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讓我們一起回憶起來。
7
回覆列表
  • 1 # 依著雲等風

    現在想起小時候真的很懷念,超級懷念,生在農村更是熱鬧,從農曆二十幾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過年要用的東西,小孩最期待的可能就是買新衣服了,反正我總是特別期待(女孩子漂亮嘛

  • 2 # 使用者雲南食八怪

    小時候過春節,你們家鄉必做的一道菜是什麼?我們80後小時候過春節,最惦記的就是穿新衣服,家庭條件好一點的,有幾個鞭炮可以放放,對於吃的嘛,平時很少吃上大魚大肉,到過春節的時候才可以奢望有肉吃。

    在我記憶當中最美味,最深刻,最懷念的莫過於媽媽制著的酥肉。80年代的中國,經濟物資都比較匱乏,還沒有改革開放呢,要經濟好一點的人家,或者是老師,或者是村幹部之類的人家的生活水平會稍微好一點點。

    那時候製作酥肉也比較簡單,就是買那種帶點油花的肉改成大小均勻的肉丁,做點姜蔥碎放進去,加少許鹽,放點點兒五香粉衝分拌勻,醃製半個小時左右。

    弄幾個雞蛋敲破打入盆內,慢慢的加入少許麵粉,麵粉和雞蛋充分的攪勻成粘稠狀,就成了製作酥肉的掛糊麵漿。

    下一步,鍋裡燒半鍋多一點香油,在燒油的時候,油溫還沒有上來,就把肉丁和麵糊攪拌均勻,讓肉丁與麵糊充分的粘合在一起。

    在鍋裡的油溫六成熱轉為小火,用筷子把肉釘一顆一顆的放進油鍋裡炸至金黃,這一步要兩個人配合,一個人放肉丁,另外一個人經常用筷子攪動,讓肉丁炸制的受熱均勻,看到皮脆金黃熟透就可以撈起來了。

    特別是剛出鍋的熱乎乎的,我們小時候一個人要吃七八個,外邊金黃皮脆酥香,裡邊肉丁剛剛熟透,軟軟的,香香的,嫩嫩的,好吃到停不下嘴。

    每年過年的時候,我們村子每家每戶家裡邊都要製作兩大盆,從過年之前吃到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後,這段時間每天都要吃,也只有一年到頭,這幾天相當幸福。

    製作的時候呢,家家戶戶都會多弄一點,一次性做好兩大盆,可以放很久都不會壞(過年那段時間是冬天嘛,氣溫低,以前那個年代就算沒有冰箱放在常溫下,也不會壞,)。吃的時候可以用湯煮著吃,可以加熱一下,炒麻辣的,可以糖醋的,你可以直接冷吃,烹飪加工方法也多樣,可以百吃百搭,都非常美味。

    所以過年那段時間是相當有口福,相當幸福的日子,很美味的生態酥肉,直到現在都還記憶猶新,而且很愛吃,但是以前的味道好,感覺好,根現在相比是與眾不同的,以前的小時候的美味美食是非常值得懷念的,像一個烙印深刻的印印在心底。

  • 3 # 細胖媽媽

    我老家是湖北黃岡的,也算是魚米之鄉吧!那個時候一直到現在還是保持著有一個做聽話魚的傳統。再有錢,再沒錢,過年都得煎一條聽話魚。並且這個聽話魚還有講究,兩面不能破皮了。這個是非常考驗做菜技術的。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還有就是在正月十五之前這個聽話魚是不能吃掉的。以前我媽媽總是要把這條魚留著,不管我們多饞,就是不給我們吃。可能和那個時候物質匱乏有關吧!現在生活水平好了,除了吃年飯的那一餐不吃,就沒有時間限制了。

  • 4 # 潤澤愛生活

    小時候條件不好,家裡又窮,從年初盼到年尾,不過就是幾頓帶肉的菜和肉餡的水餃(肉只是象徵性的一點點),條件好的家庭會給孩子添件洗衣服,條件不好的女孩買根頭繩男孩買點鞭炮就能哄騙過個年。

    我老家的風俗是過年要有油炸的菜,有點地方叫“過油”,後來明白了是“越過越有”的意思。那時候炸菜不像現在炸肉炸魚之類的,不外呼一些炸藕合(裡面的餡是素餡豆腐之類的)、或者扁豆合,也會有點肉或者帶魚,會切成細長條,這些魚肉類東西只會讓我們嘗一點點,要留著過完年招待客人用的,那時候家裡真窮啊。

    好了只要你努力一切都好了,美好的日子在像我們招手。

    記憶裡,過年家裡必做的一道菜也就是各種炸貨了。

  • 5 # 公羽生活

    因為生活在北方,小時候不經常吃的上紅燒肉的,每逢過年才能吃一次紅燒肉,這也代表著日子過的紅紅火火的,媽媽做紅燒肉特別講究。首先,買肉時要豬的中五花,層次分明,三肥兩瘦,感官非常新鮮,其此,就是製作,媽媽燉肉時離不開砂鍋,她說砂鍋燉出來的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特別好吃,最後就是上桌品嚐了,這也是每年最後一道大菜了,家裡的每一個人都吃的滿嘴流油,感覺特別特的幸福和快樂!

  • 6 # 莉莉的簡單愛

    魚啊,還必須是活魚,買回家自己殺,然後不能燉壞了,要完整的上桌,寓意年年有餘

    家裡灌的香腸,臘肉,鹹香可口,最好出鍋時拿起一整根啃,特別帶勁,,,,想想口水直流

    剛出鍋的炸肉圓,每年臘月29的晚上就開始蒸肉糕、炸肉圓,大伯以前當過廚師,很會做菜。肥瘦相間的豬肉剁碎攛圓,滾油炸得金黃,剛出鍋的肉圓要趁熱吃,有點燙嘴最好,香氣撲鼻,表皮酥脆,肉嫩多汁味道非常濃郁。一年只能吃得上一次。

    梅菜扣肉,年年看著奶奶弄,要選到合適的大塊豬肉,然後蒸到半熟,抹上醬油,放下油鍋蓋上鍋蓋任它在裡邊炸得砰砰響,出來之後,豬皮變得鬆脆,肉香撲鼻。切得漂漂亮亮的鋪上秋天曬好的梅菜,加上鹽,糖,蒸熟就是。肥肉的部分,香油溢位,肥而不膩,瘦的耐嚼。

  • 7 # 醬香蘭姐

    過去家裡條件不好,因為是60年生人,那個年代每家條件都不好,就盼著過年,我記得我小時候,一到過年我媽媽就給我們姊妹三個分吃的,糖塊一個人幾塊,瓜子一個人一茶缸。最主要的就是年夜飯,,桌子上必須有大魚,老人的說法就是年年有餘嗎,過年必不可少的,現在也特別愛回憶過去,可能是年齡大了,不知道你們過年餐桌上最難忘的是什麼!

  • 8 # 白雲87497

    小時候過春節,必有的菜是雞,自己養的,到過年才有得吃,不同現在每日都可以吃。小時候家窮,養的雞和鵝都是為了過年時吃,沒錢買更好的,只能自己養,留一隻用來吃。其它都賣了,用來交學費。

  • 9 # 大蘭生活日記

    1:是豆腐泡。自己種的黃豆經過自已加工做成豆腐,然後把豆腐炸成外皮金黃色裡面還是生的豆腐,經過簡單的享任配粉幹就很好吃了。

    2:泥鰍粉幹。先泡粉幹,再用酒糟和泥鰍先煮好備用,然後再先前煮好的泥鰍湯倒鍋裡下觀音菜芋子蘿蔔煮熟味道調好再下泡好粉幹起鍋就行了。

  • 10 # 瑞衍堂消毒抑菌日用

    酥肉丸子湯、悶排骨、紅燒魚、蒜薹炒肉絲、青椒肉絲、山藥紅棗粥等,隨著飲食文化的擴散,後面也有新的菜式陸續上桌,不過這些年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些過年才能吃到的菜,平時想吃就可以吃到,所以,現在過年,年味兒也不是那麼足了。

  • 11 # 江南帶娃日記

    最有印象的是年羹肉

    必做的的一道菜應該是魚吧,不是常說年年有餘嗎?小時候就等著那碗雞端上來,最愛吃雞翅!可是大人飛得把雞腿先給我們分了!

  • 12 # 常樂知足才能常樂

    雞,魚,炸菜,肉丸子,小時候還跟我姥姥出豆腐,打火燒,反正春節之前就很忙,每天都有活,白天打火燒,晚上跟姥姥出去推磨,磨好豆子等著出豆腐,姥爺晚上在家炒花生。那樣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 13 # 曉燕的退休生活

    比做的一道菜那一定是“魚”,而且越大越好!因為要年年有餘,所以父母都不讓吃淨必須要留一部分。想起小時候過年那可是最大的一件事,早早就盼著過年。過年不但有好吃的,還有新衣服穿。當時我家還算是比較富裕的(七八十年代父母每月工資可有一百五十多塊)家四個孩子每到過年時還能分到糖果、蘋果、點心、黑棗等好吃的東西(每人一份)。我們都捨不得吃,留著一點一點地慢慢吃。記得最清楚的是我爸爸每年還給我們炸一打盆豆腐丸子,我覺得是最好吃的了。一想起小時候過年是那麼有味道!全家一起不但要大掃除,父母還早早準備過年吃的,要蒸一些饅頭、豆包,還要燉一鍋雞、 一鍋肉、一鍋酸菜。三十晚上那頓最重要的飯要做10個菜,六個熱菜,4個冷盤,飯菜都做好爸爸帶我們出去放鞭炮,完了之後,全家一起坐下來吃飯!特別有儀式感,也覺得特別激動幸福!不像現在沒有一點過年樣!

  • 14 # 宇姐美食廚房

    小時候過春節我們家家都要吃魚,“年年有魚(餘)”的寓意,年前買年貨的時候必定少不了魚,而且是買幾條,買回家處理好凍起來,春節的時候每家的餐桌上都少不了魚,這個習慣一直到現在也沒有改變。

  • 15 # 故鄉的榕樹

    小時候過春節,有一道必做的也是唯一的一道菜,那就是以粉條為主、配上蒜苗、大白菜、混合炒大肉片!現在想起來都會流口水,心裡都有著無限的眷戀,全家老小一起圍在一起,其樂融融!這道菜現在隨時想吃都可以做來吃,可是即使再好吃,但依然還是惦記記憶中的味道。其實,與其說惦記記憶中的味道,倒不如說是惦記再也回不去的無憂無慮的純真的童年!這記憶中的味道必將珍藏一生,每每想起,心裡都暖暖的,眼底都溼溼的……

  • 16 # 大地灣小順子

    小時候生活比較緊張,如果說過春節必做的一道菜的話,那肯定是糖肉也就是用紅糖炒肉或者沒有紅糖用白糖也可以。用五花臘肉做的糖肉非常好吃,覺得永遠吃不夠,但是現在偶爾過年也會再做一道這種菜,卻已經覺得油膩厭惡至極。

    每年要過年了,會提前去趕集買回一些紅糖來,就是為了做糖肉,我和姐還有哥,一般哥不太會做這種事,特別是我和姐經常會去開啟櫃子偷紅糖吃。紅塘嚼在嘴裡沙沙的,甜甜的,很幸福的感覺。

  • 17 # 我在流星下許過願

    我們在農村,小時候過春節不講究做一大桌子菜。但三十晚上,必做餃子!我和媽媽一起包餃子,爸爸和哥哥貼對聯掛燈籠放鞭炮,那就是春節濃濃的味道!

  • 18 # 廚掌櫃餐飲小吃教學

    紅燒帶魚

    記得小時候春節來臨的時候,家裡大人就開始做帶魚,然後晚上就吃紅燒帶魚,紅燒帶魚小的時候感覺好玩,吃完倆邊的肉,中間還有一個排刺,想梳子一樣。口感也鮮香,尤其那個紅燒汁也好吃。

    雖然現在長大了卻很少吃到家裡人做的紅燒帶魚,但還會隔一段時間自己就要重溫一次。

    紅燒帶魚

  • 19 # 彤媽美味兒

    小時候過春節,就喜歡媽媽做的梅菜扣肉,買好的五花肉,要肥瘦相間的,用大柴鍋蒸,一次蒸二十來碗,自己吃和招待客人吃,軟糯鮮香入口即化。春節家家都做,媽媽做的味道特別好吃,想想就要流口水啦!

  • 20 # 蜜棗粽

    說實話,小時候,我的家鄉是真不太富裕,每到過年,就想兩件事,一個是殺豬,一個是做豆腐。老家的豬,可不是像現在,養個幾個月就殺了,那得養個一年半載,好幾家人合起夥來,殺一隻豬,每家分點肉和下貨。父親就把平常做豬食的大鍋洗淨了,開始煮下貨,“咕嘟咕嘟”,那香味絕了。豆腐也是幾家人一塊做一包,一包有很多塊,我最喜歡喝老豆腐腦,吃新鮮的豆腐,啥都不放,蘸著醬油都能吃。煮下貨的湯,放上白菜,芸豆乾,豆腐,藕,海帶等等,就成了燉爛菜,冷成凍也好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會娶個機器人老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