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鄉村健哥
-
2 # 瀟瀟看電影a
看到這個問題,以及想這個問題已經好幾次了。
剛剛有一個想法,就主動找到這類問題,嘗試著表述出來。
其中夾雜了最近的閱讀和思考背景,比較雜亂。
注:以下推理中,物理世界指代現實世界,兩個名稱混用。
0.缸中之腦和物理世界(現實世界)的區別
0.1缸中之腦主要營造出了我們的感官世界和經驗世界,我們是缸腦世界唯一的主體(唯一擁有主觀意識的個體)
0.2物理世界(現實世界)除了我們是有意識的主體,還有他力存在(他人的意識,以及物理世界的客觀規律)
1 物理世界是否是真實存在的?
1.1 不能確定
1.2 但是我們可以確定我們的感官和經驗世界是存在的,因為每時每刻我們都在看,都在聽,都在感受都在思考。
2 假如物理世界是存在的。
2.1 假如如物理世界是存在的,並且在這個物理世界的事物和人都不能違揹物理法則。
2.2 那麼物理世界是不是稱為“物理世界”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因為除了物理法則,並沒有什麼其他的法則存在了,除了物理世界也沒有什麼其他世界了。
2.3 你可以稱之為“物理世界”,“理物世界”,“物質世界”,或者其他隨便什麼名字。
2.4 但是如果用更加描述性的名字,相對於“物理世界”更加合適的名稱應該類似於“包含一切的,並且按照固定法則運轉的,唯一的世界”。
2.5 因此如果物理世界存在,那麼物理世界是包含我們的感官和經驗的世界的。
3 借用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3.1 我們如果觀察自己的感官和經驗世界,會發現除了我們的看到的東西,聽到的東西,也就是表象。我們的感官和經驗世界中還有“意志“的存在。
3.2 這些”意志“,體現在,我們會產生痛苦和快樂的感受,並且有趨樂避苦的傾向。體現在,我們會分辨善惡分辨好壞。同樣是四肢健全的人,本質上並沒有區別,但我們會去區分有的人長得好看,有些人長得醜。
3.3 為什麼除了我們真正看到,聽到的東西。還會有意志這種附加的東西存在呢?為什麼會貪生怕死,為什麼會趨樂避苦?
4 人擇原理
4.1 想象一下,你生活在地球,看到美麗怡人的,適合居住的自然環境。但是哪怕是在太陽系的九大(八大)行星當中。除了地球以外的都是一片荒蕪的星球,人類根本不能在其中生存。從宇宙當中隨便挑出幾萬個行星,恐怕也會和荒蕪的火星和炙熱的金星或者寒冷的天王星沒有什麼兩樣。
4.3 我們觀察到的結果(美麗怡人,適合居住的地球),正是我們可以存在並且這麼觀察的唯一原因。
4.4 以此類推,我們的”意志“,恐怕正是我們存在並且可以觀察到它的唯一原因。
4.5 因為如果我們不去趨樂避苦,不去貪生怕死,不去貪求世界上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不去追求愛情和婚姻。那麼猿人根本不會進化到人類,一代又一代的人也不能得到延續。
5 意志的存在可以反推物理世界的存在。
5.1我們”生存的意志“,”繁育後代的意志“,都可以反推出物理世界當中對我們的生存造成威脅的”他力“存在。
5.2 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都可以反推出。除了我們以外,身邊到處是有意識的他人和主體。
5.3 物理世界(現實世界)的存在,他人的存在,是我們感官經驗世界中”求生意志,趨樂避苦意志“存在原因。
6 如果我們承認感官和經驗世界是存在的(過程1.2),那麼物理世界(現實世界)是存在的。
答畢
-
3 # 瓜拉瓜拉的
我的腦子是不是在缸裡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在井裡,比
-
4 # 八月櫻桃2
缸中之腦說,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如人生下來,可以說是局中人,也可說是局外人!人生本來就是一個局,人本來就是一個缸,腦在人體內,缸中之腦是成立的!唯有意識,可以超然於人體而感知世界!能借鏡別人的思想,改革自己的意識與觀念!用新的思想向人們表達的,服務的!就是缸外之腦了!
-
5 # 世界精彩鏡頭
這種哲學上的問題證明不了,其實也不需要證明,其實就是說不用太較真了,過於空虛飄渺的東西聽聽也就算了,活在當下,就算我就是缸中之腦又如何?是就是吧,不是就不是吧,對我目前的生活毫無影響,不是嗎?我的腦子可沒有簡單到能被計算機模擬和左右的程度。
-
6 # 葛容律師
我認為缸中之腦和顱中之腦有本質的不同,人的感知是複雜的系統,透過虛擬感知是無法複製人的正常感知的,因此,正常人是可以確定自己是否活在缸中之腦的。
-
7 # 使用者百丁山陟翁
一個人還有很好的思考能力和正確地回答他人問的能力,就不是缸中之腦。而因為缸中之腦是猶如神經病人之腦,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惡鬼樣子的。
-
8 # 隨緣知足
你怎麼確定自己是不是活在"缸中之腦“的?一個人活著腦好比發動機內缸還要複雜,因為活塞在缸體運動是靠傳動軸及曲軸帶動下進行操作的,所以人頭腦遇到大自然狀態這是在迴圈,可以說人活著同樣腦子跟發動機缸體一樣運轉。實情無可非議也!
-
9 # 骨科卜醫生
目前的科技很難做到“缸中之腦”,這也涉及到倫理問題,要確定自己是不是活在“缸中之腦”的方法很多,比如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吃美食,摔了一跤有痛覺,天氣冷了去拿衣服穿,聯絡朋友去辦派對,所有的一切都很輕鬆,不會被某些東西限制,這樣才是真實的自己,而不是被迫活在虛擬的“缸中之腦”。
-
10 # 兩廣人
這一切一切都是裝置模擬出來的,為的只是對那些智力相對較低的兒童的一種補償,讓他們能在虛幻裡快樂,體會童年的美好。
而童年結束的時候,一切也都結束了。
營養裝置只是一種人道考慮,當那些兒童滿14歲的時候,殘酷的現實就要開始了。
由於地球的資源過於緊張,所以那些在虛擬世界裡的靠營養液維持生命的兒童要被強制“離開”,“離開”之前,他們唯一的權利就是知道事實的真相。
-
11 # 宇宙探索
其實這種問題的本質就是:你怎麼確實自己是不是生活在虛擬中?
“缸中之腦”講的就是,如果把人類大腦放在營養液中,大腦仍能夠接收來自外界的各種訊號,甚至能接收來自電腦的訊號,大腦就會把這種虛擬訊號認為是現實。
那麼,既然這樣,人類的大腦也無法區分現實和虛擬,我們也可能生活在虛擬世界,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我們把虛擬當成了現實。
有些科幻電影就是類似的故事情節,比如說《盜夢空間》《黑洞帝國》還有《異次元駭客》等,講述的就是虛擬世界的故事。
但有一點我們需要明確,由於人類只能依靠大腦來感知周圍世界,我們也只能相信我們的大腦,如此一來就沒有絕對的虛擬和現實之分。就好比“缸中之腦”接收到了外界訊號,我們認為的虛擬在“缸中之腦”看來就是現實,我們不能以我們自己的感知定義“缸中之腦”的感知,這本身就是某種形式的“詭辯”思想。
或許,如果能夠站在“上帝視角”,我們能夠看到人類確實生活在虛擬世界中,但這裡的“虛擬”只是對於站在“上帝視角”的人來說的,對於我們來說,他(上帝視角的人)認為的虛擬在我們眼裡並不是虛擬。
這說明什麼?
只要我們自己認為是現實就行了。就好比《盜夢空間》中的女主人公,她明知道自己生活在虛擬世界中,但由於她在虛擬世界的感知太真實了,以至於她根本不想回到現實世界,對於她來說,她生活的世界就是現實!
-
12 # 長春胖楊
感謝誠邀
說實話,我才疏學淺,第一次聽到這個詞,開始以為“缸中之腦”形容的是一個人就像我似的“目光短淺”,“沒有遠見”,於是去網上搜索才知道這個這個詞來歷和概念。
其實我們或多或少都有些“缸中之腦”。尤其在自己迷茫的時候,又或者受到外界影響在自己不理智的時候,腦袋容易“短路”,這時候應該算的上是一種“缸中之腦”,身體不由自主的不受控制,鬼使神差的做一些舉動、說一些話後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和連自己都不願接受的後果,那個虛擬的“幕後主使者”有時候是好人,有時候是壞蛋,它在支配你的思想,它才不會理會你自己本身的主體和你的思想。這個“幕後主使者”就好像藏在你身體內的“天使”與“魔鬼”,既然他們有存在的實質性,就難免會有衝突,這件事是我們自己很難控制的,這個比喻可能會不太貼切。可是有一定的確定性。
提出這個有悖常理性學說假想的人,可以說是腦洞大開。我們暫且不必考慮這種假想會不會真的存在於世界或真的有一天會實施在人類身上,我們只需想它的存在對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必要性和意義所在。
-
13 # 娛樂八卦軍
一句話就可以打消懷疑:如果我們是缸中之腦
那我們有生之年絕無可能看到這樣駭客帝國一部電影。
很多時候我們避免想這樣的問題 或者在情感上否認它的可能性 或者即使明明白白的事實擺在面前 卻還是自甘沉溺夢境 做個大傻子 就像電影中的那個叛徒一樣 即使看到現實 也不願意在現實中生活。
他寧可吃著程式碼敲出來的牛排 聽著虛擬出來的豎琴 也不想回到真實的世界——在世界的廢墟上空永遠孤獨漂航的飛船 氨基酸合成的鼻涕狀食物 時刻擔驚受怕著巡邏的“烏賊” 以及最可怕的:沒有盡頭、看不到希望的戰鬥,和AI的戰鬥。 無知是幸福的 因為知道的代價太沉重。知道代表沒有了退路 代表終生都得為一個虛無縹緲的勝利而掙扎 而失去自由(或是自私的權利) 尼奧,The One,那個救世主 讓我想到了哈利波特 一個凡胎肉體 被不知什麼力量選中 而成了所有人的希望與未來 。但又也許不同。Hp 的世界裡 總得有人來承擔那個黑魔王註定的剋星 那個人 不是天賦異稟 而有命運使然 那個位置 甚至一度可能由納威取代 冥冥之中啊冥冥之中。尼奧呢 他極度敏銳 sense something strange。活在楚門的世界裡 但那所謂楚門真人秀的牢籠 又怎能和缸中之腦的奴役相比。感覺諾蘭大神的盜夢空間 一些原初的想法從駭客帝國脫胎而來 但又化被動為主動 一層一層的夢境是由造夢者有意疊加的。 駭客帝國裡的虛擬現實 好像在一步步成真 霍金的預言也聲聲在耳 惶惶然 慼慼焉。我是個小民 微不足道的小民 如此宏大的命題 如此關乎整個人類命運的命題 似乎不該由我來想 即使是想了 好像也沒什麼用。如果我真的是缸中之腦 是果凍一般黏糊糊的溶液中那個赤身裸體全身插滿管子的玩意兒 是批次生產出來腦後有著Usb介面一生都活在夢裡的玩意兒 我寧願我立刻腦死亡。或者 我其實更傾向於 別讓我明白自己是這麼可憐的東西。 但是我現在畢竟是知道了世界上是可能有這種事的 即使它還未成真 並且被許多科學家認為是不會發生的事情。但看完之後那種心臟狂跳 手腳發軟的感覺還是不能避免。 AI究竟是什麼東西 人類能不能完全控制它?人的大腦、人的感情真的有不可複製的優越性嗎?最起碼在現在 我們已經知道的是:人類 這個能夠創造上帝的生物 將自身所有力不能及的地方用外物的發明彌補 如車是腳的延伸。現在的情況是 所有的延伸都已經完畢 只有人腦 這一片有待進一步開發的領域 在向著計算機記憶儲存功能之外的地帶發展。 但在下圍棋這事兒上的挫敗 我認為根本沒有可比性 人類的發明贏得了人類自己 這是怎樣的成功 又是怎樣的失敗?也許是我學識鄙陋吧 我總覺得 機器人不會演化出獨立的意識 因為它們不過是一堆冰冷的部件。但同時我又疑惑 人腦既然是物質的 是一些神經和肌肉的集合 在本質上和機器的部件並無不同 那又是怎樣神奇的進化 才使我們擁有了獨特的腦電波 擁有了如此的情感與智性? 科幻的目的在於試圖預言嗎 在於構建未來嗎。我覺得它簡直像魔法 是的 極端高階的科幻簡直和魔法沒什麼兩樣 就像哈利波特里那樣。第一部的結尾尼奧是怎麼贏得呢 靠強大的腦子。說的唯心主義一點 靠意念。“There is no spoon.”這也許是他面臨迎面呼嘯而來的火車時腦子想的唯一一句話。 um……最後略微吐槽一下 覺得駭客帝國也不能免俗於強行加入感情戲啊啊啊!!! 最後最後 電影裡那個話多的小夥子超可愛!!(是的我已經忘記了其他所有人名…) 補一句 想到王小波一句話:沒有真實 只有更深的夢境和淺一層的夢境
任何虛擬器都有最高計算精度、最大計算速度、最大資料儲存量,這是它的邊界,也是會和"無限精確的按照數學上連續的方式運轉的世界“產生誤差的地方,只要能無限的逼近最宏觀、最微觀和最短、最長時間,逼近無限的計算極限,我們必然能發現這一誤差(假設沒有更明顯的bug的話,比如外部的低階亂改也許輕易就發現了) 不過無法回答的問題在於: 1.必然能發現的前提是“能無限逼近”,而我們做不到無限,無論驗證的問題證多麼複雜,如果發現誤差另說,如沒發現,我們還是隻能得出,我們不在一個計算精度、最大計算速度、最大資料儲存量低於xxx的虛擬器中,而不能得出我們不在虛擬器中,xxx也許是個高的無法想象的天文數字,但那又怎樣呢?又如何證明計算精度、最大計算速度、最大資料儲存量高於xxx的虛擬器不可能存在於無法知曉任何特性的“外部”? 2.我們如何能下結論說,真實的世界的預設公理就是"無限精確的按照數學上連續的方式運轉的世界“?如果我們最終發現了最小精度(普朗克長度?普朗克時間?),和最大計算速度(萬物不超光速?)、最大資料儲存量(宇宙有限無界?)和誤差(量子不確定性?)時,我們如何知道,是真實世界本就和我們想象的不一樣----它本就不是連續而精確的,還是外部虛擬造成這樣的結果?反過來,我們用計算機虛擬一個世界的話,那個世界的AI也可能會發現它的宇宙的終極規律和一個計算能力非常有限的虛擬器模擬的結果一致,但那又怎樣,能被虛擬就說明一定不真實?誰又規定了真實世界的無法自證的公理必須是怎樣的呢? 3.當我們發現暫時無法用任何理論自洽解釋的事物(奇點?暗能量?)時,我們如何知道,是我們不夠聰明、理論有缺陷,還是沒有別的辦法這個世界必須必須引入外部虛擬才能自洽? 4.假如我們真的是在虛擬器中,那麼我們的記憶、記錄和感覺也都是外部可以隨便修改的資料,我們如何克服外部世界在我們找到誤差之前,採用篡改現實、篡改記憶、甚至被降低時間流逝速度(比如讓虛擬世界中一秒對應外部世界一萬年從而給外部世界爭取足夠計算或修改時間)、暫停、倒帶、整體推翻重來等干涉大招,來阻止我們發現真相?
-
14 # 陳濟民5
缸中之腦,故弄玄虛,來顯擺自己學高深?是真人?別裝,有話就說,有屁趕緊放。請你丫的“小衚衕裡趕豬~直來直去”。
-
15 # 林鈺量
缸中之腦有點相當於植物人,只是大腦
-
16 # 班長家的老鐵
我確定我自己不是㑰你說得哪樣,每個人的大腦裡有自己不同思維的方法而去面對生活的自己,我不會像你說得哪樣,性格決定了我做人的道理,坦蕩,輕鬆,自然,自油的活法,沒有什麼能難得住我,放下,簡單就是這樣,感謝邀請!生有生的活法,堅強順其自然而行走面對眼前的一切。
-
17 # 三農老三哥
開放思想,走出去,不要整天窩在家中,過著那與天地同在的日子,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五彩繽紛的生活,激烈有序的人生,多看看蓬勃發展的中國。
-
18 # 淼爺1
這基本沒可能確定。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意味著我所接受到的一切資訊都無法驗證真偽。甚至所有物理規律都可以是假的。既然所獲得的資訊全都是假的,那又如何探究真相呢?
所以不妨先假定這一切都是真的,但帶著懷疑去探究,期待著某天能找到這個宇宙的BUG吧……
-
19 # 縮小工資差距全民醫保
只要畫地為牢就會殭屍。忘掉歷史就會無根。自我就是缸中之腦![捂臉][捂臉][捂臉][大笑][大笑][大笑][呲牙][呲牙][呲牙]
-
20 # 無極宗師
缸中之腦又稱桶中之腦,是一個思想實驗,由哲學家在《理性、真理和歷史》一書中提出。
實驗的基礎是人所體驗到的一切最終都要在大腦中轉化為神經訊號。假設一個瘋子科學家、機器或其他任何意識將一個大腦從人體取出,放入一個裝有的缸持著它的生理活性,透過神經末梢向大腦傳遞的各種神經訊號,並對於大腦發出的訊號給予和平時一樣的訊號反饋,則大腦所體驗到的世界其實是計算機制造的一種虛擬現實,則此大腦能否意識到自己生活在虛擬現實之中?
一個簡單的論證如下:因為缸中之腦和頭顱中的大腦接收一模一樣的訊號,而且這是他唯一和環境交流的方式,從大腦中角度來說,它完全無法確定自己是顱中之腦還是缸中之腦。如果是前者,那它的想法是正確的,他確實走在大街上或者在划船。如果是後者,那它就是錯誤的,它並沒有在走路或划船,只是接收到了相同的電訊號而已。
所以人不能確定自己是不是處在缸中之腦,舉個例子,人類並不喜歡真相,只是喜歡故事。可見人類並不在意自己的腦子是用來思考問題還是隻是用於讓自己興奮一下。
回覆列表
針對“如何證明自己不是缸中之腦”這個問題做個簡單的回答,缸腦是普特南提出的,而他也給出了他的答案。對於非哲學研究者而言,不必追問太深。普特南的解答還是很有啟發的,看下面論證。
(1)我,要麼是缸中之腦,要麼不是缸中之腦。(排中律,這條容易理解)
(2)當且僅當我是缸中之腦時,我說“我是缸中之腦”為真。當且僅當我不是缸中之腦,我說“我不是缸中之腦”為真。(去引號,也好理解)
(4)如果我不是缸中之腦,那麼我說“我是缸中之腦”是錯誤的。(這個容易理解)
(5)我說“我是缸中之腦”是錯誤的。(這裡,由(1)(3)(4)可以推出,無論我是不是缸中之腦,我說“我是缸中之腦”都是錯的)
(6)我說“我不是缸中之腦”是對的。(從(5)得出)
(7)我不是缸中之腦。(和(2)一樣,去引號)
這個論證咋一眼看有點迷亂,但一條一條去屢一下,其邏輯還是很嚴密的,普通人也能看得出來。問題在於,第(3)條為什麼是成立的,這就涉及比較深的哲學知識了。這裡簡單說明一下。
在正常人的現實生活中,“缸”這個詞指的是一種容器,“腦”這個詞指的是一種器官。但在缸中之腦中,“缸”和“腦”都只能指一種程式或者電流刺激,而非指稱現實世界的缸和腦。特別特別要注意這二者的不同,這也是關鍵所在。
一個缸中之腦,它說“我是缸中之腦”時,它說的這個“缸”和“腦”本質是一種電流刺激狀態,而非我們正常人所指的一種容器和器官。那麼,電流刺激狀態和容器器官是一個東西嗎?當然不是一個東西。因此當缸中之腦說“我是缸中之腦”時,它說的這句話是錯的。這也就是第(3)條:如果我是缸中之腦,那麼我說“我是缸中之腦”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