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賊骨頭
-
2 # 元姥姥123
我把孩子分為三類:
一類是聽話、自控能力強的。這些孩子基本是老師怎樣教,孩子怎樣做。家長就是起個監督檢查的作用。
二類孩子是聽話、自控能力弱一點的。這些孩子也是能按照老師要求做的,但是由於自控能力不夠,只能堅持幾分鐘。這就需要家長及時出手,和學校老師配合,監督管理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三類孩子是既不聽話,又沒有自控能力的。這些孩子在學校即沒學到知識,又沒學到習慣,需要家長的陪伴管理,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的一個朋友,因為孩子才上一年級,專門辭了工作。陪著孩子上了一個月的課,才感覺孩子會聽課,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了。
-
3 # 還是那隻虎
正好家裡有一個一年級的寶寶,小孩天性愛玩,只有給他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才能讓他主動的去學習。我家在小孩寫作業的時候我和他爸爸都坐在一起看書,工作。字寫的不好看,我會陪他一起練字,比賽誰寫的好。寶寶班上的幾個同學也喜歡上我家來寫作業,感覺在我家寫作業很輕鬆。所以我認為你想要小孩怎麼樣學習,就要給小孩創造一個怎麼樣的環境,而不是隻知道抱怨小孩不聽話,他不聽你的話,是因為你的話不中聽。
-
4 # 王者之風影視剪輯
作為教育工作者真心希望我們的孩子熱愛知識、尊重知識,永遠有一顆求知的心。
未來我們在陪伴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會聽到關於孩子教育的各種聲音:放養?賞識?嚴格管教?挫折教育?贏在起跑線?自己玩的時候別人在拼命?讓孩子自由?讓孩子快樂?學習不重要?小升初迫在眉睫?要培養好習慣……
我們可能會聽到誰誰的孩子多麼優秀,然後我們內心波濤洶湧,還要假裝談定。我們可能會聽到老師評價孩子有這樣的優點而洋洋得意,可能會聽到老師評價孩子有那樣的缺點而回家惱羞成怒。我們可能看過很多育兒教育書,卻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依然情緒失控。我們可能會聽到誰誰孩子上了什麼輔導班,誰誰孩子考了多少分,我們可能一邊告訴孩子分數不重要,一邊仍然在看到分數不理想時內心極度不平靜。我們可能因為看到朋友圈說輔導孩子作業“心臟病發”的調侃,就以此得到理解、共情,就以為這是正常的、對的現象。我們需要做好心理準備,我們的小孩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會逃避、會有聽不懂、會有記了幾次記不住、寫作業可能會走神、可能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心無旁騖地努力、可能在不斷迎合家長而忽略自己的需要……等等。遇到這些問題,千頭萬緒,從何下手?
根據十多年的教學經驗給大家提供以下幾個思考的方面:
一、知道我們的小孩是一個普通的小孩他不是神仙,也不是超人,是一個普通的人。
既然是普通的人,就會有各種缺點(當然也有各種優點),就會有各種“我做不到”啊!我們當了大人,不能忘記了自己是小孩時候的樣子,不能不顧小孩的現實狀況提要求,忽視他(她)們的心理需要。沒有理解的教育,是冷冰冰的,不考慮孩子的感受提的要求,可能在小學階段還能起作用,隨著年齡孩子的增長,他們會開始反抗。面對孩子“叛逆”的時候,我們需要反思自己對孩子提的要求是不是合理的。不是判斷是否合乎社會道理,而是是否合乎自己家庭情況。例如,家裡是無序雜亂的狀態,而我們拼命要求這個小孩做事情整齊有序,他(她)是做不到的啊。再例如我們在家裡把孩子當少爺公主一樣供著,卻渴望他(她)出門之後各種能力都具備,這也不合邏輯啊。
二、反求諸己
無論遇到什麼問題,尤其是當我們自己出現情緒的時候,有一個解決問題的“萬能鑰匙”,就是“反求諸己”——思考在這件事情裡自己有什麼責任。通常我們都知道這一句話——“孩子的問題背後是家長的問題”,但是不仔細琢磨,這句話很可能成為迴避問題的工具,一句“也有我的問題”,是不夠的。得知道具體有自己的什麼問題呢?在孩子的某個問題裡,自己能越清晰地反思到我們自己的性格,反思到我們自己的教育方式,反思到我們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問題,並且勇敢承擔責任,積極改正和調整。如此,才能給孩子樹立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榜樣,更重要的是這是真正解決問題的途徑。
三、大局觀
我們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各種各樣的聲音,當我們理不出思路時,我時常這樣想,如果我們沒有一個長遠的眼光,就很容易像開車不看遠方,只盯著眼前,很容易左搖右擺甩大龍了。請把當前遇到的問題放在孩子一生幸福的角度來看,我們終究要培養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那是終點目標。我們當前在什麼位置?欠缺什麼?擁有什麼?——這是原點。從原點到終點,怎麼過去,每個家庭,每個人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如果大家願意,可以把什麼是“長遠眼光”這樣界定:如果想讓孩子幸福,人格培養是第一位置,請培養孩子成為一個大方、大氣、大度的人——不拘泥自戀,不逃避、負責任敢承擔;如果想讓孩子學習優秀,請考慮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品質——認真、踏實、愛思考、負責任……有了好的學習品質,好的學習成績是自然結果。有了這樣的參照系,我們就知道眼前的事情,放在大局裡如何處理了。聰明的你,會發現,要做到這些,是不容易的。因為,這需要我們自己人格的完善呢。所以,真的想付出,那請多付出些時間和精力,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認識自己,修正自己。總而言之,永遠不要放棄讓自己成為一個美好的人,永遠不要放棄不斷關注自己、完善自己。如此,不僅僅是給孩子一個榜樣,而是因為,這是本質。想讓自己每天變好。生活是一面鏡子,幫助我們認識自己,而恰好孩子是一面明亮的鏡子。人格——認識自己,修正自己。
真心祝願每一位家長真的能夠做好自己,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
5 # 夢田的稻草人
您的問題讓我感到有一絲絲沉重,因為很大比例的孩子從來沒有體會過“快樂學習”,而更多比例的家長將自己融入焦慮大軍中,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一邊破壞著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內在驅力,一邊又逼迫著孩子努力學習,造成了惡性迴圈。在心疼那些孩子的同時,也心疼那些家長。
兒童的成長和發育是在發展中的,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需要發展的側重。對於剛上學的孩子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幫助孩子養成學習的好習慣。
無論多大的孩子,都需要師長的愛和陪伴,肯定和鼓勵。一年級孩子剛上學的孩子,手部肌肉能力發育還不夠,握筆寫字還歪歪扭扭;心智發育也不夠,專注力也不能長時間保持;表達能力也不夠,不一定能正確表達情緒。。。。6歲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是家長和老師首先要了解的,在瞭解的基礎上,對孩子接納,包容,尊重兒童成長的客觀規律,耐心引導,多鼓勵,少批評。
每一個孩子的內在精神核心都決定著孩子本身就會朝向更好的方面去發展。如果孩子對探索外部世界充滿好奇和興趣,那麼學習的過程就會是輕鬆的,他有自發的要求要去學習知識,瞭解這個世界。
這個階段能讓孩子學習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玩。在玩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 這樣的學習能讓孩子感到快樂,哪裡還需要催促呢?當然,打和罵絕對是不可以的。
孩子上學後最聽老師的話,一個老師對待孩子的態度可以影響一個孩子的終身。孩子做的好的地方,積極肯定,做的不夠的地方,鼓勵著說。寫一行字,總有一個相對好一點的,可以指著那個字說“寶貝,你寫得很快啊,看,這個寫的好,如果每個字都寫成這樣就更好了”。
老師要不斷地鼓勵孩子,激發孩子的能力,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孩子只要感覺好了,一定做得非常棒。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
6 # 辰龍草廬
嚴以為師,方能造才!
這句話適用於每一個老師,老師被譽為學生們“最熟悉的陌生人”,職責就是授道解惑。而老師嚴,並不是來自於打和罰,更多的是來自於威嚴。而這種威嚴的建立則是多元化的,有學生困難時對他們的幫助,有學生犯錯時對他們的喝止,有學生失敗時對他們的鼓勵,有學生成功時對他們的告誡,這種感覺是讓學生既依賴你又敬畏你。所以,一個好老師,不需要去打孩子,有時候只是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可以讓孩子知道他應該如何去做。
學生的自尊,學生的自尊是建立在喜悅的基礎上,孩子的天性是純真的,他們不回去記恨誰,也不會在意犯了錯誤被管教,而他們在意的是委屈,孩子的自尊往往傷害在被誤解和被錯誤指責上,作為老師,在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這個孩子有錯的時候千萬不要進行呵斥和懲戒,如果一個學生總被不信任,他的自尊心就會受到極大打擊,也就是說,作為老師千萬不要戴有色眼鏡來判斷學生的是非。
一年級的孩子卻是讓很多年輕老師或者家長頭疼,因為無拘無束的天性,被釋放的淋漓盡致,但是這恰恰就是孩子,不要試圖用騎馬的速度去牽著一隻蝸牛前進。讓一年級孩子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往往要比讓他學習,更重要。讓學生明白,在什麼地方,該做什麼事情,該怎麼樣做這件事情這就是習慣的養成,但習慣的養成是需要時間的,所以,老師一定要有耐心。當一個孩子行為習慣養成了,學習上只剩下會和不會的問題了,這時候,老師就應該把解惑的技能盡情發揮。
回覆列表
1保護和培養孩子學習的感覺
3年級之前培養出學習好的感覺,學習的愉悅感滿足感,想到學習就想到愉快心情,孩子愛的不是學習本身,而是學習時爸媽的反應,好的感覺,找到價值感,成就感,愉悅感,認同感,尊重感。這樣就很容易愛上學習。孩子一學習我們就指責,批評等,這樣孩子學習聯想到的就是痛苦。多關心人,而非過度關注結果。不關心人本身,只關心結果,出現屈辱感,憤怒感,拋棄感。多關注人本身,開不開心,心裡感受,累不累?對孩子本身的關注,孩子出現喜悅感,價值感,安全感,滿足感。不問少問學習結果,寫好了嗎等等。。你多問多關注孩子學習本身久而久之學習就變成為爸媽學習。聽爸媽話去做等於服從,出現服從別人的屈辱感,產生自我衝突,自我低價值感,也違背了自己的意願。不聽爸媽話等於背叛父母,孩子出現負罪感。不聽是負罪感,聽了是屈辱感,所以孩子潛意識就會出現原地踏步不去做。成績永遠不會因為我們的過度關注而變長期的好,最多暫時的。。一句話多關心孩子本身,心理和身體。放下對學習結果的關注。
2看見孩子的努力,認同孩子的態度。
說的越多等於越不信任孩子。經常貼好的標籤,孩子就會潛意識裡往你的標籤方向發展。就算是假話,但是說1000遍後假話都會成真。不斷地在他耳邊確認你是努力的孩子,會堅持到底的孩子,很有自信的孩子,很會安排學習的孩子,知難而上的,不放棄的,大方的等等等,,說的多了孩子也就變成你說的那樣了。當孩子學習結果好於不好,都不要抱怨或者大誇聰明,抓重點問他這麼好你是怎麼做到的??正面的標籤確定正面強化確定你是這樣的人,就像是催眠。。你想讓孩子有什麼品質就言語上不斷地確定你就是這樣的人。
3共享孩子的結果,分享收貨喜悅
錯誤的做法使勁表揚,或忽略孩子提更高的要求,正確看見孩子好的結果,祝賀他恭喜他,不要當評判者,指責者,否定者。當孩子的陪伴著,引領者,分享者,祝賀者。第二步表示欣慰,不是對孩子說但是要讓孩子聽到,爸媽間說我怎麼有這麼努力的孩子呢,我孩子認真努力起來學習對他來說就是小水溝,等等一定要讓他聽到。。
4讓孩子心安
1心安就是內心沒有恐懼,不用擔心失敗後被否定,批評,被打擊,被拋棄,被指責,被對比,被嫌棄。。反而是需要愛,關懷。即使結果不好爸媽也不會評判我,這樣就是孩子這個人被接納,這樣孩子才會有價值感,才會有面對困難的勇氣。不害怕失敗才會擁有成功。如果爸媽接受不了我的失敗,孩子就會害怕失敗。越恐懼失敗越創造失敗。心安的孩子沒有後顧之憂,才能專注做事,敢於失敗才能走向成功。正真考研父母的就是孩子失敗後。你對孩子的愛認同欣賞,不會因為孩子學習的好壞而改變。這樣孩子才會從骨子裡有自信,有信心。被允許失敗才能讓他創造成功。對孩子壞結果不是雪上加霜,落井下石,而是雪中送炭。一句話接受孩子失敗。
2良好的家庭氛圍 夫妻關係好
3正確的陪伴孩子
親子關係健康1看見孩子心裡需求2陪伴。學習動力足不足,主要心裡被滿足,動力足了自然有合適學習方法
培養學習的健康動力
事情的動機比事情本身更重要
1正確的讚美孩子,不讚美好結果本身,讚美好結果是如何來的
2不用物質獎勵,不用金錢誘惑。!不要讓孩子學習動機從為自己而學變為金錢為物質而學。。歪曲孩子學習動機。。家長不主動物質誘惑,拒絕條件交換。1孩子你記住爸媽給你買東西不是因為你考了多少分,0分也會買100也會買,而是爸媽愛你,你值得擁有這個東西,只要你需要。2學習是你自己的事,不用自己該做的事去和爸媽談條件,你做的好成長的是自己收穫的是自己,未來好生活的是自己,你以後好生活就是對自己最好的獎勵。3,學習是自己的事情,你要永遠明白你學習是為了自己,即使爸媽用金錢物質誘惑你,你也要和爸媽拒絕,學會自己對自己負責任。
4正確定義孩子的身份
1讓孩子迴歸社會屬性的身份,為國家為社會而學習,有社會責任感才會有擔當,利他責任感。
2學習的身份
人格和行為分開,比如說看電視就說孩子是懶的孩子,玩遊戲就說孩子不愛學習,這是錯的。。而是你就直接說你想讓孩子自覺,努力,就直接催眠你孩子經常說你很努力自覺,直接定義他你想他成為什麼樣的就說你是什麼樣的人。。先定義人格,孩子才會往這個方向行動。
3培養孩子不受外界影響的能力
學會抗干擾抗誘惑