人覺得ai的突破能力最強

    艾弗森的生涯榮耀就不用我多說了吧,96年的狀元出身,多次入選全明星。

    在掘金以一己之力對抗有ok組合的湖人,內線的穆大叔被奧尼爾完爆,以及外線有歷史級別的後衛科比的情況下,艾佛森無疑是偉大的,哪怕只是以1:4惜敗,可艾佛森無疑是一位偉大的球員場均得分36助攻4籃板6,資料上也領先於OK組合,可見艾佛森的得分能力之強。

    而看艾佛森打比賽,過人對他來說真的很簡單,靈活的控球,極佳的節奏感,過人的爆發力讓他的過人看起來總是很輕鬆,在過人後對於球場的判斷也是比較合理,是自己衝擊內線還是投籃,或是將球交給已經因為對手補防而空位的隊友。這方面的處理也是比較合理的,這方面的能力也是突破方面比較重要的一點。

    就說這麼多,本人喜歡籃球喜歡nba。

  • 14 # 楊TT1

    個人覺得 單說突破這一項

    魔術得分王階段麥迪 騎士1.0的詹姆斯

    01總決賽賽季的艾弗森 06韋德

    mvp賽季螺絲

    這幾個排名不分先後 全都是無解級別

    別的或許還有 暫時沒想起來

  • 15 # Gorifor

    這個東西不在一個時代真的不好比

    比如艾弗森,西布,韋德蒂姆哈達威,TJ-福特,伊塞亞托馬斯

    現在威少 健康羅斯,歐文,太多太多

    能進nba的都不是吃素的

    最後籃球之神鎮樓!!!

  • 16 # 萌寵打籃球

    我來說說現役的NBA球員誰突破能力最強吧。

    本人參加過兩屆Cuba山東賽區,一屆大學生運動會。

    (一)國王隊達龍.福克斯(速度型靈巧型)

    達龍·福克斯在2017年選秀首輪第5順位被薩克拉門託國王隊選中。他在肯塔基大學時期是一位犀利的直線突破手,能夠利用簡單的移動,就靠速度生吃過人。

    進入NBA時期。當福克斯突破到很深的位置時,福克斯絲毫不慌,反而極擅於做出迅速且穩定的動作。

    福克斯在轉換進攻時可以很穩定的控制身體變向穿越防守,而不是直來直去。

    對於福克斯這樣一個運動能力爆表的球員,反而有一手細膩的拋投。這種運動能力與柔和手感的結合,使得他65%的得分都在三秒區附近。

    他的速度估計現役聯盟沒有人能跟得上。

    (二)詹姆斯.哈登(力量型技巧型)

    最近十幾場比賽中,哈登表現如日中天,連續30加,這取決於他犀利的突破騙犯規能力以及無解的後撤步三分能力。有力量外加速度,既可以碾壓突破,又可以超車突破,還有機智的騙犯規頭腦,最可怕的是後撤步三分。聯盟沒人不怕哈登的突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轉是一種慣性運動嗎?為什麼地球可以自轉幾十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