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秋林資料

    第一位--皇帝和蚩尤

    在長江流域住著一些種族部落,他們分為連個派系,一派是以皇帝為首領,另一派就是以蚩尤為首領,蚩尤他長著猛獸的身體,人一樣的頭顱。他們的性格非常的兇殘,他們還會常常的侵略別的部隊,當他侵犯炎帝的部落,炎帝舉兵反抗蚩尤,奈何蚩尤部落太過殘暴,炎帝沒有打過他,最終打到逐鹿的這個地方,炎帝去找皇帝幫忙,最終將蚩尤打敗,後來皇帝創造了華夏,我們都是華夏子孫。 第二位--越王勾踐和吳王夫差

    我們大家都聽說過臥薪嚐膽的這個成語吧,講的就是越王勾踐忍辱負重的故事,但是最先開始忍辱負重的不是越王勾踐而是吳王夫差,這要從夫差的父親那裡說起,在檇李之戰發生以後,夫差的父親被勾踐打敗深受重傷,他心生怨恨,在他的臨死之前向他的兒子夫差說道一定要給他報仇,所以夫差和勾踐拉開了20多年的拉鋸戰,後來吳王夫差就一直和勾踐打仗,在一次夫椒之戰當中,吳王率領大軍打敗越王勾踐率領的大軍,但是他選擇了放虎歸山,讓勾踐有了足夠喘息的機會,從此以後越王勾踐發憤圖強,天天都吃苦膽,為的就是讓自己不忘當時失去國家的痛苦,他等了整整20年終於找到了報復的機會,他率領大軍一舉滅了吳王夫差,他也沒有優柔寡斷,最後夫差自盡身亡。 第三位--孫臏和龐涓

    要說這兩外就有點特殊了,他們剛開始不是死對頭,他們同是鬼谷子的徒弟,但是孫臏的技能還有學術要高過龐涓一頭,在魏國國君讓鬼谷子推薦人才的時候,龐涓他動心了,他迫不及待的就跟著魏國國君建功立業,而孫臏他覺得自己的學問還是沒有師傅那麼高深他選擇繼續學習,但是龐涓始終覺得孫臏他的能力要超出他很多,他非常的忌憚孫臏,魏王當然知道孫臏的存在,想要重用與他,但是龐涓怕他威脅自己的地位,於是就把他偏下山來,對他進行一連串的迫害。龐涓還把孫臏的膝蓋骨打碎,孫臏最後只能裝瘋才逃離龐涓的掌控,最後他來到了齊國,受到了齊國的賞識,最後吳國和齊國打仗他們鬥智鬥勇,最終龐涓他的心術不正死在了他的師弟孫臏的手中。 第四位--蘇秦和張儀

    要說這兩個人壓根就沒有面對面打過仗,只是他們的政治立場不同罷了,蘇秦倡導著六國合一攻打秦國,而張儀主張著要與秦國聯盟來獲取更高的利益,他們的想法針鋒相對,這兩個不同的想法牽動著七國的命運。蘇秦成功的完成了他的想法,六個小國家聯合起來成為了盟國,所有小國家都封他為宰相,六個國家聯合起來攻打秦國,秦國被嚇得20年多不敢出邊關,但是在蘇秦死後,張儀也做到了他的主張,他透過他的三寸不爛之舌瓦解了這六國的聯盟,為秦國得到喘息的機會,最終秦始皇統一了六國。

    第五--劉秀和王莽

    一位是想要恢復漢朝的少年劉秀,另一位是想篡奪漢朝而自立國家的王莽,他們擁有著不共戴天的仇恨,劉秀從小就跟著他的大哥一起攻打王莽,再一次戰役中王莽終於被打敗了,劉秀是一位軍事天才,他只用了幾萬大軍大敗王莽的四十萬大軍,最終王莽王朝滅亡了,劉秀也成功恢復了漢朝。

    第六位--劉邦和項羽

    要說這對生死冤家大家都知道,他們曾經是一對結拜兄弟,但是為了爭奪天下而反目成仇,項羽太過自大,也太過兇殘,而劉邦雖然不像項羽那樣英勇無比,但是他知人善用,他深得民心,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劉邦取得了最後的勝利,而項羽則在吳江選擇自刎。

  • 2 # 歷史名人物

    既生瑜何生亮,很明顯這裡面的兩個主人公,一個是周瑜,一個是諸葛亮,兩個人是不同的陣營的,所以才會有人猜測,這句話,實則是周瑜對諸葛亮的嫉妒之意,而其實有了後半句,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被誤解了千年。

    不用說周瑜的本領是很高的,作為東吳的大都督,其實才是真正的兵馬統帥,不用說,比起一般的謀士,周瑜真的是一人之下的角色了。然而說到周瑜和東吳之間的淵源,還要從孫權的哥哥說起,當時孫堅的家眷都在周瑜家裡居住,為了讓孫堅可以更好的打仗,沒有後顧之憂,因此,孫策才會和周瑜相識。

    兩個人成了最好的朋友,在孫堅死後,周瑜也受到了重用,兩個人還是連襟,分別娶了二喬,算是冥冥中的緣分吧。可惜天妒英才,年僅26歲的孫策,就這樣英年早逝了,留下了幼弟,把江山託付給了弟弟和周瑜,因此,孫權出現了,在周瑜的輔佐下也很快的成長起來。

    而這個周瑜也是把孫權當做孫策一般,很是忠心,不僅如此,在這個時候曹操發動了戰爭,虎視眈眈,周瑜在這裡遇到了這一生都很欽佩的物件,他就是舌戰群儒的諸葛亮。見到諸葛亮的那刻起,他就被吸引住了,他從來沒有見過有這麼遠大學識的人,所以他很堅決的邀請諸葛亮來東吳,為了這樣,他寧願讓出自己的官職,也想讓諸葛亮來。

    可惜諸葛亮並沒有同意,那既然做不成朋友,就只能敵對,他之所以會邀請,也從一定的程度上說明了,諸葛亮是周瑜很看中的人。在赤壁之戰之後不久,劉備就和孫權交惡了,不用說周瑜就沒有機會和諸葛亮共事,但是他卻在心裡一直都很愛慕諸葛的才華。到了後來周瑜本人也是在西征的路上染了疾病,最後沒有治好就死掉了。

    誰知,這個周瑜在臨死之前,想到的依舊是諸葛亮,所以才留下了一句遺言:既生瑜何生亮,君未歸孤何安。第二句的意思就是,你沒有來,我怎麼能安心走呢?其實他到死還是很希望諸葛亮可以來孫權這裡,到東吳效力的。

    在諸葛亮知道了周瑜去世之後,聽到了這樣的話語,還是很傷心,後來還親自去祭奠周瑜,對周瑜的死也是很遺憾,不然兩個人肯定就有得一拼了。看了這些是不是明白了之前都是誤傳的!

  • 3 # 開心一刻影音娛樂

    孫臏 VS 龐涓

    傳說中,兩人同時受業於世外高人鬼谷子,但陰險的龐涓深知師弟孫臏的才能遠在自己之上。所以下山之後,他時刻關注著孫臏的去向。在魏國,龐涓受到了魏王的重用,指揮著魏軍橫行中原,戰無不勝。

    但當他聽說師弟孫臏下山的訊息之後,就將他騙到了魏國,對他展開了一系列的迫害。被挖去膝蓋骨的孫臏利用自己的智慧逃出了師兄的魔爪,來到了齊國。從此師兄弟二人利用齊、魏兩個大國的軍隊上演了一場鬥智的好戲。最終龐涓在馬陵道中了孫臏的埋伏,全軍覆沒,自殺身亡。

    蘇秦 VS 張儀

    實際上此二人到沒有直接進行過對抗,但他們的政治主張卻是水火不容、針鋒相對的。一個是倡導六國合縱一致抗秦,一個則是鼓吹連橫與秦國結盟。在戰國中後期的政治舞臺上,兩個完全相左的主張幾乎決定著戰國七雄的命運。

    蘇秦合縱六國,最終促成六國的盟約,六國全都任命他為相國,並承諾共同對付強秦,這使得秦國20多年不敢出函谷關。而當蘇秦死後,張儀往來於六國,用自己的伶牙利齒瓦解了六國的聯盟,為秦國取得對山東六國壓倒性的軍事優勢立下了汗馬功勞。

    諸葛亮 VS 司馬懿

    《三國演義》中周瑜死時,曾大呼“既生瑜,何生亮”含恨而終。其實這句話應改成諸葛亮來說:“既生亮,何生懿”。在後曹操、後劉備時代的三國,諸葛亮與司馬懿之間的鬥智是最精彩的部分。假設魏國沒有司馬懿,恐怕諸葛亮早就突破了祁山防線,北進中原了。而弱小的蜀國若沒有諸葛丞相,可能劉禪也沒機會安安穩穩當了那麼多年的皇帝。

    兩個人可謂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甚至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仍上演像“死諸葛嚇走活仲達”這樣的好戲!

    姜子牙 VS 申公豹

    《封神演義》裡的申公豹是姜子牙的師弟,由於本領高強經常看不起師兄姜子牙這個糟老頭,他的爭鬥心與妒嫉心尤其強烈容易誤入歧途,這一點其師元始天尊早就看出來了,而姜子牙本性敦厚又肩負助師封神的天命,因此,一日元始天尊派遣子牙銜天命下崑崙山扶周滅紂,事畢,亦完成助師封神的使命。

    申公豹對姜子牙手掌封神大權妒嫉不已,反而迫使自己走入邪道,喪失了修道人的智慧,最後喪心病狂挑動大批高人對付姜子牙,給武王伐紂造成巨大的困難,不但違逆師意(師意就是順應天意)也違反了自己的諾言,終因惡貫滿盈被元始天尊將他的身軀填入北海海眼而死於非命。師出同門,卻各自為戰,冤家對頭。

    姜維 VS 鄧艾

    三國後期,主要是三個帥才之間的混戰。姜維,鄧艾,鍾會。但是最主要的還是姜維與鄧艾之間的博弈。鄧艾與姜維相比智計不差,行軍佈陣,來去有度,頗有大將之風。然他為人臣不能盡忠,入蜀之後聽信姜維之計想天南稱王;為友不義,他與鍾會一起入蜀,卻不能相容,最終讓姜維有機可乘,死於刀兵之下。所以,從這點來說,姜維是最強的。但如果從歷史的角度來說,鄧艾是最強的,他大破姜維,繞道綿竹,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和姜維的數次對決之中,從未敗績,是當之無愧的將者。姜維屢次北伐,不但未見成效,反而弄得民困兵疲。最後兵敗是其不通兵法所致,在鄧艾大軍攻到之際,他不能為蜀守節,而後又不能為友盡忠,終於讓鄧艾等不容而死。

  • 4 # 追風戲雨

    既生瑜何生亮

    當兩個實力相近的對手出現時,總有一方會有這種感覺,這種惺惺相惜的敵對關係,生死冤家。

    類似於這樣的組合,歷史上有很多的,我就列舉幾個。

    姜子牙和申公豹

    這一對師兄弟可謂是非常經典的冤家對頭。

    申公豹和姜子牙都是跟著元始天尊學藝的,但是申公豹一直不服他的師兄姜子牙,覺得自己資質更好,哪方面都不比姜子牙差。

    總覺得師尊原始天尊太偏袒姜子牙了,忽略了自己的感受。

    封神之戰中,姜子牙選擇輔佐西岐,申公豹為了證明自己,選擇了朝歌,處處與之作對。可以說是姜子牙一生的宿敵。

    兩人在封神之戰中,打得你來我往,一直持續到一方的死亡才截止。

    越王勾踐和吳王夫差

    越王勾踐的臥薪嚐膽可謂是人盡皆知。

    吳越兩國因為相鄰,彼此討伐,都想吞併對方壯大自己。勾踐打敗了吳國,吳國君王戰敗而死,吳王夫差又打敗了勾踐。

    勾踐被困在會稽決定投降。之後越王勾踐忍辱負重,臥薪嚐膽,他等了整整20年終於找到了報復的機會,最後他率領大軍一舉滅了吳王夫差,最後夫差自盡身亡。

    劉邦和項羽

    劉邦和項羽這對生死冤家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們曾經是好兄弟,但是為了爭奪天下而反目成仇。

    劉邦老謀深算,項羽驍勇善戰。一個出身市井,一個出身豪門貴族。

    各自代表自己的階層進行著鬥爭,劉邦打仗基本沒贏過,但劉邦韌性極強,畢竟主角光環。歷經八年一戰消滅了項羽,成就大漢王朝四百年基業。

  • 5 # 居家奮鬥的中華兒女

    曹植曹丕,才華比不過,樣貌比不過,父親的寵愛比不過,當然曹丕也不差,但是懷恨在心呀,曹丕一當上皇帝,就趕緊找藉口把曹植殺了 還有龐涓與孫臏

    項羽和劉邦

  • 6 # 玉面二郎

    比如說高歡和宇文泰這對死敵,高歡本來有優勢些,但是遇見了宇文泰,終生統一不了北方。

    再比如說竇建德和李世民,本來竇建德是群雄中最得民心的,換了其他亂世都很有可能開創王朝,打得李淵部隊潰不成軍,可是有千年等一回的帝王李世民。

  • 7 # 憂傷格格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國,在歷史上也出現了很多像周瑜和諸葛亮這樣的死對頭,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歷史上有哪些死對頭吧!

      越王勾踐&吳王夫差

      我們很多人都聽說過臥薪嚐膽的故事,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在勾踐之前就已經忍辱負重的夫差。在一場戰役中夫差的父親被勾踐的部隊殺死,他的父親在臨死前告訴他一定要為自己報仇。於是他就立志要為自己的父親報仇,等到兩年之後,夫差的實力已經逐漸養起來,於是直接攻打越國,幾乎把越軍全部殲滅。

      越王勾踐

      但是這個時候的夫差並沒有趕盡殺絕,答應了勾踐的投降請求,這也給了勾踐東山再起的機會。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勾踐整整等了二十年,最終報了當初的仇恨,把吳軍全部殲滅。這個時候夫差還希望勾踐能夠放他一馬,但是勾踐已經被仇恨矇蔽了眼睛,並沒有選擇放過他,最終夫差被迫自殺。

      孫臏&龐涓

      傳說他們兩個人都是高人鬼谷子的弟子,但是孫臏的能力要比自己的師兄龐涓要高。但是師兄這個人的內心非常的陰線,他在下山之後,害怕自己的師弟搶自己的風頭,他就時刻關注著自己師弟的動向。因為他是比較早下山的,所以受到了魏王的重用,為魏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孫臏&龐涓

      當時他聽說了自己師弟下山的訊息之後,便用辦法把他騙到魏國,然後就是一系列的迫害,導致孫臏失去了自己的膝蓋。但是最後孫臏利用自己的智慧逃到了齊國,他們也沒有停止爭鬥,代表兩個對立國展開了智謀的鬥爭。最終孫臏抓住師兄心術不正的缺點,用計把他殺害。

      蘇秦&張儀

      其實這兩個人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直面對抗,他們主要是政治理念不同。一個是一直都積極的倡導六國聯合起來一起對抗秦國,而一個卻倡導六國能夠和秦聯盟。當時的這兩個完全不同的主張也是戰國時期的風向標,決定著七個國家的命運。

      蘇秦

      蘇秦先是說服了六國,他們簽訂了盟約,並且命他為相國,他們一同對抗秦國,這也讓秦國的統一整整晚了二十多年。但是最後蘇秦死了,這個時候張儀出馬了,他用自己的口舌把六國耍的團團轉,最終導致聯盟瓦解,這也讓秦國抓到了機會,並最終一舉把六國給滅了。

      項羽&劉邦

      這一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他們兩個給大家奉獻了一段蕩氣迴腸的爭鬥。他們也為我們貢獻了非常多的典故,鴻門宴、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等記錄的都是他們之間的恩怨情仇。這對曾經的結拜兄弟,為了各自的江山,不惜反目成仇,大打出手。

      劉邦

      最終還是老辣的劉邦更勝一籌,愛面子的項羽最終還是輸給了自己,自刎而死,留給後人無盡的唏噓。

      岳飛&金兀朮

      這兩個人都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將領,那個時候的南宋要不是靠著岳飛的英勇善戰,很難能夠堅持下去。當然如果金國沒有金兀朮坐鎮,也很難能夠完成攻進中原的大業。

      岳飛

      他們兩個的戰鬥一個比一個精彩,雖然在戰鬥上岳飛完勝對方,但是最終他還是輸了,輸就輸在政治上。岳飛最終被人陷害致死,但是贏得了後人無數的敬仰。而金兀朮也得到了自己心心念唸的勝利和土地。所以說他們兩個整體下來沒有誰輸誰贏,都得到了自己應該得到的東西。

      牛僧孺&李德裕

      這兩個人相信很多人都不認識,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講述一下他們的故事吧。牛是一個科舉考試的考生,因為不滿社會現狀,寫了一篇抨擊社會的文章,而他的物件就是當時的宰相李吉甫,宰相怎麼能夠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當即取消了他的考試資格。但是這件事被傳到了大家的口中,人們開始指責宰相專橫。

      李德裕

      最終唐憲宗只得把李吉甫外放,而他正好就是今天主人公李德裕的父親。看到自己的父親被人搞成這樣,他當然不開心啊。於是便開始了與牛僧孺長達四十年的明爭暗鬥。最終李德裕被貶,牛也因病去世,才算結束了這場長時間的鬥爭。

  • 8 # 楚邑散人001

    既生瑜何生亮,我想沒有比高歡和宇文泰這對生死更適合這個詞語的了。

    這兩人,先是把北魏分割成東魏和西魏,進而又演化出了北齊和北周兩個政權。兩人之間數次攻伐,互有勝負,可謂一時之瑜亮。兩人的後代,一方有蘭陵王高長恭這樣的絕世戰神,一方有北周武帝宇文邕這樣的一代英主,亦是旗鼓相當。

    其他關於兩個人是如何發家致富,如何分割北魏政權的在此就不再贅述,感興趣的同學們可以自行搜尋一下。簡單給大家介紹幾次兩人之間經典的攻伐吧。

    渭曲之戰,高歡率20萬人進攻宇文泰,當時宇文泰手中不過1萬人,結果宇文泰勝;沙苑之捷,高歡捲土重來,率10萬人攻宇文泰7000人,結果宇文泰勝;高歡兩次進攻均受挫,這回輪到宇文泰進攻了,邙山之戰,宇文泰率30萬大軍進攻高歡,高歡以10萬人迎擊,結果高歡勝。

    這哥倆也真是有意思,你打我,我打你,誰兵少誰贏。透過這三次戰爭,也基本奠定了北齊北周並立的局面。

    不過總體來說,宇文泰還是要略佔上風。後來建立的大隋的楊堅和建立大唐的李淵,俱是出自宇文泰集團,這也是拜宇文泰建立的府兵制所賜。

  • 9 # A贏在當下

    “既生瑜何生亮”,這是個偽命題。

    為啥說是偽命題呢?三國裡雄才俊起,人才濟濟。諸葛亮不是最厲害的,也不是最有才華的。

    曹操最是雄才大略,亂世梟雄。袁紹、董卓、呂布都不是其對手。

    司馬懿最是隱藏最深,潛伏的最深。三國裡打打殺殺,最後三國一統,政權都歸了司馬家。

    看整個三國,最後的贏家是司馬懿家族。諸葛亮、周瑜,都是三國裡的一個過客……

  • 10 # 一位唏噓的科比球迷

    戰國時期的孫臏和龐涓,他們都是戰國初期有名的兵家。孫臏是孫武的後代,與龐涓同為鬼谷子的徒弟,兩人在學藝期間關係不錯,是老鐵,但論帶兵打仗的能力,孫臏還是強於龐涓。出道的初期,龐涓的仕途較孫臏為之順利,在魏國當上了軍師,深得魏王的信任。孫臏於是去投靠龐涓,龐涓表面上歡迎,但實際上十分忌憚孫賓的才華,害怕魏王日後會重用孫臏而棄用他,於是他便設計陷害孫臏,使得孫臏雙腿殘廢,孫臏識破龐涓的奸計後,忍辱負重。後孫臏被齊國使者所救,當上了齊國的軍師,後用減灶計引龐涓上當,在馬陵道亂箭射死龐涓,成功復仇。

  • 11 # 妖鬼雜談錄

    英雄沒有對手,豈不寂寞,而歷史最殘忍的玩笑就是讓每一個英雄都有一個匹配的對手。比如三國的曹、劉、孫,都是一流的雄主,手下有一流的武將與謀臣,偏偏都出生在同時期。

    西方四大軍事統帥之一漢尼拔VS非洲征服者大西庇阿

    先講一個國外的,號稱四大軍事統帥的漢尼拔是迦太基名將,9歲的時候就起誓要終身與羅馬為敵,除了項羽之外另一個“贏了所有戰鬥卻輸了整場戰爭”的典型。

    第二次布匿戰爭中,漢尼拔率領軍隊翻越阿爾卑斯山,突降義大利,長驅直入,坎尼會戰重創了兩位執政官率領的羅馬軍隊,一路獲勝讓整個羅馬為之震動,然而沒有隻取羅馬,之後漢尼拔在義大利轉戰16年,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羅馬重傷卻不致命。

    而漢尼拔的對手羅馬名將大西庇阿,同樣揹負著為羅馬一雪前恥,為老西庇阿報仇的家仇國恨突襲新迦太基城,征服西班牙,斷了漢尼拔的後路。

    扎馬戰役兩位都可以成為當時最耀眼的將領進行了直接公平的較量,漢尼拔擁有最多的步兵,大西庇阿的騎兵佔據優勢,關鍵時刻羅馬騎兵返回戰場,漢尼拔失敗,給大西庇阿填上一筆最耀眼的戰績。

    兩個出生就是天敵的人,兩個都是極具軍事才華的天才,如果沒有漢尼拔,也許大西庇阿無法取得如此成就,如果沒有大西庇阿,也許羅馬人會被漢尼拔打敗,但如果那樣歷史上這個時刻會缺少很多精彩。

    宇文泰VS高歡

    中國歷史上死對頭當然也有很多,比如劉邦與項羽等,但是有一些提到李世民與竇建德,勾踐與夫差之類老妖覺得雖然他們也是對手,卻到不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地步。

    而真正典型的,老妖認為除了劉項莫過於宇文泰與高歡這兩個相愛相殺的死對頭。

    北魏爾朱榮死後,高歡異軍突起,就連關隴集團第一代首領賀拔嶽都被高歡暗害,高歡控制北魏朝政,手下猛將如雲謀臣似雨,讓四分五裂的北魏重新歸於一統指日可待,可惜關中出了一個宇文泰,高歡初見其時,愛才之心甚至想要招募到麾下,但是宇文泰豈會居人之下。

    宇文泰也是一代猛人,賀拔嶽被害後,接管賀拔嶽的軍隊,立刻誅殺了侯莫陳悅,為自己的霸業打下基石。雖然此時宇文泰的實力弱於高歡,但是經過小關之戰、沙苑之戰、河橋之戰、邙山之戰、玉璧之戰,雖然有勝有輸,但是總算穩定了地盤,硬生生砍掉高歡一半基業。

    高歡立元善見為帝,宇文泰擁護元修,兩人平分北魏,兩個當時最亮的明珠,並世雙雄,開始了一生為敵的鬥爭。

  • 12 # Rain毛玲

    越王勾踐&吳王夫差 我們很多人都聽說過臥薪嚐膽的故事,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在勾踐之前就已經忍辱負重的夫差。在一場戰役中夫差的父親被勾踐的部隊殺死,他的父親在臨死前告訴他一定要為自己報仇。於是他就立志要為自己的父親報仇,等到兩年之後,夫差的實力已經逐漸養起來,於是直接攻打越國,幾乎把越軍全部殲滅。但是這個時候的夫差並沒有趕盡殺絕,答應了勾踐的投降請求,這也給了勾踐東山再起的機會。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勾踐整整等了二十年,最終報了當初的仇恨,把吳軍全部殲滅。這個時候夫差還希望勾踐能夠放他一馬,但是勾踐已經被仇恨矇蔽了眼睛,並沒有選擇放過他,最終夫差被迫自殺。 孫臏&龐涓

    傳說他們兩個人都是高人鬼谷子的弟子,但是孫臏的能力要比自己的師兄龐涓要高。但是師兄這個人的內心非常的陰線,他在下山之後,害怕自己的師弟搶自己的風頭,他就時刻關注著自己師弟的動向。因為他是比較早下山的,所以受到了魏王的重用,為魏國立下了汗馬功勞。當時他聽說了自己師弟下山的訊息之後,便用辦法把他騙到魏國,然後就是一系列的迫害,導致孫臏失去了自己的膝蓋。但是最後孫臏利用自己的智慧逃到了齊國,他們也沒有停止爭鬥,代表兩個對立國展開了智謀的鬥爭。最終孫臏抓住師兄心術不正的缺點,用計把他殺害。

    蘇秦&張儀

    其實這兩個人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直面對抗,他們主要是政治理念不同。一個是一直都積極的倡導六國聯合起來一起對抗秦國,而一個卻倡導六國能夠和秦聯盟。當時的這兩個完全不同的主張也是戰國時期的風向標,決定著七個國家的命運。蘇秦先是說服了六國,他們簽訂了盟約,並且命他為相國,他們一同對抗秦國,這也讓秦國的統一整整晚了二十多年。但是最後蘇秦死了,這個時候張儀出馬了,他用自己的口舌把六國耍的團團轉,最終導致聯盟瓦解,這也讓秦國抓到了機會,並最終一舉把六國給滅了。

    項羽&劉邦

    這一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他們兩個給大家奉獻了一段蕩氣迴腸的爭鬥。他們也為我們貢獻了非常多的典故,鴻門宴、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等記錄的都是他們之間的恩怨情仇。這對曾經的結拜兄弟,為了各自的江山,不惜反目成仇,大打出手。最終還是老辣的劉邦更勝一籌,愛面子的項羽最終還是輸給了自己,自刎而死,留給後人無盡的唏噓。

    岳飛&金兀朮

    這兩個人都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將領,那個時候的南宋要不是靠著岳飛的英勇善戰,很難能夠堅持下去。當然如果金國沒有金兀朮坐鎮,也很難能夠完成攻進中原的大業。他們兩個的戰鬥一個比一個精彩,雖然在戰鬥上岳飛完勝對方,但是最終他還是輸了,輸就輸在政治上。岳飛最終被人陷害致死,但是贏得了後人無數的敬仰。而金兀朮也得到了自己心心念唸的勝利和土地。所以說他們兩個整體下來沒有誰輸誰贏,都得到了自己應該得到的東西。

  • 13 # 約定9521

    周瑜臨終前感慨。既生瑜何生亮。中國歷史這樣的事情很多。我們來一一介紹一下。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既生瑜。又生亮的事情莫過於三國時期三位雄主。論實力論人才。如若換作別的朝代。他們都會統一天下。迎接天下盛世的到來。可惜他們乘坐時光穿梭機。缺停留在一個緯度上和空間裡。結果半斤八兩。誰也不服誰。群雄逐鹿中原。

    曹操劉備。孫權都是人中龍鳳。世間豪傑。都渴望由自己重整河山。再造華夏。留下千古偉業。他們手下都有一批人中豪傑。劉備有五虎上將。曹操有五子良將。孫權

  • 14 # zj史海拾貝

    歷史上這個典故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蔣介石與李宗仁也是經典的一例。

    蔣介石在國民黨內是工於心計、獨攬大權、專橫霸道的獨裁統治者,他先後鬥敗了汪精衛、馮玉祥、張學良、閻錫山等政敵和地方軍閥,可以這樣講,在國民黨內部誰也不是蔣介石的對手,誰也鬥不過蔣介石。

    李宗仁與蔣介石是面對面背對背,他偏不信邪,就要和他爭個高下。李宗仁憑藉桂系實力,加上白崇禧的鼎力支援,幾次反蔣倒蔣,最典型的的有:1927年8月,他和白崇禧、何應欽等實力派逼迫蔣介石通電下野,並由他們三人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黨務委員。1929年3月,李宗仁、白崇禧率領桂系與蔣介石之間又爆發“蔣桂戰爭”,結果桂系戰敗。1930年4月,在蔣、閻、馮中原大戰中,他又加入閻、馮一方,聯合對付蔣介石,又被打敗。

    1949年,隨著遼瀋、平津、淮海戰役的結束,國民黨在大陸的政權搖搖於墜,在李宗仁、白崇禧等人的逼迫下,蔣介石於1日21日宣佈下野,由李宗仁代行總統職權,這一次鬥爭看似勝利了,但李宗仁政府只是個空殼子,黨政軍大權仍牢牢地掌握在蔣介石手中。李宗仁幻想透過“和談”,阻止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他派張治中為代表團團長到北平與中共談判,張治中臨出發前,還專門到浙江奉化溪口,向蔣介石請示相關事宜。最後,國民黨政府拒絕在和談檔案上簽字,人民解放軍打過長江,佔領南京。李宗仁乘專機飛往香港,後到美國。

    1965年7月20日,李宗仁和夫人郭德潔從美國回到了北京,受到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可以說是葉落歸根,安度晚年。

  • 15 # 長河的歷史

    比起演義 師出同門的孫臏與龐涓的故事更具代表。

    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龐涓後來出仕魏國,他認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孫臏,於是暗地派人將孫臏請到魏國,龐涓捏造罪名將孫臏處以臏刑和黥刑,砍去了孫臏的雙足並在他臉上刺字,想使他埋沒於世不為人知。但齊國使者覺得孫臏不同凡響,於是偷偷地用車將他載回齊國。後來孫臏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的魏軍,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奠定了齊國的霸業。

  • 16 # 歷史微點

    粟裕與張靈甫的較量,就有些像《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和周瑜,他們都是多謀善斷,智勇雙全的傑出軍事人才,但身處不同陣營,只能刀槍相見,大打出手,最後張靈甫在兩個人的比拼中,棋輸一著,兵敗身亡。

    張靈甫讀過北大,出身黃埔軍校,文武兼備,是蔣校長的得意門生,在抗日戰場上也頗有建樹,有著不俗表現,後來成為蔣軍‘五大主力’之首、整編74師師長,春風得意,前途無量。

    解放戰爭爆發後,張靈甫充當了急先鋒,奉命率74師進犯我解放區根據地,他借依靠部隊的美式裝備和其他友軍的支援,短時間內就率兵佔領我淮南地區,隨後乘勝長驅直入,殺向我華中解放區首府淮陰。

    張靈甫在我軍主力救援不及之時,用計策出人意料的發起突襲,攻下淮陰,並在三天後,又佔領淮安,便我軍的戰場局面變得極為被動,部隊士氣受到很大的影響。

    此時,張靈甫表現出了較高的作戰指揮水準,給我軍造成了不小的壓力,而他的對手正是陳毅、粟裕率領的不同時期的華中、山東、華東野戰軍,因為粟裕負責戰役指揮,所以戰場上的對決,也可以說是張靈甫與粟裕之間的較量。

    之後,一戰漣水,張靈甫雖然指揮部隊竭盡全力、極其兇猛的的與我軍激戰,但這次卻被粟裕指揮部隊,打得損兵折將,空手而歸。

    但不到一個月,張靈甫率部再犯漣水,而此時粟裕正在另一線準備宿北戰役,這一戰,張靈甫再次展現了他的指揮才能,利用聲東擊西之計,率強悍的74師拼死強攻。

    最終我軍寡不敵眾,只能退出漣水,張靈甫再下一城,但74師也遭受了不小的損失,以致於孟良崮兵敗,有不少74師的官兵認為,有漣水之戰後尚未恢復元氣的原因。

    在取淮南,下淮陰、淮安,二戰漣水的戰鬥中,雖然張靈甫也有友軍助陣或者有時並非是與粟裕直接交手,他的戰績也是勝多負少,但他對粟裕卻心存忌憚。

    曾有人問他,在當今軍界中誰人可以與他相比,張靈甫脫口而出:‘粟裕,這個人用兵狡猾異常,常常在你想不到的地方、想不到的時候咬你一口。’

    也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最終,心高自負的張靈甫一語成讖,被性格與他截然相反、出手又快又狠的粟裕險中求勝,在孟良崮戰役中於數十萬軍中取了張靈甫的性命,讓他全軍覆沒。

    粟裕是方面軍的副統帥,而張靈甫只是主力整編師的師長,兩人職務並不對等,但就性格及經歷來講,兩人卻好似諸葛亮與周瑜之爭,只是不知道張靈甫在臨終之際,是否有過‘既生瑜,何成亮?’的感嘆。

  • 17 # 平淡平安平和平心

    劉備招親,草船借箭,火燒戰船,諸葛住小船,宿江邊不住周瑜大營,周瑜假道取荊州,他的陰謀皆被諸葛亮識破。大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 18 # 食堂開講

    食堂就先來個春晚歷史上的既生瑜,何生亮——陳佩斯和趙本山!

    趙本山和陳佩斯

    他們兩人可謂是春晚舞臺上的一時瑜亮

    1960中央電視臺就舉辦過春節晚會,但只是因為規模小,沒有形成多大影響。

    執導這次晚會的兩位導演是當時與王扶林、黃一鶴並稱四大導演的鄧在軍以及《西遊記》的導演楊潔。

    這次晚會首次採用了茶座和交誼舞形式, 這次春晚給人印象最深的是李光曦的《祝酒歌》。

    這歌熱血沸騰,鏗鏘有力,瞬間紅遍大江南北。

    這次晚會也非常成功,各類節目都受到了好評,尤其是著名相聲馬季帶著弟子參加了節目。

    到了1983年,這是春晚至關重要的一年!

    晚會初創時並沒有定名,一直到1983年2月2日左右,也就是當年臘月二十,距離大年三十隻有十天時間,才定名“春節聯歡晚會”,並一直沿用至今。

    這次晚會沒有專門的主持人,由馬季、姜昆、王景愚、劉曉慶主持,採用觀眾電話點播節目和現場直播的形式。

    節目以歌曲為主,李谷一先唱了一首《拜年歌》,而後她又連唱六首歌,其中以《鄉戀》最為出名,李谷一成為了春晚演唱曲目最多的歌手。

    除此之外,這次春晚相聲也是大頭,然後馬季、趙炎、姜昆、李文華、侯耀文、石富寬、侯寶林 、郭全寶都帶來了相聲作品。

    另外,這一年春晚有《火燒圓明園》錄影,梁家輝因此被香港封殺。

    當然,最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春晚也出現了小品,一個是嚴順開和斯琴高娃的《逛廠甸》,還有就是嚴順開一人獨演的兩個小品《彈鋼琴》、《阿Q的獨白》。

    此時誰也沒有想到,春晚將會成為小品表演的最高舞臺!

    “如果說,1983年是春節晚會的一個良好開端,那麼,1984年就是春節晚會大獲成功的一年了,並從此奠定了春節晚會的崇高地位……”

    這一年春晚主持人,趙忠祥、盧靜、姜昆、姜黎黎、香港歌手陳思思,臺灣歌手黃阿原;

    這一年,李谷一第一次在春晚上演唱了《難忘今宵》,然後一直唱到現在;

    這一年身為業餘歌手的張明敏靠一首《我的中國心》成為了舉國皆知的明星;

    這一年,語言類節目第一次在春晚的舞臺上大放異彩,馬季表演的單口相聲《宇宙牌香菸》是不朽的經典!

    這一年,春晚小品王者陳佩斯正式登陸春晚。他和朱時茂表演的《吃麵條》用滑稽、誇張的表現形式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品《吃麵條》

    當然,陳佩斯的小品,朱時茂也很重要,但陳佩斯才是真正的靈魂人物。

    於是,一個屬於陳佩斯小品時代開始了。

    二、天才登場

    陳佩斯,1954年2月12日出生於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祖籍河北省邢臺市寧晉縣。

    陳佩斯的父親是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陳強。 1951年,陳強隨中國青年藝術代表團到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訪問演出,在匈牙利國家歌劇院演出《白毛女》。

    正好陳佩斯的哥哥出生,為了紀念這一時刻父親陳強將大兒子取名為“陳布達”,三年後二兒子出生則取名“佩斯”。

    陳佩斯還有一個妹妹“陳麗達”,是以匈牙利的一座島嶼取名的。

    陳佩斯長大後曾到內蒙古建設兵團工作了四年。

    陳佩斯在兵團期間是個運動健將,擅長的專案是跳高和排球。

    還奪得過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的冠軍。

    受父親影響,他從小喜歡錶演,表演天賦異稟。 後來他先後報考了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文工團、總政話劇團,這是要來個文體兩開花呀。

    但由於種種原因,文工團和話劇團都沒錄取他。

    1973年,電影演員田華知道了陳佩斯的事,他被這個小夥子的才華給驚呆了。

    正好八一廠準備招收新學員,便叫陳佩斯去試試。

    於是陳佩斯順利考取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

    1980年,陳佩斯與父親陳強的首度合作,主演電影《瞧這一家子》,並憑此片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1981年,參與演出電影《法庭內外》,最終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1982年,在電影《夕照街》中飾演喜劇角色二子,後形成了中國第一個喜劇系列電影“二子系列”。

    陳佩斯和陳強成為著名的父子檔演員。 憑藉《夕照街》的優異表現,陳佩斯榮獲1983年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1988年,陳佩斯因在《少爺的磨難》中飾演“少爺” 獲小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

    同年,陳佩斯因在《京都球俠》中的出色表演獲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

    1995年,陳佩斯還被首選為1978-1988年度最有影響的“中國影星”。

    是的,陳佩斯其實是一個優秀的電影演員。 當然,他最具影響的還是小品表演。

    1984年,陳佩斯和老搭檔朱時茂攜小品《吃麵條》首次參加春晚。

    從這時候開始,陳佩斯先後參加了十屆春晚,每次都帶來了非常經典的小品,

    分別是:

    1、1984年《吃麵條》; 2、1985年《拍電影》;

    3、1986年《烤羊肉串》; 4、1989年《胡椒麵》;

    5、1990年《主角與配角》; 6、1991年《警察與小偷》;

    7、1992年《姐夫與小舅子》; 8、1994年《大變活人》;

    9、1997年《宇宙體操隊選拔賽》; 10、1998年《王爺與郵差》。

    食堂個人認為,如果從中選三個最佳小品的話,應該是《主角和配角》、《警察與小偷》、《吃麵條》。

    小品《警察與小偷》

    在那個把喜劇當鬧劇的年代,陳佩斯堅持自己獨特的個性風格,用特有的銀幕魅力,在銀幕上塑造了一系列滑稽、笨拙但本性不失善良的小人物,一舉改變了觀眾對喜劇,對小品的傳統認知。

    原來小品除了讓人笑,還有其他意義。 陳佩斯成為春晚小品演員天花板式的存在。

    三、春晚王者

    自陳佩斯以後,春晚舞臺湧現了很多優秀的小品表演藝術家,嚴順開、黃宏、馮鞏、郭冬臨等等。

    但能和陳佩斯並列的可能只有趙本山!

    趙本山,1957年10月2日出生於遼寧省鐵嶺市開原市,比陳佩斯小三歲。

    但兩人的人生軌跡完全不一樣。

    陳佩斯家學淵源,是科班出身,而趙本山卻是草根出生。

    1963年,趙本山母親病逝,父親遠走他鄉,6歲的趙本山幾乎成為一個孤兒。

    為求生計,他開始跟自己的二叔學藝。 他二叔是個盲人,一手二胡功夫,在當地小有名氣,頗有瞎子阿炳的風範。

    在二叔的傾心教導下,趙本山拉二胡、吹嗩吶、拋手絹、打手玉子、唱小曲、二人轉小帽等樣樣精通,尤其是三絃功底尤為突出,為其日後的小品、演藝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趙本山苦難的童年磨礪了他。

    1974年,17歲的趙本山加入入公社文藝宣傳隊,正式開始演藝之路。 後來,他又加入威遠鄉業餘劇團,後借調西豐縣劇團主演二人轉。

    1982年,遼寧省舉辦第一屆農村小戲調演,趙本山與梁秀亮、崔凱合作的拉場戲《摔三絃》。

    趙本山在劇中扮演盲人張志,這一場戲,趙本山技驚四座,一舉成名,一飛沖天之勢已成。

    一個屬於趙本山的神話,掀開了面紗

    1988年,趙本山被內定參加當年春晚,但因為種種原因,他並沒有參加。

    這對趙本山來說,是一次重大打擊。 趙本山一度以為自己錯過了這次機會,從此就與春晚無緣。

    誰知峰迴路轉,姜昆給了他第二次登上春晚的機會。

    1990年,趙本山在姜昆的推薦下進入了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並主演拉場戲《1+1=?》、《麻將、豆腐》。

    當然,趙本山春晚揚名之作是黃曉娟合作的小品《相親》。

    《相親》一出,春晚徹底成為趙本山揚名立萬的最佳舞臺。

    從這年開始,到2011年,整整20多年,趙本山除了1994年因為趙本山惹怒了春晚總導演郎昆,沒有參加春晚外,他都從未缺席春晚舞臺。

    從此春晚必有趙本山,看春晚必看趙本山

    趙本山的春晚小品作品分別是:

    1、1990年《相親》; 2、1991年《小九老樂》;

    3、1992年《我想有個家》; 4、1993年《老拜年》;

    5、1995年《牛大叔提幹》; 6、1996年《三鞭子》;

    7、1997年《紅高梁模特隊》; 8、1998年《拜年》;

    9、1999年《昨天、今天、明天》; 10、2000年《鐘點工》;

    11、2001年《賣柺》; 12、2002年小品《賣車》;

    13、2003年《心病》; 14、2004年《送水工》;

    15、2005年《功夫》; 16、2006年《說事》;

    17、2007年《策劃》; 18、2008年《火炬手》;

    19、2009年《不差錢》; 20、2010年《捐助》;

    21、2011年《同桌的你》。

    20多年間,趙本山彷彿成了春晚的常駐將軍, 趙本山出演了很多經典小品,奠定了他在春晚不可撼動的地位。

    趙本山的小品成為歷年來春晚的壓軸力作,很多人看春晚,是專門奔著趙本山去的。 哪怕在2012年,趙本山離開春晚之後,大家都還始終記得“無本山,不春晚”。

    小品《昨天、今天、明天》

    食堂個人認為,如果從中選三個最佳小品的話,應該是《昨天、今天、明天》、《賣柺》、《不差錢》。

    四、陳趙之爭

    在春晚歷史上,陳佩斯主演了10個小品,趙本山主演了21個小品。 從數量上看,趙本山兩倍於陳佩斯。

    不過這是因為陳佩斯自1998年以後就因為種種原因退出春晚了。

    究竟誰的作品更強呢?

    而歷年春節晚會一等獎小品分別是:

    1、1990年小品《相親》(趙本山、黃曉娟);

    2、1991年小品《小九老樂》(趙本山、楊蕾);

    3、1992年小品《我想有個家》(趙本山、黃曉娟) ;

    4、1993年小品《張三其人》(嚴順開、趙玲琪、楊新鳴);

    5、1994年小品《打“撲克”》(黃宏、侯耀文);

    6、1995年小品《如此包裝》(趙麗蓉、鞏漢林、孟薇);

    7、1996年小品《打工奇遇》(趙麗蓉、鞏漢林、金珠);

    8、1997年小品《鞋釘》(黃宏、鞏漢林);

    9、1998年小品《王爺與郵差》(陳佩斯、朱時茂);

    10、1999年小品《昨天 今天 明天》(趙本山、宋丹丹、崔永元);

    11、2000年小品《鐘點工》(趙本山、宋丹丹);

    12、2001年小品《賣柺》(趙本山、範偉、高秀敏);

    13、2002年小品《賣車》(趙本山、範偉、高秀敏);

    14、2003年小品《心病》(趙本山、範偉、高秀敏);

    15、2004年小品《送水工》(趙本山、範偉、高秀敏);

    16、2005年小品《功夫》(趙本山、範偉、蔡維力、王小虎);

    17、2006年小品《說事兒》(趙本山、宋丹丹、崔永元);

    18、2007年小品《策劃》(趙本山、宋丹丹、牛群);

    19、2008年小品《火炬手》(趙本山、宋丹丹)。

    這個評獎至2008年停止評獎,總共進行19次評獎。

    趙本山包攬了前3屆一等獎和後10屆,只有中間的6屆沒有獲獎。

    其他6屆中,趙麗蓉、黃宏各拿下兩個一等獎;陳佩斯、嚴順開各拿下一個一等獎。

    從獲獎數量上看,趙本山有13次,陳佩斯只有一次,趙本山又程碾壓之勢。

    小品《主角和配角》

    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兩人同年出場表演的年份總共有五次,分別是1990年、1991年、1992年、1997年、1998年。

    在這五年中,兩人可謂是交相爭輝。

    五年間,兩人競賽作品(陳前趙後)是:

    1、1990年,《主角與配角》VS《相親》;

    2、1991年,《警察與小偷》VS《小九老樂》;

    3、1992年,《姐夫與小舅子》VS《我想有個家》;

    4、1997年,《宇宙體操隊選拔賽》VS《紅高梁模特隊》;

    5、1998年,《王爺與郵差》VS《拜年》。

    但是,結果很明顯,陳佩斯僅在1998年擊敗了趙本山。

    兩人直接交手的比分是1:4,趙本山又呈碾壓之勢。

    那是否說1998年陳佩斯的作品就比趙本山好;其餘年份就比趙本山差呢?

    這個還真不能這麼說。 1992年和1997年兩人作品相差其實不大,各有千秋。

    真正有爭議的是1990年、1991年、1998年。

    前兩年很明顯,陳佩斯的作品是要比趙本山好的,但陳佩斯卻輸了;

    而1998年陳佩斯作品分明不如趙本山的,但這次輸的卻是趙本山。

    食堂到現在都沒搞明白,這個獎是怎麼評的。

    結語、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陳佩斯和趙本山孰強孰弱,真是不好比,我們也沒有必要比較兩人到底誰能壓誰。

    可以肯定的是,兩人都是春晚小品表演的王者。兩人堪稱是一時瑜亮!

    如果,真有人非要食堂不解風情,非要選一個,我也就只好從數量和得獎數上選趙本山了。

    食堂一家之言,不足掛齒。

    時至今日,陳佩斯和趙本山都已經不太可能再回春晚了,兩個人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春晚舞臺還能有下一個陳佩斯和趙本山嗎?

    還能有雙雄爭鋒的局面嗎?

    本山大叔金句

    我們只希望春晚舞臺能繼續湧現陳佩斯和趙本山這樣優秀的表演藝術家!

    我們更期待春晚舞臺下一個瑜亮之爭的到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才能像瘦子一樣對食物無慾無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