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個1說真話的人

    我光知道,現在專家多,還以為文化素養提高了。但大家注意到沒有,這幾年死了幾個養生專家,都挺年輕的,三十到五十歲不等,很好笑!

  • 2 # 穿越的李太白

    這是我寫的《梅雪》

    一劍西來出寒霜,

    三分明月入湖江。

    秦宮漢庭任來去,

    憑欄倚橋笛聲長。

    冰銷肌骨趁酒烈,

    日解多情隨風揚。

    十里紅妝憑誰問?

    葬在千山萬流上。

    我是人間探花郎,

    知君何事斷人腸。

    青山只合斜陽老,

    臘梅才共雪清芳。

    “我是人間探花郎,知君何事斷人腸”就是化用的納蘭容若的“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

    https://profile.zjurl.cn/rogue/ugc/profile/?version_code=756&version_name=70506&user_id=2229437000596909&media_id=1646246123600908&request_source=1&active_tab=dongtai&device_id=65&app_name=news_article

  • 3 # 一斗樓

    是抄襲的一種方式,但不能成功。詩詞的一氣呵成都在牽連,你若篡改,必然去掉一些詞語,另加入某些自以為是的句語,可是詩句是鍛鍊而成一個整體的,沒有零件可以分解。如杜詩即稱一字不可易。你若一變,則詩句風牛馬不相關了,掉了內內都不自知,呵呵,剽竊者請小心了。

  • 4 # 申卜元

    我想要針對於這個問題談談自己

    的淺見。首先詩詞的創作應該要

    詩詞發表才符合我們詩人自己的

    真實本意來感動、宣染讀者。

    至於考量和借鑑他人的詩作來豐富

    自己的知識面,也只能是在思想上

    潛移默化的消化吸收,僅此而已!

    如果,你的詩作借用別人的比例多

    的話,那就不能夠算是你的作品了。

    應屬抄襲,實在不該。還應該遭受

    到禁言和封殺的處罰!

    想要做一個真正的詩人,就應該襟懷

    坦蕩,有堅守做人的道德底線和良知。

    你想要寫好詩作就應該認真學習和領

    會詩作的教科書,深入生活、仔細的

    觀察和體驗生活。但你有了對於生活

    一定了解和體驗再加上你所積累的知

    識,屆時你就會有"腹有才華"出好

    詩啦!

    就能夠做到的事情,你得首先要有寫

    作的文化底蘊和基礎。然後,你才

    能夠來談到自己的寫詩和出作品的

    啦!你別看詩人作詩那麼簡單,出

    口成章的有才華。其實,人家的作

    詩的同樣也是付出了自己的艱辛和

    努力,而且還是實分的不易!

    以上純屬我個人的淺見,敬請

  • 5 # 雲隱

    這不算抄襲,在傳統詩詞領域,化用或者引用別人的詩句等同於“用典”,是中國傳統詩詞特有的表現形式。這種引用往往是基於原句的再創作,或者是特別喜歡此句的一種致敬行為。

    詩句的化用和引用是古代文人詩詞創作中常用的方式,這種化用與引用的目的,往往是藉助“名句或典事”來賦予自己詩文更豐富的層次和意思。我們可以透過以下幾個例子還說明: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秦觀 《鷓鴣天》

    枝上流鶯和淚聞,新啼痕間舊啼痕。一春魚鳥無訊息,千里關山勞夢魂。

    無一語,對芳尊。安排腸斷到黃昏。甫能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

    但這句同樣是化用唐人的詩句:

    劉方平《春怨》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戴叔倫《春怨》 :金鴨香消欲斷魂,梨花春雨掩重門。欲知別後相思意,回看羅衣積淚痕。

    而後人引用這句的也非常多,其中唐伯虎的《一剪梅》最出名:

    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

    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凝雨香奩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

    我們在來透過納蘭性德的詩詞說明下這種行為的普遍性。納蘭性德對王次回《疑雨集》非常偏好與受用,這種偏愛到時時在詞中引用、化用,《飲水詞箋》(李勖箋)收錄了容若三百餘首詞,其中提及王詩的地方竟有72處之多。如下:《浣溪沙》——納蘭性德

    容易濃香近畫屏,繁枝影著半窗橫,風波狹路倍憐卿

    未接語言猶悵望才通商略已懵騰,只嫌今夜月偏明。

    而在王次回《疑雨集》中,有這樣的詩句:

    風波狹路驚團扇,花月空庭泣浣衣。卷下《代所思別後》

    未接語言當面笑,暫同行坐夙生緣。捲上《和端已韻》

    今日眼波微動處,半通商略半矜持。卷下《賦得別夢依依到謝家》

    《浣溪沙》——納蘭性德

    五字詩中目乍成儘教殘福折書生,手挼裙帶那時情。

    別後心期和夢杳,年來憔悴與愁並,夕陽依舊小窗明。

    王次回《疑雨集

    矜嚴時已逗風情,五字詩中目乍成。卷下《有贈》

    相對只消香共茗,半宵殘福折書生。卷下《夢遊》

    透過上面的舉例就可以看出,古代文人的詩詞往往都是有根有據的,一字一句皆有出處,這與古人文言功底深厚不無關係。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天下文章一大抄”,但這種抄襲是創造性的、人文性的或者說是具有詩人獨有個性的。

    你可以看下我寫的文章《山自青青水自流——晚唐詩最後的一抹餘暉,唐彥謙》、《納蘭性德的一生之“師”,竟是不為人知的明末豔體詩大家王次回》或有助於你對“抄襲”的理解。

  • 6 # 寶中龍子

    好笑!現在玩詩詞者均是自樂,有幾人欲藉此混名氣騙稿弗的?抄也罷,襲也罷,由他去吧!你能奈他其何!詩詞學問已漸式微,不究格律,專摘他人,發在網上,供眾一樂,其人亦樂在其中,他不想在詩刊報章上發表,又不想你們發幾文稿弗,招誰惹誰啦?你看不慣,噍不起,你寫幾首看看!吹盡毛髮必見暇疵。也不過如此!可以預見幾十年後,你我此輩中必不可能出現馳名中華的詩詞大家,必不可能產生膾炙人口的詩詞傑作,事實已證明了這一點,由今上溯三十年,中國出現過流傳眾口的作品嗎?出現過人皆聞悉的詩詞家嗎?沒有吧,那麼我們如此堅持作詞寫詩必須要如何如何,又有什麼意義呢?

  • 7 # 我寫小說江山畫卦

    這確實讓我敏感了一下。我讀誦過一些古詩,發現詩人的古詩詞用位元組儉,用位元組儉,古人的詩就濃縮於意境上,從而使古詩詞常常通靈而讓人一種高雅享受。

    而中國的現在的人做詩,文字重複從而沖淡意境,使得詩句平庸。在群裡我也常對同學貼上的詩句刪改,知道真正詩人文字刪無可刪,平庸詩人我刪如揮動劍雨。

    所以我用不著抄襲別人,只是信手拈來,換上我自己清新的審美觀而已。以後我注意一下吧。

  • 8 # 徐夢建

    所以化用別人的詩詞也有高低之分,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范仲淹《御街行》中的“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但是大家肯定知道李清照《一剪梅》裡的這句“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更多一些。但這個化用仍舊算不上巧妙。可以說李清照在“化用”上頂多就是入門。舉個反面例子,李清照題八詠樓的“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就遠不及貫休的“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來的好。

    明朝詩人俞彥填了一闋《長相思》。裡面有一句“怕相思,已相思,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已經范仲淹的原句化於無形,堪稱經典中的戰鬥機。

  • 9 # 流廣深

    這當然是抄襲。無論是寫詩寫文甚至包括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及學校寫的應用文,專業工作論文,都必須堅持原創,不得抄襲剽竊他人的成果。記得幾年前,有個縣委書記將另一個縣的工作總結報告幾乎原封不動的拿過來為己所用,結果被爆料後受到上級的通報批評。有些教授論文抄襲,會直接影響其職稱和個人信譽,而不是發個通報了事。有人說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我倒也認同這種說法。但這種抄不是讓你抄襲,而是多學別人駕馭文字技術,手法,讓你學會深入領會,融會貫通,而不是讓你照抄照搬。照抄照搬就是抄襲,改頭換面,移花接木還是抄襲。對抄襲,剽竊的行為應視為偷盜行竊,嚴加打擊。因為你這是褻瀆玷汙別人的勞動成果,也是你坐享其成,不勞而獲。必須嚴懲不貸。

  • 10 # 一片丹心似楓葉紅

    其實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早發白帝城》這首流傳千古的佳作,我們是耳熟能詳,其中裡面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這兩句就是化用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寫的《水經注》中的《三峽》中的句子: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還有“兩岸猿聲啼不住”也是化用其中的“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只不過是李白將其出神入化,略加修飾,使人讀起來更加朗所以朗上口罷了。所以作詩套用別人的詩句,略加修改而成為自己的作品,連大詩人李白也不能免俗,所以也就不足為奇了

  • 11 # 看著吃著玩著

    我認為可以使用,只要在自己的詩句裡運用的恰到好處,完全可以借用或者略微改動使用,一首詩四句借三句肯定不行。

  • 12 # 東籬逸客

    我不這麼認為。一首詩詞裡引用別人的一兩句現成的詩句,這不是抄襲,是引用。就算整首詩詞都是別人的,只是個別詞句稍有改動,也不是抄襲,頂多是算改詩(詞)。毛主席就有多首改詩(這樣的詩必須標明是改某某詩)。再有就是用典,別人可以用此典,我也可以照樣用,如果我要引用的典故己被別人用得爐火純青,無隙可乘,我就整句照用,這也不是抄襲。

  • 13 # 老街味道

    問題:很多人作詩詞,使用別人現成的詩句,或者略微改一下就自己用,這是不是抄襲?

    前言

    這樣說不準確,當然也有人把別人的詩句據為己有,但是一般古人作詩,常有下面四種方式不被認為是抄襲:

    引用、化用、隱括、集句。

    一、引用

    引用就是拿來主義,直接把別人的一兩句詩放在自己的作品中。例如李賀的“天如有情天亦老”被人引用:

    宋詞人孫洙的《河滿子 秋怨》。悵望浮生急景,淒涼寶瑟餘音。楚客多情偏怨別,碧山遠水登臨。目送連天衰草,夜闌幾處疏砧。黃葉無風自落,秋雲不雨長陰。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恨難禁。惆悵舊歡如夢,覺來無處追尋。《河滿子 秋怨》李清照特別喜歡歐陽修《蝶戀花》中的”庭院深深深幾許“,因此作了好幾首《臨江仙》使用這句詩,其中一首為: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另一首《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常扃 ,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二、化用

    化用是最常見的方式,和引用都被認為是用典的一種。古人的化用有明有暗,黃庭堅說杜甫作詩、韓愈作文無一字無出處,只是有些地方讀者看不出來而已。

    這種出處,或是有意,或是無意。有意的”出處“,即是作者的化用。

    例如我們所熟知的王安石絕句: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梅花》)。

    假如我們讀過這首南北朝的一首詩,是不是對於王安石這首詩的看法有些改變呢:

    中庭一樹海,寒多葉未開。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來。上郡春恆晚,高樓年易催。織書偏有意,教逐錦文回。《梅花落》(樂府詩集)、

    對於這種化用,宋代黃庭堅《答洪駒父書》的一段話算是一種解釋:“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

    三、隱括

    隱括是一種特殊的形式,即用詩或者詞的方式,將原作進行改編,不過這種隱括體,幾乎沒有出過真正的佳作。

    例如蘇軾的詞:

    與客攜壺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飛。塵世難逢開口笑。年少。菊花須插滿頭歸。 酩酊但酬佳節了。雲嶠。登臨不用怨斜暉。古往今來誰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定風波·重陽》

    熟悉唐詩的人一眼能看出來,東坡先生隱括的是杜牧七律: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九日齊山登高》

    四、集句

    集句又是另外一種方式了,幾乎通篇採用別人的成句,重新組合成一首新的詩詞。例如蘇軾的集句詞《南鄉子》

    悵望送春懷。漸老逢春能幾回。花滿楚城愁遠別,傷懷。何況清絲急管催。吟斷望鄉臺。萬里歸心獨上來。景物登臨閒始見,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

    老街也做過這種集句詞,《鷓鴣天》:

    莫畏塵間行路難,別來人事幾凋殘,年隨歷日三分盡,醉伴浮生一片閒橫玉笛,倚危闌,花開花落兩悲歡,壺中天地乾坤外,夢裡身名旦暮間。

    結束語

    古人作詩,化用或者引用是很常見的一種方法,集句和隱括則是一種特殊的詩體。

    關於引用和化用,唐朝詩僧皎然在《詩式》中曾經說過,詩有三偷,偷語、偷意、偷勢 。南宋周紫芝在《竹坡詩話》中認為:自古詩人文士,大抵皆祖述前人作語。

    話雖然這樣說,但是詩人並不以為是抄襲,反而樂此不疲,將此作為用典的一種。有人的詩詞,甚至通篇化用前人的作品,例如洪皓的《梅花引》:

    天涯除館憶江梅。幾枝開。使南來。還帶餘杭、春信到燕臺。準擬寒英聊慰遠,隔山水,應銷落,赴訴誰。空恁遐想笑摘蕊。斷迴腸,思故里。漫彈綠綺。引三弄、不覺魂飛。更聽胡笳、哀怨淚沾衣。亂插繁花須異日,待孤諷,怕東風,一夜吹。

    幾乎句句用典,句句都是化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老街的這篇文章《觀宋填詞97 讀洪皓江梅引 真正明白什麼是無一字無來歷》。

  • 14 # 詩詞桃花源

    這樣的說法很模糊。特別是對於詩詞,不像文章那樣,直接查重說法行,超過百分之三四十就算是抄襲。詩詞本來就短,外加詩詞創作一直以來都有化用的修辭格。就是說可以把別人的句子嵌入自己的詩詞作品。一般來說,這不叫抄,最多是襲用。

    有時候通篇不改一個字,只是調換一下位置,也算是一首新詩。如唐代詩人李涉的《題鶴林寺僧舍》: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

    宋代詩人莫子山只是調個次序,一字不易,就成了下面這個:

    又得浮生半日閒,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終日昏昏醉夢間。

    意思已經不一樣了。就不能算抄。

    再如汪精衛的《被逮口占》: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被陳劍魂每句加了兩個字,變成了一首《致汪精衛詩》:

    當時慷慨歌燕市,曾羨從容作楚囚。 恨未引刀成一塊,終慚不負少年頭。

    與原詩大異其趣。這是抄嗎?

  • 15 # 琳同學的寫作專欄

    我認為關鍵就是能不能出新意。

    一、古人已探討

    其實這個問題古人也探討過。黃庭堅可以說是集中探討這個問題的先導,並由此開創了“江西詩派”。他敏銳的意識到個人才力的有限和詩歌創新無限的矛盾。於是提出了“點鐵成金”“奪胎換骨”之說。宋人洪惠在《冷齋詩話》中說:

    山谷言,詩意無窮而人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無窮之思,雖淵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窺入其意而形容之,謂之奪胎法。

    意思就是說,可以借用他人的前人的語句和意境,但關鍵還是要寫出自己的詩句,不是原封不動的抄襲。

    二、舉例:李清照《如夢令》

    我們來看一個化用特別成功的例子: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上過初中的人,估計都知道這首小令。但鮮有人知道韓偓的《懶起》,詩云:

    昨夜三更雨,臨朝一陣寒。海棠花在否,側臥捲簾看。

    很明顯,李清照受到韓偓詩的啟發,因為二人都是躺在床上關心夜雨過後海棠的命運,不過一個是自己“側臥捲簾看”,另一個是“試問卷簾人”。

    但沒有人說李清照抄襲,清照之詞中添加了更多因素,讓畫面更飽滿,想象更豐富。

    韓偓說“昨夜三更雨”,李清照說“昨夜雨疏風驟”。

    這雨是什麼樣的雨呢?原來是雨小風大,似乎我們都能聽到颳風的聲音。

    韓偓說“臨朝一陣寒”,李清照說“濃睡不消殘酒”。

    李清照沒有說寒冷,而說酒。到底因為什麼喝酒呢?是性感、慵懶、寂寞還是因為哀愁?引起讀者無限的想象。

    不僅有想象,還能讓讀者“斷章取義”。假設昨夜我也喝了酒,早上睡醒酒氣還未散去。不管我是因為什麼情緒喝酒,我都可說“濃睡不消殘酒”。

    韓偓說“海棠花在否,側臥捲簾看”,李清照說“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李清照把順序顛倒了一下,就在二十幾個字內造成了“落差”。女主人宿醉未消,要問卷簾人什麼呢?要是我這個俗人的話,會要水喝,還可能會問問什麼時辰了?李清照卻突兀的來了一句“卻道海棠依舊”,女主人的情懷和調皮的心態一下都刻畫出來了。

    這是非常成功的化用,大大超過了原作。

    三、抄襲之作。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化用都是成功的。古人中也有偷詩賊。比如說

    唐代詩人李義府有一首詩,雲:

    鏤月成歌扇,裁雲作舞衣。自憐迴雪影,好取洛川歸。

    張懷慶與李義府是同僚,他也作了一首詩,只不過在原詩的基礎上加了兩個字:

    生情鏤月成歌扇,出意裁雲作舞衣。照鏡自憐迴雪影,時來好取洛川歸。

    這就是典型的抄襲了,所以這首詩又名《竊李義府詩》。這就像你也寫了首《清明》,詩云:

    時節雨紛紛,行人慾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

    四、結束語:

    南宋周紫芝在《竹坡詩話》中說:自古詩人文士,大抵皆祖述前人作語。

    模仿是很好的起步,但在版權意識愈加強烈的新時代,最好標明來源。比如你想寫春天的花,那你可以借用秦少游的《行香子·樹繞村莊》“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改成“桃紅李白菜花黃,小園幾許盡春光”。但我會告訴大家,這兩句詩是受到了秦觀的啟發。

  • 16 # 4點26分915089906200

    我說直接點吧,這算抄襲,如果是古人雨前人的詩句,現當代人不能算抄襲,至於,界限在哪?沒太大必要說了。前兩天,我就發現有作者,引用了我不久寫作中詞句,不具體說了,不知,天缺,旌旗風等,你什麼時候引用。

  • 17 # 章增麟

    這得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借句,就是借古人或同時代人的一句詩句,創作出自己的詩詞,象‘天若有情天亦老’,借的人很多,但都能創作出不同意境,所以這是一種文體形式,根本不能叫作抄襲,而且借得妙,可以增添很多文采。

    第二種是改頭換面的抄襲,就是一首作品借鑑別人詩詞的意境太多,而且相對運用別人的原句也多,並且不出新意,基本是拾人牙慧,這就算抄襲了。我碰到過這一情況,我看到過一首詞,跟我寫得基本差不多,而且只是其中改了幾個字,原句直接運用的也不少,我的詞是:雪夜漁舟:漁父。他也用了原詞牌,題目叫漁叟。後來我婉轉地向他指出,說這詞似曾相識,他就向我致歉,並在詞的後面添加了感謝x×x之類的語言,我也就算了。

  • 18 # 老張335536

    老夫認為作詩要與他人完全不一致是很難做到的,用詞或多或少都會有他人的影子,或表意也許有他人的痕跡,但與抄襲是兩碼事,所謂抄襲應是與他人詩作相似點太多,甚至要表述的意思也相近。下面請看老夫所寫,看是不是抄襲?2020.7.5,昨晚直播。

    排律:其實娜娜很在乎你!

    有詩為證:

    紅花腕底存香氣,

    紫幕桌前有豔華。

    玉面難全多少愛,

    珍珠易碎數方滑。

    椰林海嶼鴛鴦戲,

    潮汕雲山鸞翅劃。

    滿愛花神桃路設,

    多情月老鵲橋搭。

    紅綿映晚銀河霧,

    紫氣沾辰日月霞。

    綵鳳飛來千鳥舞,

    黃鶯遁去萬蝶扎。

    春風愜意廣州府,

    夏雨溫柔娜妹家。

    帶霧一潮紅幢錦,

    含煙九汕紫荊花!

  • 19 # 慢悠悠的草民生活

    適當的引用不算抄襲,而且還可能推陳出新。講個特例:宋代的狀元宋祁,在街上看到皇家車隊,對一個喊他“小宋”的美女念念不忘。回家寫了一首《鷓鴣天》,就引用了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的兩句詩:“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全詩原文如下:

    畫轂(gǔ)雕鞍狹路逢。一聲腸斷繡簾中。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金作屋,玉為籠。車如流水馬游龍。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幾萬重。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來自李商隱的《無題》,名詩名句,萬人傳誦,宋祁原句引用過來,恰到好處,你說算抄襲嗎?其實最後兩句“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幾萬重”也來自李商隱的另一首《無題詩》,全詩原文如下: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燻微度繡芙蓉。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總的說來,宋祁的這首詞,總共9句話,其中有4句來自李商隱的詩,按現在來說,絕對算抄襲了。但那時沒有版權一說,讀者也都沒有遣責宋祁,生活在唐代的李商隱更是不可能追到宋代來。反而,這首詞還廣為流傳,一直傳到皇帝耳朵裡,被皇帝追問詞的來歷,並親自接見了宋祁,後來甚至還把那個膽大包天喊“小宋”的美女賞賜給了宋祁,玉成了一段姻緣,真是運氣好到爆!當然,這只是個意外吧,如此大範圍的引用,在當今顯然是不合適的,用作自己娛樂尚可,若公開發表甚至以此獲利,顯然是要受到道德甚至法律的“關懷”的。

  • 20 # 信敏498

    詩詞中常有借句,例如毛主席詩中“天若有情天亦老”即為借用。但是,要借用得好,切合主題,為己詩增色,讓古句生輝。主席接下的末句是“人間正道是滄桑!”何等的分量!何等的氣魄!這末句是全詩的重心,是此詩的“詩眼”。

    當然,能如主席這樣出神入化地借句,而不著痕跡的人極為罕見。

    但是,現在常見的詩人和詞家的作品中,藉詞借句的事情太多,整篇作品中,沒有自己的語言,看上去就是一塊五彩繽紛的兒童拼版畫。更可惜的是,作品沒有主題,倒是有些像歷代名家的聯句。已經有人說讀了之後,“味同嚼蠟”。這當然很可惜,作者也算得是搜尋枯腸,才盡江郎了。

    最可惜,我們常常看到不顧一切,一旁叫好和鼓掌的人們。稱某某人是當今的李清照或是杜甫,李白。這種捧雲追月,便使得有些人想入非非,更加起勁地東施效頻了。

    其實,古代詩人詞家的佳作,都和作者的遭遇和心境相關。你想想:悲悲悽悽慘慘慼戚,這類詞語,有可能出自河東吼大師的筆下嗎?!

    筆者主張寫詩人返樸歸真:你是什麼處境,有什麼心情,遇到什麼事情,就真情地把它化為詩句,效果一定會比西湊東拼好得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有哪些既生瑜,何生亮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