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野行十萬大山
-
2 # 自動售貨機運營商
常州,古稱延陵、毗陵、晉陵、蘭陵等,被譽為“三吳襟帶之邦,百越舟車之會”。常州現存古橋100多座,其中列入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橋就有58座,早在七千多年前,先民們就在常州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創造了燦爛的文明。我們一起來翻開歷史的畫冊,盤點一下常州比較著名且保護基本完好的古橋。
鎖橋位於市區西直街,跨索橋河。據清光緒《武進陽湖縣誌》載:“此橋跨外城壕(羅城),鎖橋原名“所橋”,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曾倒塌,至康熙年間(1662~1722年)重建。”因這一段河似鎖,故名鎖橋。同治十一年(1872年)武進知縣王宗濂重修,民國二十年(1931年)此又重修。抗戰期間,橋損嚴重。1946年10月,江蘇省公路局撥款150萬元搶修。現鎖橋為單孔跨徑2.65米的石拱橋,橋長10餘米,面寬4.8米,跨徑5.65米,樑底標高5.83米,橋面標高6.2米,磚砌欄杆,條石壓頂,是常州市區僅存的幾座原汁原味的古橋之一。
奚巷橋位於常州市武進區橫山橋鎮奚巷村與鄭陸鎮焦溪東北交界處,原名新豐橋,又名新橋,時為橫山橋通往三河口的主要通道。。橋始建於明代正德五年(1510年),清乾隆三年(1738年)重修,道光年間(1821~1850年)再修。奚巷橋為金山石質,五孔五節石樑平板橋,造型簡樸凝重,端莊大方,橫跨三山巷支流黃家浜上。橋長37.3米,中孔長5.68米,橋堍、橋中二處寬分別為1.9米和1.75米,橋高4.9米,橋上四根望柱頂端各雕刻著一隻石獅,兩兩相對,雕鑿精美,栩栩如生,完好如初,橋體基本儲存完整。
三元橋位於常州市武進區鄭陸鎮焦溪村老街,龍溪河老街區段最南端,橫跨於南街和南下塘之間的龍溪河上。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建,金山石質,橋位縱聯分節並列砌法單孔石拱橋,拱圈上方兩側各置一對橋耳,兩側橋額鐫雕繁體楷書“三元橋”三字,取連中“三元”之意,希冀里人人才輩出,科舉連連。橋柱及橋欄基本齊全,唯橋柱頂端原有小石獅子四隻,現僅存一隻。橋全長18.8米,兩側各為25級臺階,橋堍、橋面兩處寬分別為2.6米和2.1米,淨跨6.6米,橋高4.6米,矢高3.6米。歷代都進行過區域性維修,目前橋體儲存完好。
鹹安橋位於常州市武進區鄭陸鎮焦溪村老街中市橋和青龍橋之間,因附近過去曾是焦溪老街之豬市行,故又名“豬行橋”。橋建於清乾隆八年(1743年),咸豐年間(1851~1861年)重修,是焦溪古橋樑中唯一一座花崗岩石質單孔平板石樑橋。橋架於東街和東下塘之間的龍溪河上,全長18.4米,兩側各18級石階,橋堍、橋面兩處寬分別為2.4米和2米,橋高4.2米。橋面縱向鋪架長約6.5米的黃崗巖條石七塊,橋孔兩側豎立承重條石七塊。現橋體儲存完整。
青龍橋位於常州市武進區鄭陸鎮焦溪老街,架於龍溪河最北端與舜河連線處,因舜河最北端有江陰虞門橋,故又名“虞門橋”。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建,花崗岩石質,為縱聯分節並列砌法單環洞橋,橋拱圈外鑲邊,拱圈上方兩側各有橋耳一對,橋欄中央兩側刻有繁體楷書“青龍橋”三字,橋面中央龍門石為一旋葉蓮瓣形浮雕圖案。橋全長19米,兩側各有13級臺階,橋堍、橋面二處寬分別為2.8米和2.6米,淨跨6.6米,橋高4.7米,矢高3.7米.
中市橋位於常州市武進區鄭陸鎮焦溪老街,三元橋北側,因其位於老街中段,故名。中市橋建於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咸豐六年(1856年)重修,金山石質,縱聯並列式單孔石拱橋,拱圈上方兩側各有橋耳一對。橋全長18.4米,兩側各15級臺階,橋堍、橋面兩處寬分別為3.7米和2.7米,淨跨6.6米,橋高4.6米,矢高3.6米。雖經歷200多年風雨,橋體依然完整,橋身依舊堅固。
中新橋位於常州市青果巷與東下塘間的南市河上,建於民國7年(1918年),由里人沈超等人募建,橋的西北存有清朝烈帝秒(紀念隋朝司徒陳果仁)碼頭遺蹟。
中新橋建於清朝滅亡和民國肇始之時,時稱“中興”,故諧音為中新橋。它為一座條式石板平橋,橋面用條石和碎石混合鋪成,又防滑等實用之功能,橋面欄杆為花崗岩石柱和水泥砌成,下橋處欄杆為青石質,鑿有捲雲紋。中新橋全長7.75米,寬3.8米,跨徑5.4米。
太平橋位於常州市武進區前黃鎮原漕橋楊橋村謝橋村民小組南,建於清。橋為金山石質,縱聯分節並列砌法,單孔環洞橋。橋全長12.75米,寬2.27米,環洞直徑為4.65米。橋洞內南北兩側的條石上謙有蓮花圖案石條。太平橋雖歷經歲月滄桑,盡顯斑駁之態,但橋體基本儲存完整。
南楊橋原名楊橋,當地俗稱為“月亮橋”,位於武進區前黃鎮原漕橋楊橋村。橋跨楊橋浜(又名張仙浜),連線楊橋老街的南街與北街。南楊橋始建於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重修,清道光八年(1828年)再次重修。橋北東側欄橋處樹有《重建楊橋碑記》,詳細記載了清道光年間里人共同籌資修建橋樑的經過。
橋為金山石質,縱聯分節並列砌法,單孔環洞橋。全長14.4米,橋寬2.72米,環洞直徑為5.05米,南、北兩側分別各有11級和15級石階,拱圈上方兩側各有橋耳一對,橋欄中央兩側刻有楷書“南楊橋”三字。橋下的河浜東通太湖,西接滆湖,橋南北向橫架於河上,曾是連線陽湖、宜興兩縣之間的重要通道。
萬安橋位於江蘇省常州市慼墅堰區老街東頭,橫跨三山港,在京杭大運河北岸,始點選此處新增圖片說明建年代失考,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同知吳桓修建,取名慼墅堰橋,又名萬安橋,取萬民安樂之意。明弘治八年(1495年)及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橋長98.2米、寬4.7米,單孔拱形花崗岩結構,縱聯分節並列式,橋呈東西向,東、西橋階分別為28級和12級,北側橋拱上方存“重建萬安橋”題額一方。
時間關係,不再多說,
保護好古橋就是保護好這座城市的文化印記 -
3 # 勝景勾沉
常州有很多古橋,建國以來得力於修復和保護使其古藝術價值,建築橋樑結構完善和實用得以發揚。
常州有記載最早的橋樑闔閭橋,為春秋吳王闔閭時建造,到南宋時,常州城裡有名有有姓的橋樑就有58座。到了晚清時,常州古橋數量更是達到了創紀錄的1283座。
作為江南水鄉,常州水網密佈,並自古形成了“城依水,水連橋,橋滿城”的城市格局。常州地區目前現存100多座古橋,其中列入各級文保單位的古橋有58座,這些橋承載了不少常州人的回憶,承載了這座城市的記憶。
新坊橋
坐落於觀子巷口與麻巷轉彎處。跨東市河,單孔石拱橋。橋北通觀子巷,橋南接椿桂坊,昇仙弄。兩岸又與青果巷,東下塘相連。新坊橋始建於南北朝時期,元代重建明朝重修,是常州市區現存歷史最久遠的單孔石拱橋。1987年,市政府拔款對新坊撟的橋面石,橋攔杆和抱鼓石,用花崗岩石進行了修復,其橋拱為明代遺物。
文享橋
文享橋,始建於明嘉靖年間的三拱石橋。昔日,文享橋兩岸是大米集散地和大豆交易市場,橋畔的古毗陵所在地是以製作梳篦聞名的篦箕巷。文享橋是常州老西門(即期京門)外京杭大運河上的第二座大型三孔撟,全用青石構築。橋高9.92米,全長49.2米,兩也小孔跨徑各為6.1米,中孔跨徑11.6米,南北各有石階49級,它是常州石拱古橋中最高和最長的一座橋樑。屬市級保護單位。由於歷史原因,在八十年代運河拓寬,文享橋按原橋縮小比例調轉90度重新移建。現在,它一面是美麗的大運河風光,一而現代的國際化廣場。
白家橋
白家橋,位於延陵中路白家橋路段。為單孔石拱橋。始建於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橫跨京杭大運河。在通吳門外,原名政成橋,歷年重修。因橋南為明兵部侍郎白昂孫聚居地,白氏後人捐款而得其名,是古城東門外連線採菱,雕莊,遙觀的主要橋樑。由於車流量大,長期超負荷承重,已拓寬改建。
廣濟橋又名西倉橋。坐落在西直街西端,跨京杭大運河,連線西圈門和三堡街。始建於明正統五年(1440年),此段因囤積漕米為倉,又稱倉橋。該橋為三孔石拱橋,為本市最高的運河橋。兩邊各有臺階47級,1986年因運河通航需要而拆除,按原型移建艤舟亨公園內半月島。
卜弋橋,始建於元代初年。因卜弋有美麗“卜弋望仙”的神話傳說,元代元統年間(1333——1335年)曾名為望仙橋。單孔石拱橋,橫跨在鶴溪河上,漁舟翩翩,桃柳成蔭,為舊時常州城八景之一,稱“卜弋云溪”。
東倉橋,原在水門橋東,橫跨大運河。明成年華年建,舊名通濟橋,單孔石拱橋,以東倉庫而得名。舊時常州東西兩倉為漕運之糧倉,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東倉橋由於長期受河水侵蝕,一夜之間就垮坍。
覓渡橋,始建於明正德八年(1513年),由常州知府李嵩建造。初名舜宜橋,因橋北有舜宜巷而得名俗名滅渡橋,跨子城河。民國十年(1921年)為方便行人車輛通行,改單孔橋為條式板橋。橋南接織機坊,有圈門右通早科坊,左連揚柳巷,橋西為西門小水關,橋北廟沿河通舜宜巷,茅司徒巷,柏花樓等。今橋河均無存。只有橋北建於光緒卅一年(1905年)的冠英小學堂,至今還沿用覓渡橋小學的名稱。
青山橋
青山橋,位於青山門外。五代十國吳天祚二年(936年)築青山門即有此吊橋。後在吊橋的原址上重新建木質板橋。橋西北為硝皮尖,皮貨商集散地,通西上街,橋東北為羅武壩,為木業漁業集散地,橋南為大北門直街(北直街),橋西南為西灘,是常州北大門的商品集散地和廟會場所。
甘棠橋
通濟橋
鎖橋
位於市區西直街,跨索橋河,單孔石拱橋。據清光緒《武進陽湖縣誌》載:“此橋跨外城壕(羅城),鎖橋原名所橋”,1946年10月,江蘇省公路局拔款150萬元搶修。是常州市區僅存的幾座原汁原味的古橋之一。
奚巷橋
文在橋
琢初橋
琢初橋坐落於青果巷東端,與新坊橋並行,橫跨東市河上。民國十七年(1928年)由邑人伍琢初捐款建造鋼筋混凝土平橋,並以其名命名橋名。
橫山橋
惠民橋
顧塘橋
惠濟撟
仁育橋
世豐橋
天禧橋/弋橋
羊頭橋
迎春橋
寨橋
三元橋位於常州市武進區鄭陸鎮焦溪村老街,龍溪河老街區最南瑞,橫跨於南街和南下塘之間的龍溪河上。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建,金山石質,取連中“三元”之意,希冀人人材輩出,科舉連連。歷代都進行過區域性維修,目前橋體儲存完好。
中新橋位於常州市青果巷與東下塘間的南市河上,建於民國七年(1918年),由里人沈超等人募建,橋的西北存有清朝帝秒(紀念隋朝司徒陳果仁)碼頭遺蹟。
太平橋位於常州武進區前黃鎮原漕橋村謝橋村民小組南,建於清。橋為金山石質,縱聯分節並列砌法,單孔環洞橋。太平橋雖歷經歲月滄桑,盡顯斑駁之態,但橋體基本儲存完整。
回覆列表
延伸閱讀
作為江南水鄉,常州水網密佈,並自古形成了“城依水、水連橋、橋滿城”的城市格局。常州地區目前現存100多座古橋,其中列入各級文保單位的古橋有58座,這些橋承載了不少常州人的回憶,也承載了這座城市的記憶。
一、新坊橋
坐落於觀子巷口與麻巷轉彎處。跨東市河,單孔石拱橋。橋北通觀子巷,橋南接椿桂坊、昇仙弄。兩岸又與青果巷、東下塘相連。新坊橋始建於南北朝時期,元代重建明朝重修,是常州市區現存歷史最久遠的單孔石拱橋。1987年,市政府拔款對新坊橋的橋面石、橋欄杆和抱鼓石,用花崗岩進行了修復,其橋拱為明代遺物。
二、文亨橋
文亨橋,始建於明嘉靖年間的三拱石橋。昔日,文亨橋兩岸是大米集散地和大豆交易市場,橋畔的古毗陵驛所在地是以製作梳篦聞名的篦箕巷。文亨橋是常州老西門(即朝京門)外京杭大運河上的第二座大型三孔橋,文亨橋屬對置排列式石拱橋,全用青石構築。橋高9.92米,全長49.2米,兩邊小孔跨徑各為6.1米,中孔跨徑11.6米,南北各有石階49級,它是常州石拱古橋中最高和最長的一座橋樑。屬市級保護單位。
由於歷史原因,在八十年代運河拓寬,文亨橋按原橋縮小比例調轉90度重新移建。現在,它一面是美麗的大運河風光,一面現代的國際化廣場。
三、白家橋
白家橋,位於延陵中路白家橋路段。為單孔石拱橋。始建於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橫跨京杭大運河。在通吳門外,原名政成橋,歷年重修。因橋南為明兵部侍郎白昂子孫聚居地,白氏後人捐款而得其名,是古城東門外連線採菱、雕莊、遙觀的主要橋樑。
由於車流量較大,長期超負荷承重,於去年拓寬改建。
四、廣濟橋/西倉橋
廣濟橋,又名西倉橋。坐落在西直街西端,跨京杭大運河,連線西圈門和三堡街。始建於明正統五年(1440年),此段因囤積漕米為倉,又稱倉橋。該橋為三孔石拱橋,為本市最高的運河橋。兩邊各有臺階47級,1986年因運河通航需要而拆除,按原型移建艤舟亭公園內半月島。
五、卜弋橋
卜弋橋,始建於元代初年。因卜弋有美麗的“卜弋望仙”神話傳說,元代元統年間(1333——1335年)曾名為望仙橋。單孔石拱橋,橫跨在鶴溪河上,漁舟翩翩,桃柳成蔭,為舊時常州城西八景之一,稱“卜弋云溪”。
六、東倉橋
東倉橋,原在水門橋東,橫跨大運河。明成華年建,舊名通濟橋,單孔石拱橋,以東倉庫而得名。舊時常州東西兩倉為漕運之糧倉,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東倉橋由於長期受河水侵蝕,一夜之間就垮坍。
七、覓渡橋
覓渡橋,始建於明正德八年(1513年),由常州知府李嵩建造。初名舜宜橋,因橋北有舜宜巷而得名,俗名滅渡橋,跨子城河。民國十年(1921年)為方便行人車輛通行,改單孔石拱橋為條式板橋。橋南接織機坊,有圈門右通早科坊,左連楊柳巷,橋西為西門小水關,橋北廟沿河通舜宜巷、茅司徒巷、柏花樓等。今橋河均無存。只有橋北建於光緒卅一年(1905年)的冠英小學堂,至今還沿用覓渡橋小學的名稱。
八、青山橋
青山橋,位於青山門外。五代十國吳天祚二年(936年)築青山門即有此吊橋。後在吊橋的原址上重新建木質板橋。橋西北為硝皮尖,皮貨商集散地,通西上街,橋東北為羅武壩,為木業漁業集散地,橋南為大北門直街(北直街),橋西南為西灘,是常州北大門的商品集散地和廟會場所。
九、甘棠橋
甘棠橋,在北大街與南大街交會處,跨子城河,舊名斜橋,在惠民橋橋西。南宋紹興三年興建,道光年欄石側卸,橋腳鬆壞,邑人捐資重修。橋名選自甘棠樹,以橋西有甘棠樹,“民思其惠,懷與德”,有甘棠詩詠之,即命名。
十、通濟橋
通濟橋,清代乾隆年間已有此橋。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建,是建於鬥巷弄內通江河上的條石板橋。此河舊名通濟河,橋隨河成名。橋寬僅存為1.65米。橋寬僅能容納一人通過,是全市現存最窄的一條石板橋。
十一、鎖橋
位於市區西直街,跨索橋河,單孔石拱橋。據清光緒《武進陽湖縣誌》載:“此橋跨外城壕(羅城),鎖橋原名“所橋”,1946年10月,江蘇省公路局撥款150萬元搶修。是常州市區僅存的幾座原汁原味的古橋之一。
十二、奚巷橋
奚巷橋位於常州市武進區橫山橋鎮奚巷村與鄭陸鎮焦溪東北交界處,原名新豐橋,又名新橋,時為橫山橋通往三河口的主要通道。橋始建於明代正德五年(1510年),清乾隆三年(1738年)重修,道光年間(1821 ~ 1850年)再修。奚巷橋為金山石質,五孔五節石樑平板橋,造型簡樸凝重,端莊大方 ,橫跨三山巷支流黃家浜上。橋上四根望柱頂端各雕刻著一隻石獅,兩兩相對,雕鑿精美,栩栩如生,完好如初,橋體基本儲存完整。
十三、文在橋
文在橋,位於西橫街西端,始建於民國七年(1918年),因西門一帶商業繁榮,闢新西門,建新馬路(懷德路),並建橋於此,取府學前“斯文在茲”牌坊中“文在”二字,為城門及橋名取名。橋東為常州府學舊址,橋東巷口有“狀元坊”石坊。
十四、琢初橋
琢初橋,坐落於青果巷東端,與新坊橋並行,橫跨東市河上。民國十七年(1928年)由邑人伍琢初捐款建造鋼筋混凝土平橋,並以其名字命名橋名。
十五、橫山橋
橫山橋,是一座拱形環洞石橋,此橋原為木板橋,始建於明正德五年(1510年),由邑人包學瞻募資籌建。清道光八年(1828年)改建成單孔石拱橋,望柱上刻有形狀各異的石獅兩對,橋聯由清代文學家李兆洛撰句:“東望湖村,曉日芙蓉開巷陌;西瞻郡廓,夕陽煙火間雲霞”、“北吸江湖,萬頃桑麻資降雨,南通雲瀆,千艘菽慄轉連雲”。
十六、惠民橋
惠民橋,北連縣直街,南通千秋坊,西為甘棠橋,東為浮橋,是市河七座石拱橋最中間的一座,重建於明代。該橋原為單孔石拱橋,由於在城中心影響車輛交通,於民國中期該橋改建為單孔平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因建造人防工程填河時拆橋。
十七、顧塘橋
顧塘橋,又名瑞登橋,位於前北岸與小營前交會處,始建於宋前期。北接北岸街,東坡書院,荊山公祠,孫氏館(為東坡居士在常歿所,亦稱藤花舊館)。橋南有碼頭直通小營前街。由於該橋建在跨後河西口,又在外子城城壕合流處,為交通要道。該橋為單孔石拱橋。為了交通便捷起見,於民國十七年(1928年)拆除石拱橋改為條式板橋,直通小營前街。1951年因填沒後河而該橋被拆除。
十八、惠濟橋
惠濟橋,位於慼墅堰大運河與三山港交匯段。單孔石拱橋,此處北宋(1119年)已有木架橋,至清道光(1821年)建單孔石拱橋。橋兩端有石欄各10餘丈。欄間有石柱24根,東西各有橋聯,橋名來源於惠濟行人而定。
十九、仁育橋
仁育橋,又稱“人肉橋”、“狗肉橋”。位於局前街與化龍巷交會處,以舊有仁育坊得名。此橋舊有靈雉,又名化洞,晉永嘉三年(309)年建造,明清時期此處店肆林立,後來“仁育”訛傳“人肉”,又作為“狗肉橋”。跨惠民河,橋旁的“仁育茶社”茶客盈門,老常州人對此記憶猶新。
二十、世豐橋
世豐橋,跨後河,位於馬山埠與小營前之間。北通成全巷。始建於民國廿三年(1934年),由邑人胡世豐獨資捐建,故以其名“世豐”而命名。該橋為條石平板橋。橋兩端有橋楣,這在江南石板橋中極為罕見。該橋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因建人防工程填河時被拆除。
二十一、天禧橋/弋橋
天禧橋,又名弋橋(驛橋)。始建於宋代。位於南大街與廣化街交界的西市河上。橋東北為青果巷,橋西北為西瀛裡,橋南沿河為東西下塘,毗陵驛曾在橋東。
二十二、其他
羊頭橋,在青龍鄉,橋和村同名。楊頭橋又名至麟橋,為三孔石拱橋,橫跨在北塘河上,巍峨壯觀。後來洋、楊、羊訛為同名。
迎春橋,始建於元致和年間(1328年)。明天順年間(1457年)重建。位於局前街與北后街之間,該橋南北兩向曾設有橋楣,該橋上世紀八十年代拆掉。
寨橋,在寨橋鄉,橋和鎮同名。相傳舊名蠡塘橋,跨武運河(西蠡河)。寨橋原有南北二座,清末北寨橋廢。1993年因影響洩洪和水上交通,南寨橋被拆除。
三元橋位於常州市武進區鄭陸鎮焦溪村老街,龍溪河老街區段最南端,橫跨於南街和南下塘之間的龍溪河上。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建,金山石質,取連中“三元”之意,希冀里人人才輩出,科舉連連。歷代都進行過區域性維修,目前橋體儲存完好。
中新橋位於常州市青果巷與東下塘間的南市河上,建於民國7年(1918年),由里人沈超等人募建,橋的西北存有清朝烈帝秒(紀念隋朝司徒陳果仁)碼頭遺蹟。
太平橋位於常州市武進區前黃鎮原漕橋楊橋村謝橋村民小組南,建於清。橋為金山石質,縱聯分節並列砌法,單孔環洞橋。太平橋雖歷經歲月滄桑,盡顯斑駁之態,但橋體基本儲存完整。
武進區鄭陸鎮焦溪老街還有不少古橋,
河海大學常州校區副教授嚴波表示:“在文物保護範圍內的橋,保護得比較可以。但在鄉間的一些古橋保護的狀況不容樂觀。主要沒有專人管理,缺乏維修資金,很長一段時間的風吹雨打,就會不同程度地出現損失。甚至一些村子拆遷後,這些橋都會被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