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川漢州帶你飛
-
2 # 孤鴻飄渺
你好,高低音指法是一方面,另外這個最重要的是要配合氣息的。其實重要的還是氣息功夫,指法都好理解也容易練也比較直觀一看就明白,氣息要靠自己練習中去把握的。
一樣的指法,一樣的按孔,氣息強弱不一樣,吹出來的音高也不一樣的,換句話說,一樣的氣息指法不一樣,吹出來的音高也不一眼的。總的來說就是氣息,指法缺一不可。
-
3 # 日照魔音
這個問題必須得針對於某種樂器才可以很好的回答!
我自己吹過小號
-
4 # 音玉好音樂
笛子高低音轉換技巧
首先你要知道竹笛時,高中低音的氣息、風門、口勁等一系列的變化規律,我想你掌握這些了,再去吹奏不同音高音就會容易些了! 氣息控制是竹笛表現各種感情的重要一環,它要求吹奏者在表現樂曲內容時,使口勁、口風、風門以及它在吹孔上靠前靠後的位置變化和音量、音色、音準達到全面、細微、熟練、完美的配合。它們的相互關係和自然規律如下:1.口勁足時,音量強,音要高,音色結實。
2.口勁松時,音量弱,音要低,音色柔和。
3.口風急時,音量強,音要高,音容易發噪。
4.口風緩時,音量弱,音要低,音色較優美。
5.風門大時,音量強,音要高,音色飽滿。
6.風門小時,音量弱,音要低,音色纖細。
7.風門位置向裡(即唇部向前,蓋住吹孔使氣流向下),音量弱,音要低,音色較純。
8.風門位置向外(即唇部向後,離開吹孔,使氣流向前).音量強,音要高,音色噪。
氣息控制的要求是:
1.音量能強能弱。
2.音準做到強而不高,弱而不低。
3.音色做到強而不噪,弱而不虛。
瞭解了上述八種關係,要達到氣息控制的三個要求就必須做到:
1 .口勁松,口風緩,風門大,風門位置向裡,使音量強而音色不噪,音不升高。
2.口勁足,口風急,風門小,風門位置向外,使音量弱,音色不虛,音不降低。 初學者首先要將笛子音量、音色全部吹出來,堅持最基本的長音訓練,不要急於練習氣息控制,以免分散精力。等熟練掌握基本吹奏法和有一定運氣功夫後,再逐步練習氣息控制。
吹笛子音域的需要
在上一講裡,我們講調號的標註時提到過笛子的音域問題,這裡我們用D、G、C、F四種笛子的音域對比,再進一步地來說這個問題。
請先看下錶:
從上表中可看出這四種笛子各自的最有效和最佳音域,若超出這個音域範圍,就會出現不是音域過高、過低或不夠用,就是許多有效的音會被浪費而無用。這樣也就根本無法去完美地表現樂曲內容所需和難以展示個人演奏技藝。這就是笛子需要轉調、更換笛子和變指法的原因。
2、風格的需要
風格是表現每首作品的獨特個性,能否把握好風格,是衡量演奏優劣的重要標準。表現好風格,除了演奏技藝的高低之外,選擇和使用笛子和用什麼指法去演奏,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我們就用大家熟知的《牧民新歌》、《揚鞭摧馬運糧忙》來說這個問題;《牧》曲為何選用E笛,而不去用D、F笛,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從民族風格的需要和意義上來講,它用D以下的曲笛、低音笛為佳,可是如只從這一點出發,選用D或C笛,風格把握可能好些,但一定就缺少了牧民新歌中的核心“新”意,也會大大減弱熱烈、粗獷、激情、昂揚的氛圍。所以,作者在此恰當地選擇了E笛,既能表達歡快、熱烈、激情,又不損風格與個性,頗見作者的功力。
反過來我們想想,若把《揚》曲 改為E或D笛演奏,恐怕就難以聽出車馬奔跑、鞭聲朗朗、興致勃勃的送交公糧的情景了。
3、表現力的需要
情緒是一首作品中極為重要的方面,如;,小合奏曲《喜洋洋》,
這段音樂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G調,其音域為1——6,共十三度音,用G調梆笛或D調曲笛均能演奏,但不論用那一種笛子,其音域都是用不完的。然而從表現力能符合樂曲的需要來說,G調梆笛為好。雖說梆笛中的低音沒有使用,可這絲毫未損梆笛的表現力,而且能把樂曲所需要表現的那種高昂、明亮、熱烈、喜氣洋洋的情緒表達的淋離盡致。如果用D調曲笛全按作“2”來演奏,其效果定會大減。
練習笛子轉調的技巧
在每支笛子上都可變換七種指法(七個調)來吹奏。但是,從吹奏方便和用途最廣、表現力強等方面看,有四個調(指法)用的最多。在學習變調時,除手指的熟悉之外,音準是最為關鍵的問題。所以,在學練時一定要把握好程序,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同時,希望你無暇在笛子上練習時,或者在休息、邁步、看電視、睡眠等,各種可用空閒之時,進行我前面講過的那種“手指五音巧輪迴”的方法練習,會使你事半功倍。
1、以五度相生(遞增)的關係調來練習
在五線譜中,是以升 降 符號的多少來決定調的,每增加一個升或降號,就意味著調的變化。而我們的笛子,卻並非這樣就能解決笛子轉調問題。正因為如此,所以有些人就說笛子落後、不科學。然而,世界上有些東西就是那樣相輔相成,正因為笛子採用了換笛子、變指法的辦法,才使笛子這一樂器擁有了許多方便和超強的表現力。如果把笛子也變成12平均律的固定調來演奏,那笛子就不叫笛子了,也將會被長笛取而代之。
在練習笛子的轉調、變指法時,應以五度相生(遞增)的關係調來練。因這樣較之方便易學,符合由易漸難的原則。具體來講,如,練了基調(小工調、全按作“5”)之後,就應先練全按作“2”的正宮調(第六孔作“1”),之後再去練全按作“1”的乙字調。在現代音樂理論中,這三個調(指法)屬主調、下屬調和屬調,是關係最近的調,音準易掌握,它們之間的指法運用差別較小,練起來就比較容易。
這三個近關係調練好後,再去練尺字調(第二孔作工“1”、全按作“6”)和六字調(第五孔作“1”全按作“3”)等。
2、把握好“叉角”和半開(閉)音孔的音準
由於笛子不是標準的十二平均律開孔,一般也只有六個發音孔和筒子音,所以,當它轉調(變了指法)後,新調的音程關係決定,手指在開、按孔時要有一定的調正和改變,以適應新調音準的要求。特別是在吹奏尺字調、六字調時,第二、第五兩孔的變化是十分重要的。不然音準就難以保障。
一般來說,調整和控制音準的方法有三;一、叉角法;二、半閉(開)法;三、氣控法。
所謂叉角法,就是要求在主音發音時,將該音下面的音孔,按閉一、或兩孔,以使音降低到音準的需求;半閉法就是按閉半個音孔;氣控就是以調整氣息(風門和嘴勁)來達到音準的需要。講起來很容易,但實踐起來卻是非常困難的。一定要多練,而且在練習過程中,要力求達到音的準確度和音質、音色的優美。
3、變化音的演奏
在我們日常的吹奏中,除了自然音階中的“3、4”,“7、1”的半音關係以外,還常常會遇到一些帶有升(#)降(b)記號的變化音。如#5、’7、#2、#4等。目前我們吹的普通笛子多為六孔,它的音與音之間的關係大都是全音(大二度)。因此,吹奏半音時就較為困難,特別是樂曲中臨時出現的一些變化音就更為難吹了。
-
5 # QI歌音樂
1.一般來說初學者最喜歡用的是是筒音作5,低音的12345要用筒音作1的指法來吹。
2.吹笛子必須兩個手持笛,開按指孔,這樣才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
3.要使每個手指靈活而有彈性,能持久、獨立地活動和相互配合,就需要進行嚴格地訓練。
4.吹笛子的時候手指自然彎曲,用第一節指肚中部輕輕蓋嚴笛孔。這樣才能讓自己吹的更好
5.開放音孔時,手指不要抬得過高,大約離指孔一到一點五釐米左右。
-
6 # 律動影視
笛簫發音,在於風門和氣流強度的控制。
建立穩定的氣流強度,是笛簫基本功的核心之一,也是控制氣流方向和氣柱直立的關鍵。
氣流強度控制,一是唇肌,二是腹部呼吸肌。
首先,訓練唇部肌肉協調,特別是內唇肌肉收縮,體會松而不懈、緊而不僵的感覺。
其次,訓練腹部肌肉收縮協調。
關鍵是上下協調,即唇部與腹部的協調統一。
這就是為什麼吹高地音要變換指法。
-
7 # 海豚mp3
必須氣(功)、指(法)、舌(頭)三方面密切配合好,三者缺一不可。
氣息控制、樂器的發音、聲音的高低、強弱、長短、剛柔都與吹奏時的“運氣”有著密切的關係。這種運氣上的功夫,我們叫它“氣功”,意思就是說,要吹好樂器必須在“運氣”方面下一番功夫。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呼氣和吸氣的時間大致相等,吹笛子則要用深呼吸,就是用橫隔膜(位於肺部和腹部之間)著力,即胸腹聯合呼吸法。
換氣時最好用口、鼻相結合的方法。以口為主,就是將嘴的兩角稍稍放開吸氣,這樣吸氣較快。吐氣時,應利用胸肌、腹肌和橫隔膜的控制能力,使氣息能夠均勻、有節奏地逐漸吐出。初學者一開始就要有意識地注意呼吸方法,不要違反正常呼吸的運動規律,否則會影響演奏,也不利於身體健康。
一般初學者一口氣能吐 10—15秒鐘就不錯了。 運氣對於吹奏者來說非常重要。它是美化音色和控制音的強、弱、長、短以及各種感情變化的基礎。為了掌握正確的“運氣“方法,可以結合吹奏長音,作以下兩種練習: 慢吸慢呼——深深地吸一口氣,吹一個長音。
吸氣時要求吸足而不出聲,呼氣時要求均勻、平穩,時間長而不費力。所以,當你撥出一口氣時,在這口氣還未呼完之際(約留五分之一左右,這時小腹橫隔膜還處在控制之中)。即應吸入第二口氣。一定要使胸部的活動與橫隔膜腹部的運動始終保持連貫,否則,進入吹口的氣流就一定不流暢,而且容易出現嘴角漏氣、出音尖叫、音色難聽的現象。
快吸慢呼——這是吹奏時運用最多的呼吸方法。吸氣時間越短越好,因為在樂曲進行中允許吸氣的時間是很短的。 。
-
8 # 十二隻白鴛鴦
一般初學吹笛子的音域是16個音,比如作5的時候是低音567中音1234567高音123456,作2就是低音234567中音1234567高音123。所以,比如一首曲子簡譜裡最低音是低音5最高音是高音5,那你只能作5吹,因為作2的話雖然低音5你可以吹,但是你只能吹到高音3,譜子上的高音5你吹不了。所以有低音234,你就要用作2指法。
-
9 # 小默音樂
運氣對於吹奏者來說非常重要。它是美化音色和控制音的強、弱、長、短以及各種感情變化的基礎。 呼吸運氣要注意避免聳肩、收腹、挺肚等錯誤,還要注意弱音的控制。 >> 對於如何吹好笛子,我國曆代民間藝術家和笛子演奏家給我們留下了豐富寶貴的演奏經驗。
如清代乾隆時方秉志先生所作《笛之歡快》中雲:“執笛須要與肩平,姿式口法莫看輕。吐納起落唇中氣,練習勤勞自可精。指離孔面約一黍,過低過高音不清。翻轉七調非難事,只須熟玩指法靈。花舌猛吹均所忌,笛膜適宜即動聽。
未曾演奏先讀譜,工尺(樂譜)爛熟板眼明,對於音節要牢記,精、細兩字須貫通。細膩雄渾各有道,不下苦功亦無成。” 這首詩講述的就是演奏好笛子需從演奏姿勢、氣息控制及指法等方面苦下功夫。 要吹好笛子必須氣(功)、指(法)、舌(頭)三方面密切配合好,三者缺一不可。
(一)氣息控制 笛子的發音、聲音的高低、強弱、長短、剛柔都與吹奏時的“運氣”有著密切的關係。這種運氣上的功夫,我們叫它“氣功”,意思就是說,要吹好笛子必須在“運氣”方面下一番功夫。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呼氣和吸氣的時間大致相等,吹笛子則要用深呼吸,就是用橫隔膜(位於肺部和腹部之間)著力,即胸腹聯合呼吸法。
換氣時最好用口、鼻相結合的方法。以口為主,就是將嘴的兩角稍稍放開吸氣,這樣吸氣較快。吐氣時,應利用胸肌、腹肌和橫隔膜的控制能力,使氣息能夠均勻、有節奏地逐漸吐出。初學者一開始就要有意識地注意呼吸方法,不要違反正常呼吸的運動規律,否則會影響演奏,也不利於身體健康。
一般初學者一口氣能吐 10—15秒鐘就不錯了。 運氣對於吹奏者來說非常重要。它是美化音色和控制音的強、弱、長、短以及各種感情變化的基礎。為了掌握正確的“運氣“方法,可以結合吹奏長音,作以下兩種練習: 慢吸慢呼——深深地吸一口氣,吹一個長音。
吸氣時要求吸足而不出聲,呼氣時要求均勻、平穩,時間長而不費力。所以,當你撥出一口氣時,在這口氣還未呼完之際(約留五分之一左右,這時小腹橫隔膜還處在控制之中)。即應吸入第二口氣。一定要使胸部的活動與橫隔膜腹部的運動始終保持連貫,否則,進入吹口的氣流就一定不流暢,而且容易出現嘴角漏氣、出音尖叫、音色難聽的現象。
快吸慢呼——這是吹奏竹笛時運用最多的呼吸方法。吸氣時間越短越好,因為在樂曲進行中允許吸氣的時間是很短的。
回覆列表
謝 邀
好聽的笛子獨奏,笛子高低音轉換技巧詳細分析
笛子高低音轉換技巧
首先你要知道竹笛時,高中低音的氣息、風門、口勁等一系列的變化規律,我想你掌握這些了,再去吹奏不同音高音就會容易些了!氣息控制是竹笛表現各種感情的重要一環,
好聽的笛子獨奏,笛子高低音轉換技巧詳細分析
好聽的笛子獨奏
笛子高低音轉換技巧詳細分析
笛子高低音轉換技巧
首先你要知道竹笛時,高中低音的氣息、風門、口勁等一系列的變化規律,我想你掌握這些了,再去吹奏不同音高音就會容易些了! 氣息控制是竹笛表現各種感情的重要一環,它要求吹奏者在表現樂曲內容時,使口勁、口風、風門以及它在吹孔上靠前靠後的位置變化和音量、音色、音準達到全面、細微、熟練、完美的配合。它們的相互關係和自然規律如下:1.口勁足時,音量強,音要高,音色結實。
2.口勁松時,音量弱,音要低,音色柔和。
3.口風急時,音量強,音要高,音容易發噪。
4.口風緩時,音量弱,音要低,音色較優美。
5.風門大時,音量強,音要高,音色飽滿。
6.風門小時,音量弱,音要低,音色纖細。
7.風門位置向裡(即唇部向前,蓋住吹孔使氣流向下),音量弱,音要低,音色較純。
8.風門位置向外(即唇部向後,離開吹孔,使氣流向前).音量強,音要高,音色噪。
氣息控制的要求是:
1.音量能強能弱。
2.音準做到強而不高,弱而不低。
3.音色做到強而不噪,弱而不虛。
瞭解了上述八種關係,要達到氣息控制的三個要求就必須做到:
1 .口勁松,口風緩,風門大,風門位置向裡,使音量強而音色不噪,音不升高。
2.口勁足,口風急,風門小,風門位置向外,使音量弱,音色不虛,音不降低。 初學者首先要將笛子音量、音色全部吹出來,堅持最基本的長音訓練,不要急於練習氣息控制,以免分散精力。等熟練掌握基本吹奏法和有一定運氣功夫後,再逐步練習氣息控制。
笛子演奏中的姿勢問題
吹笛要講究姿勢,這不僅僅是演奏形象問題,更重要的是為了適應演奏者的生理特點,充分發揮技巧,更好地表現音樂內容。南派竹笛大師趙松庭先生曾經在其《笛藝春秋》一書中,提出了一個關於姿勢要領的口決:風門正,笛身平,頭要直,胸要挺。姆指小指相扶持,莫使笛子柳搖金。 虎口之間可容蛋,關節舒暢手才靈。六指按孔要嚴密,指指放鬆成弧形。高低起落有規格,多餘動作丟乾淨。
口勁松緊隨我意,口風粗細由我心。雙臂張開四十五, 青龍白虎全都行。演奏姿態忌做作,嚴肅認真見真情。(其中青龍、白虎指的是左撇子持笛叫左青龍,右撇子叫右白虎。)另外須注意“小指輕貼笛身”是持笛的需要,也是日後增加音孔的需要,初學者手指一定要擺好位置。“指指放鬆”亦是重點,持笛手指最忌僵直,僵直則欠缺彈性。關於坐姿或立姿,大致需要身體稍側向右方,面向正前, 兩眼平視前方,下頜微微抬起,胸部自然挺起,腹部放鬆,兩腳自然分開呈小八字形。持笛向左向右其實都一樣,只是國際上由於波姆式長笛的廣泛採用,樂器構造一律向右,因此, 初學者以右方持笛為宜,習慣左方持笛者亦無妨。
另外,趙先生對於呼吸要領亦有一訣,與姿勢略有相關: 雙肩不可上下動,胸腹同時來擴張。緩吹平吹全身松,腹肌不必空自忙。急吹超吹勁往下,丹田鼓氣力度強。口鼻兼用看需要,切忌呼吸有聲響。莫到無氣才吸氣,始終要有餘氣藏。強而不噪弱不虛,均勻呼氣流水長。 最後,提醒自己養成以笛就人的好習慣,千萬不要以人就笛。
笛子演奏中的技巧問題
笛子的演奏由於技巧、地域的關係,簡單形成兩大流派,一為南派;一為北派,就技巧而言:南曲出手顫、疊、振、打;北曲拿手吐、滑、剁、花。因此區分了不同的演奏風格,以下簡單介紹幾種常用的笛子技巧:
顫音(tr):例如6的顫音相當於演奏67676767一般。
虛顫音:顫音的一種,手指顫動時並末完全蓋住音孔(按半孔)的虛顫手法
波音(w):短顫音的一種,也稱漣音,意為主音上方的手指快速顫指跳躍一次。
疊音(又):例如6的疊音相當於717 6一般。6是主音,而717相當於復倚音,是裝飾音的一種,也稱喚音。
贈音:出現在音尾的一種裝飾音,會標示出所“贈”之音高,也稱送音。
打音(丁):將主音的下一孔位置,用手指迅速的“打”一下。也稱導音。
吐音(TK):用吐尖輕吐的一種技巧,有單吐(T)、雙吐(TK)、三吐(TKT或TTK),是一種斷奏的技巧。
滑音:音符之間移動的過程是“圓滑的”,有上滑音、下滑音、復滑音。藉助手指移的慢慢開啟音孔或慢慢按閉,造成類似唱腔的效果(指滑音),或藉助氣息控制,達到類似軟綿綿的效果(氣滑音)。
剁音:類似鳥叫聲,各手指同時快速起落,加上頓音(重吐音),造成特殊音效
飛指(飛):利用臂力的帶動作用,使一隻手的一指或數指(最多三指)在一個或幾個音孔上迅速地左右抹動的奏法。可產生強烈的碎音效果。
歷音:由低而高(上歷音)或由高而低(下歷音)急速地逐級上行或下行的音,叫做“歷音”。要求吹奏中手指起落肯定、果斷,使經歷的每個音都十分清楚,流暢,好象快速上下樓梯那樣一級一級地出現。
腹震音(—):利用腹部的力度控制,使得氣息如波浪般起伏,可快可慢,可大可小,藉以表達情緒的激動。
大致一般來說,笛子的演奏技巧可概括氣、指、舌、唇四大基本功,氣的功夫最難掌握,指的功夫要求手指動作乾淨、利落、速度平均、靈活、有彈性;舌的功夫要求力度平均、富顆粒感、節奏平均、能持久; 唇的功夫就必須注意風門大、小及口勁的適當表現。意之不管什麼技巧,只要練得勤,定能熟能生巧。但最重要的一點是笛子演奏者在使用各式各樣的技巧是時候,一定要為音樂負責,否則畫蛇添足,破壞了曲子原有的美感,這是應有的認識。
笛子的發聲方法詳細介紹
笛子的發聲方法
笛子是利用空氣振動發聲和空氣柱共鳴的原理製成的。流動的氣體壓強減小,流速越快,壓強越小。
示例:飛機在跑道前進時,由於機翼上下表面特殊的設計,使得流過上表面得氣體流速大於下表面的氣體流速,因而下表面氣體對機翼的壓力大於上表面氣體對機翼的壓力,當這個差值大於飛機的重量時,飛機就升空了。
笛子的發聲原理和這個是一樣的。當我們吹笛子時,氣體從吹孔邊緣進入笛子內部,在吹孔處做渦旋運動,這樣吹孔內部的氣體壓強就減小,於是笛尾的氣體就向吹孔運動(這個速度很快的,要把空氣想象成很有彈性的東西,實際上也是這樣的),在吹孔處發聲積壓,這個運動又造成吹孔處壓強增大,但是口風又在繼續吹響吹氣(物理上叫激勵),又把氣體推向笛尾,然後吹孔處壓強又減小,氣體又向吹孔運動,如此迴圈,振動發出聲音。
大家不要把振動簡單的想象成這樣的機械運動,這樣笛子內部的空氣振動形式是駐波,什麼是駐波?這個東西我想編寫一個動畫程式來演示,不過今天是完不成的。簡單的說一下:橫波的駐波可以這樣形成:在牆上固定一個很有彈性質量很小的的繩子的一段,手拿另一端上下運動,繩子上的波就是駐波。駐波的特點是:峰和谷相互轉換,就是說第一秒的峰在第二秒下降成谷,第一秒的谷在第二秒上升為峰。遠遠看來這個橫波駐留在原地踏步不前進,所以叫駐波。
但是空氣不是橫波,是縱波,縱波的駐波比較抽象,笛子內部的縱波是沿著笛子振動的,它是這樣的:假設沿笛子內部分佈有a b c d e f....等好多點,某一時刻ace位置上空氣是稀疏的,壓強小,bdf位置上是密集的,壓強大;下一時刻ace位置處空氣變成密集的,壓強大,bdf兩點空氣變成稀疏的,壓強小,如此迴圈,迴圈變化。固定看任何一點,這個地方的空氣是疏密交替變化的。這就是笛子內的真實的振動。見示意圖 笛膜是怎樣振動的呢?理解了笛子內部真實的駐波,這個問題就好理解了。笛膜下方的空氣也是疏密疏密交替變化的,這樣壓強就交替變化,而笛膜外界的壓強是恆定的,這就造成了膜的振動。笛子內部笛膜處壓強大,笛膜向外界運動;笛子內部笛膜處壓強小,笛膜就向下運動,這就是笛膜的振動。
然而笛膜的振動還有其他問題。因為笛子內部的空氣運動是有阻力的,靠近笛子內壁的氣體,振動速度慢,因為它受到笛子內壁的阻力。就像河水一樣,越靠近岸邊的水流速度越慢。而笛子內部中間的氣體沒有阻力,振動就快(嚴格說是有阻力的,因為靠近它的氣體必然距離笛子內壁更近,而這部分氣體速度比中間氣體的速度慢,因而對中間的氣體有阻力)。這就是要把笛子內壁做得很光滑的一個原因。當笛子內壁對空氣阻力太大得時候,就會影響發音得靈敏度。嚴格的說,笛子內部不是隻有一個駐波,而是許多個駐波,所以笛子演奏出來的音不是單純的一個頻率,處於笛子內中間部分的駐波起著決定作用,但是這還不是笛聲是好多頻率聲音的混音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在於人的口風。
人的口風裡各個位置處的風速是不一樣的,這樣就造成了笛子內部的駐波振動有好多個。理論上說,你口風裡有多少個速度,笛子內部就有多少個駐波,那麼此時發出的聲音有多少個頻率。泛音是怎麼吹來的呢?泛音是比較純的音了,泛音中其他頻率成分的音很少,原因就是吹泛音的時候口風很細,口風中的各部分氣流速度都很接近,所以吹出的頻率聽起來比較單一,這就是泛音。口風的速度決定了主要頻率的高低。
吹笛子氣息控制
笛子的發音、聲音的高低、強弱、長短、剛柔都與吹奏時的“運氣”有著密切的關係。這種運氣上的功夫,我們叫它“氣功”,意思就是說,要吹好笛子必須在“運氣”方面下一番功夫。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呼氣和吸氣的時間大致相等,吹笛子則要用深呼吸,就是用橫隔膜(位於肺部和腹部之間)著力,即胸腹聯合呼吸法。換氣時最好用口、鼻相結合的方法。以口為主,就是將嘴的兩角稍稍放開吸氣,這樣吸氣較快。吐氣時,應利用胸肌、腹肌和橫隔膜的控制能力,使氣息能夠均勻、有節奏地逐漸吐出。初學者一開始就要有意識地注意呼吸方法,不要違反正常呼吸的運動規律,否則會影響演奏,也不利於身體健康。一般初學者一口氣能吐 10—15秒鐘就不錯了
運氣對於吹奏者來說非常重要。它是美化音色和控制音的強、弱、長、短以及各種感情變化的基礎。為了掌握正確的“運氣“方法,可以結合吹奏長音,作以下兩種練習:
1慢吸慢呼——深深地吸一口氣,吹一個長音。吸氣時要求吸足而不出聲,呼氣時要求均勻、平穩,時間長而不費力。所以,當你撥出一口氣時,在這口氣還未呼完之際(約留五分之一左右,這時小腹橫隔膜還處在控制之中)。即應吸入第二口氣。一定要使胸部的活動與橫隔膜腹部的運動始終保持連貫,否則,進入吹口的氣流就一定不流暢,而且容易出現嘴角漏氣、出音尖叫、音色難聽的現象。
2快吸慢呼——這是吹奏竹笛時運用最多的呼吸方法。吸氣時間越短越好,因為在樂曲進行中允許吸氣的時間是很短的。
運氣對於吹奏者來說非常重要。它是美化音色和控制音的強、弱、長、短以及各種感情變化的基礎。
呼吸運氣要注意避免聳肩、收腹、挺肚等錯誤,還要注意弱音的控制。
長笛的構造和發聲原理
長笛演奏時能夠很自然地使用波動音,有點像人聲,音色十分優美。長笛音域寬廣,而且非常靈巧,既可以演奏抒情、緩慢的旋律,又可以毫無困難地演奏快速的、上下跳動的音型,以及裝飾音、頗音等華彩性旋律。所以它在管絃樂隊、軍樂隊、重奏樂隊和輕音樂隊中一直受到重視。
傳統稱謂的長笛是指一組樂器,它由C調短笛、C調長笛、G調中音長笛和C調低音長笛組成。在管絃樂隊和軍樂隊中,用得最多的是C調長笛和C調短笛。
長笛是西洋樂器中體積最小、重量較輕的樂器。它價格便宜,較容易掌握,吹奏方法和我國的笛子相似,無論兒童或成年人都很容易上手,是一件易學、好玩的樂器。有條件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但也可以自學。不少自學的人通過幾個月的學習,就可以參加樂隊合奏。
笛子滑音怎麼吹有哪些技巧
笛子滑音吹法
指滑音是用手指在按音孔上漸按或漸開而發出的滑音效果。
氣滑音是透過氣息的控制,例如口風的強弱、急緩、風門的大小及位置的變化而發出的滑音效果。
演奏滑音時,一般都用這兩種滑育音方法互相結合,也就是在手指的漸按或漸開的同時,配合氣息的控制和風門位置的移動,造成滑音效果。
在樂曲中,由一個較低的音向上滑到另一個音,叫“上滑音”。由一個較高的音向下滑至另一個音,叫“下滑音”。
笛子滑音指法:
中音1到低音6 開12345孔和第6孔半孔 滑到 1234孔開 56孔關(閉上左手中指食指) 高八度一樣高音2到高音1 1236孔開45孔關 滑到 16孔開 2345孔關。 (閉右手中指食指)
個較高的音向下滑至另一個音,叫“下滑音”。
2、吐音
吐音一般用於跳躍、活潑、明快的樂曲。吹奏要吹得短促而有彈性。吐奏時,將舌尖緊貼上齒齦,形成阻塞,然後讓氣流突然衝出口腔,發出“吐”的聲音。
3、打音
吹奏時用手指在本按音孔上輕輕地打一下,就成打音效果。一般用於華麗而抒情的曲調,能豐富樂曲的色彩。
4、送音
送音又稱贈音,一般用於二分音符以上的長音或在樂句的結束處送上一音,我們在崑曲或江南絲竹合奏中,經常能聽到一些老演奏員,用這種手法演奏,在送音前主音上將結束時腹部略一震動,同時要求送音的孔位手指放開(口勁也要配合)就吹出送音。
5、迭音
當我們吹奏兩個同度相連的音型時,除可以用吐奏外,在民間吐奏中還常常用“迭音”的奏法來豐富表現力。
笛子中的花舌練習技巧
花舌是笛子演奏必不可少的技巧之一,它適於表現歡快、熱烈的情緒,能增加笛子的音量,狀如急風驟雨,具有強烈的氣勢,另外也能奏得如淙淙流水,歡快流暢。雖然如此,但它卻不像吐音那樣運用廣泛,因為在一首樂曲中,如果花舌過多,則可能使人感到繁雜吵鬧,因此更準確地說,花舌在笛子演奏中,則更多地是擔任點綴的作用。花舌如運用得當,可以有力地表現出樂曲的強弱對比和明麗諧趣的良好效果。
在一般的教材中對花舌的技術介紹大都比較簡單,在演奏實踐中,花舌的技巧也的確比較容易掌握,但在練習中,有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一是在吹奏花舌時,要注意舌根適當用力,稍向後縮,舌尖鬆弛且富有彈性,經過舌尖和上顎間的氣流需急促有力,且要密集連貫。
二是在吹奏花舌時,必須保持正確、穩定的吹奏口型。
三是花舌與吐音的結合要巧妙,一般情況下,長花舌的碎音效果是“吐嚕嚕……”,短花舌則有“吐嚕”和“吐吐嚕”等,需要靈活巧用。另外,顯然用內吐的方法是無法達到以上效果的。
希望會對大家更好的學習笛子起到一個更好的幫助作用。
建議找個鏡子天天對著練,以免口型漏風,氣息過散,因為養成壞習慣以後很難糾正,更重要的一點是影響音質,其次,照鏡子對手型控制和表情以及身體語言的提高也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