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成長小悅悅
-
2 # 紅豆母嬰營養師
6月齡開始新增輔食,8月齡已經添加了2個月了,順利的話適應的食物種類也應該不少了,吃多少要按照孩子胃功能來決定,這個月齡可以嘗試吃肉了,不僅僅是米粉+菜泥了,混合食物,沒必要糾結比例,按照寶寶喜好來就可以,當然了寶寶不太喜歡的也不能不給,預防挑食!
6月齡開始新增輔食,8月齡已經添加了2個月了,順利的話適應的食物種類也應該不少了,吃多少要按照孩子胃功能來決定,這個月齡可以嘗試吃肉了,不僅僅是米粉+菜泥了,混合食物,沒必要糾結比例,按照寶寶喜好來就可以,當然了寶寶不太喜歡的也不能不給,預防挑食!
隨著寶寶的成長,4-6個月以後僅依靠母乳餵養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的生長髮育需要,關鍵期新增輔食對寶寶今後的生長髮育,對食物的渴望、科學膳食都會帶來好處。所以,媽媽們掌握給寶寶新增輔食的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
▍輔食新增的時間什麼時候是給寶寶新增輔食的好時機呢?隨著寶寶唾液腺的發育,消化酶分泌開始增多,這時寶寶表現為愛流口水,從生理角度來講消化器官已經做好了準備,基本可以接受半固體或者固體的食物,來滿足寶寶口感的需求。並且,寶寶對大人的食物也開始感興趣,如當大人在寶寶旁邊吃飯時,寶寶流著口水的饞貓眼神,甚至還會來抓勺子,搶筷子,這都是新增輔食的好時機,及時新增輔食也利於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一般人工餵養的寶寶可以在4-5個月齡新增輔食。母乳餵養的寶寶要在6個月齡新增輔食。
▍各類輔食的新增應按怎樣的順序和量來推進?輔食新增種類:應按“澱粉(穀物)——蔬菜——水果——動物”的順序來新增。很多寶媽在開始給寶寶新增輔食時,就新增雞蛋黃。這是一個誤區,方法不可取,因為蛋黃屬於異性蛋白,容易出現過敏導致溼疹加重和過敏性腹瀉。建議在7個月後新增雞蛋黃(嬰兒6個月後出現過敏的機率逐漸減少)。
新增輔食的順序:應該由含鐵米粉開始,這是寶寶的第一個固體食物,是最不容易導致寶寶過敏的食物。生後4個月從媽媽體內給寶寶的鐵劑已經消耗,此時寶寶需要透過食物來補充鐵營養。首先給5克米粉(相當於一平湯勺),用溫水調成稀糊狀餵食寶寶,如果寶寶消化較好,大便正常,間隔3-5天可以增加米粉量到10克,以此類推。嬰兒含鐵的穀物應一直吃到1歲半為宜。米粉新增半個月左右,就可以新增菜泥了。開始可以選用根莖類蔬菜、比如,胡蘿蔔泥、南瓜泥、豌豆泥都可以。由於胡蘿蔔泥為脂溶性,在油脂中維生素A吸收較好,可以先用一點油煸一下再蒸熟再扁成泥。菜泥適應了可以新增蘋果泥。蘋果用小勺直接刮泥,可以在午後喂一次。以上食物適應以後可以新增肉糊,肉糊是蛋白質和鐵、鋅的最豐富來源,正因為如此,美國兒科學會為首選固體食物。一般家庭製作可選擇煮得很稀爛的麵條、米粥裡面可以放一些菜泥、肉泥。從一個種類過渡到另一個種類的時間可以是一兩週。新增時要按從單一到多樣的順序進行,即便是同一種類食物也是如此。比如,初期一次只喂一種新的食物,以便判別此種食物是否能被寶寶接收,才容易找到“元兇”,避免讓寶寶再吃到同種食物。若寶寶產生不良反應如過敏、消化不好,不要加量繼續原量餵食。如果腹瀉較重,根據具體情況可以酌情減量或暫停輔食。輔食質地:應按“液體(如米糊、菜水、果汁等)——泥糊(如濃米糊、菜泥、肉泥、魚泥、蛋黃等)——固體(如軟飯、爛麵條、小饅頭片等)的順序新增,從一種質地過渡到另一種質地。
在剛開始新增輔食的時候,寶寶還沒有長出牙齒,因此流質或泥狀食品非常適合寶寶消化吸收。但不能長時間給寶寶吃這樣的食品,因為這樣會使寶寶錯過發展咀嚼能力的關鍵期,可能導致寶寶在咀嚼食物方面產生障礙。
輔食數量:應按由少到多的順序,一開始只是試吃,在餵奶之後試吃一點,然後逐漸增加。4-5個月每日只新增一次輔食,在每次餵奶前或後新增,不要在兩次奶之間新增輔食,以免容易影響下一次奶量。有的寶媽為了讓寶寶吃上豐富的食品,在寶寶6個月以內便減少母乳或其他乳類的攝入,這種做法很不可取。因為寶寶在這個月齡,主要營養來源還是以母乳或奶粉為主,其他食品只能作為一種補充食品。所以,新增輔食後每日總奶量不要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